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奥运会张艺谋纪录片视频-奥运会八分钟张艺谋

tamoadmin

1.作为“国师”的张艺谋,曾经做过哪些前无古人的事?

2.北京八分钟做好准备了吗?

3.04年北京八分钟为什么争议大

4.北京八分钟舞台周围出现了世界各国语言书写的是什么字

5.张艺谋为何拍了很多烂片?

作为“国师”的张艺谋,曾经做过哪些前无古人的事?

2008奥运会张艺谋纪录片视频-奥运会八分钟张艺谋

张艺谋曾经过导演平昌冬奥会的闭幕式“北京八分钟”,这个举动在导演界是从来没有过的。

在2018年2月落幕的平昌冬奥会,张艺谋担任“北京八分钟”的总导演,但是被韩国做了手脚。在“北京八分钟”的排练上,虽然当天没有下雨也没有下雪,但是场地却突然变滑了,因此导致很多演员滑倒。

不止于此,张艺谋在排练中还遇到了其他的阻力。排练之前,张艺谋曾向韩方多次要求,希望在演出前能够多排练两场,甚至到凌晨三四点也行,但这也未能被韩方被批准。

韩方不仅不答应增加排练时间,甚至连排练道具也非常吝啬。就连搭建舞台用的道路,哪怕是一颗螺丝钉都是从中国运过去的。张艺谋虽然很愤怒,但还是尽自己的全力准备好了排练的所有事项。

在25号的晚上,“北京8分钟”在《歌唱祖国》的旋律中完美上演。22名轮滑演员身着LED串灯服饰,2名少年演绎“熊猫信使”,用光影变幻和滑行轨迹描绘出中国结,中国龙还有凤凰羽毛的样子,为全世界展现中国文化。

其实为了这次演出张艺谋在提前四个月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虽然遇到了韩国的很多阻力,但他和他的团队都克服了,最后,终于在世界面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完美完成了任务。

作为一名导演,他不仅将自己的作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他将所有事情都能完成得很出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尊敬,期待张艺谋导演更多优秀的作品。

北京八分钟做好准备了吗?

张艺谋:北京八分钟已做好准备,人工智能的参与值得期待。

北京冬奥组委今天上午在平昌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张艺谋介绍了即将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进行的北京八分钟表演。

张艺谋表示,北京八分钟的主题是“欢迎大家参加2022北京冬奥”,他透露,“人工智能的参与,我认为是独特的”。此外,北京八分钟表演中还有通过互联网与普通中国人的互动环节,截止到今天已有6000万人参与进来。在如何体现中国文化上,张艺谋表示,那种丰富颜色和画面的运用肯定会有,八分钟时间很短,我们会尽量把每一秒钟都做到完美。

张艺谋表示,自己接到北京八分钟的执导任务有一年时间,大概四个月前完成创意,演员的排练有两个月时间。目前,北京八分钟全体200余名演职人员已做好准备,张艺谋唯一担心的就是天气,“希望风不要太大”。

04年北京八分钟为什么争议大

04年北京八分钟为什么争议大

 04年北京八分钟为什么争议大,在每一年的闭幕式上都有一个惯例,会给下一届举办奥运会的城市,留下8分钟时间,用来展现这个城市的文化,这个国家对奥运的理解。尽管表演只有8分钟,但是对张艺谋的质疑,却一直持续到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

04年北京八分钟为什么争议大1

 2004年8月29日,雅典奥运会闭幕式。

 在每一年的闭幕式上都有一个惯例,会给下一届举办奥运会的城市,留下8分钟时间,用来展现这个城市的文化,这个国家对奥运的理解。

 雅典奥运会的下一届是北京奥运会。

 当晚22点29分,北京8分钟的表演拉开序幕。

 不过,这8分钟,却成为了张艺谋导演生涯中,最黑暗的一笔。

 批评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表演内容老套、表演形式陈旧、生搬硬套、大杂烩、没有展现中国文化……

 尽管表演只有8分钟,但是对张艺谋的质疑,却一直持续到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整整四年。

 ▲北京8分钟第一个节目

 当天的表演一共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14名身穿民族服装、手持中国民族乐器的“奥运女孩”出场,跳了一段舞动北京,背景音乐是《茉莉花》。

 不过,因为奥运宝贝们穿着清凉,而且是以红色为主的传统服饰,被痛批不伦不类,让文化展现得很低俗。出现的红灯笼,更是被骂成从原来张导的《红高粱》里面,直接拿来的道具;

 ▲女演员的服装

 第二、第三环节的中国功夫和京剧表演,被人们说略显夸张,不正宗。远没有春节晚会中的水平;

 最后环节,是一个小姑娘以童谣的方式唱着《茉莉花》,很多人批评道:第一环节已经演奏过《茉莉花》了,为什么这里还用,难道一首《茉莉花》就代表中国文化了么?

 ▲8分钟里面的戏曲表演

 等张艺谋从雅典回来不久,在圈里的名声大降。

 从领导的直接批示,到广大群众的来信,可谓恶评如潮,很多人更是直接撂下了狠话:可不能让张艺谋再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

 后来,张艺谋在采访中说:“这8分钟,骂的级别、骂的场合、骂的次数和人,都相当的多,相当的高。”

 但是,现场的反馈可能与前面说的批评不太一样。

 当时参加闭幕式的人,提前两三个小时就已经进到会场,大多筋疲力尽,看表演的状态都很一般。

 但是,当北京8分钟开始后,全场一改之前的疲态,从第一个环节开始就非常沸腾,一度让气氛达到了高潮。

 很多外国人异常激动,他们甚至专门找到张艺谋,说导演成功地勾起了他们想去中国的愿望。

 为什么国内与国外,对同一场演出的看法差别这么大?

 一是外国人看待中国文化,与国人看待中国文化的感官是不同的。

 我们大多数人,听京剧、穿旗袍、看中国功夫,已经习以为常,自然激不起太大的兴趣。

 但是外国人不同,京剧、旗袍、中国功夫,甚至中国的筷子,在他们的眼中,都是这个东方神秘古国的符号,让他们向往不已;

 ▲8分钟里面的中国功夫表演

 二是北京8分钟的表演舞台非常小,只有7米乘7米,很多高难度的表演只得被迫取消。

 国内大部分人又是在电视和电脑上看的,电脑的小屏幕,加上表演的小舞台,自然看起来不大气,效果也很差。

 但是,在当天,会场气氛远好于电脑前,现场又有超大高清投屏,自然演出效果极好。

 ▲8分钟里面的红绸舞

 后来,张艺谋也说出了演出当天版本的“北京8分钟”,已经是修改了很多次的版本。

 因为雅典方面不是很配合,规定非常多,这个不能演,那个也不能演。所以,光是最重大的创意就修改了三次。

 中国的文化,气势恢宏,更适合在大舞台上展现。但雅典方面只提供一个升起的小舞台,限制了节目的发挥。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也正是因为这次差评,在2005年3月1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意方案征集活动开始时,张艺谋导演放弃了投标。

 后来有领导一直找张艺谋,说他应该为国家作贡献,张艺谋才召集团队,开始准备开幕式方案的竞标。

 在竞标会上,张艺谋团队力压李安、陈凯歌等团队,成功当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为我们最终展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04年北京八分钟为什么争议大2

  相对于04年雅典八分钟,08年的北京八分钟有何不一样

 老规矩,每届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下届主办国都会为全世界献上精彩的主题表演,来展示对全世界观众和运动健儿的热烈欢迎。这回,作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方的中国当然不能落下!

 对总导演张艺谋来说,“北京八分钟”的经历,他早在2004年的雅典就已经品味过一遍了。他甚至会调侃,说自己是全世界唯一两次执导过“八分钟”的导演。

 擅长人海战术的张导,这次没有再派一堆古人上场,而是做了减法,只有二十四个年轻人和二十四个机器人,在表达的内容上也极为精简。不仅仅是因为只有八分钟,老实说更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十年前的游刃有余的状态。

 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八分钟的元素有,二胡,旗袍,武术,书法,京剧等等。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开幕式的`元素有击缶,论语,丝路,国画,活字印刷等等。可以说那个时候的中国,除了对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骄傲外,没有太多值得跟世界展示的东西了。

 而这次平昌冬奥会的北京八分钟里,我们看到展示的主体从传统文化变成了现代中国。从展示元素主体的改变,看到了中国这十几年里的变化。

 24台带有屏幕的智能机器人。

 24台移动机器人“冰屏”与26名轮滑舞蹈演员倾情演出,美轮美奂的场景,展示了一个科技担当、快速发展的中国形象。90秒的换场准备时间,16套复杂的机器人动作规划,移动机器人与舞蹈演员的精准互动……如此规模的人机表演、如此复杂的舞台表演在全球尚属首次。

 表演需要的LED屏幕、遥控设备、演员身穿的可自行加热的石墨烯材料的演出服……这些“新东西”都体现了中国技术。

 新四大文明

 没有红灯笼、琵琶这些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物件的铺陈,熟悉的京剧悠扬旋律也没有听见,那一帧帧画面,就像飞驰而去的高铁速度,带着我们领略着现在的中国。那些新科技、新文化、新成就,让我们不禁激情澎湃。通过影像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四大发明、高铁、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集中表现新的、当代的影像,而不再用过去古老的影像符号。

 轮滑演员高速行驶,逐渐幻化出象征人类科技最高成果与新生活方式的互联网隧道,而两名熊猫轮滑信使,则通过此互联网隧道,回到北京,收集人们的祝福。此番画面转换,意味着中国作为网络强国的崛起,同时强势插入的,还有火爆的共享单车品牌——摩拜单车。

 京东无人仓库也在智能屏上亮相,无人仓实现了从入库、存储、包装、分拣的全流程、全系统的智能化和无人化,对整个物流领域而言都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在智慧物流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中国式骄傲油然而生~

 在这惊艳的八分钟中,人工智能是贯穿全场的因素,科技感很足,有传统文化展示,但更多是展示现代的中国。14年前雅典给世界看得更多的是传统而有古老的东方国家,2018年看到的是自信现代的中国。

 或许,敢于在八分钟抛弃宣传五千年传统和文化的思路,而向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中国,进行新文化和新科技的输出,这也使得“北京八分钟”承载了更多意义——中国,不但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在新时代,还有属于自己的新名片。

 我们从以过去的传统和文明而骄傲,蜕变成了为今日的繁荣和强盛而骄傲。关这一点,就足够让我欣喜~

北京八分钟舞台周围出现了世界各国语言书写的是什么字

舞台周围出现了用世界各国语言书写的“相约北京”。

北京8分钟是指2018年2月25日21时18分(平昌时间)起之后的8分钟,在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闭幕式主会场—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由张艺谋指导,名为“2022,相约北京”的文艺表演。

无数中国人欢迎世界朋友的画面在邀请信中出现,人们通过网络“直达”平昌冬奥会现场,共同说出这句话:“2022相约北京”。

北京八分钟设计理念

中国进入新时代,和十几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已经能向世界讲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中国8分钟的表演内容很现代,这不太想体现“向后看”的东西,而是要反映一些当代中国的新成就。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在经历着飞速发展。张艺谋告诉记者:“短短8分钟,我们说不完上下五千年。展示在观众面前的应该是浓缩的一个点。”

2022年冬奥会举办期间,恰逢中国传统春节,对于好客的中国人来说,请五湖四海的宾朋到家里过年,很有意义。”张艺谋说,“不仅是过年,我们要用独特的文化信息,在短短几分钟里让更多海外观众产生‘我想去中国’的浓厚兴趣。

张艺谋为何拍了很多烂片?

01、奥运总导演

时间回溯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8分钟的中国时间,向世界展示了最有中国味的艺术晚宴,直教一众外国友人,纷纷将北京之旅当作一生中一定要去的地方。

然而,雅典8分钟虽然赢尽老外赞誉,国内舆论对此却褒贬不一。

有人觉得张艺谋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表现美则美矣,却没有多少亮点,也有一些激进的人看完表演后,直接在网上吐槽张艺谋是“江郎才尽”。

网友们的吐槽,带给张艺谋团队和北京夏奥会官方巨大的压力,官方甚至公开对外招标,鼓励社会各界推荐开幕式导演。

消息一出,李安、陈凯歌等到名导便纷纷毛遂自荐,各路导演们背后的团队也有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铆足了劲儿助阵自家导演争夺执导奥运开幕式总导演的殊荣。

尽管顶着重重压力,张艺谋团队还是鼓起勇气揭了“皇榜”。

随后,整个团队熬了无数个通宵,设计竞标方案,想出的点子记在白板上,一遍遍写了抹,抹了写,最终抹了上百遍白板,才终于有了让整个团队都满意的成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艺谋团队的方案提交后,立刻打动了北京奥运会官方,成功以全场最高分夺下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奥运会开幕式执导权。

02、息影做奥运

2006年,北京奥组委刘淇亲手将北京奥运会总导演的聘书交到张艺谋手中。

那一刻,张艺谋觉得手中的聘书似乎有千斤重,因为他明白,这不仅代表着无上的荣誉,也饱含了亿万国人的期待。

彼时,张艺谋正在执导**《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了不耽误影片进度,张艺谋不得不将整个奥运团队带到剧组,一边拍**一边与团队探讨奥运表演的细节。

剧组的条件非常艰苦,有时奥运团队刚刚在会议室里琢磨出一个点子,下一秒会议室就被剧组工作人员征用,奥运团队只能被赶到户外,与蚊虫一起继续他们的“会议”。

而奥运团队内部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

用开幕式核心创意团队成员之一的导演王潮歌的话来说,就是:“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用熟的团队,但奥运班子不是,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人,导演必须和每一个人去沟通,让大家知道导演的想法,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面对重重困难,奥运团队的成员一开始还能迎难而上,可渐渐就觉得每天都“暗无天日”,但就在整个团队士气低落的时候,张艺谋导演却用他旺盛的精力,鼓励大家继续前行。

那段时间,张艺谋总是格外精神,他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然后和团队成员开会,兼顾执导**,等到团队成员都去休息后,张艺谋也不睡觉,而是一个人继续思考奥运的创意。

每有心得,张艺谋便兴奋得手舞足蹈的与人谈方案,有时甚至能连续谈上十几个小时。

靠着这股精气神,张艺谋硬是撑着一边筹备奥运表演,一边完成了**的拍摄工作。

但这样的工作强度实在太大,也不利于奥运表演的创作,张艺谋思前想后,决定暂时离开自己干了半辈子的**圈,全面息影专心执导奥运开幕式。

张艺谋的决定让投资方新画面公司很震惊,因为一个成熟导演的离开,哪怕只是短暂的几年,也意味着合作伙伴的巨额损失,但张艺谋的态度很坚决,终于让新画面公司老总张伟平同意整个**团队休息两年,静待张艺谋奥运归来。

投资方的支持给了张艺谋莫大的鼓励,但摆在张艺谋面前的另一个难题是让自己的创意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由于奥运是全球瞩目的盛事,上级要求张艺谋团队的所有创意必须汇报,得到批准后才能进行彩排。

然而,张艺谋团队的想法并非每次都让上级部门理解。比如团队曾打算在开幕式中,用四大发明来串联结构,打造新颖的宏观叙事,带给观众别样体验。

可当团队将这个想法汇报给上级领导后,领导们对此却连连摇头。在领导看来,五千年的文明,怎么能仅仅用四大发明消化掉呢?

四大发明被否,让张艺谋沉默了很久。那天习惯晚走的张艺谋,第一次早退了。

但该面对的还得面对,很快,张艺谋便再次干劲十足地召集团队总结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四大发明的创意并没有问题,之所以上级不接受的情况,不是创意的失败,而是汇报的失败。

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张艺谋团队甚至还专门找来一位体制内的导演,专职负责汇报工作。

但饶是如此,奥运表演依然如带着锁链跳舞。对此张艺谋倒也想得明白,他告诉团队成员,奥运表演是一个国家项目,不可能完全朝着团队的方向走。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平衡的沙盘里面不断添加新意。

靠着这样的心态,张艺谋带着团队埋头苦干了好几年,没有人知道张艺谋究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被否定了多少创意,又碰了多少次壁......

唯有奥运焰火在北京上空被点亮的瞬间,人们才在一片欢呼声中,偶然想起了这场视觉盛宴,来自张艺谋的手笔。

北京奥运开幕式后,张艺谋得了个“国师”的称号,外加约50万元酬劳,远远少于他拍摄一部商业**的收入,而奥运巨大名气带来的麻烦,却成为张艺谋此后经年挥之不去的噩梦。

03、被需要时,便是国师

备战奥运时,张艺谋曾一度息影,连累投资方兼好友张伟平损失惨重,为此张艺谋深感对不起老友,待到奥运表演一结束,张艺谋就立刻投入**的拍摄,试图用行为弥补好友的损失。

重新出山的作品,张艺谋精挑细选了《金陵十二钗》。参演**的演员张艺谋更是严格训练,还专门和所有演员签订了保密协议,足见张艺谋对自己复出作品的重视。

然而,张艺谋苦心营造的**神秘感,却被一个名叫何珺的小演员全部曝光到网上,引得无数网友竞相围观讨论,以致剧组热度不断上升,连番被娱乐记者,极大的干扰了影片的拍摄进度。

张艺谋一怒之下,将何珺从剧组除名。谁知何珺竟心生不满,再度在网上爆出了张艺谋超生的大瓜,还言之凿凿地说:

“张艺谋的妻子比他小31岁,是无锡女孩,这事全无锡的人都知道”。

消息一出,网上舆论立刻一片哗然。计生相关部门也立刻针对网上爆料,对张艺谋展开调查。

在无锡计生部门的追查下,张艺谋不得不承认自己“超生”的事实,并接受了总计748万的高额罚款。

那一刻,没有人想到,张艺谋在奥运中的付出,甚至就连“国师”的荣耀,也成了个别网友口中的段子与嘲讽张艺谋的素材。

不得不说,超生事件对张艺谋事业的影响可谓深远。

原本奥运之后,张艺谋曾想靠着自己积攒的名气,拍一些具有艺术感却不赚钱的**,但此举遭到了投资人张伟平的激烈反对,商人出身的张伟平强烈要求张艺谋继续走商业**的路线。

或许是出于内疚,张艺谋内心虽万般不愿,还是顺着张伟平的意思拍了不少商业片,弄得观众吐槽不断,网上舆论充斥着一片张艺谋“江郎才尽”的声音。

其实,张艺谋何尝不想好好拍**,但张伟平出于商业考量不断给张艺谋施压,以至于张艺谋那段时期的**总是在选赚钱还是选艺术中摇摆不定。

比如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张艺谋本想找周润发与巩俐来演一部纯艺术的大片,但张伟平却认为这两个演员早就过时了,**应该请当红偶像周杰伦来演。

为此,张伟平不惜专门让编剧修改剧本,硬生生写出一个“感情不正向”的故事,以便让影片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观看。

无独有偶,《三枪拍案惊奇》中,同样出现了投资方干预**创作的身影,比如张伟平执意要让当时正当红“东北家族”参演**,这无疑令张艺谋非常不满。

偏偏一些网友不明真相,一见影片大失水平,便疯狂指责张艺谋。饶是老谋子涵养再好,也架不住千人锤万人骂,于是张艺谋便想凭借自己名气,与投资方分庭抗礼,增加影片的艺术性。

谁料,就在这个节骨眼,“超生门”事件爆发了。

张艺谋的名声一下子跌到谷底,没有人记得他曾是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也没有人还记得他是为奥运立下汗马功劳的“国师”,超生丑闻让张艺谋一下子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被需要时,便是国师。

这或是是“超生门”事件后,张艺谋最痛的领悟。

备战奥运荣光无限,却又在奥运过后迅速沉寂。当张艺谋卸下奥运会开幕总导演的重担后,才发现几年时间娱乐圈变化太大,大到一代导演险些迷失在万般变幻里,找不到自己的初心与前进的路。

可叹张艺谋原本一心拍**搞艺术,却在滚滚红尘里身不由己,一步一步让人捧上了“国师”的高位。

在大众看来,“国师”之誉,荣耀无限,足以证明张艺谋的成功,可张艺谋自己心里却如明镜般清楚,高处不胜寒,更何况只有被需要时,他才是国师。

其实,国师也好,名导也罢,万般荣华不过烟云过眼。对于张艺谋来说,再多的荣誉,都比不上他想求得一方净土,安安静静拍**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