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u23亚青赛明天对阵-u23亚预赛

tamoadmin

1.范志毅:连开餐馆的都来搞青训,中国足球怎么能提高

2.国奥这一年他带来什么?还原真实的希丁克

范志毅:连开餐馆的都来搞青训,中国足球怎么能提高

中国u23亚青赛明天对阵-u23亚预赛

越南队历史性杀进了U23亚洲杯决赛,明日将争夺冠军,几年前还是亚洲鱼腩的越南,把中国足球甩在了身后。

5年前,卡马乔执教的国足在主场合肥1比5惨败于泰国青年军,引发外界“地震”,足坛名宿范志毅接受采访时面对镜头怒称“输完泰国输越南,输完越南输缅甸,然后没得输了!”

原本以为这只是范志毅一时的气话,谁曾想一语成谶,越南足球羽翼渐丰,今后恐怕要成为国足在世预赛中的劲敌。

成功都有必然性

这一届U23亚洲杯,越南队的表现令人惊艳。他们在亡之组中力压澳大利亚出线,淘汰赛中接连战胜传统劲旅伊拉克、卡塔尔,竟然一路杀进了决赛,明天下午就将与乌兹别克斯坦争冠。而在2016年的U19亚青赛上,越南国青队也创纪录地打入四强挺进世青赛。越南U19国青和U23国青两支球队在最近几年国际大赛上接连取得好成绩,足以证明他们青训的成功。

谈起如今的越南足球,范志毅认为,仅仅通过一两场比赛,很难真正评价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可能他们的赢球有一些偶然性,比如说都是打反击、都是点球,但偶然性中也有必然性。体现在哪里?就是对规律的尊重、对青训的重视,包括政府层面对足球的大力支持。其实现在东南亚足球的水平普遍提高很快,泰国、马来西亚的水平都不错,我们再不赶紧提高真的要落后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如今,朋友们纷纷笑称范志毅是“预言帝”,他也哭笑不得:“其实我怎么可能希望中国队连越南都踢不过?但按照这样的趋势,过两年真的要踢不过!”

专业教练到基层

足球怎么提高?随便一个人可能都会说:搞好青训啊。但如何搞?作为申花俱乐部的青训总监,之前又当选新一届上海市足协执委并主管社会足球,范志毅对此深有感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怒喷现在国内的青训是一哄而上,谁都可以做,“连开餐饮的都来搞青训了。”

随着资本大量涌入职业足球、青训更加受到重视,应该说国内的青少年足球培养环境好了很多,校园足球的发展就是一大证明。正在比利时考察学习的范志毅认为,校园足球只是足球普及的一个层面,并不是足球的主导。“光普及是不够的,需要更多专业型的人才投入进去。现在的校园足球,我感觉是有些不伦不类的,一些主导校园足球的教练,水平都不是很到位,怎么去带好队员?我们应该用一种正确的方式方法去引导孩子踢球,必须吸收更多专业教练到基层、到校园足球中去。”

范志毅认为,兴趣班不能代替青训,“校园足球搞得比专业足球更加红红火火,有的人借这个校园足球来赚钱,哪里是想培养专业人才,一些开餐饮公司的都在搞青训了!”他说,“他们用错误的理念去引导孩子,有的片面追求成绩,不按正常规律来发展,就是在误人子弟。足球这个项目,要经过启蒙、普及、提高、强化,最后才能成为精英,每一步都是需要衔接的,没有资质的就不要搞了!”

对于足协现在推行的一些U23政策,范志毅表示支持,但也需要更完善、更合理。“比如说,乙级联赛就可以规定全部让U18、U19的年轻队员踢。中甲不能有外援、不用外籍教练,等于是给中国人自己的一个平台。包括建立全国性的高中生联赛、大专院校联赛,年轻人能锻炼的机会多了才能冒出来,才会有竞争。”他话锋一转,“但是到了中超这个层面,因为要有洲际性的比赛、有国际影响力,我们不要去过多地限制它,要尊重市场规律。”

“越南足球学阿森纳学了10年,只要他们学到半个阿森纳,在亚洲就成功了。我们呢?”采访到最后,范志毅呼吁道,“也别再去炒作什么被裁判员黑掉之类的,这是主要原因吗?中国足球需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国奥这一年他带来什么?还原真实的希丁克

中国足协接下来要做的是妥善善后这段合作,而在国奥层面需要厘清的是,希丁克执教的真实情况解析和总结,毕竟,把一切都推倒重建,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

在中国国奥,真实的希丁克到底是什么样子?

9月8日,在湖北黄石邀请赛最后一个比赛日上,中国国奥0比2不敌越南。当晚,国奥主帅希丁克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在执教其他球队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经历,我们需要打一些强大的对手,我会告诉队员通往成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会像今晚一样遇到挫折。但在现阶段打一些弱的对手,我们4比0、5比0获胜,没有太大意义。”

从比赛过程到比赛结果,中国国奥面对越南国奥都处于下风,众所周知,当年范志毅的一句“玩笑话”,最近几年早已成真,越南足球正在大踏步赶超中国,中国95年龄段、97年龄段甚至更小的梯队,已经打不动越南了。所以,在这一晚,国奥输给越南,内行人有预料,在场边指挥比赛的希丁克也不意外,只有网络舆论一地鸡毛。

在那场发布会上,希丁克说,希望下一期集训,他的三个主力能回来,他指的是单欢欢、杨立瑜以及朱辰杰。单欢欢因伤缺席了这次集训,杨立瑜和朱辰杰被国家队抽调。集训、比赛中,林良铭、刘若钒、黄紫昌又有不同程度的伤病,再加上严鼎皓,国奥主力阵容并不完整。

尽管在黄石,国奥只取得了一平一负,但希丁克还是用对未来的期许,作为了他在发布会上的结尾语,“我喜欢现在这个队伍,并和他们一起工作。当然球员也做出了他们的回应,他们在训练中非常投入。离下期集训有两三周的时间,他们如果不能在俱乐部打上比赛的话,我会给他们布置作业,如果他们能打上比赛的话,也会有一些额外要求。”

虽然在黄石比赛期间,希丁克已经和到场观赛的足协新任主席陈戌源有过单独沟通,但从这段表述来看,双方当时并没有就他的去留有沟通,更谈不上达成共识。

希丁克自己也没想到,这一段话,也成为了他留给中国足球的最后一段话。11天之后,9月19日,中国足协官方宣布,成立U22男足备战工作领导小组,高洪波任组长,郝伟出任执行教练。虽然足协没有宣布希丁克下课,但其实际上已经交出“帅印”。

去年九月,希丁克接手国奥,成为国奥史上最大牌的外教。一年之后,还是在真正的大赛到来之前,中国足球再一次面临与外教不欢而散的局面。

在希丁克和中国足协陷入解约疑云前后,对希丁克的争议开始蔓延,有人说不该请他,他就是来拿钱养老的。那么当初是在什么背景下怎样请来的他呢?

97这批球员,甚至扩大到更小的99、00年龄段,总体选材面不广,有特点的球员也有,但在国字号层面,他们并没有取得过拿得出手的成绩。亚青赛时,这一批球员折戟沉沙,小组一场未胜,联赛当中,在今年U23新政到来前,能够出场的适龄球员更是凤毛麟角。

由于肩负奥运重任,总局、足协等各方面对于这个年龄段国字号球队颇为重视,提早两年便开始组队,从前往德国拉练,到“我要上奥运”选拔赛,能想到的方式基本都想到了。最终,足协高层决定,还是要用最直接的办法,聘请世界名帅,看是否能够有一丝的希望。

当时的足协和如今的足协完全是两码事,主管国奥的是杜兆才,杜兆才在来到足协之前,在田径领域有着很深的人脉。杜兆才最终选定希丁克作为国奥主帅,国际田联相关人士也从中帮忙牵线搭桥。

希丁克是不是当时最合适的人选?从执教履历上,毋庸置疑。希丁克执教过荷兰、韩国、土耳其以及俄罗斯,带国家队的经历甚至超过里皮,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曾带领亚洲球队取得过成绩,执教中国足球,怕是绰绰有余。能力没问题,问题是年纪和精力,1946年出生的希丁克,接手国奥时已经72岁,年纪甚至比里皮更大。

希丁克随后带国奥时,明显看出他精力已经有所下降,他很少在站起来指挥比赛,由于膝盖做过移植手术,上下台阶时总是有些踉跄。在这种情况下,他很少像其他教练那样,在场边站着指挥,这一点,足协在邀请他执教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中国足球真的请来了希丁克,但这时的希丁克真的有些老了。

作为主教练,最重要的职责还是执教球队。在这方面,战绩能说明一些问题,另外,球员的感受最为真切。

希丁克2018年10月正式率队,第一项正式比赛是万州四国赛,国奥队1:0小胜泰国、1:1战平冰岛、1:1战平墨西哥,获得该项赛事的亚军。随后,在2019年3月下旬进行的奥运预选赛小组赛中,国奥队5:0胜老挝、8:0胜菲律宾,小组赛末战2:2绝平东道主马来西亚,以小组第一身份出线,进军预选赛正赛。

在今年6月进行的土伦杯中,国奥队1:4不敌爱尔兰、4:1大胜巴林、0:1小负墨西哥、1:2不敌智利,最终名列土伦杯第8名。其中战胜巴林的比赛,终结了国奥过去18场土伦杯不胜的尴尬记录。最后就是今年9月的黄石邀请赛,1比1战平朝鲜,0比2输越南。

对于熟悉97这支球队和这个年龄段人员储备的人而言,希丁克拿出的战绩已经很不错。最关键的是,他完成了预选赛的小组出线任务。无论比赛过程如何,能完成目标就可以。这也正是希丁克过往执教其他国家队的特点——他的比赛往往打得都并不好看,但却极其务实,哪怕以最难看的方式,只要赢得比赛就行。

希丁克为国奥带来了什么,球员说他们的位置感更强,而且更注重攻防的整体,严鼎皓说以前自己认为前腰只要注重进攻,但现在防守加强了许多,单欢欢则认为希丁克发现了他的自己看不到的一面。

“他带队以来一直强调的是防守,先做好防守才能有机会拿下比赛。我们也没有能力踢出花里胡哨的足球,我们的目标就是出线,能赢几个无所谓,只要能赢就行。”球员认为,希丁克带来的还有更务实的比赛方式。

就拿去年备战预选赛来说,国奥在进入赛区前打了几场热身赛,“过程都打得不是很好,但都赢了球”,而且只要希丁克在场边,球员就会很稳,“大家都很信任他,他的换人很及时,而且换上去的人发挥得都不错。”

国奥最关键的一战是对阵马来西亚,比赛临近尾声,依旧1比2落后,希丁克果断调整阵型,把中后卫蒋圣龙顶到了锋线上,结果刚调整两分钟,蒋圣龙就利用头球扳平了比分,把国奥从逆境中拉了回来,从而成功出线。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换其他教练执教,打马来西亚或许不会这么困难,但如果是熟悉这支国奥并且在吉隆坡现场的人,就会知道,能够扳平东道主就已经实属不易了。

这一次国奥教练团队发生变动期间,同时发布了对黄石期间入选国奥的卓尔球员郭田雨的处罚,国奥的队风队纪问题也被提了出来。希丁克在这方面的确没有严格的要求,他从一开始对待球员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平常训练的时候可以开玩笑,甚至一起打赌,抢圈热身的时候,希丁克也跟20岁出头的小伙子一起抢,队员们私底下没人叫他教练,都称呼他为“老头”。

希丁克的风格是平时给球员减压,大赛时球员才可以拼出去,这和上一个国奥的外籍名帅布拉泽维奇在这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老布当时对于国奥球员的一切都严格要求,甚至有队员因为发型不合格而被开除。

另外,也有针对他的教练团队薄弱的说法。本次希丁克执教国奥之后,孙继海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两人配合得不错。但他的教练团队也并非完美,外方助理教练团队比较弱。中外两方助理教练之间还因为理念问题有些分歧,但在此次换帅爆发之前,因为有希丁克这样一位业务权威存在,这些问题都没有对球队产生实质影响。黄石邀请赛后,孙继海由于个人原因,离开国奥教练组,希丁克失去了最主要的一个帮手。

当然,希丁克也尝试补充过教练组的实力。今年一月份,国奥在海口备战,这是奥运会预选赛第一阶段前最重要的一次备战,希丁克找来了当年其带领韩国时合作过的体能教练团队,帮助国奥在最后冲刺阶段进行体能储备。训练效果不错,但后期由于种种原因,这个体能团队没有一直留在国奥。

希丁克和足协的沟通是存在问题的,尤其在奥运预选赛第一阶段后,他带队成功出线,接下来面临着奥运预选赛正赛,而此事球队的存在方式和定位也发生微妙变化,国奥已经被纳入总局奥运备战体系当中,足协也在酝酿人事变动,这支球队逐渐不再归属杜兆才管辖,而更多地是由总局管理。

希丁克和里皮所处的环境不同,在权力过渡期,明显希丁克和高层之间,就有些问题没有妥善衔接沟通好。比如,希丁克在预选赛第一阶段结束后,也就是四月份的时候,曾向足协递交了一份详细的球员考察计划,包括南北分区考察的行程,但最终并未成行,这里双方面的原因都存在。

另外,希丁克有着荷兰人高傲的性格,其说话风格极为直接。

国奥球员对此深有体会,希丁克在他们眼里,是会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情绪的人。他的奖惩方式都很直接,球员做得好,他会直接大声地喊出名字表扬,如果有让他不满意的地方,则会毫不留情地批评。

在足球领域里,其他人很难跟希丁克“平等”对话。“千万别和老头聊足球,他会不屑于和你聊。”熟悉希丁克的人说。除了同僚,希丁克不会去和其他人聊足球战术、用人这些,“这好比一个小学生在和一个大学生聊奥数”,而且希丁克会以最直接的方式回绝。

相信这番回答跟多数人想象中的回答完全不同,多数人不会想到他会如此直接。但这对他来说,显然觉得理所当然,希丁克执教国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冲击2020年东京奥运会,他需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带领这批球员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伴随着新国奥教练组成立,新一期国奥名单也出炉,名单中38人,只有6人与希丁克时期选择过的球员有所不同,而且新人中能留下的并不多。其实国奥选人和国家队选人完全不同,国家队无年龄限制,国奥适龄球员就那么多人,具备实力、在联赛中有稳定出场率的更少,选到最后还是原有的那些人。

像山东鲁能段刘愚这样在联赛脱颖而出的,是国奥第一阶段预选赛完成、今年联赛U23政策变化后,才涌现出的新人,希丁克已经开始征召。另外,阿不都海米提和迪力穆拉提一直被希丁克看好,但他们情况特殊,出国手续未办妥,也无法被征召入队。这一情况近期才得以解决,但希丁克已经没有时间。

在国奥教练组发生变化后,大部分球员的反应是不太理解,但无奈又要重头再来。2020年一月份预选赛正赛就将开打,留给郝伟的时间只有不到四个月,他面临的情况要远比希丁克更加艰难。

在足协的通知里,郝伟目前是执行教练,对于希丁克的安排并没有公布,那说明他最起码现在名义上还是主教练,只不过已经无法在带队,至于未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相信双方很快将会给出答案。

希丁克与中国足球最后成了孽缘,希丁克有他的问题,但中国足协该从中总结什么经验、吸取什么教训,也是值得思考的,对名帅从聘请到使用,是否能有更合理的配套和沟通方式,关乎中国足球未来。否则,像这届国奥这样,从孙继海到沈祥福,再从希丁克再到郝伟,兜兜转转,又回到熟悉的剧本,又是一批国奥球员,实在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