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人得分20+就叫团队篮球,广东群狼战术有多可怕呢?
2.为什么3V3女篮成为了中国篮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3.一个小快灵,邮件管理方法是什么?
4.3问中国篮球:CBA联赛因外援火了 水平高了吗
无人得分20+就叫团队篮球,广东群狼战术有多可怕呢?
CBA常规赛第四阶段迎来了北京和广东的焦点战。两队经过四场精彩的较量,杜峰再次险胜一直在第三阶段大踏步前进的首钢,以94-89的五狼战术,完成了本赛季对手的三杀。六人梅开二度,杜峰牺牲狼性战术三次帮助广东杀首钢这场比赛是对首钢主帅贾纳斯的一大考验,他的铁血防守能否抵挡住全联盟进攻火力最强的卫冕冠军成为球迷最关心的话题。从结果来看,首钢虽然是最后的失利方,但骏利的铁血防守只让对手前三节拿到64分,球队以7分领先进入最后一节,将场均122分的卫冕冠军压制到只有94分。骏利的铁血防守是有效的,但必须在防守中得到肯定。
可惜第三节抗首钢是强弩之末。、刘晓宇和范都被犯规困扰。第四节,他们用作战,三个状态良好的都投入了战斗。防守端更成功也更失败,反而成了球队的“瓷娃娃”。防守动作直接解放了威姆斯,威姆斯最后一节得了11分,在第四节的前两分钟一举领先全队,从而超越了。在他的带动下,球队多次开花结果,使得首钢防守互失踪影,随后换马成功收割比赛。熟悉广东男篮的球迷都知道,广东前六个赛季没有夺冠最大的原因是后卫线。无论是本土后卫还是外援,我们都没有足够的资本夺冠。即使球队拥有一批国家级球员,由于后卫线力量不足,仍然难以与一些综合实力相对均衡的球队抗衡。大多数球迷认为广东男篮后卫线最大的变化是赵睿的加盟,其实不然。广东男篮后卫线的重大变化是在加盟赵睿之前的一段时间,这关系到球队未来的战术安排。
广东男篮的“小快灵”体系早在4年前就开始规划了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赵睿加盟后,陈江华还没有退役,球队的主力轮换是陈江华、赵睿、周战东。此时球队后卫线节奏“快”,但还没有真正发展到“小”,一线球员打4/5位置的战术安排还没有真正形成。其实当时广东就开始做调整和过度准备了。当时(16/17赛季)广东完全可以将胡和、组合在后场。然而,广东队管理层选择了一种更稳妥的方式,让先在CBA打一个赛季,然后派胡和赵到美国进行特殊训练。徐铭智将暂时观察。
比赛期间,徐铭智也出场了,得到1.5分(出场4次,平均每场7分钟),但整体表现还是不尽如人意。然而,徐铭智的出现使广东看到了“小”卫队的潜力,“精神”的思想开始萌芽。所以后面的青年梯队中身高1米8的杰夫有机会被广东选中。四年前,我们的后卫线饱受伤病困扰,陈江华,后起之秀赵睿,防守明星周战东和三分投手杨金蒙。当时球队的主力后卫是“快”。为什么选择赵睿,广东看重他持球的速度。徐铭智也是如此,他的弟弟被称为“梅州陈江华”。广东要发挥“快”,所以后卫线人才的培养是以快为基础的。
为什么3V3女篮成为了中国篮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客观上,在篮球这项极其重视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中,3v3女篮是相对而言对身高和力量要求较低,并且更能发挥中国篮球“小快灵”风格的比赛项目,这是有利于我们女篮姑娘的。
而在主观上,我们的女篮姑娘在训练伤精益求精扬长避短,目前中国3v3女篮的教练组核心成员中的邵埃菲在中国篮球界素有“小钢炮”的美誉,他将自己在全力以赴篮球学院所研发的训练体系带到了女篮,充分锻炼了女篮的配合和判断能力。
技战术上的重视加上客观条件,让女篮的夺冠最后顺理成章。
一个小快灵,邮件管理方法是什么?
一个小快灵,邮件管理方法是什么?这是明摆着并被这么多年实践证明了的,是成功,而不是勉强的"算"。有人总以这次世联赛成绩不好而否定一切,片面而不客观。因为一是这支球队并不能代表中国队真实水平,二是这在这么多年的国际比赛中,仅几场球而已。必须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比较,十分明白。
首先,"小快灵"时也不排除高大,有"快灵"的高大求之不得;"高大化"不排除"小快灵",同样求之不得,两者结合是最完美的。只是客观实际中,整体高大相对于小,快灵要差一些,所以才有高大化和小快灵的说法。但在排球比赛中,两相比较,高大的总体先天优势明显,特别是进攻和拦网。高大化也非全部高大,自由人并不高大,相对技术精湛的较矮队员,技术优势超过身高不足,也非一个不用。其次,这是排球运动发展的趋势,有与篮球相似的地方,世界各国没有不重视高大队员的选拔。?
这是多年实践证明的了。小快灵的典型成功范例,中国算不上,非日本莫属。东洋魔女称霸世界多年,并非浪得虚名,而当今,也首屈一指。但日本为什么走下神坛多年,就今天这个不错的日本队,与中国队,与欧美高大化的强队相比,能全面占优吗?反过来,如中国队也搞小快灵,能这么多年压制日本吗?能称强世界吗??
高大与小各有特点和长短,但两相比较,高大占优;高大不排除快灵,不绝对高大,高快灵才是完美的结合。小快灵是无法高大情况下的最佳,片面高大不讲快灵是把"高大化"绝对化了,也不实际。一个小快灵,邮件管理方法是什么?
3问中国篮球:CBA联赛因外援火了 水平高了吗
本期嘉宾
何运健:篮球国家级裁判、扬州职大体育学院院长
王秋林:篮球高级教练、扬州省运男篮主教练
联赛火了
水平高了吗?
仲湘彬:随着马布里、麦蒂等NBA大牌球员的加盟,CBA的球市火了,比赛也更激烈了。从两位专家的角度来看,CBA的真实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呢?
何运健:应该是肯定的。特别是年轻球员,在和这些大牌球员的同场对抗或者同场训练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对他们的成长肯定是有好处的。北京队就是最明显的例子,马布里的到来,不但为北京带来了CBA的总冠军,一批年轻球员也在“马政委”的光芒下茁壮成长,目前已成北京队的核心力量。
王秋林:随着这些国际大牌的进入,CBA越来越精彩了,他们对联赛的促进作用是无疑的。像马布里,他在北京队的作用很大。但有些球队的外援,作用似乎并不很明显,最明显的就是青岛队。
另外,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外援多了,压缩了年轻球员的上场时间,客观上会影响他们的迅速成长。
仲湘彬:正如刚才秋林所说,马布里和麦蒂是个人能力非常强的外援,但他们所在球队的战绩却大相径庭。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的联赛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外援,马布里是不是引援的一个标杆?
何运健:我觉得麦蒂在青岛有点水土不服。他在NBA就是出了名的散漫,到了CBA虽然有所收敛,但并没有真正融入整个球队。而马布里,一副以北京为家的意思,不仅言传身教带动了年轻球队,甚至把老婆孩子都接来了,难怪人称“马政委”。
王秋林:我认为CBA引援不一定必须是大牌,但一定要适合。像马布里的成功,就在于他融入了北京队,和队友的关系也很好。麦蒂却不同,除了打球,很少和队友接触,也就难以融入球队。当然,青岛队是一支弱队,国内球员和麦蒂的实力差距太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麦蒂的发挥。
仲湘彬:央视解说员苏群也说过,当CBA引进的不是名气大的球员,而是自己最需要的NBA的角色球员时,我们的水平才真正提高了。那么,联赛水平提高了,我们国家队的水平是不是同步的水涨船高呢?
何运健:联赛是根本,联赛的水平提高了,国家队的水平肯定会随之提高。联赛的影响力提高了,会吸引更多的孩子打篮球,对这项运动是很大的促进。而通过与高水平外援的实战锻炼,年轻球员的成长,也会给国家队的选材带来积极效应。
王秋林:水涨船高是肯定的,但我觉得对国家队的影响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不太可能马上就体现在国际比赛的成绩上,这需要一个过程。
SBL两队直通
这公平吗?
仲湘彬:CBA季后赛的扩军,也是眼下的一个热点,要从目前的8支队伍进季后赛,扩大为12支队伍。而目前的CBA只有17支球队,这样的扩军,步伐是不是有些大?会不会导致季后赛第一轮的比赛缺少悬念?
何运健:为什么要扩军?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看到了CBA目前市场的火爆。既然球市如此火爆,增加季后赛参赛球队,也就意味着可以增加季后赛的比赛场次。我想对于球迷来说,应该也是乐意看到的。
王秋林:与前几年相比,现在的CBA各队之间的实力已经接近了很多。看看目前的积分榜,前12名的胜率都超过了50%,7至12名的球队之间的实力也相当接近。另外,和NBA相比,CBA的总体比赛场次还偏少,扩军也是顺应联赛发展和篮球发展的需要。
仲湘彬:按照篮协的,中华台北SBL联赛的冠亚军球队将直接晋级CBA的季后赛。站在篮协的角度,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何运健: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通过SBL联赛的球队参加CBA的季后赛,CBA也会有机会开拓宝岛的篮球市场,而SBL则通过参加CBA提升了影响力。这无论是对SBL还是CBA,我觉得是双赢。
王秋林:现在的CBA,也有中华台北的运动员,比赛中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水平。我觉得,一方面有利于市场开发,进一步提升球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大两岸体育交流。
仲湘彬:对于篮协的这一设想,CBA球队也是反应不一,有的就认为这不公平,凭什么不打常规赛就进季后赛?
王秋林:从水平来说,SBL要比CBA差很多,我也认为两支SBL球队直接晋级季后赛有些多,会影响到其他CBA球队的积极性,确实有点不公平。让SBL的冠军一个进来比较合适,他们与CBA球队的水平相对接近,也有得打。
规则修改
对中国队有利吗?
仲湘彬:还有一个篮球话题很热,就是国际篮联又准备改变规则了,其中包括将三分线外扩至7.25米等一系列重大变化。两位专家怎么看?是主动与NBA接轨,还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必然?
王秋林:我认为这是篮球发展的必然趋势。NBA是超前的,一直在引领着世界篮球的发展,所以国际篮联现在的很多规则向NBA靠拢,并非是NBA太强势,而是这些规则确实符合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当然,我认为这么多新规,不可能全部通过,比如扩大球场尺寸的问题,牵涉到很多场馆的改建,遇到的反对会很多。
何运健:国际篮联修改规则的目的,是为了让篮球比赛更加积极,更加流畅。比如,最后两分钟所有犯规都令对方获得发球权,就是希望大家慎用犯规战术。而大家比较关注的三分线外扩,我认为现在球员的能力完全能够达到。
仲湘彬:如果这些新规得到通过,对篮球运动以及中国篮球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利大还是弊大?
何运健:场地变大,三分线外扩后,内线的空间更大了,三分的命中率下降了,肯定对内线好的球队有利。但同时,场地变大之后,矮个球员的发挥空间也会变大,会有更多的突破机会,这对各队的防守来说就更加困难了。
王秋林:个人防守难度无疑会加大,比赛中一对一的机会会增多,夹击防守会更加困难。 对于中国队而言,进攻肯定是有利的,因为我们有“小快灵”的特点,但防守难度更大了,因为我们的身体和能力,在与欧美强队比赛中,一对一处于劣势。总的来说,进攻上的优势会被防守的劣势抵消,但面对亚洲对手时,我们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记者 仲湘彬 傅春扬
背景链接
国际篮联新规
国际篮联(FIBA)在宣布一系列大赛的改制之后,现又欲出台篮球赛事的新规则,其中包括三分线将变为7.25米(与NBA相同)等一系列重大的变化。
该方案将提交将于1月24日-26日在新加坡召开的会议上,以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是否最终执行。据欧洲媒体《EuroHoops》的报道披露,该方案中最主要的变化是以下6条:
1.出现争议球时,将由原先的轮流获得球权,改成跳球争夺球权。在以往的国际赛事中,裁判判定双方争球的时候是按照“轮换发球权”的方式进行,而在新的提案中将改成出现“争球情况”双方必须都在场内执行争球以决定球权。
2.篮球场的尺寸将加宽加长(尚未透露具体的参数,一些场馆的改造或将出现一定的困难)。
3.弧线区域的三分线将增至7.25米(和NBA一样),底角三分线到边线的距离由之前的0.9米扩大为1.02米。
4.在抢到进攻篮板后,该球队的进攻时间将由原先的24秒缩短为14秒。
5.技术犯规由原先的两罚一掷改为一罚一掷。
6.最后两分钟时,两支球队所有的犯规都将令对方获得罚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