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 奥运冠军-姚明2016奥运会

tamoadmin

1.中国男篮国家队为什么分成红蓝两队?姚明的这个“双国家队”决策是否有效?

2.41岁的斯科拉、加索尔……以及姚明

3.体育明星有哪些人物?

4.姚明成为“双奥”火炬手,相比起12年前北京奥运会时,他有何变化?

中国男篮国家队为什么分成红蓝两队?姚明的这个“双国家队”决策是否有效?

姚明 奥运冠军-姚明2016奥运会

我认为这个决策是对男篮的持续发展有效的。

面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篮的五连败的局面,姚明依据他的创造性思维和符合中国国情的篮球理念,为了相互竞争,促进有特点球员的发展,决定将男篮分为红蓝两队。我们纵观中国男篮的近几年比赛,的确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在2019国际篮联男篮世界杯预选比赛中,中国男篮红队客场战胜韩国队。

关于为什么要分成两支队伍。其一,两支国家队,更有利于对年轻队员的。在国内,不论什么行业,总会不可避免的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在里面。而姚明就是巧妙地利用双国家队战术,巧妙地缓解了这一暗礁,这就使得原本一些具有狠实力却又很难进入国家队的队员和教练,都能够在国家队中一展身手。

其二,出于对男篮塑造和宣传更好的形象,同时可以更多的在媒体面前引起注意,两支国家队,更有利于造就更多球星,为中国篮球蓄势。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年代,关注度就是男篮发展的血脉,两支国家队,媒体的关注量就是以前的两倍,发展速度就会随即提速。尤其是中国篮球这种职业化开展并未达到顶峰的项目,队员在各自队伍的一个赛季的出色表现,也不如在国家队有几场重要发挥更让球迷认可。

最后,两支国家队,还可以起到有效分担赛事压力的作用,保证了我国男篮体能储备充裕,也避免了出现伤病无可替补的情况。姚明退役后,男篮实际已经进入了无星的时代。姚明上任篮协“一把手”之后,打顺了在亚洲可以排进前四,打不顺在亚洲都是弱队。总之,双国家队政策,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应该继续实施下去。

41岁的斯科拉、加索尔……以及姚明

西班牙男篮与阿根廷男篮都停下了脚步。

各自参加了五届奥运会的保罗·加索尔和路易斯·斯科拉,奥运旅程也到此为止了吧……大概?

谁知道呢?虽然41岁了,但他俩好像一直没停下来似的。

2004年奥运会,24岁的加索尔第一次上奥运会赛场,拿到得分王、封盖王和篮板第四。

但那些年,加索尔在NBA不算愉快:

2001年去到孟菲斯,正式混上NBA后,加索尔在NBA.COM有张标准照:收着下巴,抬眼看镜头,一张清瘦又严肃的脸。

所有人都知道他策应好、技术强、移动敏捷、打法聪明、投篮精确,但他总被说还有点软。

2004、2005和2006,三次季后赛,三个首轮四场回家:邓肯的马刺、纳什的太阳、德克的小牛。

2005年,加索尔有了第二张标准照:他留起了大胡子。那时他已经拿到了6年8600万的合同,2006年成为了西班牙史上第一位NBA全明星。

也是2006年,他拿了世锦赛冠军,只是有点遗憾:他率领西班牙打到了世锦赛决赛,因伤倒下。马克·加索尔带全队身披“保罗依然在场”的红衣,带领西班牙队站上了世界之巅。但他还是那届比赛的MVP。

2007年,欧锦赛决赛,西班牙队被硬朗、粗糙、坚韧的俄罗斯队干掉了。败北的方式极富戏剧性:西班牙在最后7分钟完全无法得分,而俄罗斯靠着AK47领衔的团队防守,以及美国外援JR霍登的绝杀,干掉了加索尔。

截止到27岁,加索尔的命运的关键词如下:

西班牙天才,才华,灵感,首轮被横扫(发生过不止一次),世界冠军但决赛缺席,被逆转。

然后,2008年2月,他去到洛杉矶,换了件球衣,于是有了第三张标准照。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

2008年夏,联手科比,随湖人拿到西部冠军;2008年秋天,加索尔带西班牙队,在北京打了奥运会篮球史上最壮丽的决赛,惜败梦八队,科比投进了那个经典3+1。

2009年夏,NBA总冠军。带西班牙击败蒂奥多西奇们,拿到欧洲冠军。30岁,蝉联NBA总冠军。

那时似乎一切圆满了。NBA冠军、奥运会亚军(仅仅输给美国)、欧洲冠军、世界冠军,齐了。他自己30岁了。可以休息了。

但他没停下来。

在NBA,他继续打到2019年。

在FIBA,他2011年带西班牙夺冠。2013年他目睹弟弟带队,输给了帕克的法国。于是2015年,他35岁,又带西班牙去打了欧锦赛。

我去看了他在里尔的半决赛和决赛。不可思议。他半决赛面对东道主法国,听着全场二万七千球迷的怒吼,砍下了40分。

对面法国的锋线是:戈贝尔、迪奥、巴图姆。三个NBA的老对手,挡不住他的40分。

决赛,他戏耍了瓦兰休纳斯,夺冠了。

35岁。

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得分王。2012和2016年奥运会得分第四。

2016年奥运会,铜牌。

2017年他超越帕克,成为欧锦赛 历史 得分王。

然后就是今年了。他41岁了。

在NBA,他是科比的完美副攻,是两届冠军的当家内线。

但在FIBA,他却是欧洲第一杀神。全欧,尤其是法国篮球迷,永远的噩梦。

另一边,斯科拉。

22岁,他已经跟阿根廷拿过世锦赛亚军。

两年后,他跟跟吉诺比利一起拿过2004年奥运会金牌。

那年吉诺比利是奥运会得分第四。斯科拉,第七。那时斯科拉还是吉诺比利的副手。

2008年奥运会,得分前十都是我们的老熟人:第十AK47,第九韦德(美国得分王),第八哈达迪,第七德克,第六巴赫拉米,第五霍尔登。

第四吉诺比利,第三斯科拉。

第一加索尔。

2010年世锦赛,没有吉诺比利了。

斯科拉带阿根廷去打世锦赛,成了得分王。

实际上,在FIBA世界,斯科拉也许比加索尔更难防。到2019年世界杯,斯科拉成为世锦赛史上第二得分手,只落后于巴西巨星奥斯卡·施密特。

到现在,斯科拉与加索尔一样,41岁,五届奥运会。

他们各有自己的奥运会冠军与世界冠军。在南美与欧洲各自锦标赛砍下了一切可以砍到的数据。各自是世锦赛和奥运会得分王之类。

说起来有趣:

他俩在NBA,都被当做优秀的副攻,完美的队友,都或多或少被批评过:不够硬。

但在FIBA,明明是杀伐决断的大魔王来着?

更进一步:2002年世锦赛得分王德克,2006年世锦赛得分王姚明,在NBA,也被说过软来着?

明明他们在NBA效率不低,在对抗更猛的FIBA世界,也能高效得分来着?

这里有个理念分别。

视觉上的好看,是突破、加速、暴扣。如果只看突破强扣强打,麦蒂卡特兄弟大概是最凶猛的。

但经过那个时代的自然知道,论打得硬,则科比和皮尔斯,是比麦卡兄弟更硬也更扎实的——虽然没那么多第一步强突或飞行扣篮就是了。

NBA世界有更广阔的空间(卢卡的原话),更鼓励速度和突破。FIBA世界则更精密强硬。所以FIBA世界永远更优待那些不一定能冲刺,但小技术细密的挡拆能手、神射手或巨人。吉诺比利在NBA打第六人的部分原因,是他的拼命程度,体能难以持久,但在FIBA就可以。

同理,斯科拉和加索尔老了,但FIBA不榨干他们的体力,只需要他们的技艺,他们就可以打到41岁。

类似于,33岁膝盖已经废了的萨博尼斯,去开拓者还能靠经验打球,年过40回欧洲,照样能打。

FIBA是技战术大师的天堂。

只要不是决定性的重伤,理论上,都可以打很久很久。

刚才没说完。

2000年奥运会,加索尔和斯科拉都还没登上舞台时,另一个80后已经出现了。篮板第六,姚明。

——题外话,2000年奥运会,助攻王是加拿大的纳什,抢断王是19岁的AK47,。

2002年斯科拉跟阿根廷拿到世锦赛亚军时,赛会第一中锋是22岁的姚明。

2004年,姚明奥运会篮板王,得分第三:第四是吉诺比利。

2006年加索尔拿下世锦赛冠军和MVP,但得分王是姚明。

2008年奥运会得分,前三位:加索尔、姚明、斯科拉。

欧洲、亚洲、南美,最卓越的三大长人。

以及,老火箭球迷一定发现了:哇!2008年奥运会得分第二第三,不就是那年火箭的首发锋线!

的确,斯科拉是姚明搭档过,最好的4号位队友了——虽然他俩只搭档了两年。

当年巴蒂尔说过,火箭有三个人喜欢私下里研究防守:巴蒂尔、海耶斯、斯科拉。

我们都知道的是,斯科拉和姚明当过两年队友。第一年火箭打了22连胜,第二年就是姚明生涯巅峰告别。

比较少人在意的事:

2009年火箭过青年军开拓者那个系列赛,众所周知,开拓者用普尔兹比拉、奥登和阿尔德里奇连续绕前,结果姚明系列赛第一战9投9中后,得分受限。

那个系列赛姚明场均16分11篮板,但他没白白牵制开拓者锋线:

那个系列赛,火箭得分王是斯科拉,场均16.2分,而且扛住了对面三年级的阿尔德里奇。

那时我本以为,姚明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跟他并肩扛一切,靠得住又聪明的内线队友了。

然后就是2009年西部半决赛那灿烂的绝唱,我们都知道了。

往前一点,2009年春天,火箭打马刺某战。比赛最后时刻,邓肯对位姚明。

姚明两次提到上线,送出华丽的投篮假动作传球,助攻斯科拉内切得手,火箭赢下比赛。

——约基奇式的高低位,姚明当初也是会的;他和斯科拉的连线,连邓肯都哄得过。

——如果给他和斯科拉再多一点时间的话,谁知道呢?

可惜,斯科拉和姚明27岁才遇到彼此。

如果他俩能一直搭档下去,多好。

2009年夏天姚明受伤,实际上结束了他的篮球生涯。当时他29岁,已经打了三届奥运会。那时斯科拉和加索尔各打了两届奥运会。

十二年后,斯科拉和加索尔打了他们各自第五届奥运会。

斯科拉、加索尔和姚明。

FIBA世界,南美、欧洲与亚洲,本世纪最卓越的内线。

其中一个人已经因伤退役十年了,另两个人则在过去近二十年,纵横FIBA世界。

其实他们都是1980年出生。

今年同是41岁。

体育明星有哪些人物?

体育明星有:

1、刘翔:

刘翔,男,汉族,1983年7月13日出生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栏运动员。他是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室内室外世锦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2、孙杨:

孙杨,1991年12月1日生于浙江杭州,中国国家游泳队队长,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保持者,男子400米自由泳奥运会纪录保持者。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冠军。

3、张继科:

张继科,1988年2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他是乒坛历史上第7位大满贯选手,也是继刘国梁、孔令辉后的中国男乒史上第3位大满贯选手。

4、郭晶晶:

郭晶晶,1981年10月15日生于河北省保定市,前中国跳水队运动员,奥运会冠军。1988年,郭晶晶在河北保定开始了跳水训练,1993年,郭晶晶入选国家跳水队。

1996年,郭晶晶首次参加奥运会。2004年,郭晶晶在雅典奥运会获得女子单人3米板与女子双人3米板两枚金牌,这让她成为中国跳水的****。

5、田亮:

田亮,1979年8月27日出生于重庆,中国内地男艺人、中国国家跳水运动员、奥运冠军。1996年首次参加奥运会,并在跳水男子单人10米台的比赛中获得第4名。

2000年参加悉尼奥运会,并获得个人第一块奥运金牌,从此一“跳”而红,并凭借极具亲和力的微笑和帅气俊朗的外形成为国民心中的跳水王子。

姚明成为“双奥”火炬手,相比起12年前北京奥运会时,他有何变化?

我认为姚明变得比以前更沧桑了,毕竟那个时候的姚明是运动员,而现在的姚明已经退役多年。

对于喜欢姚明的球迷来说,表明退役的时间已经有10多年之久了,很多人似乎已经忘记了姚明单人运动员的时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姚明本身就是中国体育的一个符号,很多人也会把姚明当成中国篮球乃至中国体育的象征。在姚明担当北京冬奥会的火炬手之后,姚明再一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姚明从一个双界奥运会的火炬手。

这是一项非凡的荣誉,北京成为全球唯一能够举办两次奥运会的城市,姚明也是中国首个能够在两次奥运会担当火炬手的人。对姚明来说,姚明在2008年已经担当过北京夏季奥运会的火炬手了。那个时候的姚明是运动员,而现在的姚明是体育事业的幕后人员。

二、姚明比以前变得更沧桑了。

可能是因为年龄的缘故,也有可能是姚明平时的工作过于忙碌,在姚明担当北京冬奥会的火炬手时,很多球迷发觉姚明毕竟变得更为沧桑了。在姚明退役以后,姚明的身材发福非常明显,因为姚明已经缺少了相应的训练负荷,所以体重直线上涨。

三、姚明比以前变得更胖了。

姚明的身高本身就非常高,在普通人看来,姚明似乎像是一个小巨人。在姚明担当北京冬奥会的火炬手时,因为姚明的体重比以前变得更胖了,所以人们在看到姚明的时候感到非常诧异,球迷们也在担心姚明的身体健康问题。时隔14年之后,姚明重新担当奥运会的火炬手,虽然身份非常相似,但姚明的角色显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姚明来说,姚明始终专注于体育事业,同时也在为中国的体育运动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