1.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看得起别人用华为荣耀手机和穿阿迪耐克鞋;而看不起别人用小米红米手机和穿安踏鞋?
2.安踏服装服装史
3.篮球鞋品牌前十排名
4.丁世忠的人物履历:
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看得起别人用华为荣耀手机和穿阿迪耐克鞋;而看不起别人用小米红米手机和穿安踏鞋?
只能说明你想多了,现在这个年代没人会在乎你穿了什么的,你用的东西也没人在乎的,你觉得别人可能看不上你用的东西或者手机,其实没必要的,真的有时候都是虚荣心而已,如果喜欢就自己努力去买努力去赚钱被,想这么多是没用的,人的一生中除了家人还有伴侣外,其他的几乎都是过客,所以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自己开心就好,自己的心理强大一点比啥都强
安踏服装服装史
从明星代言到赛事赞助到转播赞助,安踏的营销历程正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近20年来发展的缩影。前有高不可攀的国际大牌,后有不断模仿的小兄弟,安踏走过的路或许可以给中国体育品牌未来要走的路带来一些启示。
1991年,年轻的丁志忠成立了安踏公司,当时,安踏这样的小厂在晋江有上千家,与其他公司相比,安踏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刚满18岁的丁志忠就这样独自北上,投身商海。
和所有初创企业一样,刚刚成立的安踏将所有的和精力都投入在设计、生产和销售上,基本上没有任何营销费用可言,完全凭着顾客的口碑进行传播。几年下来,产品销量虽不犯愁,但品牌却一直没有打出去。
于是,丁志忠开始将品牌经营提上日程。
19年,公司开始VI系统的建设,逐步规范商标识别的使用,并由此拉开了安踏品牌战略实施的序幕。
明星代言打响第一炮
和晋江所有涉及运动鞋生产的公司不一样的是,安踏积累原始资本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快打出自己的知名度,让大家知道这个品牌。
从1999年起,安踏大胆地用了“明星代言+CCTV”的营销手法,以每年80万元的费用聘请了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作为品牌代言人,将“我选择,我喜欢”作为安踏的广告语,并拿出了500万元在央视体育频道的黄金时段展开了大规模的“广告轰炸”。
尽管现在明星代言体育品牌已经屡见不鲜,但在当时,却在大众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中国的国球是乒乓球,孔令辉又是乒乓球世界冠军,所以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自然也就会关注他所喜欢的、选择的品牌。”安踏品牌总监徐阳这样解释安踏选择孔令辉的初衷。
凭借着这则电视广告,安踏品牌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上崭露头角,“安踏+孔令辉”的组合从此深入人心。
不久后,2000年悉尼奥运会如期举行。在这次奥运会上,孔令辉决赛对阵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在前4局打成平手后,孔令辉在决胜局中彻底摧毁了对手的斗志,最终经过5局苦战拿下对手,不仅帮助中国乒乓球队连续2届奥运会包揽4金,而且完成了他男单世界冠军“大满贯”的伟业。随着孔令辉获胜后亲吻国旗振臂挥舞的激动场面,安踏品牌也牢牢地铭刻在了国人心中。
就这样,安踏一炮而红,迅速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
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安踏的销售也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2000年,安踏的销售额突破了3亿元,是19年的6倍;2001年,安踏首次取得年度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的成绩;到2006年,安踏已经连续6年获此殊荣。
大手笔投入赛事赞助
此时,丁志忠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安踏作为大众品牌的定位了,他希望安踏可以向更专业化的道路发展。
2003年,安踏面临着历史上第一次转型。当其他体育品牌纷纷效仿安踏的“明星代言+CCTV”营销模式时,安踏已经开始将眼光投向专业体育赛事的赞助了。
事实上,安踏敢如此大手笔投入到赛事赞助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此前多年的尝试已经为安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信心:如1995年赞助第67届世界举重锦标赛,1999年赞助全国第4届城市运动会、世界中会、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第13届亚运会等;尤其是2000年赞助悉尼奥运会一炮而红,更让安踏尝到了甜头。但随着营销理念的逐渐成熟和品牌的逐渐强大,安踏对体育赛事的赞助也显得越来越理和深入。
“在体育赛事和项目的选择上,我们主要集中在篮球、排球、乒乓球和极限运动方面。篮球,既可以帮助安踏打品牌知名度,还可以拉动销售;排球和乒乓球是国球,能够体现出民族精神;而极限运动则代表着时尚和年轻。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侧重点,围绕着这些项目,安踏传播的手段和途径各不相同,达到的目的也不相同,可以让安踏这个品牌既有专业、又有民族,还具有国际化。”徐阳说道。
在这一时期,最具标志的首称与CBA(中国篮球联赛)的合作。
2003年6月,安踏首次赞助CBA3支队:浙江万马、陕西东盛、辽宁盼盼全套运动装备。2004年10月,安踏全面赞助CBA联赛,成为2004年~2012年连续8年16支球队的运动装备独家赞助商、CBA联赛运动装备惟一指定合作伙伴。
在取得了充分的权益之下,安踏跟随着CBA赛事的不断展开,投入大量进行了后续市场推广和深入的营销策略。
首先体现在产品研发上。2005年9月,CBA2005~2006赛季,安踏CBA王者系列装备正式问世,所有CBA球队将在该赛季全面穿着安踏装备征战职业联赛。2个月后,中国篮球协会和安踏又联合发布了安踏专门研发设计的CBA专用比赛装备,这是国内运动品牌第一次按照篮球运动前锋、中锋、后卫等位置的力学特点设计的CBA专业篮球鞋。2006年3月18日,CBA2006全明星赛在上海万人体育馆举行,安踏为本次全明星赛专门设计、制作了一整套全新的全明星比赛装备,并隆重推出A11 2006CBA限量版全明星战靴,在市场上引起一阵波澜。2007年1月,专业全明星篮球鞋也将 “除了塑造专业形象的之外,这也是我们赞助CBA的一个重要原因,”徐阳说道,“专业的体育用品离不开专业的运动员,专业的体育用品研发也必须和专业的运动员结合起来。通过赞助这些专业的运动员,我们可以掌握他们的数据,利用我们的科学实验室对这些数据以及中国人的运动习惯进行分析,从而使安踏的研发得到很大提升,使得我们能够研发、生产出来更优秀的产品。”
优秀的产品研发也促进了销售的增长,安踏以每年超过50%的增长大踏步向前。
其次,CBA队伍里明星闪耀,安踏恰好利用这些颇具人气的球星来加强与球迷的互动。2006年3月19日,安踏借全明星赛人气在上海南京路举办了安踏CBA明星上海面对面,巴特尔、王博、焦健、边强及外援布兰顿到场,与上海球迷度过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球星见面会。4月20日,借着成都举办中国国际体育博览会的东风,安踏在成都著名的闹市区春熙路再次举办了安踏CBA成都春熙路见面会,唐正东等4名CBA明星的到场让成都球迷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安踏和CBA为大众带来的专业篮球的快乐。
除了球星见面会的形式外,安踏还创新地展开了街头篮球赛。2006年7月15日,安踏圆梦CBA2006 KO 街头篮球赛正式开始拉开战幕,这个中国最大规模的街头篮球赛在中国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12个大型城市举行,参加人数超过2万人,比赛最终的优胜者还会参加CBA新赛季选秀的运作模式吸引了不少草根球迷的关注和踊跃参与,给热的草根们一个圆梦的机会。
显然,与体育赛事的合作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营销传播,而已深入到安踏品牌战略的方方面面中了。
从“我选择,我喜欢”到“永不止步”
“我们最近刚刚做了一个市场调查,安踏消费者的回头率是90%,”徐阳说道,这个数字让他非常振奋。
2006年9月份开始,安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向综合体育品牌转型,体现于外的,是从“我选择,我喜欢”到“keep moving 永不止步”的转变。围绕着新的品牌形象,安踏开始呈现出更多的品牌个和内涵,其切入点就是草根文化。
“我不是阿迪、耐克,我不是那些超级巨星,我就是你身边的人,我就是一个拥有不凡梦想的平凡人。”这是徐阳对于草根的理解,“安踏有自己的细分群体,但这个群体不是根据年龄来划分的,是以心理状态来划分的。” 事实上,安踏的主要消费者都集中在14~26岁的人群中,他们年轻、个张扬,内心渴望国际品牌但经济实力尚不允许,而安踏正由此定位,“代表一种态度并不一定需要昂贵的价格。”徐阳说。在国外,这样的品牌并不少见,比如美国的GAP,可以成为上至总统下至平民都喜爱的休闲品牌,但其价格并不昂贵。
在安踏最新的电视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让伤疤成为你的勋章”,这句话的灵感来自极限运动,那些浑身是伤但却孜孜追求自己梦想的运动员们让大家看到了一种精神:你是一个普通人,没有条件、没有天赋,但是给你一个梦想,你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而这正是安踏希望传达给消费者的理念。
这一理念同样贯穿在安踏其他的营销活动中。比如与央视合作的“安踏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大家看到的可能是运动员风光无限的一瞬间,但安踏看中的却是这些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如何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希望这些故事能够代表安踏的精神。甚至在产品代言人的选择上,安踏也放弃了使用一些超级巨星,而去启用那些尚未成名的年轻运动员,安踏更看重他们的成长历程,希望能够见证这些成功者是如何一步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起来的。
配合着新的理念,安踏在9月份推出了“keep moving 永不止步”的新品牌电视广告,在央视一套、三套、五套、东方卫视等多家全国电视台投放长达60秒的广告;在10月份同样进行高频次的广告投放,仅央视五套一天就高达18次;进入11月时,仍然维持以往的广告量。徐阳说,这样的投放量一方面是为了推出安踏全新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则为多哈亚运会埋下了一个小小的伏笔,“就是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广告中‘We are the champions’那首主题曲,把歌曲和安踏联系起来。”徐阳笑说。
这个小小的伏笔很快便显示出了威力。12月,多哈亚运会举行期间,在安踏与央视合作的“精彩回眸”、“荣耀亚洲”节目中,配合着中国健儿争金夺银的精彩场面,耳边奏响的正是“We are the champions”这首歌,尽管画面上没有任何安踏的logo,但观众却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安踏,并自然地建立起中国体育精神和安踏品牌的关联,这种将品牌声音符号置入赛事转播的手段堪称创新。特劳特几十年前就说过,品牌传播中,听比看更重要,安踏的这次尝试虽然只是小试牛刀,但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又会掀起一场新营销的风暴。
“蓝海永远很小,安踏要做就做红海里最大的。”徐阳毫不掩饰安踏的野心,在他们的里,安踏要在5年内,把市场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都做到第一,并进入全球前10名,“我们希望安踏可以代表中国的体育精神,代表黄皮肤的骄傲。”
2007年7月13日,安踏体育在香港上市,首日股价大涨42%。 “上市后,安踏的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企业的国际化方面,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丁志忠表示,经过十几年的飞速发展,从CBA到NBA,安踏积累了丰富的运动用品制造和营销经验,此次签约弗朗西斯,更是迈出了品牌战略的关键一步。
体育营销的成功,加速了安踏品牌的成长和美誉度的明显提升。“将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作为安踏的企业使命,安踏人致力于把运动的理念、运动的精神传递给每个消费者。这跟耐克、阿迪达斯所宣扬的特立独行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不同,安踏宣传的是中国本土文化。“到2011年将成为中国市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份额双第一的体育品牌,并成为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体育用品公司”是安踏企业的愿景。
篮球鞋品牌前十排名
篮球鞋品牌排行榜,按照顺序依次为耐克、李宁、安踏、乔丹、阿迪达斯、彪马、匹克、361°、斐乐、特步。
1、耐克
作为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耐克在篮球鞋市场上一直占据领先地位。他们的篮球鞋以创新的设计、高品质的材料和出色的性能而闻名,备受篮球运动员和球迷的喜爱。
2、李宁
作为中国本土品牌,他们的篮球鞋注重舒适性和性能,并且与一些知名篮球运动员合作推出签名鞋款,受到国内外球迷的追捧。
3、安踏
作为中国体育用品品牌,他们的篮球鞋注重性价比,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4、乔丹
作为国内的知名品牌,乔丹篮球鞋代表着和荣耀,是众多篮球迷和球员的追求目标。
5、阿迪达斯
作为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他们的篮球鞋以创新的科技和时尚的设计而闻名,备受球员和球迷的喜爱。
6、彪马
作为全球运动品牌,他们的篮球鞋注重时尚和舒适性,备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7、匹克
作为中国体育用品品牌,他们的篮球鞋注重性价比和舒适性,备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
8、361°
作为中国体育用品品牌,他们的篮球鞋注重性能和时尚设计,备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9、斐乐
作为知名体育用品品牌,他们的篮球鞋注重性价比和舒适性,备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
10、特步
作为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特步在篮球鞋领域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NIKE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踏
丁世忠的人物履历:
创立安踏 1991年,丁和木、丁世家、丁世忠父子三人创建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安踏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体育用品品牌公司。
1999年,安踏签约孔令辉作为形象代言人,推出“我选择我喜欢”的品牌口号,并在国内率先开创了“体育明星+央视”的营销模式。品牌的提升拉动销售的强劲增长,营业额迅速从2千多万突破了2个亿。
从那以后,安踏完成了从生产到品牌批发的构建,并着重在二三线城市渗透。“我们需要变成价值链的领导者。”丁世忠说道,面对越来越多的模仿者,他时时思考着如何跑得更快,在竞争愈演愈烈的晋江占据先机。 带领安踏在香港上市 在丁世忠的带领下,2007年7月10日,安踏体育在香港联交所(代码:2020)挂牌上市,面向全球发售6亿股,仅公开发售部分就获得183倍的超额认购。加上超额配股部分,安踏融资超过35亿港元,创造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市盈率及融资金额最高纪录。 带领安踏签约中国奥委会 2009年6月23日,中国奥委会与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签约成为合作伙伴,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包括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内的11个国际综合性赛事上,中国代表团的领奖服都将由安踏提供。该公司还将在教育、环保等众多领域与中国奥委会合作,身份也变成“2009-2012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和“2009-2012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合作伙伴”。
2009年8月10日,刚刚从伦敦观赛归来的丁世忠表示,从做体育服装的第一天起,他就有让中国运动员穿着安踏的品牌站上奥运领奖台的愿望。“我们企业一年有多少利润、一年有多少税收,我都没有感到骄傲,但这一次中国代表团能够穿上我们的服装,而且得到那么高的评价,我自己第一次感到骄傲,”他说。
2013年1月17日,中国奥委会与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第二次合作,正式签约“2013-2016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里约奥运周期,安踏将为中国体育健儿出征的包括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4年仁川亚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在内的10项重大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提供领奖装备。 打造国民球鞋 2013年9月4日,在与NBA球星凯文·加内特正式续约仪式上,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宣布,全面启动“实力无价”篮球战略。作为“实力无价”战略的重要内容,安踏与加内特共同推出了定位“国民球鞋”的KG4篮球鞋,售价399元。
发布会现场,安踏董事局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先生宣布安踏篮球推出全新篮球战略“实力无价”。丁总表示:“实力无价是安踏篮球推出的全新战略,既是加内特这样的NBA巨星在场上忘我拼搏的最佳诠释,同时也是‘篮球是生命’主张的延续”。
在“实力无价”篮球战略推出以前,安踏篮球鞋的价位主要位于300-500元之间,最贵的是售价699元的KG3。发布“实力无价”篮球战略后,最新的KG4仅售399元。安踏表示,未来会推出更多高性价比的产品。 签约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2014年8月4日,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成为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签约发布会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体操馆内隆重举行。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兼CEO丁世忠与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罗超毅、运动员代表邹凯、张成龙、姚金男、董栋、何雯娜、张豆豆等出席了发布会,共同见证了安踏与中国体操正式携手,开启冠军队伍的全新荣耀征程。 签约NBA 2014年10月13日,NBA中国与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京宣布结成长期合作伙伴,安踏正式成为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及NBA授权商。此次合作是NBA首次授权中国体育用品公司使用联名品牌。除了推出联名品牌球鞋外,安踏还将携手NBA在中国推广篮球运动,并参与包括“NBA篮球国度”、“NBA全明星票选”等球迷活动。
“赞助一个品牌,最重要的是跟商品要有关系。跟商品没关系,就跟消费者没关系。”丁世忠说。最初,对于安踏提出的很多权益,NBA拒绝了。这个商业化极高的联盟,不会轻易答应合作伙伴的要求。更何况安踏提出的要求是之前的品牌商所不曾有过的,NBA尤为慎重。“谈了大概两年。”丁世忠说,“我们会跟他们说NBA是一个联盟的品牌,但是这个联盟的品牌如果在中国做,就要有能力的企业来帮你跟消费者合作。” 带领安踏业绩连年创新高 2014年,安踏实现营收89.23亿元人民币,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年营收记录。“2015年安踏的战略目标是突破100亿人民币的营收。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和行业领导地位。”丁世忠在财报发布后接受媒体的访时表示。
2015年8月5日,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香港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业绩,公司收益增加24%,至人民币51.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毛利率亦创下历史新高至46.6%,毛利达人民币23.8亿元,经营溢利人民币12.6亿元,业务增长速度亦超去年同期。这一组数据不仅刷新了安踏上市以来的上半年业绩的历史,更创下了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的上半年业绩记录。 当选人大代表 丁世忠连续当选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从得知自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那一天起,丁世忠就开始考虑如何履职。他认为,第一次任代表,在其他方面不熟悉的情况下,最好先从自己熟悉的方面入手,对自己熟悉的行业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为产业作贡献。
目标确定了,他就开始对要提出的建议征求意见、调研,然后确定调研的理由是什么、背景是什么,所提的建设要具有操作性的。在此期间,他征求过很多人的意见,涉及官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公司的总裁办以及智囊团,甚至是知名的品牌战略专家。
在两会期间,丁世忠先后提交了《建议支持泉州探索建设伊斯兰金融中心》,《建议支持民企海外并购》,《建议多角度开放民间资本》等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