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摔跤奥运会-印度摔跤奥运会金牌

tamoadmin

1.印度体育有哪些强项

2.摔跤吧 爸爸说的什么是印度那位体育运动员

3.摔跤吧爸爸原型真实人物

印度体育有哪些强项

印度摔跤奥运会-印度摔跤奥运会金牌

印度体育强项有摔跤、曲棍球和羽毛球。

1、摔跤:

摔跤是印度人在体育上为数不多的强项之一,这和印度文化中存留的尚武传统有关。什么,“尚武”?初听到此词时,我们可能会很惊讶,因为很难把温和闲散的印度人和“武”联系在一起,而且,近代的历史似乎证明,他们在战斗上并不算在行。

不过,仔细想来,这种判断并不太恰当。从整个印度历史来看,更为准确的说法是,有一些时候所有印度人都不会打仗,另外所有时候都有一些印度人不会打仗,但不是所有时候的所有印度人都不会打仗。

因为若是如此,这个自雅利安人入侵以来至少延续了三千五百年的文明就不可能幸存到今天。诚然,多批北方民族在进入次大陆后,其战斗力似乎都处于渐渐下降的趋势,但一些战斗技巧和运动还是流传了下来。而摔跤这项运动,就是印度残存的尚武传统的最好代表。

2、曲棍球:

1928年,印度男子曲棍球队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夺得了金牌,在国内引起很大轰动。从那之后到1956年,印度男子曲棍球队以24场连胜,178比7的进球比,创造了奥运赛场上的“六连冠神话”。

1960年,印度队不敌老对头巴基斯坦痛失七连冠,但随后又在1964年和1980年两届奥运会上重返巅峰。8届冠军的其傲人成绩,是印度人在奥运会上最为亮眼表现。和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在我国的影响力类似,印度男子曲棍球也极大地激励了印度人的国家自豪感,因此在人们心中奠定了国球地位。

3、羽毛球:

羽毛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游戏,类似的形式在古代欧洲、中国、日本等地都可寻得。而现代羽毛球运动则在十九世纪中期出现在印度的浦那城,当时曾以地名“Poona”来称呼这种运动。当地的驻印英军对打“Poona”颇为痴迷,因此将它传回至英国。

经英国人对规则进行了调整后,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羽毛球运动。不过,当前印度选手在这项运动中表现只能说是良好,其男选手排名最高的是世界第八的斯里坎特基达姆比,而女选手排名最高的则是世界第三的普萨拉辛德胡。

摔跤吧 爸爸说的什么是印度那位体育运动员

说的是印度体育运动员:马哈维亚·辛格·珀尕。

1.简介: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Mahir Singh Phogat),男,是一位印度的摔跤手,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奥林匹克教练,印度传记**《摔跤吧!爸爸》就是根据他的事迹改编的 。马哈维亚获得过印度授予的Dronacharya奖(这一奖项专门用于授予杰出的印度体育教练) 。

他是印度著名女子摔跤选手吉塔珀尕(Geeta Phogat)的父亲和教练,吉塔珀尕在2010年的英联邦运动会(Commonwealth Games)中获得了55kg级自由式女子摔跤组金牌,成为了首位获得该项目金牌的印度女选手,并且她也是印度第一位有资格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女子摔跤手。

马哈维亚的另一个女儿巴比塔库马里(Babita Kumari)是吉塔的妹妹,她曾在2012年世界摔跤锦标赛(World Wrestling Championships)中获得了铜牌,并在2014年的英联邦运动会中获得了金牌。马哈维亚的侄女维尼斯珀尕(Vinesh Phogat)也是一位优秀的女子摔跤选手,也曾获得过英联邦运动会的金牌。

2.人物评价:

由于马哈维亚对印度女子摔跤运动的杰出贡献,在2016年被印度授予Dronacharya奖(Dronacharya Award?

马哈维亚在家乡训练他的女儿和其他女孩成为摔跤手,该奖项是专门授予在国际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的教练们的。评选标准是根据在过去的4年内某一项目的教练所训练的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取得的奖牌数,不同级别的赛事和获得金、银、铜牌都会给该教练增加相应的不同分数,最后根据总分数的高低决定是否授予奖牌,在2016年只有6位来自不同体育项目的教练们获得了这一殊荣。

摔跤吧爸爸原型真实人物

摔跤吧爸爸原型真实人物是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

马哈维亚出生在印度一个叫巴拉利的小村庄,这里所属的哈里亚纳邦,盛产摔跤手。马哈维亚从小练习摔跤,非常有天赋,后来到德里参加训练,一直成为印度摔跤冠军,但因为家里经济的原因,摔跤职业生涯被迫中止。很想让自己的儿子可以完成这一梦想。

但事与愿违,他的前四个孩子都是女儿(第五个孩子才是儿子)。马哈维亚的亲兄弟在一次意外中身亡,他收养了兄弟的两个女儿。不过,在印度女性的地位不高,很难左右自己的命运。

转机发生在2000年,当时的悉尼奥运会上,印度女子举重运动员卡尔纳姆·马勒斯瓦里获得了印度女子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首枚奖牌。

这让马哈维亚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犹豫许久后,他决心把她们培养为最优秀的摔跤手,既改变家族的命运,还能完成自己的梦想。

成功之前的道路总是崎岖的,在重重压力之下,六姐妹的训练比**中残酷太多。训练条件也十分艰苦,在泥地里,在草席上,几乎所有地方都可以成为训练场。

多年持续的高压训练,马哈维亚把4个女儿和2个侄女都培养成了优秀的女子摔跤运动员。六姐妹中有三个世界冠军、一个亚锦赛冠军和一个印度冠军,最小的妹妹因为年龄还小,没有世界级冠军,不过也在青年级国际赛事中获得过奖牌。

她们在印度轰动一时,被称为“珀尕六姐妹”,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庭。其中的大姐吉特也是印度第一位获得奥运会冠军的女摔跤手。马哈维亚也成为“印度女子摔跤之父”,并在家乡开设了女子摔跤训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