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奥运会举办城市-1956年奥运会新闻

tamoadmin

1.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比赛情况

2.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火炬的接力轶事

3.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申办背景

4.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概况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比赛情况

1956年奥运会举办城市-1956年奥运会新闻

田径比赛只有男女各两项打破了世界纪录,其他成绩平常。苏联运动员库茨夺得5000米和10000米两项冠军,其他田径项目大部分由美国夺得金牌。

游泳比赛中,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国队,出人意料地败给东道主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夺得8枚金牌。匈牙利蝉联水球比赛冠军。

体操比赛中,以体坛名将男选手丘卡林、沙赫林、阿扎良和女选手拉蒂尼娜、马尼娜、穆拉托娃组成的苏联队,取得绝大多数项目的冠军。匈牙利女队获得女子团体冠军和器械操冠军。

美国篮球队保持了自1936年以来的不败纪录,印度第6次蝉联曲棍球冠军。

美国跳水选手帕·麦考密克再次获跳板、跳台跳水两项冠军,是奥运会史上两届包揽板、台跳水金牌的唯一女运动员。

本届奥运会运动成绩的前三名是:苏联第一,共获金牌37枚、银牌29枚、铜牌32枚。美国第二,奖牌数依次为32、25、17枚。这是苏联第一次在金牌数上超过美国。澳大利亚列第三,奖牌数依次为13、8、14。 先给您一个词--4MM,指的是一个极限标志,即在4分钟内跑完一

英里--1609.3米的距离。在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1500米赛上,全世界跑进4分钟之内的选手全部到了,他们每个人胸前都佩戴着一条黑色丝绸领带,上面有一个银色的“4”和两个金色的“MM”,闪闪发光。 他们跑得都太完美了,都太出色了。从发令枪响起,这些人几乎就没分开过,始终是一个集团,一个整体,难分伯仲,一直到了最后几十米,才拉开距离,确定领先者,以至于场内一位工作人员,因为看得入迷,而忘记了在最后一圈时的摇铃,光顾着看比赛了。

那届奥运会上的1500米的选手们不仅创造出优异的比赛成绩,还留下了不少感人的故事,4MM黑色领带在奥林匹克精神的辉映下,闪闪发光。 当万米世界纪录保持者、苏联运动员库兹来到墨尔本参加奥运会的时候,当地的一家报纸上有人写了这样一段话:‘机器人’能否战胜那些有头脑的运动员呢?不!在较量智慧的斗争中,像库兹那样的运动员是不可能获胜的。”

为什么一个世界纪录保持者在比赛之前就已经被判为不可获胜呢?

原来就在奥运会开幕的前几个月,在一次比赛中,憨厚老实的库兹在比赛中吃了亏,上了当,输掉了比赛。当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到来时,显然报纸上写文章的人认为,长跑不仅仅需要体力,也需要脑力,而库兹是没有脑力的。

那么库兹会再次失利吗?他真的没有脑子吗?我们拭目以待。 说到1956年奥运会上的篮球比赛,不得不提到美国队,他们所向披靡的表现震撼了当时的每一个人。在这支美国对中有一个叱诧风云的人物,一个改变了篮球传统理念的人物,他就是:比尔?拉塞尔。

但是为了参加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这位篮球巨星却做了一个让别人很是震惊的决定,是什么决定呢? 说到绿茵场上的“黑蜘蛛”您知道是谁吗?说到苏联的足球大家又会想到什么?您知道这些与奥运会有什么关系吗?

《红色卫兵》讲的是足球场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列夫?雅辛的故事。在人们的记忆里,雅辛和一系列的荣誉联系在一起,他五次获得苏联足球联赛冠军,三次获得苏联杯赛冠军,一次奥运会冠军,一次欧洲锦标赛冠军,一次苏联冰球联赛冠军,一次当选欧洲足球先生,三次参加世界杯比赛……而且三次参加了奥运会! 在比赛前,神圣的奥运火炬被嘲弄了一把。澳大利亚大学生们由于无法亲眼目睹奥运盛况,而且传统火炬接力活动的路线过于蜿蜒绵长,他们决定以恶作剧的形式进行抗议。他们在悉尼市教堂举行了自己的火炬仪式,高举由短把扫帚、旧酱裤和一对前面标有倒Y形开口的男用内裤做成的“火炬”。20岁的拉金发明了仿制的奥运火炬,他们穿着规定的白色外套一路跑向所在的城市教堂。

在约克街,突然失去勇气的火炬手转身逃跑,拉金重新点燃火炬继续他们的。官员们上当了,摄影师和6位摩托车护手都把他当成了真正的火炬手。拉金跑上城市教堂的阶梯,将火炬递给了不明真相的。

“火炬门”被众多媒体津津乐道,甚至有报纸尖刻地指出,由于本届奥运会赛前筹备过程中出现的政治问题过多,“让上帝也开始怀疑奥运的神圣性”。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火炬的接力轶事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开幕前夕,火炬接力活动已接近尾声,当一名火炬手进入人们视线时,很多人发现火炬手手中的火炬竟然如此粗糙,奥运会官方火炬镂空设计的精致火炬头竟然变得简陋不堪,而圆柱形的银质手柄则变成布满虫洞的方形木棍。其实,手持“火炬”的小伙子并不是本届奥运会真正的火炬传递手,他叫巴里·拉金,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制造并且传递奥运火炬的人。而真正的火炬手在这场闹剧行将结束时才出现在众人面前。

当年拉金只有18岁,是悉尼大学兽医系的一年级学生,而他导演这出闹剧的起因,完全是他开的一个玩笑。拉金说:“我们本来只是想开一个玩笑,感受一下拿着火炬在人群中奔跑的感觉。”于是,拉金和圣徒约翰学院的学生彼特·葛兰顿以及其他同学把扫帚、空的葡萄干布丁罐头涂上银色,将浸有煤油的内裤装入罐里,做成了“火炬”。

随后,就像跟在真的火炬手身后一样,拉金、葛兰顿和另一位同学都穿着规定的白色外套,一路奔向约克街来到城市教堂去见巴·希尔斯。然而在约克街,拉金的火炬手们失去了勇气,丢掉了火炬。他们对拉金说:“你能捡起火炬继续往前跑吗?”于是拉金捡起火炬,继续向前跑。他不停地穿过城市的街道,骄傲地将火炬举起,此时他的身边出现了6位骑摩托车的护手,因为官员们和随行摄影师都把他当成了真正的火炬手。最后,他到了城市教堂并跑上阶梯,将火炬递给了。但是,并没有察觉火炬的异常。

没过多久,真正的火炬手准时举着墨尔本奥运会的火炬跑进了城市广场,他点燃了手中的火炬,然后离开,前往墨尔本。看到真正的火炬,人们才反应过来,刚才的那一幕竟然是一场恶作剧。而此时的拉金早已溜之大吉,“我坐电车去了新城老阿斯塔利亚咖啡屋”。第二天,拉金成为焦点,各大媒体对他争相报道。

但是,对于这场闹剧,澳大利亚人并没有给予过多的指责,而是报以宽容一笑。甚至,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拉金被选为了火炬传递手,这一次,他举起的是真正的奥运火炬。

第十六届奥运会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举行。

1949年,国际奥委会在罗马举行第44届全会,投票选择第16届奥运会的主办地点,墨尔本以一票优势险胜布宜诺斯艾利斯,得到主办权,使得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次落户世界第五大洲。而无论是赛前和赛中,本届墨尔本奥运会却始终被各种事端包围着,成为奥运史上麻烦最多的一届奥运会。

象征着友好的奥运会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南北半球季节差异成为大问题,北半球的夏天正是澳大利亚的冬天。为了避免在冬天举办奥运会,墨尔本奥运会组委会曾提议将举办时间定为1956年2月,此时正值当地的盛夏。但考虑到2月正是大多数国家赛季结束之后的休整阶段,运动员处于竞技状态的低潮,国际奥委会决定在11月22日至12月8日举办第16届奥运会,而以往的夏季奥运会一般在七八月份举行。为了适应这个史无前例的奥运比赛日期,各国运动员被迫在1956 年调整自己的训练和比赛周期。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申办背景

第16届奥运会于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举行。墨尔本是澳大利亚仅次于悉尼的第二大城市,1901-1927年曾是奥联邦首都。该市位于菲利普湾港的亚拉河口,是一个港口城市和海滨游览胜地。会期原定在2月份,此时正是澳洲的盛夏。但国际奥委会认为此时正是多数国家运动员的休整期,不利于创造优异成绩。后经协商,决定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为会期。这是历届奥运会举办时间最晚的一次,为了适应这个史无前例的奥运比赛日期,各国运动员被迫在1956年调整自己的训练和比赛周期。

申请主办这届奥运会的共有10个城市,除墨尔本外,其余的全属美洲。他们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以及美国的底特律、洛衫矶、明尼阿波利斯、圣弗兰西斯科(旧金山)、费城、芝加哥9个城市。1949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决定由墨尔本主办,使大洋洲继欧、美洲之后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会期原定在1956年2月,后改在11月底至12月。与历届奥运会不同之处还有,马术比赛在另一大洲的斯德哥尔摩提前进行。这是因为在1951年国际奥委会维也纳年会上,墨尔本突然提出,它不能在本届奥运会中列入按规定必须举行的马术项目。因为按照澳大利亚的法律,牲口入境后,必须经过6个月的隔离检疫,而马术比赛的马,都是骑手自己携带并经常训练的马匹,实行6个月隔离检疫,将使训练中断,无法参赛。后来,在国际奥委会与澳大利亚就马匹入境问题谈判失败后,决定马术比赛改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其余项目按原不变。因此,本届奥运会实际上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的,这在奥运会历史上是惟一的一次。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概况

第16届奥运会1956年11月22日-12月8日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举行。本届奥运会分两地举行,除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马术比赛外,其余项目均在墨尔本举行。

墨尔本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共72个,运动员3314人,其中女运动员376人。同为此届奥运会的斯德哥尔摩马术比赛于6月11~17日举行,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比赛,运动员158人,其中女运动员13人。本届奥运会(包括斯德哥尔摩)首次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有肯尼亚、柬埔寨(只参加了马术比赛)、利比里亚、马来西亚(今马来西亚)、乌干达、斐济、埃塞俄比亚。埃及、西班牙、荷兰、瑞士均仅参加了斯德哥尔摩的马术比赛。本届参加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国家是:美国298人,澳大利亚287人,苏联283人。申办本届奥运会的有10个城市:墨尔本、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城、蒙特利尔、底特律、洛杉矶、明尼阿波利斯、圣弗兰西斯科、费城、芝加哥。

1949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决定由墨尔本主办。使大洋洲继欧、美洲之后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会期原定在1956年2月,后改在11月底至12月。然而澳大利亚却有一条奇怪的规定,牲口入境后必须经过6个月的隔离检疫。最后国际奥委会只能够从新找地方举行马术比赛,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荣获了此项殊荣。

开幕式于1956年11月22日下午在拥有10.4万观众席的主运动场举行。来自奥林匹亚的火种,首次利用飞机传递,行程共约2万多公里。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是澳大利亚著名田径运动员R.克拉克。他曾17次创多项长跑的世界纪录,但在奥运会中仅获1964年(第18届)10000米赛1枚铜牌,被称为克拉克现象。

本届奥运会比赛项目仍为17个大项。单项中蝶泳首次从蛙泳中分出。瑞典获得马术比赛3枚金牌。苏联V.库茨获5000米、10000米冠军,是苏联第一个获奥运会长跑金牌的选手。澳大利亚女子田径运动员B.J.莫罗各获3枚金牌,苏联的V.丘卡林和V.穆拉托夫在体操比赛中各3次取胜。本届奥运会获金牌最多的是匈牙利A.凯莱蒂和苏联L.拉特尼娜两位女子体操选手,各得4项第一。L.拉特尼娜成为继芬兰P.努尔米之后的第二位获9枚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而她的金、银、铜牌总数(18枚),为迄今奥运会之最。

本届奥运会在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比赛破56项奥运会纪录、16项世界纪录。苏联获37枚金牌,超过美国5枚,首次在金牌和非正式团体分上均高于美国。

1956年12月8日举行大会闭幕式,运动员的入场式用各国运动员不分国籍按比赛项目列队,手拉手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