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白集团的立白文化
2.市值855亿!洗衣液一哥上市背后,却暴露两大隐忧
3.好爸爸洗衣粉是哪个公司出的
4.NVR上扬和张继科有什么共同点呢?
立白集团的立白文化
立白人“一、五、十”文化:
(一)一个经营管理总要求:改革 创新 快速 高效
(二)五个“立”核心价值观:立信、立责、立质、立真、立先
(三)十颗心:爱国心、感恩心、亲缘心、分享心、利他心、包容心、简朴心、平常心、自省心和自信心。
企业大事记
· 1994年4月,陈凯旋总裁、陈凯臣第一副总裁与5位伙伴创办广州市立白洗涤用品有限公司。
· 1998年2月,成立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2001年6月,立白集团党支部成立。
· 2002年7月,立白集团工会正式成立。
· 2002年10月,立白集团广州番禺生产基地全面落成。
· 2003年1月,先后成立四平立白日化有限公司和桂林立白日化有限公司。
· 2004年1月,成立湖南超威日化有限公司。
· 2005年9月,成立新乡立白日化有限公司。
· 2005年11月,并购重组天津蓝天集团。
· 2006年4月,收购重庆奥尼品牌,进军洗发水领域。
· 2006年6月,成立江西安福超威日化有限公司。
· 2006年7月,并购成立上海新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
· 2007年3月,成立马鞍山立白日化有限公司。
· 2007年4月,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洗涤用品供应商和残奥会洗涤用品独家供应商,是行业内唯一一家本土赞助企业。
· 2007年6月,成为国家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国范围合作伙伴。
· 2007年8月,成立广州首家非公企业武装部。
· 2008年7月,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2008年8月,广州立白集团党委正式成立。
· 2009年3月,立白集团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2009年12月,天津蓝天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2010年1月,先后成立立白日化有限公司(南沙区)和天津立白日化有限公司。
· 2010年7月,成立中国日化行业内第一家“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
· 2011年10月,成立广东首家非公企业统战部。
· 2012年3月,广州立白集团团委正式揭牌成立,并组建广州市第一支“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队”。
· 2012年4月,立白大厦奠基开工。
·2012年12月,广东省唯一的日用化学品可再生研究及应用企业重点实验室落户立白集团。
·2013年1月,先后成立云南昆明立白日化有限公司和四川立白实业有限公司。
市值855亿!洗衣液一哥上市背后,却暴露两大隐忧
作者|Leo
12月16日,国内清洁用品品牌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开盘大涨逾16%,盘中一度逼近900亿港元。收盘报14.880港元,收涨13.07%,总市值855.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20亿元)。
一家公司的成功IPO,就是一次造富的机会。成功上市,其创始人罗秋平、潘东夫妇身家将暴增数百亿元,有望跻身福布斯400中国富豪榜前70位。另一边,投资长达10年的高瓴资本将获得超20倍的收益。
同是从传统市场时期走过来的品牌,近年来可以看到,市场上有很多传统时期的大品牌一落千丈,快速没落,或者转型失败,且这些品牌中很多都是十几、二十几年的、有市场基础的。
说起来也有近30年的 历史 了,从时间线上来看,能够以单一品牌在国际巨头环伺、竞争激烈的日化用品领域成长至今,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上市的高光背后,又将面对什么?
1992年,“”品牌诞生,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家庭清洁剂生产的专业品牌之一。当时,清洁产品在工商注册中还没有一个明确分类。
的第一款产品,是一款主打去除厨房污渍的强力型油污的产品,后又相继推出了包括丝毛净、柔顺剂、洁厕剂等在内的一系列洗涤产品,广受市场欢迎。
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在的产品涵盖衣物清洁护理、个人清洁护理、家居清洁护理三大品类,最常见的洗衣液、洗手液产品,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
从2008年首次推出洗衣液产品,短短两年销售额就达到20亿元,拿下中国洗衣液市场44%的市场份额,一举成为 中国洗衣液市场的“一哥” 。至今,在中国洗衣液市场的份额已经连续11年(2009年至2019年)位居第一,在洗手液市场的份额也已经连续8年(2012年至2019年)位居第一。
同时,也打破了中国清洁市场被宝洁、联合利华等外资企业垄断的局面。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总收入为70.49亿元,在中国洗衣液整体市场的份额为24.4%,在洗手液市场的份额为17.4%。其毛利润了在过去几年年更是连续上升,2017年53.2%,2018年57.4%,2019年达到64.15%,比农夫山泉的毛利润还高,其增速令很多互联网、 科技 企业望尘莫及。
同期,净利润率也在持续上升。 数据显示,2017、2018、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8616万港元、5.54亿港元和10.80亿港元,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254%;报告期内,净利润率分别为1.5%、8.2%、15.3%。
虽然在一个很传统的行业做着很传统的产品,但确实像有人评论的那样,传统产品做到极致,也是妥妥的印钞机。
如果仔细回顾一下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实不难看出,之所以能够在洗衣液品类和洗手液品类成为品类第一,并且击败了外资品牌,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剖析背后的原因。
首先从市场层面来看,踩中了市场风口。
先说洗手液,早在2000年就已经在行业中率先推出了抑菌洗手液,当时在市场上很畅销。
但洗手液真正实现爆发是从2003年开始,非典疫情是关键转折点。因为疫情防护需要,人们对于个人清洁的重视度极大提升,洗手方式发生改变,人们所选择的清洁用品也随之变化,压泵式瓶装洗手液成为了首选,需求激增。
当时洗手液是的主打产品,同时通过公益捐赠和线下推广,在这股洗手液风潮中成为了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家用清洁品牌。
洗衣液,是2008年在高瓴资本张磊的建议之下开始做的,因为他认为洗手液市场毕竟体量较小,衣物洗护才是大市场。彼时,中国洗涤市场仍然主要以洗衣粉和肥皂为主,洗衣液的市场占有率不到4%,而在西方国家,洗衣液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洗衣粉,占比达到80%以上。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推出洗衣液产品,请奥运冠军郭晶晶做代言,并且针对肥皂、洗衣粉洗涤产品会给令使用者手部皮肤不适、衣物板结等痛点,打出“深层洁净,更全面呵护您的手部、衣物和肌肤”的广告语。其后,杨澜也成为的代言人。
打开了洗衣液市场,产品一经上市就迅速占据了市场,品牌影响力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也日益放大。
一边是明显的市场风口,一边是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从洗手液到洗衣液,是适时进行了品类的横向外延,顺势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但随着市场的打开,同行对手也在快速加码,外资品牌凭借、渠道、品牌等优势,一度打起价格战。
从用户需求层面来看,是基于用户需求洞察的产品创新。
在被对手环伺的市场环境下,的选择在已有品类上纵向做深,进行产品创新。
比如洗手液,最初做的是芦荟抑菌洗手液,主打天然芦荟提取成分库拉索芦荟精华和有效抑菌成分,其性能点是能够杀死杀死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常见细菌。之后又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点,相继推出厨房洗手用野菊花清爽洗手液、儿童洗手液等洗手产品。2019年,还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出了强调护肤功能的氨基酸洗手露。
洗衣液方面,率先推出针对用户不同洗涤方式和习惯以及不同使用场景的洗衣液产品,如机洗专用洗衣液、手洗专用洗衣液,旅行专用洗衣液等。2015年,还推出了国内首款用泵头计量式包装的机洗“浓缩”洗衣液。
作为一个在传统行业里深耕近30年的企业,的成长路径,从风口品类的选择,到针对用户需求的洞察进行产品创新,都非常符合爆品模式中关于赛道选择和产品定义的逻辑,针对不同使用场景推出的产品也进一步教育了市场“专品专用”的消费理念。
不过,作为中国清洁洗涤类品牌的“一哥”,上市其实是让从资本市场的维度坐稳了“一哥”这个宝座,更应该看到的是, 在中国千亿级液体洗涤剂市场中,的地位其实随时都有可能被取代 。
投资长达10年的高瓴资本确实赚到了,但是资本市场对于并不是那么的看好。
此时IPO,只是占了国内同行尚未上市的先发优势,立白、纳爱斯都还未上市,而联合利华和宝洁这些国外品牌则是已经在资本市场盘踞多年。
同时,的市场占有率虽然常年领先,但优势已不明显。比如在洗衣液市场,的市场份额为24.4%,第二名的市场份额也已经达到23.5%,差距很小。
在浓缩洗衣液市场,占27.9%,而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市场份额也已经达到26.8%和23.3%。
尽管在线上渠道方面,洗衣液的份额达到33.6%,是第二名的两倍以上,但从整体上看,只要对手抓住机会,就会被迅速超越。
面临着两大隐忧:
首先,无论是产品还是品类,这是一个缺少护城河的行业。固然是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打下的江山,但目前不得不面对几乎所有传统行业都在苦苦寻求破解之法的问题,即产品同质化严重,不可替代性太低。而好巧不巧,的主打产品就深陷其中。
第二,相比联合利华、宝洁这样的企业,存在品牌单一的限制,致使其无法覆盖更多细分市场,进而无法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抗风险能力较差。对手中,无论是外资的联合利华、宝洁,还是中国品牌立白、纳爱斯,都针对不同的细分领域用品牌进行产品划分,比如联合利华旗下有奥妙、金纺,立白除了有立白品牌,还有好爸爸,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占有率下滑风险。
虽然互联网企业的打法中,与传统企业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不会大面积进行品类覆盖,但基本路径是先从一个品类入局站稳市场,逐渐扩充关联品类,并且在每一个品类上都做到足够深,形成一定的竞争壁垒。
作为一家几十年的企业,主打产品结构过于单一且已无绝对优势,就会变成市场竞争中的短板。
近年来也曾做过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尝试,如当年从商超渠道大举转向线上渠道,以及自建集集销售、配送、服务于一体的“O2O+直销”的渠道尝试“月亮小屋”,但都没有从根本上为打开新局面,且两次踩坑让失去了不少东西,比如当初放弃商超渠道转战线上,不但没有有效地打开线上市场,反倒把最好的商超渠道拱手让给了对手,只能重建商超渠道,“月亮小屋”也无疾而终。
所幸的是,两次失败的尝试之后,确实做到了及时止损,也收回了部分失地。
但上市之后,将要面临双重压力,一边是给带来资金来源的资本市场,另一边则是同行对手。
千亿级体量的市场,随时有可能被对手赶超的风险,同质化严重的产品,接下来的市场地位还能维持多久?产品该怎么做?渠道怎样搭建?用户如何维护?这些,都将是最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战略级问题,也值得所有传统企业思考。
参考资料:
《“中国版宝洁”来了,高瓴资本10年或暴赚20倍》新浪 财经
《“洗衣液之王”拟赴港上市,高瓴资本10年守得云开见月明》红星新闻
《提防价值陷阱,颓势初露》搜狐专栏:港股解码
《一“液”成名后,如何圆好IPO新故事?》港股研究社
《最前线 开盘市值超870亿港元,“中国版宝洁”港交所上市》36氪
《血战30年,终于上市!一瓶洗衣液缔造市值600亿快消帝国》O2O商学院
好爸爸洗衣粉是哪个公司出的
好爸爸洗衣粉是立白公司出的。Kispa(好爸爸)是立白公司旗下高端洗涤品牌,创立于2008年,作为奥运会专供洗涤用品上市。原名为去渍霸,2014年更名为好爸爸。其产品由全球最大的酶制剂公司Novozymes公司为Kispa提供酶制剂。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白集团”)是中国民族日化领军企业,创建于1994年,总部位于广州市。
NVR上扬和张继科有什么共同点呢?
现在的品牌已渐渐从请流量明星代言转变到请体育明星代言,更有小米请苏炳添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流量明星作为品类代言人,这其中的深意值得思索。题主最近看到立白集团成员公司——广州悦创实业有限公司旗下品牌NVR上扬也邀请了体育明星张继科作为其首位品牌代言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1、品牌和代言人的适配度
张继科
NVR上扬
2011年 鹿特丹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 2017年 华润系统NO.1
2011年 巴黎乒乓球世界杯男单冠军 2018年 获立白投资
2012年 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男团冠军 2019年 获千万辣妈口碑推荐奖
2013年 巴黎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 2020年 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2014年 德国乒乓球世界杯男单冠军 2021年 天猫百元牙膏TOP1,B站热卖
2016年 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亚军、男团冠军
首先就是历程的匹配度,张继科的体育生涯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凭实力才实现了最快大满贯,创造了历史;而NVR上扬在经历早期技术的探索,不断研究配方后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期望着未来能有更大的成就。代言人和品牌都是有实力的。
然后是品牌内涵,张继科相信大家有所耳闻,他和普通的运动员不太一样,更有想法,其在圈参加了多项综艺节目,敢于破圈;NVR上扬也是在原本的口腔品牌中另辟蹊径,开辟了生物+亲子的赛道。两者呼应,更是应和了与众不同,胆大不设限。
最后是品牌形象,NVR上扬的目标群体为16-45岁的年轻女性,作为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品牌跟张继科这种年轻有活力的形象更为匹配。而且奥运冠军对于品牌形象的树立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2、品牌定位
上面有说到NVR上扬的品牌定位是生物+亲子,生物的定位绕不开的就是专业,除了专利、各种认证的加持,还需要一个代言人去加强消费者的信赖感。张继科作为最快达到大满贯的体育明星,专业可以说是他身上的自带标签。张继科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可以将NVR上扬的专业标签进一步加固,也能增强消费者对于NVR上扬的信赖感。
3、性价比
张继科微博话题综合数据长居体育榜No.1,粉丝数量约1300万,属于向圈转型比较好的体育明星。其代言费用相对比流量明星也是低了不少,性价比高。
4、风险性
这应该是现在体育明星受到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的流量明星大量翻车,也是让大家明白了流量明星虽然粉丝转化量高,但是身上的风险因素也会很多。体育明星更多的时间是在训练,而且作为国家代表,对国家大局有着更高的责任感,相对来说风险更小。
综合来看,张继科可以说是NVR上扬的最好选择。而对于张继科来说,代言这种以专业定位的口腔品牌,对于他自身来说也更是强化了其专业及生活化的国民印象,可谓是互相成就。
话说回来,对于NVR上扬邀请张继科作为首位品牌代言人题主也是表示赞赏。可见,NVR上扬对于自身品牌定位有着明确的认识,想要另辟赛道,塑造专业口腔护理品牌。选择体育明星作为首位代言人也让大家意识到NVR上扬是想做品牌,而不仅仅是想卖产品。其益生菌及胶囊牙膏专利也是NVR上扬在往专业口腔护理品牌前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