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足球队被禁赛-宁波大学足球联赛

tamoadmin

1.李宁大学生足球联赛

2.李宁杯大学生足球联赛参赛名单

3.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的历史沿革

李宁大学生足球联赛

宁波大学足球队被禁赛-宁波大学足球联赛

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CUFL)是中国高校参与范围最广、竞技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足球联赛,也是唯一被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正式认可并全力支持的全国性大学11人制足球赛事。自推出以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已经迅速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最受全国大学生喜爱的联赛,被大学生们亲切的称为“我们的足球联赛”。

2006年4月24日,李宁品牌就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签订长达10年的合约,首届李宁大学生足球联赛在北京正式启动。在未来十年里,李宁品牌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将致力于共同打造一个中国国内参与人群最多,影响力最大,最具吸引力的大学生足球联赛,共同发展和丰富校园足球文化。

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比赛,第一、第二阶段近两个月的较量,24支队伍从全国各地脱颖而出,参加第三阶段(6,7月份)的总决赛。

一般是足球传统高校进行比赛,有一定的门槛。并不是想报名参加就能参加的,最好咨询所在学校的学工处。

参加南区比赛的有同济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宁波大学、厦门大学、三峡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湖南商学院、南昌大学、贵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香港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2006-2007李宁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是由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足球协会主办、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冠名赞助、北京一动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独家商务和推广机构的高校顶级赛事之一。联赛自1999年创办,至今已连续7届,是中国国内高校参与范围最广、竞技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足球联赛、唯一被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认可的全国性大学11人制足球赛事。联赛在全国33个省份赛区开展,联赛分为省内预赛、分区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每届联赛省内预赛将有600支队伍(学校)参加。

2007年赛季为第七届联赛,分为2006年9月—2007年3月省内预赛阶段,2007年4月分区赛阶段,2007年5—6月全国总决赛阶段。由于今年全国大运会和世界大运会的时间安排,本届联赛总决赛赛程调整到9月进行。2007年5月15—25日石家庄经济学院承办北区比赛,6月5—15日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南区比赛,9月15—25日广州大学城承办全国总决赛。

参加北区比赛的学校有西安财经学院、宁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河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延边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河北师大、石家庄经济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南区比赛的有同济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宁波大学、厦门大学、三峡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湖南商学院、南昌大学、贵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香港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总决赛则是北区前六名和南区前五名加上去年联赛四强:山东大学、华东大学、太原理工、北京理工及东道主16支队伍角逐。

“足以改变世界”是李宁杯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口号,新推出的联赛吉祥物“大足豹”,是只可爱而活泼的“大脚”豹子,象征大足赛“年轻,锐不可挡”的内涵。同时组委会还将启动组建“李宁”校园足球社团活动,使联赛扎根校园;完善本届联赛冬训营活动,提高运动员成绩,促进和提高联赛专业性和竞技水平。

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从2006年起将连续十年冠名赞助该项赛事,推出一系列足球专业产品,满足广大足球爱好者的运动需要。乐百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为联赛提供饮水。CCTV 5和《足球报》作为媒体合作伙伴,将对赛事进行全方位报道和转播。作为赛事推广公司的一动体育公司将大学生十一人制足球联赛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相结合,整合并共享校园,立体交互为客户创造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的平台。

李宁杯大学生足球联赛参赛名单

参加南区比赛的有同济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宁波大学、厦门大学、三峡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湖南商学院、南昌大学、贵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香港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2006-2007李宁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是由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足球协会主办、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冠名赞助、北京一动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独家商务和推广机构的高校顶级赛事之一。联赛自1999年创办,至今已连续7届,是中国国内高校参与范围最广、竞技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足球联赛、唯一被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认可的全国性大学11人制足球赛事。联赛在全国33个省份赛区开展,联赛分为省内预赛、分区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每届联赛省内预赛将有600支队伍(学校)参加。

2007年赛季为第七届联赛,分为2006年9月—2007年3月省内预赛阶段,2007年4月分区赛阶段,2007年5—6月全国总决赛阶段。由于今年全国大运会和世界大运会的时间安排,本届联赛总决赛赛程调整到9月进行。2007年5月15—25日石家庄经济学院承办北区比赛,6月5—15日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南区比赛,9月15—25日广州大学城承办全国总决赛。

参加北区比赛的学校有西安财经学院、宁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河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延边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河北师大、石家庄经济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南区比赛的有同济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宁波大学、厦门大学、三峡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湖南商学院、南昌大学、贵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香港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总决赛则是北区前六名和南区前五名加上去年联赛四强:山东大学、华东大学、太原理工、北京理工及东道主16支队伍角逐。

“足以改变世界”是李宁杯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口号,新推出的联赛吉祥物“大足豹”,是只可爱而活泼的“大脚”豹子,象征大足赛“年轻,锐不可挡”的内涵。同时组委会还将启动组建“李宁”校园足球社团活动,使联赛扎根校园;完善本届联赛冬训营活动,提高运动员成绩,促进和提高联赛专业性和竞技水平。

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从2006年起将连续十年冠名赞助该项赛事,推出一系列足球专业产品,满足广大足球爱好者的运动需要。乐百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为联赛提供饮水。CCTV 5和《足球报》作为媒体合作伙伴,将对赛事进行全方位报道和转播。作为赛事推广公司的一动体育公司将大学生十一人制足球联赛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相结合,整合并共享校园,立体交互为客户创造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的平台。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的历史沿革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是宁波大学下属的学科性学院,成立于1999年5月,是浙江省最早成立的二级体育学院。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成立新宁波大学之后,以宁波师范学院体育系为基础,加入原宁波大学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公共体育部,正式成立体育学院。 学院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地方服务和学科竞赛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原有“体育教育”专业基础上,1999年新增“社会体育”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2004年申报“运动训练”专业获得成功,次年开始招生。“体育教育”专业现为浙江省重点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2003年申报“体育教育训练学”首个硕士点获得成功,次年开始招生,实现学位点建设突破性发展。2005年申报“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点获得成功,次年开始招生。2009年获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领域的在职及脱产专业学位研究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600余人。

2004年“体育教育训练学”成为学校重点扶持的12个优势特色(后备)学科之一,2007年列为宁波市重点学科。2009年“体育人文社会学”列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5年,我院成功申报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宁波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成为宁波大学为数不多的省部级社科研究基地之一。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和体育教育训练学实验室均为浙江省财政厅资助实验室,还设置有宁波市教育系统体适能监测中心和浙江省体育职业技能培训站。

2005年,我院被教育部随机抽出了03级10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中一举夺得了总冠军,取得了浙江省参赛学校历史最好成绩,受到同行高度关注,标志着我院专业教学和学生的理论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蝉联第一届、第二届浙江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体育类第一名。我院05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主持的《阳光体育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创业团队获得浙江省第六届“挑战杯”创业大赛二等奖。

学科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教学研究条件的有力支撑。学院的教学训练硬件条件得到了改善,特别是“十五”期间,新增了七片标准网球场,对原运动场进行了改建,建造了标准的400M田径运动场;教学科研办公条件得到了改善,新建了教学实验办公综合大楼,增设了多个实验室,使专业实验、基础理论实验逐步走上正规。实验仪器设备进入国内院校先进行列,拥有KISTLER三维测力台、MEGA八道肌电仪、TEAM三维录象解析系统、NOVER鞋垫式压力分布测量系统、COSMED气体代谢系统、INBODY体成份测量仪、MORNAK有氧和无氧功率自行车等先进设备,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训练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服务创造了条件;大学生体能体质测试中心配置了能够满足教育部规定的全部测量项目的学生体质测量设备。

随着宁波大学“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入,我院在课程、教材等教学基础建设上取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对“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三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修订后,形成了新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现有国家精品课程(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经济学)2门和浙江省精品课程(田径、足球)2门,多门课程入选校级优秀课程,90%以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估的“生评教”中得分90分以上。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学院建立了以教授为主要成员的教学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小组;建立了若干个重点中学的教育实习基地,实施“进名校实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逐年提高,学校抽查名列前茅;公共体育实现了专项化和俱乐部制教学,全面实行了大学生体能体质测试工作;研究生教育起点高,课程设置适度超前,研究生论文开题工作严谨扎实,成效明显。

建院以来,学院的科研工作一年一个新面貌,科研的整体实力和水平逐年提高。特别是“十五”以来,学院加大了对科研工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体育学院科研奖励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科研工作形势喜人。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重点和一般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10余部,在体育类一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权威期刊《体育科学》近20篇)。学院整体科研工作向项目研究、团队研究转化。

建院初期,竞技运动水平在一段时间内处于省内中等水平。学院致力于打造乒乓球、篮球、足球、田径、竞技健美操等品牌运动项目,狠抓训练体制改革工作,在省内高校率先实行了项目主教练负责制和训练工作课堂教学制,加大奖励力度,重过程、重结果,形成了一支思想素质好、训练水平高的教练队伍。2004年被浙江省教育厅授予“浙江省高校体育突出贡献奖”。乒乓球项目在2009年获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男子甲组团体冠军、男子乙组团体季军、女子乙组双打冠军,2010年获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女子高水平组团体冠军、男子高水平组团体亚军、高水平组女双季军、高水平组男双亚军、高水平组女单第五名,代表中国大学生体协参加泛波罗地海大会获2金4铜;篮球项目在2009年和2010年CUBA东南赛区比赛均进入八强;足球项目在2004—2009年蝉联浙江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六届冠军,2008年获浙江省高校五人制足球联赛冠军,2007年、2008年、2010年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南区决赛)进入八强;田径项目在2006年获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甲B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007年获浙江省第十二届大运会田径专业组团体冠军;竞技健美操项目在2006年获全国健美操锦标赛院校组团体冠军,2009年获亚洲健美操锦标赛获女子单人操铜牌、混双铜牌,2010年获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单第十名。

学院坚持以思想政治工作统一人心,凝聚人心,着力增强教职工的团队精神。学院建立和健全了教代会制度,调动了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学院工会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先进分工会”。

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教工党员在教学、科研、运动竞赛、管理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教职工中的党员比例由建院初期30%上升为54%,学生党员由2.7%上升到了16%,形成一支以党员为骨干的战斗力强的队伍。

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学生工作形成了体育专业特色鲜明的品牌。学院学生工作部门被学校评为“三育人”先进集体,优秀分团委,优秀学生会;学院分党校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分党校”;体育舞蹈协会、健美操协会等学生社团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以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出色的表现形成校园亮丽的风景线;学院与宁波市南门街道建立的“校区共建文明”社会实践基地,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市社会实践先进集体。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主的学生第一党支部在2005年开展的“支部建设创新活动”中,围绕“成长在社区、服务在社区、学习在社区”主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性活动,被浙江省教育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