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球联赛有升降级,为什么NBA联赛没有降级制度?
2.北美的介绍
3.北美足球联赛遭遇停摆,给中国职业赛事带来哪些启示?
4.欧洲,亚洲,非洲,北美,南美,澳洲足球实力排名一下?
足球联赛有升降级,为什么NBA联赛没有降级制度?
北美的联赛,包括NBA,大部分都是实行的选秀制度,而不是像欧洲那样实行升降级制度。
一般认为,升降级制度更能激发弱队的求生欲,尤其是在赛季末期比赛会异常的激烈。而且对于低级别联赛也有扶持的作用。可能缺点就是容易造成集中,也就是豪门的产生。
相对而言,选秀制度下每一个弱队都有翻身的可能性,强队也无法持久。但是也有很多队伍利用此来钻空子,强行摆烂。因为选秀制度下排名中游的球队反而是收益最低的,这看起来和球队实际的付出相差甚大。
NBA是有自己的次级联赛的,那就是NBDL,发展联盟。但是这些发展联盟的球队就像是NBA球队的“小号”、“子公司”,并不是升降级的替换者。NBA球队可以将板凳席末端的、打不上球的球员下放到NBDL球队中锻炼,合适的时候再抽回来。林书豪也在NBDL球队等待过机会。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美国自有的体育文化,美国各个球队都不设立自己的青年队,以大学为基础选秀,而其他地区则不然。倘若取消的选秀制度,而取升降级制度,各个球队尤其弱队必然大力培养自己的职业体育第二、三梯队,以保证自己的前途无忧,这样无疑是在扼杀大学体育。
事实上,由美国体育的成就来看,当前的制度无疑是成功的。
美国人喜欢创新,足球大联盟当初“点球当单刀罚”什么的,都是创新。有些创新点成功了,有些则失败了,但是美国人不喜欢沿用或者复制别人的老路,喜欢开创“美国特色的体育制度”,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而选秀制度无疑是成功的,自然也就无需改变了。
其实所谓的“76人队远比NBDL强大”的说法,是本末倒置的。
正是因为没有升降制度,才导致的这个结果,换句话说,一支NBDL球队是永远无法登上顶级联赛的,也就不会有大老板去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打造这支球队。并不是因为他太弱了,所以没人投钱。
事实上如果有升降制度,而取消选秀制度,那么76人这样的球队很可能一蹶不振。当然他也不可能这样摆烂了。把NBA想象成一家大公司,而30个球队是加盟公司,如果加盟这个大公司还有要降级的风险,那30个公司不会付出那么大代价加盟的。
事实上,北美所有联赛都是这种没有降级,弱队高顺位选秀的制度, 就是避免几家独大,让大家都有赢球的机会,大家都有赚钱的机会,
从而让整个NBA这个大公司更赚钱
拿我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广州恒大的前身广药并不是一只多么强大的球队,哪怕只是在中甲,但恒大来了,打造成了全国最好的球队,哪怕他在中甲,因为他可以一年后升入顶级联赛。如果没有升降级,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恒大入主的话,他们一定会选择哪怕是当时中超最烂的球队,比如武汉,青岛之类,也不会去选择没有前途的广药。
同样的例子还有天津权健,无论如何,松江俱乐部作为中甲保级队和中超保级队依旧有着巨大的差距,可权健还是可以选择松江的?然后现在谁敢说权健不如中超保级队呢。
这是一个道理。
北美的介绍
这是一项北美足球官方比赛,参赛队包括美国加拿大的美国足球大联盟(MLS)和墨西哥的甲级联赛。由中北美足联、美国和墨西哥足协联合举办,作为北美部分的地区锦标赛。对应于中美区的中美国际俱乐部杯和加勒比区的加勒比俱乐部冠军杯。
北美足球联赛遭遇停摆,给中国职业赛事带来哪些启示?
贝利、克鲁伊夫、贝肯鲍尔、劳尔……这一长串名字背后的球队,是世界知名的纽约宇宙队,而纽约宇宙目前所在的联赛北美足球联赛(NASL),目前却遭遇了世界足球史上罕见的停摆厄运。
通过NBA,我们对于“停摆”早已非常熟悉。2018年2月底,北美足球联赛官方宣布取消整个2018赛季,让人不由得扼腕叹息。
为什么北美足球联赛会惨遭停摆厄运呢?让我们从北美足坛的三个联赛,以及背后的反垄断豁免制度说起。
其实,如今的北美足坛,不只有美国足球大联盟(Major League Soccer,简称MLS)这样一个联赛,还有北美足球联赛(North American Soccer League,简称NASL)和美国联合足球联赛(United Soccer League,简称USL)。
众所周知,北美体育联盟并没有传统体育联赛的升降级制度,因此,对于NASL这个名义上的第二级别联赛而言,其中球队最大的目的是以此为跳板,争取登陆MLS,而名义上的第别联赛USL则变得更像是MLS的预备队联赛。
众所周知,北美联盟中球队被称为“franchises”,在联盟的庇护下,没有升降级的联盟中,球队商业价值非常有保障,也就让不少人挤破头皮也想要加入联盟之中。
看看球队数量吧——截至目前,NFL有32支球队,NHL有31支球队。NBA和MLB均有30支球队,而MLS目前的球队数量是25支,在这种情况下,新球队有着较大的空间,即便加盟费已经高达1-1.5亿美元,想要进入MLS的球队早已经排起了大队,而NASL里的球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最近的例子就是,贝克汉姆在迈阿密组建的新球队,将以联盟特批优惠的2500万美元加盟费加入到MLS联盟之中,成为第25支加盟的球队,但苦苦排队的NASL球队们却没能等到这一天。
在这种情况下,NASL联盟球队的投资人几乎看不到春天的可能性,很多球队来来去去,参与意愿并不坚决,联盟球队数量在10支上下,一直达不到北美要求的12支球队的准入标准,这也让美国足协起了“杀心”,他们用此标准,企图用USL取代NASL的地位。
毕竟,USL有不少MLS的下属球队,目前总规模达到了33支,实际上已经成为了MLS旗下的小联盟或发展联盟——他们比NASL野心小,也更听话。这让NASL本就狭小的市场更加所剩无几。
危急形势下,NASL开始了两方面的自救——扩军,以及状告美国足协与MLS串通一气,违反反垄断法。
2017赛季中,NASL开始扩军,宣布增加圣地亚哥1904和加利福尼亚联队,这样一来,2018年NASL的球队数将达到10支,但这仍低于12支的准入标准。于是,在2017年9月5日,美国足协依然宣布,取消NASL的二级联赛地位。
两周后,NASL对美国足协和MLS发起了反垄断诉讼。但在漫长的诉讼与反诉讼之中,NASL赛程被不断推迟。这时,球队等不及了,北卡罗来纳和印地十一人转投USL,而旧金山和埃德蒙顿则宣布彻底解散。
剩下的几支球队只得选择在保留NASL身份的同时,选择参加NPFL(National Premier Soccer League,相当于美国四级联赛)。
由于北美法律中,职业体育在反垄断法的适用上享有某些豁免的权利,因而法律允许一定的垄断状态及垄断行为存在,例如,MLB等联盟具备转播、劳资等豁免权,因此这一次,法律也没有站在NASL这边。
2018年2月23日,上诉法院驳回了NASL的上诉,维持原判,撤销了NASL的官方二级联赛地位。受此影响,NASL只得宣布完全取消2018年的赛季,表示希望在2019赛季回归。
但无论后续如何发展,这伤害已经造成,NASL的地位已经被彻底的削弱。在宣布这一消息后,本打算在2018赛季加入NASL的圣迭戈1904和加州联队宣布,两队决定退出NASL,并打算在2019年转而加盟USL,NASL已经岌岌可危。
其实,在不能升级到MLS的困境下,NASL的困境由来已久。
NASL饱受市场竞争压力、球队财政破产、联赛管理层腐败等问题困扰,早在2016赛季结束时已经历过一次停摆危机,参赛球队从12支减至8支,当时,美国足协勉强给予了为期一年的暂时许可。
然而,2017赛季结束,NASL仍未能满足美国足协对于二级联赛球队数量、财政状况、地区分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再加上多起法律争端也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对立,出现目前的情况在意料之中。
如何处理次顶级联赛与级、中小型联赛的发展,实际上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是一个难题。NASL的这种遭遇,让我们不禁想起了我们在CBA之外的另外一个篮球职业联赛——NBL。
回溯NBL的历史,它正式成立在2004年。当时,中国篮协进行全面改革,将甲B联赛和乙级联赛合二为一,成立中国男子篮球联赛(China Basketball League),其中包括上赛季的12支球队以及乙级联赛升入的河南男篮和福建男篮。2005年,这个联赛改名NBL。
然而,这次对刺激联赛的扩军,原本用意并不是为了刺激它的发展,而是为接下来的“垄断”做足准备。
一年后,中国篮协在4月26日举行的“CBA俱乐部高层峰会”上正式宣布,从2005-06赛季开始,CBA全面取消升降级制度,联赛改实行准入制,自那之后也有东莞、广厦、青岛、四川等6支队伍进入CBA。
然而,让NBL球队热盼的准入制也是有期限的。到2014年,篮协正式公布了新的管理办法,NBL球队短期内不再升级到CBA联赛,NBL“次级联赛”的身份丢失,这也直接导致投资人和赞助商大面积出走的状况,球队数量也从16支锐减到2015赛季的9支——是不是跟NASL遭遇的情况很像?
但这还不算完。2017年恰逢CBA“管办分离”元年,本以为改革之下会给NBL带来新生,但在6月30日CBA公司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再度宣布:5年内CBA联赛不扩军,这对于NBL来说犹如当头一棒。
绝望下,NBL只能自救。2015年,NBL就实现了"管办分离",当时的9支球队组建了承接联赛的办赛和商务开发权益NBL公司——北京恩彼欧公司,意在以市场化的手来拯救这个联赛,但从现在的结果上来看,这样的方式并没有真正拯救NBL。
从2016年安徽文一的总决赛“赛”到40万篮协罚单,到由于2017赛季智美体育跑路导致联赛停摆,再到季后赛上演“全武行”被创纪录罚款53万,NBL联赛存在的问题不断因为负面新闻而进入我们的视线。在这之外,更是存在管理团队身份不明确、利益冲突等隐藏问题。
NBL如此多的问题,除了几次“遇人不淑”之外,与篮协对于CBA扩军与否的决定显然关系很大。当初放任不管式的所谓“管办分离”根本拯救不了这个联赛,赛事混乱、难盈利、缺关注度和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如果看不到进军CBA的希望,这个联赛将始终摆脱不了“鸡肋”的定位。
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CBA与NBL的关系呢?其实,NBL的种种问题,需要连带着CBA与中国篮球一起来考量。CBA的不扩军带来的利益,是否能弥补NBL发展问题所带来的伤害?对于中国篮球来说,这个问题无疑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当然,对于我们的NBL而言,毕竟还没有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而CBA联赛五年不扩军也并不是绝对的。CBA公司竞赛总经理张雄曾表示,“以往新增的球队都是从NBL升上来的,将来扩军可能不限定这一种方式。对于是否扩军、如何扩军,目前联赛公司的股东也没有达成统一意见,但不排除会根据市场需求和股东要求作出调整。”
因此,CBA与NBL的关系又是独特的。换句话说,如果不扩军能够帮助CBA更好的发展,中国篮球自然会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并且让CBA在未来帮助NBL超越式发展和进步。当然,这样的组合考虑,更需要“垄断”的CBA承担起包括NBL在内有关中国篮球更大的责任。
而究竟是把NBL变成CBA的球队储备池,还是把它变成NBL发展联盟那样的人才储备池,都是值得考虑的方式。唯一确定的是,在讲集中到“反垄断豁免”的体育世界,参照MLS与NASL的遭遇,完全割裂NBL与CBA,无疑是把NBL推向死亡的做法。
对于中国篮球来说,CBA的发展绝不是独立的,而未来能否将NBL与CBA两者之间的关系捋顺,并完成健康的产业式联合发展,成为了检验中国篮协智慧的一次挑战。
钛媒体作者介绍:文/葛思文、刘金涛,编辑/郭阳,体育产业生态圈.ecosports.cn原创稿件,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欧洲,亚洲,非洲,北美,南美,澳洲足球实力排名一下?
1、欧洲
整体的实力强,德国、意大利、英格兰、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多支强队,而且拥有最好的联赛。
2、南美
南美双雄巴西与阿根廷,除此之外巴拉圭,乌拉圭等队实力也不弱。
3、非洲
非洲球员虽然在纪律方面差一些,但身体的条件与意识还是不错的。
4、北美
墨西哥队实力就是很好的证明,并不悚巴西阿根廷这样的南美球队,另外美国队在去年也爆冷击败过西班牙。
5、亚洲
虽然整体实力低,但起码要比以新西兰为领军的大洋洲球队要强大。
6、大洋洲
基本上都是岛国,多为业余球员。除了新西兰队稍有些实力,其他的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