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问题篮球-华东emba篮球联赛

tamoadmin

1.街头篮球那些大区对应着我国的哪些省份

2.谁知道篮球泰斗李震中先生的个人经历?

3.职业篮球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相比,他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街头篮球那些大区对应着我国的哪些省份

华东问题篮球-华东emba篮球联赛

一区 街球地带(华东电信) 上海市

二区 嘻哈部落(东北网通1) 黑龙江省

三区 涂鸦区域(华中电信1) 湖北省

四区 斗牛圣地(西南电信1) 四川省

五区 自由天空(华北网通1) 黑龙江省

六区 街舞公园(西南电信2) 四川省

七区 凤凰涅磐(西南电信3) 四川省

八区 冰城沸点(东北网通2) 黑龙江省

九区 商都篮球(华中网通1) 河南省

十区 岭南疾速(华南电信1) 广东省

十一区 飞跃秦关(西北电信1) 陕西省

找跟你接近的地区的吧```

谁知道篮球泰斗李震中先生的个人经历?

李震中先生1916年4月11日出生在天津。童年时代的耳濡目染,使他迷恋上了篮球。小学毕业后,因家庭贫困而失学,遂加入“街头篮球”队伍,他勤奋好学,刻苦自励,在天津的大街上完成了篮球的基础训练。

1934年,李震中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远东运动会篮球比赛,获得亚军,时年18岁。他用6年时间完成了从街头篮球少年到国手的转变,可谓“篮球天才”。

1934年9月入南京国立体育专科学校学习。

1935年,他带领良华篮球队打败美国劲旅“海贼队”,当时《上海时报》刊登文章:李震中球胆包天、战胜海贼。

1936年7月毕业。他心无旁骛,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为其一生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8年,李震中任中华篮球队队长,率队到东南亚为抗日伤兵和难民募捐,为此他痛失长子,表现了毁家纾难的民族大义。八年抗战中,他在上海、南京、厦门等地流浪,经常失业,生活无着,在艰难困苦中挣扎。

1948年5月,入选上海市篮球队,任队长,参加旧中国第7届全国运动会篮球比赛,获得冠军。同年6月,入选国家篮球队并任队长,代表中国参加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十四届奥运会篮球比赛,获得第18名。10月,被上海篮球委员会和中央日报社联合评为上海男子篮球十杰之首。他还参加了上海市第4届篮球联赛,获冠军。这是李震中篮球运动生涯辉煌的顶点。

1946年,李震中先生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学任体育讲师,开始了长达60多年的教师生涯。

1954年,他调入华东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前身)任篮球教师,在篮球教学、科研领域中辛勤地耕耘。

1977年,他调入上海师范大学,任体育系主任、教授。

1961年,李先生主持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院校通用的篮球教材,到1990年,他一直担任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篮球教材编写的主持人、主审或顾问,几代篮球人都是读着李先生的书成长起来的。

1992年,在上海举行的东亚手球锦标赛上,李震中出任大赛的顾问,为中国男女手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出谋划策。他在裁判法和手球技战术运用的亲身实践为我国手球事业的发展做了功垂史册的启蒙贡献,被中国手球协会授予杰出贡献奖。

1992年,李震中先生荣获国家教委“全国体育优秀老教师”的光荣称号,

1993年,李震中正式退休,依然心系着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2003年,李震中将毕生的照片资料捐献给上海师范大学档案馆,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篮球运动由弱到强的历程,为研究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素材。

从2011年6月起,96岁高龄的李震中老先生先后为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捐赠了15万元,设立了“李震中体育教育基金”,奖励在学习、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成绩优秀的体育专业师范生。

2015年4月,百名教育界、篮球界及手球界人士齐聚上海师范大学庆祝李震中教授百岁寿辰并参加“李震中体育教育思想研讨会”,姚明与李教授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李玉华也向李先生送上鲜花与祝福。

2017年2月24日下午17时25分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100岁。

职业篮球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相比,他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1986年我作为大学男篮队员参加了江苏省运动会高校部篮球决赛。江苏省高校众多,当时我们这支球队是从片区十几支大学男篮参赛的预选赛中杀出来的,平均身高约1.84米,而且队中还有少数地市级男篮的特招球员。在业余篮球中,应该说,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省运会决赛圈共12支男篮(或者16支,记不清了),均是从预选赛杀进来的。最终,获得前三名的分别是:华东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这三支球队与其它参赛球队实力差距实在太过悬殊,比赛没法打。因为,这三支球队均是特招专业球员。据说,都是从江苏省男篮、南京男篮、江苏省青年队等招来的。平均身高都在2米以上。开赛前的列队入场,双方握手致敬,总会引起场下观众哄堂大笑,因为我方球队比对方整整矮了一个头,类似小学生与成年人站一块。

比赛中,他们的主力队员甚至都不去球场,而是随便派几个替补上场,上半场就可以轻松赢我们100多分。如果他们稍微认真一点进行防守,我们球都难以发出去,这球怎么打?

比赛中,接触到他们身体,明显感觉到他们肌肉硬如铁。有一次,我队一名最壮实的队员高速冲撞到对方一名静止的队员,结果,对方纹丝未动,而我方队员竟被反弹出几米,一屁股坐到地板上。

此外,平时在电视上观看国内专业男篮比赛,看不出,但在这次比赛现场,我与这些专业球员近距离接触,就可以明显看出:他们在跳起上篮或投篮时,遇到封盖时,这些专业球员有一个明显的滞空、空中闪躲和变向的过程,这些动作,业余球员是无论如何做不出来的,因为这需要强大的腰腹肌力量、弹跳能力和全身平衡协调能力。而我们业余球员跳起后,都是直上直下的。

这也让我想起前两年看到韩寒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他二十岁时参加一场足球赛,队友都是各高中足球队的尖子队员,但却被一只小学五年级年龄的专业预备队打成筛子,开场20分钟,就被狂灌20球。韩寒的结论是对的:别用你的业余爱好, 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