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德里足球联赛-印度德里足球联赛最新消息

tamoadmin

1.行走印度三十天——德里一日(二)

2.印度首都德里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久以前?

3.行走印度三十天——初到德里(一)

4.一起走进印度德里

行走印度三十天——德里一日(二)

印度德里足球联赛-印度德里足球联赛最新消息

印度行第二天,德里一日游。一大早先去了号称“印度七大奇迹”之一的顾特卜塔建筑群。从德里火车站坐轨道交通黄线到Qutub Minar站下,共13站票价16卢比(约1.6元),再往北走2公里或乘523路大巴两站,(外国人乘车免费)。景点门票:外国游客250卢比,本地人10卢比。

顾特卜塔于199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是早期伊斯兰教势力入侵印度的代表性建筑。它呈圆形褐红色,共五层,塔高72.56米,底层直径约14.4米,顶部直径近2.7米,是德里的最高建筑物,也是世界上最美的石塔之一。

这是塔旁的印度最古老的清真寺——奎瓦吐勒清真寺遗址,整个景区看上去十分协调,很有特点。

尽管眼前的是些断墙残垣,但从部分保存完好的精美石柱上,仍然可以想象出当年的盛景和气势

寺内矗立的这根古老的铁柱,据说是一千多年前笈多王朝时造的。铁柱高7米,重6吨,虽经千年风吹雨打,却从不生锈,被誉为印度一绝。

看 , 我背的这杆枪有特色吧,哈哈!

德里第二站——贾玛清真寺,位于旧德里东北角,是世界上十大清真寺之一。从德里火车站坐地铁一站就到了,景点免费游览,开放时间7:30一12:00,13:30一18:30。拍照需收取200卢比,女性可自备围巾围裙或穿清真寺提供的长袍100卢比,还需要脱鞋进入,看鞋收费100卢。

贾玛清真寺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大门两旁是长长的拱廊,拱门精致而漂亮。

正午时光,静静地坐在大门口的石阶上,望着烈日下一群群灰色鸽子轻快地飞过白色的大理石穹形圆顶,画面灵动而富有生气。

清真寺占地开阔,庭院内是近万平米的红砂岩铺成的广场,有不少当地人来这祈祷跪拜。相机不能带入寺内,这几张相片是手机拍的,图像不够清晰,只好委屈朋友您凑合着看了。

贾玛清真寺范围不大,走走看看半小时就结束了,坐上突突车直奔红堡。在印度坐突突车,要有很强的防忽悠本事,行前看的游记都用上了,司机叫的车费,你觉得合适,上车前一定要和他再三确定是包括两人连带行李的,最好是写在字条上,白纸黑字,他也就不赖了。看到反光镜里的我们是不是被吓着了,带着口罩防晒防尘,那是必须的。

到达红堡已是午后三点多,听说它和阿格拉的阿格拉堡非常相似,但规模却不及阿格拉堡,我们最后一站要是阿格拉堡,所以只在正门看看照照,没进内部游览,就直奔德里印度门而去了。

这是德里红堡大门前排队买票的人群 ,真不少。

德里红堡是典型的风格的红砂岩建筑,巍巍的红色城墙雄伟气势,从中可窥探出昔日的辉煌气派。

傍晚时分,我们到了德里的印度门,它位于新德里中心地带,当时由英殖民为纪念英国和印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中的7万名将士而建。周围有很宽阔的草地,到的那天正好是周末(周五周六),见许多当地人家庭出游,携妻带儿,悠闲度步,其乐融融。

印度门高约42米,使用红砂岩建成,是印度最著名的政治地标,也相当于印度的“人民纪念碑”。印度共有两个印度门,另一座在孟买。

印度妇女基本上都穿着她们的传统服装纱丽,色彩亮丽,配上漂亮的饰品,特有女人味。我很喜欢看她们的背影,腰圆臀肥,走起路来,一颤一颤,特别有韵味,胖嘟嘟的可爱。

一群印度妇女和儿童在印度门周边的花园旁歇息聊天,看到我走过来坐下,投来稀奇和热情的目光,我们一起很高兴地合了个影。印度人喜欢被陌生人拍照,在路上看到你拿着相机,会主动过来让你给他拍,等你拍完给他们看时,个个兴高烈,连声说thanks,thanks。更有甚者,拍完看也不看,很满足的高高兴兴扬长而去。我至今也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这倒为我拍摄大量的人文写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印度门东侧有三只旗杆,挂着印度海陆空三军军旗,可见正在站岗值日的士兵

本地来这里游玩的人还真不少,公园里毯子随地而铺,家庭野餐开始了,有人正在准备吃的了

印度街道、景点、车站、只要有行人的地方,都能见到警察,他们背的可是真枪实弹哦,不过,不要怕,你有需要帮助上前询问时,个个都热情尽责,很耐心,赞一个!

从印度门到总统府之间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路两边公园树木青青,草地翠绿,顺着大道延绵几公里,周围空气清新,人也不多,路面干净整洁,感觉非常舒服,人们的穿着打扮时髦漂亮,与火车站附近的旧德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完全感觉不到这是在印度。

从印度门可以看到总统府,以为很近,殊不知,走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到,天色渐渐黑了,站在远处照了一张朦朦胧胧的远景,就近坐上地铁回住处了。

一天的安排紧凑而有序,回到旅馆后,用自带的迷你电煮锅,煮了稀饭,配上咸鸭蛋和咸菜,吃起来也挺香的。说到这也提醒一下想去印度自由行的朋友,你若吃不惯咖喱食品或肠道功能弱,建议你带个小电煮锅,到时自已煮些米饭或面条很管用的,有喝热开水习惯的朋友还可以自己烧些开水出门时带着,那里的旅馆不提供烧水壶。还有,可能因为水质的原因,印度的水哪怕是烧开了,许多人喝了也会肠道不适应,容易拉肚子。我们一路上补充水分也基本是喝瓶装矿泉水 ,出门在外,身体 健康 是第一,切记!(未完待续)

印度首都德里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久以前?

印度首都德里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追溯到“摩诃婆罗多”英勇的国王们统治的时代。印度人坚信,还在公元前13~12世纪时,这部史诗中的贤明英雄们——般度五兄弟——在朱木拿河畔创建了美丽的英德拉普拉斯特哈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变成了宏伟壮丽的首都德里。

行走印度三十天——初到德里(一)

“我准备去印度”,每每我和朋友们谈起这事,从大多数人一脸惊愕的表情中感觉到,我似乎正要踏入雷区,随时都有炸雷的可能。这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国度?那里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我的好奇心在爆涨,脑海里冒出许多问号,更想亲临这个国家走走看看,一切究竟是否如人们传说的那样?印度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地方。记得小时候曾经看过的印度**《流浪者》,里面的主题歌曲[拉兹之歌],配上男女主人公载歌载舞的镜头,想必那个年代的人都有印象,每人都能哼上两句,啊吧啦咕(到处流浪)......,小时候对于印度,也就这丁点儿印象。

印度行至今已4年多,每每想起那富丽堂皇、精美无比的迈索尔皇宫、金色童话般世界的杰伊瑟尔梅尔、印度最南端根尼亚古马里海边的日落,默哈伯利布鲁姆小镇的孟加拉湾海滩,瓦拉纳西恒河边每晚千年不断壮观而震撼人心的恒河夜祭仪式、美的让无数人为之惊叹的泰姬陵、还有那满街色彩鲜艳的纱丽,孩子们大而明亮的眼睛透出的盈盈笑意......,无数画面在眼前重叠,让人回味无穷,一次特别的经历,一生美好的回忆。

出发前的两三个月时间里,在多个网站看了不少相关的游记攻略,也浏览了几本去过的人写的有关印度旅行体验的书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好在这次同去的好友有丰富的国外旅行经验,曾经一人五十六天游玩了欧洲十五国,她是真正的 旅游 达人,和她一起去,我对一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也就没那么担心了,也是她促成了我这趟印度行的决心,在这我要特别的感谢她。

这次印度行按2015年的11月12日出发,12月11日返回,(当时个人自由行签证最长只能30天,不然会去更长一些时间)。行前三个月买好了五程机票,十五趟印度国内火车票,其中有十三趟是夜班火车,预定的都是空调卧铺,晚上上车,第二天早上到达下一个城市。印度的火车卧铺床比国内的宽,列车行驶速度慢且平稳,在车上并不影响休息,有效利用了时间,也节省了住宿费用。实践证明,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在booking上预定好了十六晚的住宿,行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功课,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游玩,为这次旅行的顺利提供了保证。

这是我们的行程线路,原从北到南游玩十六个地方,后因印度南方地区闹水灾,交通停运,滞留在金奈两天,因时间的关系只好从瓦拉纳西直接乘火车到阿格拉,克久拉霍、占西,欧恰三个地方没去成,留下些许遗憾,但也有了重游印度的理由,不是吗?哈哈!

我们二人于2015年11月12日从上海飞往德里,七个小时的夜间航班,凌晨两点终于踏上了印度的土地,到达此次旅行的第一站——德里。一下飞机,在德里机场到达厅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异国风情,满目鲜艳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冲击,一路的疲惫一扫而光,到入境台前顺利办好了入境手续,就此开启了一段奇异的旅程。不多啰嗦了,还是直接上图吧。

德里机场的到达厅非常有特色,有一面充满宗教气息又不失现代感的“佛手印”装饰墙,让旅客们无不感到惊艳。

机场的手印墙上一共选了九种手势,每种手势都有不同的名称和各种吉祥的含义。

每个手印的手心都有莲花造型,莲花不仅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圣物,也是印度的国花。

这是机场大厅洗手间的入口标志,高大上吧。

这是专为电子签游客办理入境的工作台,排队的人很少。

我们预定的住宿在火车站附近,坐上机场到火车站的公交,挤得差点透不过气,马上就领略到了印度的人多拥挤,这是夜晚的新德里火车站(后门)

这是新德里火车站正门,我们预定的旅馆是背包客集聚的地方,离这很近,约五百米。

没想到,作为印度第三大城市,印度首都所在地德里,卫生状况是如此之差,乍一到还真不适应,即使晴天,天空也是灰蒙蒙的看不到蓝,空气污浊刺鼻,有股垃圾焚烧后的怪味还夹杂着尿骚味,满地的垃圾是常态,不足为怪,在路上行走,不一会你就会感觉到咽喉干涩不舒服,还好临行前做足了功课,带了不少口罩去。

这是旅馆的工作人员,看我拿起了相机,很配合地摆了个pos,帅吧,哈哈!

这是我们在德里的旅馆房间,895卢比,加税18.4%,约人民币102元,印度的旅店床上盖的一般都是薄毯,很少配有被套,床单与枕套发黄,可能与当地的水质有关,建议去的朋友们带个睡袋比较卫生些,洗漱用品常不全,最好都自备。

到了德里火车站附近预先定好的旅馆办好入住手续住下后,心理感觉安定了许多,毕竟到了一个许多人认为不安全,治安混乱的陌生地方,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是必要的,虽然后来多方位体验感觉印度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糟糕,那是后话了。抓紧时间洗洗漱漱,带着对第二日德里一日行的期盼,在混混屯屯中睡着了。(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一起走进印度德里

#打卡美好生活#,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它在某种程度上象征了智慧,这种智慧不是来自大脑,而是来自心灵对世界的体验,古色古香的伊斯兰教,或者印度教古建筑,用来修炼瑜伽哲学莫卧尔王朝的宫殿,更多的智慧流溢,在外指点着世界迷失而有升有慧根的众生。

印度德里的古迹风景大多跟某个王有关。胡马雍是个爱好诗歌和葡萄酒的国王,但缺乏政治与军事才能。在位十年后他作为皇帝的权威荡然无存。10年后流亡到波斯的胡马雍在波斯大军的援助下回国打败了苏丹皇朝,重建了莫沃尔王朝,他从流亡地带回了许多法官,工匠和艺术家,这位不幸的皇帝沉醉于胜利和美酒的时间并不长,他从宫殿图书馆的台阶上摔下来, 凄惨的死去,他的妃子叫哈吉贝古姆,为了纪念死去的丈夫,下令在莫纳和父亲建造了帝国最壮丽的墓林。

德里临近亚穆纳河,西岸位于恒河流域,西端通向印度河流域走廊的关键位置,防御功能相对明显,因此这里城市次大陆的政治中心,使拥有悠久 历史 的七朝古都,根据印度著名的史诗,叫摩呵婆罗多记载,早在公。元前1200年传杜族就在此,建成公元前一世纪,印度王公拉贾德狄里重建这里,德里因此而得名, 历史 悠远,土地肥沃,人口密集,财富交汇的德里,曾经是次大陆上皆有,地理,政治, 历史 ,经济,宗教为一体的城市中心,也见证了印度半岛的沉浮岁月。

印度经过多次皇朝更迭,德里,阿格拉,加尔各答都曾经作为首都,如今德里的风格要始于公元17世纪中叶。莫卧尔帝国统治者沙加汗登基后,下令将首都从阿格拉迁移到德里,并其命为沙,贾汉纳巴德,经过为期10年的大力发展德里城基本成型。陵墓坐落在一个布局适中的花园里,墙角4面各开有一个高大的门,行犹如是半开放的花朵,壮丽宏观,全部用红砂岩砌成,并以白色大理石花纹图案作为装饰,在晴空上方有低矮的穹顶这座林园设计与建造充分体现了印度波斯建筑的风格,完美交融,中日笼罩在烟雾之中更多了,透出一股神秘感。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第3代郡王为了统一印度,他发动了许多战争,殃及无数生命,阿育王年老时自觉罪孽深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一位比丘的点化下,阿育王皈依了佛教,阿益王柱最顶端4个狮子分别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象征着把佛法弘扬到四面八方,这就是阿育王石柱的典故。

库杜布塔相传是印度最后一个印度教郡王为其皇后所建,和现代化建筑相比,那些沉默的废墟中是给我们无限想象空间,就如同有生活经历的男人才会令人产生了解和爱慕他的欲望。塔底座的大门上刻有一句名言,谁在地上为真主修造清真寺,真主就在天国为他建造同样的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