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电视台女主持人杨一的具体资料
2.求五棵松篮球馆的详细介绍~
3.现场报道的特点有哪些
中央电视台女主持人杨一的具体资料
杨一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联合国关爱之星,世贸联合基金总会爱心大使。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对国际文化交流和公益慈善做出卓越贡献,并因此而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授予多个国际慈善公益奖项,成为众多公益活动和慈善组织的爱心大使、和平大使。
大二军训拥有了“优秀学员”“优秀射手”的称号。在学校期间担当各类校级晚会的主持,素有“铁打的杨一,流水的男主持人”之称。
黑龙江电视台举办的“黑龙江电视主持人大赛”获得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在那次比赛中杨一是第一场决赛第一位出场的选手,并最终拿到了总分第一的成绩,实属难得,实力可见一斑。
曾在“东北第一财经2”广播电台担当“快乐波段”编播一体的主持人。这是一档需要自编自导的直播节目,当时杨一作为大一的学生就能被在黑龙江省如此出名的电台看重也显示出杨一过人的主持天份。
扩展资料
杨一个人经历
2004年参加《谁将主持北京奥运》的比赛有以机智和亮丽的外形在大赛中崭露头角,并为观众所喜欢。2005年正式进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并担任新闻配音和注入点记者的工作。
2005年,成为《体育晨报》的主播至今,赢得了太多观众的心,因为这是一档没有题字器的新闻节目,所以对主持人的记忆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杨一的出类拔萃是众所周知的,不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更得到了业内人士和专家的肯定。
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负责第一届青奥会的大直播串联主持人工作。2010年代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与云南卫视合作完成《首届怒江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的直播任务,体现了在访谈和大型直播中的掌控力和灵性以及专业的素质。
至今为《体育晨报》最富有青春活力以及知性魅力的女主播,以清新自然、口语化、贴近大众的播报方式为观众所喜爱,并在众多的早间节目中脱颖而出,留给人美好的印象。
求五棵松篮球馆的详细介绍~
基本资料
场馆名称:五棵松体育馆
建设地点: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
开工时间:2005.3.29
建设工期:2005年3月开工、2007年8月竣工;
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
赛时功能:篮球
赛后功能 包括五棵松体育馆、五棵松棒球场、文化体育设施以及作为公共服务的配套商业设施,为满足北京市西部社区居民商业、文化、体育、休闲需要的重要场所。
场馆赛程2008年8月9日到24日
场馆简介
五棵松体育馆是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重点建设项目,其建筑规模6.3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约1.8万人。
五棵松体育馆的开工是北京筹办奥运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北京奥运场馆建设正在积极稳步地向前推进。
赛后将以承接篮球比赛为主,国内外各种大型篮球赛都将考虑在此举行。
技术要求
(1)面积、高度、座位数、层数
面积:61591平方米;座位数:17754;层数:地下1层、地上6层;高度:27.86米。
(2)体育馆主体结构体系:
在二层以下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利用楼电梯间及管道井筒的墙体与框架梁柱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二层以上,由于建筑功能的要求,只能布置很少的剪力墙,为保证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在二层以上至屋顶桁架的下弦这一高度范围内沿建筑周边布置了八道柱间支撑。形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钢支撑结构体系。
(3)比赛馆屋顶部分结构体系
比赛馆屋顶的轴线跨度为120×120米,屋顶结构支撑于沿建筑物周边布置的二十棵柱子上。根据建筑师对屋顶结构布置的要求,用双向正交桁架体系。为减轻结构自重,用钢结构,屋顶用金属屋面板。用铰接。
为使屋顶结构体系的受力更加合理,将两个方向的桁架均做成变高度的形式。位于跨中部位的桁架高度为9.3米,支座处的桁架高度为6.3米。
(4)地基与基础
用天然地基方案。基于本工程的特点,各竖向承重构件的轴力差别很大,跨度也长短不一,故依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拟分别用柱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局部筏板基础。用抗水板的方法解决建筑的防水问题。
(5)设备专业介绍内容
体育馆内设有:给水、排水、生活热水供应、中水和消防给水系统;以及暖、集中空调、机械通风和机械防排烟系统。
冷热源形式:用电制冷+城市热网供热的方式为全楼提供所需的冷热量,冷热源主机房设在地下机房层,冷却塔在室外地面下。收集屋面雨水贮存在室外地下水池,用于室外绿化。环型车道设有提升泵排除雨水。
比赛大厅设有全自动消防水炮灭火系统。
比赛大厅及观众休息厅用全空气空调系统,比赛大厅为观众座椅下送风;其他空调房间为风机盘管+新风系统;个别弱电机房设分体式空调。
按照消防性能化分析及规范要求,在比赛大厅、观众休息厅、餐厅、商店和其它一些暗房间及内走道设有机械防排烟系统,在防烟楼梯间和赞助商包厢外的走道设有消防正压送风系统。
(6)电气专业说明
强电部分包括:电力负荷等级及分类,高压10KV系统及继电保护,低压配电及柴油发电机子系统,照明,干线敷设,防雷及接地保护系统。
弱电系统包括以下内容: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集成管理系统,计时记分与成绩处理系统,会议、扩声系统,消防系统。
设计理念
节俭办奥运
作为奥运场馆优化调整中涉及的最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奥运会篮球馆五棵松体育馆的设计修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节俭办奥运”原则的指导下,据介绍设计优化后的五棵松体育馆造价大幅下降,而且减小了施工难度,增强了安全性能。
经过优化的五棵松体育馆,取消了原来场馆上部的商业配套设施和外立面的四面大屏幕,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1.9万平方米减少到6.3万平方米,用钢量由原来的近5万吨减少到4千吨。另外,体育馆的竞赛层比以前抬高了近8米,观众大厅的入口抬升至地面,环行车道、下沉式广场和隧道也都进行了简化。调整后的五棵松体育馆估计可以节约造价5亿多元人民币。
“方案优化”不仅简化了五棵松体育馆的功能,节约了造价,还给建筑设计上带来了好处。功能简化后的五棵松体育馆,能容纳18000人的规模和首体、工体相同,但体积要比它们小。如果场馆体积大,对混响时间的控制就比较困难,体积小就容易的多,进行各种声场的控制如吸声、隔声等,效果都要更好一些。这样,将来如果要举行音乐会或是开会的话,里面的声音条件就要好的多。
五棵松体育场馆建设的节约之道还在于,通过用再生或可再生材料,使用绿色环保建材及产品等。
体积小的另一个好处是比较节能,这点很容易理解。就比如空调是体育场馆中耗能非常大的部分,使用同一台空调,50平方米的屋子肯定比100平方米的耗电要少得多。
配套设施
篮球馆挡土墙隐藏雨水泵房:
“三水合一”: 就是对区域内的雨水、中水、自来水等多种水源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和利用,科学、完善的节水系统联合利用了市政中水、雨水收集、节水器具、水综合管理等不同方面的节水技术, 雨水利用与防洪相结合. 雨水利用于灌溉相合, 冲中厕、绿地灌溉和场地道路浇洒等用水会根据雨水和中水水量、水质条件自动进行水源切换,实现多水源联合调度、优水优用. 最大限度节约了自来水。整个篮球馆雨洪系统按照北京市每年平均降雨量571.9毫米计算. 每年可收集雨水8 6 4 5 立方米。在场馆四周,一圈用混凝土筑成的围挡就是挡土墙, 由于比赛场心与自然地坪有10
米的高差. 所以有了这道墙。在挡土墙的里面设有7 座雨水泵房. 周边建了8 个蓄水池. 可以收集雨水用来浇灌场馆外的花坛. 也是篮球馆雨虹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6个球员更衣室
五棵松体育馆设计了6个球员更衣室,在小组比赛中,将有4个可以同时使用。
据介绍,这些更衣室都按照高标准专业篮球比赛设计,为球员们设置了特别的衣柜、卫生间等设施。据介绍,每个更衣室的内部设计都是基本一样的,就算巨星云集的美国“梦之队”,也不会享受特别待遇
五棵松篮球馆竣工 馆内所有房门高度上调20厘米
场馆房间的大门大约2.3米,考虑到篮球运动员身材,建设场馆时把2.3米高的门全部设计成2.5米高,方便“巨人”自由进出。
比赛场馆二层设有45个包厢,大包厢29个,小包厢16间。包厢层装饰为竹木吊顶和地板,墙面为澳洲砂岩。与其他场馆用的塑料质地的坐席不同,篮球馆1.8万个坐席全部为红色软包座椅,非常舒适和人性化。宽大的座椅可以容纳体态稍胖的人,即便比赛时间较长,人们也不会觉得累。
另外,为了方便残疾观众,场馆在二层看台处分别设有8个突出的小看台,每个小看台可容纳5名轮椅观众。
奥运篮球馆吊斗形屏幕将使观众“置身”NBA赛场
五棵松体育馆将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纯为篮球项目设计的比赛场馆,这个特点在比赛场地、看台、球员更衣室等多个方面均得到体现。而最特别的是,五棵松体育馆借鉴美国NBA的比赛场地的优点,在现场设置多个大屏幕,有助于造成火爆赛场气氛。
目前国内一般的体育馆仅在场地两端各设一块大屏幕,直播比赛场景。而五棵松体育馆则按照NBA的场地标准,不仅保留了场地外侧的电视屏,而且在球场中央的上空设置一个“斗形屏”,其四个侧面各有一块面积约13平方米的大屏幕,播放比赛的同时,还可以播放现场观众和球员们的花絮。
进入场馆内部,悬挂在场地中心上空的吊斗形大屏幕无疑最为显眼。据了解,这套由美国引进的国内首套全彩LED显示系统,重达22吨,净高9.042米,最大直径约为11米,不仅可以满足全场观众视线无死角的要求,也可以根据观众视角升降到最佳位置。
除了球场中央的吊斗屏外,场馆首层内廊一周还安有环形显示屏,由110面屏幕组成,每块屏幕最长3米,最短1.8米,总长度约为270米,主要用来播放渲染现场热烈气氛的图像,比如焰火、水流喷洒等场景。同时还可以像吊斗屏一样显示赛况信息,循环播放即时消息。
这套显示系统在比赛中可以完成精彩瞬间捕捉、奇特镜头回放、现场同步直播、赛况信息播报、计时记分统计、广告播出等多项任务。它不仅能满足篮球比赛的需要,还可满足文艺表演的使用要求,可实时转播或播放背景画面等。
赛时利用和赛后运营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包含体育馆、大型运动公园、文化体育设施、商场、酒店、写字楼,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五棵松体育馆作为国内最先进的体育场馆,具备多种使用功能。可以进行各种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等大型比赛和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并可接纳知名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冠名。奥运比赛后,体育馆完全由业主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有限公司自主运营,公司将通过与国际知名场馆运营企业合作,实现五棵松体育馆赛后的充分利用。
大型的露天文化体育运动公园将以各种形式对外部开放。供市民举办各种活动,充分体现出文化、体育、休闲、中心的定位和功能。
商场、酒店在奥运赛时可为光临篮球馆和棒球场的朋友和观看奥运赛事的各地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与体育场馆形成完美融为一体,作为奥运赛区的一大景观。赛后将成为西部购物、商务和休闲的天堂。
写字楼更是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高档的楼宇设备和无与伦比的绿色环境和历史纪念意义。
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将成为北京西部乃至整个北京的一大商圈和亮点。
文化体育及公共服务设施物业形态
委托知名的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和思源顾问为本项目做策划、定位工作。又经过多次的专家研讨及多方论证最终达成了共识。公司董事会在方案调整后对28.7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原则上确定商业设施的物业形态及功能配比,并原则同意商业设施及文体产业设施按“L型”总图进行布置。其具体情况为:写字楼规模为6.5万平方米,档次为准甲级;商业规模为12.4万平方米,档次为中高档;酒店定位为四或五星级,规模为4万平方米;文体产业设施规模为5.8万平方米。商业设施总规模为28.7万平方米。
项目优势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方式;稳定的商业消费群体;面向大众的文化体育休闲中心;长安街延长线上的第五大商圈;建在市区内的投资最大的奥运场馆,也是四环内的唯一奥运工程;借奥运之势,具有强大的宣传背景;符合北京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处于“两轴、两带、多中心”的一个交接点上;区域内及周边良好的人文、科技、文化优势;五家股东单位中关村建设集团、海淀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城建股份、天鸿集团实力雄厚。
现场报道的特点有哪些
现场报道的定义与特点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记者或节目主播置身于新闻现场,通过镜头直接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的报道形式,它既可以在现场直播出去,也可以录像回来再经剪辑播出。报道方式大致有现场直播、现场播报(报道、访、评述均在现场完成)、电视访问等。
现场报道的最大特点是从访开始到结束,访者(记者)和被访者的一切活动,均在新闻现场一次完成,用“长镜头”拍摄,声画优势得到最充分发挥,具有无可比拟的感染力,是各国电视新闻媒体经常、大量用的报道形式。这一报道形式表现出来的传播优势是:
1.完整的真实感。电视新闻画面所产生的真实感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这种真实感是片断、零碎的。现场报道则不一样,它所产生的真实感,除了画面本身的视觉效应以外,还有其长镜头手法、记者入画、声画合一等因素所形成的完整性所产生的心理同构效应。画中记者与被访对象之间完整的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使观众看到了主客双方的内在联系及其言谈情状,现场报道给观众的画面真实感,是一种未经干涉(如编辑)的、独有的、完整的心理真实。这也是一种较之普通新闻更有深度的真实。
2.亲初的参与感。现场报道由于运用长镜头访,除了记者与被访者之间各种语言因素的交流给观众以视听刺激外,画内其他声画因素的发展变化,也不时吸引观众的“注意”,这便是现场报道的声画多义性,给了观众以选择的自由,并自由自在地对声画含义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这种毫无记者主观选择形成的强制与约束,使观众感到亲切,仿佛置身于画中“围观群众”地位,参与现场访,这便是心理参与感的形成。除了现场的图像与声音同一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外,记者出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以第一人称出现的记者将人际传播的模式引进电视新闻的大众传播当中,亲切自然,缩短了观众和的距离,增强了观众的心理参与感与认同感。
3.快捷的时效性。现场报道的画面和音响集、记者的访和口头播报都必须在现场完成,不允许事后添加,制作方法简单,只需剪辑,没有其他加工,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新闻播报出去。因此在对突发的报道中,现场报道往往成为记者抢发新闻的主要手段,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尽快了解事态发展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