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喜欢篮球运动-哪个国家喜欢打篮球

tamoadmin

1.篮球在哪个国家最流行!

2.足球篮球排球网球 等等球类分别在那些国家最受欢迎

3.在国际上,篮球与网球相比哪个影响力更大?

4.感觉NBA在印度没有在中国这么受欢迎,原因是什么?

5.篮球的发源地是哪里?在哪个国家盛行?

篮球在哪个国家最流行!

哪个国家喜欢篮球运动-哪个国家喜欢打篮球

篮球是一种盛行体育运动,虽说美国篮球盛行,但现在欧洲的篮球运动也发展起来了,全世界都有喜欢的。

1、篮球(basketball),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是以手为中心的对抗性体育运动。

2、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1年12月21日,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

3、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36年,篮球在柏林奥运会中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职业选手可以参加奥运会篮球比赛。

足球篮球排球网球 等等球类分别在那些国家最受欢迎

足球:几乎所有国家,美国、澳大利亚除外。如果说最受欢迎那就是南美所有国家,欧洲大多数国家,比如在英国,足球就是国粹

篮球:中国,菲律宾立陶宛,在美国一般,不如橄榄球棒球冰球,不过比足球好点,在其他国家就很拉吉了。

习惯了科比在中国的呼风唤雨后,在南非见到他却是有一番景象时,记者不免有些不习惯。 6月27日,科比应邀前往约堡贫民区索维托的某训练中心,为南非足球小将们打气鼓劲,现场来了将近百余名来自全球各地的记者,令人吃惊的是三分之一以上都是中国面孔。

“中国记者不来,活动几乎没法开始。”一位活动负责人说。的确,如果中国记者不来,科比肯定感受到冷落。不过,就算来了的非中国国际媒体,似乎兴趣也并不太大。一家法国电视台派出了一男一女两名记者,记者就NBA在法国的话题跟二位聊了起来,不过这两名同行对于科比和NBA似乎兴趣不大,“篮球也挺受欢迎的,但是跟足球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法国的篮球头号球星无疑托尼-帕克,但是同行表示帕克在法国的知名度并不高。

科比活动后,中国媒体报道可谓铺天盖地,电视、报纸、网站、手机网络等不仅报道全面,而且形式多样,迎合各种人口味,但是在南非,当地一家主流报纸《星报》在第二天仅一豆腐块以《科比在索维托》为题做了短新闻报道,其中大部分内容是介绍科比获得几次冠军、几次MVP等中国球迷耳熟能详的背景资料。南非人民不看NBA? “我是湖人队球迷,但是很少看,因为这里只能通过付费频道才能看到。”搜狐体育南非黑人向导凯比说。但是他的朋友、我们的司机塔比索对于这个超级球星姓啥名谁一无所知。不仅这里收看NBA比赛的渠道很少,而且媒体报道几乎更是凤毛麟角,在刚刚结束的湖人对阵凯尔特人的NBA总决赛期间,几家主流报纸《星报》、《城市人》几乎没有篮球板块,电视新闻节目也没有相关报道。科比来南非期间,除了造访索维托有个别报纸小量报道之外,他去看美国队比赛以及昨晚观看巴西比赛均见不到相关报道,NBA和篮球在南非的欢迎程度,由此窥见一斑。而世界杯之后的7月底科比开启访华之旅,盛况将再次上演。

排球:在巴西和欧洲非常受欢迎,其他国家就一般了,非洲就根本没听说过有人打。

网球:在欧洲非常受欢迎,在美国也不错,在其他国家一般,非洲我也没听说过有人打

在国际上,篮球与网球相比哪个影响力更大?

个人感觉篮球在国际上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在前几名但是又不是第一。可以从各个地方的人们对篮球的态度看出篮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还是流传的比较广泛的。但是篮球还是没有网球影响力那么广,而且可以去欧洲那些地方看一下打网球的会比打篮球的更受欢迎。

可以从篮球最具统治力的美国来看就可知道。NBA可以说是世界上顶尖的篮球联赛,可以说那里面的球员都是非常厉害的。但是NBA在美国却并不是第一联赛。虽然说NBA打得非常好看但是美国人更加喜欢橄榄球。在美国橄榄球才是第1联赛。所以说篮球与网球相比我感觉网球的影响力会更加广泛一点。

在国际上有一个说法网球是第2大运动,足球是第一大运动。所以说篮球影响力就有一点偏弱了。可能很多的朋友会说篮球影响力会大一点。但是可能你身处在一个喜欢篮球的国度在其他国家篮球并没有网球那么受欢迎。所以说在国际上网球会比篮球更加受欢迎,毕竟网球是第2大运动。

虽然说在一些社交媒体上篮球明星的粉丝量会比网球明星多但从普及和影响力来看网球会比篮球更加具有影响力。虽然有很多人认为网球的影响力不如篮球但是事实就是网球影响力会更大一点。

之前好像我还看到过排名,就是世界球类运动排名。第1名是足球,第2名是网球,第3名是棒球而篮球则排到了第9位。所以网球的影响力是比篮球大很多的。虽然说篮球也是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但是还是得靠数据说话。

感觉NBA在印度没有在中国这么受欢迎,原因是什么?

感觉NBA在印度没有在中国这么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因为印度在殖民地时期受到英国影响,他们非常喜欢板球运动。其次他们在板球领域也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他们非常擅长。另外就是他们的饮食结构让他们的肌肉爆发力并不如西方国家的人,也不适合打篮球。

除了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的印度成为了NBA开垦的另一块宝地。但是很多网友发现,在印度,他们并没有非常喜欢NBA篮球,起码没有在中国事后那么受欢迎。?

首先,印度人有他们最喜欢的球类运动,就是板球。这就要追溯到殖民地时期,因为受英殖民地的影响,印度人非常热衷于板球运动。除了板球运动,印度人最欣赏的就是曲棍球和足球了。如果说举行板球比赛或者世界杯,印度人一定会挤满赛场。对大部分印度人来说,他们对篮球并没有什么好感,可能是先入为主,他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最爱。

而且,印度在板球和曲棍球的领域也获得过非常不错的成绩,他们非常擅长这两项运动。印度曾获得过曲棍球世界冠军和板球世界冠军。印度人在体育领域大力发展的始终是他们的优势项目,曲棍球和板球或者足球,总之不会是篮球。

其次,印度人之所以不喜欢打篮球,和他们的身体结构有关系,而身体结构和饮食习惯密不可分。印度人主要的肉食是以鱼肉、海鲜和鸡肉为主。因为印度是一个非常注重信仰的国家,他们是不能杀生的,因此大部分的印度人是不吃猪肉和牛肉等红肉。这样的饮食结构让他们的肌肉爆发力和耐久力不够,并不适合打篮球,不像西方国家以牛羊肉为主,他们的个头和肌肉都更适合打篮球。

以上这几点就是印度人之所以不是非常喜欢篮球的原因,仅供大家去参考!

篮球的发源地是哪里?在哪个国家盛行?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

篮球起源与发展

起源:现代篮球运动自1891年起源与美国。是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当时的青年基督教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当时称为"奈史密斯球"后又称"筐球"最后根据活动的内容是向篮球筐中投球,边形象的命为篮球。

一,初创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二,完善、推广时期(20世纪30至40年代)

三,普及、发展时期(20世纪50至60年代)

四,全面提高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五,创新攀高时期(20世纪90年代-)

今后发展的新趋势将继续向着"高" 、"快" 、"全" 、"准"、"全"和"女篮男化" 技术、战术运用技艺化的方向发展。

当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篮球职业队伍参加奥运会,推动世界篮球运动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创新发展,达到技艺化的新阶段。以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篮球赛中美国"梦之队"的绝妙表现,显示着篮球运动整体内容结构和优秀运动队伍综合智能、技能、能力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后的发展新趋势在继续向着"高"、"快"、"全"、"准"、"变"、的含义将更富有新意,相互间将融为一体。从而使人感受篮球竞赛的球场越来越小;竞赛的时间越来越短,篮架越来越低;篮圈越觉越大;球场变化越来越快;攻守队员身体接触越来越近;越来越高;女子与男子的对抗形式越来越难分的新趋势。

一、"高"的新意

篮球运动的"高",时代已赋予其新意,"高"的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新变化。第一,世界强队普遍重视队伍的整体身体平均高度的增长。美国等世界优秀队伍中的高大队员在第25届奥运会上均能将惊人的弹跳力、敏捷的奔跑移动以及无以伦比的技术和技巧融于一身,展现绝妙的表演,已成为当代世界篮球运动中高大队员的典范。第二,随着高大运动员大量涌现,高空争夺更为突出,能否占制空有优势,已成为衡量队伍水平的重要标志,于是创新的各种立体型的战术配合方法,为世界篮球运动增添了许多新内容。

二、"快"的延伸

篮球竞赛规则进攻有时间限制,一次进攻必须在30s内结束。世界篮球运动强化了"快"的意识,掀起了全面"快"的浪潮。今后的趋势有可能还要将进攻时间限的更短些,这便给篮球运动提出了更快的速度要求,进一步形成各种快的技、战术方法。

第一, 继续加快进攻速度,主动争取时间,增加攻击次数;第二,继续强调提高攻守转换速度;第三,继续提高运用技术和战术间衔接的速率,加快转换战术变化的节奏,都将给现代篮球运动向更高层次延伸。

三、"准"的发展

现在篮球竞赛积分的高的特点是:第一,以3分球为重点的投篮准确性继续提高;第二,掌握攻守技术、运用攻守技术与变化准确性提高。第三,战术配合的时间与空间、地面的接和的准确性提高。

四、"全的演进

现代篮球运动对"全"的要求是:

第一,运动员素质全面。

第二, 重视全面综合素质水平,陶冶自己成为既全面又有特长的队员。

第三,对教练员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并善于科学地使运动员具有以上诸多因素的开发与全面利用的才能,同时反映出教练员的全面才华和综合水平。

可见,未来要想成为世界性强队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全面整体成员中高大队员的数量和质量。 

第二,特殊高大中锋队员的数量和质量,能给对方构成威胁力和实战攻击力。

第三,具有全面型明星队员以核心的组织才能、掌握绝招。

第四,全队个人和整体做战的速度,和节奏。应运用战术的简练性,应变意识、才智与能力的综和水平。

第五,具有独特的个人与全队整体防守的意识作风和看家本领。

第六,教练员智能结构的高层次和科学化训练,管理相结合的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