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奥运会的发展史-冷战时期奥运会的发展

tamoadmin

1.1980年苏联奥运会,为何会遭到67个国家和地区抵制?

2.1945-1990冷战期间的奥运会开幕式外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

3.为什么冷战时期东德奥运成绩那么好,而统一后德国反倒不如东德?

1980年苏联奥运会,为何会遭到67个国家和地区抵制?

冷战时期奥运会的发展史-冷战时期奥运会的发展

奥运会是全球性的重大体育赛事,吸引着全世界的运动员在赛场上一决雌雄,它不但是运动水平的竞赛,还是国家之间的竞赛。1974年10月,申请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只有苏联和美国,经过一番紧张激烈的投票之后,国家奥委会75届会议决定,奥运会在莫斯科举办。毫无疑问,这是苏联的胜利。可是,为何1980年苏联奥运会,遭到了67个国家和地区的抵制?其中还包括中国。

1980年奥运会,是苏联历史上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奥运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为亚非拉各国家解放运动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换句话来说,苏联应该可以获得第三世界阵营的支持。此外,当时的东欧国家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成员,支持老大哥苏联更是义不容辞。

可是,当时的美苏冷战,却是苏联申奥的一个巨大阻碍。1974年,苏联人来到了维也纳,为争夺1980年奥运会举办权与美国洛杉矶展开了激烈竞争。苏联奥委会主席康斯坦丁·安德里亚诺夫向国际奥委会声明:莫斯科不会因为第一次申办失败而气馁(申办1976年奥运会时败给加拿大),两亿五千万苏联人民热切希望奥运会能在他们的首都举行,希望奥组委不会让苏联人民失望。

最终,莫斯科以12票赞同、3票反对、4票弃权的巨大优势击败了洛杉矶,如愿以偿地获得了1980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在那之后,苏联又不惜血本地建造大量的奥运建筑,短短几年时间,90余座奥运设施拔地而起,其中包括舍列梅捷沃2号机场、宇宙宾馆、奥斯坦基诺电视中心大楼等大型建筑。

然而,苏联在1979年圣诞节前夕出兵攻打阿富汗,当天就攻占了首都喀布尔,并扶植亲苏派官员卡尔迈勒成立了傀儡政府。苏联此举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行为,不但与举办奥运会的初衷违背,更是践踏了神圣的奥林匹克精神。在西方世界的谴责下,全球共有67个国家和地区抵制参加1980年苏联奥运会。

不过,在此次苏联奥运会上,全会共打破了33项世界纪录,仍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据西方媒体分析,苏联在奥运会上的总开销是90亿美金左右,创下了奥运会筹办费用的最高纪录。实际上,苏联之所以会遭到抵制,只是其在冷战后期处于不利局面的一个表现罢了。

1945-1990冷战期间的奥运会开幕式外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

应该网上的朋友都没这方面的资料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网站

一些有关的资料都可以在百度和GOOLE找到。至于你说的那种报道形式的资料少而又少,也许没有摘录下来。仅仅是报道而已已经很难找了 何况是1945~1990年如此大范围

报道有很多种不限定开幕式吧,还是对中国的评价

以下这段话是我从

台湾老将军:中国人民一辈子人吃两辈子苦

这里找的,也简单说明了40年间中国的奥运

何新先生说,40年前中国落后西方百年,40年后还落后10年20年(基础科学若干部门已与西方比肩,甚至超前)。这不是一辈子吃两辈子苦成就的么?40年前中国参加奥运亦总是扛着零蛋回,40年后中国的奥运成绩虽未称霸世界,却已称霸亚洲。谁敢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1991年澳洲世界游泳锦赛,中国得金牌八面,突破中国人、乃至亚洲人从未得游泳世界金牌的纪录!且一举夺得四面游泳,另四面为跳水金牌。六得其四,跳水金脚早已为中国包办。壮哉!中国人)!这就是“吃两辈子苦”的成就!我的老同学傅孝先留在大陆的姐姐,搞化学研究的高级科学家,52岁就了,是活活地给研究工作累的!累,多值得的!她不累,千千万万的她与他不累

为什么冷战时期东德奥运成绩那么好,而统一后德国反倒不如东德?

东德运动员,那是有名的大药王,不让吃药了,成绩自然下去了,九十年代初,我们的女子游泳突然间成绩大增就是请了一个东德教练,后来兴奋剂检查的严了,就没戏了,还有马家军。

制度优势,作为 社会 主义国家可以用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寻突破,当然突破的主要还是市场化程度不高金牌集中的冷门项目。另一方面就是 体育 科研了,这里主要指的是兴奋剂了。不是说西方没有兴奋剂,而是成本的问题,西方市场化程度高,兴奋剂是个烧钱的货,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那就没人干了。

冷战时期没传什么药检,东德典型药罐子队。比方说女子四百米世界纪录,现在黑人都难以接近

由于东德即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1965年才加入国际奥委会,所以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时,东德奥运代表队才以独立的身份加入比赛,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宣告结束,中间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陪同苏联一同参加了抵制,所以东德的奥运会 历史 一共经历了五届。在这五届奥运会当中,成绩最差的是第五名,成绩最好的是第二名,尤其是1976到1988年中间的三届奥运会,东德代表团连续三次荣获奖牌榜亚军。从成绩上来说的确是相当之好。

但统一之后的德国在奥运成绩上也并不差,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到四年前的里约奥运会,德国的成绩基本维持在5—6名,最好的一次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第三名,虽然跟自己80年代的黄金亚军时期有差距,但差距方面并不明显,算不上大面积下滑,而出现这样的起伏,也完全在情理当中。

1、我国奥运代表团的出战,影响了很多国际奥运会代表团队的排名,从90年代两次奥运会排名第四,到2000年以后始终保持在前三名,随着中国奥运代表团频频攻入前三甲,原有的他国竞争的奥运代表团只能自动向后退后一名,这还只是“最低消费”,原来大部分时段排在二三名的东德,转战到现在的5-6名,我们的“挤兑”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2、兴奋剂丑闻的曝光崩溃,也是东德 体育 略显衰落的原因之一,当年东德奥运 体育 能够崛起,除了本身的基础竞技实力之外,兴奋剂的使用也是重大法宝。甚至在80年代末期,东德也将这种兴奋剂文化传给了我们,但到了90年代以后,随着对兴奋剂打击的逐渐强烈,东德逐渐失去了这一招,成绩进一步下滑自然也在情理当中。

或者也可以这么想,当初有多少个 体育 队因为兴奋剂丑闻被剥夺金牌而造成名次下滑?东德奥运队和他们的兴奋剂一同消失在奥运舞台,也造成了后来统一的德国奥运代表队在开赛前就被剥夺了很多冲金项目(当然是在兴奋剂的帮助下)。

3、东德举国体制的消亡,也是德国 体育 竞技能力下滑的原因之一,早年无论我们还是其他欧洲 社会 主义国家,沿用的都是举国培养 体育 的体制,简单的说就是动用特殊的资源成立专门的 体育 队,不为别的只为 体育 训练,也造成了 体育 竞争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但现如今在诸多欧洲国家,尤其是统一的德国,虽然在很多 体育 项目上仍然有充足的资金和训练资源供应,但同样也在一些 体育 项目上,这些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业余 体育 文化,不过分的追求名次,只利用现有资源保持 体育 项目的存在,缺乏系统的训练,也造成一些 体育 项目竞争上,德国 体育 代表团失去了优势。

从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20年中,东德即原民主德国共获得了519枚奖牌,奖牌数位居世界第三,远远超过两德统一后德国的 体育 成绩,其” 体育 神话”的背后是政治因素和违禁药物类固醇的推动作用,而这一切的缔造者便是东德国家安全局。

为了帮助东德政府在政治上彻底压倒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势力,东德国家安全局将 体育 作为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延伸工具,开始了强迫运动员”服用药物行动”,对”拒绝合作”的运动员宣布中止运动生涯,而对95%”绝对服从”的运动员则是大加奖赏,从房子到车,从优厚的津贴待遇到超越常人的特权,如果获得奥运冠军,奖励还要丰厚。

前民主德国每年要为运动员派发200万片的蓝色合成代谢类固醇药片,将东德变成了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生产流水线工厂,而当时民主德国 体育 部门的负责人也是国际奥委会兴奋剂检测中心的负责人,因此民主德国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过程便流于形式,无论在铅球,跳远,短跑、铁饼、标枪等田径领域或是在游泳项目上,民主德国运动员“硕果类类”、“狂揽奖牌”,创造了1600万人口中,一个又一个的 体育 冠军神话。

前东德男运动员74.08米的铁饼纪录保持至今有23年,而雷切的女子铁饼76.80米的铁饼纪录至今已保持21年,女子400米的47.60秒的成绩科赫已保持24年.....相信有些前民主德国运动员创造的世界纪录,可能再也无后人能打破。

举国体制和个人花钱请教练,这就是区别

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原东德和我们都是 社会 主义国家, 体育 由国家培养,运动员从小到大由国家不管是教练还是场地亦或训练装备面面俱到。而统一后国家突然不管了,所有的人都不适应,一泻千里。第二不得不说原东德由国家医疗组织官方研究药品,不但能研究出来兴奋剂还能研制出来不被国际反兴奋剂组织查出来。而这个也是统一后就结束了。特别是很多医生站出来将研制的药类特征泄露,使得原东德还残存的尖子运动员被查出来。

更快更高更强,原意是鼓励 勇于挑战。但是现在变质了,运动的背后牵扯了复杂的利益关系。举国体制的国家 更愿意通过 体育 成绩彰显国家实力。

举国体制适合拿关注度不高的项目金牌,而真正需要群众基础又举世瞩目的项目,比如,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及网球,篮球就成绩惨不忍睹了。

东德很会使用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