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羽毛球历史?
2.历届亚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
中国羽毛球历史?
一、五十年代起步
新中国成立前,在沿海少数城市虽有羽毛球活动和小型比赛,但范围很小,水平也很低。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在天津举行了第1次全国羽毛球比赛,参加的单位有11个城市的男运动员49人,女运动员29人。以王文教、陈福寿为代表的一批华侨羽毛球好手的归国,给我国的羽毛球运动带来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和战术,使我国的羽毛球运动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第1届全国运动会羽毛球即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共有21个省、市和自治区参加了比赛。
二、六十年代世界羽坛的 “无冕之王”
第一届全运会后,汤仙虎、侯加昌、陈玉娘等一批优秀羽毛球青年选手又相继回国。我国羽毛球教练员、运动员刻苦训练,认真钻研,敢于创新,在技术打法上提倡百花齐放。初步形成了几种先进打法,使我国的羽毛球运动水平在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方向上迈出了一大步。在竞技能力上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1963年连获两届世界男子团体冠军的印尼羽毛球队来访中国,我国家队、青年队和一些省队都在对抗赛上获胜。1964年印尼队在蝉联三届“汤姆斯”杯冠军后再次访问我国,又铩羽而归。1964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羽毛球运动“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发展方向。
1965年中国羽毛球球队出访欧洲羽毛球王国丹麦和另一羽毛球强国瑞典,中国羽毛球运动员以其先进的技术风格、快速的打法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取得34场比赛全胜的辉煌战绩。此时,因为国际羽联长期错误地接受台湾羽毛球组织为一个国家组织,使中国羽毛球队没有参加“汤姆斯”杯等世界羽毛球比赛,但是,亚洲和欧洲的世界冠军都败在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拍下。在此情况下,欧洲报纸舆论评论中国羽毛球队是世界羽坛的“无冕之王”。
三、世纪之迷——“天皇巨星”与“无冕之王”谁更强
印尼羽毛球运动员梁海量从1968—16年共8次获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在没有举办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时,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的冠军被视为世界羽毛球冠军)。在所参加的羽毛球比赛中几乎无败绩,被誉为世界羽毛球的“天皇巨星”。而中国的汤仙虎、侯加昌两人,因不参加全英羽毛球锦标赛,而从未与梁海量交手,但是在汤、侯成名后与所有其他外国运动员的比赛中从未输过一场,甚至于从未丢过一局。因此,世人极想看到“无冕之王”的代表人物汤仙虎、侯加昌与羽球王国的世界“天皇巨星”梁海量比赛一场,分个高低。13年12月,香港羽总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羽毛球国际邀请赛,印尼没来参加。为使中国羽毛球运动员有机会与世界冠军印尼队交手,泰国在14年举办了曼谷国际羽毛球邀请表演赛,印尼虽派运动员参加,但梁海量没出现在赛场。而在14年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第7届亚运会羽毛球比赛,梁海量在又获当年的全英羽毛球男子单打冠军的状态下却再次回避。失去了这样几次难得的机会后,汤仙虎与侯家昌这两位耀眼的世界羽球明星,终于未能了却与梁海量切磋球技的夙愿。
四、八十年代独领风骚
1981年7月,在美国圣克拉拉举行的第1届世界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的五个项目中,中国运动员一举夺得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共4枚金牌,这是我国羽毛球运动员首次在世界性羽毛球比赛中亮相。继此之后,在1982年首次参加汤姆斯杯赛,经过艰苦奋战,最后以5比4反败为胜,从印尼队的手中夺得世界羽毛球男子团体冠军。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把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赛的奖杯“尤伯”杯又捧在怀中。1986年中国的男女羽毛球队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把“汤姆斯”杯和“尤伯”杯双双举起。次年1987年,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5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5个单项比赛中,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囊括了全部冠军。至此,中国羽毛球创造了一个国家同时获得并保持了世界羽毛球比赛男女团体赛和5个单项个人赛的全部7项冠军,这一国际羽坛史无前例的纪录。
五、九十年代再度辉煌
正当羽毛球项目刚列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正式比赛项目,而中国的羽毛球水平却跌落到低谷,世界大奖赛的冠军与中国运动员极少有缘,第25届奥运会的羽毛球比赛,中国运动员一枚金牌都未得到。中国男子羽毛球队1992年在汤姆斯杯半决赛时以2比3不敌马来西亚,连决赛权都未能取得。直至1998年连续3届也都未取得最后的决赛权。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也在1994年和1996年的尤伯杯赛中两度被印尼队夺走奖杯。这种状况不是中国队放松所致,而是对羽毛球运动员职业化趋势带动其他国家羽毛球运动迅速发展的势头估计不足。在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后,在90年代后期,局面开始有了转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双打葛菲、顾俊摘取了金牌,董炯也取得了男子单打银牌的好成绩。1998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夺回“尤伯”杯,而在代表男女羽毛球整体实力的 “苏迪曼”杯比赛中实现了1995年、19年、1999年三连冠,2000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蝉联“尤伯”杯冠军,男子队也得了亚军。只是要捧回“汤姆斯”杯,并在奥运会夺取更多的金牌,还有一段艰苦的路程。
历届亚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
历届亚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王适娴、王仪涵、戴资颖。
1、王适娴
王适娴,1990年2月13日生于江苏苏州,毕业于南京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女子羽毛球队运动员。2002年,王适娴进入江苏羽毛球队。获得2010年亚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
2、王仪涵
王仪涵,1988年1月18日出生于上海,中国女子羽毛球队运动员(已退役),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师。王仪涵9岁时开始练习羽毛球,师从世界冠军王鹏仁。2014年获得亚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
3、戴资颖
戴资颖,1994年6月20日出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高雄市,中国台北羽毛球运动员。2018年获得亚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
亚运会的意义
1、促进运动精神:举办亚运会可以激发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推广体育精神,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向全世界展示我国对于全动的重视和对于体育精神的弘扬。
2、增进国际交流:亚运会是一个国际性的体育盛会,不仅会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汇聚一堂,同时也会邀请多个国家***或政要出席亚运会开幕式,也是一次外交盛会,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促进不同国家间的交流和友谊,推动相互理解和尊重。
3、促进经济发展:举办亚运会对于主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亚运会会吸引大量游客和媒体的关注,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进而推动旅游、酒店、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