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赛程-2017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

tamoadmin

1.厦门钻石联赛赛程安排

2.110米栏除刘翔外,还有谁是该项目的中国选手

3.苏炳添被日本田协称赞,登上日本热搜,他们是如何评价苏炳添的?

4.苏炳添“逆天改命”的秘诀之一:执着的专注力

厦门钻石联赛赛程安排

2017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赛程-2017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

2023年厦门钻石联赛赛程安排8月19日上午9:00开始,进行预赛,共分为四个小组;8月19日下午2:00开始,各项目前八名晋级决赛,争夺冠军荣誉。

钻石联赛是世界田径赛的正式赛事之一,由140余场街头巡回赛、10场区域赛和在伦敦、上海、巴黎、纽约等10站举行的决赛组成。钻石联赛在每个项目上都会设立奖金,运动员可凭借在世界田径总决赛,或其他赛事上的优异成绩获得奖金。

另外,钻石联赛还设立了“最佳表现奖”,以表彰每站比赛的男女最佳运动员。这个奖项是由一个独立的评判委员会评选出来的,评委们将从运动员在所有项目中的表现、精神风貌、态度和体育精神等方面进行评判。

钻石联赛简介

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简称钻石联赛,是国际田径联合会于2010年推出的一项覆盖全球的田径系列赛。该赛事取代原来局限在欧洲的国际田联黄金联赛,季末大奖也从金条改成钻石。钻石联赛共设包括中国上海站在内的14站,设立32个单项,每个项目年度排名前20位的选手方具备参赛资格,获得冠军和钻戒的运动员还将获得国际田联认定的各单项年度世界排名第一。

钻石联赛的比赛项目包括男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女子3000米障碍赛、男子110米栏、女子100米栏、男子400米栏、女子400米栏、跳高、撑杆跳高、铅球、铁饼、链球、标枪等。

110米栏除刘翔外,还有谁是该项目的中国选手

谢文骏 、史冬鹏。

2008年5月,谢文骏跑出13秒51的成绩,成为全球最年轻的男子110米栏奥运A标达标选手,被誉为“刘翔的接班人”。2008年10月,谢文骏在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3秒68的成绩获得首个全国锦标赛冠军。2014年5月19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米栏决赛中,谢文骏夺钻石联赛上海赛冠军,刘翔亲自为其颁发金牌 。2014年9月30日,在仁川亚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获得冠军。

史冬鹏,1984年出生于河北保定,中国男子田径运动员。

2001年他在青年比赛中排名世界第一,在2002年牙买加金斯敦举行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史冬鹏夺得了110米栏的亚军。2010年5月23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成绩为13秒39比刘翔快0.01秒获季军。11月24日,史冬鹏获得广州亚运会110米栏银牌。

苏炳添被日本田协称赞,登上日本热搜,他们是如何评价苏炳添的?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名,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他再次创造了历史。

东京奥运会

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苏炳添在半决赛跑出了9秒83的惊人成绩,历史性的杀进了决赛,虽然在决赛中没能站上领奖台,但毫无疑问,苏炳添已经创造了历史。比赛结束后,苏炳添的外教兰迪-亨廷顿还是有些遗憾,自责没能帮助苏炳添准备得更充分,亨廷顿盛赞苏炳添已经成为传奇。

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了9秒83的惊人成绩,这个成绩打破了亚洲纪录,可以排名历史第12位,苏炳添以半决赛第一的身份晋级决赛,成为电计时时代首次杀进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创造了亚洲田径的历史。

赛后苏炳添的外籍教练亨廷顿对比赛进行了总结,他为苏炳添没能站上领奖台有些惋惜,不过还是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苏炳添已经是传奇。他认为,9秒98其实并不慢了,不过没能跑进9秒90有些可惜,他认为英国选手的那次抢跑影响到了苏炳添,干扰到了他的下一次起跑。苏炳添在半决赛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

随后亨廷顿还是有些遗憾和自责,他表示很大程度上是我的过错,训练上我们确实没能把他准备好能再跑一枪,从而能再跑出半决赛一样的成绩,第一次经历这样的赛程确实非常困难,特别是在他的年龄,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恢复体能,体能储备的问题,我们本应该帮他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从亨廷顿的采访可以看出,苏炳添本可以在决赛中有更好的表现,一些细节准备还是有所欠。当然,对于苏炳添的外教团队也无需指责,毕竟最近几年他们对苏炳添的帮助非常大。

中国的激情,超越黄种人极

法国媒体称,31岁的中国选手苏炳添的成绩“十分惊人”。韩国媒体把苏炳添称为“亚洲博尔特”——首位越过9秒90大关的亚洲人。韩联社记者以“中国的激情,超越黄种人极限”为题,报道苏炳添成为中国人最喜欢的运动员之一,还说苏炳添进入决赛是中国挑战西方秩序背景下的自豪感的好题材。

日本《日刊体育》称,此前的亚洲纪录是由苏炳添和卡塔尔归化选手奥古诺德共同保持的9秒91,这意味着亚洲百米从此进入“9秒8时代”。而日本的国内纪录是山县亮太在今年6月创造的9秒95,“显然,山县亮太是苏炳添的追赶者”。中国网友对苏炳添也是赞不绝口。很快,“苏炳添男子百米第6”“苏炳添创造历史”也迅速登上热搜。

中国飞人

苏炳添在采访中提到了另一位“中国飞人”刘翔,并透露二人一直都有联系,“他(刘翔)不断地鼓励我、支持我。他生日我也给他祝福,我第一次突破10秒大关,翔哥也在现场。翔哥对我来说,不光是偶像,也是我的幸运之星。”专家:苏炳添是亚洲之光 激励后辈选手

苏炳添“逆天改命”的秘诀之一:执着的专注力

8月8日,疫情笼罩下的东京奥运会圆满闭幕。

回望历时17天的精彩赛程,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要算是,我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创造“100米9秒83奇迹”的精彩瞬间。

7月3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预赛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以小组第一的成绩,闯入了决赛。

苏炳添创下这一被载入世界 体育 史册的数字,不愧为“亚洲奇迹”,令国人自豪。

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又跑出了9秒98,排名第六。

时隔短短一天,苏炳添能再次跑进10秒,在亚洲短跑史上,无疑是个巨大的成功。

再一次为国争光的苏炳添,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展示着“中国飞人”的风采,无比荣耀,令人感动。

正如《人民日报》当天给出的评价: “不是夺得奖牌才值得庆贺,超越自我就能赢得尊崇。从第一次跑进10秒,到跑进奥运决赛,苏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赢了时间。这是中国骄傲,也是亚洲荣耀。 奔跑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风采。致敬中国速度,致敬每位创造 历史 的英雄”,道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

感动、兴奋之余,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32岁、1米72的苏炳添,创出“100米9秒83奇迹”背后的奥秘。

我认为, 苏炳添成功的秘诀,首先取决于他“执着的专注力”。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句名言:“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令人感到吃惊的成绩。”

苏炳添的成长中,展现出了超强专注力

从苏炳添成长的历程中,首先展现出的,就是他执着的专注力。

1989年,苏炳添出生在被誉为“灯饰之乡”的广东省中山市古镇。从小活泼好动的他,是 体育 老师喜欢的学生。

在一次采访中,苏炳添透露:“大概是在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跳远,我直接跳过了2米8,老师就问我,想不想参加田径队,我没想什么就同意了。”

当年,苏炳添的启蒙老师、田径教练杨永强,发现苏炳添具有超过一般孩子的爆发力,就把他招到了学校的田径队。

刚入队时,苏炳添的身高不到1.55米,表现也不突出。两年过去了,还没有取得过任何参赛的资格。

每天放学后,他还是默默坚持跟着田径队训练一个小时。

2006年,埋头训练的苏炳添,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参赛的机会。

在当年的中山市运会上,竟然跑出了11.3秒的成绩,比第一名只差了0.01秒,为自己开了个好头。

尽管,苏炳添的成绩不错,但由于个子一直没长起来,教练对他的发展并不看好。以至于身高问题一度影响着苏炳添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庆幸的是,2007年苏炳添被我国短跑名将、杰出田径教练袁国强看中,他的评价是:“苏炳添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跑起来像一个球,很协调。”很快就把苏炳添招入了广东省田径队。

从此,苏炳添跟着袁教练潜心钻研起跑、步频、步幅等运动规律,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短跑事业上,成绩不断提高,为创造日后的佳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得,一位著名生物学家曾说过:“一个天才,首要的素质就是专注力。”

把短跑确定为终身事业的苏炳添,一心一意地刻苦训练,没有辜负袁教练的期望。

2007年,不满18岁的苏炳添,被安排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成人组100米比赛,竟然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2008年他又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收获了一枚男子60米金牌。

接着,他和队友谢震业、陈时伟、莫有雪一道,连获“全国田径锦标赛”和“全国田径冠军赛”男子4 100米接力两块金牌。

在袁国强教练的率领下,苏炳添一次次刷新男子100米中国短跑新纪录,向世界男子短跑前列迈进。

虽然身高只有1.72米,但一个个骄人的成绩,使苏炳添的自信越来越强。从此,不再担心身高的问题,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地向“10秒大关”挺近。

2015年5月31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男子100米决赛中,他又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第一次闯入了10秒大关。

2018年8月26日,在“雅加达亚运会”上,苏炳添又以9秒92打破了当时的亚运会记录,以0.01秒超越了卡塔尔选手费米·奥古德创下的9秒93的亚洲纪录,获得冠军,创造了亚洲短跑新纪元。

苏炳添用一秒一秒的不断突破,彻底颠覆了传统概念里“短跑必须个儿高”的普遍认知。

“股神” 巴菲特说:“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专注。

年近30,当其他运动员走下坡路、选择退役时,苏炳添却执着选择了挑战更高的目标。

2018年,已经成为暨南大学副教授的苏炳添,仍然坚持在国家田径队里训练,又幸运地遇到了外教兰迪亨廷顿。

兰迪· 亨廷顿是美国著名教练,曾培养出男子跳远和三级跳两个项目世界纪录保持者。他对记者说,自己不仅看好苏炳添的身体素质,更欣赏苏炳添训练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别的专注力。

因此,几年前亨廷顿教练就断言:30岁的苏炳添正处于创造好成绩的黄金期,只要在技术上进行更精密的改进和体能优化训练,跑进9秒86应该没问题。

在中国田径队里,外教亨廷顿“变着花样”的教练法,开启了苏炳添新的训练思维。

水下训练,练体能、强肌肉;仪器检测,细致入微调整训练尺度;在嘴前“挂”一只气球,练气息;边音乐边训练,一系列全新的科学训练理念和方法,为奇迹的创造蓄积了巨大的能量。

从初中开始入行,一路走来,苏炳添虽然有过因迷茫带来气馁,但内心从未放弃过对短跑事业的追求。

十多年来的执着与专注,苏炳添不断超越自我,并立志要以自身为范例,为破解亚洲人的短跑密码,领军中国短跑事业向更高点冲刺。

正如,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说的那样:“一心一意万事成,三心二意失良机。”

武林高手 李小龙也说:“专注是成功的关键。真正成功的勇士,其实只是一般人,只是因为他具有激光般的专注力。”

毋庸置疑, “执着的专注力”正是苏炳添创造“中国飞人”奇迹、迈向成功的首要秘诀。

如果你喜欢今天我的文章,就请点赞关注,十分感谢!

接下去,我还将继续分享我所探究到的,有关苏炳添取得成功的其它秘诀,敬请继续关注。

(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