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失误-北京奥运会的遗憾

tamoadmin

1.2008年奥运舞台意外摔落,致终身瘫痪,张艺谋:她是我一生的遗憾

2.奥运会上那些20多年都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有哪些

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被称为最震撼的开幕式,你知道其背后的感人故事吗?

4.马修 埃蒙斯奥运会失败经历

5.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败笔在哪呢?真的有外媒说的那么完美吗?点火仪式比往届好还是坏!

2008年奥运舞台意外摔落,致终身瘫痪,张艺谋:她是我一生的遗憾

北京奥运会的失误-北京奥运会的遗憾

2022年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来自全球的运动健儿齐聚北京和张家口,和中国运动员同台竞技。

在运动会开始之前,最重要的就是火炬传递,还有开幕式。 张艺谋导演用自己的心血,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也让全球的观众,看到了中国的实力。可以说全球的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完成的是最好的。

张艺谋导演既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两场表演都进行得很完美,从而 让张艺谋获得了“国师”的称号。纵观全国的导演,也只有他配得上。

但是很少有朋友知道,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完美的背后,却有他一生的遗憾。 有一位极具天分的舞蹈女演员,在彩排的时候摔下舞台,因为高位截瘫造成了终身残疾,人生下半场都离不开轮椅,这件事在张艺谋内心刻下了一道疤痕。

这位舞蹈演员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名字叫刘岩。本来她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舞演员之一,从舞台到医院,就在这一瞬间。

虽然刘岩不能登上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了,但是张艺谋一直为她感到自豪,面对所有人他都在说: “刘岩是英雄。北京奥运开幕式万众欢腾的时刻,我自己心里边一直有她的身影,一直有她的位置。谢谢她!”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08年。

2008年7月27日,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只剩11天,所有的排练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轮到刘岩的节目时,她本来要在电子 箔纸 上跳完舞步,然后腾空跳到车台上继续舞蹈。因为工作人员1秒钟的误差,导致 她从3米高的舞台跌落,送医后被诊断为高位截瘫,意味着下半生将在轮椅上度过。

和西藏、新疆的人一样,1982年出生于内蒙古的刘岩,从小就有舞蹈天分。 她的家庭条件也不错,父亲是当地法官,母亲则是医生。小康的生活条件让她从小就学习美术、小提琴这样的艺术课程。

1991年刘岩便到了内蒙古歌舞团,学习专业舞蹈。她的舞蹈天分让老师们欣喜,建议她直接报考北京舞蹈学院。不久后, 9岁的小女孩就收到了舞蹈学院附中的入学通知。整整10年时间,文化课和舞蹈课同步进行,她获得了学士学位。

从舞蹈学院毕业后,依然在学校里担任舞者。直到2004年参加全国舞蹈大赛, 依靠《胭脂扣》,拿了第一名,让自己有了名气。

2006年,刘岩登上了春晚舞台,和杨丽萍、谭元元两位舞蹈家一起表演,让全国观众都认识了她。

她说杨丽萍是自己的偶像,能和偶像同台表演,这是人生的第一个里程碑。

而后不久,张艺谋担任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总导演。 他决定把四大文明融入到开幕式中,用宏大的场面,来表现中国文化。纸就是我国四明之一,其中画卷的创意,获得了满堂喝彩。

开幕式的节目,基本都是群舞,只有一支名叫《丝路》的独舞。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让自己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节目的时间其实不长,只有1分37秒。不过这次的节目很有创意,不是在平地上起舞,而是要在3米高的电子箔纸上跳舞。 这是张艺谋关于画卷的创意,以前还没有人这么表演过。

所以从接到邀请的那一刻开始,刘岩把所有时间都用到了练习上面。

大半年的时间里,她每次练习总是第一个来,然后最后一个走。她相信只要再努力一点,自己的表演就越完美。

在平地上练习了上千次,在箔纸上也跳了几百次。到了2008年7月27日,刘岩来到了鸟巢,换了衣服化了妆,在上万人的注视下,终于正式彩排了。

舞蹈表演并没有问题,但是工作人员的车台却没有配合好,短短一秒的时差,便让刘岩没有站稳,从3米高箔纸画卷上坠落在地,摔到轨道上面,她的双腿瞬间失去知觉。

指挥现场的导演立即喊停,大喊着刘岩的名字,并打电话叫了救护车。现场的几万人也都停下了彩排,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而刘岩也是懵了,还产生了晕厥。她只知道自己躺在地上,人们都围了过来。他们嘴里一直在说话,但是她就是听不清楚。

随后就是一阵剧烈的疼痛,她嘴里一直喊着: “疼疼疼,站不起来了。”

等到刘岩从重症监护室出来,她还以为自己只是小伤,休息两天就可以重回舞台了。

但是医生告诉了她一个残酷的现实: “你的脊柱受了伤,压迫到神经,导致高位截瘫!”

这话让刘岩的世界一下子暗了下来,她知道自己没办法重回奥运会舞台了,人们也看不到她在正式的开幕式上的表演了。

一想到刚被抬上救护车时,她还询问过医生: “明天5点还能过来彩排吗?”

现在她的双腿不听大脑的指挥,怎么动都没有感觉。她脑子嗡嗡作响,不断地尝试,都只是徒劳。

刘岩内心的酸楚就更强烈了。

除了她以外,父母、总导演张艺谋,以及所有的工作人员,一开始都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张艺谋当时认为,可以不用画卷彩排的,刘岩过去的彩排已经表现很棒了,为什么还让她再来呢? 如果没有这次失误,就不会有这次事故。

到了这个时候, 张艺谋导演内心里满是懊悔,刘岩成了他最愧疚的人。

因为上不了舞台, 奥运会马上就要开始,刘岩的节目,被另一位舞蹈演员殷硕接上了。

很快就到了开幕式当天,那晚的 北京城锣鼓喧天,绚丽的烟花在天上绽放。

她还是看了奥运会开幕式直播,看到了殷硕的表演,既想为她鼓掌,又不自觉流下了眼泪。 这本该是自己的表演,普通人不能走路会很绝望,更何况是一位舞者,内心有多难过只有她自己能体会。

虽然刘岩没有登台表演,但是她一直都挂念在张艺谋的心中。开幕式结束后,张艺谋就到医院看望她。

面对眼前的小姑娘,张艺谋既愧疚,又用坚定的语气给她打气: “你是我心里最深沉的一份痛,你是我心里最伟大的英雄!”

等到张艺谋走后,她大哭了一场。

不过只要还活着,那么生活就有希望。 上帝为你关上门,还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无数朋友们都在鼓励刘岩,张艺谋导演也一直陪在自己身边,她丢掉了情绪,决心努力康复。

半年时间过去了,她还是无法站起来,未来的生活,肯定要和轮椅陪伴了。但是此时, 她的内心不再是小女孩,而是无比乐观坚强。 因此刘岩适应了这样的生活,直到2009年1月,办理了出院手续。

在出院后,刘岩坐着轮椅,观看了一场舞蹈演出。这是由张艺谋导演的**《大高高挂》改编, 舞台上的舞者让她再次想起了以前,也想起了张艺谋导演,这个时候,她对张艺谋还是有些意难平。

张艺谋到底算是自己的伯乐,还是让自己陷入绝望的人?

好在父亲对她说: “要学会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句话点醒了刘岩。 过去的她太追求自己在舞台上的闪耀,太想表现自己,让思想走入了一个误区,从而在执念中走不出来。

现在她终于想通了,告诉自己: “即便双腿没有知觉,还可以用双手起舞。谁说舞者的人生,必须是在舞台上?在舞台下面,依然可以为舞蹈发展作出贡献。”

刘岩也不再陷入情绪的漩涡,终于在2009年底复出,并且研究起了关于手的舞蹈知识。就像是残疾人运动员,可以坐在轮椅上打篮球,而她也可以坐在轮椅上起舞。除此以外,她还当上了评委,指引年轻的舞者们进步。

在轮椅上用手起舞,也让她获得了--年度舞蹈表现最佳女演员。颁奖者就是张艺谋导演,这个男人一直都在她身边,为她时时刻刻提供帮助。

刘岩此刻也感谢张艺谋,虽然结局无法改变,但她终于涅槃重生。

随后她考取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 专门研究“中国古典舞的手舞”,由此成为了国内研究此类舞蹈的标杆。

平时也会用手舞全球巡回演出,还获得了不少大奖,她再次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但更多的时候,她作为老师,把自己的手舞传授给年轻舞者。 后面她又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在北京舞蹈学院担任教授的工作,为舞蹈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对于刘岩来说,她是真的热爱着舞蹈的。即便有巨大的困难摆在面前,她也丝毫不畏惧。对于这位坚强的姑娘来说,命运无法支配自己的生活,她从不向命运屈服。

她说: “我要用积极的状态去面对今后的生活,才是我生命中唯一的出路。”

现在的刘岩人生依然精彩,在她身上的荣誉不计其数,除了舞者的身份,还是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刘岩一直也在做着公益事业,为孤儿院的孩子们上着舞蹈课。她现在的生活走在正轨上,那种精神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2022年的张艺谋,心里依然装着刘岩。 她带着2008年的遗憾,让自己的2022年没有遗憾。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完美表演,就是送给刘岩的礼物。

张艺谋说: “刘岩是我一生的遗憾,看到她现在过得这么好,我是真的为她骄傲!”

此时此刻,我想用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一句话来给文章结尾。

“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奥运会上那些20多年都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有哪些

No.5:女子100米短跑——10"49 沉睡28年

保持者:乔伊娜(美国)

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上,美国短跑运动员格利非斯·乔伊娜一人包揽了女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个项目的金牌。其中100米10秒49、200米21秒34都创造了当时新的世界纪录。

如今28年过去,这两项纪录仍然无人打破。不过,上世纪8、90年代,查得比较松,所以那个年代很多美国短跑运动员都吃药,乔伊娜就是著名的药罐子。1989年国际田联宣布飞行药检,乔伊娜就立刻宣布退役。

在最近几年的最高级别的比赛中,成绩进了10.7那基本不是冠军就是第二了。很多人说这个有水分,其实想想本编还是愿意相信的。

No.4:男子跳高——2.45m 沉睡23年

保持者:索托马约尔(古巴)

1993年7月27日,索托马约尔以2米45的成绩在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创造了新的室外跳高世界纪录,此后除古巴飞人有过几次出色表现外,其他高手对2.40米大关均望而却步。1996年至2011年,仅沃罗宁、霍尔姆、乌霍夫3人各1次跳过2.40米。

中国的朱建华曾在1983年以2米38的成绩打破当时的世界纪录,遗憾的是朱建华后来迅速沉沦。

和田径一样,高科技在这里作用基本没有。不过自2014年以来,先后有6人13次征服2.40米大关,索托马约尔的纪录已经摇摇欲坠。

No.3:男子跳远——8.95m 沉睡25年

保持者:鲍威尔(美国)

1991年,美国人鲍威尔在东京田径世锦赛中,以8米95的成绩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至里约奥运期间共经历了25年。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德怀特·菲力浦斯虽然以8米59的成绩获得了男子跳远的金牌,但是还与鲍威尔创造的8米95差了0.36米的距离,北京奥运会的夺冠成绩仅仅是8米34,伦敦8米31……可谓一代不如一代。

在这个高科技影响小的比赛中,这个纪录基本没人能破。当然,说不定哪天又是一个奇迹发生呢!平时成绩8.6的人,爆发了。说不定就破了呢~

No.2:女子跳远——7.52m 沉睡28年

保持者:加琳娜·奇斯佳科娃(前苏联)

加琳娜·奇斯佳科娃是前苏联著名女子跳远运动员,世界上第一个突破女子跳远“7.50米大关”的田径明星。

1988年成为奇斯佳科娃运动生涯的顶峰,她在列宁格勒跳出了7.52米的惊人成绩,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突破女子跳远“7.50米大关”的运动员。这一世界纪录保持至今已达24年之久仍无人打破。距今最近两届奥运冠军得主的成绩分别为7米04和7米21,与世界纪录相去甚远。

下面这纪录,看看就好了,要破估计真的比登天还要难!

No.1:女子10000米——29分31秒78 沉睡23年

保持者:王军霞(中国)

1993年,王军霞在全运会上以29分31秒78的成绩打破女子10000米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突破女子10000米跑进“30分钟大关”的运动员,至今无人打破。

之所以把这个纪录列在第一位,是因为后人想破这个世界纪录首先必须要接近这个成绩,19年来没有一人能够接近这个强大的世界纪录。近15年来,只有埃塞尔比亚选手迪芭芭和土耳其选手阿贝莱盖塞跑进过30分种大关。

“东方神鹿”王军霞的这个成绩勘称奇迹,强大到让人目瞪口呆,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有人打破这个神话般的世界纪录。从1993年到今天。无人能接近。更别说打破了。

在这些年里,很多吃药的,也没听说破了世界纪录。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被称为最震撼的开幕式,你知道其背后的感人故事吗?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被称为最震撼的开幕式,你知道其背后的感人故事吗?背后的感人故事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这是一场不完美的演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名解放军战士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要知道这可是世界瞩目的表演,就在下场后领导准备动怒的时候,战士的几句话却让人潸然泪下,“这个握把断了,自己也没想那么多,就把手指插进门洞,一往下一用力,手指盖就被刮掉了。”演完之后,他的手指血肉模糊,这场节目叫文字,由八百多名战士在一个个密闭的空间内完成表演,为什么要选择用解放军战士表演,而不用专业的表演团队?因为这个节目的排练实在是太苦了,普通人根本无法坚持完成。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被称为最震撼的开幕式,其中感人的一点就是因为,排练这场节目的时候正是最热的六月份,战士们每天要在箱子里起伏上万次,出汗多到没法计算,军用水壶一壶能装2斤水,每天战士们能喝6壶水,而且为了做好保密工作,战士们不能离开排练场一步,这意味着要几个月与世隔绝,不能离开半步,为了能参加这个无比光荣的任务,战士们都憋着一口气,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完成任务,导演和专家负责攻克技术难题,而战士们就坚决完成任务,有苦自己往肚子里咽,有病自己能忍就忍,如此感人的故事真的是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几个月下来,战士们都瘦了不少,但是却没有一个逃兵,但是在第三次预演的时候,有一个战士突然晕倒,一摸身体烫得不行,发着39度的高烧,当时还有一个小时就进场了,这个战士怎么也不肯去医院,最后在鸟巢的演出大厅里找了个大柱,在后面打了退烧针,接着就上去表演,但是遗憾的是这名战士因为中耳炎,心率下降,无法通过耳机接收到命令,没能参加奥运会的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被称为最震撼的开幕式,背后感人的故事也有很多。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被称为最震撼的开幕式,背后的感人故事也有很多,我们知道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国外观众都说那么疯狂的节目也只有中国人敢想敢演,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看了那么多的奥运会开幕式,在我心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真的是不可超越的存在。

马修 埃蒙斯奥运会失败经历

雅典首次失利: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三姿决赛,前九枪领先对手3环之多的马修最后一枪鬼使神差地把打到了别人的靶子上,把近在咫尺的金牌拱手让给了中国老将贾占波。

北京再次失利:北京时间2008年8月17日,北京奥运会男子50米3x40决赛举行。美国选手埃蒙斯在倒数第二轮领先将近4环,金牌几乎唾手可得的情况下,重演了雅典的严重失误,最后一轮仅打出了4.4环,邱健凭借最后一枪稳定的发挥以总成绩1272.5环获得了金牌。埃蒙斯仅获第四。

伦敦三度失利:2012年伦敦奥运会射击项目的最后一个比赛日,男子50米三姿决赛,美国射击选手马修·埃蒙斯再次折在“最后一枪”——在决赛第9枪还领先对手1环多的情况下,埃蒙斯的最后一枪只打出7.6环,将几乎到手的银牌拱手“送给”韩国选手金钟铉,只获得了一枚铜牌。

马修·埃蒙斯,美国射击名将,是卡特琳娜·埃蒙斯的丈夫。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马修·埃蒙斯在男子50米比赛最后一环中意外丢靶,让中国选手贾战波意外地收获金牌的一幕。他与卡特琳娜的爱情故事也从四年前那次意外失利开始。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败笔在哪呢?真的有外媒说的那么完美吗?点火仪式比往届好还是坏!

开幕式确是国际水平,但总体说来还不够惊艳

好的方面:

1.开场的脚印很有创意:既有“中国巨人”的潜在深意,也非常抓人眼球

2.开幕第一场倒数,有气势得很,“演员们吼一吼,世界也要抖三抖”

3.展开的画轴及升起的地球,都用了图像高科技,很出彩

4.整个表演的中国元素很多,充满文化的内涵

5.环保的主题,通过开幕式的“绿色奥运”概念给提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不好的方面挑剔得讲:

1.大多数的展示都在“铺开的画卷”那小小的一块地面上,没有很好的利用空间。精彩集中在小小的一块,感觉有点儿不够大气。

2.人很多但除了最初的乐手击鼓,和孔子三千弟子的表演狠有气势外,后面的基本感觉是在演团体操。

3.升旗,点火,老老少少出来了一群明星。中国虽然人多,但老少兼顾的做法让点火重点全失,还不必要地拖长了时间

4.开幕式没有控制好时间,原定十一点半结束的仪式拖拖拉拉到了十二点多。这样算来,火炬就只能算是08年八月九号点燃的了。有错过了时机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