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轮滑运动十二大项目“全家福”流出,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2.2022年北京奥运会U型池是不是比赛项目
3.单板滑雪的运动简介
轮滑运动十二大项目“全家福”流出,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6月6日 溜溜节
2018年的6月6日溜溜节,是2012年中国轮滑协会倡导将每年的6月6日确定为“中国轮滑日”的第八个年头。在这个轮滑玩家和爱好者的专属节日,作为2018年国内首次轮滑十大全项目赛事的承办方,曾为我们送上中国轮滑人第一张“全家福”的圣巴文化,仍在一如既往地为推广轮滑运动、带动业界产业等方方面面的发展而不遗余力地做事,追求更长远的效应,着实难能可贵。
目前新的轮滑运动“全家福”共有十二大轮滑项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回顾或认识一下这张“全家福”上的各个成员吧,看清其中一些项目的画像,对业界的人也是有好处的。
轮滑运动十二成员“全家福”阵容
2018年8月,由圣巴文化承办的在浙江丽水举办的全国轮滑锦标赛,是中国首届轮滑全项目锦标赛,也是一场可载入中国轮滑史册的赛事。
这场专业轮滑赛事涵盖:速度轮滑(场地赛、公路赛、马拉松)、自由式轮滑、花样轮滑、单排轮滑球、双排轮滑球、轮滑回转、高山速降、极限轮滑、滑板、轮滑阻拦,共计10大项目。
2018年11月,来自世界轮滑联合会的消息,滑板车确定成为第十一个轮滑项目。
2019年,国际轮滑联合会将轮滑障碍赛定义为轮滑运动的第十二个项目。
至此,最新的轮滑运动全项目就包括了之前的十大项目,以及滑板车和轮滑障碍追逐赛,共计12大项目。
速度轮滑(Speed Roller Skating)
速度轮滑是最能体现轮滑运动竞技性的项目,类似于速度滑冰项目。现主要以单排轮滑鞋为比赛工具,超长距离和长距离是速度轮滑运动的基础项目,短距离是核心项目。
入围赛事:世界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全运会等
优势:易上手、形象好、专业化程度高、轮冰融合程度高
痛点:场地要求高
自由式轮滑(Freestyle Roller Skating)
自由式轮滑,也称平地花式轮滑,极具轮滑运动的休闲性和趣味性,可以较自由地进行轮滑运动,入门容易,场地和器材要求简单,也是目前大众普及率最高的轮滑运动。自由式轮滑比赛项目分为:花式绕桩、速度过桩、花式对抗(Battle)、花式刹停、轮滑舞蹈等。
入围赛事: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全运会
优势:场地要求低、商业体培训主力、 娱乐 表演性强、技术位于世界前沿、子项目众多,轮滑所有项目的基础
痛点:人力资源偏弱
花样轮滑(Artistic Roller Skating)
花样轮滑源自花样滑冰,是最能体现轮滑运动艺术性和技巧性的项目,平衡是花样轮滑的基础,旋转是精髓,因此对运动员的控轮技术和艺术表现力有极高的要求。
优势:项目较高端、颜值高,从业人员平均素养高,易取成绩,队列滑为突破口。
痛点 :场地要求比较高,选手成长周期长。
轮滑球(Inline Hockey)
轮滑球由冰球发展而来,两者规则非常相似。轮滑球,也被叫做轮滑冰球。轮滑球融合了冰球和马球两种运动项目的特点,以个人技巧和团体协作为基础,比赛规则宽松,具有很强的对抗性,运动器材为单排/双排溜冰鞋,分单双两个组别进行比赛。单排轮滑组别比赛所用的轮滑球是球饼,而双排轮滑组别则是硬质圆球。轮滑球比赛场面速度快,精彩激烈。它是第一个进入奥运会的轮滑项目,为轮滑进奥运做好了铺垫。
入围赛事:全运会、全冬会
优势:团队意识、轮冰融合度高、项目定位高端,目前国内主流项目(双排轮滑球仍为极小众项目)
痛点:场地要求比较高,项目准入门槛高
轮滑回转(Inline Alpine)
轮滑回转源于高山滑雪比赛项目“回转”,比赛在山坡上进行,线路上设置多种形式的旗门,组成障碍。运动员从山顶沿线路连续转弯穿越旗门障碍下滑。比赛分回转、大回转、平行回转三种,每种赛事都有不同的起点、终点、高度差等要求。
受制于场地和安全的限制,轮滑回转通常只能举办“回转”和“大回转”赛事。在回转赛事中,主办方对选手水平要求、装备要求丝毫不亚于速降赛事,也许回转赛事的坡度没有速降赛事的那么大,但是会要求选手经常以较大幅度左右转弯,在下坡时进行转弯时更容易打滑,刀架也更加容易出现金属疲劳。
轮滑速降(Inline Downhill)
轮滑速降是一种相对较刺激的类似速滑的轮滑形式,一般选择在比较陡峭的公路或山路进行。速降者在佩戴好全套护具之后,靠路面的倾斜给予动力,人体自由下落,感受风驰电掣般的刺激。
极限轮滑(Aggressive Skating)
极限轮滑,也叫特技轮滑,是轮滑运动中最为前卫、最富刺激和观赏性的项目。场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U型池,滑手们在U型池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上下翻飞”,充分展示自己的技巧和身体素质。
优势:赛事商业化程度高,明星易于打造,赏性强
痛点:人群少,危险度高,场地限制大
滑板(Skateboard)
滑板项目可谓极限运动 历史 的鼻祖,许多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现在的滑板已成为地球上最“酷”的运动。2016年8月3日,国际奥委会全会表决通过滑板、冲浪、攀岩、棒垒球和空手道等5个大项进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在公报中说,这个决定是现代奥运史上“一次最全面的革新”。“我们要把 体育 运动推向年轻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现在的年轻人有太多选择,我们不能再期望他们自动找上门来,而应该主动地去贴近他们。”
滑板运动能够展示自我,极富挑战性,深受青少年欢迎。目前已入围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大型运动会。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滑板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商业开发度高、媒体传播度高,以及拥有世界知名品牌服饰、鞋靴及周边,商业优势较为明显。与奥运结缘的滑板,会为更多的人所认知。
轮滑阻拦(Roller Derby)
轮滑阻拦,又被称作轮滑德比,是一种结合了角斗元素的轮滑运动,规则简单,但极具对抗性和团体合作性。轮滑阻拦赛以女性运动员为主要参赛者,结合了轮滑、摔跤与橄榄球的元素,在椭圆赛道上由两支队伍竞赛,不仅比速度,还要比身体对抗。
轮滑阻拦赛是少有的双排轮滑占据主导的轮滑项目,在美国非常流行,这两年在国内的校园和俱乐部都发展迅速。
滑板车(Scooter)
滑板车是继传统滑板之后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运动形式。滑板车起源于1993年,1999-2000年风靡欧美,而后又风靡日本东南亚,这在于它简便易学,只要一分钟就能学会,十分钟就能做出一些花样动作。近几年,滑板车在国内开始“人气大旺”,玩滑板车的人一般都有较高的悟性和胆量,这正符合想象力丰富,喜欢挑战的青少年们的口味,如今滑板车已成为青少年新一代的潮流运动选择。滑板车适合多种年龄层使用,对青少年正在发育完善的平衡系统更是有良好的锻炼效果。
2018年11月,来自世界轮滑联合会的消息,滑板车确定成为第十一个轮滑项目。在2019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轮滑全项目锦标赛”上,滑板车为正式比赛项目。
轮滑障碍追逐赛(Skate Cross)
极限障碍追逐赛于上世纪90年代在欧洲崛起,项目前身为轮滑街区追逐赛,选手通过跳跃、躲避等方式克服障碍,以速度快慢为取胜标准。
2013年至2014年,米高连续举办过两次WSX(World Skate Cross)国际街区追逐赛总决赛;2015年,在武夷山国际轮滑节中再次举行国际轮滑障碍赛(竞赛项目:轮滑障碍追逐赛)。
2019年,国际轮滑联合会将轮滑障碍追逐赛定义为轮滑运动的第十二个项目。
结语
2018年,首届轮滑全项目赛事的举办,我们称其可谓我国轮滑运动发展中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水平轮滑综合性赛事,标志着我国轮滑运动的全面发展。
在这之后的两三年里,随着滑板车和轮滑障碍追逐赛的相继加入,轮滑运动项目的大家庭愈加壮大起来。
我们相信,在国家 体育 总局、中国轮滑协会、各省市,以及中国轮滑业当中像圣巴文化这样非常有情怀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之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轮滑产业会迎来一个美好的发展时代,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轮滑人,为推动中国轮滑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掀起新浪潮!
(转自:米高轮滑官方服务号)
2022年北京奥运会U型池是不是比赛项目
2022年北京奥运会自由式滑雪U型池是正式比赛项目。1月9日,在2021-2022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世界杯四站比赛全部结束时,中国健儿直接获得了4女3男的北京冬奥会资格,共7张冬奥门票在手。其中中国女选手获得了4张满额的北京冬奥会参赛门票。
中国男选手获得了3张冬奥会门票,距离满额仅有一步之遥。因为当时何炳含排名冬奥候补资格榜第一,意味着一旦有其他队伍的选手出现退赛,何炳含就将候补成功,帮助队伍获得男子项目的第四张冬奥会门票。
国际雪联对各项目资格进行了确认及再分配。何炳含候补成功,中国收获了自由式滑雪男子U型场地技巧的第4个参赛运动员配额,实现了4男4女满额参赛的目标。
2022年冬奥会期间,密苑云顶雪场的两块比赛场地将在14天内产生18块金牌。
北京冬奥会U型池场地正式投入使用?
密苑云顶U型池长180米,宽29米,拥有7米落差以及18度坡度,各项建设指标均符合国际雪联规范要求,能够极大地节约资金和用雪量。另外,场地内安装了自动造雪机,雪况能在不同温度下保持稳定。
密苑云顶U型池是国家队训练基地,国家单板和双板U型池队于11月下旬已经开始在此训练。在开幕式现场,两支队伍的运动员们率先上演了精彩绝伦的空中表演。他们在U型池中的翻腾跳跃引来现场无数滑雪爱好者的尖叫和欢呼。
单板滑雪的运动简介
进入80年代,滑板滑雪开始风靡美国,之后又传到欧洲。1983年举行了首届世界锦标赛,1990年成立国际滑板滑雪联合会(FIS),1994年国际滑联(FIS)将滑板滑雪定为冬奥会正式项目,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首次举行了滑板滑雪比赛。
平行大回转 场地长936米,平均坡度18.21度,坡高290米。高度差为120-200米,三角旗门交替放置在左右,约有25个旗门,旗门间距至少8米。起点旗门(高1.10米,底座宽1.30米)的两个立柱高度不同,中间有一面三角旗。比赛开始时,出发门自动开启,两名选手同时出发。选手穿越旗门瞬间,把压力集中在脚尖上,胸部向前挺穿越,通过以后将压力集中在脚跟上。主要技术动作有左右回转。大回转用靴与滑雪靴相似,但更有弹性。滑板坚硬、狭窄,以利于转向和高速滑行。以滑行速度评定名次。规则规定两次预赛成绩相加排名前16位的决赛晋级,之后进行淘汰赛,16进8、1/4决赛、半决赛和决赛。正式比赛时选手抽签每两人一组,在平行赛道上进行两次预赛,第二次预赛要交换赛道。第一次比赛中落后的选手延迟出发,延迟的时间为第一次比赛落后的时间。第二次比赛中率先抵达终点的选手取胜。
U型池 场地为U形滑道,长120米,宽15米,深3.5米,平均坡度18度。滑板稍软,较宽,靴底较厚。比赛时运动员在音乐伴奏下在U形滑道内边滑行边利用滑道做各种旋转和跳跃动作,一般为5-8个造型,五名裁判员根据完成的动作难度和效果评分,每人最高分不超过10分,五个得分之和为该选手本轮比赛得分。比赛共有两轮预选赛,首轮预选赛前六名选手直接晋级决赛。其余选手参加第二轮预选赛,前六名选手也获得决赛权。最后12名决赛选手进行两轮比赛,根据两轮决赛中的最好成绩排定最后的名次。主要动作有跃起抓板、跃起非抓板、倒立、跃起倒立、旋转等。
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增设单板滑雪越野赛,比赛场地高度差为100-240米,平均坡度为14%-18%,路线长度为500-900米,赛道宽度约为40米,比赛用时约为40-70秒。比赛沿途分布着雪丘、跳跃点和急转弯,时常发生碰撞,单板滑雪的参赛选手要通过自己的各种技术越过障碍来完成比赛。比赛最后的成绩以到达终点的时间判定。都灵冬奥会上将有男女各32名选手参赛,两轮资格赛上每个选手将单独出发,用时排在前16名的选手进入1/4决赛。从1/4比赛开始,每组有四名选手参赛,获得前两名的进入下一轮。
中国的单板滑雪于2003年正式立项,主要开展U型场地雪上技巧项目。凭借在体操、武术等项目上的突出成绩,中国单板滑雪项目选材得当,在短短五年时间内进步迅速:2005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中国选手潘蕾为中国队赢得国际比赛的首枚单板滑雪银牌,中国队在该项目上还获得了两个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参赛资格。
2007-2008赛季,中国17岁小将刘佳宇脱颖而出,两次夺得世界杯金牌,并一度跻身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2009年1月韩国举行的世锦赛上,中国队实现历史性突破夺取U型池团体和个人冠军,中国队正逐渐形成集团优势,期待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争取创造新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