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
2.有哪些让你「难以理解」的网络流行语?
3.2021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优秀事迹5篇精选
4.每个月份的节日分别是什么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编辑本段]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
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袋、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编辑本段]
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编辑本段]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为了颂扬释迦牟尼的功德,届时寺庙中要举行盛大的佛会以示纪念,要焚香礼佛,钟鼓齐鸣熬粥供佛。腊八节北方最为寒冷的日子,人们用五谷杂粮、干果熬煮成、腊八粥,在节日早上食用。熬制腊八粥的原料至少为八样。各地用料不一,一般有大米、小米、糯米、大麦、小麦米、薏仁米、红豆、绿豆、芸豆、莲子、白果、花生仁、桂圆、杏仁、瓜子仁、葡萄干、红枣、栗子、果脯等。此外,在民间还有咸腊八粥,荤腊八粥等多种原料的制法。北方的人们这一天里除了喝腊八粥之外,还要祭祀祖先,期盼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腊八节期间,人们为了迎接新春的到来,在这一天开始制办来年货中的食品,做腊八醋,泡腊八蒜,做腊肉,腊鸭、腊鱼等食物。 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编辑本段]
小年夜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等。
腊月二十三.人们称为"小年",意味着一年将要结束。
过去,过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土和尚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
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间称"灶王爷"。
[编辑本段]
传统节日表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还有几位圣贤的诞辰日:
关帝诞: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八月二十七
苍颉至圣先师诞 :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六月十三日(五月初七)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
炎帝神农诞:四月二十六日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日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日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附1: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祭财神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 众星下界之日 也称“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石不动”“十不动” 老鼠嫁女
附2:其它节日:
“半年节”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说!
观音诞: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观音菩萨的信仰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愿望!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称开息门
填仓节: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
[编辑本段]
中国传统节日中英对照
1. 春节(农历一月一日) 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s Day
2.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 Lantern Festival
3. 清明节(4月5日) Tomb-Sweeping Day
4.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Dragon Boat Festival
5.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Mid-Autumn (Moon)Festival
6.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Double-ninth Day
7..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New Year's Eve
中国常见传统活动中英对照
过年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春联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剪纸 paper-cuts
年画 new year paintings
买年货 do shopping for the spring festival;do spring festival shopping
敬酒 propose a toast
灯笼 lantern
烟花 fireworks
爆竹 firecrackers (people scare off evil spirits and ghosts with the loud pop.)
红包 red packets (cash wred up in red paper,symbolize fortune and wealth in the coming year.)
舞狮 lion dance (the lion is believed to be able to dispel evil and bring good luck.)
舞龙 dragon dance (to expect good weather and good harvests)
戏曲 traditional opera
杂耍 variety show
灯谜 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
灯会 exhibit of lanterns
守岁 staying-up
拜年 pay new year's call;give new year's greetings;pay new year's visit
禁忌 taboo
去晦气 get rid of the ill- fortune
祭祖宗 offer sacrifices to one's ancestors
压岁钱 gift money;money given to children as a lunar new year gift culture note;in the old days, new year's money was given in the form of one hundred copper coins strung together on a red string and symbolized the hope that one would live to be a hundred years old. today, money is placed inside red envelopes in denominations considered auspicious and given to represent luck and wealth
辞旧岁 bid farewell to the old year
扫房 spring cleaning; general house-cleaning
年糕 nian-gao; rise cake; new year cake
团圆饭 family reunion dinner
年夜饭 the dinner on new year's eve
饺子 jiao-zi/dumpling; chinese meat rioli
粽子 rice dumpling
[编辑本段]
附:中国元旦花絮
我国元旦节由来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旦诗话
〔宋〕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一词来源古代,非指公历新年,而是农历正月初一,亦即春节。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
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
其时正朔元旦之春”,以及南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等诗文中。元旦古称元日
、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从古到今,历代诗人都为元旦抒情作诗,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
古代元旦宫廷有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三国时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
宴此高堂”,描写了曹魏时元旦贺岁的场面。
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表达了已
过60岁的诗人不惧衰老、昂首挺胸进入新一年的风貌。
唐代另一诗人成文斡写有《元旦》诗:“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
先尝。”“戴星”,即顶着星宿,比喻晚归或早出。
“觞”,即酒杯,可作饮酒解。“屠苏”,是元日专饮的多味药酒,古人认为饮此酒可以防病消灾。饮此酒
有个规矩,老少不能同时共饮,而是从年幼者依次而来。因为按古人理解,每逢新年,虽然每人都要增寿,但实
际上年少者得了一岁,而年长者却失了一岁,所以大家劝年少者先饮,以示祝贺,而让年长者后饮,以避忌讳。
唐人孟浩然写了一首《回家元日》诗,云:“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
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在盛世,“田家占气候”,自有半年乐,而诗人“无禄尚
忧农”的情怀,则更是读书人的高尚品格。
古代元旦有贴春联的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诗:“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
酒过花斜。”宋伯仁《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诗中的“桃符”、
“桃板”即指春联。
当然,在古代歌咏“元日”的诗篇中,最著名的当推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为后人传诵不衰。
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有如一幅“乐岁图”。诗人在诗中写道:“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油然而生。
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新雷》,虽未用“元旦”、“元日”等词汇,却以元旦为题,写出人们贺岁、迎春
的喜悦:“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一代伟人,1930年1
月写了一首《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欣赏这首词,犹如走入一幅壮阔的风景画,全词淋漓酣畅,清新自然,充满了乐观、昂扬的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1942年在重庆写了一首七律《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
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欣
赏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觉得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对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诚。其时抗战维艰,惟有精忠报国,方可
期来日乐土安家。诗中所说的“胜利茶”,是当时重庆商店里出售的纸包茶,意在预祝抗日胜利。以新鲜事物为
掌故入诗,可见董老对旧体诗的革新意识。
元旦絮语
古代我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一月一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
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没称“元旦”。
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
国在此节放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
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
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
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
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
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
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把“天子”的皇位没传位于儿子,而是把皇位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
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
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
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
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
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1天,老百姓并不
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
首改称为“元旦”节后,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
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有哪些让你「难以理解」的网络流行语?
你好,现在网络上的语言,很多越来越不理解,稍有不慎,就OUT了!以前自认为我们80后、90后挺能赶时髦的,说句网络流行语,能把单位同事们说得一脸懵逼,现在到网上再看00后聊天说的话,我觉得我们80后也是一脸懵逼……。我来举几个例子。
1、吃藕
解释:吃藕=chi ou=丑
例句:你找不到媳妇就是因为你吃藕。
2、吃土。
解释:吃土最早出自于,后来,逐渐被Cosplay界的大神用于自比:Cosplay烧钱,穷得只能吃土。随后,逐渐流传开来,意思是面对各种动漫周边新品诱惑,不得不花样剁手买买买,以至于穷得揭不开锅,苦笑自嘲装乐观只能吃土。
例句:双十一,吃土也要买买买。
3、吃瓜。
解释:围观、旁观
例句:我只是个低调的吃瓜群众,我什么都不知道。
4、糊
解释:形容网红过气或者事情失败
例句:她刚出道很火,现在已经糊到十八线了
5、李涛
解释:李涛=理讨=理性讨论
例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来李涛一下
6、酷爱
解释:酷爱=快
例句:酷爱起床,要迟到了。
7、扩列
释:表示交个朋友
例句:来扩列吗?你主动我们就有故事
8、烧饼
解释:形容一个人很傻
例句:你是不是个大烧饼
9、爱豆
解释:idol的中文音译,偶像的意思
例句:对爱豆的爱,始于颜值,忠于灵魂
10、学酥
解释:外表学霸,内心学渣,但又比学渣强
例句:我们学酥的口号是:宁愿在自习室里哭,也不在寝室里笑
11、我宣你。
解释:我喜欢你
例句:XXX,我宣你,我宣你宣你宣你
其实现在的网络用语严格来说都是不符合汉语言标准的,如果说讨厌的话,其实是没有特别讨厌的。因为都是这个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
而网络用语的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容易过气,你还记得2016年和2017年都流行什么吗?是宝宝很委屈?还是蓝瘦香菇,事实上只要她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很快的把他忘掉,所以他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也没有什么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给我们枯燥和乏味的学习生活添加了一点乐趣而已。
2021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优秀事迹5篇精选
“新时代好少年”是“六一”国际 儿童 节前夕,由中央文明办、 教育 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河南洛阳举办的“新时代好少年”先进 事迹 发布活动,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2021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优秀事迹5篇精选,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更多“新时代好少年”方面的相关内容推荐↓↓↓
新时代好少年事迹评选材料500字以上10篇
新时代好少年评选个人事迹材料10篇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精选10篇
新时代好少年优秀事迹范文5篇
新时代好少年个人事迹材料5篇
2021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优秀事迹1
__ ,就读塘坎上小学,担任安全文明委员。他身上处处洋溢着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精神。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的思想,勤奋好学的干劲,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真诚友善的心地,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的品行,赢得了老师、同学和周围人们的点赞。
热爱祖国,在集体怀抱中成长
__ 作为老师的小帮手,他把班级荣誉看得高于一切。凡是老师和学校交给他的任务,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每学期推荐班干部,他自荐时的第一选择总是“安全文明委员”。他说:“学校安全是最重要的。我要在学校协助老师管好班上的纪律和安全,要让每位同学都在文明和谐的班集体中快乐学习、生活。”每到课间休息,当其他同学都在嬉戏玩耍时,他佩戴着红袖章,走来走去巡视着。只要发现玩危险游戏的同学或不文明的行为,他就会上前制止。20__年10月学校庆祝建队日合唱比赛,他承担了为班级进行现场钢琴伴奏的重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听主旋律、配伴奏、练琴…… 国庆节 期、学校午休时,他见缝插针地练习。因为他心里始终坚定着一个信念:一定要用自己最完美的演奏和同学们一起拿下最高奖!指尖痛了,吹一吹;肩膀酸了,揉一揉。当听到班级拿到合唱比赛金奖的时候,他眼里闪烁着激动而喜悦的泪花。
热爱学习,在知识海洋中扬帆
__ 从小就以“做最好的自己”为座右铭。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态度端正,目标明确。每学期,他都会制定科学合理的 学习 。课堂上,敢提问,善质疑,对不懂的问题,他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直到弄懂为止。作为班委干部的他,除了自己认真学习外,还用课外时间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班上,他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每学期都是成绩优胜者、全优生。他不满足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将自己攒了许久的零花钱拿出来,叫妈妈给他买课外书阅读。《论语》《史记》《中庸》《唐诗》《宋词》《历史名人传》……不知不觉间,他的房间里堆满了上千本课外阅读书籍,他在书的世界里孜孜不倦地汲取养分,开阔视野。
三年级时,他的第一篇投稿 文章 《萌宠小跳》在__ 晚报上发表。拿到稿费时,他脸上荡漾着甜蜜的微笑。从此,更加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常常在__ 市图书馆里一呆就是半天。
热爱科学,在科学世界里翱翔
也许是天性,也许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__ 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爱看科学类节目和书刊:《BBC纪录片》《科学与探索》《加油向未来》一直是他的最爱,《神奇校车》《大英儿童 百科 全书》《DK儿童百科全书》等系列丛书时刻拿在手上。他从小喜欢自己探索科学,爱做科学小实验, 爱好 科学小发明。从制作各类模型,到独立完成力学、电学类科学小实验,他总是乐此不彼。遥控轮船、红外线齿轮换挡车……一个个需要复杂组装的机械模型,在他手里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每周末,他都会到郊外去,用自制的扑虫网捕捉各类昆虫,自制昆虫标本,用儿童高倍显微镜观察昆虫的结构,了解昆虫的习性。他说想看看和《酷虫世界》里讲的是不是一样的。他精通Scratch编程软件,能熟练的自创各类小游戏、电子绘本、 贺卡 等。每个 教师节 ,他都会编制精美有趣的电子贺卡送给老师。掌握Scratch之后,他又兴趣极浓地开始学习Python编程软件,向着未来人工智能的方向前进。
热爱艺术,在艺术殿堂里徜徉
__ 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他坚持每天练习毛笔书法,班上教室里悬挂的励志字幅《劝学》就是他的杰作。 跆拳道 、 游泳 、 篮球 、 羽毛球 、 国际象棋 等都是他喜欢的活动。当然,他最爱的当属音乐艺术。从5岁开始 学钢琴 ,无论寒冬酷暑,坚持每天练习。开始时,枯燥乏味的音阶练习,一不小心就会弹错的音符,常常让他急得抹眼泪。可一想到自己的梦想,他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一遍又一遍的弹奏着。功夫不忘初心人,他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少儿钢琴比赛中荣获特金奖、金奖、一等奖10余次。特别是20__年伯牙杯全国钢琴艺术节上,他从全国10多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正所谓阳光少年__ ,勤奋乐观又向上。热爱祖国爱科学,尊老爱幼美德扬。多才多艺为集体,尊师重教人赞扬。少年心中有大志,为国男儿当自强。
2021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优秀事迹2
__ 是__ 市特殊教育学校聋五年级的学生。她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是父母的好女儿,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好少年”的标准。
笨鸟先飞,坚定执着
因未接受过学前教育,__ 刚入学时,连握笔、书写都需要老师手把手完成,学习总是慢半拍。但是她心里攥着一股“笨鸟先飞”的劲儿,从此,教室里经常会有她独自写作业的身影、正衣镜前能看见她刻苦练习手语和发音、练功房里她挥洒着泪水和汗水……一学期后,__ 的学习成绩渐有起色,一学年后,她开始名列前茅,语文成绩更是名列第一,还被选入了学校舞蹈队。她用自律、刻苦、坚持获得了成功,成绩优异。
身残志坚,立志成才
一学年的辛苦付出获得了收获,也让__ 明白了残疾并不能阻挡她成才,只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成功梦。除了努力学习,她还参加了软陶、串珠、绘画等兴趣小组,加入了学校舞蹈队。凭着自己的一股韧劲和坚持,她的表演天赋被挖掘出来。参加的学校课题组排练的绘本剧《小猪变形记》,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之后又本色出演话剧《暖阳》里的聋人小男孩,参加了__ 市全国助残日文艺汇演,引得在场观众流下热泪,话剧《暖阳》获__ 市第十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综合类节目一等奖,被推荐参加第九届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
阳光乐观,乐于助人
学校生活让__ 变得阳光乐观,她知道这与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帮助是离不开的。她积极主动地帮助老师管理好班级,对班级事务也特别上心,打扫卫生、帮老师收作业、参加校志愿服务队,她成了老师的好助手。对同学也是关爱友善,帮助小同学叠被,带领多重残疾和智障同学过马路,帮助同学讲解难题,她成了同学们的贴心人。在家里她是父母的暖心“小棉袄”,洗衣、锄草、摘果子,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干家务,还当起了弟弟的儿童保育员。表演节目得到的400元奖励金,她给父母、家人都买了礼物,可唯独没有给自己买一分钱的东西。
2021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优秀事迹3
12岁的__ 在学校里同学们叫她“鸟王”,这个有趣的称号还得从她生活的城市说起,每年冬季,以重工业闻名的城市——__ ,都会迎来一批远方来客,从不失约。它们是来自中国西北、东北,以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甚至北冰洋的候鸟,不远万里飞到旌湖过冬,而且数量及品种逐年增多,如今每年在旌湖越冬的候鸟已经达到3万多只,260多种。从20__年开始,横贯__ 市区的旌湖就成为了候鸟的栖息地,鸟与城的和谐,成为__ 一道独特的风景,数百种野生鸟类的出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__ 人加入到爱鸟者的行列。12岁的__ 也是其中一员而且是爱鸟者中年级最小的志愿者。为了更好的爱鸟护鸟,__ 把大把业余时间都花在了“鸟事儿”上。因为远道而来的候鸟种类太多,要认识了解这些鸟类不容易,所以靖雅便经常带着画板到旌湖边画鸟,回来进行比对,查找资料,了解它们的习性以及能够投喂什么食物。
在庐山路小学读四年级时,__ 就开始写数千字的旌湖候鸟调查 报告 ,几年坚持下来,她爱鸟护鸟的举动,很快在学校里传开了,不少学弟学妹也在靖雅的影响下,加入了小小爱鸟志愿者的行列,他们时常结伴来到旌湖两岸,为越冬候鸟投食,并向来往的市民宣传爱鸟的知识。这个爱鸟小分队也成为旌湖美景中又一道靓丽的风景。__ 说,候鸟们总在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一座城市的善意和生态被它们认可之后,来年它们就会呼朋引伴、带着自己的后代来安家。虽然自己做的事情很小,但也想通过这样的行为传递和激发城市的善意和温情。
除了爱护候鸟,靖雅还有一个“田螺姑娘”的称号,小学二年级,父母第一次带她去儿童院,看到那些不幸的孩子,她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那之后,她便常常惦记着院的小伙伴儿。把自己的零花钱积攒下来,到院去送礼物,与小伙伴儿们玩游戏,她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抚慰他们心中的伤痛,为他们带去温暖,因为她的这份真诚和用心,院的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她,所以孩子们都叫她“田螺姐姐”。
在学校里靖雅热爱学习,勤思考、爱钻研、求知欲强,各门功课都努力学好。她总是把班集体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日常生活中。为学校为班级服务仿佛使命般印在了她的心中。从她做起,是她的格言,严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全心全意为同学是她的信念,她经常为班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融入学校,融入班级。在班级里她总是和同学相处得十分融洽,总是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一遍一遍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题目的思路,直到他们听懂为止。作为班干部,她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协助老师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爱学习、爱思考,有爱心,乐于助人,这是老师、父母,还有同学们对于__ 的评价,这名小小的爱鸟志愿者,尊重每一个生命,用善意践行着一名新时代好少年的价值观和时代担当。
2021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优秀事迹4
__ ,女,20__年4月生,__ 市惠安县实验小学六年级七班副班长兼宣传委员,校“小绒花”合唱团团长。因为热爱阅读、口才极佳、诗书琴画样样都行,在班上她被老师同学们称作“小董卿”。从幼儿园到小学,她一直是各类少儿才艺舞台上铁打的“主持一姐”,被聘为__ 省重点扶持项目——惠安电视台《你好宝贝》栏目的特约主持人。2017年在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主题教育活动演讲、朗诵中以__ 赛区第一名的成绩参加__ 省总决赛,并获得演讲组二等奖的好成绩。能说能写的她还连续三年在__ 省教育厅主办的“海西”杯青少年写作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有多篇习作发表在《快乐语文》等CN杂志及报刊上。喜爱音乐的她不仅被老师同学称作合唱团的“定海神针”,在2017年、20__年连续两年获得__ 省提琴协会主办的弦乐公开赛中获得全省一等奖。
__ 刚迈进小学校园,细心、爱观察的她在学校操场中间的百年合欢树下捡到了一枚已经发芽的合欢树,她舍不得小树芽还没长大就被混在其他树叶中被清扫出去,于是把这棵带回了家,种在了阳台的小花盆里,她种下的是爱心、是希望,希望小树能够好好长大,自己也能像校训里说的那样“像树一样茁壮成长”。小树苗在成长,她也在努力着。“海西”杯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小学组一等奖、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阳光校园
我们是好伙伴”主题教育活动演讲、朗诵比赛__ 省二等奖、__ 市“贤銮杯”中小学生西洋乐器独奏比赛二等奖,__ 市首届青少年小提琴弦乐快闪乐队年龄最小的琴手、全县少年宫“十项全能”大赛一等奖……各种奖项纷至沓来,正在给小树浇水的__ 说,这些成绩就像小树长出的一片片叶子,终有一天也能让自己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而善良和爱才是这棵大树笔直的躯干。
在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到特教学校做义工,在节日里去孤儿院陪那里的孩子过节、为遇到困难的小伙伴捐出自己的压岁钱、用零花钱给结对的农村小伙伴买学习用品。大家都说就算她被各种奖杯、奖牌、奖状包围,她温暖的微笑永远是最耀眼的,她就像一个小太阳一样,照亮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二年级时,当她第一次和妈妈去孤儿院,知道了那里的孩子都没有爸爸妈妈,她就会在各种节日带上应景的美食、礼物过去陪他们玩;因为演讲需要,她去特教学校学手语,看到那里的孩子虽然身有残疾,却也在校园里努力的学习,她就利用课余时间去特教学校做义工,帮助那里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在天气最热的时候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车西瓜送去给那里的小伙伴们;一次看病的时候听医生阿姨说有个小朋友身患重病却没钱治疗,她不仅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还在班级里发出了捐助倡议,就这样从班级到学校,再到其他兄弟学校和各种公益组织,她的爱心捐助倡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大家为那个生病的小朋友筹到了20多万的医疗费,让他顺利地得到治疗;就算跟妈妈去上班,无意中看见妈妈的同事不知为何事掉眼泪,她也会悄悄地写张小纸条塞在**姐的手里。妈妈同事感动得发来小纸片的照片,上面她写着“**姐别哭了,哭了不好看”,她害羞地说她哭得时候,爸爸都是这样劝她的。就这样__ 在被爱的同时,把这份爱和善良无私的传递出去。
20__年,__ 的小树已经长到两米多高,她说,小花盆已经容不下小树大大的梦想了。正好在这时候,学校要与山霞安固小学开展“城乡少先队员手拉手结 对子 ”互助活动。__ 主动找到校长,提议能不能把自己精心培育了五年的小合欢树做为手拉手礼物,送给山霞安固小学,让合欢树也在他们的校园里生根发芽,为他们遮风挡雨、送去实小孩子们的祝福——“一起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她的建议,得到校长的认可。于是,她和班里的同学们带着小合欢树,和校长一起来到安固小学,亲手将小树种在安固小学的操场上。留下了小树,__ 却带回了对手拉手结对同学曾艺如的牵挂,因为艺如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工作,怕她孤单,周末__ 就经常邀请她来家里做客,和妈妈一起做一桌子菜,陪她吃饭聊天,还用自己的零花钱给艺如买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两个小伙伴郑重的约定,今后每年的六一都要一起去看望小树。
如今__ 已经不是那个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中,得分最高、年龄最小的小选手了,但她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勤奋、才艺、热心和善良,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爱演奏出一曲曲暖人心扉的乐曲!
2021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优秀事迹5
她品学兼优,是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学习状态好,学习成绩拔尖,综合素质突出,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与同学们共同进步。
她有清醒的人生规划,学习务实奋进,锐意进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厚积而薄发,注意培育科学的 思维方式 并加强知识理念的把握,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她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一丝不苟的 学习态度 ,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表面,而是努力向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发展自己。在学习上她有着独特的过人之处,文理兼优。在进入中学以来的每一次考试中,她都能以优异的成绩位居前列,屡次获全年级总分第一,所有的科目在考试中多次获过单科年级第一,多次获得学校“学习之星”称号。然而她并不满足于每一次成功,她笃信“超越自己才是成功”,因此,她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曾获校园填图大赛一等奖、数学竞赛第一名的优秀成绩。
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她一直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已,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弥补自身的不足。她特别注意各方面的均衡发展,锻炼自已在各方面的能力,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协调协作能力较强。在20__年新生 军训 中,表现优秀,被评为“优秀军训学员”;在校第二届秋季 田径运动 会中获得初一女子100决赛第一名、800米决赛第一名、400米接力赛第二名;曾被评为“体育之星”;在20__学年度被评为“创作明星”;20__年6月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五届“夏青杯”朗诵大赛(广安赛区)总决赛朗诵青年组A组三等奖。
对事认真负责,能力强。作为班长,她敢为人先,勇于担当责任,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是一个能够凝聚全班同学的“领头羊”。她关心同学,热心解答同学的疑难。凭着乐观积极,热情诚恳的性格如鱼得水地协调好班干部之间的工作,并能和班上不同性格的同学和谐地沟通,促进了不少同学的进步,在传达同学的心声与老师的意见上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她对班级的带动作用也体现在班集体活动中,在她的协调、策划下,该班在各方面都迎来了集体的胜利。学校举办的“五·四”文艺汇演获得学校一等奖;在学校 体操 比赛中,带领同学们认真训练,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她全力配合班主任,在发现班级管理问题后主动思考解决 方法 并提出有效方案,使班级管理日趋规范化,班级也多次获得“优秀班级”的称号。“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她相信,一个优秀的人总是来自优秀的集体,一个优秀的人总会为建设一个优秀的集体而奋斗。
乐于助人,积极向上。她个性格开朗,乐观向上,乐于助人。在她的脸上可以经常看到她自信的笑容,因为她相信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顺顺利利,总会有荆棘,有绊脚石,关键是你用怎样的心态去对待。痛苦、懊悔、退缩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用正确的心态去批荆斩棘,才能在与不幸的交错中把握住人生航向。她是个忙碌的人,因为在教室里总能看到她埋头苦读的身影;在班级的事物的处理中总能看到她认真负责的身影;她有这样一句 人生格言 :“如果你很平凡,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寻找到一个时机去突破自我,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充满信心,那样你就会找到自己的定位”。20__年,她积极参加广安市组织的暑期夏令营,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坚持完成每一个活动任务。
2021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优秀事迹5篇精选相关文章:
★ 2021竞选新时代好少年事迹简介范文12篇精选
★ 2021做新时代的好少年演讲稿5篇
★ 2021年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小学生范文10篇
★ 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学习心得5篇
★ 2021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观后感
★ 新时代好少年个人事迹精选
★ 2021年度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直播观后感
★ 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作文最新5篇2021
★ 新时代好少年事迹观后感心得最新5篇2021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s://hm.baidu/hm.js?f3deb3e38843798ce8b6783fc0959c85";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每个月份的节日分别是什么
1月1日 元旦: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2月14日 情人节: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这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 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
3月8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国际劳动妇女节在中国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4月7日 世界卫生日:为纪念组织宪章通过日,1948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并决定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6月23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旨在纪念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索邦诞生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日的宗旨是鼓励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性别、年龄或体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广义上指的是一系列的抗日纪念日。《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办法》中发布的有关法定节日的抗日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
8月1日 中国建军节:八一建军节是中国建军纪念日,每年的八月一日举行,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节日。
9月8日 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 :。“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处于1985年6月26日会议,确定每年9月8日为“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简称为“世界新闻记者日”。
10月1日 中国国庆节: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11月8日 中国记者节:中国五十五万名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节日。院日前正式作出将十一月八日确定为“记者节”。
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扩展资料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比如基督教国家的圣诞节。
有的节日源于对某人或某件的纪念,比如中国的端午节、国庆节、青年节等等。另有国际组织提倡的运动指定的日子,如劳动节、妇女节、母亲节。
随着时间推移,节日的内涵和庆祝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而现时节日经常与日相混淆,事实上大多数节日都没有法定期,如中国部分传统节日仍没有期,如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
生产不发达的上古时代,当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奥秘,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便产生了许多禁忌和迷信观念。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放爆竹习俗原意是避山魈恶鬼,后来增加了祭祖、供神、团圆、等内容
百度百科-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