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需中文奥运小故事
2.在奥运会开幕式上,那副巨大的画到底是怎么做成的
急需中文奥运小故事
奥运小故事
今天好容易有点时间了,可以写写这几天的感觉。
其实奥组委本身和其他的单位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不过工作内容比较特殊罢了。而且,就像那天监察部部长讲廉洁奥运的时候说的那样,大家是处在一个可以给党和国家和人民丢脸的位置上。所以,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奥组委还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很多工作上的事情都不可以说,以后还得多注意注意。
第一天培训的时候体育大学的孙教授给我们讲奥运常识,提到几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1. 古代奥运会的时候,马拉松比赛是不像现在这样的,有很好的安排,一路上还有水站什么的。那会儿的运动员都是累了就躺下,渴了就看路边有没有水喝或者到居民家里要点。快到雅典的路上,好多当地的居民都扛着自家的酒桶出来了(希腊都是自己家里酿葡萄酒,现在也是)。度数很低的葡萄酒,边喝边看运动员比赛。希腊人呢,又很热情。于是,极度口渴得运动员们就喝了一杯一杯的葡萄酒,还没到终点呢,都倒下了。所以那会儿的冠军往往都是希腊的运动员。讲到这,底下开始议论了:“那北京奥运会的时候.... 二锅头吧..."
2. 关于中国足球队的辉煌。1932年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当时的人数很少,也没有成绩。到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纳粹的那次),中国组织了一支一百多人的团参加奥运会。当时,中国代表团筹集路费,中国政府出资三分之一,由张学良将军发起社会募捐,筹集了三分之一,但是还有三分之一没有解决。最后想了一个办法:中国到德国需要坐船,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于是,把中国足球队提前两个月先派了出去,每到一个国家,就上岸比赛,用卖门票的钱寄回上海筹集路费。底下听的都很纳闷,中国足球队还能挣门票?!!当时中国足球队在亚洲的地位是这样的:!在这一个月当中,中国足球队天天比赛,共比赛27场。"猜猜赢了几场?" 一共平了4场,其余全胜!就这样,中国奥运代表团才凑够了路费,参加了当时的奥运会。奥运会开完后,为了筹集回国的路费,足球队又先出发了...篮球队也出去了...最后还是有一部分没有办法回去,最后就一人发了100美金,让他们自费留学了。
"现在要是咱们也没路费,把中国足球队派出去...." (~~~~~汗~~~~)
3. 关于美国运动员的故事。美国运动员在最初的现代奥运会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成绩一直很好,但是,也最会钻比赛规则的空子。最早的田径项目,抢跑的人会被罚退后一米,抢跑两次就退后两米,以此类推。抢跑怎么算呢?就是跑出去才算。于是,美国运动员就在喊"预备"之后,身子大幅度晃悠一下,再收回来,于是,旁边的人都出去了,都被罚后退一米。美国运动员一看,还有靠边的没看见他晃悠,嗯,再来一次吧。又“预备”之后,晃悠了一次,于是大家又都出去了。这样,所有的人都被罚后退一到两米。美国人当然就拿了第一。后来,抢跑的规则改了,不罚后退了。但是呢,没有规定抢跑的次数。于是,美国运动员又开始想办法。在比赛的时候,一共抢跑9次,把其他运动员都搞得神经错乱,体力消耗,于是,美国人又赢了。于是,规则就改成了现在的样子,只允许抢跑两次。有的时候,比赛的国家会出一个策略,找一个陪跑的专门抢跑,消耗竞争对手的体力和精力,以保证主要队员的胜利。
-------------------------------------------------------
为"失意者"塑铜像
在雅典奥运会田径赛场上,人们又看到了"常青树"奥蒂的身影。作为田径比赛年龄最大的选手--44岁的她,参加了女子100米、200米的比赛。尽管均被挡在决赛门外,其中进入200米半决赛后,她因身体原因不得不退出争夺,但她还是获得了世人的赞许和敬佩。
1980年,20岁的奥蒂开始参加奥运会,便获得200米铜牌。这位牙买加姑娘当即下定决心,要在以后的比赛中夺取奥运会金牌。怎奈她的运气真是太差了,先是碰上了"猛男"似的世界纪录保持者美国美人格里菲斯·乔伊纳,后又遇上从跨栏客串短跑、神勇异常的的美国"飞人"德弗斯,奥蒂一次次被挡在了她们身后。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她100米跑出了10秒85的高水平,竟然只获得第五。4年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奥蒂与德弗斯在100米决赛中同时领先,并以10秒94并肩冲过终点,裁判只好借助计算机对终点高速摄影照片进行判断。裁定结果是,德弗斯比奥蒂早千分之五秒冲过终点线、即仅仅快了5公分的距离。奥蒂只能流着眼泪接过银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奥蒂在100米比赛中获得第四,却在4×100米接力比赛中为牙买加夺得一枚铜牌。赛后,已届不惑之年的她无奈地表示,自己将离开跑道,去专心致力于所爱的服装设计事业。 谁也没有料到,雅典奥运会,奥蒂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跑道上,并在100米预赛中跑出了11秒14的不俗成绩。
回头看来,在24年间,奥蒂先后参加了七届奥运会,获7枚奖牌,虽然始终未能成为金牌英雄,虽然2002年她已经加入斯洛文尼亚国籍,但牙买加体育部门最近还是决定,斥资100万美金,为奥蒂建一座铜质塑像。
与奥蒂"同病相怜"的还有一位男子短跑选手--纳米比亚的弗雷纳里克斯。他是上世纪90年代世界最优秀的男子短跑选手之一。无奈"生不逢时",先有英国的克里斯蒂,后有世界纪录创造者、法国的贝利和美国的迈克尔·约翰逊与之并肩比赛,致使1992年和1996年两届奥运会,表现相当抢眼的弗雷纳里克斯在100米、200米比赛中,都与冠军擦肩而过。 4枚奥运会银牌让他尴尬地得名"银牌专业户"。即便如此,弗雷纳里克斯也没有恢心。雅典奥运会,37岁的他还是奋力夺得了200米第四名。
前不久,弗雷德里克斯被推选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这是在雅典奥运会上由参赛选手投票当选的。现在的19名委员中,俄罗斯的布勃卡、摩洛哥的奎罗伊、中国的邓亚萍等多数人都获得过奥运会冠军。弗雷德里克斯能够跻身其中,足以表明各国运动员对这位老将的尊重和对其锲而不舍追求精神的肯定和褒奖。
他们也是胜利者
若问奥运会马拉松赛的纪录是多少,不少田径迷一定会脱口而出:男子由葡萄牙的洛佩斯保持,为两小时09分21秒。女子纪录为日本选手高桥尚子所创,为两小时23分14秒。可如果再问,奥运会历史上,跑完马拉松用时最多的选手为何人?他们一定会愕然:"还有这样的纪录?"这是一个特殊的纪录,因为它纪录着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那是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男子马拉松比赛结束后,组织者发现参赛的68人,除33人中途退出,34人跑完全程外,日本运动员金栗四三却不知去向。 第二天他们才从日本代表团处得知,金栗四三比赛途中进入路边一家住户讨水喝,顺便躺下休息,居然呼噜呼噜睡着了。一觉起来,马拉松赛早就结束了。 从亚洲千里迢迢赶到欧洲参加奥运会,竟然"半途而废",金栗四三后悔而又扫兴地回到日本。之后,每次与别人谈起这件事,他总觉得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没有完成,失落感日益中深。
转眼到了1966年,金栗四三已逾古稀之年。为了弥补已经困扰自己五十多年的缺憾,老人专程前往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找到当年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旧地,找到自己当时中途离去的地方,然后,步履蹒跚地跑完了几十年前就应跑完的距离。 从1912年参加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到最后跑至终点,金栗四三用了54年8个月26天再加8小时32分,创造了一个特殊的纪录。这件耐人寻味的奥运故事吸引了当地媒体的记者,他们纷纷跑来采访金栗四三,并为老人的精神所折服。他们一致认为:"这位昔日的奥运选手、如今的日本老者,不是失败者,而是一位胜利者。"
在奥运会开幕式上,那副巨大的画到底是怎么做成的
抖落点关于奥运开幕式的“内幕”
到日子开车去了那个顺义幽静的度假别墅村,进去才发现我已经晚了。先见到那时是艺术评论杂志编辑的刘晓真,她告诉我已经有人来了。进去后,看到早到那里的有认识的,是原国家话剧院院长刘树刚,原来文化部艺术出版社的社长卜键,还有见过面不太熟的当代艺术策展人杨卫。经田青介绍,认识了湖南美术出版社的既是编辑又是当代艺术家的李路明。后来的则是老朋友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
人到齐了,没有废话,田青开始介绍情况。田青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北京奥组委现在开始准备进入策划程序。这项工作的初始阶段,是由经过筛选的7个创意团队分别进行策划。我们这个团队就是田青领衔的文化部中演公司的团队。中间田青又说明,最早是12个团队,但最后7个的原因是将4个团队归到张艺谋的团队。也就是说,张艺谋的团队实际上是由5个团队组成。接着,田青颁布奥组委对策划团队的纪律要求。要求首先是保密,然后是没有版权和著作权,因为这是国家行为,是参与此事的每个人作为公民的义务。此刻大家觉得很崇高,纷纷表态完全没有问题。于是,天青发给大家每人一摞纸,都是关于以上条款的个人放弃声明,大家拿在手里刷刷地签完,也未仔细看。我当时想拍照这个瞬间,但又觉得这本身就是件保密的事,再拍照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故还是灭了自己的这个念头。
进入讨论。首先大家强烈发表看法,就是这次再也不能用那些滥俗的中国符号了,比如--兵马俑、京剧脸谱、安塞腰鼓等,而且每提一个这样的符号,都挂上张艺谋的业绩,结果有点像对张艺谋的批判会了。想起现在网络上对张艺谋的一片溢美之声,再回忆那个场景挺逗的。不过大家还是就是否用中国符号的问题作了讨论,结论是作为中国人主办的奥运会,不能没有中国符号,只是要甄别出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符号,和怎么运用的问题。
接下来,由田青宣讲他事先已精心撰写的方案。田青是音乐理论家,而且最擅长的是民族音乐批评,所以这个方案有着浓重的中国文化气息。客观地说,这次呈现的主要内容,田青的方案中都考虑到了。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天圆地方的太极图式等。而且整个方案就是古代文明和现代中国上下两个部分。具体的细节还包括从远古文明人类的结绳记事,到活字印刷,到现代数字技术的01;还有九曲黄河源头高亢的歌声与马友友大提琴的交响等等。最后希望是展现人类和平的快乐。
对于田青的方案,大家分别从各自的角度给予了补充,尤其是在细节的呈现上。因为这个开幕式毕竟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技术活儿,任何想象还是必须有呈现手段的支撑的。大家的意见非常多,因为那个"保密",我们没有一个人记录,所以许多具体的创意想法我已经记不起来了。有些印象的是,刘树刚提出点火应该用"凤凰涅磐"这个典;我提出现代部分的转折应该启用超大屏幕的LCD,以及让儿童充当几个转折点的角色等。
再后来,听说组委会还是确定张艺谋为总导演,我们的方案不过是为他当垫脚石罢了。再后,这事对于我来说,基本就忘了。
去年夏初,参加河南组织的"世界百名摄影家看河南"活动,我参加的是北路,其中一站就是登封。到登封,晚上组委会组织大家观看大型景观演出"少林",是登封请张艺谋导演的一台节目。整个演出利用少室山巨大的山体为背景,配以大量高功率的照明,气势很大。在看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张艺谋的开幕式,是一定会用这些手段的。比如,他最拿手的吊钢丝、空中飞的LCD人形,LCD拼出的大型图案等。果然,这些在昨天的奥运开幕式上都出现了。
两年前的事回忆完了,还是说说昨晚这场热闹吧。
昨晚的开幕式演出,仍然是可圈可点,总体印象算是及格而已。所谓及格,就是还没有太多让人一眼就不满意的纰漏,除了那首令人愤怒的有气无力的主题歌外。
先说优点:
1,29个空中走来的焰火脚印十分富有想象力,堪称绝作。
2,英国的马克·菲舍提出的地球《梦想》一节,很精彩。
3,由所有运动员参与的一幅巨画贯穿始终,高明的艺术创意。
再说缺点:
1, 整个是一个大舞台剧,缺少体育运动会的特点。
2, 以古代文明展示为主,现代只是虚晃一枪。
3, 画轴的想法很巧妙,但使用过长,单调乏味。
4, 是一个国家意识的宏大叙事,缺少深沉的人文精神,见景不见人。
尤其是最后一个缺点,曝露出我们还是应该认真思考的许多话题。也从这一点上说,我认为这场开幕式和雅典开幕式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那场开幕式,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对人的尊崇,其内在的精神是北京根本就体会不到的。北京气势宏大,但总是给人"集体"的"暴力"感觉,和说事不说人的感觉。其实张艺谋还是张艺谋,重娱乐,轻精神。他是一个非常好的舞台导演,但绝不胜任编剧的角色。而任何演出文本,灵魂的是精神。张艺谋对所有其他人的创意作了自己包装诠释,最后还是归结到他重形式,轻精神的老路上。在这顺便说一句,看张艺谋现在发表的言论,除了对那个洋人提了一句外,绝口不提国内这些团队的创意贡献,给人感觉好像整场开幕式都是他一个人的创意。这就有些矫情了,也失风度。这么大的一个工程,相信他作为总导演付出的心血不少,但全部都是一个人创作,鬼才相信。张艺谋此刻若谦虚地说这是一场全体人民的智慧杰作,我想他赢得的尊重会更多。话说回来,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结局?我想还是领导此事的那些人的文化素质问题。这样的工程,毕竟是一个文化内涵份量极重的工作,团队中还是应该多一点文化工作者,而不能都是张艺谋这样的技术人才。开玩笑的说,应该让田青这样的学者领导张艺谋就对了。
还想说的是,好在开幕式还有运动员入场这一大环节,看那些洋溢着自信,自始至终兴奋雀跃的,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的各国运动员,才真让人感到这是我们地球人类的嘉年华。他们那么友好,温馨,自由,乐观。相比之下,前面就有些显得"装"了,也不重要了。高科技?雕虫小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