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运动员谢思雨-跳水谢思埸奥运会

tamoadmin

1.竞争惨烈!一样新星,两种命运:练俊杰黯然落选,王宗源两项入选

2.谢思埸夺冠泪流不止,场边的郭晶晶的动作亮了,女神形象都不要了吗?

3.奥运粤能量|谢思埸:依旧寻找属于自己的红日

竞争惨烈!一样新星,两种命运:练俊杰黯然落选,王宗源两项入选

跳水运动员谢思雨-跳水谢思埸奥运会

感叹中国跳水队竞争惨烈!一样的跳水新星,东京奥运会却是两种命运。东京奥运会周期中国跳水队两大新星练俊杰与王宗源,一个黯然落选,一个却是单人双人项目两项入选。

中国跳水可以说是真正的梦之队,这次东京奥运会参赛名单一宣布,就有很多人为之感觉遗憾,尤其是在男子跳台项目上,实在是有太多遗珠。

中国跳水队东京奥运会参赛名单:

男子单人10米跳台:杨健、曹缘

男子双人10米跳台:曹缘/陈艾森

男子单人3米跳板:王宗源、谢思埸

男子双人3米跳板:王宗源/谢思埸

女子单人10米跳台:陈芋汐、全红婵

女子双人10米跳台:张家齐/陈芋汐

女子单人3米跳板:施廷懋、王涵

女子双人3米跳板:施廷懋/王涵

练俊杰与王宗源都是在东京奥运会周期冒出来的新星,在中国跳水队表现非常优异,练俊杰被很多人称为“大眼”,因为眼睛大而得名,练俊杰2016年进入国家队,他也是中国跳水队男选手中首位“00后”世锦赛冠军。

2019年7月13日在韩国光州举行的2019年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产生首金,在混合双人十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练俊杰、司雅杰夺冠,成绩是346.14分,使得练俊杰成为第一个00后世锦赛冠军。

中国跳水队在男子十米跳台单人项目上的竞争过于激烈,除了有上届的奥运会双料冠军陈艾森以外,还有难度王杨健,以及全面而著称的曹缘,还有实力很强的杨昊,所以说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练俊杰在本次东京奥运会没有能够入选东京奥运会的男子十米跳台的参赛名单,

只能说中国跳水队整体实力太强了,尤其是在男子十米跳台项目上,杨健、曹缘、陈艾森、杨昊、练俊杰,这么多人竞争两个单人项目名额,连上届奥运会冠军陈艾森都落选了单人项目,练俊杰的遗憾落选,的确让人感叹有点生不逢时。

在此之前练俊杰混双十米台,获得过世锦赛首金,相信很多人对练俊杰是比较印象深刻的,因为这个长相帅气的小伙子,在最近这几年的比赛表现非常突出,作为年轻的小将,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跳水未来之星。

在我看来,可能中国跳水队没有最后选择练俊杰,除了是竞争过于激烈,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因为其年龄还比较年轻,所以选择了大赛经验更为丰富的杨建和曹缘,估计练俊杰可能会是下一届奥运会的有力人选。

获奖记录

2015-04-26 国际泳联系列赛喀山站混双10米台冠军。

而同为新星的王宗源,却因为奥运会的延期,以及跳板项目的竞争没有跳台激烈,成功的入选了男子三米板单人和双人两个项目,联袂谢思埸冲击东京奥运会三米跳板的两块金牌。

王宗源2001年10月22日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毕业于湖北跳水学校。王宗源因为家住在小北门江边,从小就喜爱游泳。4岁时在襄阳体校进行体操学习,7岁时进入湖北跳水学校,10岁时进入湖北跳水队,15岁时进入国家队。

王宗源曾先后斩获全国青年运动会、国际泳联跳水世界青年锦标赛和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的金牌。

应该说命运对于王宗元可能会更为垂青,因为王总研制,出道以来,就赶上了。世锦赛,而且。延期也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去磨练自己的技术和提高自己的水平在这段时间里面王宗元的技战术水平都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应该对,他来说奥运。还是一个机会因为。在奥运会延期的这段时间里面他能够有了怎么打的提高才会管和奥运会的,比赛。这也正是。万松园比较的一个方面。

职业生涯主要奖项:

感谢来访!

谢思埸夺冠泪流不止,场边的郭晶晶的动作亮了,女神形象都不要了吗?

北京时间8月3日,东京奥运会男子单人3米板赛程已经结束,谢思埸最终以558.75的成绩夺得最终的金牌,同组比赛的王宗源也是以小组第二的成绩拿下银牌。从比赛结束后谢思埸就控制不住的泪洒现场,而一直在场边的郭晶晶也是第一时间把这一刻纪录下来,只是拍照的姿势也太逗了,完全不顾自己的女神形象啊!

跳水一直是中国的夺金点,为了这次奥运会谢思埸也是等了五年,他本来是可以参加里约奥运会的,结果因为脚踝的伤势不得不错过了,一直等了五年才迎来属于自己的舞台,在赛场上一次又一次的完美动作让世界记住了他。得知自己夺冠后也是彻底释放压抑已久的情绪失声痛哭,一直到登上领奖台还是没有平复好自己的心情。而此次的东京之旅,2枚金牌也是对他自己过去五年的付出最好的回报。

因为谢思埸哭的太厉害了,就连在一旁的郭晶晶都吸引过来了,忍不住拿出手机把这一幕纪录下来,不得不说为了拍下小师弟的“黑历史”,我们的郭女神全然不顾自己的女神形象,手里的打分板都来不及放下,还不忘找一下最佳角度。不知道结束比赛后的谢思埸看到自己满场大哭的会作何感想。

今年中国军团的整体表现都非常优秀,尤其是被给予很多厚望的跳水梦之队,他们不光要面临赛场上的对手带来的压力,还有延续前辈们留下的荣誉的使命,他们说承受的压力是我们所不能想像的。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中国在本届奥运会上,第七次包揽冠亚军,也希望接下来的比赛,中国的运动健儿们能再接再厉创造更好的成绩。

奥运粤能量|谢思埸:依旧寻找属于自己的红日

在维多利亚港,看着香港的夜色,谢思埸觉得很熟悉。2017年他也曾来到过,作为国家跳水队一员和香港队进行交流。“从这里,看着对岸的高楼和街道,会让人觉得很有生活的气息。”

时隔四年,再次访港。作为内地奥运健儿访港团的一员, 这个25岁的年轻人, 是带着三米板“双冠王”的成绩来的。

8月3日,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单人3米跳板决赛中,中国选手谢思埸以558.75分首次加冕该项目奥运冠军。此前,凭借和队友王宗源的完美发挥,谢思埸已经收获了一枚男子双人三米板金牌。

望着窗外的香港市民对他挥手致意,谢思埸也用力挥了挥手。“这两年的疫情,无论是对内地还是香港而言,都是一次挑战。一直很期待通关,期待能跟大家有一个交流。来到香港,大家给我们的热情,让我感觉到很温暖。”

12月4日,在香港的第二天,谢思埸站在舞台中央,和李克勤举起话筒,向伊利沙伯 体育 馆的全场观众,用自己熟悉的粤语唱了一首《红日》。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回望这个年轻人九年的夺冠之路,艰辛与汗水在歌中跌宕流淌,一首《红日》有了更为厚重的滋味。

中国的 体育 精神到底是什么样,这次来香港,我们要呈现出来给大家看。而且需要去做好这个榜样,去带好这个头 。”如今,收获大满贯,这个25岁的潮汕年轻人,决心经营起自己的公司,“我要跳出训练的舒适圈,我想这样做。”

他依旧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红日。

1

好胜的跳水少年

2002年11月,刚刚入读金砂小学不到三个月的谢思埸,被前来选材的汕头跳水学校教练相中。父亲谢平忠当时问孩子,对跳水是否感兴趣,懵懂的谢思埸点了点头。就这样,谢思埸开启了他的跳水梦之旅。

“7岁,很天真的年龄,就想着今天能去训练场就玩一玩,还能偷个懒。”但肢体协调度和身体灵活度赋予他的天赋,还是让谢思埸很快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

2006年底,谢思埸被征召到广东跳水队试训;2009年,他成为广东省跳水队正式运动员。

进入省队,让这个潮汕男孩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想融入新环境,就需要改变自己。他用一年时间学会了粤语。“因为身边没有潮汕人。说潮汕话,其实对别人也是很不尊重的一点。尤其是别人不知道你是不是在讲坏话啊。”谢思埸笑着回忆。

带着一口不流利的粤语和普通话,谢思埸第一次感觉到,需要改变自己去适应新的环境了。“其实我很想融入到这个集体里面,那我就需要去改变自己。”他开始看港剧、**,听粤语歌曲,每天听每天看。

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就跑去大一点的队员房间看。“4、5个人,挤在一起看**,我觉得那种氛围很好,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也成为年幼的谢思埸在省队训练的美好记忆。

2013年,他正式进入了国家队,开启了人生中的又一次远行。“刚开始,很陌生。”身边少了省队时候的伙伴,和全国各地的队友集中在同一个地方训练,谢思埸体会到了孤独感,也发觉到自己性格的细化。“他们交流的多,但我交流很少。因为我性格本来就比较内向,属于只做事情的性格。所以那段时间,不太说话,我就练。”

“到了国家队,确实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很有那种孤独感的,无论是你练得再累或者怎样,虽然说有队医,还有队友,但是自己还没进入到那个状态里面。一直找不到我自己训练的那种状态。”

为了找到自己的状态,谢思埸开始拼命练习。也正是在跟孤独相处的过程中,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眼前的训练上。“国家队,有一种压迫感。”谢思埸看来,那种压迫绝非被动,而是促使大家保持着一种良性竞争的状态。“你跳得好,我要比你跳得更好。大家都是这种状态,我就觉得非常棒。”

他承认自己有属于谢思埸的好胜心。“我的目标开始浮现出来,更强烈地去确定——对,我需要这么做,我就会真正表现出来,我就要这么去做。”

17岁的谢思埸,决定在这一年,把跳水作为自己真正的事业。

“我一定要去完成人生最高的一个巅峰。”

谢思埸接受南方都市报、N专访。

2

“医生说我不能再跳水了,我不信”

这个巅峰无疑是指奥运会。但通向巅峰的最大障碍之一,无疑是伤病。

如今,对于一个职业运动员而言,伤病如此普遍,似乎是每一个运动员必经的日常。但当伤病降落在具体的人身上,那仍是无法回避的困境。

2014年,谢思埸临近18岁,准备出发参加青奥会。“上午训练,下午出发。然后上午腿就断了。”由于青奥会的年龄上限是18岁,放弃这个机会,意味着中国的少了一个名额。

谢思埸做了个决定,去坐飞机,参加比赛。断了的骨头,游离到脚踝后面去的,他硬是自己把骨头往前推,“推回去,我才能走路。”

他带着骨折的腿,站上了南京的决赛场上。谢思埸没有用脚跳,他上了10米台,做了一个背立动作。随后弃权。

赛后检查,医生的诊断结果是,必须要做手术,希望能把断的骨头接回去,所以在脚部打了两根钢钉,用铆钉固定肌腱、韧带。

术后脚部留下两根钢钉,让谢思埸在跳台项目跑台时难以适应地面硬度,于是他才开始专攻跳板。“恢复过程是比较难受,因为看大家都是一直在训练比赛,心里肯定会有一些不甘。”在2015年喀山游泳世锦赛上,这个好强的潮汕后生,一举夺得男子1米板冠军,一战封王。

可正当谢思埸全力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时,命运又跟他开起了玩笑。2016年初,谢思埸再度受伤,无缘里约奥运会。

“脚踝又开始不行了。因为两根钢钉错位了,钉子的尾部,磨着我侧面的肉,每次走路或者是跳的时候,都会磨到我的肉。”直到疼得坚持不住,谢思埸再一次进了医院,手术为谢思埸拔掉了2枚错位的钢钉,但也意味着他需要再次停下比赛。与里约奥运会告别,然后再等四年。

“我觉得每个运动员来到国家队的目标都一样,都是想着为国家出一份力。不可能说我18岁,我就在这里耗着?不可能的,因为人生没有多少个4年,你必须每一天都去争取。”

“2017年,布达佩斯,就是我真正发力的时候。”

再次从伤病中恢复后,谢思埸终于彻底爆发。他在2017年7月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中摘得跳水男子3米板金牌,收获了在世界大赛中的首个奥运项目冠军。

我腿断了,医生说我不能再练跳水了,我就是不信。 我觉得我可以,我只要先恢复起来,再看情况,然后再从中去调整,再重新制定我的,这样都可以。并不是说医生的一句:你不要跳水了,然后也就这样了?我性格不是这样的。”

3

带着铆钉的“双冠王”

推迟一年的2020东京奥运会,谢思埸终于等来了。从进入国家队直到走上奥运战场,是谢思埸的台下九年功。千难万苦,在此一搏。

7月28日,谢思埸搭档队友王宗源亮相东京奥运会,用一枚金牌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东京首秀。夺冠后,谢思埸曾扑到队医怀里流下眼泪,留给观众一个颤抖的背影。他说,这枚奥运金牌,自己足足等了九年。

这也是广东的第一金,祝福与喝彩纷至沓来。“但当时还没有注意到这个事情,我爸还不太满意。他说,你现在是9分,还不到10分。后来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我比完单人项如果拿了冠军,才算是十全十美。后面想一想,嗯,他的要求还比我还高啊。”

8月3日,东京奥运会男子单人3米跳板决赛中,谢思埸以558.75分首次加冕该项目奥运冠军。完成最后一跳从水里上来,谢思埸泪流满面地和队友王宗源拥抱,并一路哭着奔到冲澡的地方。自此,他成为了首位完成跳水男子三米板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大满贯”的选手,为中国跳水跳出了新的高度。

当天的颁奖仪式上,谢思埸边唱国歌边流泪。面对媒体的访镜头,谢思埸的眼泪仍没有止住。他说,六天前的流泪,因为自己终于成了奥运冠军,而今天的眼泪,是因为自己终于在项目上实现了大满贯。

“九年,我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说这个时间都不短。在这九年内,我经历了低谷,还有等待、忍耐,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走过来的。那个瞬间,脑海里就闪过了很多画面,从以前骨折的那时候,一直到现在, 辛苦、汗水,都一样,好像过**一样,一遍一遍地过,对。”

谢思埸终于站上了他跳水生涯的顶峰,成为了带着铆钉的“双冠王”。

4

大满贯选手要创业了

结束奥运会和全运会的这段日子,谢思埸终于有时间养伤了。

“两个大赛放在一起,其实是很消耗我身体机能的,又因为有旧伤,所以一直在养伤。”身体里的铆钉陪他站上领奖台,也将永久伴随他接下来的生活。“这种影响,可能现在还年轻,所以还没有。但到老了就不知道。”他知道自己的脚很容易疲劳,比正常人的疲劳来得快。

“都说东京奥运会,会改变什么?其实我觉得,在夺冠的前9年都已经改变了。 这只是一个比赛,而真正的改变在所有的经历中。”

跳水无疑改变了谢思埸的人生,从天真懵懂的跳水少年到“双冠王”,他不后悔选择这条路。“其实我觉得 体育 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很多,不管是他身体上,还是 健康 上。其实更重要的,是 体育 能带给人的一种精神动力,就是不会因为困难而轻易说不。”

此行内地奥运健儿访问香港,他也想把自己对 体育 的理解分享给香港的市民朋友。“中国的 体育 精神到底是什么样,这次来香港,我们要呈现出来给大家看。而且需要去做好这个榜样,去带好这个头。”

11月15日,谢思埸在微博写道:“礼成”。配了一张照片,图上有一个公司名称是:汕头市牛世食品有限公司。

这是这位大满贯选手开启了自己的创业路。“像我现在是开了公司,然后其实也是很怕,未来的生活有一个曲线的降落,所以 我就想做一件事情,去维持我的曲线。”

有网友调侃,果然是潮汕人,骨子里还是要做生意。

“这有什么?是不是,我想这样做啊。”谢思埸也笑了,“我喜欢学习的过程,我要跳出训练的舒适圈,换一个环境,我想这样做。”

他依旧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