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比完赛的队员回国还是滞留-奥运会回避差异

tamoadmin

1.为什么德国柏林奥运会是奥委会最不愿提及的?

2.羽毛球比赛05年的规则

为什么德国柏林奥运会是奥委会最不愿提及的?

奥运会比完赛的队员回国还是滞留-奥运会回避差异

1955年,国际奥委会迎来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60周年大庆。当时,国际奥委会发表了一份公报,对奥林匹克运动运动进行了回顾。在这份编号为44号的公报中,国际奥委会首次承认,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11届夏季奥运会是不合时宜的,就当年的错误选择向公众道歉。

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这就是国际奥运会最不愿提及的一届奥运会。

是因为这届奥运会办得太烂吗?恰恰相反,这届奥运会办得太好了,而且组织得相当成功。以至于虽然国际奥委会千方百计想回避这段历史,却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

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创下了多项记录:

——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火炬传递。火炬传递,是现代奥运会的一个象征。但在1936年以前举办的奥运会,是没有火炬传递的。1936年7月20日,柏林奥运会圣火在希腊奥林匹亚点燃,穿过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抵达德国柏林。在那以后,火炬接力成为奥运会的传统仪式

仅如此,德国当局还耗费巨资,用花岗石、大理石等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运动场馆,能够容纳10万观众。此外,德国还修建了豪华的奥运村。但是,尽管如此,为何国际奥委会还不满意,甚至多年以后还耿耿于怀?

原因其实众所周知。3年后,纳粹德国的钢铁洪流,就淹没了柏林奥运会上传达的火炬之光。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德军进攻的路线,差不多就是沿着圣火传递的路线打了回去。

羽毛球比赛05年的规则

新规则一:对司线员“回避”规定更具体。本届奥运会羽毛球赛,共有80名司线员,其中70位来自中国。为保证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地进行,世界羽联规定,本次羽毛球比赛,4名边线司线和2名端线司线都不能吹罚有本国运动员的比赛;也就是说,如果有中国队选手参加比赛,边线和端线司线都要由外国人执裁。

不过,由于国外司线一共才10位,如果是两名中国队选手同时参加比赛,那就需要12名国外司线。李开荣表示,这也使得这一规定在本次比赛中有可能无法得到全面落实。

新规则二:第一次举行抽签仪式。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奥运会虽然是人工抽签,但抽签时不公开;悉尼和雅典奥运会则用电脑派位的方式。为了让比赛分组更加公平、公开,世界羽联此次用足球(搜吧)(搜吧)、网球(搜吧)(搜吧)等比赛通用的方式,举行抽签仪式,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进行人工抽签。

李开荣认为,抽签仪式保证了比赛的分组更加透明,值得提倡。

新规则三:奥运会羽毛球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参赛名额进行限制。为了让更多的代表队有机会参加奥运会,和往届不同,本届奥运会世界羽联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单项上最多有3名(对)选手参赛,而且这3名(对)选手必须在世界排名榜上列前四位。

这一新规定效果非常明显。北京奥运会上,羽毛球参赛队达到50个,比上届雅典奥运会32个球队有了质的飞跃。这也是羽毛球自巴塞罗那奥运会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以来参赛队最多、分布面最广的一届。

新规则四:首次在奥运会比赛中用21分制。2005年,羽联继修改7分制规则的尝试失败后,又推出21分制。经过不到3年的摸索,21分制将在北京奥运会上正式用。

据李开荣介绍,这几年实践下来,21分制还是比较成功的;不仅缩短了比赛时间,大大加快了比赛节奏,也增加了偶然性,这就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经过此次北京奥运会,相信21分制会越来越成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