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坛第一人-中国篮球历年第一人

tamoadmin

1.我国的男篮中,谁才是公认的第一?

2.cba第一人是谁

3.姚明作为中国篮球第1人,有人能够超越他吗?

4.中国篮球之父是谁?

我国的男篮中,谁才是公认的第一?

中国篮坛第一人-中国篮球历年第一人

说说我的看法。

刘玉栋、孙军、胡卫东、王治郅、姚明(排名不分先后)

1.刘玉栋

评论员杨毅曾这样评价战神刘玉栋的三分球:他的三分和罚篮一样准,命中率极高,如果哪个球队能把刘玉栋防到只得30分,就属于防守成功。

那他的三分有多准?

命中率曾一度达到56%!整个职业生涯,他的三分命中率能连续多个赛季保持在44%以上,可以说相当惊人了,之所以称他为战神,正因为他精神力强大,能够顶得住身体上的巨大伤痛,有多疼呢?膝盖已经到不能弯曲的程度,还在坚持上场打球,并带领球队获胜。

2.孙军

这位前中国国家队队长,曾在职业生涯第一年就同时拿下三分王,得分王和MVP,可见这位东北汉子的天赋有多高。

要说他的得分能力有多强?他曾在赛季一场常规赛中,依靠65.5%的两分命中率和惊人的64.3%的三分命中率拿到70分!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本土球员拿下过70的个人得分!孙军投射能力全面,两分球命中率和三分球命中率都有相当的水准。

3.胡卫东

世锦赛面对克罗地亚,他一人独砍31分,其中三分球14中9,在那届世锦赛上大放光彩。但三分并不能算胡卫东的唯一专长,他的中距离也非常准,命中率一度达到60%以上,他可以借助出色的身体爆发力,面框攻击篮下,扣篮,快攻,抢断,样样精通,而他也凭借96年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达拉斯小牛和奥兰多魔术的10天短合同邀请,但遗憾他都因伤错过,未能成为中国球员登陆NBA第一人。

4.姚明

毋庸置疑,他是中国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中锋,作为内线,篮下技术扎实,而且还有一手出色的中投能力,经过NBA的磨炼之后,他的技术更加成熟,可以说巅峰时期姚明的得分如同砍瓜切菜,世界大赛上更是在面对各路豪强,始终是发挥最为出色的那一个,带领中国男篮不断克敌取得成绩突破。

cba第一人是谁

cba第一人是易建联。

人物简介:

易建联是中国籍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出生于1987年10月27日。他被认为是中国篮球史上最具天赋和成就的球员之一。

易建联在2002年开始职业篮球生涯,并于2004年加入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的广东队。在CBA期间,他展现出出色的技术和统治力,多次获得联赛MVP荣誉,并帮助广东队夺得多个总冠军。

cba简介:

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是中国国内最高水平的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它成立于1995年,由中国篮球协会组织和管理。

CBA联赛由多支来自不同城市的职业篮球俱乐部组成,目前共有20支球队参加比赛。这些球队代表着中国各地的城市和地区,例如广东、北京、上海、辽宁等。每个赛季都分为常规赛和季后赛两个阶段。

常规赛阶段通常从每年十月开始,到次年三月结束。球队之间进行一系列的比赛,采用主客场制度。常规赛结束后,排名靠前的球队将进入季后赛,争夺总冠军。

cba的影响:

1、提升中国篮球水平

CBA联赛吸引了许多中国顶级篮球运动员的参与,他们通过在联赛中的比拼和锻炼,提高了自身技术和竞技水平。同时,引进外籍球员也为中国球员提供了与国际顶级球员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了中国篮球整体水平的提升。

2、培养优秀篮球人才

CBA联赛为中国篮球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篮球人才,包括球员、教练员、裁判员等。这些人才不仅在CBA联赛中发展,还为中国国家队和其他国际篮球赛事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存在和成就激励着更多年轻人对篮球的兴趣和参与。

3、推动篮球文化传播

CBA联赛成为了中国篮球文化的代表和推广者。通过比赛的举办和媒体的报道,CBA联赛将篮球运动带到了更多人的视野中,增加了公众对篮球的认知和关注。篮球文化也逐渐渗入到中国社会各个层面,成为一种时尚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4、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CBA联赛的成功推动了中国篮球产业的快速发展。联赛吸引了大量的商业合作和赞助,包括广告、电视转播权、球队经营等方面。这些商业机会带来了经济收益,并促进了体育设施建设、篮球用品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5、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篮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的运动,在CBA联赛的影响下,成为了国家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的象征之一。人们对于中国球员和球队的表现感到骄傲,并通过比赛的支持和热情,彰显了团结和集体荣誉感。

姚明作为中国篮球第1人,有人能够超越他吗?

应该没有人可以超越他

当年姚明能够在NBA打出一片天地,不仅是他的实力,还有他的人脉关系,正如网友说的,姚明打篮球,是场上,场下都自带王者气质,所以今天可以做到篮球人领导位置

2016年,姚明入选NBA名人堂,其他入选的两位运动员为奥尼尔和艾佛森,而姚明不仅是入选名人堂的第一位中国人,也是获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位亚洲人。在他的名人堂演讲中,他提及了他想要感谢的家人、朋友、教练、球员等对他帮助很多的人,在这些人之中,谁会是他最想要感谢的人呢?

在他的演讲中,他将第一位登陆NBA的中国球员王治郅当做他人生中的几位“明镜”之一,分量不可谓不重。对于王治郅对他的影响,姚明提到:“对于每一个梦想登陆NBA打球的中国球员来说,他就是先驱般的存在。他是开拓者,为我们扫清了各种障碍,做出了无数牺牲,我从他身上获益良多,尽管他今天不能到场,但是我还是要向他致谢。”?

王治郅在CBA已经大展身手的时候,姚明刚刚进入上海大鲨鱼队,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与王治郅的持续对位之下,从1997-98赛季的场均10分9个篮板再到2000-01赛季的场均27分19个篮板,姚明可谓是成长迅速,这更是为他进军NBA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王治郅赴美打球前,姚王争霸一直都是CBA联赛的最大看点,他们既是在国家队并肩作战的队友,也是在CBA联赛上相互成就的对手。

姚明对于将王治郅看作开拓者一话所言不虚,并非奉承,因为在王治郅之后,任何想要进入NBA打球的中国球员,几乎是畅通无阻。作为首位闯荡NBA的中国球员,王治郅显然要独自开辟出一条道路出来,当22岁被NBA小公牛选中,正是王治郅的巅峰时期,然而“留美不归”让他背上骂名,并被开除出国家队,错过了2002年的世锦赛和亚运会,错过了2003年的亚锦赛,错过了2004年的奥运会,错过了2005年的亚锦赛……他的巅峰时期就这样错过了。如果说,为什么王治郅在NBA的成就不如姚明,这或许就是他作为先驱者所付出的代价吧。

在从中国通往NBA赛场的这一条荆棘之路,是王治郅一步一个脚印踏平的,也正是如此,后来的巴特尔、姚明、易建联等中国球员进入NBA走过的路是一条条平坦的大道。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王治郅没有改变什么,但他在那面墙上凿出了孔,让后面的人看到了光。”

姚明曾经坦言,王治郅是自己终身追赶的对手,“如果没有我,大郅还是那个大郅。但是如果没有大郅,我可能不是今天的姚明了。” 固然姚明的成功离不开众人的帮助,但是王治郅作为姚明的对手、朋友、先行者,在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或许这就是他最该感谢的人。

中国篮球之父是谁?

中国的篮球之父是:董守义

董守义(1895~1978)1895年11月20日,董守义出生在河北省蠡县郑村的一个农民家里,取名兴顺。这一年,马关条约激怒了上京赶考的举人们,掀起了一场推行西学西政的革新运动,在郑村也出现了洋学堂,它成了兴顺新生活的起点。

1907年初,董守义进了保定公理会办的同仁学堂。在这里,他学会了打篮球,并成为一个基督徒。篮球和十字架从此成为他半生的生命之歇的主旋律

1910年初,董守义来到通县协和书院中斋部上学。升入大学部后,成为校篮球队的队长和中锋,同时还是学生体育会的委员和足球队的中锋,1915年又担任了学生体育会会长。在校期间他代表学校参加了三届华北运动会、一届全国运动会和连续四年的三校对抗赛。毕业后,他到天津青年会体育部当练习生1917年,董守义担任中国篮球队队长、前锋,第一次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远东运动会篮球比赛。

1923年,董守义作为中国运动员最后一次参加第六届远东运动会。

之后,在美国麻省斯普林菲尔德市的春田学院留学,两年后回国,担任青年会体育部主任。

1932年,他写下了"运动员应守的三个信条":1.在任何的运动中,当绝对遵守那种运动的规则;2.自己一到运动场上,要消除自己一切的脾气,对人应当较平日更加和蔼可亲;3.不以胜败为荣辱,只用全力求技术的精神,身心的健全,变成一个有为的中国国民。

董守义从1930年起,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北平民国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西北联合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体育系任教授,并任华北体育联合会理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常委等职。

1936年,董守义作为中国篮球队指导带队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运动会期间,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篮球协会会议,被推选为国际篮球裁判会会员。;1947年,董守义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1948年,董守义被推为中国代表团总干事参加在伦敦举办的第14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重蹈柏林奥运会覆辙,全军覆没。

;董守义为中国体育事业奔波劳累30多年,鞠躬尽瘁,中国在国际体坛上的地位却江河日下,他不禁潸然泪下。

1949年,董守义留在了大陆。

1952年,董守义作为总指导参加了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

1956年,董守义参加国际奥委会第51届和第52届会议和第7届奥运会。

1958年,由于国际奥委会制造"",董守义辞去奥委会委员职务。

1947年6月~1958年6月整整10年的国际奥委会委员生涯结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董守义积极为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在国际奥委会中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而努力。并历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体委运动技术委员会主任、运动司副司长等职,并任第二、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8年6月13日,董守义与世长辞,终年83岁,他一生献身于体育,被称为"中国篮球运动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