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瓦尔迪从业余球员到英超冠军+金靴,你如何评价他?
2.足球比赛场上球员的跑动距离是怎么测出来的?
3.亚特兰大0-0国际米兰:人盯人战术这么强,为什么其他队不敢玩?
4.维拉蒂与若日尼奥,意大利中场“一哥”之争
5.莱比锡红牛是怎么成功的?
瓦尔迪从业余球员到英超冠军+金靴,你如何评价他?
开头语:“你永远都不要放弃你的梦想,不管它看起来有多么的疯狂!”瓦尔迪的事例正好印证了这句话。或许你很难想象,一个球员在步入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之后还在第五级别的联赛中厮混,但在六年的时间里,却拿到了英超冠军与英超金靴。但是,在国际足坛确实有很多让人不可思议的“大器晚成”出现,正是这样的例外,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奇迹的存在,让我们明白,只要你不懈的努。也许有一天奇迹真的会在你身上降临,瓦尔迪正是这样一个奇迹。27岁才踢上英超的他,现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拿到了英超冠军,获得了英超金靴,甚至还曾经入围过金球奖的TOP30,这在六年前。对瓦尔迪来说都是不敢想象的。然而,经过六年的时间这些都变成了现实。从草根到传奇,瓦尔迪的故事被无数的人传诵,他也激励着更多的追梦者不要放弃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
此前结束的英超2019/20赛季,瓦尔迪一共打进23球,成为了2019/20赛季金靴,33岁的瓦尔迪也是成为了英超历史上最年长的金靴奖得主。或许莱斯特这个赛季的表现不够完美,但是对于瓦尔迪来说,这却是一个完美的赛季。在完全不同的战术下,33岁的瓦尔迪展现了超强的适应能力,“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瓦尔迪告诉你他依然保持着顶级状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瓦尔迪告诉你成功不仅仅是垂青那些天赋异禀的人。
瓦尔迪真的一点天赋都没有吗?
很多人认为瓦尔迪是天道酬勤的案例,我们不否认这点,但是我们却也不能抹杀掉瓦尔迪的天赋,因为想要达到瓦尔迪这样的成就,如果一点天赋都没有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说瓦尔迪的天赋可能并不像C罗梅西那么顶级。在我看来,瓦尔迪最突出的天赋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他的速度,第二是他的体力,第三瓦尔迪还有一副非常聪明的头脑。
我们先来看速度。事实上瓦尔迪在英超大红大紫首先靠的就是他的速度,无论是持续加速的能力还是瞬间启动的能力,在英超的前锋当中他都算是上乘的,这也让瓦尔迪在为他量身定做的反击战术可以发挥的非常出色。当然,类似瓦尔迪迪这样速度快的前锋在英超乃至在全欧洲都不少,只靠这一点瓦尔迪恐怕很难取得现在的成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说提的第二个天赋,就是就是他那深不可测的体力。
如果你去观看莱斯特的比赛你会发现,瓦尔迪全场比赛都是在不同不停的跑动。事实上,门将之外,前锋与中卫在场上的跑动距离是相对较少的,但是瓦尔迪每场比赛下来的跑动距离几乎都是队内前三,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他的很多跑动都是漫无目的的,他总是盯着球运转的方向,时刻想着前插攻击对手的球门。近三个赛季,瓦尔迪每个赛季的越位越位次数都是英超前三(一次第1,两次第3)。这一方面说明了他有很强的前插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有多能跑,因为球一旦到了自己队友的脚下,他就开始准备向前冲刺,瓦尔迪的就是一个随时等待机会的“杀手”。
最后一点就是她那聪明的头脑,这一点或许很容易让人忽视,瓦尔迪不仅能跑,而且还很会跑。事实上,在瓦尔迪首个英超赛季表现并不好(联赛打进5球),他不熟悉英超的对抗不清楚英超的节奏,再加上球队的实力也不行,这让瓦尔迪没场比赛别说进球了,拿到射门机会都很少,但是在14-15个赛季当中,瓦尔迪却创造了8次绝佳的机会,这在所有的英超前锋中可以排到第2位。
中锋在这个时代战术地位已经逐渐下降,。缺少战术辅助的情况下,中锋能够创造出的绝对机会次数很有限,而且瓦尔迪也不是一个擅长传球的中锋,他所有的绝佳机会的创造基本上都依靠的是他的无球跑动。所以说,瓦尔迪在场上无论是在战术执行力方面还是对于战术的理解方面都是非常不俗的。(上图是瓦尔迪英超各赛季创造的绝对机会数),本赛季,瓦尔迪更是创造了12次的绝佳机会,排名全队第一。瓦尔迪不像C罗梅西那样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摧毁对手的防线为球队制造机会,但是他在场上不知疲倦,并且充满智慧的奔跑却可以为球队带来极大的收益。
所以我们看到瓦尔迪其实并非一点天赋都没有,顶级的速度,充沛的体力,再加上他那从低级别联赛打上来的比赛经验转化成的智慧,这些就是上天赋予无敌最好的天赋,这些都是瓦尔迪能够取得之后成绩的基础条件。
瓦尔迪有哪些成长?
就像我们说的,瓦尔迪并没有顶级的天赋,因此,几个赛季下来,他能够成长到如今的地步与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让他在球技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才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
瓦尔迪首先提升的就是他的射术,在面对绝对机会的把握率上面,瓦尔迪表现的非常出色,上图就是瓦尔迪在英超这几个赛季以来单赛季绝对机会把握率的变化,除了首个赛季之外,在面对绝对机会的把握能力上面,瓦尔迪基本上都是英超前五的水准,这一方面说明他在面对绝对机会的时候更加的冷静,另一方面也说明瓦尔迪在射术方面也有了巨大的提高。
虽然是从草根出身的射手,但是瓦尔迪在射门技术方面其实并不“草根”,甚至还有些“巧”劲儿。通常草根射手喜欢的大力爆射,但是在瓦尔迪的射门集锦当中,这种方式出现的并不多。鉴于其出众的跑位,瓦尔迪总是能够获得与门将一对一单挑的机会,而他单挑门将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他更喜欢的是打门将的远角或者是利用搓射完成得分。因此,从这个层面上看,瓦尔迪其实是一个非常“巧”的射手。
另外一点提升的就是瓦尔迪的配合意识,瓦尔迪我并不是一个非常擅长传球的中锋,但是他的助攻数据却不是很少,单赛季的助攻次数他从没有低于过5次,在助攻这项数据上,他在所有中锋的排名当中也从未跌出过前五(上图是瓦尔迪各个英超赛季的助攻次数),所以他的这种配合意识是非常好的,这些也是他随着比赛经验的积累得到极大的提升。
当然,瓦尔迪的配合意识从最初的简单的二过一配合发展到本赛季,瓦尔迪已经能够作为一个支点中锋在禁区前沿做出相对比较复杂的三角传球配合了。在罗杰斯到来之前,莱斯特的战术都是比较简单,防守反击是“蓝狐”最喜欢的战术,因此瓦尔迪与队友的配合更多的是二过一的撞墙配合。但是罗杰斯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流派主教练,他喜欢要控球权,因此,这对于瓦尔迪的配合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赛季主打4231的情况下,瓦尔迪逐渐从一个反击型中锋转变成一个支点型的中锋,禁区前他需要与麦迪逊、阿约泽泽佩雷斯以及巴恩斯等人做配合。在右路,他需要配佩雷斯的内切射门,在左路则需要配合巴恩斯的远射,在这两方瓦尔迪做的都很不错。
最后一个瓦尔迪长的地方就是在于他的身体对抗能力。当然,这更多的是他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坚持不懈的训练带来的。87年出生的瓦尔迪已经33岁了,但是瓦尔迪的对抗成功率却并不低。尤其是本赛季,罗杰斯的战术更加讲究前场的紧逼,逼抢的力度是非常大的,莱斯特也是本赛季英超抢断次数最多的球队。这些都对瓦尔迪晋的对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良好的体能储备与身体条件,让瓦尔迪完全适应这种对抗。
所以,在英超几个赛季打拼下来,瓦尔迪在射术方面的增长应该是最大的;而且配合意识上的成长,帮助瓦尔迪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战术,无论是防守反击还是传控足球;再加上良好的职业素养让他保持了非常不错的身体状态,33岁的他依然可以适应英超级别的对抗,持续保持着较高的进球数字(上图是瓦尔迪英超赛季的进球数据变化)这些都是瓦尔迪能够连续几个赛季保持巅峰的原因。
战术与球员的相互成就
任何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帮助,同样团队的成功也离不开每个个体的付出,瓦尔迪与莱斯特就是相互成就的典范。
就像我们上面说到的那样,拉涅利制定的防守反击战术,让瓦尔迪的速度与冲击力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假如不是这样的战术,想必瓦尔迪也不能够单赛季刷出24球的成绩。同样的,拉涅利的战术虽然为瓦尔迪制造了更多的反击机会,更多的一对一单挑门将的机会,如果瓦尔迪持续14—15赛季那种面对绝对机会的把握能力的话,那么他也不可能打进24球,并且帮助莱斯特奇迹夺冠了,正是因为自身射术的提升,让瓦尔迪在面对这些机会的时候,大部分都能够将球打进,极大地提高了莱斯特的进攻效率,让莱斯特城一支攻守兼备的球队最终拿下英超冠军。
同样的,本赛季罗杰斯对于球队的改造,也帮助瓦尔迪完成了二次的蜕变,同时也让罗杰斯在莱斯特身上实现了自己的战术构想。33岁的瓦尔迪尽管保持了良好的竞技状态,但是他的速度与对抗能力显然已经无法与五年前相提并论了,所以罗杰斯倡导的前场区域紧逼防守,可以极大的缩短瓦尔迪反击冲刺的距离,更大的发挥他启动速度的优势以及前插意识的能力,避开了他冲击力下降的弱点。
但是同样的,罗杰斯的战术讲究控球需要更多的阵地战与配合撕开对手的防线,所以瓦尔迪逐步提升的配合意识,让他成为了一个4231当中的完美的支点型中锋,可以为两翼的队友做球,这才能够让罗杰斯的技术流足球扎根在打了几个赛季的防守反击足球的莱斯特。
因此透过这两个很明显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罗杰斯的成功是因为合适的战术发挥了瓦尔迪的特点,做到了扬长避短,同样的瓦尔迪自身的提升,也让不同的战术得以在莱斯特这支小球会当中得以发展。
写在最后的话:所以,瓦尔迪是一个有不错天赋的球员,这是他达到今天这个成就的基础,当然,他的天赋与他的成就相比的确是差了一些,所以,后天的努力成为关键因素,瓦尔迪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中锋,当然他的成功离不开莱斯特为他打造的战术。
足球比赛场上球员的跑动距离是怎么测出来的?
参考足球周刊第320期,“数字化英超也第一”一文,其中介绍:总部设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的数据公司mastercoach是测量比赛球员各项数据的佼佼者。该公司为多家欧洲俱乐部聘用进行分析,同时也为德国国家队提供服务。在数据取样的比赛中,赛场内安装8部具有热成像功能的高级照相机,并用这些摄像机记录比赛的全过程。摄像机拍录下的信息会被一套超级复杂的分析软件分解,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客户看到的,详细无比的数据被分门别类地统计出来。
参考资料:
亚特兰大0-0国际米兰:人盯人战术这么强,为什么其他队不敢玩?
意甲联赛第22轮,国际米兰客场挑战亚特兰大。两队门将表现神勇,各献神扑,最终双方0-0战平,各取一分。
亚特兰大采用了限制性的人盯人战术,国际米兰踢得非常艰难,消耗很大,双方都制造了一些机会,但都没能把握住。
首发阵容
与周中的意大利超级杯相比,小因扎吉在人员方面做出了三处变化,桑切斯、达米安和丹布进入首发。
虽然意超杯踢满120分钟,但这才是冬歇期后的第三场比赛,而且又是一场强强对话,咬牙挺过这一场,下一场意大利杯就可以大幅轮换了。所以我认为本场比赛小因扎吉不太可能是主动进行轮换,这三个人员更换应该是另有原因。
锋线上,桑切斯首发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桑切斯近期状态不错,具备竞争主力位置的资格。冬歇期后前两场,劳塔罗全部首发,而桑切斯和哲科各首发一场。桑切斯刚刚打进绝杀进球,作为奖励也该首发,所以第三场,也该轮到劳塔罗休息了。
第二、桑切斯和科雷亚都是二前锋踢法,上一场比赛两人替补上场之后就导致场上没有中锋,所以替补席上留一个中锋很有必要。
第三、强强对话高对抗的比赛中,恰尔汉奥卢的作用会受到削弱,所以需要用桑切斯的回接来串联起中前场。
右路邓弗里斯上半赛季本来就是替补,因为达米安受伤才上位。虽然冲击力强,但在传控以及配合方面仍有不足,本场面对拼抢凶狠的亚特兰大,选择与队友配合更好的达米安也可以理解。
最出人意料的是丹布顶替德弗赖。在强强对话中主动拆掉最稳固的主力中卫搭档,这不是正常轮换的思路。所以我认为应该是德弗赖出问题了,或许是肌肉疲劳无法打满90分钟,或许是冬歇期后连续两场比赛状态不佳,才导致小因扎吉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首发及评分
与国米相比,亚特兰大的人员状况要惨得多。萨帕塔、戈森斯、托洛伊、梅勒、哈特鲍尔受伤,伊利西奇、马利诺夫斯基新冠,共七名主力无法出场。
看看替补席就知道,除了替补门将以外,板凳上只剩三名一线队球员,其他全是二线队小将充数。而这三人当中,20岁的皮科利一次都没首发过,总共替补出场100分钟,比森西还少,而且刚刚从伤病中恢复;萨帕科斯塔则是感染新冠,缺席了前两场比赛,本场刚刚重回大名单,没法首发;真正完好无损的替补就只剩米兰丘克一个人,但米林丘克自从加盟以后,表现就一直没能达到预期,出场时间很少,最近正在联系离队,万一拼伤了卖不掉呢。
也就是说,加斯佩里尼已经把手里能用的人全都派上场了,而且没有后手。
加斯佩的战术
加斯佩里尼面临的情况,跟一个多月以前罗马踢国米那场一模一样。当时穆里尼奥也是把手里能用的11个人全部派上了场,边翼卫没人,只能用中后卫硬凑,结果就被国米抓住弱点,直接打爆。
或许正是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加斯佩里尼本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有人说加斯佩里尼是主动变阵四后卫来限制国米,我却认为这个变化是被动的,或者说至少不是从战术角度主动求变,而是由于人员配置而不得不做出的变化。因为加斯佩里尼执教亚特兰大这么些年,就几乎没有主动变过阵型,一直都是坚持以我为主的战术思路。
五个边翼卫,能出场的只剩左路佩泽拉一个,保持三后卫阵型,用一个中后卫来客串右翼卫,罗马已经证明过,会得很惨。所以加斯佩里尼只能变成四后卫,毕竟,中卫客串边后卫还勉强能顶一下,客串边翼卫,那差得太多了。
于是,加斯佩里尼用三个中后卫、一个左后卫、五个中前卫、一个中锋的人员配置弄出了一套433。国米的352,在后场组织进攻时,边翼卫压上,阵型是334,加斯佩里尼的433,正好每个位置都完全对上。
加斯佩里尼的思路就是,既然我缺兵少将,自己的进攻套路打不出来,那就化整为零,每个位置都一对一,把国米的阵型给打散、套路给打乱,让国米无法流畅组织进攻,把国米拖入到和自己一样的混乱当中,再凭借自己丰富的对抗和混战经验取胜。
果然,比赛一开始,亚特兰大就采取了疯狂的人盯人前场逼抢。
亚特兰大人盯人
穆里尔对什克、帕萨里奇对丹布、佩西纳对巴斯托尼,库普梅纳斯对B罗、弗鲁伊勒对巴雷拉、德容恩对恰尔汗,前场逼抢6对6全部盯,后场四名后卫也一对一跟着国米双前锋和边翼卫。
亚特兰大这样的高强度人盯人逼抢战术,开场之后一直持续了整整20分钟,之后虽然力度下降,但也断断续续几乎贯穿全场,这正是亚特兰大本场比赛的战术基础。
堵长传
面对全场人盯人战术,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长传找前锋。如果在后场B罗一对一赢了库普梅纳斯,虽然区域内可以形成以多打少,但毕竟还有那么多人和那么远的距离,对手还有很多机会来弥补,而在前场只要哲科或者桑切斯赢一次,那就是一次单刀。
B罗后场1对3摆脱,被犯规
所以从比赛第2分钟,国米就开始尝试直接长传找前锋。
这次防守能清晰看出亚特兰大的433站位
但哲科的年龄和身体状态,已经无法起到长传战术的支点作用。
长传,距离远,就意味着精度下降,需要前场球员用跑动去找落点,哲科的跑动能力已经无法支撑他去追逐落点,即便能勉强赶到落点上,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卡住身位、控制落点。虽然哲科争顶有优势,但对方移动快,先来到落点上卡住位置,哲科也就没办法。
哲科本场比赛总共只有2次成功争顶,分别在两个禁区内完成,在中场的高球争夺上,占不到丝毫便宜。
汉达本场短传成功率100%,长传成功率只有56%。
既然长传找中锋行不通,那还有另一招,长传边翼卫去冲身后。没上邓弗里斯,右路的达米安没有速度优势,但是左路的佩奇面对中卫客串的吉姆西蒂,应该是有速度优势的。这也是国米阵中唯一有速度的一个点,面对阵型前压的对手,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破局方式。
但实际上,国米本场几乎没有进行这样的尝试。
问题不是出在佩奇这个接球点,而是出在后场的出球点。
汉达长传
跟许多对手一样,亚特兰大采取了放弃门将的人盯人,这就保证了人数不处于下风,不用一抢二,就不会丢掉自己盯防的人,也不会跑来跑去浪费体力。
放汉达拿球,他敢一路带到中场吗?不敢,他只能选择长传或者短传。
长传,精度不够,争顶不到。短传,你传给什克或者B罗,我再来抢。
斜长传让佩奇去冲身后,精度且不说,关键是距离。你不可能一脚长传穿越七十米准确打穿对方防线吧,至少得在本方四十米区域以外,接近中圈的位置,拿稳了球,才能发动这种长传吧。但实际情况是,有长传能力的B罗等人,在本方三十米区域内,都没有抬头观察和抬脚长传的时间和空间,接球时要么背身,要么侧身,都面临逼抢,而且位置靠后,距离锋线很远,根本不具备送出身后球的条件。
亚特兰大知道吉姆西蒂跑不过佩奇,但在你后场就把出球点给堵住了,你前面接不到球,把佩奇换成阿什拉夫都没用。
前锋拉边
长传不行,那就只能短传,在逼抢之下出球很勉强,精度无法保证,那就只能缩短接球距离。
于是,前锋回接就成了国米完成推进,把球打到前场的唯一方式。
桑切斯和哲科都具备回接的能力,但是上半场的回接任务主要是由哲科来负责。
究其原因,盯哲科的德米拉尔速度快,而盯桑切斯的帕罗米诺速度慢,哲科不可能跑赢德米拉尔,而桑切斯还有一丝机会跑赢帕罗米诺。
哲科回接送身后球,丹布前插传中
但哲科能完全甩开防守的机会太少,大部分时候,回来接到球只能回传,反跑又没速度。
哲科做球,桑切斯带球被断
真正让国米扭转局势,在20分钟后把对手阵型压回去的,还是以下两招。
第一招——前锋拉边。
佩奇既然无法冲身后,那就直接退回来,把右后卫吉姆西蒂给带出来。吉姆西蒂速度慢,身后就留下大片空间。国米前锋横移,就有了较大的空间来接球,虽然没法直接形成突破,但是至少能在前场拿稳球,让队友把整体阵型压出来,让对手没法再前场逼抢。
哲科拉边接球
桑切斯拉边接球
这样的传球,对精度要求不高,只用往那一片无人区传就可以,而前锋也不需要用速度突破,只用护住球,等待队友把阵型压上来即可。
这样的推进方式,可操作性比较强,也算是抓住了对方阵型的弱点。
人盯人的缺陷
人盯人战术极其消耗体力,而且只要一个位置漏人,整个阵型就会被击垮。
8分30秒,国米推进到中场
国米这次能成功推进到中场,关键在巴雷拉无人盯防。由于恰尔汗大幅回撤至左后卫位置接球,对位的后腰德容恩顶上去防守,后腰位置没人,盯巴雷拉的弗洛伊勒就退回去了。离巴雷拉最近的是库普梅纳斯,但B罗一个前插把他带走,巴雷拉就获得了很大的空间。最终是德容恩疯狂跑动一防二,付出大量体力的代价,把巴雷拉留在了中场,没能继续向前。
在20分钟亚特兰大第一次体力下降之后,国米球员通过跑动甩开盯防,制造出了不少机会。
桑切斯单刀越位
这次的出球方式跟8分半那次如出一辙,换成巴雷拉在左后卫位置拿球,还是德容恩顶抢,恰尔汗在中路获得推进空间,德容恩拼命回追也没能追上,让恰尔汗送出了直塞。
B罗出球,巴雷拉推进
这次的关键在于B罗吸引两人之后完成出球,造成巴雷拉无人防守,完成了一次成功推进。
B罗推进,哲科远射
什克断球正好弹到B罗脚下,B罗立刻带球推进,库普梅纳斯由于进攻跑位,不在B罗身边,让国米形成了这次威胁进攻。
防守的时候人盯人,但进攻的时候呢?你进攻球员也跟着防守球员跑位吗?那肯定不行!进攻球员跑位的目的就是甩开防守球员,离防守球员越远越好,但是球权转换,你又得立刻去跟人。
这就存在一个时间差,如果得球以后,在后场倒两脚,对手回到位置上,那机会就没了。
谁都知道抓攻防转换瞬间,但实施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大部分时候,后场球员得球后,并不是故意想倒脚拖慢节奏,而是前面没有接球点。因为对方后卫不参与进攻,一直是盯着前锋的,不存在从进攻跑位转换到防守盯人的问题。除非前锋有速度优势,直接冲身后,那么后场得球,只用开大脚就完事了。
科瓦契奇和巴雷拉这种中场球员的宝贵之处,就在于能够自己拼下球权,又能自己带球推进至前场,在对手还没有从进攻阵型变回防守阵型的时候,就把球运转到对方危险区域。
这就是人盯人战术看起来效果这么好,却很少有球队使用的原因,连亚特兰大这种疯狂的球队,运转20分钟以后都开始频现漏洞,球员付出大量体力疯狂奔跑都不一定堵得住。
以乱对乱
亚特兰大想把国米拖入乱战,但国米其实不太怕混乱,小因扎吉的战术非常灵活,球员大范围活动以及互换位置乱跑是常事。
除了亚特兰大自己体力下降,跟不住人以外,国米球员之间的换位,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这就是小因扎吉扭转局势的第二招。
这次无球跑位非常典型
先是B罗不接球,往前走,巴雷拉和恰尔汗同时回接,把对方双后腰带出来,但球没能传出去。汉达再次拿球,什克往前顶,然后又往左路跑,而B罗则慢慢回去。此时国米三名中场都回到较为靠后的位置,把对方三中场引出,对方中卫与后腰之间距离太大,给了国米前锋接球的空间。
佩奇跑到中锋位置接长传
这次跟着佩奇回到中后卫位置头球解围的是右后卫吉姆西蒂,本来就是中后卫,争高球肯定不输佩奇,如果汉达的长传不找佩奇头顶,而是再往右偏一些,让佩奇斜插去追球,吉姆西蒂跟着佩奇大范围横向移动,然后再去拼速度,机会是不是就出来了?
无序跑位破盯人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无序跑位破盯人战术。什克不接球,直接往前走,盯防他的穆里尔就疑惑了,我是中锋,难道跟着他一直退到中场吗?如果跟回去,且不说等一下进攻的时候又要重新跑上来,消耗体力,守转攻的瞬间,前场没有我这个支点,进攻也打不出来啊。
于是穆里尔放弃了什克,转身回去防中卫位置上的巴斯托尼,这就变成了区域防守,而不是盯人。
那么什克怎么办?只能是最近的库普梅纳斯来盯,于是B罗就没人盯了,顺利完成出球。
巴雷拉在边路也没人盯,因为后腰德容恩跟着恰尔汗压到前场去了,弗洛伊勒要保护中卫,不敢拉边。于是巴雷拉边路推进,送出身后球,只是桑切斯的速度追不上。
人盯人战术,如果要转换为区域防守,就存在人员交接问题,容易漏人。而如果不转换,全场人盯人,那同样也存在攻守转换的问题。
防守的时候,穆里尔如果一直跟着什克,回到本方后场,那么断球之后,前场没有中锋,快攻就打不出来。
进攻的时候,库普梅纳斯如果一直跟着B罗,就无法接球,如果跑位甩开了B罗,一旦球权转换,又来不及立刻跟上B罗。
所以,人盯人这种战术退出 历史 舞台,不是没有道理的。
国米也受到对方人盯人的影响,在防守端出现了漏洞。
帕萨里奇禁区倒地
弗洛伊勒在前腰位置接到德容恩直塞,直接面对中卫,巴斯托尼不在位置上,帕萨里奇从他的防区插入禁区,幸好佩奇及时回防。
首先是中场三人与后卫线之间距离太远,让弗洛伊勒在中间顺利接球。弗洛伊勒一开始是在中场跟巴雷拉争顶的,争完之后他一路前插就去到了前腰位置,而巴雷拉却没有跟,因为国米不是人盯人防守,那个位置应该是后腰B罗的防区。
那B罗在哪儿呢?他跟着库普梅纳斯,一路追到对方前场,根本来不及回去防守。
同理,巴斯托尼不在防区,让帕萨里奇获得机会,因为他跟着对位的佩西纳在外围晃悠。但对位帕萨里奇的丹布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防区,跑来左路防守。
简单来说,就是国米部分球员被亚特兰大把节奏带乱了,进入了对手单人对单人的模式,放弃了整体防守,但是教练并没有这样安排。
幸好经过中场休息的及时调整,下半场国米没有再犯这样的错误。
体能问题
下半场比赛,双方的战术变化不大,只是亚特兰大由于体能原因,抢得没有那么凶,阵型开始逐渐后退。
亚特兰大下半场最好的几次机会,几乎都是来自于国米后防的失误,在高强度的逼抢之下,体能下降,出现失误在所难免。
B罗被围抢丢球,汉达扑出佩西纳单刀
B罗又一次被围抢丢球,跟上一场不同的是,这次巴斯托尼在他身后接应,但他依然选择自己控球。因为在他看来,传给巴斯的唯一后果就是一个大脚,作为组织核心,在吸引多人的情况下如果能完成摆脱,那就是一次漂亮进攻的发起点。
穆里尔单刀被扑
亚特兰大后场大脚解围,穆里尔一对二。巴斯托尼对抗倒地,什克没有身位优势,勉强形成干扰。
比达尔后场传球失误,帕萨里奇断球射门
而国米的机会,则大多来自于对手盯人交接以及体能问题。
哲科边路接球突入禁区
本来以哲科的速度,不可能形成这样的边路突破。盯哲科的德米拉尔,以他的速度应该能追上哲科的,但他看见弗洛伊勒补位过来,就放慢了脚步,结果弗洛伊勒斜着跑过来距离太远,对抗又扛不住哲科,这才让哲科一路突了进去。
邓弗里斯后点回摆,哲科门前顶高
佩奇抢断吉姆西蒂,巴雷拉插上接球,吉姆西蒂的脚下频率跟不上巴雷拉,被他摆脱完成传中。亚特兰大习惯了五后卫防守体系,突然改成四后卫,防守宽度不够,后点漏了邓弗里斯。
比达尔远射被扑,丹布禁区飞
这次进攻源自于科雷亚的回接,对方中后卫已经无力跟出防守,而对位的弗洛伊勒也没法跟住比达尔,或者守住后腰位置。二次进攻中,与丹布对位的帕萨里奇在一次进攻时就已经退回中卫位置上,自然没人防守插上的丹布。
丹布禁区射门
这次进攻依然源自于科雷亚的回接,亚特兰大中卫已经跟不住。巴雷拉的脚后跟做球虽然精妙,但注意盯防他的是中卫帕罗米诺,脚下频率较慢,而对位的德容恩因为顶出去防B罗,此时还在弧顶散步。德容恩去防B罗,那么库普梅纳斯能换位防巴雷拉吗?也没有,他去跟科雷亚了。
也就是说,到了比赛末段,亚特兰大的球员已经完全无力维持人盯人防守,阵型散乱,漏洞百出。因为加斯佩里尼没有后手,板凳上唯一 健康 的米兰丘克77分钟上了,剩下两个没好利索的也在80多分钟换上去了。
本场亚特兰大跑了114.8公里,弗洛伊勒和库普梅纳斯两人都跑了接近13公里,还没人可换。
那国米人员充足,换人之后为什么也没能进球呢?
一是四天前拼到120分钟,消耗太大,即便能换5个人,那还有5个也没得换。当B罗巴雷拉都跑不动的时候,光靠邓弗里斯也没法冲击。刀柄握不住,刀刃再锋利也没用。
二是板凳看起来人多,但是替补和主力差距较大。迪马尔科和森西这种小身板在这种级别的对抗强度之下又不敢用,贝西诺心已不在,剩下比达尔和佳丽,一个状态不好,一个实力不足。
结语
数据统计
这是一场非常规的比赛,亚特兰大在人员不整的情况下,利用限制性战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逼抢迫使国米后场出现失误来创造机会。
而国米在开场被对手压制了20分钟之后,通过前锋拉边、无序跑位以及对手体力下降等几方面结合,逐渐把对手压了回去,也创造出了一些得分机会。如果不是周中踢了加时赛,应该是有机会拿下的。
连胜不可能一直持续,连战三个强队,取得两胜一平的成绩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本场这样高强度、高对抗、高限制的欧冠级别比赛,对目前的国米来说,是极好的练兵机会,对未来的欧冠征战是有利的。
接下来主场再踢两支弱队,又将进入国际比赛日了。
周中意大利杯对恩波利。恩波利目前联赛排名第11,还在萨索洛、博洛尼亚之上,战力不弱,关键是其场均跑动距离力压国米排名意甲第二。而且保级无忧、欧战无望,意大利杯是恩波利唯一能争取的荣誉,应该不会轻易放弃。
看起来又是一场消耗不小的比赛,不求全上替补,至少轮换一半主力吧。意大利杯这种比赛就是用来练替补和新人的,为了追求意大利杯的成绩而消耗过大,得不偿失。
维拉蒂与若日尼奥,意大利中场“一哥”之争
一支球队最幸福的烦恼,就是在一个位置上拥有多个能力相同的球员,同样作为拖后中场且年纪相仿的二人,究竟谁将担负起意大利中场攻防转换的节拍器呢?单从名气上看,年少成名的维拉蒂要强过近两年刚刚崛起的若日尼奥,曾经被称为皮尔洛接班人的维拉蒂,并没有表现出前辈那种大师的风范,反而越来越像加图索的亲传弟子,而且由于法甲的关注度较低,感觉维拉蒂逐渐消失在了球迷的视野。而若日尼奥则算是“大器晚成”的球员,在那不勒斯踢出名堂之后,被切尔西和曼城所关注,最终选择投奔当时恩师萨里执教的切尔西,在经历了一个饱受争议的赛季之后,本赛季成为了切尔西绝对的中场核心,甚至让地表最强后腰坎特都显得尴尬,可以说职业生涯的走势上若日尼奥要强过维拉蒂。
现代足球对于后腰球员的定义比较广泛,即使像坎特这样纯防守型后腰,也必须有一定的短传功力和进攻调度能力,所以现代足球中要求后腰球员的技术特点必须要全面,不能有明显的短板。除非像皮尔洛这样的大师,当然皮尔洛身边还有加图索和安布罗西尼的保驾护航。
综合实力上来看,维拉蒂要更强于若日尼奥,虽然身材矮小,不过技术特点更全面。 但是这些数据的参照,是根据各自联赛的统计而来的,英超的竞技水平和比赛强度要远高法甲。 而且俩人还有一个相同的缺点,那就是在高空球的拦截上,这个属于先天性的缺憾,没办法弥补了。 下面我们要具体对比一下两人的技术能力。
从数据分析上来看,维拉蒂的运动能力要远强于若日尼奥,无论是冲刺速度、移动速度、身体协调性以及敏捷度上,维拉蒂都强过若日尼奥,场均的跑动距离上若日尼奥也不是很突出。若日尼奥“ 养生 足球”的踢法在意甲缓慢的节奏中还能随心所欲,但是到了英超就被强悍的英伦中场虐的体无完肤,不过本赛季若日尼奥在运动量和身体对抗上明显提升,也逐渐适应了英超的高强度,所以即便运动能力上不如维拉蒂,但是在英超锻炼过的若日尼奥也同样不惧怕高强度的中场搏杀。
其实两人都是不那种个人攻击欲望很强的中场,在个人持球进攻和后插上射门等方面做的都不是很好,毕竟两人都是属于拖后组织型的后腰,和兰帕德这种个人攻击欲望超强的中场不是一个类型。 单从数据上来看,若日尼奥本赛季更像赛事一共出场38次,打进7个进球,其中联赛23场4个进球,一共用了12脚射门,从射门次数上看,若日尼奥个人攻击欲望很一般。
而维拉蒂本赛季更像赛事的 32场比赛中只打进两个进球,都是在国家队世预赛中打进的,联赛中登场15次,一共两脚射门,没有进球。 这么一看维拉蒂本赛季的个人攻击欲望更低,想当年维拉蒂在大禁区外的远射还是很有威胁的。从进攻端的数据来看,若日尼奥略强于维拉蒂。
防守一直都是维拉蒂的看家本领之一,维拉蒂在防守端拼抢积极,铲断凶狠,相反若日尼奥在防守端相对比较“佛系”了,不过本赛季逐渐适应英超的若日尼奥,在防守端也贡献了不俗的成绩, 场均2.1次的抢断仅次于维拉蒂的场均2.7次,而在中场拦截方面场均2,1次的数据也高于维拉蒂的场均1次, 所以在数据的对比上来看,若日尼奥的防守能力已经不次于以防守见长的维拉蒂了。不过俩人中场高空球的拦截上,始终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维拉蒂受制于身高原因,若日尼奥则是防守意识和落点的判断。
组织能力才是考验一个后腰是否是一个合格的中场指挥官,单从本赛季的数据上看, 维拉蒂本赛季一共传球1710次,成功率达到92%,关键传球22次,一共有5次助攻,并创造8次绝佳机会;若日尼奥本赛季一共传球1861次,传球成功率88%,其中关键传球20次,有两次助攻,共创造6次绝佳机会。 从组织端的数据上可以看出两个人对于球队的贡献相差不多,维拉蒂相对好一些。
本赛季维拉蒂一共代表意大利国家队出战15场,场均评分7,3分;若日尼奥一共出战23场,场均评分9,92分,可以说俩人在国家队的表现都很稳定。而自曼奇尼上任之后,对于中场后腰位置上视乎更偏爱使用若日尼奥,当然也和维拉蒂伤病无法出场有一定的关系。
在组织端的组织上,若日尼奥显然比维拉蒂更有大将风范,在进攻的梳理上思路比较清晰,组织能力已经达到世界顶级后腰的水平。而维拉蒂之前在国家队的表现,不能说不好,但是锋线与后防线的过度衔接上显然做的很一般。若从目前俩人的表现上看,若日尼奥比维拉蒂更适合意大利的后腰角色。
虽然俩人技术能力和作用上有一定的重叠,但是也有一定的互补,这样也给主教练曼奇尼多了一些战术的选择,丰富了球队的战术打法,而且一旦维拉蒂再出现伤病,意大利也不至于再像16年欧洲杯那样无人可用了。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看法,欢迎球迷朋友们留言评论,发表不同看法。
莱比锡红牛是怎么成功的?
长期关注德国足球,让我对莱比锡红牛这只球队颇受推崇,在这里先纠正一点,在德甲由于球队名称被禁止夹杂过多商业符号,这只球队实际应叫做RB莱比锡。
北京时间4月8日0:45,欧联杯1/4决赛首回合迎来较量,莱比锡红牛坐镇主场迎战意甲劲旅亚特兰大。
莱比锡红牛上轮联赛客场4-1力克多特蒙德,近期各项赛事收获7胜3平保持不败,状态稳定。球队在欧冠小组赛阶段与曼城、大巴黎同组,最终6战2胜1平3负位列小组第3位落至欧联杯附加赛,并在附加赛两回合总比分5-3淘汰皇家 社会 。而由于莫斯科斯巴达被欧足联处以直接出局的处罚,莱比锡红牛由此直接晋级8强。
莱比锡红牛本赛季低开高走,尤其是在主帅特德斯科接手之后,更是一路高歌猛进,换帅后的18场正赛豪取12胜4平2负,从德甲积分榜第11位攀升至目前的第4名。球队攻防依旧稳定,24岁的法国中场恩昆库本赛季迎来爆发,联赛狂砍16球11助攻,欧战出场8次贡献8球。此外,莱比锡红牛主场表现稳,近10个主场收获6胜3平1负,欧战4个主场取得1胜2平1负,期间面对曼城和巴黎都能够不败。
亚特兰大本赛季欧冠排名小组第3去打欧联杯,接连淘汰了奥林匹亚科斯和勒沃库森进入8强。联赛方面,亚特兰大上轮主场1-3不敌那不勒斯,近4轮联赛只赢下1场,目前暂列意甲积分榜第7位,距离第4名尤文图斯8分,球队本赛季欧冠资格只怕是岌岌可危。
加斯佩里尼自2016年6月接手亚特兰大,虽然从未带队赢得任何奖杯,但带队5个赛季4次打进欧战,近3个赛季更是连续率队夺得联赛季军。本赛季亚特兰大在意甲联赛中进攻有些许力不从心,不过欧战方面依旧表现稳定,10场欧战打进21球。主力中场帕萨利奇以及主力前锋萨帕塔各自贡献9个联赛进球,并列队内最佳射手。值得一提的是,亚特兰大是目前欧冠、欧联中仅剩的意甲球队,作为独苗他们要捍卫意大利的荣誉。
伤病方面,莱比锡红牛前锋波尔森(5球)、中场海达拉(3球1助)、中场亚当斯(1助)因伤缺席本场比赛。亚特兰大方面,中场伊利西奇(3球4助)、后卫吉姆西蒂以及后卫托洛伊因伤缺席。
合理的框架结构加上少帅纳格尔斯曼的调教,进攻火力的保证才是赢球的关键
专业的管理团队+专业的足球运动员
去年当这支成立仅7年的球队开始首季德甲之旅时,
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实力所在,
然而当时在德甲12轮战罢后,
莱比锡红牛雄踞积分榜首时,
当赛季末他们排名第二闯入欧冠时,
全世界球迷的目光早已凝聚于此
如今提起莱比锡红牛,相信球迷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球队强有力的所有者-奥地利红牛集团,这也让球迷理所当然认为他们是德甲赛场名副其实的土豪球队。这样的说法对错各一半,莱比锡红牛去年夏天投入,高达4650万欧元用以引援(转会投入排在德甲第四位)。由于夏几乎没有卖人收人,这让莱比锡在去年夏天的德甲净投入方面高居榜首。
不过,如果你认为莱比锡只会砸钱的话可就错了。红牛高层深知切忌外行指导内行,于是请来了霍芬海姆奇迹的缔造者朗尼克掌舵,而后者则为莱比锡红牛制定了清澈而又准确的发展规划。门兴 体育 总管艾贝尔称赞道:“莱比锡有钱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还有规划,这让这家俱乐部显得非常特别和危险。”
无法抵御的青春风暴
莱比锡红牛的重要规划在哪里?答案是瞄准未来!朗尼克介绍道:“我们有自己的转会策略。只有球员能在我们这里继续成长并且有望提高身价时,我们才会考虑签下他。”正是这样的规划,让莱比锡成功网络了诸多处于成长期的优质“小妖”,如21岁的韦尔纳、23岁的萨比策、23岁的波尔森、22岁的塞尔克。
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青春风暴们严格的执行着RB莱比锡式的“Gegenpressing”风格(俗称前场压迫式逼抢)。这种压迫式的打法全靠两条腿拼出来,每场的平均跑动距离达到116.6km,德甲范围内之最。他们不惜体力的跑动、冲刺如同奥地利红牛一样,时刻充满能量,挑战自身极限!比对手多跑一步,正是年轻的莱比锡现在能够站在欧冠赛场的秘诀。所以你现在还认为6年跳4级的逆袭来的。
红牛这个赛季是比较成功。但是教练更多的是追求进攻?红牛的防守还是有很多问题的。攻守平衡,才是一个好教练的最高境界。比如利物浦。在刻意的去追求一样东西的时候。必然会失去另一种。
红牛大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