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妈占领羽毛球场是怎么回事?
2.5000广场舞大妈高考期间主动“休息”,你觉得广场舞是否给你的生活造成困扰?
3.你如何对待“广场舞大妈”这一现象
4.如何看待广场舞扰民现象
大妈占领羽毛球场是怎么回事?
河南洛阳王城公园广场舞大爷大妈们和篮球少年的球场之争闹得沸沸扬扬。目前这件事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但是最近大爷大妈们又闹出了新的矛盾。据了解,现在这批广场舞老人已经强行占领了附近的羽毛球场。
不少羽毛球爱好者表示,打羽毛球的有年轻人有老年人,年轻人怕砸到广场舞的老人,就妥协了。但是,爱打羽毛球的老年人们却不愿意让步。这些广场舞大爷大妈们不管你愿不愿意让步,他们直接就冲到场地上,冲到网前跳,搞得人很无奈。
至于篮球场的争夺,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妥善处理的结果,广场舞大爷大妈们甚至不接受共享场地。为了防止冲突,公园方已经暂时关闭了球场。
网络上有正义、道理和规则,但这群广场舞大爷大妈不上网,而且在他们眼里,这些东西跟年轻人对准他们的摄像头一样,多半是进攻性且让人不适的。
洛阳公园这场闹剧,从场地纠纷,上升为代际冲突,肇始于和稀泥的逻辑。尊重老人以及遵守规则,反而成了最大的弱点。最后,整个社会的舆情,在广场舞大爷大妈步步紧逼的步伐之下,混杂着愤懑和无可奈何。更可怕的是,它的指向意义相当坏——规则是给弱者准备的。
这场纠纷未必真的无解。关键是规则执行方,一开始就对广场舞群体产生了畏难心理,将重心放在舆情降温上,息事宁人;另一方面,失去了进行技术调解的耐心。其实,对于一个一百多号人的广场舞群体而言,他们组织起来的确足够强大,但这是不是也恰好说明,拆开分批分场所锻炼,也许不是件那么困难的事?
5000广场舞大妈高考期间主动“休息”,你觉得广场舞是否给你的生活造成困扰?
当然造成了困扰,这是不用说的。
高考期间主动休息,好像就能体现大妈们的善行一样,但是我们不能只看这些所谓的“善行”,更是要看清楚其背后给人们带来的困扰。而且,你不打扰高三学子,不打扰平常人的正常生活和休息那是应该的义务,要是平时因为广场舞打扰的学子让其没能好好复习和积累,你这几天休息有个屁用啊,能让高三学子考好吗??
最近很热点的新闻就是广场舞大妈占领篮球场,封园之后大妈表示只要一开园会立马杀回来。而那些想打篮球的人呢?怎么办?这些跳舞的人讲道理呢又讲不听,打呢又不能打,骂呢也骂不过。这些跳舞的人平时也没啥工作,也没什么可操心的,就跳跳舞,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平时就因为学习和工作锻炼的少,想找个篮球场打打球都被跳舞的把场地给占领了,这体育素质还怎么提高啊。还好学校的操场没有被占领,不然我们想去踢个球都没地方。我们在想,这个群体还值得我们尊敬吗?在公交车上遇到了这群人应该让座吗??
说说我的经历吧,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的高三校区旁边是一个公园,而其中的一栋教学楼又紧挨着的。读高一高二在新校区倒是没有遇到,可是自从读高三搬到了高三校区之后就惨了。不过那个时候我们那里不叫广场舞,叫僵尸舞。为此听说国安局的还秘密调查了就是害怕某些势力来进行思想腐蚀。白天没有什么,一到晚上7,8点上课的时候,外面就会响起最炫民族风,其实单单是跳舞也不会有太大的声响,但是偏偏要放个背景音乐,放背景音乐也就算了,还要放那么大的声音。可想而知在我们复习的时候旁边放着一个大功率的喇叭,你能安心看得下去书吗?那些自制力很强的人还很好说,可以强迫自己一直看书,可是那些本来就不是很那个内心平静的人就很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心烦易怒,可能还会直接甩书本表示不想看了。但是不看又没法啊,要高考啊。又只能忍着声音去看书,很难做到心外无物啊,就像旁边有一只蚊子在嗡嗡的叫,偏偏你还打不死这只蚊子这样的恶心。
等到我上了大学,学校附近倒是没有了跳广场舞的。但是呢,很可惜的是运动场又被这群人给占领了。本来想在操场上安安心心的走一走,也想静下来坐一下,也想约个妹子坐下来谈谈心,额可是这都被这群给破坏了意境。于是平静的心没了,说好的女朋友也没有了。
后来搬了校区,总算在操场上看不到这些大爷大妈了,终于可以好好的跑跑步了,谈谈恋爱了。
你如何对待“广场舞大妈”这一现象
健身与,是大妈们的权利,但一旦噪声扰民,就越过了群己权界,大妈们应懂得这一常识。受广场舞侵扰的居民,也应懂得通过法治渠道,普及这一常识,而不是选择鸣枪、泼粪。
据报道,由于邻居跳广场舞放音响过大影响了自己休息,56岁的施某拿出家中藏匿的双筒朝天鸣枪,其还放出自己饲养的3只藏獒冲散跳舞人群。近日,施某因涉嫌非法持有罪在北京昌平法院受审。
施某行为虽过分,但网上却有不少网友为其叫好,抛开极端的情绪化声音不论,也足以说明广场舞扰民,确实是许多人都有切身感受的老大难问题。近期频频见诸报端的新闻,从纽约华人公园排练音乐遭投诉后警方抓人,再到武汉大妈跳广场舞遭遇泼粪,都足以说明深受群众喜爱的广场舞,也相应地深受另一批群众的不满。
老有所爱老有所乐,广场舞式的健身形式,让许多老年人退休后又重新找到了新集体。可健身权利的行使,不能以噪音侵扰他人,这也该是起码的常识。
但问题难也就难在这,如何与一群热衷广场舞的大妈讲道理。你有你要休息的理由,她有她要跳舞的说法,即便设身处地说理暂时奏效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报复性反弹。广场舞群体内部本身就存在不同诉求与各种分歧,领舞者或组织者的许诺,未必能得到其他人的配合。
虽说国内目前也有关于噪音污染的法律规定,但执行起来却几乎等于一纸空白,更何况法不责众的意识又盛行,如此黑压压一群大妈,报警后警察来了又能怎样,总不能一个个都带走吧。
广场舞问题搁在美国容易处理,除开他们法律清晰有效,更重要的则是在于,对个利的维护与尊重,更加地深入人心,让人不会诧异于大跳广场舞的大妈被警察扣走。
当然问题从深层次来说,也折射出当下人均公共体育场地严重不足的窘境,也包括一些楼盘在设计建设中,预留的绿地与公共场地偷工减料,致使那些有运动需求的退休群体,不得不就近选择场地将就了事。
在公共场地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的前提下,问题需要解决还得回到协商讨论的轨道上来,将许多问题经由共同讨论后细化定下规则。附近居民是不是多数同意广场舞,地点选择在哪,时间控制在多长范围内,音量控制在多少分贝内,可在征得多数人认可的前提下达成相关条约。对不遵守约定者,也该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不过,对于一些严重扰民的情形,执法部门不应见惯不怪,还是要及时惩戒,从外部明确界限。
严复先生曾将自由翻译为群己权界,在私域内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在公域内却不得不顾忌他人的感受,但在许多问题上,私域与公域的界限是并不清晰的,纠纷与责难便由此而生,边界与限度在哪,该如何处理应对,是一个经过讨论协商的演进过程,广场舞问题也应是如此。
如何看待广场舞扰民现象
反映了当前广场舞高音量的播放器已经造成环境污染(噪音污染)。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表现为对听力的损伤、睡眠干扰、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另一方面影响了他人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影响邻里和睦与社会和谐。
公民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有公共场地健身权利的同时,必须要履行不得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义务。每个公民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他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