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篮球比赛中,什么是“背靠背”的比赛?
2.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有哪些队伍参加
3.福建泉州银行篮球队主场在哪个城市
4.篮球赛程表怎么分主客场
5.篮球的主场与客场有什么区别
6.以王哲林的实力水平,他能进入NBA去打蓝球吗?
在篮球比赛中,什么是“背靠背”的比赛?
“Hey!某某队的赛程安排倒霉透了,未来10天内,他们将经历连续7个客场,其中还包括两个背靠背,不知道他们下一次回到主场XX中心时候,是不是还能带着胜利者的微笑。”
这样的语句,多数球迷都耳熟能详,说话者自然是滔滔不绝的现场解说,通常说完这一段职业语言之后,解说者必将丝毫不吝啬口水,将未来7个客场征程的安排具体介绍一遍。尽管每一次介绍的措辞各有各不同,语气语态却永远含着一个永恒不变的基调:某某队的赛程基本等同于到地狱转一圈!
背靠背,非常熟悉的NBA词汇,对球队来说,便是遍地荆棘的代名词;对球员来说,无疑面临险恶的连番挑战。诺大NBA四百多号球员,喜怒哀乐各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一位球员会喜欢打“背靠背”比赛,更别说连续的客场“背靠背”,这不是考验胜负,简直是在考验运气。
什么是“背靠背”?字面解释,原文为“Back-To-Back”,职业联赛术语中,特指连续作战。“背靠背”的称谓自由度极强,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针对性,狭义的“背靠背”特指连续两个晚上在不同客场迎战不同对手,广义的“背靠背”可以解释为连续两个晚上在不同场地迎战不同对手。
不管狭义广义,从字面理解“背靠背”的最关键精髓在于“连续”。举例说明狭义“背靠背”的话,可以认为A球队在12月1日来到B球队主场,打完比赛之后,立刻马不停蹄飞往C球队所在城市,12月2日晚上便在C球队主场作战;若将解释转化为广义,则可以认为A球队12月1日晚上结束客场比赛后立刻飞回自己所在城市,12月2日晚上在自己的主场迎战D球队。
作为竞技运动的重要种类,篮球运动的体力因素将在胜负中起到重要作用,尽管谁都不能说体力就是决胜的全部,可哪怕是一流劲旅,一旦陷入体力陷阱,便很容易战斗力大打折扣,更别说中流球队或者弱旅。“背靠背”,这个可怕的名词,恰恰折磨着球员们的体力,乃至于心理承受能力。
无间地狱
发达的国家多具有发达的夜生活,而夜间娱乐业便是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NBA作为全球第一商业篮球联盟,“篮球”不过是为“商业”服务的工具,经济利益才是联盟运作者的最终标靶。这就不难解释NBA比赛的时间安排多在夜间,能驱动球迷们晚饭后开车到球场看球,除了球票之外还可形成庞大的相关消费,譬如电视转播权、酒吧、纪念品销售店、餐馆等等相关产业经济发展。
庞大收入的起点在于球员们在场上辛勤工作吸引球迷看球,球员们的工作却不止打球,还有应付媒体。于是,当某一个夜晚恶战2个半小时之后,球员们回到更衣室草草沐浴,接着聚集到新闻发布会上,经历45分钟媒体记者们的穷追猛打,随后客队队员们乘坐球队大巴返回下榻的酒店常常已经是凌晨2点乃至于3点。此时此刻,球员们还未必马上休息,方才比赛中消耗大量体力需要食品补充,一部分饥肠辘辘的球员冲到餐厅狠狠慰劳一下肠胃,另外一部分同样饥肠辘辘的球员则屈服于“睡魔”,饿着肚子回房间吃点小食就尽快睡觉。当然,洗一个热水澡之后的睡眠质量会更高,于是,球员们真正意义打呼噜的那一刻,时钟往往已经指向清晨4点或者5点。
上述的过程,每一位NBA球员都经历过,还不能算最为可怕,若比赛进入加时赛,或者2到3个加时赛,那客队球员们回到宾馆客房睡觉甚至已经拂晓时分。
任何场合,客队球员都比主队球员更易疲劳:比赛开始前1天,客队才抵达这座城市,鞍马劳顿外加气候气压温度湿度的差异,都会令客队球员们疲劳程度迅速提升。不言而喻,能在职业联盟打球的球员均有一身优秀的身板儿,即便如此,当这些铁塔们来到一座陌生城市再经历差不多大半个通宵折腾,仍然会有体力萎靡睡眠不足的现象浮现。可这不过是开始,所谓“背靠背”大餐的“精华”部分还没端上桌面。球员们经历前一夜恶战外加新闻发布会,凌晨回到客房根本睡不了几个小时。而主教练或者负责日程的官员则会告诉每一个疲惫的球员:“明天上午8点(或者9点,或者10点)请在楼下集合。”
一帮睡眼朦胧的球员扛着鼓鼓囊囊的行李,身边站着一群同样没睡醒的教练们阴沉着脸,站在酒店大堂东张西望。15分钟后,巴士来到酒店,把球员外加教练一股脑装上车,开往下一个目的地。
下一个目的地会是哪儿?这得看下一个客场在哪儿?若是毗邻的城市,也许巴士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几小时,接着就直接进入下一座城市的下榻酒店。这种情况是客队球员们乐意接受的,因为大家至少还能在巴士上睡几个小时不必被打扰,除非主教练因为前一天晚上输球导致情绪不爽从而开展巴士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讨论会,否则球员们大可戴上耳机进入梦乡,睁开眼就是另外一座酒店。期间几小时的休息,能为球员们恢复体力提供客观条件,就算行程会有颠簸,可球员们多半练就一身在车上睡觉的硬功夫,颇有“任尔东摇西摆,吾自巍峨不动”的禅意。新秀们常常想不通老将为何能在车上睡觉大打呼噜,自己却做不到,其实,老球员们比新秀更多的并不仅是球场经验,还有应付“赛程”的经验,他们知道如何挤出点滴时间休息调整,才能保障身体状态调节到更佳水平。
上述的可能性,是前一个晚上与后一个晚上的两个客场城市之间距离较近的行程安排,球员们可忙中偷闲补充睡眠。若城市跨度较远,球员们就毫无喘息机会可言,上午乘坐大巴直发机场,车上睡不到45分钟就得下车登机,飞机上睡1到2小时,抵达目的地后,球员们出机场再登上大巴开往酒店。期间频繁转乘交通工具把睡眠的时间切割到支离破碎,抵达第二个客场城市的酒店往往已经是下午甚至傍晚,短暂休息后马上进餐,随后继续乘坐巴士开往第二个客场球馆。赛前,骨头都差不多散了的球员们还得听主教练的士气动员,然后赛前熟悉场馆的短暂热身,跟着再度2个半小时的恶战、参加新闻发布会、回酒店又是深更半夜。此刻,还有力气外出吃饭的球员几乎就只有“铁人”这个词汇才能形容,多数球员草草洗一个澡,倒在床上就马上睡觉。
以上的描绘,属于第二天启程打第二个客场的行程安排。由于美国存在不同时区差异,若第一天比赛结束时间不算晚,且下一场“背靠背”的所在时区能通过行程安排“偷得”更多喘息机会,多数教练都会选择连夜赶往下一个目的地,随后取消第二天上午的训练课程,让球员们获得充分休息的时间。
很可怕不是么?但这就是连续夜晚客场作战的真实写照:尽管疲劳不堪,职业球员的尊严却注定他们不会因为身体疲劳就轻易放弃求胜欲望。所有的球队,都把“背靠背”第二个客场的胜利视为高度荣誉,能在第二个客场保持稳定发挥的球队,不仅球员们擅长调节竞技状态,其球队的综合凝聚力、毅力、体能,都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
明天的明天的明天
“背靠背”算什么?有些球员会嗤之以鼻。对,体能优秀且擅长自我调节的球员不会把背靠背看成不可逾越的障碍。与“背靠背”相比,NBA还有一个令人畏如蛇蝎的名字“背靠背靠背”(Back-To-Back-To-Back),意思是连续三个夜晚在不同球场作战,观看过上文对于“背靠背”描述的读者,也许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连续三个晚上奔波三座不同城市意味着什么?
由于联盟球队数量众多,外加考虑连续客场之旅尽可能紧凑的原则,客场背靠背就成为家常便饭,上文所述的“背靠背靠背”也不算新鲜。如果你以为这就算高强度?那你就错了,自从职业篮球运作经验日趋丰富以来,背靠背的强度已经被严格控制,联盟办公室力求公平对待每一支球队,力求让每一场比赛都充满公平竞争味道,于是职业联赛早期的4场背靠背与5场背靠背已经成为历史。
别怀疑“4场背靠背”或者“5场背靠背”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将日历翻转到67-68赛季吧,倒霉的芝加哥公牛就有过如此遭遇。从67年11月15日开始的4个夜晚,芝加哥公牛连续在4座不同城市作战,分别为15日晚上客场挑战洛杉矶湖人(115-124,公牛败)、16日晚上客场挑战圣地亚哥火箭(91-99,公牛败)、17日晚上客场挑战圣弗朗西斯科勇士(109-111,公牛败)、18日晚上主场迎战底特律活塞(132-130,公牛胜),这就是恐怖的4场背靠背写照,公牛战绩为1胜3负,最后1场主场击败活塞也不过险胜2分而已。
地狱般的生活走到头了么?芝加哥公牛之所以被称为“倒霉”,是因为他们刚在11月18日结束第4个背靠背比赛后,休整不到72小时,便又接着迎来一轮5场背靠背恶战:21日晚上做客纽约挑战尼克斯(123-125,公牛败)、22日晚上做客巴尔蒂莫挑战子弹队(105-100,公牛胜)、23日晚上在密尔沃基迎战纽约尼克斯(当时赛制还有第三地作战的安排,106-96,公牛胜)、24日晚上主场迎战费城76人(104-122,公牛败)、25日晚上做客费城挑战76人(119-114,公牛胜)。无从解释公牛居然能在“5场背靠背”环境中拿下3胜2负战绩,要知道67-68赛季的公牛只能算联盟的草根球队,全年29胜53负战绩很难拿上台面。若勉为其难为公牛找一个顶住5个背靠背的理由,也许只能归功于上帝与芝加哥球迷同在。
这是差不多40年前的传奇故事,距离现代联盟过于遥远,不管任何一位读者闻听如此恐怖的赛程都会脱口一句:“谁安排的?这还让不让球员好好打球?”赛程来源于联盟办公室,而在多年的运作经验中,赛程制定渐渐程序化,原本恐怖的赛程已经成为历史,按照目前联盟办公室冠冕堂皇的说法是:任何一支球队,单一赛季接受的“背靠背”比赛数量不该少于15次但也不该多于24次。
制定NBA赛程的是联盟副总裁马修-维尼克(Matthew Winick),此君毕业于布法罗大学会计专业,一辈子和数字打交道,1976年开始正式为NBA工作,作为副总裁的他负责所有球队6个月内一切赛程安排,也成功操作过99年缩水赛季的应急预案,同样应负过2000年的千年虫,可谓联盟的功勋元老。维尼克先生说:“在NBA,赛程就是生活的现实写照。我们努力满足所有球队的需求,但你知道,不论我们如何努力,任何一个赛季都会有一些球队的赛程比其他一些球队更具备优势。我只能说,在我能力控制范围内,无法把现状变得更好。”
维尼克的应答如流自然是多年应付媒体养成的习惯,但劳苦功高的他否认不了一个问题:背靠背场次的数量永远不会公平。最少15次背靠背和最多24次背靠背存在高达60%的数量级落差,而这份弹性空间,便是NBA财源广进的聚宝盆之一。
作为商业篮球联盟,篮球不过是为庞大商业机器服务的工具,NBA需要人气,才能获得人气所带来的相关经济收入:包括转播权、纪念品、广告、比赛相关娱乐产业等等。而这些收入的来源不会发生在贫困山区,只有富裕的城市或者极具竞争力的球队才有吸引财富的资本。这就不难解释弱旅或者小城市球队常常奔波于频繁背靠背比赛的原因,它们在NBA眼中属于配合大城市或者热门球队的陪衬。联盟经营者们为导演两支有宿怨的热门球队在某一特定周末遭遇,这两支主角遭遇日程前后的多支球队都必须让路,于是,其余份量稍逊的球队常常变成牺牲品。
自然,“公平竞争”的口号永远挂在经营者们的嘴角,但发达城市球队常常会收到某些潜移默化的小小优待。这并不奇怪,NBA的本质是商业,以及商业背后的绿票子。
“我累极了。”结束了背靠背之后,常常会有球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回想一下67年11月份的芝加哥公牛,现代的球员就该知道自己有多么幸福,就算遭遇一些少许不利的背靠背,主帅也能用种种手段把不利因素化解到最低限度,这还能抱怨什么?
政策与对策
人的最大特性就在于面临无法改观的局面时,会想办法调节自己适应局面,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天下皆适用的硬道理。
体力是篮球场胜负的重要因素,“背靠背”折磨的就是球员的体力。多年NBA联赛的经营理念,帮助职业联盟建立起一整套方针策略应对不同情况,譬如“背靠背”比赛的处理,就有名目繁多的对付手段,尽管无法彻底挽回不利态势,主帅们依然各显神通努力把不利因素扼杀到最低限度。
前一场比赛调兵遣将是一门学问,不少主教练都会视具体情况临时分派球员登场时间:若领先优势明显,主力球员们往往很早就下场坐在板凳上休息,让替补球员把领先维持到底;同样,若劣势庞大到无法挽回,主教练也不惜很早换下主力球员休息,宁愿放弃一场比赛换取主力球员的体能用于第二场比赛。
就算比赛进程中,主力球员的登场亮相频率也受到严格控制,主帅不会让主将处于长期作战的透支状态,甚至比分胶着时候就换下主将,直到第四节关键阶段才派遣主力登场完成最后冲击。
不难看出,主帅们的一片苦心皆为第二天晚上的比赛节约点点滴滴体力,但这不算绝对理论。若第一天晚上的对手属于绝对实力平分秋色的对手,而第二天晚上的对手则强大到没有胜算,主帅也会不遗余力全力调度主将作战,力求攻下第一场保本,至于第二天晚上根本没有胜算的比赛,到时候再见机行事。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就是面对背靠背比赛的最佳方针,没有一套战略万事皆通的可能性。可主教练们所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也只能调节球员们的体力,至于连续作战的心理承受能力,却只能依赖士气、凝聚力、顽强精神等等唯心主义范畴的东西才能支持。
肌体的疲劳不难克服,心里承受能力的崩溃才是多数球队往往“背靠背”第二场丧失控制的原因。刚完成一场比赛,极度疲倦的情况下赶往第二个场次,睡眠时间缺乏外加频繁更换交通工具,令球员们的脑神经不足以恢复到最佳状态。特别是前一个晚上的比赛场景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马上又要听主教练喋喋不休讲述第二场比赛的战术要点,一些心理承受素质不够坚强的球员甚至会出现时空倒错的感觉,脑子中会把两场战术混成一团无法达到最佳执行效果。
人类的大脑和“永动机”不同,大脑需要充足的休息才能恢复巅峰的记忆水平、分析思路、反应速度,可惜的是,“背靠背”连续作战恰恰挑战大脑极限,于是第二个夜晚的球员们常常有思想不集中、反应速度减缓等等情况浮现。面对这种尴尬状况,主教练也多半只能摇头叹气,顺便在每一次暂停时声嘶力竭喊一些类似于“除了我们自己,谁都拯救不了我们”之类的口号,希望能帮助球员打起精神全力以赴。
训练师也是应付“背靠背”的重要角色,通常情况下,“背靠背”第一场开始前24小时内,训练师特别制定的训练计划就开始生效。这份特殊训练计划包含每一位球员的训练量、训练时间、训练强度等方方面面细节,某些球员减轻训练量保持体力,另外一些球员却会强化训练量,因为他们将作为第一场冲锋陷阵的法宝。
这就像一场规模宏大的战绩,教练组恍若前线指挥部一般紧张工作着,手中握有多套方案针对不同突发情况,此时此刻,考验的不仅是球员们的承受力,也是教练组的工作能力。提到教练组,还有些题外话:为何每一位主教练上任都会采取教练班子换血?为了能让教练组形成最强工作效果,主帅们往往全部换上嫡系人员,更为默契的配合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往往显不出优势,一旦面临严峻挑战,一套得心应手的教练班子的重要性对主帅来说不亚于增加一名全明星球员,而“背靠背”便是球队最常见的挑战之一。
球场瞬息万变,可万变不离其宗。“背靠背”属于球场常见的“变数”,所有球队都有对付背靠背的独特手段,从心理调节到体力调节,每一个步骤都像庞大机器的一个个零件般环环相扣。为何传说中的“超级劲旅”能取得连胜如潮?实力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从球员到教练都知道如何克服“背靠背”,把自己的劣势化解到近似于零的水平。谁说“背靠背”考验球员?真正受考验的还有主教练和教练班子,他们的运筹帷幄赢得不了看台上的掌声,却无形渗透到48分钟内的分分秒秒,最终转化为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有哪些队伍参加
中国男篮国家队名单及球衣号列举如下:
内线:11号易建联、31号王哲林、15号周琦、20号任骏飞。
锋线:13号可兰白克、9号翟晓川、23号阿布都沙拉木。
后卫:6号郭艾伦、24号赵继伟、5号方硕、1号赵睿、17号孙铭徽。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称中职篮(CBA),是由中国篮球协会所主办的跨年度主客场制篮球联赛,中国最高等级的篮球联赛。其中诞生了如姚明、王治郅、易建联、朱芳雨等球星。
CBA在1995到1996赛季由555香烟取得联赛的冠名权,1996到1997赛季到2000-2001赛季为希尔顿中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之后摩托罗拉和联通新时空分别取得过联赛的冠名权,联赛在200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球队数量共计20支。
CBA设立季前赛、常规赛与季后赛,大致举办时间为每年10月至次年4月,CBA总决赛胜出球队获得当赛季CBA总冠军。
截至2020-2021赛季,总共有7支球队夺得过总冠军(广东宏远华南虎俱乐部十一次夺冠,八一男子篮球队八次夺冠,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三次夺冠,辽宁沈阳三生飞豹篮球俱乐部、新疆广汇飞虎俱乐部、上海东方大鲨鱼俱乐部、四川金强蓝鲸俱乐部各夺冠一次)。
福建泉州银行篮球队主场在哪个城市
福建泉州银行男篮的主场是晋江祖昌体育馆,所以主场城市在泉州的晋江(县级市,由泉州代管)。
福建浔兴篮球俱乐部创立于1999年。自俱乐部成立以来,在俱乐部体制的管理下,福建俱乐部男篮于2003年8月进军CBA篮坛,历经四年磨练,球队在CBA队伍中逐渐成长进步,不仅继承了20世纪60年代福建男篮“小个打大个”的快速、灵活、多变的技战术特点,还引进了NBA先进的战术布置和防守理念。
篮球赛程表怎么分主客场
篮球赛程表分主客场的方式:
1、赛季制赛事:在篮球联赛或赛季制赛事中,主客场的分场会事先规定好。两支参赛队伍会轮流在主场和客场进行比赛,以公平地分配竞技优势。比如,球队A在第一轮比赛中是主场,那么在下一轮的比赛中,球队B就是主场。这种划分方式可以通过抽签、轮换或其他规则来决定。
2、单场比赛:对于单独的篮球比赛,如季前赛、季后赛、全明星赛等,主客场的分配由赛事组织者事先决定或根据潜在因素来确定。例如,主场会给予主队一定的优势,因此组织者会基于种种考虑,如球队实力、表现、排名等,来决定哪支球队是主场。
3、国际比赛:在国际比赛中,如奥运会、世界杯等,主客场是根据球队是否来自于主办国来进行分配。主办国的球队会在比赛中享有主场之利。篮球是一项流行的团队性运动,由两支球队在一个长方形的场地上比赛。
篮球的主场与客场有什么区别
主场的主是说你是主人 反之 自己的球队在自己的地方打球叫主场,在对方的球场打球就叫做客场。 主场是自己队伍的球场.如姚明是火箭队员,那么他的主场就是休斯顿的丰田中心体育馆,而该体育馆对于其他如湖人队,76人队等等来讲就是客场!主场都是自己的球迷,对己方有利! 客场反之!通常主场的队员穿浅颜色的队服!如姚明在休斯顿主场丰田中心体育场打球时穿白色球衣,到别的地方则穿红色. 我去你家作客!你家就是你的主场!你到我家来作客,那我家就是主场了!哈哈,反之就是客场! 每一支球队都在一定地域内指定一个主场如八一队的主场设在宁波。假如八一队到福建晋江打球,那么福建队就是主场作战,八一队就是客场作战。当然福建、八一不可能去广东打球。 主场作战的球队通常穿浅色服装(白、黄),客场作战的球队着深色的服装(黑、红、兰)。 在记分牌显示上,CBA主场球队显示在前、客队显示在后。NBA则相反客队显示在前,主队显示在后。 在NBA,姚在丰田中心就是在主场,到别的地方就是客场了 主客队除了上述学弟的回答外,按篮球竞赛规则规定,其真正的意义还在于: 1、赛会秩序册中排名在前为主队,反之; 2、主队以浅色服装为主,并要求主动与客队联系,避免服装冲突,一般情况下,发生服装冲突,由主队负责; 3、比赛时,主队球队席位于记录台右侧; 4、比赛开始时,双方无需挑边,主队由记录台右向左进攻。 自己的球队在自己的地方打球叫主场,在对方的球场打球就叫做客场
以王哲林的实力水平,他能进入NBA去打蓝球吗?
引言
踏上NBA联赛是众多球员的梦想,近两年我球员征战NBA赛场并不顺利,随着周琦的铩羽而归、丁彦雨航的逐梦失败,还有谁能再次登陆NBA舞台国内球迷都在翘首企盼,综合这几年CBA联赛表现,虽然也有一些新秀冒出来,但有条件能打NBA的球员确实不多,看来看去王哲林的机会大一些,毕竟还于灰熊队的选秀球员。王哲林一路走来从年少成名到斩获MVP,已然成为国内锋线佼佼者,甚至被期待成“下一个姚明”的说法。
一、CBA赛场8年 已是国内顶级中锋1.耐克篮球峰会一举成为潜力新星
成为第8位参加耐克篮球峰会的中国球员。于美国篮球峰会上,王哲林代表国际队出赛,夺得19分8个篮板,这一成绩刷新了易建联在创造的中国球员在世界篮球峰会上得分和篮板的最高纪录。这位来自福建的超新星赢得的大量关注,同年也是姚明退役之年,在男篮急切寻找接班人关头王哲林闪耀登场。
2.出道即巅峰 稳坐福建男篮核心王哲林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王哲林在赛季出道正式加盟福建男篮,司职中锋,CBA的8个赛季下来也让王哲林成为国内最顶级的中锋球员。
王哲林可以说是出道即巅峰的类型,在CBA的前三个赛季,王哲林拿两双数据已是家常便饭,菜鸟赛季他就打出了20.3分、12.9个篮板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CBA常规赛第15轮,福建主场胜天津,王哲林得到39分、14个篮板,时年仅用了47场就成为CBA历史上最年轻的千分球员。每个赛季(因伤报销的赛季除外)都能稳定的拿到20+10左右的优异表现,早已经是福建队的核心位置。虽然有说法王哲林出道就巅峰状态,但从数据可看到王哲林在CBA的8个赛季里场均各项数据都稳步增长,截止本赛季到目前为止王哲林打出了生涯的赛季得分新高。
3.本赛季轰出51分 有望蝉联MVP
受到疫情影响本赛季CBA处于停赛期,从本赛季前30轮情况看,福建13胜17负排名积分榜12位,仍然有机会闯进季后赛。非常亮眼的是在常规赛第28轮,王哲林单场贡献了51+13的惊人数据,成为唯一一名现役超过50的本土球。令人期待的是,如果本赛季福建队能够进入季后赛,王哲林仍然有机会蝉联MVP。
从王哲林在CBA8年的各项数据中来看,他目前的能力已经超越了一些球队的一级外援,而且正在向顶级外援的水准不断靠拢,其实某种程度上说他已经具备去NBA奋斗的条件,目前在国内能达到这个水平毕竟不多。
二、能否走出如今的舒适区?在CBA赛场上已然成为“大王”,但他到关键国际大赛代表国家队征战的时候大多表现不尽人意,至今能否迈入NBA也是未知,其实这个跟他的传统打法和身体素质并不出众也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王哲林能否成为国家队接下来扛旗核心,能否上升职业生涯高度,这还要看他如何面对舒适区的“困境”。王哲林的舒适区很明显,一是多年在福建男篮的稳定环境,二是以他为核心的战术妥协了他的技术弱点。
1.对福建男篮的难以割舍
应该很多人不理解以王哲林的水准,怎么不去NBA闯荡的一番,为何会要心塌地留在福建队呢?其实也不难理解,出生在福建的王哲林在福建男篮8年的时间,肯定有着很深的感情,很大可能他也应该在这结束自己的篮球生涯。
在团队战术上,福建队的大部分战术都是围绕王哲林建立的,在福建队王哲林是绝对的核心,甚至外援也要给他打下手,所以有陈林坚的舒适配搭,陈林坚在这种体系下很适合,不占球权、投篮能力又强。如此“量体裁衣”之下,王哲林也为福建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福建队也没有亏待他。
拥有股份成为球队老板之一,王哲林合同就到期,为了留下王哲林,福建男篮也是开出了诱人的合同,赞助商浔兴公司几乎是半卖半送卖给了王哲林100万股的公司股份,这也让王哲林完有了老板的角色,也成为了CBA历史上第一个成为球队赞助商小老板的球员。现在年薪加上分红每年也能达数千万级别。
,也有一些CBA强队的邀请,即使面对可实现进入季后赛或者总冠军的诱惑,王哲林都没有离开福建,面对球迷想他进入NBA的愿望,他一拖再拖,始终不主动出击NBA的选秀,这跟以上和福建队根深蒂固的情谊有关的,不过要是在篮球梦想追逐更上一个台阶,不管是薪水、还是团队的舒适环境肯定都是要有取舍的,当然是否去NBA除了这一点,还是要正确看待自己的技术和潜力再判断的。总之,如今来看,福建男篮和王哲林看起来是处于谁也离不开的境况中。
2.技术优劣明显:内线舒适 外线糟糕
这些年正是因为王哲林的存在,福建男篮逐步上升打法日渐成熟有自己的特色,甚至有了反扑之势,从本赛季来看,球队至少具备了冲击季后赛的实力和资本。在战术策略上王哲林就是福建队的进攻“箭头”,他对于球队进攻端的作用十分重要。低位优势突出,从技术专业来讲这是王哲林最突出的优势,内线脚步出色,还可左右手全面的进攻,常见的是背身强攻后的后仰跳投或者是转身上篮来得分,这也让他在低位能制造很大的进攻威胁。在低位中的王哲林难以阻挡,因为他的每一次接球都能造成对手防守阵型的变化。
内线强杀为主要得分,参考他本赛季的进攻热点图,进攻和命中率数据看,不难看出,王哲林进攻端技巧更多是以禁区里终结为主,得分更多是在内线强杀获得的,而外线的投篮又非常不稳定势必成了进攻端的弱项。所以不能只靠内线优势,加强外线能力一样是王哲林要走出的舒适区,打球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在国际比赛暴露软肋
王哲林虽然在福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代表国家队出征时候,好像没有太多出彩的表现,反倒在国际比赛更容易暴露他的技术和身体上的缺点。比如在去年的男篮世界杯上,王哲林打球时候心态弱点很明显,上篮不坚决,遇强则弱,在关键时候经常隐身,让好多球迷不禁惋叹,他似乎还无法扛起男篮的重任。
雅加达亚运会,当时总决赛里中国队遇到了老对手伊朗队,虽然中国队获胜,但年轻的王哲林在面对老练的伊朗队时大赛经验上不足就明显了,同时也能看到王哲林臂展劣势。内线的球员没有出色的臂展,在防守端的威慑力就会下降,而除了臂展外还有横移的速度也至关重要,中锋站在禁区内需要各种补防,尤其在联防时,补防速度将决定整个防守水平。
世界杯排位赛,王哲林则完全继续将手短和横移慢的缺陷暴露出来,韩国队球员突破到罚球线时,王哲林就已经做好准备要防他,然而在向左边横移时脚步跟不上,最终只能看着对手成功把球入篮,横移速度跟不上在对CBA强队也是吃亏的。拿和易建联对抗来说,正值当年的王哲林完全防不住、对抗不了“暮年”的阿联。
三、挑战NBA还有可能么?
1.NBA的机会一直都在NBA选秀大会上,周琦和哲林同时被选中手,大家都知道周琦已经去NBA打了虽然被裁员了但再回到CBA赛场上后对抗和比赛意识明显进步。
王哲林是在第57顺位被灰熊选中,但时间过去了,却始终没有加盟NBA,这期间种种迹象来看灰熊还是没有放弃王哲林的。王哲林近两个赛季的表现他们也都有注意到,其中NBA记者克里斯蒂安·达德利(Christian Dudley)特地撰写过有关于王哲林的球员介绍,并希望灰熊队能够利用好他的才好,也能看到在赛季的大名单中灰熊依然给留给王哲林一个位置。从NBA国际球员的新秀规则来看,任何一名在选秀大会上被选中的国际球员,只要没有正式登陆NBA该球队就将继续享有签约他的权利。所以,王哲林迈入NBA其实已经有了现成的去处,但这期间王哲林自己的意向还是主要的,据说这他没有主动向灰熊跟进过此事。
2.个人潜力也决定发展高度
能够去打NBA不仅需要选秀被招募,还是综合自己的技术和身体能力来衡量NBA的道路是否适合自己,当然每个人给自己定位方向都不同,至于王哲林给自己职业生涯如何规划这是个人问题,别人没有立场去评判,但从技术上来说,不管去NBA跟精彩的舞台征战还是代表国家队征战国际比赛,王哲林依旧要提升自己的目前的不足,提高速度、增加外线能力、加强比赛意识尤其是防守,另外就是提高自信心。
客观来说,王哲林的确还有些有待加强的方面,但熟悉他的都知道,这些年不管在在CBA还是国际赛场,他的态度是一直积极的,王哲林的身上并没有看到很多年轻人都特有的浮躁,我们在他身上看到更多的是认真、谦虚的优良品质,他也有意识地不断地提升着自己的球技,五一假期期间,王哲林没有停止训练,从他分享的看到有很多三分线外出手的照片,可见王哲林在苦练加强自己的远投能力,这样的自律和努力期待他有更大的进步,去NBA的赛场打磨还是有机会的。
结语在中国男篮正处于迭代的状态,看到很多呼声让王哲林承担男篮的重任,毕竟从目前来看他在很多方面拥有“第二个姚明”的潜质,期待他能成长起来引领男篮不断前行。另外,能否登上NBA的舞台,是否愿意做大龄新秀,还要面对轮换阵容的团队压力和心理压力,不管往哪个方向努力,这都是王哲林自己的逐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