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上一次亚运会是哪一年
2.第十一届亚运会是哪一年举办的
3.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会徽
中国上一次亚运会是哪一年
中国上一次亚运会是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在中国北京举行。
一、简述
第11届亚运会于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
二、第11届亚运会
第11届亚运会于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
三、会徽
1、第11届北京亚运会会徽图案中除亚奥理事会会徽中的太阳光芒外,以雄伟的长城组成“A”字。长城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A”是英文Asia的缩写,二者结合,代表在北京举行的亚洲运动会将成为联合亚洲各国人民的纽带。
2、长城图案还构成“Ⅺ”字,表示本届亚运会是第11届。
四、吉祥物
1、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为中国的大熊猫,取名“盼盼”,由来自长春**制片厂的美术设计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刘忠仁以福州熊猫馆的熊猫“巴斯”为原型设计。取名“盼盼”,寓意盼望和平、友谊、盼望迎来优异成绩。
2、为避免可能引发误读,国内报纸当时曾发出声明,说我们的熊猫“盼盼”是一只雄性大熊猫,这是相关机构第一次为吉祥物“盼盼”定“性”。
五、相关内容
1、北京获得第11届亚运会主办权的消息公布后,全国人民欢呼雀跃。灯谜界也不甘落后,由福建省三明市体委、市灯谜协会等单位牵头,举办了“爱中华迎亚运”全国灯谜创作比赛活动。
2、参赛作品都是以亚运会为题材,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际奥委会银质奥林匹克勋章获得者荣高棠为这此活动题词:“运动锻炼体质,猜谜锻炼思维。”
第十一届亚运会是哪一年举办的
第11届亚运会于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在中国北京举行。
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中国派出636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27个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的比赛。中国台北队时隔12年后,作为中国一个地区的代表队重返亚运大家庭。
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运动员参加27个比赛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的角逐,经过14天的激烈竞赛,亚洲各国运动员创下一连串辉煌的纪录。中国健儿和各路健儿一起,刷新42项亚洲纪录和98项亚运会纪录,打破4项世界纪录,平5项世界纪录、中国选手喜获大面积丰收,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居第一。
第11届亚运会取得的成果
在本届亚运会上,7次刷新世界纪录,89人次打破亚洲纪录,189次改写亚运会纪录。如此大面积地刷新世界纪录和亚洲纪录,在亚运会史上是不多见的。它反映出亚洲体育运动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迅速向世界水平逼近,并预示亚洲体育运动将成为世界体坛不容忽视的力量。
第11届亚运会全面检阅了亚洲体育的总体水平,射箭、跳水、乒乓球、羽毛球等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项目,依然显示出雄厚的实力;游泳、自行车等个别项目提高明显,已接近世界水平。中国运动员获得全部金牌的3/5,不仅意味着总体水平在亚洲占有较大的优势,也意味着他们在代表亚洲同欧美体育强国的竞争中,将负起新的责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1990年北京亚运会
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会徽
第11届北京亚运会会徽图案中除亚奥理事会会徽中的太阳光芒外,以雄伟的长城组成“A”字。长城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A”是英文Asia的缩写,二者结合,代表在北京举行的亚洲运动会将成为联合亚洲各国人民的纽带。长城图案还构成“Ⅺ”字,表示本届亚运会是第11届。
1990年的北京亚洲运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举全国之力,第一次申办综合性运动会。在年亚奥理事会上,北京成功击败日本广岛获得第11届亚运会举办权。
中国代表团一共参加了所有27个大项,308个小项的争夺,还有两个表演项目,中国健儿一共获得183枚金牌,107枚银牌,51枚铜牌高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位。
扩展资料:
历届会徽
第1届会徽
第一届亚运会会徽的主体是一个放射出16道火焰光芒的红色太阳,代表了亚洲是世界东方的日出之地,太阳下是11个相连的圆环,代表了首届亚运会的11个参赛国家或地区。
第2届会徽
1954年马尼拉亚运会,第2届亚运会会徽同样以太阳为中心,只是下方的圆环增加到了20个,并形成半圆围绕太阳;太阳上方为亚运会口号:EVER ONWARD(永远向前)。在外环分别为届次、举办城市、时间。
第3届会徽
1958年东京亚运会,第3届亚运会会徽除亚奥理事会会徽图案中的太阳光芒外,上方是亚奥理事会“EVERONWARD(永远向前)”的口号,下方有代表20个参赛国的20个圆环,圆环下方写明了举办地。
第4届会徽
1962年雅加达亚运会, 第4届亚运会会徽在前三届的基础上,加上了印度尼西亚国徽上的鹰,表现了举办国的文化特色。
第5届会徽
1966年曼谷亚运会,第5届亚运会会徽设计和第2,3届亚运会会徽相差无几,整个图案表示在亚奥理事会的光芒照耀下亚洲人民团结、友谊,共同进步。
第6届会徽
10年曼谷亚运会第6届亚运会会徽设计简单明了,除规定的亚奥理事会会徽中的太阳光芒外,标注了举办地、举办届数和亚奥理事会的口号。
第7届会徽
14年德黑兰亚运会第7届亚运会会徽设计上除了在届次、举办城市、时间与圆环数上有所不同外,还加入了古波斯文字“第7届亚运会”构成的图案,展现了举办国悠久的历史传统。
第8届会徽
18年曼谷亚运会,第8届亚运会会徽用两个既似手臂、又似泰国国鸟孔雀头部的图案,拱卫着太阳,既展现了泰国的文化精神,又形象地表达出亚运会茁壮成长、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9届会徽
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第9届亚运会会徽主体为印度古迹曼探天台,并形成一个"A"字,代表亚洲,衬托着上方的太阳标志,代表奥林匹克之光照耀亚洲。
第10届会徽
1986年汉城亚运会,第10届亚运会会徽设计以水珠为主体,代表了韩国是一个被水包围的国度。结合在一起的水珠也代表了亚洲人民紧密团结,共迎美好明天。
第11届会徽
1990年北京亚运会,第11届亚运会会徽图案中除亚奥理事会会徽中的太阳光芒外,以雄伟的长城组成"A"字。长城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A"是英文Asia的缩写,二者结合,代表在北京举行的亚洲运动会将成为联合亚洲各国人民的纽带。
长城图案还构成"Ⅺ"字,表示本届亚运会时第11届。
第12届会徽
1994年届广岛亚运会,第12届亚运会会徽主体以"H"(广岛英文首字母)变形而成翅膀的图案,与太阳共同组成了抽象的和平鸽,代表着亚洲人民和平、友谊的共同愿望。
第13届会徽
1998年曼谷亚运会,第13届亚运会会徽主体为泰国尖顶佛塔,设计和第9届亚运会异曲同工,都是形成一个"A"字,并衬托着太阳标志,代表亚洲人民亲如一家。
第14届会徽
2006年多哈亚运会,多哈亚运会的奖牌设计独具匠心,一面为本届亚运会的官方吉祥物“奥利(Orry)”高举亚运会火距向前奔跑的图案,另一面则是2006年多哈亚运会会徽嵌入“亚洲之日(Asiansun)”的图案。
第15届会徽
第15届亚运会会徽主体是一面飘扬的卡塔尔国旗。会徽的颜色符合卡塔尔当地民俗,**代表沙漠中的月牙状沙丘,蓝色代表阿拉伯湾平静的碧海,而太阳则取自于亚奥理事会的标志,代表亚运会精神,即亚洲人民亲如一家。
而与上方的太阳标志联系在一起同看,便是一名奔跑着的运动员形象,代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第16届会徽
2006年11月17日,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2010年亚运会会徽发布仪式,由广州设计师张强设计的象征“羊城”广州的会徽设计方案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
百度百科-1990年北京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