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契冬奥会滑雪-索契奥运会冰立方

tamoadmin

1.北京冬奥会上哪一刻让你热泪盈眶?

2.北京冬奥会有在东北的项目吗

3.北京冬奥会哪个瞬间让你感受到体育精神的魅力?

北京冬奥会上哪一刻让你热泪盈眶?

索契冬奥会滑雪-索契奥运会冰立方

2022年奥运会在北京开幕,运动健儿纷纷从全世界各地来到这里,齐聚一堂,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和一个非常好的心态迎接着心中的梦想。这是全世界的赛事,也是人类的又一次超越。

说实话,在这之前我是不经常看冬奥会,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东北妹子,对于冰天雪地都已经成了审美疲劳。什么滑冰、滑雪我都是屡见不鲜了。但是这次的奥运会不知道为什么有着很大的魔力,我不仅看了,更为里面各位大神的精彩表现而动容。因为这届运动会真的有很多让我觉得不仅仅是兴奋和激动,还有更多的感动。

羽生结弦

一个执着于超越自己、超越人类极限的人。花滑运动在此之前其实没有我们现在那么的火的,但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个神奇的人,让这项体育运动变得熠熠生辉。

神仙打架”般的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于10日落下帷幕。在比赛中,倒数第8个出场的羽生结弦登场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4A”,遗憾的是挑战失败,不少现场观众发出叹息。随后的跳跃动作,羽生继续出现失误摔倒,但很快找回状态,观众也及时送上掌声鼓励。不过,由于先前短节目的分数与第一名差距太大,他最终以总分283.21分获得第四名。现场不少观众对勇于尝试和突破自己的羽生送上掌声和欢呼。后者在完成结束动作后久久望向天花板,然后深深鞠躬,似乎是在向赛场告别。

我记得当时陈滢对羽生的浪漫式解说:“看着让人心疼”,当时一下就触动了我的心。你知道吗,这种心情绝对不是同情,而是说一个人他不再是单纯的为了成绩和奖杯而来,而是就为了要挑战这个阿克塞尔4A的极限是这让人最动容和感动的。当然了,我不是说其他的运动员就是为了奖杯而来,我没有这个意思。就是因为这样,所以,羽生更加的突出。

谷爱凌

其次让我感动的就是谷爱凌。在今天的北京冬奥会大跳台决赛中,谷爱凌差点输了,因为谷爱凌在前两跳的难度系数并不能让她自己满意,特别是第二跳的难度影响到她的得分只有88.5分,而反观对手泰丝勒德,无论是场上的状态还是表现出来的难度,都是极具精彩,自然而然前两跳也只能让谷爱凌排名第三!就当大家快要放弃谷爱凌夺冠时,谷爱凌却完成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最后一跳,用难以置信的难度系数绝地反杀泰丝勒德,不负众望拿下本次大跳台比赛的金牌!

我非常了解那种明明已经命运被定格了,失败已经在眼前的感觉。但是能够凭借极强的决心去反败为胜真的是让人浑身汗毛都在立起。除了感动就是说不出的开心。

这些驰骋于运动场上的英雄们,因为有你们才让这个世界多了更多的感动,多了更多的完美。

北京冬奥会有在东北的项目吗

为什么冬奥运会不选择冰雪之乡东北而在华北地区,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东北地区雪更厚、更多、更大,应该更有理由承办北京赛区以外的冬奥赛事,但为什么没有选择东北呢?

其实这里主要有地理条件、管理限制、气候因素和成本控制四方面的原因。

1. 地理条件:北京纬度适中 东北户外过于寒冷

参考过往冬奥会举办地多数都集中在北纬30°到60°之间这个位置就算是冬季气温也基本可以稳定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上不至于过于寒冷。冬奥会项目可以分为雪上和冰上两种。像高台滑雪、自由式滑雪等属于雪上项目,像冰壶、短道速滑属于冰上项目,越寒冷的地方冰上运动没问题,但雪上项目很多都冻成了冰,雪的厚度和质量没办法保证,容易造成安全问题。

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的室外平均气温可以达到零下20摄氏度,给人的感觉就是冷,其实东北的纬度并不高如果横向对比约在西欧的米兰和柏林之间,但东北却比西欧要冷得多,主要是东北平原冬季受到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而西欧则是海洋性气候。从地理条件来看,东北并非举办冬季雪上项目的理想场地。

2. 管理限制:省外协作增加沟通成本和难度

多城市联合承办奥运会在13年前的北京夏季奥运会就发生过,除了主要比赛地北京,当年的奥运会还在青岛举行了帆船项目、香港举办了马术项目、秦皇岛、天津、上海与沈阳都承办了部分足球比赛,六座城市联合承办,相比于冬奥会的两城似乎管理难度更大。

但当时可以举办的主要原因夏季,我国多数城市都是适合的,同时当年真正在其他城市角逐奖牌的只有青岛和香港,因为北京不具备举办帆船和马术的条件,而其他城市举行的都是场次较多的足球比赛,冬奥会项目较少,但也考验内部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北京到张家口只有180公里,而延庆本身就是北京的一个管辖区,两地相距也不过90公里的路程,如果到东北路途太远,会增加沟通成本。京津冀的城市圈发展本身也是一体,增加东北城市会显得突兀。

3. 气候因素:东北太冷了 户外雪上运动没有优势

其实最早哈尔滨在2002年就申报过举办冬奥会,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而最主要的还是太冷了,整个东北三省的户外都太冷了,索契、平昌的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3℃到零下10℃之间,观众、运动员还有工作人员可以在户外待很长时间,甚至于都灵冬奥会运动员还能穿着单薄,但这些在东北根本不行。

每年冬季东北的冰雪盛会很多,比如哈尔滨冰雕,但符合冬奥会比赛场地要求的雪场并不多,举行户外的雪上项目整个东三省可能除了大连等少部分城市之外其余都没有优势。

4. 成本控制:东北缺乏比赛级别的赛道修建成本巨大

尽管我国大部分冬季项目的选手都是东北人,但东北真正的比赛型场地还是不多,能够经得起冬奥运会级别雪上项目的整个东三省的滑雪场只有三个:黑龙江亚布力、吉林北大壶和松花湖,但要达标他们还必须进行改建,这些地方的改建难度要比延庆与张家口更大。

延庆与张家口本身地广人稀,而且处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修建雪道不会涉及到过多的森林砍伐、人口搬迁等等,张家口几乎所有比赛场地都是新建的,而东北的三场雪场周围就是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就算是扩建难度也比张家口大很多。

另外本届比赛大量的使用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场馆,比如鸟巢不会作为比赛场地但开闭幕式都是在这里举行,水立方将化身“冰立方”举办冰壶项目的比赛,国家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中心将改造后承办冰球赛事,这些场馆在东三省任何一座城市都不具备,如果大规模修建势必增加成本。

东北可能有我国冬季体育最好的群众基础,打呲溜滑几乎是每个东北人天生的隐藏技能,但因为地理条件导致常年气温偏低,对于户外雪上项目的举行难度增加,管理牵扯太广不利于冬奥会整体的形象传播,气候寒冷人们难以在户外长期保持着高运动量负荷,想要承办改建和新建的成本太高导致了东北没有成为比赛的举办地,但在国家冬奥运团里东北籍的运动员占据着绝对数量优势,他们在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项目中都有为夺牌甚至夺金的实力,东北会通过其他方式为体育做贡献。的冬季体育少了东北的参与几乎无法成行。

北京冬奥会哪个瞬间让你感受到体育精神的魅力?

北京冬奥会很多个瞬间都让我感受到了体育精神的魅力,例如巾帼女将谷爱凌,在赛场上英姿飒爽,秀发飘扬,如同在冰面上飞行一般,小小年纪就为国争光,获得了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冠军,那么高的跳台,就是如此从容的跳了下去,真是让人感受到了体育精神的魅力。又例如短道速滑运动员任子威在赛场上总是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从不懈怠,从他身上看到了体育精神的魅力,当然了北京冬奥会参赛的所有运动员都很棒,从他们身上都能感受到体育精神的魅力,顽强、拼搏、奋进、勇敢。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运动健儿一起同台竞技,这些运动员个个都是该领域中拔尖的存在,要想夺得奖牌难度是可想而知,每一场比赛他们都全力以赴,你追我赶,使出浑身解数,冰面上一次又一次上演速度与的追逐大战,在这众多比赛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横空出世,他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如同一颗升空的超音速导弹,任凭对手的各种拦截依然能直指目标,最终斩获冠军奖牌,这个运动员就是赛场上的悍将,人民的娇子,短滑运动员任子威,他的每一场比赛都能让我感受到什么是体育精神,从他的身上散发着体育精神的魅力。

华籍美人,巾帼悍将,自由滑运动员,天才少女谷爱凌,从她的比赛中,我看到了一个美丽勇敢,阳光、可爱,奋进、顽强、的爱国女孩。她不光是在比赛中很出色,最难能可贵的是,小小年纪,就很爱国,比起那些放弃中国国籍,加入外国国籍的明星和运动员以及一些放弃国籍的达官显贵来说,爱国情操高下立见,只要看见谷爱凌我就很感动,她才十八岁,一个十八岁的女孩,每天要学习,还要训练,从不浪费每一分钟,她本身就是体育精神的体现,赛场上一次又一次的冲下高台,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顽强的心,从谷爱凌的比赛中,我充分感受到了体育精神的魅力所在。

北京冬奥会三个瞬间让我感受到体育精神的魅力

一、谷爱凌

2022年2月8日,谷爱淩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上夺冠一跳,使我充分感受到了体育精神的魅力。

二、任子威

2022年2月7日,任子威以1分26秒获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为祖国夺得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首金,当时观看他这场比赛亲眼见证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在他出线的瞬间,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体育精神的魅力,拼搏、奋进,勇争第一。

三、苏翊鸣

2022年北京冬奥会,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克群雄,逐鹿中原,问鼎奖牌,在这一场比赛中,苏翊鸣表现得十分出色,从他的比赛中充分体现出了体育精神的魅力。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上,各国体育健儿拼搏奋进,勇争第一,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勇往直前,每一个瞬间都让我感受到了体育精神的魅力,真是可歌可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