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篮球场-吴中区第四届篮球联赛

tamoadmin

1.苏州有室内篮球馆吗

2.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的学校历史

3.求助:需要江苏吴江的具体资料

4.7月苏州因台风关闭景区及取消延期活动汇总

苏州有室内篮球馆吗

吴中区篮球场-吴中区第四届篮球联赛

有很多,园区、新区室内的一般价格比较贵,吴中区价格较便宜,吴中区南湖路123-3号,海王星室内篮球馆价格人均10元/ren ,不限时间,除周一每天晚上人很多,打球氛围很好,现在在搞商会联赛,全天免费停车

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的学校历史

江苏省张家港第三职业高级中学大事记:

1 、 2003 年 5 月,张家港市人民发文组建成立张家港第三职业高级中学。

2 、 2003 年 5 月,市职业学校校长论坛在学校举行,黄广平校长作“创新管理,严格制度,提升层次,跃出新港城”专题交流。

3 、 2003 年 7 月,学校获市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二等奖。

4 、 2003 年 11 月,学校图书馆通过省专家组验收,被命名为江苏省二级图书馆。

5 、 2003 年 11 月,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通过苏州市专家组验收,被评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

6 、 2003 年 11 月,学校举行新校揭牌仪式,沙钢沈文荣总裁、教育局季进胜副书记等领导出席仪式。

7 、 2003 年 12 月,学校创省重点工作通过省专家组验收,被命名为江苏省重点职业中学。

8 、 2003 年 12 月,学校被张家港市人民命名为文明单位。

9 、 2004 年 2 月,举行首届教代会,审议并通过了学校工作、工会工作、财务工作、考核办法等报告。

10 、 2004 年 4 月,学校与宿迁市宿城区教育局达成联合办学协议,首次开办“南北”联合办学模式。

11 、 2004 年 5 月,学校协办了鲁能杯全国女子乒乓球联赛,获圆满成功。

12 、 2004 年 7 月,学校获市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二等奖。获张家港市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评估二等奖。

13 、 2004 年 9 月,学校创省合格职教中心及国家级重点职中工作通过专家组验收,于 12 月被命名为江苏省合格职教中心、国家级重点职中。

14 、 2004 年 10 月,学校协办了苏州城宇杯全国男篮俱乐部青年联赛决赛,获圆满成功。中国职教学会职高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与会代表 250 人来校考察。

15 、 2005 年 2 月,召开首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会议通过学校工作、财务、工会等工作报告,收到提案 2 条,建议 20 条,均得到当场解决和答复。

16 、 2005 年 3 月,张家港市退教协会来校视察。

17 、 2005 年 4 月,市职业学校首届校长联谊会在学校召开。

18 、 2005 年 6 月,市中学校园文化研讨会在学校召开,市教育局、各中学德育副校长及德育处主任等参加会议。

19 、 2005 年 7 月,学校获市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二等奖。

20 、 2005 年 9 月,省示范专业验收组来校对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进行验收,获顺利通过。

21 、 2005 年 9 月,张家港市人民蒋来清一行来校视察。同月,表彰了首批“文荣奖学金”获得者并颁发证书及奖金。

22 、 2005 年 11 月,苏州市理实一体化评优课在学校举行。

23 、 2005 年 12 月,张家港市机电专业精品课展示活动在学校举行。

24 、 2006 年 6 月,学校通过市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验收。

25 、 2006 年 10 月,学校通过苏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学校验收。学校计算机专业通过省示范专业评估组专家验收。

26 、 2006 年 10 月,学校举行十一五规划研讨会,蒋来清、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国华、市教育局局长郭炳荣等市、镇领导及联办高校和沙钢、张铜、华尔润等企业领导与会。省教育厅殷翔文副厅长来校调研。

27 、 2006 年 12 月,学校被张家港市人民命名为文明单位。

28 、 2007 年 3 月,学校建筑面积 3600 平方米的师生综合楼破土动工,并于 8 月竣工投入使用。

29 、 2007 年 5 月,学校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示范专业评估初审, 6 月通过专家组实地视导。

30 、 2007 年 7 月,学校获市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二等奖。

31 、 2007 年 8 月,常熟市练塘职业技术学校曹正昌校长一行 15 人到校参观学习,对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行为管理、德育管理理念等赞不绝口,希望通过参观学习来提高练职的办学水平,将好的经验学到手,尽量缩小与张家港职业教育的差距。

32、2007年9月3日,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章骏、安全科科长徐学飞一行四人来校检查工作,视察了实训大楼和广膳楼,对学校开学准备工作表示满意。

33、2007年9月25日,张家港市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在学校召开,市教育局章建平副局长、职社科祁雪清科长、教研室袁主任、职社科、教研室全体职教成员、全市所有职校校长、分管教学、实训副校长及教务、实训主任等与会,对上学年度对口单招质量进行了分析,明确今年职业教育工作思路,对上学年技能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年职业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措施,对近阶段工作进行了布置。参会领导对学校设施及办学质量给予了较高评价。

34、2007年在9月24-26日举行的2007年中会上,该校运动队获全市高中级团体第六名,列职高第二名,继续保持市甲级队水平。

35、2007年10月19日,锦丰镇退教协会在该校举行重阳节金婚老人庆典活动,有100余名退休教工代表参加集体祝寿与庆典活动,黄校长与会并发言祝贺。

36、2007年10月22日,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苏教职[2007]30号)《关于公布2007年职业学校示范专业建设视导结果的通知》通报该校“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被评为“省示范专业”。

37、2007年11月15日,省环保局及苏州环保专家组一行7人来校对该校“省绿色学校”进行验收,学校环保教育及绿色创建工作受到专家组一致好评,24个评比指标中,学校有9个指标为优秀,13个指标为良好,高分通过创建验收。

38、2007年12月5日,苏州市红十字示范学校来校验收,学校红十字工作以领导重视程度高、过程性工作完善等,获得非常高的评价,以分的高分获得通过。

39、2007年12月7日,企业职工培训分管领导与负责人座谈会在该校举行,沙钢集团、华尔润集团、名馨鞋业、联合铜业、信友公司、华兴纸业、红叶视听、润康鞋业、宏国化学、天鹏集团、金鹿集团等十一家企业职工培训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共19人到会,教育局章剑平副局长、镇党委陆建华委员、镇劳动和社保所、成教学校等领导出席会议。

40、2007年12月13日,原市人大副主任吴中汉、原市政协副钱根祥等老领导一行6人来校调研,对该校五年来的建设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41、2008年3月,在江苏省2008年度职校学生技能大赛上,学校费凯成获电子装配第二名,陈猛获车工第三名,并获得免试读本科资格;潘红宇获动漫设计三等奖,获免试读专科资格。

42、2008年9月,学校校刊《扬鞭集》获张家港市2007-2008学年度校刊评比一等奖。

43、2008年10月10日,市人大教育委员会代表来校考察,深入了解了学校近几年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办学所遇到的困难。

44、2008年10月11日,校党支部第二届一次全体会议在会议中心举行,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支部委员会,黄广平被选为第二届支部委员会书记。

45、2008年10月15日,泰兴市职教参观团来校考察,校长黄广平介绍了学校办学情况,受到参观团全体成员的高度评价。

46、2008年10月16日,学校举行第二届教师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学校工会委员会,江宁被选为工会。

47、2008年11月19日,创建市平安和谐校园活动迎检工作在学校进行,市教育局、市综合治理办公室对学校创建情况进行了验收,获得一致好评。

48、10月27日,学校举办了“青年教师座谈会”,就如何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才展开讨论和座谈,39名青年教师及学校主要领导参加会议。

49、在苏州市技能表彰大会上,学校黄建华、沈晖、李明才被评为辅导标兵,陈猛、费凯成、潘红宇被评为先进,学校因为特殊贡献获得5万元奖励。

50、11月19日,创建市平安和谐校园活动迎检工作在学校进行,市教育局、市综合治理办公室对学校创建情况进行了验收,获得一致好评。

51、11月,在张家港市职业学校机械机电、电子电工专业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中,储全丰获数控车方向一等奖,王艳美获电工方向二等奖。

52、11月,在市中学生篮球赛中,学校篮球队分获男、女队第四名。

53、在市教育局和消防大队联合进行的全市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单位评比中,学校被命名为“张家港市首批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等级学校”。

54、在11月进行的张家港市平安和谐校园考核评比中,该校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张家港市平安和谐校园”称号。

55、在12月举行的由苏州市教育局和苏州市红十字会共同“豪克杯”大中院校救护知识和技能比赛中,学校代表队获铜奖。

56、第十届课堂教育改革经验交流活动电子电工专业展示课在学校举行,杨根华、郭菊兰、袁志珍、尹峰代表学校进行展示,全市各兄弟学校教师来校听课并评课。

57、孙金涛获2008年度张家港市“优秀学生会干部”称号,顾萌获2008年度张家港市“优秀学生社团干部”称号。费凯成获“张家港市十佳青年学生”称号。校学生组织绿色环保学会获“张家港市十佳学生社团”称号,学校环境保护周活动被评为“张家港市十佳学生社团活动。

58、第十一届市教学课改教研活动在该校举行。该校袁志珍等教师上课获好评。

59、2008年度公务员考核优秀:何达云、汤新军、江宁、邵伟、王爱华、袁志珍、薛旦、王晓红、程传忠、薛跃仙、陆杰、黄建华、王娟、杨阳;2008年度苏州市级先进:储全丰;2008年度苏州市爱生模范:王冬;2008年度张家港市十佳师德标兵:吴建平;2008年度市级先进:邵伟、黄建华;2008年度张家港市优秀班主任:张玲;张家港市优秀德育工作者:薛跃仙;2008年度局级先进:薛旦、陆杰、王爱华;校级先进:朱明秀、李丰、张艳、孙瑜、张勇、尹峰、杨萍、洪建忠、季冬梅、王娟;校级优秀教研组长:姜栋杏、郭菊兰、宋利兵。

60、在张家港市中学生群舞比赛中,该校节目《新阿里郎》获二等奖。

61、学校被评为2008年度文明单位。

62、在张家港市第十一届推广普通话活动周系列活动评比中,该校网站获综合优秀网站二等奖。

63、在12月举行的08张家港市职业高中文化课青年教师“解题基本功大比武”中,杨萍、张玲、李军获一等奖,李春桃、屈奇峰、倪雪华获二等奖。

64、校红十字会被评为2008年度张家港市红十字工作先进集体。闻爱军被评为2008年度张家港市红十字工作先进个人。

65、张家港市五优论文评比中,徐丽珠获二等奖,郭菊兰获三等奖。张家港市五优案例评比中,梁金华、李春桃合作的《感恩父母》获一等奖。

66、学校创建江苏省三星级职业学校于2009年元月收到批复,正式创建成功。

67、在全国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大赛中,潘红宇、费凯成获二等奖。

68、在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中,费凯成作品获一等奖、三等奖各一只;黄建华获最佳伯乐奖,学校获最佳组织学校奖。

69、学校获苏州市2008年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

70、获2008年度张家港市计生系统先进单位。

71、获2008年度张家港市五四红旗团委。

72、获2008年度张家港市先进团组织。

73、江苏省第八届青少年电子技师比赛中,学校获电子制作项目职高组团体一等奖。

求助:需要江苏吴江的具体资料

吴江地图吴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北纬30°45′36″-31°13′41″,东经120°21′4″-53′59″。东接上海市青浦区,南连浙江省嘉兴市和桐乡市,西临太湖,北靠苏州市吴中区,东南与浙江省嘉善县毗邻,东北和昆山市接壤,西南与浙江省湖州市交界,由苏州市代管。全市总面积为1192平方公里,地处水乡河道纵横,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吴江市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退思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为全国百强县第二名。

中文名称: 吴江市

外文名称: Wujiang County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江苏苏州

下辖地区: 松陵、七都等。

驻地: 松陵镇

电话区号: 0512

邮政区码: 215200

地理位置: 太湖沿岸

面积: 1192平方千米(含太湖)

人口: 7000余人

方言: 吴语太湖片

气候条件: 江南气候

著名景点: 同里古镇,静思园,肖甸湖森林公园, 震泽慈云塔

车牌代码: 苏E

时间: UCT+8

目录

人文历史旅游景点民俗风情吴江美食农林牧渔业金融保险业科技和教育工业和建筑业吴江当代名口、民族及生活水平文化、卫生和体育交通、邮电和旅游业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吴江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吴江市[1]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北纬30°45′36〞-31°13′41〞,东经120°21′4〞-120°53′59〞。东接上海市青浦区,南连浙江省嘉兴市和桐乡市,西临太湖,北靠苏州市吴中区,东南与浙江省嘉善县毗邻,东北和昆山市接壤,西南与浙江省湖州市交界。总面积1093平方千米。总人口7240人(2009年底)。 吴江市辖9个镇:松陵镇、同里镇、汾湖镇、平望镇、盛泽镇、横扇镇、七都镇、震泽镇、桃源镇。市人民驻松陵镇。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23处。具有典型江南水乡气息的同里古镇,以其“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被誉为“东方小”,尤以退思园的精巧构思、独特布局和绝伦神韵而名闻遐迩。退思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与“两堂三桥”(嘉荫堂、崇本堂和太平 吴江市同里

桥、吉利桥、长庆桥)融成一体,相得益彰。明清商业街、罗星洲、南国茶楼、珍珠塔和陈去病故居等都已成了同里景致的新亮点。同时吴江荟萃了 震泽慈云寺塔

盛泽先蚕祠、震泽慈云寺塔、黎里柳亚子故居、松陵垂虹桥遗址等一大批人文古迹和风景名胜。吴江的古运河风光带、环太湖旅游圈和肖甸湖省级森林公园以其自然的优美景色和妩媚风光也越来越成为人们观光旅游、回归自然的胜地。 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2002年共投入12亿元,相继完成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松陵城区先后建成了3大景观广场,新辟了5大公共绿地,新增了一批园林绿化达标单位和住宅小区,并对22条主要道路、河道绿化带和松陵公园进行了全面改造;至年底,松陵城区绿地总面积达到341.8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2.46%,顺利通过了省园林城市考核验收。同时,还先后完成了市区部分路段的改造工程,完成了震桃公路、环太湖公路和 227省道至我菀坪段改建、苏嘉杭高速公路吴江互通接线、松陵至大观园莘塔段公路建设等工程,完成了220千伏盛泽目澜输变电建设工程,完成了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区一期工程;苏州绕城高速公路吴江段已基本完成路基、桥梁等前期工程,5万吨级盛泽污水处理工程已进入运行,“西气东输”一期工程进入前期准备阶段,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已招入首届新生,总投资达9.22亿元的区域供水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各镇在积极配合支持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大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也相继完成了一批镇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吴江市全境无山,地势低平,自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南北高差2.0米左右。田面高程一般3.2-4.0米,最高处5.5米,极低处1.0米以下。境内河道纵横,湖荡棋布,水面积2.67万顷(合40.06万亩,不包括所辖太湖水面),占全市总面积的22.70%。土壤以壤土质的黄泥土和粘土质的青紫泥为主,其次为小粉土,还有少量的灰土和堆叠土地 土质 :地质属湖泊沉积平原,除表层经人类活动堆积外,其余均为第四季沉积区,坡度平缓,一般呈水平成层,交互层或夹层,较有规律; 地质特点:地势高,地耐力强;土质以粘土为主; 地震设防:无地震区域(基本裂度属6度设防区)。 吴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大小数百个湖泊点缀在城乡间,全市境内河道纵横,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特别是古镇同里,路由桥通,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被誉为“醇正水乡、旧时江南”。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浩淼的太湖以及汾湖、九里湖等自然景观各具特色。 吴江市交通图

吴江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平均气压1015.7hpa,年平均风速3.2M/S。 风向 :常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夏季),其次为西北风(冬季);无霜期200~240天;年日照45%。 适合农作物和水生作物生长,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首次超过丝绸纺织业,成为第一大产业。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131家,比上年增加67家,超10亿元企业16家,比上年增加6家。争创国家级名牌产品实现零的突破,“茶花”牌真丝绸获中国名牌产品,“亨通光电”、“永鼎”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开创了我市名牌产品发展的新局面。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004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 1210.5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完成工业增加值191.6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39.1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457.7亿元,比上年增长32.6%,个体私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54.3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7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实现工业增加值160.9亿元, 利润总额19.8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89%和41.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4.55%,比上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迅猛增长,全年累计工业用电量达68.1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8.1%。 第三产业  全市商业企业以加快商业布局与经营业态调整为抓手,商贸流通结构有了新的调整,建成了永康路商业街,时代超级购物中心、好旺广场相继开业。居民消费信心明显提升,新一轮消费升级快速展开,节日消费和餐饮消费成为亮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7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1.35 亿元,增长19.7%;餐饮业零售额8.35亿元,增长32.02%。全年个体行业零售额2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了恒大国际装饰城、盛泽纺机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各类市场实现交易额达303亿元,比上年增长 29.1%,其中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年成交额达250亿元,在全国纺织品服装专业市场中排名第二位、综合类市场排名第四位。 完善旅游基础设 吴江街区一角

施,开发都市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旅游事业方兴未艾。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亿元,比上年增长27.8%,接待中外游客3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 至年末,全市共有星级宾馆13家、旅行社9家。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社会综合运输能力大幅提高。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机动车18.27万辆,比上年净增24406辆,增长15.4 %,其中各类汽车29667辆,私人汽车21200 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6.8 %和29.9%。交通部门全年完成客运量1177.11万人,客运周转量55553.72万人公里。全年新增公共停车位500多个,新增出租车104辆,农村19条线路47辆中巴车实现公交化运营。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吴江市2006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2.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出口71.73亿美元,进口7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和4.3%。在全市进出口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仍是绝对主力,年进出口总额为130.88亿美元,其中出口63.6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0%和12.7%。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91.72%和88.8%。进出口首次扭转了多年来出口贸易逆差的局面,实行了出口贸易顺差。在商务部评定的全国进出口500强企业和出口200强企业中,有10家企业进入进出口500强,4家同时进入出口200强。 2006年累计新批外资项目268项,注册外资10.74亿美元,增资项目107项,注册外资2.92亿美元,合计新增注册外资13.66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3.3%;实际到帐外资6.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0%。全市新批项目中注册外资超千万美元的43项。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了新起色。全年新签外经合同额3214.7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319.1万美元,新批外派劳务人员138人。新批准投资境外企业3家。

编辑本段社会保障

吴江市2006年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年末人数为38.3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年末人数为2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年末职工人数为35.94万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年末职工人数分别为21.98万人和21.78万人。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覆盖率达98.5%。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土地换保障总人数12.91万人。调整和完善了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农保土保政策,两次上调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人均增资232元。新型合作医疗镇、村覆盖率达100%,参保率 96 %,人均筹资为130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年末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1328人,比上年增加991人,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1912人和9416人,全年累计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267万元。年末,全市拥有各级民间职业介绍机构73个,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13个。全年新增劳动就业岗位9.24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67万人,安置城镇职工再就业1.4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年社会**销售额4387万元,接收社会捐赠款678.58万元。

吴江市2006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74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13.06亿元。夏粮亩产263.1公斤,油菜亩产160.4公斤,水稻亩产587.1公斤。生态农业、旅游农业较快发展。年末累计无公害农产品71只、绿色农产品86只、有机农产品3只。建成了全国首家受农业部委托的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吴江苗圃荣登2006年全国十佳苗圃榜首。震泽新申农庄被评为“江苏省观光农业园”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农村机械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主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6.09 万千瓦,拥有各类大中型农用拖拉机380台,农林牧渔业用电量 8553万千瓦时。全年完成水利工程总投资8500 万元,防汛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编辑本段金融保险业

吴江市2006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18.58亿元;本外币余额471.06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88.2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1.59亿元,人均储蓄额达34564元。各项人民币余额达433.93亿元。其中:中长期余款132.89亿元。年末签发承兑汇票余额104.93亿元。全年累计现金收入1556.65亿元、现金支出1675.18亿元,累计净投放118.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34亿元。 2006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77亿元,寿险保费收入5.04亿元。各类赔付3.41亿元,比上年增长45.1%。证券市场加快发展。年末登记数2.8万户,全年实现证券交易额140.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6%。全市拥有上市公司3家。

编辑本段科技和教育

吴江市2006年有19个项目、产品列入国家级项目,其中,国家火炬9项,星火5项,国家高新技术产品5项。省级项目、产品101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科技企业54家,其中有8家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76.3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3%,共有62项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夯实基础,科技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整合提升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创新平台,已有17家企业建有工程技术中心,汾湖经济开发区和松陵开发区相继建立民营企业科技创业园。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实施工程。专利申请数1891件。 2006年全市共有小学52所、初级中学26所、高级中学8所、完全中学2所、中等职业教育3所;全市在校中小学学生总数91724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为44148人,初中在校学生为31645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为15931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为68人,年末全市共有专任教师6695人。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

编辑本段工业和建筑业

吴江市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837.54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9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实现利税总额69.80亿元,比上年增长41.8%;销售产值146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5%,产销率为98.04%。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民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0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7.80%,比上年提高了19.1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全年累计工业用电量95.1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5%。 吴江市集群产业取得强势发展。3大支柱产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企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785.7亿元、384.06亿元和122.4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6.6%,分别增长20%、18%和54%。三大区域经济地位日益凸现。吴江经济开发区、汾湖经济开发区泽镇分别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0.73亿元、134.57亿元和291.7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2%。全市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家,超 10亿元企业25家。震泽镇被命名为中国麻纺集群产业基地。亨通光电牌、永鼎牌、通鼎牌通信光缆、宝带牌袋除尘器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新增省名牌产品8件,新增省著名商标8件。 吴江市建筑行业发展平稳。2006年末资质以上建筑企业75家,比上年增加9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全年施工房屋建筑面积571.5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57.4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7.53万平方米。

编辑本段吴江当代名人

汪集杨 刘建康沈善炯 钱国梁 程开甲丁源 丁浩丁洵伟 卫兴国 马云翔马伯乐 王溥王元兴 王文荣王长根 王宏基王绍华 王家斌 计镇华 毛礼垣王鼎兴 王雪蕉史天勤 史瀛仙叶祥苓 石福熙刘韵若 庄自立庄春荣 庄祥鸣 孙应铨孙云蔚 吕荣春孙麦龄 孙陶亨孙棉龄 任家烈任家瑛 任家潍任晓善 朱圣庚朱明权 朱振华朱通华 沈立人 陆明德 陆仲文沈培德 沈丕安沈石安 陈永明 陈如钧陈祥奎 肖佩玲邱秉权 吴慧吴澄宇 吴梦海吴莲珠 吴建春 杜金观 严复严子纲 严学高李为缪 李平严淑琴 李志英李林根 李荣琪邵纪淼 邵牧非邵桐荪 杨文达杨再 宋玉荪宋立人 张幼文杨景义 杨海荣 杨林常张仲寅 张德昭张崇高 张祖训 金维埏金国雄 金永熙金永亮 周醒华 周炳南范滋德 范祖尧郑兰荪 罗志野 庞金虎孟兴发 於益民 钮祖辉钮德明 俞焕然 项小英项怀诚 柳重堪柳德康 赵学搏赵学源 赵振威施行觉 施曼珠闻荻江 费奇费云鹏 袁刚胡新如 胡家麟 胡家骏胡式仪 胡文炯袁圣一 凌天翼 莫玉龙袁保宗 袁昌国顾行方 顾良凌树洪 凌秋明 顾志澄 顾泠沅顾钧基 陶静华陶德华 唐可 唐觉 徐瑞徐安达 徐次达 徐昌裕徐松德 徐秋元徐润达 徐梅江徐鸿钧 徐景藩徐静松 殷元骐殷志强 殷恭宽殷恭毅 钱任 钱今昔 钱初熹钱宗珏 钱国帧钱国梁 钱星良钱颂文 钱家俊钱淦荣 黄斐黄钟 郭尧君钱景仁 黄振翘 黄嘉麟龚积球 程元龙 程人乾盛敬超 盛家廉蒋尚城 谢复新 鲍璇蔡佳辰 蔡正仁褚菊仁 蒯元璋潘庆龄 薛志明 汝信李怀志 唐仲英费孝通

编辑本段人口、民族及生活水平

200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72186人,比上年增加2763人, 其中,男性人口384422人,女性人口387764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8%和50.2%。全市非农业居民231614人,全年出生4639人,出生率为6.0‰;死亡5937人,死亡率为7.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9‰。2008年末总人口79.53万。 2006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88438人,比上年增加5344人, 其中,男性人口391259人,女性人口317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6%和50.4%。全市非农业人口256095人,全年出生5486人,出生率为6.96‰;死亡5542人,死亡率为7.0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7‰。年末,全市登记外来暂住人口55.92万人。 吴江人口以汉族为主,占全市总人口的99.82%,并有回、壮、满、苗、白、土、瑶、彝、畲等26个少数民族,约1558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0 .18%。 吴江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5911元,比上年增长16.5%。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统计,200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028元,比上年增长1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14元, 比上年增长14.7%。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4659元和601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7%和18.9%。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1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2平方米。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2%和37.3%。城乡居民百户家庭拥有电脑分别88台和43台。

编辑本段文化、卫生和体育

吴江市各种群众性文艺演出层出不穷,2006年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30场次,观众达35万人次。“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共演出20场次,上演节目300余个,观众达30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新图书馆成为全省县级市中第一个免费借阅的图书馆,全年共接待读者41万人次。启动了公益性的“农家书香”建设工程,首批20个村的“农家书屋”达标并已挂牌。以保护和传承为落脚点,有效管理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柳亚子旧居、师俭堂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芦墟山歌、评弹、七都木偶昆曲分别作为吴歌、苏州评弹、木偶昆曲支脉被列入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全年新批文化经营单位64家、印刷经营单位23家。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全覆盖“户户通”工程,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9865户。 2006年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个;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492人,拥有床位数3915张,全年累计完成诊疗348万人次,比上年增加98万人次,收治病人5.85万人,全市参加无偿献血10056人次。积极实施医疗惠民工程,出台和实施了《吴江市困难人群医疗救助办法》和《吴江市惠民医院实施方案》,全年共发放《特困医疗救助证》12117 张。 吴江市成功承办了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围棋赛、美国篮球明星赛、全国男排大奖赛、“鲁能杯”全国乒乓俱乐部和全国拳击争霸赛等大型赛事。群众体育活动取得新突破,全民健身月活动的开展,“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全面推进,顺应了群众强身健体的需求。竞技体育又有所收获,在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中,我市赢得了27.75枚金牌,在全省52个县(市)中名列第二。体育产业不断发展。

编辑本段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吴江市2006年在全市62项重点项目中,交通建设项目11项,完成投资额20.07亿元,使城乡路网更趋完备。新建改建市镇以上公路53公里,203省道和苏同黎公路吴江段建成通车,沪苏浙高速公路完成全线桥梁工程。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机动车21.53万辆,比上年净增16642辆,增长8.4%,其中:私人汽车375 辆,比上年净增9508辆,增长33.4%。交通部门全年完成客运量1769万人,客运周转量87047万人公里。新增城区停车泊位300个。市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已达30.74平方米。 2006年完成邮政电讯业务总收入1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全年发送函件347.55万件,特快专递44.42万件,报刊2028.76万份;年末邮政储蓄余额25.43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年末市话和农话用户63.41万户,比上年增加4.63万户,其中小灵通用户28.69万户, 比上年增长12.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90万户,比上年增长30.4%。 2006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10亿元,比上年增长28.5%,接待中外游客601.39万人,其中:海外游客39.4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5.3%和52.2%;景区门票收入6526.万元,比上年增长84.3%;旅行社营业收入6835.42万元,比上年增长34.9%。全市共有星级宾馆19家、旅行社15家。同里镇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编辑本段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吴江市2007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9.55亿元,增长22.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9.90亿元,增长15.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9.69亿元,增长19.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55亿元,增长11.2%。全年个体行业零售额40.28亿元,比上年增长2.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171.93亿元,其中批发业136.70亿元,零售业35.23亿元。市场成交活跃,全市有各类市场64个,商品成交额563亿元。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列入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交易额首次突破500亿元,达537.38亿元。

编辑本段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吴江市2006年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额43.45亿元,其中城市建设投入6.20亿元;基础设施投入8.15亿元;电力建设投入2.31亿元。市公共卫生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永鼎医院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5项输变电工程基本竣工。震泽中学及体育场建设、天然气工程等社会事业项目进展顺利。新增天然气用户4000户。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3.8%。按户籍人口计算,城市化率64.2%。 吴江市以创建国家生态城市为抓手,认真落实环保责任制,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污染减排工作。依法关闭了15家小化工企业、车间,取缔42家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点,整治86家喷水织机企业。全市各镇全部进入环境优美乡镇行列,创建成省级生态村70个。全市以镇为单位建设了较为完善的污水管网系统,实行污水集中处理、统一排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达83.4%。

编辑本段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0亿元,增长15.9%;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9%,COD、SO2排放量分别下降4.5%和4%,完成工业投资额150.7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在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投资额186.44亿元,增长23.5%,占比79.0%。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达819个(不含房地产和私人建房),总投资335.29亿元,其中个体私营投资项目665个,占总量的81.2%。本年新开工项目610个,上年结转项目209个,年末已竣工投产项目512个。实现新增固定资产167.55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1.0%。 吴江市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5.9%;累计施工面积4.56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16.82%,竣工面积109.2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4%;商品房销售面积132.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0%,销售金额49.37亿元,比上年增长70.2 %。

7月苏州因台风关闭景区及取消延期活动汇总

其实这这一次的台风对苏州影响还是很大的,苏州很多的景点已经是确定关闭了,并且还有活动是取消或者是延期的状态,台风天气期间,大家不要随意出行,建议还是待在家。

这些场所暂停对外开放

华谊兄弟**世界(苏州)

因台风“烟花”所带来的恶劣天气影响,为充分保障每位游客的安全,华谊兄弟**世界(苏州)将于7月25日-7月26日临时闭园2天。请各位游客做好防护工作,谨慎出门。

购买7月25日-7月26日华谊兄弟**世界(苏州)日场门票的游客可联系原购票渠道办理退票手续。

购买门票的游客,门票使用日期自动改签至8月29日前任意一天。

苏州太湖西山岛

为确保广大游客安全,预防极端天气导致的意外情况。金庭旅游集团下属景点石公山、林屋洞、明月湾、罗汉寺、禹王庙、古樟园、徐家祠堂将于7月25日至27日暂停开放(缥缈峰景区因提档升级持续闭园中),具体开放时间视天气情况另行通知。

已预约景区门票的游客及时改期或退票。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光福景区

受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本市将出现大风、暴雨天气,为确保游客的出行安全,光福景区(香雪海、司徒庙、铜观音寺)于2021年7月24日13:00起临时闭园,具体开园时间另行通知。请游客朋友们在闭园期间切勿自行进入景区。已预约景区门票的游客及时改期或退票。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尊敬的各位游客:

受今年第六号台风“烟花”的影响,为保障各位游客的安全,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2021年7月24日-7月25日闭园。开园时间请关注景区官方网站。已经购买和预约了本时段门票的游客,可联系原购票渠道改期或退票。如有其它变化,另行通知。由此给您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敬请谅解。

太仓现代农业园景区

亲爱的游客朋友:

受台风“烟花”影响,为保障广大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太仓现代农业园景区将于2021年7月25日起暂停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将根据天气情况另行通知。对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理解和支持,望相互转告。近期已购票游客可通过原购票平台退票。

太仓现代农业园景区

2021年7月23日

苏州湾黄金湖岸旅游区

尊敬的市民游客: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将对我区有严重影响。根据防汛防台要求,7月24日至7月26日,将暂停开放景区内所有户外游乐项目,包括东太湖游泳场、尚赛帆船俱乐部、东太湖生态园虫虫乐园等。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穹窿山景区内部景运车辆暂停运营

为贯彻落实上级旅游主管部门下发的《关于做好第6号台风“烟花”防御工作的通知》指示精神,切实加强景区防御台风和防汛工作、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穹窿山景区(北门、南门)内部景运车辆于2021年7月24日起暂停运营,恢复时间另行通知。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木渎景区游船停止运营

_直古镇

渔洋山索道停运

汾湖文体中心室外场地临时暂停对外开放通知

尊敬的顾客:

因受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2021年7月24日起,汾湖文体中心室外场地(篮球场、田径场、笼式足球场)暂停向公众开放,重新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请顾客们合理规划运动时间,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感谢您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汾湖文体中心

2021年7月23日

太湖苏州水域封航

苏州交通执法支队已于7月22日下午3时对太湖实施环太湖联动封湖,禁止货船入湖,客船、渡船按要求落实相关停航措施。

这些活动取消/改期

2021中超联赛苏州赛区赛事公告

公告一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24日夜里至27日白天将给苏州市、江阴市带来严重风雨影响,为保障球迷出行安全,经苏州赛区组委会研究决定,取消第8轮第61场北京国安vs上海申花(江阴市体育中心)、第63场上海海港vs天津津门虎(昆山市体育中心)的比赛开放观众。

对于已购买北京国安vs上海申花比赛门票的观众,大麦网将主动办理退票退款手续(无需用户操作),票款将于7个工作日内原路退回。对于给广大球迷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公告二

应苏州赛区安保工作要求,经苏州赛区组委会研究决定,现调整第9轮部分场次比赛场地如下:

第9轮第71场7月28日(周三)16:30河北队vs大连人,场地由昆山市体育中心改为苏州奥体中心外场。

第9轮第72场7月28日(周三)16:30北京国安vs上海海港,场地由苏州奥体中心外场改为昆山市体育中心。

木渎古镇暂停演出

2021夏季广电车博会

受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并根据《苏州市疫情防控2021年第3号通告》疫情防控要求,原定2021年7月24日-25日在苏州木渎城会展中心举办的夏季广电车博会延期举办。

苏州乐园森林水世界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受台风天气因素影响,原定于2021年7月24日在苏州乐园森林水世界举办的“暑你会玩”活动取消,活动将暂延期至2021年7月31日举办;原定于2021年7月25日在苏州乐园森林世界啤酒节举办的李鑫一演出取消,演出将暂延期至2021年8月6日举办。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吴中区文化馆公益培训班

下周(7月26日—31日)将停课一周,同时,原定本周六(7月24日)下午举办的公共文化艺术空间——礼仪体验沙龙也将延迟举办。

吴中区图书馆线下活动暂停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