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练是位大个子-篮球队的教练

tamoadmin

1.中国有篮球天赋的青少年球员为什么都是大个子却没有后卫呢?

2.从一身五花肉的小胖子到联盟巨星,约基奇的篮球生涯都经历了什么呢?

3.姚明篮球生涯的故事

4.为什么以前的NBA没有大个子球员像字母哥一样打球?

5.173cm的身高 适合打控球后卫吗?

中国有篮球天赋的青少年球员为什么都是大个子却没有后卫呢?

篮球教练是位大个子-篮球队的教练

第一,我们选人的方式。

我们通过测量年轻球员的骨骼来发现天赋,然后只招募那些将来会长高的孩子,所以有天赋的年轻球员错过了机会。过去,我们依靠这种选人和人口优势的方法,统治了亚洲几十年。然而,随着现代篮球的发展,这种方法已经完全落后了。目前男篮已经基本丧失了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资格。

二是缺少篮球场地等基础设施。

众所周知,培养一个后卫比培养一个中锋需要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后卫球员每天的练习非常重要。但是中国人均体育场数量太少。相对于各种需要场地和基础设施来培养的人才,只有一种人才不需要任何场地和设施来提高,那就是身高。所以我们重点培养的是大人物。这在以前是受我国国情限制的,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善。

第三,缺乏一个完整系统。

欧美青年联赛比我们体校系统更容易找到篮球人才。虽然大学里的古巴现在有一个完美的竞争体系,但它没有高中和小学的联赛支持,也不可能提供大量能打cba的新秀。比如在美国,从小学、初中、高中都有相应级别的联赛来支持下一级联赛。体校模式培养出来的球员虽然不错,但是更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却无法施展才华,找不到。如果一个后卫球员的天赋在小学没有被发现,那么他的天赋在初中就会被经过专业训练的体校球员击败,永远不会脱颖而出。所以有小学,初中,高中联赛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多的机会。所以nba顶级后卫基本都是本土或者欧洲人,中锋可以靠天赋快追,比如大皇帝,比如奥拉朱旺,但是后卫不能快追。

最后,整体训练水平差。

一到了休赛期,我们国家所有的好球员都跑到美国去了。为什么?是因为那里的训练环境和条件比我们好很多,而我们送去训练的小球员,大部分都是测过骨龄,预测会成为大个子的球员。现阶段,中国篮球靠自己的训练和青训体系,几乎不可能培养出世界级的球员。要成为世界级球员,去美国训练和比赛是必须的。我国体育产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没有专门的教练、体能教练、营养师、分析师、球探等可以快速提升球员水平的后勤保障人员,所以我们的球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与世界级水平有非常大的差距,弯道超车的方式只有美国专门训练过。

姚明多年来在媒体上说,他的梦想之一是中国能够找到新的方法在年轻人中找到有天赋的球员,包括优秀的后卫球员。姚已经迈出了他梦想的第一步。就在去年,中国篮协第一批“精英项目”年轻球员去了美国。

从一身五花肉的小胖子到联盟巨星,约基奇的篮球生涯都经历了什么呢?

当年那个挺着大肚子,一身五花肉,来自欧洲国家塞尔维亚的男孩已经站在了世界男篮之巅,作为一个客观的球迷,我们不得不承认,约基奇确实已经强大到了,可以和现役所有球员叫板的地步,再回看过去,我们就知道2014年的那个夏天,对于掘金来说有多么重要了。?

他们在那一年的选秀大会上用41号签选中了一个叫做尼古拉约基奇的二轮秀,而当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岌岌无名的外国球员,也没有人期望他能给球队带来多少积极的变化,此时的掘金还处在安东尼离开后的阵痛期,球队的整体战绩也一直不好,常规赛期间也仅仅取得了33胜49负的战绩,并且无缘了季后赛,但让丹佛人没有想到的是,也正是这个不被看好的小胖子,在此后的岁月里,让这支球队有了本质的变化。

在掘金的第一个赛季里,尽管还拿着童工合同的约基奇,便有了不俗的表现,但此时的他还是一个在训练中,如果让他身体感到疲惫,就会爆发强烈的不满和情绪,甚至会经常对教练说出他想回家的小胖子,而由于身体的原因,一些训练对他来说很有难度,比如做不了十个俯卧撑之类的,有些球员也会嘲笑他,那段日子对他来说很难,也没有人看好他,但球队管理层还是给予了约基奇最大的包容和尊重,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眼前的这个大个子,拥有着多么出色的持球手感和球商,并为他安排了专门的对位训练来磨练他的球技,这也让约基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他的训练情况也得到了球队管理层的一致肯定,到16-17赛季时,约基奇已经在攻防两端展现出了不俗的统治力,他也慢慢的坐稳了球队的首发位置。

2018年夏天,场均可以拿到两双数据的约基奇,也拿到了生涯中的第一份正式合同,五年1.47亿,在球队里仅低于贾马尔默里,在又经历了几个赛季的磨砺之后,约基奇捧起了属于他的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奖杯,他也是第一位以二轮秀身份达成此项成就球员,而如今的他也已经成为了掘金队名副其实的当家球星,更重要的是,在他努力变强的过程中,他的队友们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好。

姚明篮球生涯的故事

出生篮球世家的姚明自小并不爱篮球,父母没有强行灌输“继承衣钵”理念,父亲循循善诱,母亲深切关怀,渐渐的,身高猛涨的姚明还是走上篮球道路。

9岁开始正式训练,除了身高优势外,姚明的成功离不开年少时长达8年的勤奋苦练。

17岁开始踏上职业篮球赛场,世人惊呼、稚嫩瘦弱、被撞倒、咬牙爬起来,5年CBA之旅,姚明一直在进步。

期间姚明获得了亚青赛冠军,参加了悉尼奥运会、世锦赛、耐克和乔丹训练营,一颗篮球新星在东方冉冉升起。

然而,姚明通往篮球殿堂NBA一波三折,1999、2001年选秀两度流产,2002年姚明加冕CBA王冠,同年以状元身份如愿加入NBA的休斯敦火箭队。

父亲诱导8年苦练造就未来之星(1980年-1996年)

姚氏家族是典型的篮球世家,姚明的爷爷身高超过2米,父亲姚志源身高2.08米是70年代上海篮球主力中锋,母亲方凤娣身高1.88米乃70年代叱咤风云的女篮队长,这对“夫妻”孕育的结晶尚未出生就已经被预定为中国篮球未来的希望。

1980年9月12日晚7点多,一位重达5公斤的婴儿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降临,他就是姚明。

姚明小时候并不喜欢篮球,姚父母也没有强迫孩子走上篮球道路。

4岁时姚明收获第一个篮球礼物,但在小学一年级的一次运动会上,出生篮球世家的姚明在生平第一次投篮时出丑了,“大个子”姚明投出的篮球颠框而出,反倒是一位同学利用“倒马桶”招式把篮球托进篮筐。

“真是太没面子了!”姚明至今还记得当时在同学面前狼狈的样子。

1989年姚明9岁,姚父母送他去徐汇区少体校练篮球,一则孩子的身体条件不走篮球道路实在是暴殄天物,二则未来考学校时能沾打球的光加几分。

在启蒙教练李章民的指导下,小姚明开始正式接受篮球训练,这一练就是5年。

而每当休息天回到家,姚父亲就在宿舍前的旧车棚边与姚明玩篮球,姚父亲还用一些小礼物来奖励姚明的进步。

姚明自传中说道:“他是在父亲的引诱下走上篮球道路的”。

小时候的姚明除了身高,最大的优势是认真,勤奋出天才,姚明基于身高优势的篮球天赋一点点得到开拓,他很快从普通班跳到重点班再到尖子班。

13岁那年姚明身高超过2米,他离开了自己的家住进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宿舍,就此揭开了个人职业球员生涯的序幕。

1994年姚明14岁,姚明观看了奥拉朱旺和尤因的总决赛,感受到世界一流中锋的巅峰对决和NBA篮球的魅力,同年姚明顺利入选上海青年队,一同入选的还有未来的好哥们刘炜。

彼时中国体育改制风起云涌,全国篮球赛专业联赛从12座城市开始,CBA诞生,姚明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两年后,1996年姚明16岁,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正式成立,这一年姚明随上海队参加耐克训练营,世界为之轰动,耐克前任中国市场主管特里?德思惊呼:“这个孩子将是中国篮球的未来。”

5年CBA留下一串逆天数据(19年-2002年)

9岁、17岁、22岁、31岁是姚明篮球职业生涯的几个关键数字,其中17岁时姚明正式踏上成人篮球赛场。

19年全国八运会,上海队首战对阵山东,开局上海队以2-19落后,困顿时刻上海队遣上“秘密武器”姚明。

当“瘦高”的姚明出场,现场球迷一片欢呼、惊奇,然而这个17岁的毛头孩子全场拿下9分17篮板5封盖,帮助上海队以50比48反败为胜。

一场惊险大逆转让姚明职业生涯留下美好回忆,也让球迷们记住了这位来自上海的高个子。

历经全运会打磨历练后,李秋平顶住巨大压力决意提拔姚明、刘炜等年轻球员进入一队,征战19-1998CBA赛季。

关于姚明职业生涯第一场CBA篮球联赛统计数据至今是个谜,然而坊间津津乐道的是“姚明15个跟头开启CBA之旅”桥段。

那是联赛中上海对阵浙江的一场比赛,彼时姚明虽然身高达到2米22,但他毕竟还是一个17岁的CBA菜鸟,瘦弱的身子骨在浙江队2.16米、30岁的大中锋余乐平前显得弱不禁风。

比赛最后时刻,余乐平挤开姚明命中“准绝杀”,全场比赛,姚明足足摔了15个跟头,一次次砰然倒地声如同在宣告着:“小子,欢迎来到职业联赛。”

不服输、愈挫愈勇是姚明的秉质之一,跌倒后的姚明咬着牙爬了起来。

此后的联赛,姚明关键时刻得分率领上海逆转江苏、拿下职业生涯第一个两双、准绝杀击败王治郅领衔的八一王朝之师……个人CBA处子赛季,姚明出战24场,交出一份246分(场均10.3分)199板(场均8.3板)54盖(场均2.3盖)的成绩单。

在此背景下,大换血的东方队夺得第五名比上赛季还进步了一名,一颗篮球新星在上海冉冉升起。

1998-99赛季,姚明出师不利,在赛季开始前的热身赛中受伤,并因此错过10场比赛。

伤愈复出后,姚明参加了15场比赛,场均拿下20.9分12.9个篮板,其中抢下的155个篮板列联盟第13位,10次扣篮列第14位,53次盖帽仅次于王治郅的63次列联盟第二。

就在本赛季,姚明入选了中国篮球南方明星队,同年5月,姚明获得全国男篮甲A联赛最有进步球员奖。

彼时的姚明还是防守型中锋。

进入CBA联赛第三个赛季后,随着上海队引入单卫国、乔治、达蒙等多位强援后,姚明和上海队终于在CBA建立起统治级地位,为期三载的军沪争霸就此拉开帷幕。

常规赛第一场,姚明飚下22分21板大号两双完爆外线11投1中的大郅;11月28日至12月8日11天内,四场联赛姚明狂送40次封盖,创造了CBA历史连续4场比赛盖帽总数纪录,同时创造了CBA另一个纪录是连续四场比赛拿下三双。

本季姚明场均21.2分14.6个篮板5.3次封盖,一举包揽联盟最快进步奖和篮板、扣篮、盖帽三个单项奖,并再次入选全明星。

令人遗憾的是,总决赛菜鸟的上海队被八一队0-3横扫出局,屈居亚军。

2000-01赛季,这是姚明全面爆发后的第二个赛季。

本季姚明场均27.1分略低于虎王孙军,19.4个篮板和5.5次封盖位列联盟第一,命中率达到恐怖的67.8%。

2001年2月11日,上海做客吉林,大姚狂送13次封盖,创造了CBA历史单场封盖次数纪录。

另一场上海客场挑战北京奥神的比赛,姚明拿下40分和31个篮板大爆北京队内线,这是本土球员仅有一次40+30的神作。

2001-02赛季,这是姚明个人在CBA的巅峰赛季,也是在CBA的最后一个赛季。

本赛季姚明场均32.4分,19个篮板4.8次封盖,命中率72.1%。

他的封盖联盟第一,得分和篮板联盟第二。

在当赛季总决赛最后一场,姚明21投21中拿下49分21篮板7盖帽,21投21中的纪录至今无人能破,最终上海队3-1叫停八一王朝,加冕新科冠军。

东方男篮历时6年苦战,从乙级队打到CBA总冠军,这个过程,也是姚明历经磨练终成大器的过程。

而姚明为上海大鲨鱼效力的5个赛季122场比赛中,场均23.4分15.4个篮板,命中率达到65.1%。

唯一遗憾的是,姚明加冕CBA王冠的赛季,大郅已经奔赴NBA,没能一了连续两年屈居亚军之“仇”。

防守-摔毛巾-精神支柱,姚明的国家队蜕变史(19年-2008年)

17岁,注定是姚明难以忘怀的一年。

这一年姚明被蒂姆-哈达威的crossover晃晕了,这一年姚明参加八运会一战动江湖,开始CBA赛季征程,也入选国青队,中国男篮开始烙上属于姚明的印记。

姚明的国家队时期以进入NBA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期的姚明比较青涩稚嫩,更多时候是站在大郅和大巴身后承担防守重任;后期的姚明成为男篮不可或缺的顶梁柱,其中两届奥运会都成功杀入八强。

1996年,大郅率领国青队获得亚青赛冠军;时隔两年,姚明率领国青队再度起航,蝉联亚青赛冠军。

顶着亚青赛冠军光环,1998年4月,18岁的姚明正式入选王非执教的中国男篮国家队。

1999年5月,姚明入选蒋兴权执教的国家男篮,随后姚明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亚锦赛,捧回亚锦赛冠军奖杯。

2000年3月,姚明再次入选蒋兴权执教的国家男篮,7个月后姚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男篮比赛,并取得悉尼奥运会第十名的成绩。

2002年,姚明第一次参加世锦赛赛,只获得第12名的成绩。

2002年10月,釜山亚运会决赛,这一次男篮没有大郅,姚明成为内线核心,结果男篮被韩国逆转,自从1982年之后首次与亚运会男篮金牌无缘,同时亚运会五连冠梦碎。

2003年10月,历经1年NBA锤炼的姚明率领男篮夺取亚锦赛冠军,夺取2004年雅典奥运会入场券。

2004年奥运会,姚明出战6场,场均出战31分钟拿下21.8分和9.6篮板,其中投篮命中率达55.5%,罚球命中率达83.6%,男篮取得第8名的成绩,这追平了男篮在世界大赛的最佳成绩。

本次世锦赛有两点值得一提,其一是姚明在小组赛首战大败西班牙队时怒摔毛巾“我对中国队失去了信心!与釜山亚运会相比,我们队仅仅是换了一张皮,心却没有换。

”多年之后姚明在回忆起这段场景时略显歉疚地表示,“那时候说出那样的话是不合适的,那时候的自己并不太成熟。

”但承诺“不出现不剃胡子”姚明的发怒终究激发了队友的斗志,此后比赛男篮上下一气成功杀入16强;其二是在本次奥运会小组赛迎战新西兰的比赛中,姚明砍下个人国家队生涯单场最高的39分,也是国家队球员在正式比赛中的单场最高得分。

2006年日本世锦赛,姚明休战4个月后提前复出,男篮在小组赛中先后输给意大利、美国、波多黎各,第四战击败塞内加尔,最后一战姚明联袂王仕鹏奉献惊险绝杀斯洛文尼亚。

八分之一决赛,男篮败给希腊无缘八强。

本次世锦赛,姚明出战6场场均32.3分钟,拿下25.3分8.9篮板,其中25.3分超越了张卫平此前的场均25.2分,成为中国男篮历史上单届世界大赛中场均得分最高的球员。

2008年奥运会的前夕,应力性骨折让姚明再度倒下,但他却用坚定的语气恳求着火箭队的队医克兰顿:“我的赛季已经报销了,但求求你,保住我的奥运会。

”又一次,姚明重演了日本世锦赛前“提前复出”的剧本。

本届奥运会,姚明出战5场拿下19分8篮板,得分仅次于加索尔位列第二,篮板位列第三。

这一次的姚明少了4年前的暴躁,多了一份沉稳,中国男篮却在姚明的带领之下团结一心,打的慷慨激昂。

姚明如是评价职业生涯最后一次奥运会:“四年前打入八强,过程是受罪,结果感觉是天上掉馅饼。

今年的结果很遗憾,但过程很精彩。”

插入一段,一位中锋为国家队征战三届奥运会,NBA的大卫·罗宾逊是其中一个。

“海军上将”参加了1988、1992和1996年三届奥运会,然而罗宾逊在奥运会结束的1996-赛季开局就背部受伤,那个赛季总共只打了6场比赛。

而姚明在2006和2008两次大赛都是提前复出,在北京奥运会后不到一年,姚明就不得不面对整季报销的局面。

这不是巧合,中锋镇守的是对抗最为激烈的油漆区,而姚明连年拖着庞大、疲惫的身躯征战更是加大了受伤概率。

NBA选秀历程一波三折(1999年-2002年)

如前所述,1998-1999CBA赛季,姚明出师不利,季前热身赛负伤,一同夭折的还有姚明落选了1998亚运男篮。

本赛季CBA结束后的6月份,姚明、刘炜以及恩师李秋平一行开启了长达两月的美国之旅。

期间,姚明姚明参加了近30场比赛,相当于他在国内青年队两年的比赛量,姚明和刘炜都受益匪浅。

姚明见到了篮球之神乔丹,并把一个圣地亚哥15岁铁定进入NBA的篮球神童打得落花流水。

那个神童名叫钱德勒,本季NBA冠军中锋。

这次赴美之旅为少年姚明打开了另一扇窗户,NBA开始向他招手。

据肖春飞《姚明之路》一书中描写:记者罗宾-米勒(RoMiller)第一次看到姚明,他的下巴几乎要掉下来,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他在为"印第安纳星报"的撰写的文章中说:"他叫姚明,在篮球场上的他就是这世上的第八大奇迹。

7尺5寸,252磅,臂展达到7尺3,15尺的中投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篮下的攻击力同样给力。

他才17岁,在Nike篮球训练营里的那些球员中,比他好的凤毛麟角,和一般的球员比起来,那简直就是鹤立鸡群了。"

乔丹训练营打爆钱德勒,飞人乔丹的肯定,美国媒体造势,以及姚明进入CBA第二季后数据直线上升,NBA的大门已经为姚明打开一半。

据姚明自传《我的篮球我的梦》中所述,1999年姚明与美国体育经纪公司常青公司签约,据称只要签约,1999年姚明能与大郅一道参加NBA的选秀。

经不住数天的“骚扰”,姚明在那份合同中签字,常青公司将从姚明的收入中拿走33%———包括NBA合同收入、广告及所有其他收入。

5月8日CBA全明星赛后,姚明被篮协告知还不能参加1999年NBA选秀,但常青公司给姚明带来一堆遗留问题,阿联也曾遭遇过此类“身兼两职”的经纪人麻烦。

中国篮协明文规定,球员只有达到22岁才被允许参加选秀,并且球员参加选秀必须要得到篮协的豁免才行,同时被谁选、什么顺位选、选中后收入分配篮协都“条目明细”。

在《我的世界我的梦》中,姚明曾这样形容他对当时的篮管中心的看法:“最后,篮协只拿到了我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但我觉得他们不配得到什么。

”姚明参加选秀流产了,大郅被达拉斯小牛选中,但球迷们都知道,知道两年后大郅才得以离开八一队,倘若大郅如期加盟小牛,本赛季的FMVP是否就是大郅呢?偏题了,按下不表。

2000年5月30日,NBA联盟总裁大卫?斯特恩略带遗憾的声明,中国球员切勿草率决定加入NBA,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迈向成功。

这是一份针对姚明的声明,当然NBA和斯特恩始终密切关注这个大个子,而中国首位被NBA球队选中的宋涛和首位参加NCAA的马健纷纷给姚明输送过来人的“心得经验”。

2001年,大郅奔赴达拉斯,大巴也决意奔赴国外联赛打拼,这一年姚明再次萌生赴美选秀的念头。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姚明的这次选秀再一次流产,2001年5月11日,上海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姚明不会参加2001年NBA选秀。

“这个艰难的决定”据说是由中国篮管中心、上海体育界、姚明父母和姚明本人商议后的决定。

原因摘自《姚明之路》:“1.中国篮球联赛尚在起步阶段,需要姚明这样的球星支持;2.这一年国家队的任务很重,有东亚运动会和世界大会,姚明如果远赴NBA,对国家队的比赛将产生较大的影响;3.上海人民需要姚明率队出战第九届全国运动会;4.姚明的身体条件和能力尚不能立足于NBA……”

2002年上海队终结八一王朝夺冠,姚明在CBA已经没有对手了,“ *** ”,姚明这次坚定了参加2002年NBA选秀的决心。

同时,姚明吸取此前经纪人教训,一支专业的“姚之队”诞生。

临行前,为了不再重复大郅,篮协对姚明千叮嘱万叮嘱并达成共识,姚明必须无条件回国参加国家队的比赛。

同时篮协也要求,除非休斯顿火箭队在首轮首位选中姚明,否则也不会放行姚明。

2002年NBA选秀大会上,休斯顿火箭队以状元签选中了身在上海家中的姚明,姚明成为首位没有美国大学篮球经验的外籍选秀状元,在中国球员NBA选秀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感谢休斯顿火箭队,感谢弗老大。

为什么以前的NBA没有大个子球员像字母哥一样打球?

关于这个问题,“指是说个球”的观点如下: 在以前,NBA确实是一个很有条理的赛场,这里所指的条理就是阵容的配置,以及战术的安排等等,在传统篮球的理念下,篮球赛场上的位置都很明确,很清晰,而且各个位置的球员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也很清楚。比如中锋,就应该在近篮下的位置,以低位的进攻为主,如果有哪个中锋拉出来投三分,那么教练很有可能会雷霆。比如组织后卫,一定要以组织为自己的第一任务,其次才是进攻,如果有组织后卫盲目的喜欢单打得分,不知道串联球队,那么这样的后卫也是很难吃得开的。

不过近些年NBA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中锋的属性定位不那么清晰,大前锋的属性定位也不那么清晰,后卫更是一个所有位置都可以扮演的角色。 这其实就是篮球的变革带来的影响。字母哥的出现,既是篮球变革的一部分结果,也是引起篮球变革的一部分原因。

在10年乃至20年以前,NBA的球员位置的定位是有固性的!

现在所谓的以前,至少要追溯到10年或者20年以前,因为近十年里篮球的整体已经是一个偏向于现代篮球的打法,虽然在2015年之后才有小球的兴盛,但是在2010-2015年这五年的时间里,传统篮球的打法就已经处在即将被淘汰的阶段。而在十几年之前,NBA赛场上球员的位置属性的定位是有固性的,这个固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球员本身,球员自己会在从事篮球这项运动的时候给自己制定一个位置属性,比如是打后卫还是打前锋,如果打前锋,应该让自己具有哪些能力属性,打后卫应该具有哪些能力属性,同时还要注意自己不能越界,不能做出不属于自己本职工作的行为。而到了一个团队之后,教练又会给球员一个位置属性的定位,也就是战术定位,比如这名球员是中锋,他的特点是什么,在比赛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等等。这些都是有固定的定位和思维去束缚,也就是球员的属性定位清晰,分工明确!

比如加内特或者大加索尔这种球员,本质上来说都有一定的外线球员能力,但是在比赛中他们就将自己限制为内线球员,一般情况下不会去做任何超出自己位置属性的行为。

在字母哥之前,杜兰特的出现就已经改变了人们对大个子球员的传统认知!

题主在这里是以字母哥为核心人物进行的说明,其实在字母哥之前,杜兰特的出现就已经改变了人么对传统大个子的认知。

杜兰特在2007年进入NBA的赛场,也是一位能力全面的大个子球员。在传统篮球的概念上,身高2.11米的杜兰特就是内线球员的身高,他要么打中锋,要么打大前锋。但是杜兰特却与传统篮球的模式不同,他不是一名内线球员,而是一名以外线打法为主的外线球员,身高2.11米的杜兰特更像是一位三号位球员,或者说是一位锋卫摇摆人。而他的出现无疑影响了大家对于大个子球员的认识。 在杜兰特之后,字母哥的出现也更是掀起了一个狂潮,大个子的球员好像成为了篮球赛场上无所不能的球员,甚至可以说身高210+的巨人也能够从1打到5。那么为什么以前没有大个子球员能够像字母哥和杜兰特这样,以外线球员的打法为主去打球呢?

其实这主要是篮球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但是除了篮球的发展以外,也有其他的因素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1):时势铸英才——小球时代兴起对篮球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影响。

一提到这样的话题,不得不最先提出来的就是小球打法带来的影响。小球时代的到来对于NBA,乃至对于整个篮球的影响都是 历史 级别的。在2015年之后,勇士队逐渐崛起,他们靠着自己的小球打法,统治了NBA的赛场。而小球的特点就是模糊化了内线球员的作用,场上以近乎是五锋线的阵容去打比赛,并且还能打出很好的优势。这种打法掀起了一股浪潮之后,就引起了其他球队的学习和效仿。而在小球的理念下,比赛节奏和强调进攻成为了最重要的两个方向。比赛的节奏就是以快为主,减少阵地进攻,多打转换进攻,并且NBA也在强调进攻,这样以来持球进攻或者说打快攻就成为了最重要的进攻手段。 字母哥正好就是这样的球员,他能够持球完成进攻,而且身材高大的他灵活性又好,爆发力又强,因此在这个时代字母哥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强点!

(2):字母哥的个人属性——以前没有字母哥这样的球员,所以自然没有像字母哥这样打球的人。

在以前为什么没有像字母哥这么打球的球员呢?其实这个疑问我也可以换一个角色去问,比如,在以前为什么没有人像库里一样这么打球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以前没有库里,以前没有字母哥。

字母哥这种球员并不是普通的球员,他不单单需要篮球的技术能力,更需要的是天赋。以前其实也出现过身体天赋接近字母哥的球员,但是篮球的技术不强。或者说出现过篮球技术很好的大个子球员,但是身体的天赋又不是那么的突出。世界上有且仅有一个字母哥,所以字母哥出现了之后才有字母哥这种打法。只能说字母哥集结了高个子球员的运动天赋,以及篮球技术这两方面的优势,进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不过字母哥并不是完美的字母哥,他没有投射能力这个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他。

(3):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特点——过去是内线,现在就是全能大个子。

字母哥的存在与这个时代也有关系。每一个篮球的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特点。比如上古时代的张伯伦,比如当年的篮球之神乔丹等等,那些时代里也有那些时代显著的特点和代表的人物。

而在当下这个时代,NBA也在进行更迭,詹姆斯是属于上一个时代的球员,这个时代其实是字母哥等年轻一代的时代。在上个时代的巅峰期,内线才是真正的战术体系重点,老球迷应该都知道以往的比赛都喜欢打进打出,再打进再打出,其实这就是在围绕内线进行战术的布置,一切都是以内线为发起点。过去比较有影响力的内线球员就是奥尼尔,他的存在让各支球队都不得不建设起内线的屏障,为的就是能够限制住他的发挥。

而在当下这个时代,最有显著优势特点的球员就是全能型的大个子球员。可以说字母哥就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篮球风格,大个子球员的作用和定位已经不再拘泥于某一个区域,或者某一个战术定位,他们可以做得更多,也能够做得更好!

以往的大个子球员受困于当时的篮球风格和理念,自己对自己就已经形成了风格上的束缚,而今篮球的变化是多元化的,只要能利用起自己的优势,能够依照自己的特点去打,那么就是合理的打法。詹姆斯为何现在能够完美的转型打一号位? 其实就是因为这种篮球的理念有了变化,不再拘泥于位置的定位,而更在意球员自己的能力特点,大个子球员如果三分投得准,也可以作为射手,如果能够持球进行组织,也不排除在未来有大个子球员充当组织后卫!

结语:

每一个时代的篮球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特点,这种特点的转变就会让很多特点的球员的作用变得不同。字母哥这样的大个子球员既得益于这个时代,也是得益于自己的天赋,而且二者缺一不可,并且我认为字母哥或者杜兰特这样类型的球员,在任何篮球时代下都能成为一个强点,不过相较之下我还是认为杜兰特更有统治力,字母哥的天赋固然恐怖,但是没有投篮这个技术短板限制了他的发展上限。

文/指是说个球

因为,在以前,字母哥这样的身体条件,根本不能算大个子,又怎么会有大个子去学字母哥的打球方式呢?

字母哥是2013年首轮15号秀,2019年拿到常规赛MVP,2019-2020年度,休赛前带领雄鹿拿到联盟第一战绩,也是本年度常规赛MVP的最大热门。因此,也被誉为当今联盟的扛把子。

如今的字母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头猛兽,身高体壮,行动敏捷,有着后卫的速度和娴熟的控球能力,冲击篮下可以暴力攻框,冲抢篮板比中锋还强,肆虐篮下,无可阻挡。可以说,如今的字母哥,绝对拥有从1打到5的能力,如果投射能力再达到精英级别的话,堪称小球时代的完美模板。

不过,字母哥可不是一开始就是一头希腊怪兽,事实上,刚进入联盟的时候,字母哥不仅仅瘦弱,而且位置上,也被划入小前锋的行列。我们不妨看看字母哥当时的选秀报告。

参加选秀时,字母哥的身高是6尺10(约2米08),体重是205磅(约93公斤),场上的位置被定成了小前锋。从上述表述,不难看出,字母哥高度是有(中锋还差点意思,大前锋绝对没问题,邮差马龙只有2.06米),但是,太廋了,2013年的时候,小球时代尚未到来,以字母哥当时的身体条件,打内线无疑是自取其辱。当年的状元本内特,和字母哥身高相当,6尺7(约2米03),体重达到了240磅(约108公斤),即便如此,本内特选秀时报的也是小前锋,后来也只是改打大前锋。

虽然字母哥选秀时很瘦弱,但是,在NBA,有这样一类超级天才,他们骨骼精奇,能够在未来长高和增重后,仍然保持选秀前的速度和灵活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成熟的他们,未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方面,典型的代表就是皇帝詹姆斯。

出道时,詹姆斯是标准的小前锋,进入巅峰后,体型打大前锋毫无压力,甚至可以客串中锋,如今在湖人则是助攻王 。詹姆斯的这个特性,是直接写入了选秀报告中去的:身体条件出色,可以在不影响身体的情况下再增重10-15磅。进入NBA前的詹姆斯,身高2米03,体重109公斤。而步入巅峰期的詹姆斯,身高依旧是2.03米,但是,体重最重的时候,达到了120公斤,和打中锋的霍华德一样重。

另一个简单的对比。和詹姆斯同届的安东尼,两人都是2.03米,都是小前锋,还都是03白金一代的代表人物,但是,风格上,两人就大相径庭。詹姆斯霸气而不失灵动,安东尼则更精于投射而弱于对抗,并且,由于脚步慢,安东尼的防守更是被诟病颇多。而詹姆斯,巅峰时期7次入选最佳防守一阵。

很显然,字母哥也是和詹姆斯一样,属于那种天生骨骼精奇,未来没有上限的超级天才。只不过,字母哥的技术不如詹姆斯出众和全面,起点不如詹姆斯高,但是,字母哥的身体成长性,远胜于詹姆斯。

字母哥如今25岁,正是步入巅峰期的黄金年龄,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甚至不知疲倦。那么,如今的字母哥身高体重如何呢?2.11米,比进入联盟时还至少高了3厘米,119公斤,比进入联盟时整整重了26公斤。这就是为什么如今的字母哥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一头恐怖的内线猛兽的原因。这就是字母哥的进化史。

我们用2.11米,119公斤,去对比一下如今的中锋们。传统型中锋,庄神德拉蒙德,2.11米,127公斤。灵活型现代中锋,大帝恩比德,2.13米,113公斤。

看到没?字母哥的身高体重,已经完完全全步入标准内线的行列,但是,比他重的没他灵活,没他重的也不一定比他灵活,比他控球技术好。

我们知道,在职业拳击的舞台里,一共分为17个级别,从最重的重量级(91.25公斤以上),到最轻的迷你轻量级(48公斤级)。拳击选手,“升级”相对容易,“降级”很难。究其原因,在于不同级别,打法不同。重量级,拳手的移动普遍偏慢,依靠重拳击垮对手,自身训练,也偏重抗击打能力。而轻量级,往往会强调速度与闪躲。从低往高走,只需要牺牲一点速度,其他不断提升。从高往低走,则比较难适应减重后带来的方方面面的改变。于是乎,我们也看到,NBA很多内线,减重后都不适应,甚至有很多加大了伤病的风险,标准内线们学不了字母哥,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字母哥的打法,模仿是肯定模仿不来的,除非能够有他那种天生的身体条件。当然啦,如果有那种身体条件了,也不用模仿了,要么青出于蓝,要么成不了字母哥那样的MVP和建队基石,当个全明星或者球队首发,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就太多了,而且是加强版字母哥。

比如巴克利。虽然巴克利对阿德托昆博不构成模板,但他被认为是詹姆斯以前的詹姆斯。靠的就是推动加虐筐。而且巴克利走得更远,获得MVP以外,还带队进入总决赛,跟乔丹大战。巴克利比字母哥厉害的地方还有背打,他的身体天赋可能不如字母哥,但对身体天赋的运用高出字母哥不少。

詹姆斯同理。詹姆斯是加强版的巴克利和字母哥。詹姆斯的天赋比阿德托昆博还要更好,而且他对技术的开发早于后者。詹姆斯对队友的接入程度也强于字母哥,给他任何体系都能运转,而且是球队战斗力的最强保障,这是字母哥学习的方向。字母哥在2020年输给湖人的赛后坦言:我需要向詹姆斯学习。

基本每个天赋猛男早期都会像字母哥这样打球,不过想要赢球不能一味靠优秀,还必须尽量全能,做到减少弱项被暴露。这样才能制造统治力。

字母哥原名,扬尼斯·阿德托昆博,这个赛季的表现可谓是天神下凡般,联盟这个赛季有两个很无解的内线,一个是浓眉哥,一个就是字母哥。十佳球常客,成长速度太快了,而且字母哥打球很有观赏性,侵略性大家都喜欢看他打球,毕竟字母哥的背后还有一个国家支持。看看联盟其它球星对字母哥评价是咋样的。

首先现役第一人詹姆斯对字母哥是赞赏有加。詹姆斯是联盟难得一遇的天才对字母哥的评价是:“他真的超级棒,像极了十年前的我”要知道詹姆斯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就意味着,NBA下一个统治者极有可能是字母哥。

联盟最BUG的球员对字母哥也是评价颇高,虽然他们的球风完全不一样,字母哥更加有野性,杜兰特是这么评价字母哥的:“我喜欢这样有身体天赋的球星,因为我就是这样,他的力量不可忽视,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球员”话说回来杜兰特和字母哥确实身体有一样的地方,但是发展不一样。

湖人前巨星科比,上一个统治NBA的巨星,对字母哥期望非常高,去年夏天科比就说过希望字母哥拿到MVP。美国著名栏目《扣篮》访科比时,问到科比是谁的球迷,毫不犹豫说出扬尼斯·阿德托昆博。可见科比是多看好字母哥。

火箭名宿大梦奥拉朱旺,是NBA最伟大的内线之一,上古神兽。大梦不止一次说过:“现在在字母哥身上看到了乔丹和詹姆斯的希望,所以非常看好他”确实NBA以前就是一个非常有侵略性的运动,现在联盟字母哥独树一帜,肯定好多前辈都看好他。

还记得全明星,字母哥扣篮时库里配合卧倒吗?库里赛后表示除了现在的队友最想合作的就是字母哥,韦德同样称赞字母哥说:“他一定会成为MVP的,未来之星”篮球本来就是一种振奋人心的 游戏 ,刚好字母哥打球风格也非常符合,所以联盟大多数球星喜欢字母哥。但是希望字母哥下赛季继续努力,不要成为下一个格里芬。

以前的大个子队员更多的是进行篮下技术的训训练和战术演练,大个子队员因为固有的认知定位所以没有这样打球的,随着小球技术的流行,大个子球员的技术变化和培养方式变化更多的大个子球员需要更全面

以前也没有勇士的死亡五小,包括现在火箭的五小阵容。现在的时代不同,联盟中空间型具有投射能力的四号位,五号位比较吃香,当然如果还有一手好的防守,那更是香饽饽。类似勇士的格林以及火箭的塔克,现在是小球时代。时代催生产物

关于这个问题,我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1、第一呢,划时代篮球,以前的篮球得分以篮下为主,三秒区得分,以中锋为首,所以出现了很多 历史 级人物,比如早起的一百分先生张伯伦,天勾贾巴尔,梦幻脚步奥拉朱旺,巴克利,鲨鱼奥尼尔,姚明等等一系列高个子等分能力强的球员,再到95黄金一代,慢慢转为后卫和前锋的风格得分路线十代,四大分卫,西科东艾,南卡北麦,最后到小球时代,水花兄弟,利拉德,欧文,等等都是得分好手,后卫有更多的球权!

2、字母哥,身体天赋,篮球天赋都只联盟之最,很全面,就算在现如今的小球时代,中锋都要求会中投的篮球时代,字母哥都会很吃香!

最后还是要说的是,以前的篮球靠的是篮下得分,他们都大部分进攻篮下就OK,现在的战术小球大个联动进攻,时代变了,篮球战术也会变!

传控能力?

Giannis有众多优点,但最无解也是他独有的一个能力,就是那个夸张的步幅(归类于脚步技术)。在篮球里有几种很特殊的能力是不打球的人很难理解的,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步幅就是其中一个,步幅大,你可以在绝大多数回合防守队员移动到一个位置前先落脚,把腿插到他身后,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比防守队员先到优势位置,哪怕是你后动也是对方妨碍你移动也是防守犯规,他夸张的突破成功率和轻描淡写造犯规的能力就是这里来的,真按死理来吹罚他场均40罚球都不意外。

按Morey ball理论的应用来说,一个三分投射不好以突破为主的球员,你“放投不就行了”?然而场上的现实是,你放投放了Giannis一步,他就会利用这一步距离加速从你身边过去,鹿的速度!这两年以来他的脚步技术是一直在以场为单位在提高,而且看起来他还有很多压箱底的技术因为对手不够强没拿出来呢,西区半决赛第一场,Celtics的双人做墙收缩防守比较严重的影响了他突破,从第二场开始他就用了个新“技术”,你双人做墙挡的时候两个人不可能身体贴太近,大都是用腿来封锁进攻队员的脚步,Giannis干的事儿是,我直接从你俩腿上面迈过去,这还怎么玩?

有速度有力量有脚步的突破选手,加上一个史上也少见的非人类步幅,这几乎独一份啊,你能想到那些大个子,没有一个人有如此的能力,接近的都没有,整个NBA 历史 也只有Pippen的突破也是类似风格,但是Pippen比Giannis可是小了好几号的,碰到内线拉不出来也没辙,这位·····

至于传控,实话实说,Giannis的传球技术可以,意识很一般,比不了Lebron,Jokic这样能看到所有球员运动轨迹的大拿,他是靠着自己高快和善突破获得助攻的,基本和Westbrook一个路数,突分突分突破高手分球一定好,猜不出来队友跑位没关系,看到了直接传那么长的胳膊防守队员也摸不到。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这个是正常的,符合当时的篮球理念,因为以前的NBA大个子球员都是要坐镇内线的,内线往往是肌肉丛林,激烈的身体对抗。那么必然要求大个子要增肌增重,有了力量和体重,那势必就会影响敏捷。所以以前时代的大个子都是块头很大,这是跟当时的篮球理念“得内线者得天下”,相挂钩的。

进入小球时代后,球员场上的位置越来越模糊,不会像以前那样细分球员的功能,而是越来越要求全能。运动能力、跑跳能力、投射能力,成为衡量大多数球员的标准,在这样的篮球潮流背景下,未来像字母歌这样的运动员会越来越多。

易建联在NBA的时候,那么大个子,始终不能像姚明那样在内线如鱼得水,很大程度上还是吃亏在身体上了。但要是把易建联放在如今的联盟,是不又完美契合了呢?

打 游戏 常讲,一个版本一代神,就是说大环境的变化会让很多事情发生改变!

现在是小球时代,空间型的四五号位很吃香,顺应时代,很多中锋都有一手灵活的投篮和灵活的跑动。不是以前没有,是以前“市场”不在这块。那个时代,内线肉搏更吃香一些,我举个例子,阿联就是很好的“字母歌”型球员,如果处在小球时代,肯定火,现在回到国内,没这打法,还是得在里面更多些,也抑制了他的发展上限。

173cm的身高 适合打控球后卫吗?

是否适合需要经过团队的实际情况来定。

控球后卫

控球后卫,又叫组织后卫(PointGuard),是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固定位置。控球后卫往往是全队进攻的组织者,并通过对球的控制来决定在恰当的时间传球给适合的球员。控球后卫典型的进攻模式就是在对手得分之后,由控球后卫在底线运球,开始一轮新的进攻。这个位置要求球员具有良好的传球技术和敏锐的比赛观察能力。人们往往通过助攻次数而不是得分的高低来衡量一名控球后卫的成功与否。同时,一流的控球后卫往往也能够有效地跳投,并能够通过外线投篮威胁对手。

控球后卫的特点

一般控球后卫都是各队阵容中身材最小巧的球员,但在现代篮球中也有很多像NBA中的魔术师约翰逊这样高大的控球后卫。篮球比赛在发球后,通常由控球后卫通过运球将球运过半场并将球传给队友来发动进攻。所以一般担任控球后卫的队员都是队内控球能力最好,助攻能力最强的球员.控球后卫往往在球场上担任领导者的角色,很多球队都由控球后卫来决定进攻套路。控球后卫需要很强的控制比赛的能力,需要掌握比赛双方的进攻时间和比赛时间,控制比赛的节奏,将球输送给位置最好的得分手上。所以控球后卫又常常被称为是场上的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