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篮球运动的起源
2.为什么詹姆斯在有些球迷的眼中是不算历史前五的?
3.NBA哪些巨星推翻了传统的篮球理念?
4.能让NBA 改规则的球星都有谁?
5.那些让NBA改变规则的球星,姚明、易建联均上榜
篮球运动的起源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为什么詹姆斯在有些球迷的眼中是不算历史前五的?
首先,不可以不承认的是,詹姆斯现在确实是联盟中首屈一指的球员,虽然年龄已经到达34岁,但是他的状态依然保持得很好。哪怕是这样,詹姆斯也是在很多球迷的眼中不算是历史前五,包括我也不认为历史前五应该包括勒布朗詹姆斯。
一个人在历史上是否能够成为排名靠前的人,不仅仅要取决于他的个人荣誉有多少,或者是说他的个人数据有多好看,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给多少人带来的影响,尤其是精神上的影响。
乔丹是无可争议的篮球之神,他在公牛队获得了所有能够获得的荣誉。带领公牛取得了两个三连冠,建立了公牛王朝。此外,乔丹的个人技术也是非常的出色,无论是哪项技术都是炉火纯青的。最重要的是,乔丹有着无可比拟的篮球精神,不放弃和勇于斗争的精神,这一点是很多球员没有的。
再来看看科比,我认为科比是联盟中仅次于乔丹的一位球员,除了有着华丽的技术,得到了无数的荣耀之外,也是将自己的曼巴精神发扬的无限发扬光大。很多人因为科比的精神而喜欢上了科比,不单单因为他的球技。当然,科比的球技也是在联盟中首屈一指的,他那美如画的跳投,到现在也是没有人能够超越的。
再来看看詹姆斯,詹姆斯的亚军,远远多过于冠军的数量。要知道当时乔丹夺冠时,身边只有一个皮蓬拿得出手的全明星,科比夺冠时身边也只有加索尔这样一个全明星球员,但是詹姆斯这个人却喜欢抱团。从一开始离开骑士时候,,到了热火抱团。从热火抱团回来,再次回到骑士之后,再次选择与欧文和乐福抱团。到现在在湖人队也是要求俱乐部将安东尼戴维斯买入。
回头想一想,勒布朗詹姆斯到底有什么为人称道的东西呢,他的技术不如科比的华丽全面,总冠军没有科比和乔丹多,他获得总冠军的方式也是和韦德、波什、欧文、乐福这样的球星抱在一起夺得的。冠军含量到底有多少呢?此外,科比和乔丹都给球迷或者别的球员带来了精神上的感染,请问詹姆斯有没有?
再看看他每到关键球就疲软的样子,就知道历史的巨星从来不会有他,哪怕他在退役的时候。他的数据再华丽再好看,也不配进入NBA历史的前五。
NBA哪些巨星推翻了传统的篮球理念?
在我们传统的篮球理念中,中锋大前锋是不可或缺的位置,一个好的中锋或者大前锋应该有着出色的内线统治力,而球队的进攻则是应该由内及外,三分射手的存在是为了让内线球员更好的获得一对一的机会。而在如今的篮球中,各个位置都在逐渐的模糊化,好的中锋应该具有三分的射程,而三分射手的角色份量也在不断加重。那么究竟是谁让篮球的风格进化到了如今这般模样?下面就给大家盘点新世纪4大改变我们篮球认知的划时代巨星。
4,史蒂夫-纳什
纳什可谓是大器晚成,尽管如此,纳什依然对篮球风格的革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和小斯缔造的炮轰战术在当时那个崇尚阵地战的年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诚然,小斯和德安东尼对炮轰的成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可炮轰战术的根本核心在于纳什。纳什作为那个时代最具攻击性的控卫不但组织球队不在话下,个人进攻也是十分出色。相比同时代的明星控球后卫,纳什出色的个人攻击力使得太阳队的进攻选择大大丰富。在快节奏的炮轰战术中,纳什既能选择在挡拆中给队友喂饼,同时也能自己完成终结。
尽管纳什MVP赛季的场均得分只有18分左右,但这个数据依然是同时代顶级控卫中的佼佼者。近到跟纳什同时代的基德,远到犹他双煞的斯托克顿,无一不是将组织球队放在第一位,个人进攻威胁并非联盟一流。可以说纳什是第一个将得分与传球做到?两开花?的球员。这种风格也影响了如今联盟的各大核心后卫,比如威少,库里和哈登,他们都是个人攻击力十足,同时还能串联球队的高手。
毫不夸张地说,纳什的出现让控球后卫的责任从单纯的串联球队升华成兼顾得分与传球。如今,在威少,库里,利拉德等出色控卫的身上,我们依旧能看见纳什的身影。正是纳什的出现,让他们能在进攻端尽情释放自己的天赋,进而使NBA进入了如今的?控卫盛世?。
3,凯文-杜兰特
杜兰特刚进联盟时,为了逃避打大前锋,谎报自己身高只有2.06米,这么多年过去,杜兰特的官方身高一直没变。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今杜兰特的裸足身高一定超过了2.10米?一个标准的中锋身高。凭借如今杜兰特的力量和身体条件,他完全有能力充当中锋的角色,可他却?恐怖?地出现在了小前锋的位置上。放在20年前,一个2.10米的球员,根本不可能是外线球员,可杜兰特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
一个拥有中锋的身高,中锋的臂展,后卫的速度,后卫的技术的球员就这么横空出世。在勇士的杜兰特既可以外线死亡缠绕又可以内线护筐,在进攻端,杜兰特无论打谁都是天然的错位,而且可不单单是?比我快的没我高,比我高的没我快?而是恐怖的?无论谁防我,都没有我快也没有我高?。就连伦纳德,詹姆斯这样的强人都没法在进攻端限制杜兰特,换句话说只有杜兰特能防住自己。这种恐怖的天赋让杜兰特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无解的球员,他的出现也为后来的外线独角兽们提供了成功的秘诀。像泡椒,字母哥这些拥有内线身高的外线球员都从杜兰特身上汲取了成功的经验。
毫不夸张地说,杜兰特给新时代的篮球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也让人们更多的关注了大个外线球员的成长,像英格拉姆,库兹马这样的外线独角兽都被人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有一天能成为杜兰特一样的核武器。
2,德克-诺维茨基
一个力量不出色,身体条件平庸的白人大前锋能成为一个划时代的巨星?在诺维茨基出现之前,这句话听起来就像个笑话。NBA的内线从来都是身体素质出色的黑人统治的天下。那么诺天王凭什么获得了如此大的成就,甚至他的风格被如今各大球员所效仿?答案就是诺天王出色的外线自主进攻威胁。
那个年代,大前锋大多都是在内线摸爬滚打,主要得分手段也是内线的勾手和上篮,只有诺天王另辟蹊径,在外线闯出了一片天地。他能单打命中中投,他能投中三分,他甚至能持球突破撕开防守。这样的风格在那个年代看起来是那么不合逻辑,一个2.13米的大个子为什么要学后卫的打球?可在那个年代真的没有人能防住诺天王,小个子会被他强吃或者干拔,大个子则会被他突成筛子。2011年的总决赛中,热火对于诺天王的进攻无可奈何,波什会被诺天王的突破打的怀疑人生,韦德詹姆斯则会被诺天王后仰干拔。热火无论换谁来防守诺天王都无济于事,最终也输掉了系列赛。
诺天王的出现让如今的明星内线们明白,一个内线球员如果身怀外线技术有多么可怕,像戴维斯,考辛斯,恩比德这些超级大个,不光内线技术扎实,外线技术同样出色。我们经常能看见他们做出后卫一样的突破和投篮,同时他们也能像内线一样强吃对手得分,这一切的一切恐怕都是那个身体天赋?平庸?的诺天王带给我们的财富。
1,斯蒂芬-库里
如果把科比,乔丹式的中距离?不合理?出手放到三分线外会怎么样?在库里出现之前,没人想过这个问题。库里的出现也给世人们证明,准真的是永无止境。以前,三分射手投中三分的剧本无非就是两种。一,绕掩护跑位获得出手机会。二,其他球员被包夹后分球给射手,射手获得空位的机会。
而库里告诉你,只要够准,自己也能创造三分机会。于是库里在三分线外?不合理?式的出手成为了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篮球风格:把那些该死的中距离都变成三分。比起这种恐怖的篮球风格更邪门的是库里超高的命中率。尽管出手难度极高,库里却能常年保持4成以上的三分命中率,这一命中率甚至和科比的中投命中率相差无几。这种风格也给众多篮球运动员带来了启发,像哈登,利拉德都是这种风格的受益者。当他们将那些极难的中距离出手变成三分时,他们的进攻效率竟然大幅提升,随之而来的则是个人进攻威胁的大幅加强。
可以这么说,在库里之前不是没有人没有命中这种三分的能力,只是他们或者他们的教练主观的认为这种风格并不高效,甚至有一些可笑。然而库里在三分线外的革新告诉我们,篮球并非一成不变的运动,改变往往能给你带来惊喜,勇于改变,才能收获成功
能让NBA 改规则的球星都有谁?
James Harden和Zaza Pachulia,为了让比赛变得更加激动和悬疑,NBA将通过制定相关规则来限制球员。 - 例如,5秒钟限制巴克利 - ?3秒钟设置限制张伯伦等等。这些球员因个人能力而改变联盟的规则。本赛季,由于两名球员,联盟已发生变化。规则。
NBA已经增加了两个改变规则的球员。近年来,由于瓷器盛行,中国也制定了相关法律,使其不再欺骗汽车司机。 NBA还为故意制造犯规的球员制定了具体的规则,指出了哈登的“触动国王”的类型。新规定规定在接触过程中挥动自己的手臂不会被视为犯规。当发生身体接触时,球员必须已经有射门动作而不是抓球以准备投篮。这是我们口中的哈登法则。还有一条针对不合理脚的新规则。在去年的西部联盟比赛中,由于Zaza-Pachulia的盲目伤害导致伦纳德受伤以及比赛的变化。新规则规定球员不应该鲁莽,像帕楚利亚这样的犯规将被视为恶意犯规。
如果没有揭示防守者的不自然或危险的行为,裁判仍然可以惩罚防守者的常见犯规。也就是说,如果你回顾并发现存在明显的恶意伤害,你可以将其改为恶意犯规或技术犯规。联盟官员还解释了新规则的原因,说当触摸瓷器和基础的不良气氛成为联盟的趋势时,他们不得不受到限制,不仅要确保球员的安全,还要加强欣赏比赛。作为NBA的超级射手,雷吉·米勒的职业生涯很棒。
凭借出色的投篮能力,这些防守球员必须跟上米勒的步伐,为了应对这些接近他们的防守球员,米勒在投篮时往往犯规,所以NBA要确保公平竞争。 必须推出Reggie Miller规则,如果这些射手继续使用此举来对付防守者,他们将被判处进攻犯规。
那些让NBA改变规则的球星,姚明、易建联均上榜
NBA最早的规则可没有如今这么多,这么细,最开始的NBA简单而粗暴,但随着某些球星个人能力过于突出,突出到别人都没办法玩了,所以联盟不得不“针对”这些人修改规则,以限制他们的表演,这也是随着篮球运动的 历史 发展应运而生的事情!
在开始细数之前,先看看张伯伦曾经对乔丹说的话!
张伯伦曾经在媒体前公开告诉乔丹: 你之所以能统治联盟,是因为联盟因为你而改变规则,我和你之间不同的地方在于,针对我,联盟是不得不改变规则,以至于我不能在场上展现出更强的统治力,而针对你,联盟修改了利于你的规则,从而让你能够统治和主宰比赛。
张伯伦说的事情是在1990年的夏天,NBA出台了“恶意犯规”的规则,不必要的、过度的身体接触会被判罚为“恶意犯规”,而大家心知肚明,矛头直指活塞的坏小子军团,此前3年,乔丹的公牛都倒在了活塞队脚下,而那帮活塞的坏小子制定的“乔丹法则”,永远在乔丹进攻的时候有无数次不必要的身体接触,让乔丹非常不舒服,而活塞队也在那3年里2次捧起总冠军奖杯。
联盟为此修改的规则,让乔丹开始了表演,他先搞定一个3连冠,退役复出后又来一个3连冠,从而奠定了 历史 第一人的稳定地位。而活塞那帮坏小子从改变规则之后,就永远消失在 历史 的长河中,只留下托马斯、杜马斯、罗德曼和恶人兰比尔的恶名。
这个故事讲完,我们开始全面细数那些因球星而改变的NBA规则!
乔治麦肯
相关改变:三秒区宽度拓展、干扰球规则,进攻24秒设立的推动者。
乔治麦肯可以说是整个NBA 历史 中第一位天皇巨星的存在,他是一位内线神兽,他在50年代,带队四次夺冠,三次得分王,二次篮板王,他身高臂展,在那个年代的内线,正所谓予取予求,同时他不仅身体素质超群,球商也高的很,当对手投篮时,在还没有落入球框中之前,只要麦肯在篮下没有被对抗,他就会高高跃起把球干扰掉,这就是篮球守门员的作用。
为了限制他,也为了让其他球员有球可打,于是联盟改变了两项规则,首先把三秒区的宽度由原来的6英尺扩大到了12英尺,也就是从1.8米扩大到了3.5米,以此来限制麦肯为所欲为的内线进攻,同时又设立了划时代的“干扰球规则”,在下降轨迹中篮球被干扰会被判为干扰球,进攻方直接得分。
另外还有一项规则其实也是因为乔治麦肯而设立,只不过设立的时间是在乔治麦肯退役之后,但他对这项规则的设立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这个规则就是另一个划时代的规则:进攻时间24秒。
故事发生在1950年11月,活塞队做客明尼阿波利斯,挑战乔治麦肯领衔的卫冕冠军湖人队,在那时候,活塞队是个鱼腩球队,与湖人实力差距很大,而在这之前,湖人大概约1年多的时间没有在主场输过球了,活塞队的主教练叫穆雷-门德哈尔,他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善于利用规则的人,为了不让麦肯接球,为了不让他进攻,他取了一种极端的方式,那就是不进攻,一直在传球,宁可自己不得分,也不能让麦肯拿到球去进攻。
这种不进攻的打球方式遭到了全场7000名观众的疯狂嘘声,但活塞把战术延续到了最后,最终他们真的以19比18战胜了湖人,而湖人的18分钟,麦肯拿到了15分。
这就是迄今为止NBA 历史 单场最低得分,而这场比赛,也让联盟看到了规则的不合理性,自此为进攻24秒的设立埋下了伏笔。而在麦肯退役之后,进攻24秒正式在联盟推行。
比亚松
相关改变:正式设立24秒进攻时限。
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很陌生,他是76人前身锡拉丘兹民族队的老板,也就是他基于上述活塞和湖人19-18的丑陋比赛,于1954年向联盟建议了24秒进攻时限,让比赛重新变得好看起来,可以说,24秒在一定程度拯救了即将灭亡的NBA,而比亚松,功不可没。
杰里韦斯特
相关改变:LOGO,FMVP的颁发。
杰里韦斯特是NBA的LOGO人物,也是湖人王朝的教父级人物,在NBA 历史 地位举足轻重,职业生涯14年,9次进入总决赛,但可惜输掉了期中的8次,比勒布朗输的还多,期中6次都输给了凯尔特人。
在1969年的总决赛中,湖人又一次对阵凯尔特人,在这个系列赛中,韦斯特场均37.9分,4.7篮板7.4助攻,但面对凯尔特人的拉塞尔和哈弗里切克,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赢得胜利,但在最后一场比赛,韦斯特得到了42分13篮板12助攻的三双,虽然输了比赛,但彻底把拉塞尔和哈弗里切克压制在身后,作为凯尔特人的核心,拉塞尔场均9.1分,哈弗里切克场均也仅仅21.1分,所以在比赛结束之后,联盟也把FMVP的奖杯颁发给了杰里韦斯特。
这是联盟第一次设立FMVP的这个奖项,而在这之前,比尔拉塞尔已经得了一大堆冠军,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看之前的荣誉,比尔拉塞尔怎么一个FMVP都没有,原因就是之前没有这个奖项。
而FMVP颁发给了输球的一方,这是 历史 上唯一的一次,或许当时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只是因为杰里韦斯特太突出了,但从第二年开始,FMVP就只颁发给胜利的一方,而杰里韦斯特成了NBA 历史 唯一一个失败方的FMVP,同时他也是 历史 上第一个FMVP。
威尔特-张伯伦
相关改变:扩大三秒区,引入进攻干扰球,罚球时不能扣篮,底线罚球不能将球抛过篮板。
张伯伦变态的身体天赋众所周知,两万先生、100分先生,在篮球场上为所欲为,联盟为了限制他,在乔治麦肯的基础上,把三秒区进一步扩大,从12英尺扩大到了16英尺,同时为了限制他二次进攻那么容易,引入进攻干扰球,即在球在篮筐范围内时,任何人不得触碰篮球。
因为张伯伦的罚球不准,所以他经常从罚球线起飞,直接扣篮得分,为了限制他,联盟规定在球触及篮圈或篮板之前,任何人不得将脚提早伸进线内。
出众的身体素质,让队友在发底线边界球时,可以随心所欲把球往天上一抛,张伯伦在空中就完成了扣篮,除非抱着他,否则对手毫无办法,所以联盟规定底线发球时候,不能将球抛过篮板。
所以开篇时候,张伯伦说联盟为了限制我,制定了很多规则,就是为了不让我展现更强的统治力,由此,可以看一下,哪一项规定都是针对张伯伦,指名道姓。
张伯伦以一己之力让联盟修改了数条规则,这就是神人一般的存在,你可曾知道张伯伦最巅峰的一个赛季,场均多少吗,他场均可以砍下50.4分25.7个篮板,你没看错,是场均……
沙奎尔奥尼尔
相关改变:合理冲撞区修改,允许联防,禁区三秒违例,最后两分钟不得对无球队员犯规。
奥尼尔在球场也是BUG般的存在,统治力可以说不比张伯伦差,由于他的打法和内线强大的统治力,联盟因此修改了内线合理冲撞区的范围,同时也允许联防的存在,另外设立了禁区的防守三秒违例,以限制那些专门在篮下等着奥尼尔的防守者。
另外因为奥胖糟糕的罚球,联盟多支球队都发明了“砍鲨战术”,特别是波波维奇,可以说是开山鼻祖,这让奥胖非常恼火,所以联盟随即出台了一项政策,就是在最后两分钟内如果对无球队员犯规,要给进攻方一罚一掷的判罚,由此也限制当焦灼时的最后两分钟,疯狂砍鲨的战术。
奥胖也是凭一己之力让联盟修改多项规则的存在。
查尔斯巴克利
相关改变:背身单打时间不得超过5秒。
巴克利这家伙的大屁股,一度是防守者的噩梦,他身高不高,但体重惊人,篮下技术也细腻,还有中投,更令防守者苦恼的是他背身单打时候,可以用他的屁股一直开路,直到把防守者挤到距离篮筐足够近的地方,轻松得分,而最离谱的是有一场比赛,他利用背身单打,一共得到了56分。
这种打法几乎没什么观赏性,单调乏味,而且有点不公平,巴克利可以用屁股顶23秒,然后最后1秒轻松上篮,毫无美感可言,于是联盟公布了一项新规则:背身单打时间不得超过5秒。
所以乔丹科比他们背身单打时候做出的各种美如画的动作或经典晃人动作,也多少因为这条规则,不得不赶紧做出投篮的动作,因此出现了很多高难度的空中表演。
迈克尔乔丹
相关改变:恶意犯规,不得穿五颜六色的球鞋,反孤立单打规则。
帮主出现在一份榜单上其实也没什么稀奇,虽然大多数的规则改变是针对内线球员,但强如 历史 第一人,规则不因为他而改变点什么,总会有点说不过去。
恶意犯规在开篇已经提到,主要是针对活塞的坏小子军团,这是有利于乔丹的规则。
而在初期的联盟,大部分的球鞋都是以白色为主,比较单调,但是耐克为了生意和销量,给乔丹定制了以黑色和血红为配色的球鞋,帮主穿着鞋子与主流格格不入,所以联盟规定不得穿五颜六色的球鞋,否则就要罚款,但耐克公司说,罚款就罚款,罚了我给你,但球鞋还是得继续穿。所以乔丹继续穿这种好看的球鞋,而这条规定,在下一个赛季也就不了了之,从此才开始了各色各样的球鞋出现在球场上。
说到反孤立单打法则,这条规定就是实打实的针对乔丹,那时候乔丹的个人能力在联盟首屈一指,比赛过程时常由乔丹一人拿球单打,而他的队友则拉到另外半边球场,形成绝对的一对一单打,在这种一对一单打中,很少有人能单防乔丹,所以得分就很容易,为了限制乔丹单打,联盟出台了反孤立单打法则,即如果进攻时在罚球圈顶或无球一侧放置3名或3名以上的队员,就判罚为违例,球权判给对方。
这就是 历史 第一人对规则作出的贡献。
雷吉米勒
相关改变:雷吉米勒规则,投篮时故意伸腿制造犯规,即“米勒踢”。
米勒作为那个时代的神射手,在场上自然要吸引防守者的贴身防守,寸步不离,而身体相对单薄的米勒为了自己不太受侵犯,就会在投篮时候故意把腿向前伸,与防守者接触,以博得犯规进行罚球。
这招再后来被哈登发扬光大,另外纳什、韦德等都有类似的做法,所以联盟为了禁止这种不良风气,在12年规定,如果投篮时候再故意把腿伸出去制造身体接触,就会被判罚进攻犯规或者受到摔处罚。
特伦特塔克
相关改变:出手时间不得小于0.3秒。
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是尼克斯的球员,在1990年尼克斯对阵公牛的一场比赛中,时间还剩下0.1秒,特伦特塔克接过队友的界外发球,投中了压哨三分,从而绝杀了公牛。事后联盟做了试验,认为正常接球然后出手投篮所需要的时间最短也需要0.3秒,所以自此联盟规定,球员接球然后出手的投篮时间不得少于0.3秒,否则只能空中接力或者点球、拨球,无法完成正常投篮动作。
拉希德华莱士
相关改变:技术犯规达到一定数量要禁赛一场。
怒吼天尊拉希德华莱士是一个暴脾气,他在球场上球风彪悍,垃圾话不断,而领到技术犯规更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在2000-2001赛季,天尊一共领到了41次技术犯规,创造了联盟的 历史 ,因此联盟规定:凡是单个球员累计达到16次技术犯规,就要强行停赛一场,同时也提高了对技术犯规的罚款金额。
天尊以一己之力改写了技术犯规领域的强行规定。
詹姆斯哈登
相关改变:身体接触发生在投篮前不算投篮犯规。
哈登是联盟出了名的碰瓷高手,沾衣十八跌说的就是他,可谓登峰造极,让很多防守球员非常恼火,而他也因此获得了很多不必要的罚球,因此联盟规定,当身体接触发生在持球队员做出投篮动作之前,而不是抓着球准备投篮,那么将不被判罚为投篮犯规。
斯潘瑟海伍德
相关改变:大学不毕业也可以进入NBA。
这又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是超音速的一员,而早在11年联盟规定,大学球员必须念完四年才能进入NBA,而海伍德家境困难,所以他大学还没毕业就与超音速签订了劳动合同,震惊NBA,所以联盟当即对海伍德进行禁赛,而海伍德不服,直接将NBA告上法庭,并且胜诉。
所以后来摩西马龙,加内特,麦迪,科比,勒布朗,霍华德能以高中生身份进入联盟,应该感谢这位大神。
拉里伯德
相关改变:伯德条款。
赫赫有名的伯德条款被后来很多球队引用,而他最初的实行者就是凯尔特人的伯德。NBA每支球队都有工资帽,球队的工资总和不得超过工资帽的规定,但当时凯尔特人为了留住伯德,开出了超出工资帽的工资,而联盟基于伯德个人影响力,为了比赛和联盟的门面,给凯尔特人开了后门,这就形成了伯德条款。
即够资格的老兵可以在工资帽之外进行签约,这个老兵的起点必须是在球队效力超过三年以上,也就是如果你在一支球队效力超过三年之后成了自由球员,此时你的母队就可以在你原有的薪资基础上上涨10.5%,不具备这一资格的只能上涨8%,上涨之后即便超过工资帽,也是规则所允许的,这就是伯德条款。
迪肯贝穆托姆博
相关改变:盖帽之后可以摇手指。
穆大叔作为联盟 历史 盖帽第二多的球员,他在盖帽之后有个习惯,就是摇手指,摇的那根手指是食指,但他因为这个动作也领到了不少技术犯规,被认为是挑衅,其他人也有模仿他摇手指的,同样也可能收到技术犯规。2007年,联盟对他开了绿灯,他在盖帽之后可以随意摇手指,而不会被吹罚技术犯规,但这一条仅适用于他自己,其他人摇手指,还可能被吹技术犯规。
姚明
相关改变:参加全明星正赛不能参加新秀赛。
或许在姚明进入联盟之前,没有遇见过钢筋联盟就被高票当选全明星首发,所以联盟紧急规定参加正赛的球员不得参加新秀赛,所以第一年姚明没有参加新秀赛。但到了下一年,新秀赛开场跳球的球员就变成了姚明,也就是说,这一条规定,第二年就不了了之了。
扎扎帕楚里亚
相关改变:裁判可以先做判罚再看录像。
帕楚里亚的球品和他的名字差不多,垫脚是他闻名于联盟的杀器,不管你跳多高,你总有落下来的那一刻,他就在那等着你,像卡哇伊伦纳德被渣渣一脚垫的直接退出夺冠行列。所以联盟规定,裁判可以先判罚,然后观看录像是否有恶意犯规,保留追加处罚的权利。
勒布朗詹姆斯
相关改变:走步规则的改变。
在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詹姆斯所谓的“螃蟹步”上篮,其实按照乔丹那个时代打球,这种螃蟹步是要被吹走步的,但如果这都被吹走步,詹姆斯可能就不会打球了,那么这个 历史 排名第二的超级巨星可能就不复存在了,所以联盟因此修改了关于走步的规定,规定认为詹姆斯这种螃蟹步不属于走步违例,也即是现在经常说的三步上篮,以前是1,2上篮,现在是0,1,2,然后上篮。
所以一些看多了过去比赛的老球迷迄今为止依然在各种吐槽詹姆斯的走步,但联盟已经对他开了绿灯,所以时代在进步, 社会 在发展,就是这样。
易建联
相关改变:全明星投票机制改变。
其实说起来,因为易建联而修改的NBA规则有点尴尬,因为当年姚明进入联盟,实力与影响力并存,加之国内球迷的强力支持,所以成为全明星首发也算是实至名归,但即便如此,当年奥尼尔给姚明打替补,奥尼尔和球迷依然怨言很重。
而2007年阿联也进入了联盟,同样到了全明星投票阶段,他的票数依然很高,一度出现,虽然加内特的票数在他前面,但是领先优势非常不明显,到最后,球迷们一发力,分分钟超越狼王。可以看看易建联和加内特的实力,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如果最后易建联出任全明星首发,让加内特给新秀易建联打替补,可真是成了笑话了。
所以联盟紧急改变了投票规则,把媒体和球员的投票权重加大,最终导致易建联无缘全明星赛,而自此,阿联进入全明星赛的可能就没有了。
还有其他因为球星修改的规则,不再一一罗列,如果有其他高见,评论区留言,咱们讨论走起!
多字长文,原创码字不易,请帮忙关注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