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洲青训之王的衰落:靠一群孩子,多特真的什么都赢不了?
2.拜仁是德甲毒瘤还是促进了德甲发展,没拜仁的德甲会比现在好还是不如
3.德国0-6西班牙,一场惨败后丢掉的不仅仅是传统,还有精气神
4.德甲派系探秘德国足球的战术哲学
5.德甲从未有过球员赢得过世界足球先生,这是为什么?
欧洲青训之王的衰落:靠一群孩子,多特真的什么都赢不了?
多特又输球了。
在北京时间周六凌晨进行的德甲第18轮比赛中,多特作客2-4不敌门兴,哈兰德双响也难救主。这场比赛让门兴结束了对阵多特的12连败。
输掉这场比赛之后,多特以 9胜2平6负的战绩积29分位列德甲第四 。但近期球队状态糟糕 ,已经连续三轮不胜。
好消息是,哈兰德这块瑰宝越来越讨人欢喜,现在已经成为多特的真神。但令人着急的是,阵中其他几位被寄予厚望的天才小将,好像并没达到预期的水准。
成也青训,败也青训。靠一群孩子什么都赢不了这句诅咒,难道终将要在多特身上应验吗?
时间回到去年夏季转会窗,多特在转会市场上可以说是一个另类的大赢家。
一边强留桑乔,一边抢来令曼联垂涎已久的贝林汉姆,年轻化路线走得可以说是相当扎实。
尤其是贝林汉姆的加盟,地打了红魔高层的脸。 据说三德子已经在三月初带着贝林汉姆的父母参观了卡灵顿训练基地,希望尽快促成双方签约,但最终,还是被多特中途截胡。
之所以让那么多年轻天才趋之若鹜,多特在青训体系搭建,年轻球员的培养方面,固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除了历任主帅、高层都十分重视年轻球员的作用之外,多特的青训体系还有三个区别于其他欧洲豪强的特点。
第一,针对性和科学性。
这是很多豪门青训都在标榜的一个优势,但少有俱乐部能做到像多特这么极致。
在 器械 上, 旨在提高球员接球、停球能力的发球机,能全方位配合传接球训练的足球机器人,都是多特的标配。 在5年前,整个德甲只有三家俱乐部拥有这套设备,而多特此时已经使用这套设备足足5年了。
在 场地 上,多特的青训基地和一线队的训练基地相邻,双方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共享。 比如在部分球队青训梯队中鲜见的天然草坪(而且还有近10块那么多……),比如不同梯队的独立更衣室和战术分析室,比如长期保障最优训练效果的恒温系统 等等。
而近年来备受各大豪门青睐的 高 科技 训练设备 ,多特也一应俱全。前面提到的发球机和足球机器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看得到的上升空间。
回想起当初格策和多特前队长凯尔在健身房谈人生、聊理想的往事,这种积极、团结还充满希望的氛围,的确令人无比向往。
第三,人性化。
用青训主管里肯的话来说就是, 足球是多特青训小将们人生此阶段最重要的事情,但成为职业球员不是他们漫长人生道路上的唯一追求。
众所周知,虽然职业球员风光无限,但各大豪门青训营的成材率其实也并不高。对于醉心足球,又始终没法获得职业合同的孩子们来说,从前对足球有多爱,足球就能伤他们有多深。
因此,德国在青少年足球培训上,一直遵循全方位发展的策略。
而多特,对于这一套规则十分重视。
这种操作模式,和巴萨的拉玛西亚如出一辙。果不其然,成功者的故事大都是相似的。
只可惜,风光的多特青训,如今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了。
回顾过去这些年, 从 格策、罗伊斯到穆科科,从莱万、奥斯曼·登贝莱到桑乔 ,无论是血统纯正的自家青训出品,还是后天来料加工转出口的天才少年,总能在多特历练过后迅速成长。
而他们的发展之路,也大多相似。
不管这条路是多特自己的选择,还是面对各路豪强金钱攻势无力反抗的悲惨故事,结果至少都没有那么糟糕—— 因为这一拨又一拨天才,除了能换回来钱之外,也能确保球队的成绩不至于崩盘。
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多特愿不愿意承认,青训都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这也是为什么,在疫情侵袭导致收入大减的情况下, 多特依然在去年价码2000万,对青训中心进行了扩建。
多特青训主管里肯也表示:
当哈兰德、桑乔等人如日中天,穆科科来势汹汹快速崛起的情况下,多特这套以青训为基础,配搭上低价收购天才球员加工出售的运作模式,运行得相当流畅。
然而,在莱比锡和门兴先后崛起之后,这条路似乎走不通了。
一来,吸引年轻天才的成本越来越高。 如今像切尔西、曼联、曼城这样的英超豪门,选材雷达都和多特出现明显重合。多特虽有威名在外,但想要留住天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二来,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莱比锡和门兴等新兴势力的崛起,意味着多特在国内赛场的地位已经愈发不稳。
或许,一个彻底失败的赛季,才是多特如今最需要的——因为这将为他们的重建,提供最好的契机。
拜仁是德甲毒瘤还是促进了德甲发展,没拜仁的德甲会比现在好还是不如
胡梅尔斯从多特加盟拜仁
随着多特蒙德和拜仁2016年5月10日先后宣布胡梅尔斯转会的消息,多特队长的转会大戏也迎来了最终的结局。出自拜仁青训营的胡梅尔斯将回到母队,与博阿滕和诺伊尔组成德国国家队级别的后防组合。据德国媒体的消息,拜仁为胡梅尔斯掏出了3500万欧元左右的转会费。加上此前的格策和莱万多夫斯基,拜仁过去三年已经从主要对手多特蒙德阵中签下三名核心级别的球员。有人认为这是在“伤害”德甲,但也有人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
从药厂三杰到多特三杰
泽-罗伯托和巴拉克同年从药厂转投拜仁
过去14年拜仁已经从德甲其他参加的球队阵中签下14名球员,如今多特蒙德的情况就和本世纪初的勒沃库森有相似之处:同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样获得过亚军,也同样在杀入决赛之后不久的赛季就一度徘徊于降级区。2001-2002赛季勒沃库森获得“三亚王”,就在那个夏天,拜仁从药厂阵中签下了泽-罗伯托和巴拉克两员大将;2004年夏天,巴西后卫卢西奥也转会拜仁,三位老队友在拜仁重聚。这三名球员在加盟拜仁之后,也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多特蒙德的三名队友同样在拜仁重聚,这也令人回想起了当年的“药厂三杰”。
克洛泽从不莱梅转会拜仁
除了勒沃库森和多特蒙德这两支球队之外,曾经连续5年参加的不莱梅队也有3名球员转会拜仁。最著名的无疑是克洛泽,K神当年还因为私自接触拜仁俱乐部一事向俱乐部管理层和球迷道歉。此外诺伊尔和戈麦斯两位德国国脚,以及范比滕和丹特这两位在德甲打出良好表现的外籍中卫,也都是从当赛季打入的德甲球队转投拜仁的。虽然这些俱乐部在把球员卖给拜仁获得转会费之后,也引进了相应的替代者(比如姆希塔良和奥巴梅扬),但不少人认为拜仁这么做还是削弱了主要对手的实力。
拜仁“伤害”德甲?
多特上次捧起德甲沙拉盘还是5年前
对于拜仁从主要竞争对手阵中引进球员的做法,反对的声音不在少数。有人就在《世界足球论坛》网站评论道:“德甲曾经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联赛,但现在愈发朝着拜仁一家独大的方向发展了。在争冠的激烈程度方面,德甲一度能和英超相提并论,但如今正在快速沦为拜仁垄断冠军的联赛。”这一说法乍一听有些夸张,毕竟英超是以竞争激烈而著称的。但从21世纪以来两大联赛的冠军球队数来看,英超有5个冠军(曼联、阿森纳、切尔西、曼城、莱斯特),德甲同样是5个(拜仁、多特蒙德、不莱梅、斯图加特、沃尔夫斯堡)。其中夺冠次数最多的曼联为16年7冠,拜仁则是16年10冠。
这四人中只剩罗伊斯留在多特蒙德
从统治级球队的表现来看,拜仁在德甲当然比曼联在英超优势更大。不过能有5个不同的冠军,也说明德甲绝非死水一潭。英超有曼城最后一分钟夺冠的神迹,德甲也有帕特里克-安德森最后时刻的任意球绝杀夺冠,冠军大戏持续到最后一两轮的情况至少有5次。但德甲除拜仁外的其他球队都难以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不少人认为这就和拜仁的“挖角”有关。法兰克福布鲁赫哈根就表示:“拥有博阿滕和胡梅尔斯的中卫组合,拜仁将会扩大他们的优势,第二名的多特蒙德则失去了胡梅尔斯——这对德甲来说并不是个好的决定。”
瓦茨克曾表示拜仁在摧毁多特
《每日邮报》的名记马丁-萨缪尔也谈到了此事:“如果拜仁总是挖角德甲联赛第二好球队中的核心球员,他们怎么会被击败?但是问题是,拜仁会在德甲实现统治,但是如果是在英超,他们做不到。”当莱万加盟拜仁时,不少人认为这是终结德甲悬念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在多特2015-2016赛季表现非常强势的情况下胡梅尔斯又选择投奔拜仁,这一论点又要被拿出来谈论一番了。多特CEO瓦茨克也曾抱怨称:“拜仁在摧毁多特。”根据《体育》2014年的报道,因为鲁梅尼格公开讨论罗伊斯的毁约金问题,当时瓦茨克做出了与鲁梅尼格“断交”的决定。
生意就是生意,其他豪门也挖
勒沃库森当时没把比达尔卖给拜仁
尽管拜仁的“挖角”引起了不少非议,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这就是正常的转会交易,不必大加挞伐。勒沃库森体育总监沃勒尔就不认同瓦茨克的“拜仁摧毁德甲”的言论:“拜仁一直都希望得到好的球员来增强实力,他们需要世界级球星,就像所做的那样。他们也有这个经济实力,生意就是生意。虽然他们也曾从我们这里带走过巴拉克和泽-罗伯托,但这都是符合规则的引援,不过在比达尔和本德的问题上我们获得了成功,留住了他们。多特蒙德的情况不太一样,格策是因为有解约金,而莱万则是自由转会。”当年比达尔希望转会拜仁,但药厂CEO霍尔茨豪泽明确表示不会把比达尔卖到拜仁,最后智利球星去了尤文图斯。
从德甲球队转会国外的部分球员
球员追求更多的冠军奖杯和更高的薪金待遇是很正常的现象,在足球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拜仁在赛场内外取得的成功也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资金来吸引球员。药厂和多特蒙德高层都曾表示,在球员薪水方面无法与拜仁竞争。对于在德甲踢球的球员来说,愿意留在德国是很自然的选择,而如果要追求更好的待遇和冠军机会,选择拜仁也不难理解。正因为薪金待遇难以与豪门匹敌,其他德甲球队想要留住自己的球员也并不容易,即便拜仁不挖也会有其他豪门出手。像罗西基、范德法特、厄齐尔、赫迪拉、默特萨克、迭戈、沙欣、贝尔巴托夫、德布劳内、香川真司、哲科、许尔勒、特尔施特根等球员,就选择了加盟巴萨或者投奔英超。
70年代杀入决赛的门兴,也很难留住核心阵容
克洛普曾表示多特蒙德不是一个能留住球员的俱乐部:“总是会这样,我们最优秀的球员往往到了一定时候就会选择离开。”那么如拜仁不挖人呢?10年代的门兴格拉德巴赫就是一个例子。在1969-17年的8个赛季中,门兴5次夺得德甲冠军,压倒了拜仁的3次,还在16-17赛季杀入决赛。这段时期内门兴没有将任何球员出售给拜仁,但核心内策尔、两大德国主力国脚邦霍夫和施蒂利克,以及获得过金球奖的阿兰-西蒙森都选择了投奔西甲。门兴并不想把西蒙森卖给巴萨,但他等到合同到期之后还是转投国外。而福格茨、海因克斯等一些核心成员,则选择留在球队。这也就像沃勒尔所说,有的留下球员的努力失败了,有的则成功了。
正如多特名宿里德尔所言,德甲的其他球队很难与拜仁比较,他们总是希望获得最好的球员。这些事情确实会发生,或许未来还会继续,但你很难阻止这一切。挖角竞争对手,这对被挖角的球队肯定有伤害,但这也是足球转会中的一部分。
德国0-6西班牙,一场惨败后丢掉的不仅仅是传统,还有精气神
过去德国队可以强大到在巴西的地盘上7-1血洗东道主,上赛季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也可以强大到8-2狂胜拥有梅西 的 巴萨,可是现如今短短几年的时间德国队为何被西班牙压制的无法呼吸?德国和西班牙的欧国联比赛,德国恐怕真的应该感谢运气好,否则德国战车的丢球恐怕会达到两位数。
在谈论本场比赛之前,先来说一下勒夫其人,不得不说,勒夫正经历着从走上神坛到走下神坛的转变,而且是坠落式的转变。2006年,在本土世界杯上拿到第三名的克林斯曼下课,勒夫接手,于是开启了勒夫执教德国14年的生涯,14年期间,德国队经历了3届,3届世界杯,其 中2008年拿到了亚军,2012和2016都止步半决赛,2010年南非世界杯拿到季军,2014年巴西世界杯拿到冠军,2018年世界杯则小组赛出局。对于勒夫来说,或许2014年世界杯夺冠就已经让他和德国队走向了巅峰,这时候的勒夫如果选择"功成身退" ,他或许会在德国足球的 历史 上留下辉煌的一笔,只不过过去偏执的勒夫去从2014年开始带领球队走上了下坡路。
其实德国队在俄罗斯世界杯上的出局并不意外,本场比赛0-6的惨败也不意外,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是向前发展的,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如果过于保守,在情况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不思求变,结果只会越来越被动,直至淘汰。勒夫执教的德国队,如果始终都沿用固有的思想和打法,如果没有改变和创新,如果不能跟上足球发展变革的脚步,德国队"由盛转衰"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始终不变的德国队不可能始终保持巅峰状态。
如今的德国队不仅丢掉了自己的传统,而且也没有传承新的战术打法,又如何能够保持战斗力?在整个的过程中,勒夫或许真的是难辞其咎,而不是单纯的"背锅侠"。
首先就是勒夫的用人受到了质疑, 从上个赛季开始,穆勒的状态就非常的出色,代表拜仁打了33场比赛,打进8球,贡献了21次助攻,比赛中4球2助攻,本赛季7场比赛打进了4球,贡献了5次助攻,表现如此出色的球员却始终无法得到勒夫的认可,国家队勒夫一直都拒绝招入穆勒,除此之外,还有博阿滕和胡梅尔斯,这些都具备德国国家队主力的球员却一直被排除在外,引发了不小的质疑,在0-6之后,现任国家队队长诺伊尔就明确的表示,如果他们三人在会对国家队有帮助。
关于拒绝招入这几个球员的原因, 勒夫表示:"信任自己征召的球员,而且球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虽然经过几场比赛发展并没有我们想象和希望的那么好。" 但是从目前德国国家队的表现来看,勒夫的话显然站不住脚,一场0-6所展现出来的球队的战术打法和精神状态,充分的表明德国队并没有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其次就是勒夫的战术也受到了质疑。 过去的德国足球,总是给人一种"硬朗"的感觉,硬朗的球风一直都是德国足球的传统,但是在勒夫的执教之下,德国队的这个传统已经消失殆尽,本场比赛对阵西班牙,德国队充分展示了什么是"软",无论是后腰还是后防线,甚至是前锋线,都没有能够给西班牙足够的压迫,当球队真的无法硬朗起来的时候,也只能被西班牙压着打。
另外就是德国足球一直都有"高空轰炸机"的美誉,头球一直都是德国足球的强项 ,从无解的"轰炸机"盖德-穆勒,到带领德国足球走向复兴的"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再到现在的德国足坛 历史 最佳射手克洛泽,德国队从来都不缺少头球手,但是勒夫执教以来,头球的优势早已经消失殆尽,不仅自己在进攻端没有了头球,在防守端却被对手屡屡通过头球攻破球门,本场比赛的前三个进球都和头球有关,第一个进球和第三个进球来自直接头球攻门,第二个进球则是头球顶到了横梁上之后的补射。勒夫一直不会使用中锋,也经常被嘲笑为德国连头球都不会用了,从这场比赛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勒夫的战术受到质疑还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当拜仁如此强大的时候,勒夫却固执的放弃围绕拜仁建队的传统方针,尽管遭受到了很多大佬的驳斥,但是勒夫一直不为所动,既然如今的拜仁非常的强大,围绕着拜仁组队又有何不可呢?难道勒夫只是想证明自己的足球理念也很先进?
如果说勒夫的执教慢慢的让德国的传统丢失的话,那么本场比赛不仅仅是丢失了传统那么简单,而是彻底失去了精气神,全场比赛德国队表现的非常不积极,给人一种无精打的感觉,球员的上抢不积极,跑动慢,面对着西班牙的传导,德国基本上是取了不限制的策略, 我们可以从几个镜头来看一下本场比赛德国球员的精气神
西班牙的第一个进球来自角球,莫拉塔的头球破门,此前西班牙已经创造了几次有威胁的机会,但是一直都没有引起德国队的警觉,西班牙开出角球,从下面的可以看到,德国队至少溜掉了3名西班牙球员,后点的莫拉塔竟然无人盯防,要知道莫拉塔才是西班牙的正印前锋,德国却丢掉了莫拉塔,距离莫拉塔最近的是格纳布里,即便是格纳布里盯防莫拉塔,他的高度真的可以限制莫拉塔?莫拉塔的这个头球破门顶的实在是有点轻松。
再例如第二个进球,其实德国队的防守球员非常的多,但是基本上都是站在原地防守,看着西班牙传导,当科克在边路拿球之后,金特尔和萨内就在科克旁边,哪怕只是上抢一步,科克的传球也不会那么舒服,但是金特尔和萨内就站在原地看着科克传中,然后中路的奥尔默也处于无人盯防的状态,轻松的头球攻门,如果不是衡量,德国队上半场丢掉3个头球,恐怕也会成为一项耻辱的记录。
还有下面这张图,奥尔默头球之后,费兰托雷斯在点球点附近根本无人防守,球下来之后,费兰托雷斯有着充分的调整时间,维尔纳只是站在大禁区边缘看着这一切发生,德国队禁区内也有两人正在"散步"。
德国队的球员几乎都站在原地看着,费兰托雷斯身边没有一个德国球员,反倒是费兰托雷斯紧盯着足球的线路。
再来看德国打进的第四个进球:
德国队中场几乎是形同虚设,无论是从边路还是从中路,都可以轻松打穿,同时德国的后场更是一片开阔地,西班牙形成了4打2的局面,当然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问题在于德国队的5号塔赫,第46分钟刚刚被替换上场,结果奥尔默突破之后,塔赫不但没有回追,反而是一路踱着小碎步跑向自己的禁区,当他跑到禁区,西班牙已经完成了进球,对于这样的一位球员,下半场刚刚替换上场,就表现出了这样的放手态度,本场比赛德国的精神状态可想而知。塔赫的态度成为了本场比赛德国整体表现的缩影。
从下面这张动图中注意看塔赫的跑位:
比赛进行到了70分钟,西班牙再次打出了快速反击,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德国队的右路完全没有球员,费蓝-托雷斯处于完全无人盯防的状态。要知道,全场比赛西班牙的控球率为70%,西班牙主导进攻,但是问题在于主导进攻的球队竟然通过快速反击打进了两个进球。德国队可以说是进攻没有效果,防守更是没有给对手任何的压力。
看一下全场的技术统计:
西班牙控球7成,射门次数23次,射正10次,而德国仅有2次射门,射正0次,其中一次是格纳布里的射门打在了横梁上,原本德国和西班牙的实力接近,甚至德国的纸面实力更强于西班牙,没想到却遭遇了一场脆败,以上分析了球队的精气神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德国队的排兵布阵,勒夫使用克罗斯担任后腰,不过克罗斯全场比赛表现的比较疲软,根本限制不了西班牙的进攻。另外就是德国的三名攻击手,维尔纳打到了边路,对于没有速度优势的他来说,在边路发挥不出他的优势。
德甲派系探秘德国足球的战术哲学
德国足球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足坛的佼佼者,其强大的实力和高超的战术哲学备受瞩目。德国足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其背后隐藏着一套完整的战术体系,这些战术体系也被称为德甲派系。
德甲派系的起源
德甲派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德国足球正处于低谷期。为了振兴德国足球,德国足协开始大力发展青训工作,培养年轻球员,并引进了一些新的战术理念。
德甲派系的特点
德甲派系的特点是注重整体性和实用性,它不是一种固定的战术体系,而是根据球队的实际情况和对手的特点进行调整和变化。德甲派系的战术风格主要包括:
1.高压逼抢
德国足球的高压逼抢是德甲派系的一大特点,它可以有效地限制对手的进攻,同时也可以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机会。
2.快速反击
德国足球的快速反击也是德甲派系的一大特点,它可以迅速地打破对手的防线,创造进球机会。
3.实用主义
德甲派系的战术风格非常实用,它注重整体性和实用性,不追求华丽的技巧和花哨的表演,而是注重效果。
德甲派系的操作步骤
1.熟悉对手的特点
在比赛前,球队需要对对手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对手的特点和弱点,为制定战术方案做好准备。
2.确定战术方案
根据对手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战术方案,包括进攻和防守的策略。
3.高压逼抢
在比赛中,球队需要通过高压逼抢来限制对手的进攻,迫使对手犯错,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机会。
4.快速反击
在对手失误或者自己抢断对手球权后,球队需要迅速地发动快速反击,打破对手的防线,创造进球机会。
德甲派系的未来
德甲派系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随着足球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足球理念的不断更新,德甲派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德甲从未有过球员赢得过世界足球先生,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德甲从来都是注重全队集体发展,并没有注重个人的发展,也就很难看到很优秀和突出的个人了,再加上德甲成立的时间也是比较短了,才会没有球员赢得世界足球先生了。
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了?
其实德甲和英超一样成立的时间都是比较短了,而且在成立之后的打法也与别的队不一样。着重在球队整体发展上为主体,从来没有在单个的人员上费心思,也就不会发现有多优秀的个人存在了。但是德甲整个球队的实力还是不容小看的,在每次的整体成绩来看还是比较理想了。这也是整个德甲球队拿得足球先生的人员是少之又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了。
2.其实团体发展还是比较好了。
一个团体发展团结和睦也是赢得比赛的重要原因了。当然德甲在这方面是做得非常棒了。每次的比赛都还是有很可观的的成绩了,只是因为成立的时间比较短了,才会在个人上的球员发展优秀的比较少了。而相对来说西甲有了梅西和C罗的加入才有了足球先生的存在了, 不然也是战绩堪忧的结果了,也就有了让其他球星没了辉煌的存在了!
3.个人认为德甲可以在打法上有很大的改变。
团体发展固然重要,但是一味的遵从一种打法还是有点守旧了。毕竟长此以往就很难发现比较优秀的人才了,也不会很难发掘到有实力的球员了!如果说能改变些方式也能发掘到队里的优秀的人员了,更能发现很多个世界足球先生也说不定了。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也是很漫长了,毕竟改变的过程也是很难了,要适应还是需要时间来改变了!
也期待德甲将来能带来更好的成绩了!更能推动足球运动发展的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