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奥运会马术华天-08年奥运会马术裁判屠

tamoadmin

1.奥运会马术比赛有几个项目?

2.中国马术节的起源?

3.奥运会马术盛装舞步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奥运会马术比赛有几个项目?

08年奥运会马术华天-08年奥运会马术裁判屠

一、项目简介

1、花样骑术

又称盛装舞步骑术赛。比赛时,马和骑手要在长60米、宽20米的场地内用12分钟的时间完成一系列规定和自选动作。以骑手完成动作的姿势、风度、难度等技巧和艺术水平评分,得分高者名次列前。花样骑术个人于191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团体于192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2、三日赛

又称综合全能马术赛。骑手在3日内连续参加3项比赛,第一天花样骑术,第二天越野赛,第三天障碍赛。以3项总分评定名次。分个人和团体两个项目,191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3、障碍赛

场地至少2500平方米,设置十多个高1.40 ~1.70米的障碍。运动员骑马必须按规定的路线、顺序跳越全部障碍。超过规定时间、马匹拒跳以及运动员从马上跌落等都要罚分。罚分是负分,最好成绩为零分,罚分少者名次列前。奥运会有个人(1900年列入)和团体(1912年列入)两个项目。

二、项目详解

1、盛装舞步赛:

盛装舞步被形容为马的芭蕾表演。选手在60x20米的场地里进行三轮比赛,通过马匹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行进、疾走和慢跑等规定动作来展现马匹和骑师的协调性、马匹的灵活性以及马匹对骑师的驯服程度,力求给裁判和观众留下马匹完全是在自己的意志下完成动作的印象。

首轮比赛分两天进行,将决出盛装舞步团体赛的名次和首批25个进入第二轮的名额。第二轮难度增加、时间缩短,将产生15个进入第三轮的选手和马匹。第三轮是自选动作,骑师和马匹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作出各种动作,以骑师和马匹的技术以及马匹的艺术表现力来决定最终的名次。

★国际马联[F.E.I.]盛装舞步比赛分级项目

1 挑战赛青少年组

(World Dressage Challenge Children's Competition)

2 挑战赛 Test B

Novice 级

(World Dressage Challenge Test B Novice)

3 挑战赛 Test A

Advanced 级

(World Dressage Challenge Test A Advanced)

4 圣乔治级

(Prix St. George)

5 第一中级

(Intermediate One)

6 第二中级

(Intermediate Two)

7大奖赛

(Grand Prix)

8 特别大奖赛

(Grand Prix Special)

9 音乐自由演绎大奖赛

(Grand Prix Freestyle to Music)

奥运会比赛的等级是大奖赛、特别大奖赛与音乐自由演绎大奖赛。目前国内盛装舞步比赛最高级数是圣乔治级

★国际马联马场马术规则之马术动作标准—立定

1. 立定时马匹应当凝神站立,专注、正直、不动。体重均匀地分布在四肢上,前、后肢成对地并齐。颈部抬起,项部高居,马头在垂直线稍前方,保持 '受衔' 姿势,并且和骑手的手保持轻微、柔和的接触,安静地咬着口衔,随时准备按骑手最轻微的指示立即运动。

2. 立定是靠骑手适度加强骑坐和脚的操作,使马体重量移向后躯,驱使马朝向骑手柔软封闭的手上,因而在几乎瞬间但又不突然的在预定的位置上停稳。立定必须经过一连串的半减却而完成 (参考移型)。

2、障碍赛:

障碍赛考验马匹的速度和动作的准确性,要求马匹在规定的时间内按顺序跨越12-15个水池、模拟石墙和横竿等障碍障碍,每个障碍不高于1.6米在跨越过程中碰倒障碍、拒绝跨越、摔倒、顺序出错或者超时都将被扣分。规定障碍全部跳完后,必须通过终点标志杆,比赛成绩方可有效。最终罚分少、时间快者为优胜。

障碍赛分三天进行,首日75名选手和马匹进行个人资格赛。第二天的比赛分两轮,产生团体障碍赛的名次和进入个人决赛的选手。第一轮来自15个协会的最多4名、最少3名选手和马匹参加团体赛的角逐,另有15名选手和马匹参加个人赛的角逐。第二轮,首轮过关的10队进入团体决赛,闯过首轮的另外35人进行个人赛。第三天也分两轮,首轮从第二天闯关的45名骑师和马匹再赛一轮产生20名决赛选手和马匹。第二轮决出个人障碍赛的金牌。

★《场地障碍马术比赛》裁判员注意事项

马术比赛的赛事组织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系统的团队工作,需要所有裁判员和各环节工作人员都同时协调配合,所以赛事服务人员都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尤其是场地内的裁判员,会随时面对各种突发。所以,根据以往的经验,为了便于今后更好的举办场地障碍马术比赛,特为诸位马术爱好者和赛事志愿人士整理、编写了此“场地障碍裁判员注意事项”以供各位在场地内的业余裁判员参考实行。

一 基本规则

路线:每场障碍比赛都会给场地裁判长一张路线图。整场比赛的具体路线和每一道障碍物的高度和宽度都会明列在路线图上。在比赛开始前每一位场地裁判员都应该明确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工作范围,并熟知每一道障碍物的高度和宽度以及障碍间的距离。

障碍标志号:所有的障碍标志号都应该放在障碍物的右侧前方。

行进方向:障碍架外侧上方固定好的红、白旗表示的是骑手前进的方向。骑手跳跃障碍的方向是:面向障碍时障碍上的标志旗为:左白右红。(否则,骑手即为反跳。骑手一旦反跳障碍,不论是在练习场还是比赛当中,骑手马上会被取消参赛资格。)

时间限制:国际比赛用的速度如下:

每分钟最少350米,最多400米,在室内赛场速度可降低到每分钟325米。

障碍物:一般情况是12道障碍物,15跳。包含一道双重和一道三重组合障碍物,或是三道双重组合障碍物。障碍物高度可设为业余选手0.60—1.10米;职业选手1.40—1.60米高不等。必须有两道达到本级别最高高度的垂直障碍物。

罚分标准:碰掉一根障碍杆,罚4分。罚分最少者获胜。碰落障碍物、拒跳、超过限定时间等等,要受处罚。竞赛的胜利者是受处罚最少,通过路线最快或按比赛种类规定取得最高分数的参赛者。

比赛场必须围起来。比赛期间当马在场内时,所有的进、出口都必须全部关闭。

一旦比赛开始,便禁止参赛者徒步进入赛场,除非得到裁判组准许,否则取消其比赛资格。(第241.2.1条)

反方向跳越练习障碍物,取消比赛资格(第241.2.8条)。

一. 注意事项:

场地裁判员在比赛进行期间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在比赛开始以前半小时必须检查比赛场地内的障碍设施是否完备,摆放是否正确,如:

起、终点是否到位,红白旗是否到位,是否坚固;

障碍号的位置是否正确;

每道障碍的高度和宽度是否符合本次比赛的路线标准要求;

障碍杆的摆放是否正确,符合要求(详情请阅读FEI障碍规则)

在比赛前必须确认场内比赛用具是否齐备。如:

裁判长:对讲机,OK牌;

起终点裁判员:红、白信号旗;

场地裁判员:沙地拖把,备用的障碍架、障碍杆、杯托,高度测量尺;

个人后勤工作备妥。(例如,瓶装饮用水每人一瓶)

在开赛前10分钟,场地裁判长需再次明确每名裁判员的场地位置和管辖范围。

4. 在比赛中,全体裁判员应严守场地安全原则。

1)裁判员自身的安全:

要熟悉比赛路线,不要站在影响骑手通过的位置上。避免影响比赛!

裁判员的目光、注意力要随时跟随着骑手。避免被撞到!

如有马匹拒跳,骑手落马,障碍物倒塌等情况发生,要冷静处理。不要快速奔跑,避免惊吓到马匹。应沉稳且迅速的接近马匹,保护骑手!

重新恢复障碍时,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不要被场地内的马匹或其他摆障碍的裁判员无意间误伤。

2)骑手的安全:

对明确显露出危险隐患的骑手(如控马能力不够的业余选手),场地裁判长有权阻止骑手上场比赛或终止该名选手正在进行的比赛。

如有骑手落马,一定要上前协助骑手稳定马匹,使骑手脱离危险。

如有骑手确实受伤,切记不要随便搬动,移动受伤骑手的身体,以免伤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场地裁判员应急时通知赛事救护部门,等待医务人员进行现场的专业急救处理。

3)马匹的安全:

注意场地四周的每一个出入口,必须保持场地是封闭的,以免马匹受惊后外逃受伤。

注意随时清理沙地中的坚硬物品(大块石子,钉子,碎砖头等),保护马匹的安全!

注意提醒周围的观众不要做惊扰马匹的举动。

如发现参匹的鞍具存在明显的危险隐患(如:松弛或有断裂迹象的皮革等等)应及时提醒骑手对鞍具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更换。

4)观众的安全:

随时提醒观众注意与场地外准备参赛的马匹保持安全距离。

随时注意场地四周的摄影爱好者一定不要进入非安全区域进行拍摄。

3、三日赛(three-day event):

三日赛,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也称“三项赛”或“综合全能马术比赛”,以测验骑手跟马匹的综合能力。

三日赛比赛分三天进行,骑手必须骑同一匹马。第一天进行盛装舞步的比赛,基本包括步伐和步幅姿态等,盛装舞步赛与单项盛装舞 步赛规则相同,但是三日赛中 的盛装舞步要比单独的盛装舞步比赛简单得多。第二天进行速度、耐力和越野能力比赛,即越野赛——越野赛全程由4个区间组成,骑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终点,根据所用的时间长短来评定名次:第1区间和第3区间均为20公里,要求骑手速度为平均每分钟240米;第2区间为越野障碍赛,赛程为3600~4200米,其中每1000米设置三个篱栅式障碍,要求速度为平均每分钟600米;第4区间为越野赛,赛程为8000米,其中每1000 米设置4个不同的障碍物,要求速度为平均每分钟450米。根据骑手失误罚分和超时限罚分来评定这四个区间总成绩。第三天进行的是场地障碍赛,内容基本上和场地障碍赛的单项比赛相同,只是程度要浅一些;场地障碍赛主要测验马匹的体能和顺从程度,沿途设置10~12个障碍,要求速度为平均每分钟400米,其中必须有三分之一达到最高限的障碍和一个水沟障碍。裁判员根据骑手失误罚分和超时限罚分来评定成绩,以3项总分评定名次。

奥运会三日赛有个人和团体两个项目(均为1912年列入),三日赛是奥运会马术比赛中最艰苦也是最考验骑手与马匹的比赛项目,比赛中充满了危险和刺激,是奥运会马术比赛中最难拿到金牌的项目。

三日赛分为盛装舞步赛、障碍赛和越野赛三部分,骑师在三天时间里必须骑同一匹马。第一天为盛装舞步赛;第二天进行越野赛,骑师需要骑行5700米跨越不多于45个的障碍;第三天为障碍赛。三天比赛完成后,罚分最少的团队、骑师和马匹将获得冠军。

德国是马术比赛的老牌劲旅,他们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实现了盛装舞步团体赛的奥运会五连冠。中国选手没有获得参加雅典奥运会马术比赛的资格。

雅典奥运会设项(6个):

障碍赛(2项): 个人赛和团体赛

盛装舞步(2项): 个人赛和团体赛

三日赛(2项): 个人赛和团体赛

比赛规程

个人障碍赛:第一阶段比赛分为三轮,优胜者进入决赛。决赛分两轮,第一轮决出20名选手进入第二轮比赛。两轮比赛中,被扣分数最少者获胜。如果出现平局,则加赛一轮。如果加赛后仍为平局,则最先到达者获胜。

团体障碍赛(每队4名选手):比赛分为两轮进行,这两轮比赛同时也作为个人赛中的第二和第三轮比赛。取每队前三名选手的成绩决定胜负。如果出现平局,则加赛一轮。如果加赛后仍出现平局,则最先到达者获胜。

团体盛装舞步(每队4名选手):参赛选手争夺大奖赛(必赛项目)。由5名裁判从10个技术方面为选手逐项打分。每队取前三名选手的成绩记分。积分最高的队获胜。

个人盛装舞步:团体赛中排名前25名的选手参加大奖赛特别项目的比赛(比赛内容与大奖赛相同),比赛时间较短。第一轮比赛决出的前15名选手进入决赛。比赛配以音乐。

个人三日赛:比赛分为三部分,在三天的时间内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盛装舞步、越野耐力赛和障碍赛。要求选手在每一部分的比赛中都必须骑同一匹马。扣分最少者获胜。

团体三日赛(每队由4名选手组成):取每队在个人赛中前三名选手的成绩记分,被扣分数最少的队获胜。

中国马术节的起源?

马术比赛1900年首次进入奥运会,当时只设障碍赛一个项目。1912年,马术比赛扩大为盛装舞步赛、障碍赛和三日赛三项。从1952年起,女骑师被允许参加奥运会的马术比赛,马术也成为奥运会中唯一一个男女同场竞技的比赛项目。作为一个团队,马匹和选手将共同获得奖牌和名次。2005年7月,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决定:2008年奥运会马术比赛已在香港举行。

马术比赛需要骑师和马匹配合默契,考验马匹技巧、速度、耐力和跨越障碍的能力。

老北京的马术比赛

远在元代,在大都城里就有了活动。那是蒙古人定都北京以后,便把他们最喜爱的跑马比赛带到了北京,并逐渐在京城盛行。当时朝廷还将这种活动和兵役制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制度,特别是遇有大型集会时无不将骑射作为活动内容。

到了明代,北京地区每到春季都要进行走马和骑射活动。进入清代以后,活动更是盛行。因为满族也是非常善于骑射的民族,尤其是乾隆年间,在北京修建了很多场,并在各种民俗节日里举行活动,上自王公贵族下至一般的旗兵都热衷于这种活动。所以这项活动在皇室的提倡下,渐渐推展至民间,一直持续到民国初期。

清末时北京出现了一种叫“会”的活动。它不是我国传统的,而是所谓西式的(即马术比赛)。大约在清宣统末年(1911年),顺天府划给北京西绅俱乐部一块约200多亩土地,大概位置在今天的西便门外莲花池附近。当时这一带还很荒凉,场建成后,使这里逐渐热闹起来,每有比赛,是人来人往。场内设有看台、票房、彩房、马圈和赛手休息室等。每逢比赛之日,京城各界爱好者(包括一些在京的外国人)纷纷前往,马场内外,万头攒动。每一售票及发**窗口,均分别标明骑士和的号码,光顾者既可专购一种票,亦可兼购多种票。而富商大贾或酷爱此道者,多破费巨资,成批购得一种或多种票,以求获得重彩。这种“会”活动断断续续地一直到民国后期,以后便日渐衰退,那些曾人声鼎沸的场也消失了。

马术是从古代生产和战争中演化而来,是人类驾驭马匹进行的一种竞技活动,属于马术运动的一个主要项目,也是其基础项目。它是世界性的传统体育活动。

根据考证,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所举行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四驾马车竞技,在此前双驾马车竞赛早已流行。四驾马车竞赛出现后的40多年,才改由骑手驾驭进行。大约在16世纪,阿拉伯马传入欧洲大陆,运动也随之兴盛,中世纪的古罗马、古希腊骑士精神蔚然成风,成为欧洲贵族们追求的时尚。骑马、作为骑士的七技之一而被贵族们大加炫耀。1174年,在英国伦敦出现了场地,每周五,大批王公贵族云集于此。1195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以一袋金子悬赏在一次赛程为4.828公里比赛的获胜者。这是马术史上有证可考的第一次奖金。现在我们看到的起源于英国,其竞赛方法比古代先进、科学得多。

目前世界上开展运动较好的国家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和澳门。以美国的为例,每年要举行十万三千多场,观众达到八千万人次,马票售出金额达一百二十亿美元。其中尤以肯塔基大赛最为重要,全美最优秀的集中在一起进行角逐。

我国的现代活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到了20世纪30年代,除了香港的业迅速发展外,上海有2个跑马厅,天津有3个跑马场,全国的场逐步发展到20多个。上海跑马厅在解放前曾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场。

1982年,我国申请加入了国际马联。从当年起每年举行一次全国马术锦标。被列入全国锦标赛正式比赛项目,直到1987年全运会结束后才由于重点发展奥林匹克马术项目而停止。

1991年4月,新中国第一个俱乐部在深圳诞生,第二年该部就举行了“猜头马”平地赛。1992年4月26日。“金马杯中国马王广东邀请赛”在广州市郊黄村开锣。继广州马王赛之后,全国各地的活动此起彼伏。中国运动开始升温。

随着运动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对参匹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求。1995深圳从新西兰、内蒙古从爱尔兰相继进口了纯血马。

马匹小知识

世界上大约有300多个马种,其中最著名的三个品系是汗血马、纯血马和阿拉伯马。汗血马是马中的古代艺术品,现存极少。纯血马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马,场上的佼佼者。而阿拉伯马是皇室贵族和富豪大亨们的宠物。如果把纯血马比做马中贵族,那么,纯系阿拉伯马就是马族中的皇族。

汗血马发源于古代的中亚,现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在疾速奔跑之中,汗血马的颈部会流出红色的汗滴,汗血马由此得名。汗血马为古代中牧民族的征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据说成吉思汗的坐骑就是汗血马。汗血马曾经在我国繁衍生长,古代我国的历代都有在今新疆一带饲养征用汗血马的传统,但近代汗血马在我国却几近绝迹。近几年通过各种途径陆续进口了一些,中亚国家的***向我国赠送了一些,现在已经在我国形成小规模的汗血马种群。

阿拉伯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马种。一般意义上讲的东方马或纯种阿拉伯马,是指在阿拉伯地区培育的、具有沙漠血统的阿拉伯马。它们在良种马中体形是最漂亮的,它体格不大,一般体高140_150厘米,体重385_500公斤。它具有典型的骑乘马外形:头形轻俊,前额宽广,额前鼻端逐渐变窄,面部正直或稍凹,耳短小、竖直,眼大有神,两眼距离宽,鼻孔大,下额深而广。颈长而形美,背腰短,较其他品种马少一个腰椎和1_2个尾椎,肋拱圆,尾础高,臀部深,四肢细长,肢势端正,肌腱发达,蹄质坚韧,体质结实。

阿拉伯马毛色主要为青色,骝毛、栗毛次之,黑毛少见。在头和四肢下部常有白彰。纯种阿拉伯马无花毛,斑毛或驳马,不论体表毛色如何,其皮肤总是黑色。阿拉伯马对世界很多马品种的培育改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著名的英国纯血马就是由阿拉伯马培育而来的。

我国的主要马种为新疆伊梨马和内蒙的蒙古马。体型都比较小,在世界著名的马系中尚不能有其地位。

骑马姿势

英式风格的休闲骑乘,通常要经过较正规的训练,活动地点是在正规的场地进行;服装正式,戴骑士帽,穿马裤、英式马靴或训练靴,马鞭常插在小腿外侧的马靴中;端坐马背的贵族姿态。

美式风格的休闲骑乘,一般在越野骑乘中较多见。着装随意舒适,通常穿牛仔服,戴牛仔帽或棒球帽,穿牛仔靴或普通靴鞋配护腿。骑乘姿态奔放流畅,不受限制。

场地障碍赛

马术场地障碍比赛是在长90米、宽60米的沙地或草地内进行。

场内设置10-12道不同形状的障碍,其中有一道为双重障碍、一道三重障碍。障碍的高度在1.2米--1.4米之间。障碍前摆放1--12&127;号码牌。骑手按照号码顺序依次跳完全部障碍。

骑手进入场地后,裁判长示铃比赛开始,骑手须在60秒钟内通过起点(D)标志杆,方可进行比赛。12道障碍全部跳完后,必须通过终点(A)标志杆,比赛成绩方可有效。

骑手在比赛中,每碰落一个横杆-罚4分;马匹拒跳一次或不服从-罚3分;骑手第一次落马-罚8分;骑手超过规定时间,每秒扣罚0.25分。骑手没有按号码先后顺序跳跃障碍、第二次落马、马匹出现3次拒跳、比赛用时超过限制时间等等,骑手将被淘汰。&127;最终成绩评定以罚分少、时间快为优胜者。马术比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团体赛每队4名选手组成,将其中前3名队员的成绩相加为团体成绩。个人赛的障碍高度高于团体赛,骑手在规定时间内如果出现罚分相同,将进行复赛,复赛将减少障碍数量,增加障碍难度和高度。骑手要运用娴熟的技能,既不碰落障碍,又要行走最佳路线,目的是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比赛,赢得最后名次。

盛装舞步赛

也称“马场马术赛”或“高级调教赛”。马术运动国际比赛项目之一。骑手乘马表演各种连贯的规格化动作,并熟练地过渡到高级步法的比赛。旨在比试马匹的服从、驯顺、调教程度和马匹对骑手的缰、脚、骑坐扶助的反应能力,以及人马一体行动的协调性。比赛动作有:变换跑步、后退慢步、变换方向、斜横步、原地快步、旋转及高级花式骑乘等。全部规定动作在十二分钟内完成。根据完成动作的优劣,评以0-10分。动作错误、遗漏和超过时限者减分。以得分多少评定名次。比赛按马匹的不同调教程度分为:“圣.乔治奖赛”、“1号中级赛”、“2号中级赛”、“大奖赛”、“特大奖赛”。

盛装舞步比赛是在长60米,宽20米场地中进行。场地的边缘设置12个英文字母,以示骑手在准确的地点进行步度变化。骑手从字母A点进入场地后,按照赛前下发的比赛科目表做各种规定动作,这些规定动作主要由马的慢步、快步、跑步三种基本步度构成。运动员驾驭马匹做出缩短、中间、伸长、原地旋转、轮乘、斜横步等各种步幅动作。全国锦标赛科目共有22个规定动作,每个动作最高分10分。22个规定动作做完后,另有四个方面的总体印象分:即马匹的步调;马匹的动作活力;马匹的服从性;骑手的姿态与动作。印象最高分为40分,全场比赛总计得分为280分。

裁判员根据骑手、马匹所做的各个规定动作是否正确与规整、人马配合是否协调、马匹是否顺从和有活力等方面给予评分。如果出现违反规定动作路线,裁判长示意骑手暂停比赛并给予纠正。第一次违反路线,从该骑手全场比赛总分中扣除2分;第二次违反扣4分;第三次违反扣8分;第四次违反即被淘汰。&127;全场比赛规定时间是7分钟。比赛结束后,得分高者为优胜。

每队允许四名骑手参加团体赛,取其中三名总分高者的分数相加,即是该队的团体成绩。

马术三日赛

也称“综合全能马术比赛”。马术运动国际比赛项目之一。在三日内连续进行,内容包括:

第一天盛装舞步赛;

第二天越野耐力赛;

第三天马场超越障碍赛。

盛装舞步赛按照单项盛装舞步赛规则进行。越野耐力赛由四个区间组成。

第一区间和第三区间要求骑手以平均每分钟240米的速度跑毕20公里;第二区间为越野超越障碍赛,要求以平均每分钟600米的速度跑毕3600-4200米。其间每1000米设三个篱栅式障碍。第四区间为越野赛,要求以平均每分钟450米速度跑毕8000米。其间每1000米设置四个不同的障碍物。四个区间的成绩根据骑手失误罚分和超时限罚分来评定。马场超越障碍赛旨在测验马匹的体能和顺从程度。要求以平均每分钟400米速度跑毕全程。沿途设10-12个障碍。其中三分之一障碍要求达到最高限,还须设置一个水沟障碍。骑手超越障碍失误或超过时限,均被罚分。根据罚分多少评定成绩。在连续三天比赛中,骑手须骑同一匹马。

奥运会马术盛装舞步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3名裁判要根据每个动作的顺序和标准,按骑手的姿势、风度、难度完成情况和艺术造诣等表现来打分。

盛装舞步比赛在长60米、宽20米的平整沙地中进行,骑手头戴黑色阔檐礼帽,身着燕尾服,脚蹬高筒马靴,伴着悠扬舒缓的旋律,驾驭马匹在规定的12分钟内表演各种步伐,完成各种连贯、规格化的动作。在整个骑乘过程中,人着盛装,马走舞步,骑手与马融为一体,同时展现力与美、张力与韵律、协调与奔放,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无论动作多么复杂多变,人和马都显得气定神闲、风度翩翩,表现出骑乘艺术的最高境界。

的舞步大致分为停止、慢步、快步、跑步、后退、过渡、半停止(半减却)、变换里怀、图形、横向运动后肢旋转、帕沙齐、皮埃夫、收缩、顺从/推进、骑手的姿势和扶助等步伐。其中慢步分为缩短慢步、中间慢步、伸长慢步和自由慢步,快步分为缩短快步、工作快步、中间快步和伸长快步,跑步分为缩短跑步、工作跑步、中间跑步、伸长跑步、反对跑步、简单变脚和空中变脚,图形分为圆形、蛇形和8字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