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南儋州市第五届中小学,幼儿园国际象棋联赛
2.高分急求2009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广东赛区)成绩
3.浙江:舟山中学等4所普通高中2022年特色招生章程
4.威海南海乒乓球奖金多少
5.海南中学的办学条件
海南儋州市第五届中小学,幼儿园国际象棋联赛
儋州市第五届中小学、幼儿园 国际象棋联赛 一、主办单位:儋州市教育局儋州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二、承办单位:海南童星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海南童星国际象棋俱乐部三、指导单位:海南省国际象棋协会四、协办单位:儋州市校外青少年活动中心 儋州市思源学校(初中部)五、支持媒体:儋州电视台、海南日报、海南特区报、南国都市报等六、支持网站:海南省国际象棋官方网、南海网、海南童星学校网、海南在线等七、比赛时间和地点:时间:2015年6月22日地点:儋州市思源学校(初中部)八、参赛单位:市教育局直属各学校及民办学校、幼儿园。九、参赛资格和分组:儋州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均可报名参加,各校选拔组队,1、按年级和男女共分为16个组别:一年级男子组、女子组二年级男子组、女子组三年级男子组、女子组四年级男子组、女子组五年级男子组、女子组初中男子组、女子组高中男子组、女子组幼儿男子组、女子组备注:六年级学生可参加五年级组比赛。人数不够10人的组合并到上、下组或同组男女合并。十、竞赛办法:按年级和男女分组比赛。比赛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最新规则执行。用瑞士制电脑编排,共赛七轮,每轮比赛限时双方共计50分钟,未下完者,用计时钟,每方5分钟,超时判负。十一、裁判和仲裁:裁判长:刘月清(国际棋联裁判)其它裁判员由承办单位根据精干原则选派。仲裁委员会人员5人;主办单位1人,承办单位和指导单位各1人,运动员和领队各1人。十二、录取名次与奖励:各组别奖励前8名,超过50人的组别录取前16名;冠亚季军颁发奖杯、奖牌、证书和奖品,4-8名颁发奖牌、证书和奖品,9-16名颁发证书和奖品;优秀棋手颁发鼓励奖。团体总分奖以学校为单位,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获奖单位均颁匾。十三、团队计算方法:团体分小学团体、中学团体和幼儿团体,小学以每个学校最好的3个年级一男一女的名次相加,数小者名次列前。若名次相同,则比较男棋手名次。中学团体以初中或高中3男2女最好的成绩相加,数小者名次列前。若名次相同,则比较男棋手名次。幼儿团体以每个幼儿园2男1女的最好成绩相加,数小者名次列前,若名次相同,则比较男棋手名次十四、报名与报到:1、报名:以学校、幼儿园为单位报名,免收报名费,但每人需交报名押金50元,比赛完后退还,报名后不参赛者,报名押金不退。参赛者还需提供或户口本复印件,2张2寸照片。小学每校每年级报名人数男棋手不得超过10名,女棋手不超过4名。初中每个参赛单位(学校)男棋手最多报15人,女棋手最多报7人。每校必须至少有一名领队。参赛单位必须安排一名人员负责联络工作,并于6月6日前将参赛选手名单统一报给海南省国际象棋协会。 2、报到:6月22日上午7:30—8:00各校领队统一到比赛场地报到。十五、经费来源:竞赛、裁判、宣传、奖品等费用,主要由市拨款,不足部分由承办单位负责筹措, 十六、其它领队会:6月19日上午10:00在儋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召开领队会并领取参赛证。 儋州市第五届中小学、幼儿园 国际象棋联赛组委会 二〇一五年四月十五日
高分急求2009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广东赛区)成绩
2009年生物学联赛理论成绩
序号 年级 城市 学校 姓名 理论成绩
1 高二 中山市 中山纪念中学 庞文浩 106
2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市松岗中学 刘炽鹏 98
3 高二 中山市 中山纪念中学 李嘉涛
4 高二 中山市 中山纪念中学 邱鑫
5 高二 中山市 中山市第一中学 麦俊滔
6 高二 东莞市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钟乐源 96
7 高二 中山市 中山纪念中学 李伟平 96
8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外国语学校 宗雨晴 95
9 高二 中山市 中山市第一中学 周欣濠 94
10 高二 中山市 中山市第一中学 汪智军 94
11 高二 中山市 中山纪念中学 欧阳君亮 93
12 高二 广州市 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 梁煜明 91
13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外国语学校 林智峰 91
14 高二 中山市 中山纪念中学 黄湘 90
15 高二 揭阳 惠来县第一中学 高伟伦 90
16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罗汉君 90
17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陈佩璐 90
18 高二 佛山市 佛山一中 许阳斌 88
19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万誉之 88
20 高二 广州市 华南师大附中 卢飞岳 87
21 高二 广州市 华南师大附中 李立颖 87
22 高二 广州市 华南师大附中 曹仲阳 87
23 高二 韶关市 广东北江中学 刘梦葭 87
24 高二 佛山市 佛山一中 李彦超 86
25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杨晟朗 86
26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邓靖雯 86
27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关宇佳 86
28 高二 中山市 中山市第一中学 唐 杰 86
29 高二 东莞市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王志轩 84
30 高二 广州市 广州市第六中学 柳彦良 84
31 高二 韶关市 广东北江中学 魏建文 84
32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外国语学校 王雅宁 84
33 高二 深圳市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 留煜棋 83
34 高二 中山市 中山纪念中学 徐毅尧 83
35 高二 佛山市 佛山石门中学 殷思博 83
36 高二 广州市 执信中学 杨彤 82
37 高二 广州市 华南师大附中 林豪 82
38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刘付羿 82
39 高二 广州市 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 黄玥 82
40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外国语学校 方惠 82
41 高二 佛山市 佛山一中 谭一飞 82
42 高二 广州市 执信中学 郑伟彬 82
43 高二 中山市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张洁潆 81
44 高二 佛山市 南海中学 叶李铭 81
45 高二 深圳市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 黄瑶 81
46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孙政 81
47 高二 惠州市 博罗中学 黄学良 81
48 高二 揭阳 普宁二中 吴旭超 81
49 高二 茂名 茂名市化州二中 吴土贵 81
50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李艾利 81
51 高二 东莞市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黎玉燕 80
52 高二 广州市 中大附中 方益铭 80
53 高二 广州市 执信中学 苏彦虹 80
54 高二 惠州市 广东惠东高级中学 林伟东 80
55 高二 江门市 鹤山市第一中学 李锦峰 80
56 高二 江门市 江门市第一中学 余启辉 80
57 高二 深圳市 深圳中学 曽 懿 80
58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杨玮琦 80
59 高二 汕头 潮阳实验学校 姚佑楠 80
60 高二 潮州 潮师高级中学 林俊勇 80
61 高二 汕头 汕头市金山中学 李柏汗 80
62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黄丽生 80
63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任寅嘉 80
64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卢志健 80
65 高二 湛江 湛江市第二中学 林俊坤 80
66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外国语学校 龚俊 79
67 高二 肇庆市 高要市新桥中学 张云飞 79
68 高二 中山市 中山市第一中学 梁觉仁 79
69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符文华 79
70 高二 湛江 湛江市第二中学 肖阳 79
71 高二 广州市 华南师大附中 魏征 78
72 高二 佛山市 国华纪念中学 彭齐心 78
73 高二 江门市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梁荣健 78
74 高二 深圳市 北师大南山附中高中部 庄炬勇 78
75 高二 揭阳 惠来县第一中学 罗冬冬 78
76 高二 湛江 湛江市第二中学 赵阳光 78
77 高二 佛山市 佛山石门中学 谭慧珠 77
78 高二 佛山市 佛山石门中学 梁翠珊 77
79 高二 东莞市 东莞中学 陈诚轩 77
80 高二 东莞市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李君业 77
81 高二 中山市 中山市华侨中学 王随之 77
82 高二 广州市 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 简坤培 77
83 高二 云浮市 新兴县华侨中学 梁嘉荣 77
84 高二 佛山市 佛山石门中学 唐梓健 76
85 高二 东莞市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莫晓东 76
86 高二 广州市 华南师大附中 林立 76
87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外国语学校 李明通 76
88 高二 汕头 潮阳实验学校 郑伟锋 76
89 高二 汕头 汕头市金山中学 陈桢驰 76
90 高二 揭阳 揭阳第一中学 胡东鹏 76
91 高二 茂名 茂名市电白一中 黄其业 76
92 高二 湛江 湛江市第二中学 吴华妹 76
93 高二 湛江 湛江市第二中学 76
94 高二 佛山市 佛山石门中学 江璐 75
95 高二 佛山市 佛山石门中学 吴守浩 75
96 高二 中山市 中山纪念中学 樊海洋 75
高二 深圳市 南头中学 胡雪南 75
98 高二 阳江市 阳江市第一中学 司徒静弘 75
99 高二 广州市 广州市真光中学 卢邵雯 75
100 高二 中山市 中山纪念中学 谢邱雨 75
101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马骏 75
102 高二 揭阳 惠来县第二中学 陈棉新 75
103 高二 湛江 湛江市第二中学 陈佩 75
104 高二 东莞市 东莞中学 陈健伟 74
105 高二 佛山市 佛山石门中学 霍敬业 74
106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杨灵懿 74
107 高二 广州市 广州市铁一中学 彭昕悦 74
108 高二 广州市 华南师大附中 徐辰羚 74
109 高二 惠州市 惠州市第一中学 欧振雄 74
110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宝安中学高中部 谭杰文 74
111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外国语学校 杨阳 74
112 高二 阳江市 阳春一中 王培鸿 74
113 高二 阳江市 阳春一中 杨雄亮 74
114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陈文嘉 74
115 高二 汕头 潮阳实验学校 周浩雄 74
116 高二 汕头 汕头市金山中学 肖桑婷 74
117 高二 汕头 棉湖中学 侯贵松 74
118 高二 茂名 茂名市高州中学 赖剑鸿 74
119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余嘉莹 74
120 高二 湛江 湛江市第二中学 徐小凤 74
121 高二 湛江 遂溪县第一中学 庞剑云 74
122 高二 惠州市 惠州市第八中学 蔡东宏 74
123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黄缙瑛 74
124 高二 湛江 湛江市第二中学 林剑勇 74
125 高二 广州市 广州市第二中学 樊俊翔 73
126 高二 佛山市 佛山石门中学 黄月婷 73
127 高二 东莞市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张靖敏 73
128 高二 广州市 华南师大附中 陈逸芸 73
129 高二 广州市 广州市育才中学 陈明杰 73
130 高二 惠州市 惠州市第一中学 骆玉林 73
131 高二 深圳市 深大附中 邓楠 73
132 高二 深圳市 深圳中学 王秦玥 73
133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外国语学校 栾晓菁 73
134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外国语学校 梁逸绅 73
135 高二 云浮市 云浮市罗定中学 董铭 73
136 高二 云浮市 新兴县第一中学 覃维婷 73
137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李星 73
138 高二 中山市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钟伟亮 73
139 高二 惠州市 博罗中学 徐益锋 73
140 高二 潮州 潮师高级中学 黄敏伟 73
141 高二 湛江 吴川四中 欧李梅 73
142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余习焕 73
143 高二 东莞市 东莞中学 黄泽霖 72
144 高二 佛山市 佛山一中 吴升平 72
145 高二 中山市 中山市第一中学 胡荻琳 72
146 高二 中山市 中山纪念中学 郑伟健 72
147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瞿舸 72
148 高二 惠州市 惠州市第一中学 黎林峰 72
149 高二 清远市 清远市第一中学 陈婉乐 72
150 高二 韶关市 始兴中学 曹磊 72
151 高二 深圳市 龙城高级中学 蔡碧璇 72
152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黄志健 72
153 高二 惠州市 博罗中学 黄成勇 72
154 高二 汕头 聿怀中学 谢植涛 72
155 高二 潮州 潮州市金山中学 张婉 72
156 高二 汕头 潮阳实验学校 马丹燕 72
157 高二 湛江 吴川市第一中学 陈绮翩 72
158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朱梦恩 72
159 高二 广州市 广州市第二中学 吴君乾 71
160 高二 中山市 中山市华侨中学 麦惠津 71
161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冯扬扬 71
162 高二 广州市 华南师大附中 周悦 71
163 高二 韶关市 乳源高级中学 黄裕林 71
164 高二 江门市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邝雅薇 71
165 高二 深圳市 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李钧天 71
166 高二 深圳市 北师大南山附中高中部 张粤 71
167 高二 珠海市 珠海市斗门一中 向春明 71
168 高二 揭阳 揭阳第一中学 李明璇 71
169 高二 茂名 茂名市一中 黄嘉斌 71
170 高二 茂名 茂名市电白一中 杨伟民 71
171 高二 湛江 吴川市第一中学 吴昊晖 71
172 高二 佛山市 国华纪念中学 方彬 70
173 高二 佛山市 南海中学 李婵娟 70
174 高二 江门市 江门市第一中学 林家勇 70
175 高二 江门市 江门市第一中学 利建毅 70
176 高二 江门市 台山市第一中学 陈金连 70
177 高二 江门市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梁立坤 70
178 高二 韶关市 广东北江中学 薛冬皓 70
179 高二 深圳市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 欧荣 70
180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外国语学校 汪玥 70
181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市滨河中学 陈敬淳 70
182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市松岗中学 文景超 70
183 高二 肇庆市 高要市第二中学 陈肇新 70
184 高二 惠州市 博罗中学 苏焕厚 70
185 高二 汕头 聿怀中学 吴烈思 70
186 高二 汕头 汕头市金山中学 林霈泽 70
187 高二 茂名 茂名市电白一中 张 杰 70
188 高二 湛江 廉江市第二中学 林培何 70
189 高二 湛江 遂溪县大成中学 钟卓霖 70
190 高二 湛江 吴川市川西中学 冼土濂 70
191 高二 湛江 湛江市第二中学 黄炜颖 70
192 高二 湛江 湛师附中 黄弈霖 70
193 高二 东莞市 东莞中学 刘淑慧 69
194 高二 佛山市 佛山一中 梁逸凡 69
195 高二 佛山市 南海中学 李赓 69
196 高二 广州市 广雅中学 曾浩林 69
1 高二 广州市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苏一洵 69
198 高二 江门市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陈光辉 69
199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宝安中学高中部 刘旸 69
200 高二 深圳市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 马博伦 69
201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宝安中学高中部 陈敏 69
202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外国语学校 胡梦怡 69
203 高二 深圳市 龙城高级中学 林志华 69
204 高二 阳江市 阳春一中 冯紫宁 69
205 高二 佛山市 华师附实验高中 江昆衍 69
206 高二 佛山市 华师附实验高中 廖 媛 69
207 高二 潮州 潮师高级中学 黄宏鹏 69
208 高二 茂名 茂名市一中 杨子浩 69
209 高二 湛江 吴川市第一中学 杨 铁 69
210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钟晓欣 69
211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符日萍 69
212 高二 湛江 湛江农垦实验中学 符智为 69
213 高二 佛山市 佛山石门中学 谢晓萍 68
214 高二 广州市 广雅中学 朱逸衡 68
215 高二 惠州市 惠州市惠阳崇雅中学 欧秀勤 68
216 高二 惠州市 惠州市第一中学 缪惠子 68
217 高二 江门市 开侨中学 梁盈盈 68
218 高二 江门市 台山市第一中学 伍健清 68
219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外国语学校 梁力允 68
220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市松岗中学 努尔莎拉 68
221 高二 肇庆市 肇庆鼎湖中学 何建彬 68
222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黎伟彬 68
223 高二 珠海市 珠海一中 王司东 68
224 高二 揭阳 揭阳华侨高级中学 陈湖佳 68
225 高二 揭阳 惠来县第一中学 蔡钦波 68
226 高二 惠州市 黄冈中学惠州分校 钟晓东 67
227 高二 东莞市 东莞市东城高级中学 金昊 67
228 高二 东莞市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莫嘉梁 67
229 高二 佛山市 佛山一中 廖嘉惠 67
230 高二 广州市 广州市第六中学 伍乘风 67
231 高二 韶关市 曲江中学 温玉琼 67
232 高二 江门市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林卓沛 67
233 高二 深圳市 深圳育才中学 张怡 67
234 高二 肇庆市 肇庆鼎湖中学 区宏东 67
235 高二 肇庆市 高要市新桥中学 梁楚力 67
236 高二 珠海市 珠海市第二中学 王一桐 67
237 高二 汕头 聿怀中学 黄佳锋 67
238 高二 潮州 潮州市金山中学 刘钺铭 67
239 高二 茂名 茂名市化州一中 朱梓豪 67
240 高二 茂名 茂名市高州中学 张文 67
241 高二 湛江 吴川市第一中学 邓家品 67
242 高二 湛江 吴川市第一中学 李 程 67
243 高二 江门市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黄炜庭 66
244 高二 江门市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谭俊杰 66
245 高二 江门市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林浩梁 66
246 高二 深圳市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 吴丽雪 66
247 高二 深圳市 北师大南山附中高中部 巫璨 66
248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何家伟 66
249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市石岩公学 刘丹丹 66
250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市松岗中学 李强 66
251 高二 肇庆市 高要市第一中学 区林兴 66
252 高二 肇庆市 封开县江口中学 明怡湘 66
253 高二 汕头 潮阳一中 郑衡 66
254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陈雅量 66
255 高二 湛江 湛江二十中学 罗欣 66
256 高二 云浮市 惠能中学 练正达 65
257 高二 东莞市 东莞中学 梁碧瑶 65
258 高二 惠州市 广东惠东高级中学 梁淑珊 65
259 高二 深圳市 深圳市松岗中学 黄穗晶 65
260 高二 阳江市 阳江市第一中学 吴建邦 65
261 高二 云浮市 廷锴纪念中学 罗燕桐 65
262 高二 肇庆市 广东肇庆中学 江山 65
263 高二 肇庆市 高要市第二中学 赵添艺 65
264 高二 佛山市 华师附实验高中 莫志豪 65
265 高二 广州市 广东实验中学 邝茜雯 65
266 高二 惠州市 博罗中学 徐东 65
267 高二 汕头 聿怀中学 吴武贤 65
268 高二 揭阳 普宁二中 陈思敏 65
269 高二 汕头 汕头市金山中学 肖成林 65
270 高二 汕头 广大实验学校 庄翔 65
271 高二 茂名 茂名市电白一中 廖坤林 65
272 高二 湛江 雷州三中 谭秋奋 65
273 高二 湛江 廉江市第二中学 温纪耀 65
274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谭芷莹 65
275 高二 湛江 湛江第一中学 陈挺 65
276 高二 湛江 湛四中 陈志超 65
277 高二 惠州市 惠阳一中实验学校 郭少威 64
278 高二 东莞市 东莞市第一中学 杜柱康 64
279 高二 佛山市 佛山市第三中学 林展扬 64
280 高二 佛山市 佛山一中 潘灌文 64
281 高二 东莞市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卢灿瑜 64
282 高二 中山市 中山市华侨中学 郑超 64
283 高二 佛山市 顺德一中 吴敏仪 64
284 高二 佛山市 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 刘一苇 64
285 高二 河源市 广东龙川一中 吴琳燕 64
286 高二 江门市 鹤山市第一中学 黄冠麟 64
287 高二 深圳市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 李俊 64
288 高二 深圳市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 钟俊发 64
289 高二 阳江市 阳江市第一中学 廖高健 64
290 高二 云浮市 云浮市罗定中学 陈俊锦 64
291 高二 肇庆市 高要市新桥中学 蔡浩庭 64
292 高二 肇庆市 德庆县香山中学 谢国锦 64
293 高二 珠海市 珠海一中 邹孟轩 64
294 高二 汕头 汕头一中 林彦辉 64
295 高二 汕头 汕头市金山中学 吴鄞瑾 64
296 高二 汕头 潮阳一中 江 64
2 高二 湛江 廉江中学 张水安 64
298 高二 湛江 吴川市第一中学 李东晓 64
299 高二 湛江 吴川市第一中学 陈慧姮 64
300 高二 湛江 吴川市第一中学 康超健 64
301 高二 湛江 吴川四中 谢梦霞 64
302 高二 湛江 湛江市第二中学 黄秀红 64
303 高二 湛江 湛师附中 梁祖廉 64
304 高二 深圳市 深圳育才中学 刘治成 63
305 高二 阳江市 阳春一中 陈兆羽 63
306 高二 阳江市 阳江市第一中学 梁卓识 63
307 高二 汕头 汕头市金山中学 林妙玲 63
308 高二 汕头 金禧中学 苏思杰 63
309 高二 湛江 湛师附中 王智胜 63
310 高二 湛江 湛四中 唐海特 63
311 高二 东莞市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刘媛媛 63
312 高二 惠州市 惠东县惠东中学 朱丽萍 63
313 高二 惠州市 惠州市第一中学 严轶 63
314 高二 惠州市 惠州市第一中学 宋晗 63
315 高二 韶关市 乳源高级中学 陈世雄 63
316 高二 佛山市 佛山石门中学 麦俭坤 63
317 高二 河源市 广东龙川一中 杨诚 63
318 高二 深圳市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 梁志成 63
319 高二 汕头 潮阳实验学校 黄丹 63
320 高二 茂名 茂名市信宜中学 王帅帅 63
浙江:舟山中学等4所普通高中2022年特色招生章程
#中考# 导语 无 从舟山市教育局了解到,舟山中学等4所普通高中2022年特色招生章程已发布,详细内容如下:
为切实推进我市普通高中学校实施分类办学促进特色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关于完善我市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的通知》(舟教基〔2020〕60 号)等文件精神,经征求多方意见,市教育局核准后公布舟山中学、定海一中、普陀中学、南海实验高中提出的2022年特色招生章程。
舟山市教育局
2022年4月2日
舟山中学2022年“强基”特色招生章程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教基〔2017〕122号)和《舟山市教育局关于完善我市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的通知》(舟教基〔2020〕60号)精神,对标高等教育实施的“强基”招生方式,舟山中学2022年继续实施“强基”特色招生。具体说明如下:
一、招生对象:舟山市2022届初中应届优秀毕业生。
二、招生:50名。
三、招生规程
(一)学生报名。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相结合的方式。符合以下三类报名条件之一的学生,可以在2022年4月15日(周五)前向所在初中学校提出报名申请,并填写推荐表(见附表一或附表二)。
1.定点初中推荐报名。定点初中学校为定海二中、定海三中、定海五中、定海六 中、定海七中、东海中学、普陀二中、沈家门一初、东港中学、岱山实验学校、高亭中学、大衢中学、嵊泗县初级中学、海星中学、南海实验初中、南海旌旗山初中、舟山第一初中、舟山绿城育华学校。报名学生要求品行端正、综合素质评价3B及以上,且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在年级段前5%以内(各校学生数以学籍系统2022年1月份在校生人数为准,出现小数以四舍五入计,以下同)。
2.非定点初中推荐报名。报名学生要求品行端正、综合素质评价3B及以上,且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在年级段前4%以内(不足1人以1人计)。
3.学生自主推荐报名。报名条件是参加2021年舟山市第四届“伟兴杯”初中科学实验能力比赛获优胜奖或初中阶段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舟山赛区比赛中获舟山市一等奖,且品行端正、综合素质评价3B及以上的应届(2022届)初中毕业生。自荐名额不占校荐名额。
各初中学校将校荐学生和自荐学生汇总后,在校内公示7天。经公示无异议的,初中学校于4月22日(周五)前将学校推荐表(见附表一)、学生自荐表(见附表二)、自我陈述(见附表三)、主要获奖材料复印件和推荐汇总表(见附表四)寄送至舟山中学教务处。其中自我陈述要求:字数为800字以内,必须由本人亲笔撰写,内容包括成长经历、学业规划、个性特长及取得的成果等。为防止名单遗漏,请各初中学校在4月25日(周一)前将学生名单汇总表制成Excel格式发至邮箱:zszxlpn@126,表中注明初中学校、推荐学生姓名和推荐类别。
(二)资格审查。舟山中学负责做好所有报名学生的资格审查工作。通过资格审查的学生名单,4月28日(周四)前在舟山中学校园网公示。
(三)学科综合素质面试(测试)。5月4日(周三)在舟山中学进行学科综合素质面试(测试)。面试(测试)内容是初中语文、数学、科学、英语,重点考查基于初中学科知识及能力要求的综合素质。文科综合素质面试(测试)(语文和英语,满分200分),具体时间为上午8:30—11:30;理科综合素质面试(测试)(数学和科学,满分250分),具体时间为下午13:30—16:30。学科综合素质面试(测试)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监督下由舟山中学组织实施。
(四)录取过程和办法。
①确定符合前置条件的学生名单:所有参加舟山中学学科综合素质面试(测试)的学生按照面试(测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选择前50名(第50名出现并列,一并计入)作为符合舟山中学“强基”招生录取前置条件的学生名单,于5月6日(周五)在舟山中学网站公布。②参加中考:所有符合前置条件的学生均需参加舟山市中考。③录取:在符合前置条件的考生中,综合素质评价总评等第须达到3B及以上,考生中考成绩总分2需达到舟山市域内省一级普通高色示范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以市教育局公布为准);所有在现初中学校就读(与报考录取区域无关)而被特色招生录取的考生人数计入该初中学校的定向保底分配名额。④录取结果公布:录取结束后,在舟山市教育局、舟山中学网站公布录取结果。
四、其他
(一)成立舟山中学“强基”特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实施本次招生工作。
(二)学生应真实填写有关材料,如材料中存在虚内容,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资格;已经入学的,按市教育局和舟山中学有关规定处理。
(三)报名和面试(测试)不收取任何费用。
(四)招生工作的相关事项将在舟山中学网站(://.zjzszx.cn/)公布,请关注相关信息。
舟山中学地址:临城新区定沈路285号;邮编:316021
联系电话:2686227(忻老师、郑老师)、2686210(任老师)
舟山中学
2022年4月
定海一中2022年“博雅人文”特色招生章程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教基〔2017〕122号)和《舟山市教育局关于完善我市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的通知》(舟教基〔2020〕60号)精神,定海一中2022年继续实施“博雅人文”特色招生。具体说明如下:
一、培养目标与方式
依托博雅教育特色,培养一批具备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为“强基”、“双一流”高校输送优质生源,实现为国家培养拔尖博识型人文专业人才的目标。
通过特色招生录取的学生将单独编组“博雅人文”班,以人文教育作为特色进行教学,实施“双导师制”,由学校安排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并担任德育导师,选配优秀教师执教,并担任学生的基础学业导师。
二、招生对象:报考“市区”录取区域的初中应届毕业生。
三、招生:40名。
四、招生规程
(一)录取前置条件。被录取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综合素质评价总评等第达到3B及以上;
2.中考语文成绩不低于96分或英语成绩不低于108分;
3.中考成绩总分2在市区名次800名及以内。
(二)志愿填报。
1.参加特色招生的考生须根据学校特色招生章程填报志愿。志愿填报在中考成绩公布后与统招生志愿填报同步进行。每一名填报特色招生志愿的考生须同时填报统招生志愿。
2.除舟山中学外,我校和其他两所高中的特色招生,考生限报两所,并须明确志愿顺序。
3.特色招生与特长生招生不能兼报。
(三)录取办法
1.特色招生根据“尊重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在统招生录取前进行。
2.在符合录取前置条件的考生中,根据中考成绩总分2择优录取。如中考成绩总分2相同,则按我市普通高中招生并列分录取办法录取。
3.已经被特色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统招批次录取;未录取考生不影响后续统招批次的录取。
4.录取结果在舟山市教育局网站查询。
五、其他
(一)如因符合前置条件的考生人数不足,特色招生未录足,则空余纳入统招。学校在征求学生意愿的基础上,从统招录取的学生中,按照总分2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学生进入“博雅人文”班,班额不超过40人。
(二)特色招生数计入初中学校的定向保底分配名额。
(三)一年学习后,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统筹安排“博雅人文”班的选考科目。选科不匹配或其他原因不适应“博雅人文”班学习的,将重新编入其他班级。学校另制订办法在规定班额内择优补入其他符合选科要求的学生。
欢迎品德表现优良、身心健康、素质全面、有语文或英语学科特长与发展兴趣的优秀学生选报我校特色班!
招生咨询电话:2061413(王老师)
定海一中
2022年4月
普陀中学2022年“海洋科创”特色招生章程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教基〔2017〕122号)和《舟山市教育局关于完善我市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的通知》(舟教基〔2020〕60号)文件精神和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办学实际及特色,普陀中学启动2022年 “海洋科创”特色招生。具体说明如下:
一、培养目标
“海洋科创”依托特色课程体系,培养文理素养兼备的研究型专业人才,既为优秀学生进入“双一流”高校创造条件,更为造就一批行业精英和****提供基础支持,最终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培养方式
特色招生录取的学生将单独编组“海洋科创”班,由学校特色培养专项小组负责。安排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并担任德育导师,在学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引领、指导和帮助;选配骨干教师执教并担任学业特长导师,在研究性小组学习、书院式研讨等方面提供指导、监督和阶段评价。高中阶段必修课程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选修课程实施走班教学。
三、课程设置
1.综合素质教育课程。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根据“海洋科创”特色班的学生特点将学科拓展和竞赛内容编入日常课程,拓宽学习内容,挖掘学生潜力,提升综合素质,并帮助学生学科冒尖,对接高校招生。
2.学科特长课程。积极开发各类教育,有序开设学科深化课程,重点聚焦三位一体招生,提升学生在招生中的综合竞争力。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学科课题研究,使培养对象具备国内外一流高校选拔优秀学生所要求的品质、素养与学业表现。
3.海洋科创特色课程。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基础,与高校合作,逐步形成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海洋科创课程体系。选用和改编部分大学海洋科创类先修课程,形成校本培养课程。积极开展研学活动,参与高校研究活动,形成校本行走课程。
四、招生对象及
面向报考“市区”录取区域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招生40名。
五、招生规程
(一)录取前置条件。被录取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综合素质评价总评等第达到3B及以上;
2.中考语文成绩不低于96分或数学成绩不低于108分;
3.中考成绩总分2在市区名次800名及以内。
(二)志愿填报。
1.参加特色招生的考生须根据学校特色招生章程填报志愿。志愿填报在中考后进行。
2.除舟山中学外,我校和其他两所高中的特色招生,考生限报两所,并须明确志愿顺序。
3.特色招生与特长生招生不能兼报。
(三)录取办法
1.特色招生根据“尊重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在统招生录取前进行。
2.在符合录取前置条件的考生中,根据中考成绩总分2择优录取。如中考成绩总分2相同,则按我市普通高中招生并列分录取办法录取。
3.已经被特色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统招批次录取;未录取考生不影响后续统招批次的录取。
4.录取结果在舟山市教育局网站查询。
六、其他
(一)如因符合前置条件的考生人数不足,特色招生未录足,则空余纳入统招。学校在征求学生意愿的基础上,从统招录取的学生中,按照总分2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学生进入“海洋科创”班,班额不超过40人。
(二)特色招生数计入初中学校的定向保底分配名额。
欢迎品德表现优良、身心健康、有数学或语文学科特长、有科学研究潜质的优秀学生选报我校特色班!
招生咨询电话:3821210、13758045803(张老师)
3822779、13758046700(张老师)
普陀中学
2022年4月
南海实验高中2022年“科技创新”特色招生章程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教基〔2017〕122号)和《舟山市教育局关于完善我市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的通知》(舟教基〔2020〕60号)精神,南海实验高中2022年“科技创新”特色招生。具体说明如下:
一、培养目标与方式
坚持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教育评价改革,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突出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学科探究实践、突出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素质优良化、学习终身化、创新个性化人才,实现学生的多元优质发展。
通过特色招生录取的学生将单独编组“科技创新”班,由学校安排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并担任德育导师,选配骨干教师执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凸显“理科”优势。实施“一师双导”机制,学科教师既导思想进步也导学科进步。积极探索理工类校本选修课开发与开设,构建更为合理的课程体系,为学业进步、潜力开发增力。
二、招生对象:报考“市区”录取区域的初中应届毕业生。
三、招生:40名。
四、招生规程
(一)录取前置条件。被录取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综合素质评价总评等第达到3B及以上;
2.中考数学成绩不低于105分或科学成绩不低于162分;
3.中考成绩总分2在市区名次800名及以内。
(二)志愿填报。
1.参加特色招生的考生须根据学校特色招生章程填报志愿。志愿填报在中考成绩公布后与统招生志愿填报同步进行。每一名填报特色招生志愿的考生须同时填报统招生志愿。
2.除舟山中学外,我校和其他两所高中的特色招生,考生限报两所,并须明确志愿顺序。
3.特色招生与特长生招生不能兼报。
(三)录取办法
1.特色招生根据“尊重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在统招生录取前进行。
2.在符合录取前置条件的考生中,根据中考成绩总分2择优录取。如中考成绩总分2相同,则按我市普通高中招生并列分录取办法录取。
3.已经被特色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统招批次录取;未录取考生不影响后续统招批次的录取。
4.录取结果在舟山市教育局网站查询。
五、其他
(一)如因符合前置条件的考生人数不足,特色招生未录足,则空余纳入统招。学校在征求学生意愿的基础上,从统招录取的学生中,按照总分2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学生进入“科技创新”班,班额不超过40人。
(二)特色招生数计入初中学校的定向保底分配名额。
(三)一年学习后,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统筹安排“科技创新”班的选考科目。选科不匹配或其他原因不适应“科技创新”班学习的,将重新编入其他班级。学校另制订办法在规定班额内择优补入其他符合选科要求的学生。
欢迎认同我校办学理念、品德表现优良、身心健康、有数学或科学学科特长与发展兴趣、具有科技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选报我校特色班!
招生咨询电话:2091189(陈老师)、2091117(周老师)。
南海实验高中
2022年4月
舟山中学等4所普通高中2022年特色招生章程.doc
2023年浙江舟山中考报名时间及入口(2月13日-2月18日) 2023年浙江舟山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浙江舟山中学等4所普通高中2023年特色招生章程公布 2021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23年浙江舟山中考总分多少,各科都是多少分? 2023年浙江舟山中考满分是多少分? 查看中考全部文档 >>
威海南海乒乓球奖金多少
25000美元。威海南海乒超联赛于2022年12月3日在威海南海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开赛,冠军,独享25000美元奖金,威海南海乒乓球奖金25000美元。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由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办,每年举行一届。
海南中学的办学条件
截止到2008年底,海南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9.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8.2万平方米,建有6幢教学大楼、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艺术活动中心、教工住宅楼(12幢)、学生公寓楼(7幢)、膳食中心等。学校图书馆藏书12万册;2001年建成并在随后几年不断扩建的宽带校园网实现了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的高速网络化。学校电子阅览室与公共信息网、教育科技网、国际互联网联通。
截止到2008年底,学校有学科专用的多媒体电化教室/实验室32间、多媒体演播厅1间、语音教室4间、计算机教室5间,有教学和办公用电脑460多台,所有的教室均已改造为多媒体电化教室。 高考
2000年,海南中学有36名学生被清华北大两所著名高校录取,占当年这两所高校在海南录取总人数的73%。2000-2007年这八年中,海南中学共有226名优秀学生考进了北大、清华,平均每年有28人以上 。2000年至2007年,海南中学的高考平均入围率为99.3%,第一批本科平均入围率78.84%。
学科竞赛
2000年1月,海南中学詹达琦等4名学生代表海南省中学生参加在杭州市举行的全国化学竞赛(决赛),一举夺得3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从而结束了海南省和海南中学参加全国高中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没有一等奖的历史。2001年,海南中学林苗等4名学生代表海南省参加全国高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也一举夺得3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2000-2007年这八年来,海南中学学生参加全国数、理、化和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共获一等奖23人次,二等奖21人次,三等奖11人次。学校荣获“全国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学校”称号。
科技
截止到2008年,海南中学学生参加省级科技创新大赛共获64项一等奖,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夺取了全国最高奖,并获3项全国一等奖,15项二等奖。2003年,黄勃龙同学的实验推导报告《一种更合理的光波测量方法》参加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被评为一等奖后,被选送参加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的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被评为一等奖,同时还荣获当年大赛的最高奖——中国科协奖。
艺术
1999年10月,海南中学舞蹈团曾应教育部体卫艺司之邀赴京,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作专场演出;2000年7月,海中舞蹈团应邀参加上海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演出了两个舞蹈专场,均受到高度评价;2006年8月,海中艺术团应邀随中国代表团赴韩国,与各国艺术团进行交流演出;同年11月,海中舞蹈团应邀赴澳门,参加两岸四地舞蹈精英荟萃演出,均受到普遍赞誉。
体育
截止到20008年,海南中学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98%以上,“体育合格率”达99.7%以上。2000年-2008年,学校足球队共获七次省中学生足球比赛冠军,多次代表海南省中学生足球队到韩国等国家进行交流比赛。 校徽
校徽图案的主体是学校标志性建筑校门,是学校从建国初期留存到2013年的两所老建筑之一,该校门建于1933年,至今保存完好。校徽设计成圆形,“圆”在中华文化传统中有“圆满”、“和合”之象征。外沿加了一圈“海南省海南中学”的英文名称,以体现海中对外办学交流理念。校徽上的1923.9.21代表着海南中学的诞生日是1923年9月21日。校徽上的海南中学四个字是中国著名书法家商承祚先生书写。
学校校训
尚德、睿智、唯实、创新
校歌
歌名:海中、我们骄傲的学堂
词:王应际 曲:王贻参
在艰难岁月中创立
在坎坷征程中成长
琼州大地有座悠久的学堂
凤栖堂美蛟腾凤起 教学相长共取宝藏 师道指明航向指明航向 书声海外传扬海外传扬 啊………… 啊海南中学 海南中学 尚德睿智攀登高峰 这里播种人生理想 这里放飞心中希望 我们今天沐甘霖 我们明天成栋梁 我们明天成栋梁 在大浪激流中崛起 在阳光雨露中茁壮 南海宝岛有座骄傲的学堂 万泉水香哺育英才 搏击学海破浪远航 胸怀黄河长江黄河长江 放眼五洲四洋五洲四洋 啊……………… 啊海南中学 海南中学 唯实创新永放光芒 这里播种人生理想 这里放飞心中希望 我们今天沐甘霖 我们明天成栋梁 我们明天成栋梁 学生组织
海南中学纵横棋社海南中学学生联合会海南中学社团联盟海南中学广播站海南中学科技创新社海南中学海风诗社海南中学溪韵文学社海南中学绿翼环保社海南中学高中部爱心社海南中学初中部爱心社海南中学想眼社海南中学猫咔摄影社海南中学记者团海南中学街舞社海南中学声息音乐社海南中学E-Zone英语社海南中学模拟联合国协会海南中学新月魔术社海南中学羽毛球联合社海南中学阳光心社海南中学第十二夜戏剧社海南中学金融社海南中学初中部迷迭音乐社 学生活动
3~4月 科技节 体育节(球类联赛)
5~6月 校园文化艺术节(班际文艺汇演、英语晚会、课本剧大赛)
9~10月 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11月 校运动会
12~1月 校园十大歌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