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篮球判罚规则是什么?
2.篮球有哪些犯规规则
3.篮球场长28什么
4.篮球场地标准
篮球判罚规则是什么?
NBA篮球比赛规则
1.比赛时间
每场比赛分两个半时共4节,每节12分钟。加时赛为5分钟。
在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之间休息130秒。两半时之间休息15分钟。在第4节和加时赛之间和任何加时赛之间休息100秒。
在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的最后一分钟期间,投篮成功后应停止比赛计时钟。在第四节和加时赛的最后两分钟期间,投篮成功后应停止比赛计时钟。
2.球队
比赛时,每队由5名队员组成,场上队员不得少于5名。
如果队员第六次侵人犯规,而且该队已无有资格的替补队员,该队员应留在场上,并应登记一次侵人犯规和全队犯规;还要判罚该队一次技术犯规。所有后来发生的侵人犯规(包括进攻犯规),应照此处理。
如果只有5名合格的队员,其中一名队员受伤必须离场或被驱逐,他应由最后一名因6次侵人犯规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来替换。每一次需要替换受伤或被驱逐的队员时,均应照此倒转的顺序处理。任一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再进入比赛,应判罚一次技术犯规.
3.比赛开始
第一节比赛和加时赛应以在中自跳球开始。
第二节和第三节比赛应由第一节比赛开球后失掉球权的队在端线掷界外球开始。
第四节比赛应由第一节比赛开球后获得球权的队在端线掷界外球开始。
4.死球、活球、压力球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球成死球:
争球;
球停留在球篮上或卡在篮圈与篮板之间;
任一节时间终了;技术犯规的罚球;
侵人犯规(拳击犯规、非赛犯规);
多次罚球中的第一次罚球;
场上违例(带球走,3秒,10秒,24秒等);
打架犯规;
疏漏的鸣哨;
投篮或罚球成功后;
在队员占有界外之前。
下列情况球成活球:在任何跳球中,裁判员抛球时;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罚球队员可处理球时。
下列情况球成活力球:球被一名跳球队员合法拍着时;球离开掷界外球队员的手时;球离开罚球队员的手时。
5.替换
替补队员应向记录员报告他和被替换队员的姓名和号码,并置身于记录台前的替换区内。如不向记录员报告,则罚款25美元。记录员应在球成死球时就鸣哨宣告替换(投篮成功后除外),替补队员需经裁判员招手才能进人比赛。替换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的时间为30秒钟。
在多次罚球的第一次罚球后,不论罚中与否,允许替补队员进入比赛。
替补队员不得替换罚球人员或跳球队员,除非受伤队员要求替换,这时应由对方教练员在罚(跳)球一方的球队席上挑选替补队员。受伤队员不能再上场比赛。替补队员一旦进入比赛就得留在场上,直到下一个死球时才允许替换。
如果是以不符合体育道德的行为造成队员受伤,而且不能执行罚球,他的教练员可指定该队任一合格的队员来执行罚球。受伤队员也可再上场比赛。
6.暂停
(l)20秒暂停
每队每半时有权请求一次20秒暂停。每场比赛(包括加时赛)共可请求两次20秒暂停。
队员请求20秒暂停,只有当球成死球或该队控制球时才给予。队员要喊出:“20秒暂停”。
在20秒暂停期间,球队只可替换一名队员。如果请求暂停的队替换一名队员,对方队也可替换一名队员。
如果在半时(包括加时赛)中请求第二次20秒暂停,应予允许,但要登记一次常规暂停。
如果20秒结束时比赛不能继续进行,也应登记一次常规暂停。
(2)常规暂停(100秒)
每队有权请求7次要登记的常规暂停。限定每队在第四节中不得超过4次暂停;在第四节的最后两分钟内不得超过3次暂停。在加时赛内,允许每队3次暂停。
队员请求100秒暂停,只有当球成死球或该队控制球时才给予。队员要喊出:“暂停”。
每节比赛必须有两次暂停。如果每节比赛剩下6分59秒时没有任一队叫暂停,记录员应在第一次死球时取强制暂停,这一暂停登记在主队名下。在每节比赛剩下2分59秒时没有任一队叫第二次暂停,记录员应在第一次死球时取强制暂停,这一暂停登记在该节先前没有登记的队的名下。
允许有追加的暂停,但要判罚一次技术犯规。主教练员可以在比赛中止时,请求20秒或100秒暂停.
7.24秒钟规则
当某队在比赛中获得新的球权时,或在掷球入界中当球在场上被队员合法触及时,24秒钟计时器将开动。拥有球权的队必须在获得球后的24秒钟内投篮。完成投篮的条件是:
(1)在24秒钟结束之前,球必须离开队员的手;
(2)球离开队员的手后,球必须与篮自接触。
如果在24秒钟内球未接触篮圈,为24秒钟违例。
篮球中分为犯规和违例.当对一个队员的犯规满六次后,将被罚下,如果在六犯只前该名队员被吹了两次技术犯规也将被罚下.当每一节全队累计犯规到四次后,第五次犯规将会造成对手的两次罚球.违例则没有罚下的吹罚,只是将球权交给对方
8.犯规
(1)进攻犯规
在球成活球后,进攻队员与对方发生非法的接触.(就是防守队员已经站在合理冲撞区之外,两只脚没有移动,进攻队员将其撞倒后就是进攻犯规.与其对应,如果防守队员的脚步移动的话,就是防守犯规.)是进攻犯规。
进攻队员侵人犯规,如不是肘部犯规、拳击犯规,也不是恶意犯规,应按如下罚则处理:不判给进攻队得分;登记犯规队员一次侵人犯规;不登记该队全队犯规(队员第六次侵人犯规,并且该队已无有资格的替补队员除外)。
(2)移动挡拆犯规
当执行挡拆战术是,挡拆的队员应当站定,脚步不能移动,同时应离防守队员一个身位的距离,否则被吹移动挡拆犯规
(3)无球权犯规
在球成活力球后,在双方球队均未拥有球权时与对方发生非法的接触,是无球犯规。
队员侵人犯规.如不是拳击犯规、恶意犯规、也不是肘部犯规,而且发生犯规时双方球队均未拥有球权,应按如下罚则处理:登记犯规队员一次侵人犯规;登记犯规队一次全队犯规;如果全队犯规罚则未出现,判给对方队在靠近犯规地点的边线掷界外球;如果全队犯规罚则出现,判给被侵犯的队员一次罚球加一次罚球。
如果判了防守队一次无球权犯规,接着投篮(罚球)成功,应判给被侵犯的队一次罚球,使有可能得3分或4分。这条规定适用于:不管是对哪个进攻队员犯规;不管全队犯规罚则是否出现。
如果判了进攻队一次无球权犯规,接着进攻队员投篮成功,不计得分。
(4)全队犯规
每节比赛每队的全队犯规超过4次,加时赛每队的全队犯规超过3次,要判一次罚球加一次罚球。
如果每节前10分钟全队犯规未满4次,或加时赛前3分钟全队犯规未满3次,允许该队在最后两分钟内有一次全队犯规不用加罚。
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侵人犯规,判给两次罚球,如果全队犯规罚则出现也不判给增加的罚球;如投篮成功,判给一次罚球,如果全队犯规罚则出现也不判给增加的罚球。也就是说,在成功的两分投篮中最多可得3分,在成功的3分投篮中最多可得4分
9.违例
(1)走步:持球走三步以上为走不
(2)干扰球:当对手投出的球到达最高点后开始下降时,防守方碰到球则被吹为干扰球,吹罚进攻方直接得分,球权交给防守方.
(3)三秒违例:
防守三秒:指防守队员站在三秒区内在起附近1米处左右没有进攻队员,其又在三秒区内停留的时间超过三秒的话就被视为防守三秒如果两次三秒违例的话还要进行一罚一执的处罚。
进攻三秒:指进攻队员在无球或有进攻动作或意图的情况下在三秒区停留时间超过三秒的话被视为进攻三秒,并进行交换球权的处罚!
(4)发球五秒违例:
发界外球时,应当在五秒内发出,否则被吹罚违例,将球权交给对方
(5)八秒半场违例:
即当一次进攻开始的时候,从后场拿球后,要在8秒钟之内将球运过半场到达前场,不然就发生带球8秒
(6)两次运球违例:即第一次运球后,持球,然后再一次开始运球则被吹违例,将球权叫给对方.
(7)翻腕:现在NBA吹得很紧的一条违例,运球时不准将手心与地面的垂直角度超过90度统称为翻腕,其实就和两次运球的吹罚差不多,运球时,单手托住球,在一次运球.
NBA官方裁判手势
图解:NBA官方裁判手势 20-second Time-out,20秒暂停
24-second violation : 24秒违例
Holding : 打手犯规(包括非法身体接触)
To Designate Offender : 指出犯规队员
非法防守
Illegal Screen out-of-bounds : 非法界外档人
Illegal use of hands : 非法手部动作
Illegal Dribble : 非法运球
Goal Tending : 干扰入球( 投篮在下落过程中被干扰)
Personal foul : 个人犯规
Technical foul : 技术犯规
Charging : 进攻撞人犯规
Direction of play : 指出进攻方向 (表演,摔)
Cancel score/ Cancel play : 进球无效
Basket Interference : 篮内干扰(当球在篮筐圆柱体范围内触球)
Blocking : 阻挡犯规
Double Foul : 双人(互相)犯规
Jump Ball : 跳球
Loose ball foul : 无球犯规
Pushing : 推人犯规
3 second rule infraction : 进攻3秒(进攻队员在禁区内多于3秒)
NBA规则变化史
1946-47年(1947年1月11日)
取缔区域防守 ——NBA联赛开始时使用大学规则,允许区域防守,但规定在赛季开始后的3个月内禁止使用区域防守。
1950-51?
增加篮板球统计类别。 1951-52 罚球区从6英尺增加到12英尺 ——改变缘于乔治·米坎具有绝对优势。
1953-54?
每节比赛,球员犯规次数限制在2次,如果超出,则将该球员罚出该节比赛。——此规则由于不能阻止比赛后期的犯规,现已废除。
1954-55?
引进24秒投篮钟。 任何一节比赛,只要球队犯规5次,则将被处以罚球。
1964-65?
罚球区从12英尺增加到16英尺 ——变化缘于威尔特·张伯伦具有绝对优势。
13-74?
增加抢断和盖帽统计类别
14-75?
处罚取不当技术性犯规后被逐出的球员,罚金从50美元增加到100美元。
每节比赛暂停次数满后,到该节比赛结束,不得再要求暂停。
15-76?
球场上发生任何违例情况后,都在边线发球。
16-77?
肘部摆幅过大和/或过于有力,即使身体没有碰触,仍视为违例行为。
如果防守一方将球打出边界,获得边线发球权的进攻一方在投篮时将不再受到投篮时间或5秒(不是10秒)规则的限制。
17-78?
如果教练想在节比赛开始前讨论或解释比赛规则,当执官员可以强制其他教练出席讨论。以前规则只允许在赛前讨论。所有被比赛官员认为是故意违例的投篮得分均属无效。
24秒投篮钟在所有违例情况发生时和区域防守警告后须重置为24秒。
球从下方进篮的情况属违例。
处罚在比赛期间远离球队替补区的球场外休息队员,罚金从100美元增加到150美元。
处罚赛前热身期间吊住篮圈的任何球员,罚金25美元。
18-79
当值裁判从2人增加到3人。
允许界外地滚球;取消控球权损失罚球。
修改防守犯规规则,允许技术性犯规,不再对防守犯规进行一次、二次或多次警告。
半场比赛之后,球员和教练可直接进入更衣室,但不得停留和延误。以前规则只适用于比赛结束之后。
允许防守一方只要不阻止对手前进,可以保持身体接触,但在实施这一规则时,严禁用手拦挡对方球员。
19-80?
3分线从22英尺增加到23英尺9英寸。
当值裁判从3人减到2人。
如果进攻一方在10秒内带球过中线,但为防守方球员将球打回后场,这种情况下,进攻一方不再有另外10秒时间带球过中线。
1980-81?
取消22秒受伤暂停时间。无论受伤与否,两球队现在每半场均有一次20秒暂停时间,全场则有两次40秒暂停时间,包括加时赛。
篮板后面添置红灯,在每节比赛结束哨声鸣响之际同步点亮。
当执官员应杜绝球员佩戴手、臂、脸、鼻、耳、头和颈部珠宝饰打球。安全规则规定所有的脸罩及眼或鼻防护物必须与脸型吻合,不能有尖或突出的边缘。同时,球员使用的所有设备必须适于篮球运动,所有非自然的和旨在增加球员高度或获取优势的设备一概不准使用。
任何时候,进攻一方如果被判技术性犯规,24秒钟将不予重置。以前的规则是不管哪一方被判技术性犯规,24秒钟都给予重置。
24秒钟在区域防守警告后应予重置。 新增罚球规定:罚球未抵达篮板时,球员不得转向或冲出抢球。
1981-82?
使用新的“防守犯规准则”进一步阐明区域防守规则。
罚球区投篮成攻后,如果有球员犯规被判单罚球,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一次罚球不中,则不允许有另外的罚球。
用压力释放型“可移动”篮圈。
三罚球变为两罚球;两罚球变为一罚球。
球员在被裁判召入比赛前,必须到记分榜前8英尺的区域报到。他们以前被要求向“记分员”报到。
后场犯规属普通犯规,进攻一方超出限制时,将被处以两次罚球。
1982-83?
球出界后,由球队而不是裁判指定发球人选。
对界内无人碰到的出界球,此球应回到原发球点再发,而不是球出界的地点。
1983-
如果20秒暂停被许可,但在同时同一支球队要求强制暂停,只有强制暂停有效。
某些跳投球的位置需要改变,如双罚球违例或当球被卡在篮上时。
罚球队员主罚球时不得作姿态。
如果投篮动作与犯规哨声同时发生,且投篮得分,这种情况下,得分有效,不另外罚球。
-85?
允许加时赛中球队的暂停次数由两次增加到3次,不计正常比赛中或以前的加时赛期间暂停的次数多少。
如果进攻一方在前场投篮时遭受犯规失分,则将获得二次罚球机会,或获发界外球的权利。
处罚在半场休息及每场比赛结束时不立即离开球场直接回更衣室的教练和球员,罚金由原来的100美元增加到500美元。
处罚比赛期间离开替补区较远的没有参加比赛的球员,罚金由100美元增加到500美元。 1988-89 比赛裁判从两人增加到3人。
1990-91?
加重恶意犯规处罚,犯规者除被处以两次罚球及将界外球的控制权交给对方外,如果抢球意识不明显或在裁判眼里碰撞过猛导致被犯规者受伤,还将被逐出场外。被逐出的球员将自动被处以250美元的罚金。
1993年季后赛
任何在场上打人的球员立即逐出场外,至少停赛一场并处以适量罚金。任何打人波及另外一名球员的球员立即逐出场外,停赛1到5场并处以适量罚金,该球员所在球队也被处以与该球员相同的罚金。任何在比赛期间离开替补区的球员将被处以2500美元的罚金,500美元起底,除此外,所在球队也将为每一个离开替补区的球员陪罚5000美元的罚金。
1993-94?
实施“5分”犯规制。如果球员赛季总犯规分超过5分,那在犯规分超过5分的那场比赛后就自动停赛一场,以后,每多一次犯规,就停赛一场。
1994-95?
3分线统一缩短为22英尺。
球员投3分球时被犯规,将获得三次罚球机会。
比赛期间,擅自离开替补区的球员停赛至少一场,并处以20000美元罚金,而且每被停赛一场,薪金就会减少1/8。
一场比赛连续两次犯规的球员将被逐出场外。 取消自后场底线到前场罚球线用手拦档对方球员的处罚。
技术犯规罚金增加到500美元每次。以前,首次技术犯规罚金100美元,第二次150美元。
更改“无阻”制,包括后场接触。如果球员在清路上篮被对方后卫拉住,则将获得两次罚球机会。
球不在界内时,第二次或多次连续暂停的时间限制在45秒。
1996-?
任何要求暂停但已没有暂停机会的球队都将被视为技术性犯规,同时失去控球权。
19-98?
距篮板22英尺的3分线长度恢复到23英尺9英寸,但至两端线的长度仍保持22英尺不变。
后卫不能用前臂阻止在前场欲投篮球员的冲近。在球员双脚凌空,身体的任何部分冲出边线或底线竖面时,不允许叫暂停。
“无冲击区”,以前大小为 2 x 6 英尺,在这个区域,如果二级后卫与对方发生碰撞,不会被判攻击性犯规。现在,该区域扩大为一个半圆,从球篮中点算起,半径为4英尺。
篮球有哪些犯规规则
指队员在比赛中违反规则的行为,含有与对方队员的身体接触或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包括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两类。对犯规的队员要进行登记,随后按规则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在2×20分钟的比赛中,一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达五次;在4×12分钟的比赛中,一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达六次,得到通知后必须自动退出比赛。 违例 比赛中,队员有违反规则的行为但未造成犯规,叫做“违例”。包括带球跑、非法运球、拳击球、脚踢球、球回后场、攻防中的干扰球、三秒钟、五秒钟、十秒钟、三十秒钟以及使球出界和掷界外球、罚球、跳球时违反规则等。对各种情况的违例均有不同的处理和罚则。 侵入犯规 指球进入比赛状态,活球或死球时与对方队员非法接触的队员犯规。 依据是: ⑴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尽可能避免发生身体接触; ⑵任一队员只要在占位时不发生身体接触,都有权占据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位置; ⑶如果发生了身体接触的犯规,应由造成身体接触的队员负责。比赛中,队员不准通过伸展臂、肩、髋、膝或过分弯曲身体成不正常的防守姿势或占据不合法的防守位置,以阻挡、阻挠、推人、撞人、绊人来阻碍对方行进。除了抢球附带地接触了对方持球人的手以外,不准用手触及对方。裁判员根据规则对不同情况下发生的犯规进行相应的判罚。动作粗暴或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予以警告或立即取消其比赛资格。 双方犯规 指比赛双方2名队员同时互相犯规。在登记犯规队员一次犯规后,由双方犯规队员在最近的圆圈内跳球重新开始比赛。如果双方犯规的同时投球命中得分,由得分队的对方队员在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当一起双方犯规和另一起犯规同时发生时,登记每一犯规并按罚则处理后比赛重新开始。 技术犯规 指队员违反运动道德的行为与对手未发生身体接触的犯规。漠视裁判员劝告,同裁判员谈话、接触没有礼貌,或使用不尊敬的语言和举动戏弄对方及故意延误比赛等,均判作“技术犯规”。场上队员技术犯规,由对方罚球两次。犯规性质严重或坚持不改者,则取消比赛资格。场外教练员、替补队员技术犯规时,由对方罚球两次。无论罚中与否,都由罚球队在边线中点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教练员在一场比赛中有两次技术犯规或由于其本人、助理教练、替补队员或任何与球队有关人员违反运动道德,累计被判三次技术犯规,则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并责令其离开球场,由助理教练员或队长代理其职务。 全队七次犯规 在2×20分钟赛制的每半时(决胜期是下半时的继续),一个队的队员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累计达七次后,再发生犯规,均判给对方两罚球。若是控制球队的队员犯规时,则登记该队员一次犯规后,由对方在就近边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年在慕尼黑会议上修定并开始执行。在此之前执行“全队七次犯规”执行一加一罚球规则。 五次犯规 在2×20分钟赛制比赛中,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共达五次者,必须自动退出比赛,由同队队员替补继续比赛。 球回后场 也称“回场球违例”。当控制球的队球已进入前场后,不得使球回后场;否则判违例。这一限制适用于前场掷界外球、抢篮板球和抢断球时。宣判球已回后场,有三种情况:⑴球进入后场前最后触球;⑵球已触及后场;⑶该队队员首先触及球,球已触及后场。由防守队在中线界外延长线处骑跨站立掷界外球。 三秒钟规则 比赛中,控制球一方的队员(徒手、持球或运球)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三秒钟,即判违例,由对方在就近端线掷界外球。限制区的各线都属于限制区的一部分,队员触及任何一条线都算位于限制区内。三秒钟的限制在所有掷界外球的情况下均有效。当投篮的球正在空中、抢篮板球或死球时,不受三秒钟规则限制。 五秒钟规则 以下三种情况均判五秒钟违例: ⑴比赛中,持球队员在五秒钟内未传球、投球、滚球或运球时; ⑵掷界外球时,队员从他可处理球起,五秒钟内未将球传给场内队员时。以上两种判给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 ⑶罚球队员得球后在五秒钟内未进行投篮,判取消该次罚球权。 十秒钟规则 比赛中,进攻队从后场控制活球开始,必须在十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否则将判违例,由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1948年在伦敦会议上制定并开始执行。1961年后一度取消。13年重新恢复。从2000年起,又将十秒钟改为七秒钟。 三十秒钟规则 比赛中,一个队在场上控制活球时,必须在三十秒钟内投篮,否则被判违例,由对方在就近边线掷界外球。如在三十秒钟内球被对方打出界外,不应重新计算三十秒钟,该队掷界外球入场后,必须在三十秒钟的剩余时间内完成投篮;裁判员为了保护受伤队员而中止比赛,并由原控制球队掷界外球,三十秒钟要连续计算。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1956年在墨尔本会议上讨论通过,并于1957年开始执行。从2000年起,又将三十秒钟改为二十四秒钟。 带球跑 也称“持球移动”。比赛中,持球队员合法停步后,已确定了中枢脚,可在投篮、传球时提起,但必须在落地前将球出手;开始运球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准离地。否则两者均判违例,由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 干扰球 比赛中,队员对球篮上空的球进行干扰,即判违例。 包括: ⑴在投篮时,当球在飞行中下落,并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时,进攻或防守队员不可以触及球; ⑵当球在球篮中时,防守队员不得触及球或球篮; ⑶当投篮的球接触篮圈时,进攻或防守队员都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其罚则是:如攻方违例,不得分,并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的延长边线外掷界外球。守方违例,判给投篮队员得2分。如在3分投篮区投篮,则判得3分。由守方在端线后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 中枢脚 指获球队员与地面保持接触作轴的脚。规则规定,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一脚作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可以按下列情况停步并确定中枢脚:如果一脚正接触地面,另一脚一接触地面时,原先那只脚就是中枢脚;如果双脚分先后着地,先着地的脚为中枢脚;如果双脚离地且双脚同时着地,则任一脚都可以做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一脚着地,队员可以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在比赛中,如持球突破、运球转身、原地投篮、急停跳投、转身投篮以及传球等技术的应用,都必须确定中枢脚。 进入比赛状态 比赛中,下列情况表明进入比赛状态: ⑴裁判员进入圆圈执行跳球或进入罚球区执罚; ⑵在掷界外球的情况下,当队员站在掷界外球地点可处理球时。 球成活球 比赛中,下列情况表明球成活球: ⑴跳球中,球到达最高点后被一名或双方跳球队员合法拍着时; ⑵裁判员将球递交给罚球队员,该队员可处理时; ⑶掷界外球,球接触场内队员时。 球成死球 比赛中,场上发生任何违例、犯规、争球等情况而裁判员鸣哨时,即为“死球”,计时员立即拨停计时钟。当球中篮时也为死球,但只在比赛最后2分钟和任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内停止计时钟。 阻挡 侵人犯规的一种。指在比赛中因阻止对方队员行进的身体接触而造成的犯规。如防守队员双脚同时着地,也面对对手,但两脚距离过宽,如持球队员撞及防守队员的腿部,应判防守队员阻挡犯规。持球队员突破腾空时,防守队员未占据通道,待持球队员腾空后才移至通道,如发生冲撞,应判防守队员阻挡犯规。 垂直性原则 比赛时,队员有权拥有他在场内的地面位置以及其上空(圆柱体)活动。系保护队员在其所占之地面和垂直上空的空间。是判断是否侵人犯规的依据之一。当队员违反这一原则而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即有可能被判为犯规。如防守队员超出他的圆柱体将胳臂放在进攻队员上方,以阻止其垂直起跳或投篮而发生身体接触时,判防守队员侵人犯规;进攻队员倚在位于背后进行合法防守的队员身上做投篮动作,从而失去垂直位置并造成身体接触,判进攻队员撞人犯规。 罚球 比赛中对队员犯规的一种判罚。队员在罚球线后不受阻碍的情况下投篮,是篮球比赛得分的组成部分。罚中得1分。以下情况取消罚球队员的该次罚球权:⑴罚球时脚踩罚球线;⑵在球未触及篮圈前过早地进入罚球区;⑶在五秒钟规定时间内球未出手;⑷投出的球没有触及篮圈。比赛中,罚球命中率的高低对比赛胜负影响很大,故已为篮球运动技术训练内容之一。 争球 比赛时,当双方各一名或多名队员各用手紧握住球(不是用粗野动作),任何一方无法单独抢到球时,判为争球。由双方争球队员在就近的圆圈内跳球,继续比赛。遇特殊情况的争球,如双方队员同时使球出界,或裁判无法判定是谁使球出界,应由两个有关队员在就近圆圈内跳球。当比赛中球停在篮圈的支颈上时,就在罚球线上由双方任一队员跳球。 跳球 用于比赛开始或在比赛中发生争球时。双方各一名队员站在圆圈内,由裁判员将球垂直抛起,在球到达最高点后由跳球队员进行拍击。每一跳球队员只能拍球两次。非跳球队员在球被跳球队员拍击前站在圆圈外,待跳球队员拍击到球后方能抢球。如双方跳球队员均未拍到球而球已触及地面,应重新跳球。 决胜期 比赛时间终了双方相等时,延长5分钟继续比赛,称为“决胜期”。必要时可延长几个5分钟,直到分出胜负为止。第一个决胜期前,两队应重新选择球篮。以后每增加一次都应互换一次球篮。每个决胜期前休息2分钟,开始时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比赛中每队可请求暂停一次。决胜期是下半时的继续,故全队七次犯规规则继续适用。 暂停 是教练员在比赛中直接向队员布置新的作战,解决临场关键性问题的机会。规则规定,对于2×20分钟的比赛,每队上半时允许请求两次暂停,下半时允许请求三次暂停;对于4×12分钟的比赛,每队每半时(两节)的比赛时间内允许请求三次暂停,上、下半时不得挪用。每一决胜期也允许一次暂停。每次暂停的时间为1分钟。教练员请求暂停时必须亲自到记录员处,做出规定的手势,明确提出暂停要求。如比赛场有电动装置,则不必离开席位,可使用电动装置请求暂停。记录员在球成死球并停止比赛计时表时,利用信号立即通知裁判员。 换人 也称“替换”。指替换场上队员。替换队员时,替补队员应向记录员报告被替换队员的号码,坐在替补队员席上做好替换的准备;待替换信号发出后,经裁判员允许方能入场参加比赛。无论一次替换几名队员都应尽快进行,如无故延误时间,宣判该队一次暂停。替换五次犯规队员,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队员和因受伤不能参加比赛的队员,要在1分钟内完成。 掷界外球 指比赛中某队获得控球权重新开始比赛的方法。有端线、边线和中场线延长线外掷界外球三种。掷界外球的队员不得违反下列规定:在可处理球时,不得从裁判员的指定地点横向移动超过大约1米;在球未接触另一队员前在场内与球接触;在球离手前时间超过5秒钟;球离手时脚踏场地;球离手后球越过篮板传给场上另一队员;球触及界外或停留在篮圈支颈上,或进入球篮;同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3秒钟等。违反上述规定,将球判给对方在原掷界外球地点掷界外球。 控制球 指队员拿着或运着活球、或当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为队员控制球;该队的队员控制球,或球在同队队员之间传递为球队控制球。只有当对方控制球、或球成死球后,该队才失去对球的控制。篮球比赛对控制球的争夺很激烈,某一队员、队获得控制球,表明这个队由防守转为进攻。每次控制球时间为三十秒钟,都有投篮得分或获得两次和三次罚球的机会。
篮球场长28什么
篮球场长28米。
一个标准篮球场的尺寸长28米,宽15米,标准篮球场整体为长方形,总面积为420平方米,但是在NBA联赛上所使用的篮球场则是比标准篮球场稍大一点的,长94英尺(28.65米),宽50英尺(15.24米)。
篮球场地
篮球比赛场地是一个长方形的坚实平面,篮球场地长28米,宽15米。篮球场地无土质。现在的篮球比赛场木质地板的使用较多。土质、水泥和沥青场地比较经济,大学、基层单位使用较多,但要注意地面不平整,以防出现伤害事故。
篮球运动于1891年12月25日发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春田学院,由该学院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设计发明。
1892年制定了「美国青年会篮球规则」,当时有13条规则,第二年1893年增加到23条,18年增加有关犯规罚球的规定,1904年美国青年会出版第一本篮球规则,1932年编定全世界统一使用的国际篮球规则,并且在1936年奥运会第一次的男子篮球比赛中用。
随后每四年修改规则一次,直到2000年之后,取不定期修改,总计在2002年、2003年、2004年、2006年有多次修改规则条文,2008年4月25日在北京召开国际篮球总会中央委员会议通过2008年10月以及2010年10月两次规则的修订。其中2010年10月执行的篮球比赛场地更改影响比赛最大!
篮球比赛场地在1891年篮球运动发明之后,从1892年到1895年有九人制与五人制两种规格,1895年增加罚球区与罚球线,同时限定男子比赛上场球员各为五人;女子球员上场比赛各为九人,直到1948年才用各为五人。
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男子篮球首次比赛,时隔40年之后的16年加拿大蒙特娄奥运会,才有女子篮球比赛。
1948年伦敦奥运会到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篮球比赛场地长26公尺、宽14公尺;但是年国际篮球总会作了一次场地大的变革,从年开始,篮球场的长度增加到28公尺、宽度增加到15公尺,同时增加三分线的设定,由篮圈中心点重直到地面画出长6.25公尺的一个弧线,成为三分线。
篮球场地标准
篮球比赛场地是一个长方形的坚实平面,篮球场地长28米,宽15米,无障碍物。
长:28米
宽:15米
线条宽:0.05米
中圈:半径1.8米
三分线:6.75米(2010年启用,之前为6.25米)
W罚球线:从端线内沿到它的最外沿5.80米,长3.60米
三秒区:4.90米×5.80米的矩形
合理冲撞区:从篮圈落地中心点画一道1.25米半圆
篮筐:内缘直径最少为0.45米,最多为0.457米
篮筐高:3.05米
篮板下沿离地高:2.9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