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格兰中场之变暗藏 兰帕德是毒瘤还是替罪羊
2.安道尔,法国,冰岛,比利时,法国,蒙古,挪威,乌克兰对于新纳粹主义的遏制政策
3.请问一下葡萄牙附近国家有哪些
4.葡萄牙和西班牙历史上是怎么崛起的 又是怎么衰落的
英格兰中场之变暗藏 兰帕德是毒瘤还是替罪羊
英格兰在重重压力下对阵安道尔,兰帕德因伤缺席,他的手臂出现了骨裂和韧带拉伤两处伤情,无法坚持出场。结果在比赛中,英格兰3比0获胜,杰拉德有出色表现。这个结果是否意味着拿掉了兰帕德、英格兰就获得了新生?
赛前鲁尼和兰帕德是压力最大的两个人,前者被指进球效率低,作为前锋,长达两年里,连续15场赛事性质比赛一无所获,这确实说不过去。兰帕德受到指责的理由竟和鲁尼一样,17个月正式比赛没有进球。指责一个中场不进球,这有点少见。
兰帕德对以色列时表现平平(包括错过一次禁区内机会),引爆了球迷的不满,赛前英国太阳报进行读者调查,72%的球迷认为应该弃用兰帕德,这次他的受伤缺席似乎“顺应民心”。但实际上,赛前英格兰主帅麦克拉伦确实准备调整中场,不过目标并非指向兰帕德,他的原是拿下哈格里维斯,保留切尔西副队长,但伤情打乱了部署。
中场一变,英格兰便获大捷,难道少了兰帕德,真是英格兰之福?这显然属于似是而非的谬论。不足以证明什么,安道尔是名副其实的鱼腩,前4场丢掉19球,无论拿下哪名球员,英格兰都有很大胜算,本场的结果不能和弃用兰帕德直接划上因果关联,更多还是拜对手实力不济所赐。
兰帕德之“罪”,在于俱乐部表现和国家队反差太大。这4年在切尔西,他每赛季的进球都稳定在“20+”(03-04赛季20球;04-05赛季22球;05-06赛季23球;06-07至今20球),放眼欧洲足坛,这样稳定的进球型中场都比较罕见,这自然提高了人们的期望值。但世界杯至今,兰帕德在英格兰队的表现并不抢眼,进球率远比不上在俱乐部,这自然容易造成“发挥不佳”的印象,加上在世界杯这种比赛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面对球迷从去年6月延续至今的认知惯性,兰帕德要想翻身确实不易。
穆里尼奥曾指出,兰帕德对球队最大的贡献不是进球,而是他攻防两个环节中的到位率,作为一名中场,最失败的表现是在比赛中“消失”,但这很少在兰帕德身上出现。客场击败马其顿赛后,麦克拉伦也曾指出兰帕德的传球总次数接近了百次,对串联全队起了关键作用,但是,在人们印象中,兰帕德是一个必须进球才算发挥好的中场。
兰帕德的经历,另一个已从英格兰队退休的人应有同感,他就是斯科尔斯。虽然麦克拉伦三番五次想邀他出山,但不得不指出的是,斯科尔斯英格兰队生涯的整体表现其实也较为失败,俱乐部和国家队表现的巨大反差在他身上甚至更加明显。曼联名宿马卡里曾慨叹:“斯科尔斯代表英格兰时总是若有所失,一回到曼联就生龙活虎。”
斯科尔斯在2004年退出英格兰队,实际上当时他多少有些心灰意冷,埃里克森的打法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接受《曼城晚报》访时,斯科尔斯曾公开抱怨说:“在英格兰队,防守反击打得很多,队友习惯用长传找前面的欧文,我又不喜欢长传球,而曼联要比英格兰队控球时间长很多,也许这就是我在中场‘’的原因。每次回国家队,记者老问我为什么还不进球,我并不想找借口。”
兰帕德的技术细腻度难比斯科尔斯,踢法也有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需要球队有控球率。唯一的差别是,斯科尔斯需要自己脚下有球,打小配合和地面渗透是他的最爱;兰帕德则需要别人替他控球,在切尔西,边锋控带拿球吸引防守,扯出空档后,兰帕德伺机前插进攻才能发挥最大效率,他是一个不该脚下拿球时间太长的类型球员,嵌入一个合适的体系才能发挥最大值。一个值得一提的例子是,2004年欧锦赛上,斯科尔斯打中场左翼、进攻时斜插到中路打前腰,兰帕德在中路后插上,这套配置运转的不错,那届比赛也是斯科尔斯罕见的英格兰队杰作,兰帕德更加抢眼,个人打进3球,光彩仅次于鲁尼。而在现在的英格兰队,让兰帕德在中路拿球组织,是用其所短,这是打法而非个人的失败。
在英格兰队,球员脚下控球技术普遍粗糙,经常见到一个长传打到前面直接找前锋,而中场球员不等奔跑到位,球已被破坏打回,他们又要掉头向回跑。斯科尔斯曾在这种“折返跑”中不知所措,兰帕德、杰拉德等人何尝不是,就算放上阿隆索、德科这样典型的控球型中场又能如何?配合打不起来,技术也无从发挥。由此引发的一个话题是,从球员单个个体的角度看,在英格兰这样的球队中打中场,难度是否要高于巴西、葡萄牙等技术流?
安道尔,法国,冰岛,比利时,法国,蒙古,挪威,乌克兰对于新纳粹主义的遏制政策
北欧包括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冰岛五国
西欧国家:英国、法国、爱尔兰、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中欧国家:瑞士、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列支敦士登。
南欧国家: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利诺、马耳他、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门特内哥罗Montenegro)、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匈牙利是南欧国家。 其中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门特内哥罗Montenegro)、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匈牙利这些巴尔干国家往往又被称作东南欧国家。
请问一下葡萄牙附近国家有哪些
葡萄牙附近国家有西班牙、法国和安道尔共和国等国家,它与比斯开湾接壤,北面是安道尔共和国和法国,西部与葡萄牙接壤。西班牙王国是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和葡萄牙在其国境西部相连。欧洲高山国家之一,旅游条件优越,是名副其实的旅游王国。法国全称是法兰西共和国,西欧的一个国家,是葡萄牙周边国家之一。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旅游业发达,是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安道尔共和国位于西南欧,是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的内陆国,与葡萄牙接壤,是世界袖珍国家之一。
更多关于葡萄牙附近国家有哪些,进入:s://.abcgonglue/ask/f844a31615823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葡萄牙和西班牙历史上是怎么崛起的 又是怎么衰落的
葡萄牙全称葡萄牙共和国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共和制国家,东邻同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的南部和西南部都是大西洋的海岸。除了欧洲大陆的领土以外,大西洋的亚速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的罗卡角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端。
西班牙同样也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邻葡萄牙,东北部与法国和安道尔接壤。南与非洲的摩洛哥隔海相望。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扮演重要角色,成为重要的海上强国。全胜时代的葡萄牙甚至和西班牙签署了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意图瓜分全世界。在西方近代史上,葡萄牙是欧洲历史文化发源地之一。
16世纪到18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影响世界的全球性帝国。在欧洲各国中葡萄牙是殖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从1415年攻占北非到1999年澳门移交。其殖民活动斤六百年,曾包括世界上53个国家和地区。官方语言成为全球2.4亿人的母语和世界第八大语言。西班牙在16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和全球性的日不落帝国。
葡萄牙殖民地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历史上长期被异族人统治,饱受入侵之苦的两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反抗,在反抗中实现统一并建立了现代民主国家。
在几乎整个16世纪两国垄断了欧洲的海外贸易和殖民地。海外贸易的丰厚利润和新大陆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两国,从而使这两个小国率先称霸世界。
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
葡萄牙的衰弱。早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并前就显出了端倪。首先让他们富足起来的香料贸易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葡萄牙并不出产用来交易的原料,同时也不想生产那些工艺品。香料贸易的终点也不在里斯本,而在安特卫普。,香料贸易的成本成本也在逐渐加大,葡萄牙为了东方的战争需要花钱,为了维持和当地部落的贸易也需要花钱,而且航行到印度有很大的风险,死亡率极高。
葡萄牙人在东方的扩张可以说有点“过度”,分散到了许多地方。葡萄牙并没有相应的人口来承受如此多的“领地”。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博克萨说,葡萄牙人是“肚饱眼饥”,什么都想“吃”,可是又“消化”不了。葡萄牙也曾做过努力,让国家适度从贸易中分离出来,交给一些公司去经营。但是并没有成功。
在葡萄牙的工业生产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葡萄牙的东方贸易却带动了欧洲其他国家如英国、荷兰工业品的生产。一旦他们意识到葡萄牙人只是转手贩卖他们制造的东西,他们就用自己的舰队一步步剥夺了葡萄牙人在远东的据点,自己取而代之。
西班牙的衰落
一方面是由于对手实力的增强而相对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经济从一开始就为这种衰落埋下了隐患。
在强大的王权和狂热的宗教信仰的支撑下,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
这些王朝战争、宗教战争耗费了西班牙人的鲜血和西班牙的财富。西班牙统治者的过分扩张,显然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他们试图不仅在海上,也在陆上扮演主要角色。这与英国后来实行的颇为成功的战略形成鲜明对照。英国的战略是,置身于大陆事务的,只有在势力均衡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才进行干涉。这种战略使英国人能全力以赴地保护、发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则和法国一样,集中注意力于欧洲大陆,并不断地卷入欧洲战争。最终结果是,英国人能建立起一个世界范围的庞大帝国,而西班牙人却先后失去了对自己帝国的经济控制权和政治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