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3V3女篮成为了中国篮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2.篮球3v3中有那些前锋后卫,分别是干什么的?
3.3V3篮球赛战术
4.如何评价3v3女篮夺得中国篮球第一个世界冠军?
5.3V3篮球比赛规则
为什么3V3女篮成为了中国篮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客观上,在篮球这项极其重视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中,3v3女篮是相对而言对身高和力量要求较低,并且更能发挥中国篮球“小快灵”风格的比赛项目,这是有利于我们女篮姑娘的。
而在主观上,我们的女篮姑娘在训练伤精益求精扬长避短,目前中国3v3女篮的教练组核心成员中的邵埃菲在中国篮球界素有“小钢炮”的美誉,他将自己在全力以赴篮球学院所研发的训练体系带到了女篮,充分锻炼了女篮的配合和判断能力。
技战术上的重视加上客观条件,让女篮的夺冠最后顺理成章。
篮球3v3中有那些前锋后卫,分别是干什么的?
3V3的标准配置是1控球后卫,1小前锋,1中锋,简单的来说分别是进攻组织,外线得分抢板组织防守,内线得分篮板盖帽篮下终结。以下是职业赛场上的各个位置的介绍
一 控球后卫
控球后卫,又叫组织后卫(Point Guard),是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固定位置。控球后卫往往是全队进攻的组织者,并通过对球的控制来决定在恰当的时间传球给适合的球员。控球后卫典型的进攻模式就是在对手得分之后,由控球后卫在底线运球,开始一轮新的进攻。这个位置要求球员具有良好的传球技术和敏锐的比赛观察能力。人们往往通过助攻次数而不是得分的高低来衡量一名控球后卫的成功与否。同时,一流的控球后卫往往也能够有效地跳投,并能够通过外线投篮威胁对手。
控球后卫的特点
一般控球后卫都是各队阵容中身材最小巧的球员,但在现代篮球中也有很多像NBA中的魔术师约翰逊这样高大的控球后卫。篮球比赛在发球后,通常由控球后卫通过运球将球运过半场并将球传给队友来发动进攻。所以一般担任控球后卫的队员都是队内控球能力最好,助攻能力最强的球员.控球后卫往往在球场上担任领导者的角色,很多球队都由控球后卫来决定进攻套路。控球后卫需要很强的控制比赛的能力,需要掌握比赛双方的进攻时间和比赛时间,控制比赛的节奏,将球输送给位置最好的得分手上。所以控球后卫又常常被称为是场上的教练。
二 得分后卫
得分后卫(Shooting Guard),是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固定位置。一般担任该位置的球员身高和体格都低于前锋球员,但在速度上具有优势。他们往往是比赛中最好的跳投手,但往往也能上篮。许多得分后卫都可以兼任小前锋。大多数得分后卫的身高在6英尺3(如本·高登)到6英尺8(如特雷西·麦格雷迪)之间,体重通常在190到240磅之间.
三 小前锋
小前锋(Small Forward),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位置;传统上以进攻得分为主要任务,强调快速推进上篮的能力。随著各种半场进攻战术以及三分线的发展,现今篮坛的小前锋除了速度以外,往往还被要求具备运球突破以及长距离投射的能力。由于强调速度多于强调力量,小前锋通常较大前锋灵活,而体格不如大前锋壮硕。受限于人类先天的体型条件,能够达到小前锋技术要求的篮球运动员,很少有身高超过2米10的;以现今世界男子篮坛的一般水平而论,通常小前锋的身高介于1米96(6呎5吋)与2米05(6呎9吋)之间。由于对灵活走位及外围投射能力的要求,在现今的篮球场上,许多优秀的小前锋球员往往也可兼任得分后卫;能够兼打这两个位置的球员通常被称为“摇摆人”。
四 大前锋
大前锋(Power Forward,有时称作强力前锋),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位置,在中国大陆也有“二中锋”的说法。一个典型的大前锋是球场上体格较壮,而仍具备一定速度的球员。传统上,大前锋被要求利用他们壮硕的体型,在篮下积极强攻并争夺进攻篮板球;而在禁区防守和防守篮板球的保护方面,则被认为是中锋的主要任务。但在现今的篮球趋势中,由于中锋球员的灵活度,以及前锋球员的高度均有普遍提升,导致两者之间的区别日益模糊。查尔斯·巴克利与卡尔·马龙是公认大前锋位置的代表性人物。现今世界篮坛中著名的蒂姆·邓肯与保罗·加索尔,由于兼具过人的身高(2米13,7英尺)以及灵活的身手,在所属的职业球队当中常以大前锋位置上场,而在国家代表队当中则以中锋位置上场。另外,德克·诺维茨基虽然常以大前锋位置上场,但他经常运用运球切入、长距离跳投等技术,使其球风有时更接近于一名典型的小前锋.
五 中锋
中锋,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位置;一般都由队中最高的球员担任,传统上强调篮下的防守,以及防守篮板球的保护。由于具有身高的优势,一些具备进攻天份的中锋球员也常常成为在禁区附近投篮得分的主要进攻点。中锋虽没有固定的“身高标准”,但以现今世界篮坛的一般水平,男篮中锋的身高普遍在2米08(6呎10吋)以上,女篮中锋的身高普遍在1米90(6呎3吋)以上。在技术统计上,中锋通常能贡献最多的盖帽数,且常能达到较高的投篮命中率(Field goal percentage)以及篮板球绩效。在现今的国际篮坛以及职业联赛当中,中锋和大前锋经常有条件相似的球员担任,或被赋予相似的任务,因此已难以明确区隔.
这些分类都是基于战术的调配,篮球规则中并没有任何定明,因此有时也会出现双塔/双中锋、三后卫等情况。基本上,这些位置都和球员的身高有关,控球后卫的身形一般都较矮,而较高的球员,一般都会担当前锋甚至中锋的位置。
3V3篮球赛战术
统一的战术就是双塔战术,反正3vs3有没进攻三秒的。这是你们最大的优势。篮下站位可以选则高0低站位。进攻时一高一低玩翘翘板。抢进攻篮板很有优势,最好都有一定的背身单打和策应能力。这样战术就有变化了,可以双塔单策应,或者双塔双策应,双策应的时候还可以选择内传内打。这样有效的减少了分卫的犯规压力。进攻可以打得风生水起了。
针对A班:直接打篮下,如果遭遇防守果断传球给位置更好的内线和外线得分,即使不中也有篮板保障,几个回合下来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针对B班:对于强力中锋的防守可以采用,轮番顶防消耗他的体力,弹跳好的话就不让他起跳就行了。对于进攻直接突分制造犯规。
对于C班:可以就要拼能力了如果你们能力真的比他们强的话打败他们不是问题。合理运用进攻和防守战术吧。一旦打开了你们会有很大优势的。
如何评价3v3女篮夺得中国篮球第一个世界冠军?
客观上,在篮球这项极其重视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中,3v3女篮是相对而言对身高和力量要求较低,并且更能发挥中国篮球“小快灵”风格的比赛项目,这是有利于我们女篮姑娘的。
而在主观上,我们的女篮姑娘在训练伤精益求精扬长避短,目前中国3v3女篮的教练组核心成员中的邵埃菲在中国篮球界素有“小钢炮”的美誉,他将自己在全力以赴篮球学院所研发的训练体系带到了女篮,充分锻炼了女篮的配合和判断能力。
技战术上的重视加上客观条件,让女篮的夺冠最后顺理成章。
3V3篮球比赛规则
比赛双方报名为3-5 人,上场队员为3 人;
比赛时间:
小组赛 比赛分上,下半时,全场比赛20 分钟。上下半时各10 分钟。
罚球以及换人不停表,比赛最后2分钟停表(包括进球得分后到发球期间),中场休息5 分钟。(罚球进1分,三分线内2分,三分线外3分)
淘汰赛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先得到21分的队伍获胜,总局数胜出两局的队伍获胜。(罚球进1分,三分线内2分,三分线外3分);裁判将于半场结束前1分钟,30秒,10秒,全场结束前1分钟,30秒,10秒告知球员时间;
比赛开始,双方以掷硬币的形式选发球权。第二节开始时交换发球权;
比赛开始、投篮命中、及所有球情况时,均在中线后发球 ;
每次投篮命中后,由对方发球。所有犯规、违例及界外球均在三分线外发球。球发出前进攻方队员不得进入三分线内区域,发球时,防守队员不许踏出三分线外区域。发球队员必须将球传给队友,不能直接投篮 ;
守方队员断球或抢到篮板球后,必须迅速将球运(传)出3 分线外,持球人需双脚踩出三分线,方可组织反攻, 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将视为违例,得分无效;
比赛中,每个队员一场比赛最多5 次犯规(第4 次犯规时裁判提醒),第5 次犯规罚出场。两次技术犯规(不计入个人犯规,但计入全队犯规)罚出场。如果场边仍有替补队员,则可替换上场; 如果一队全场队员被罚剩1人,则比赛终止,比分以20: 0记;
每个队累计犯规半场达6 次后,该队出现第7 次以后的侵人犯规由对方执行两次罚球。所有在加时赛中出现的犯规累计在下半场犯规数中。罚球执行结束后,转换发球权,如罚不中,比赛继续进行,获得篮 板的一方无论攻守必须双脚踏出三分线;
替换球员必须向裁判申请,并且只能在球的情况下进行替换;
比赛中出现任何问题,只能由双方队长负责与组委会成员沟通;
小组赛中如出现平局,则加赛3 分钟(停表),发球权仍以掷硬币的形式决定。如果加时赛仍打成平局,则以一对一依次罚球的形式决胜,两队均罚球一次为一轮,某轮结束后,某队领先1 分即为胜方,比赛结束;
不允许队员将身体任何部位悬挂于篮圈(或篮架)上,否则,可被判罚离场并不能再替换进场;
建议参赛球队在开赛前15 分钟前到场登记;任意球队在比赛开始时间10 分钟后未到场,则该队该场比赛弃权,该场比赛比分记为30:0。淘汰赛将视为出局;
常规比赛时间(前18 分钟)每队每节可叫暂停一次(30secs);全场比赛最后两分钟每队可叫暂停一次(30secs),加时赛每队可叫暂停一次(30secs),所有暂停停表;
对无球队员犯规:比赛最后两分钟对无球队员犯规,则给予技术犯规一次,被犯规队员一罚一掷;
进攻三秒:进攻队员在无球或有进攻动作或意图的情况下在三秒区停留时间超过三秒的话被视为进攻三秒,并进行交换球权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