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上匈牙利的足球明星
2.客观的讲,C罗的足球天赋到底有多差?
3.抛开巴洛特利的其他表现,他真正的足球实力如何?
4.求有关足球的专业术语。。
历史上匈牙利的足球明星
1、费伦茨·普斯卡什
费伦茨·普斯卡什(Ferenc Puskas,1927年4月2日—2006年11月17日),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前匈牙利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绰号“飞奔的少校”,曾效力于西班牙马德里足球俱乐部。
1945年普斯卡什入选匈牙利国家队,代表匈牙利国家队出场85次打入84球,带领匈牙利队获得1952年奥运会男足金牌,1953年击败英格兰队打破其本土90年不败纪录,1954年夺得世界杯亚军。
2、佐尔坦·齐伯尔
佐尔坦·齐伯尔(Zoltán Czibor),匈牙利人,身高1.69米,体重67公斤。生于1929年8月23日,卒于19年9月1日,足球运动员。
1947年进入国内劲旅费伦茨瓦洛什(Ferencvaros),与柯奇士搭档。
1952年转会到洪韦德(Honved)队,与普斯卡斯以及先于他加盟的前队友柯奇士组成了锋线无敌组合。在洪韦德效力的六个赛季中,他参加联赛80场,射进58球,三获联赛冠军,1955年荣膺联赛最佳射手。
3、理查德·古兹米奇
理查德·古兹米奇(Richárd Guzmics),1987年4月16日生,身高190公分,体重80公斤,匈牙利现役国脚。
2008年出道于匈牙利足球甲级联赛的哈拉德斯队,其中在2009至10赛季有过欧联杯出场经历。
2014年曾在波兰的克拉科夫维斯瓦足球俱乐部效力。
2016年作为主力后卫代表匈牙利征战,赛后官方比赛数据统计中,他的奔跑速度排名所有参赛球员的第三位。
4、阿科斯·埃莱克
阿科斯·埃莱克(?kos Elek),出生于1988年7月21日,身高1.91米,体重91公斤,匈牙利足球运动员,匈牙利国脚,司职中场,左脚型选手,曾效力于维迪奥顿、迪欧斯捷尔等俱乐部,曾两次入选匈牙利甲级联赛最佳阵容,随队夺得过匈牙利甲级足球联赛冠军。
5、佐尔坦·格拉
佐尔坦·格拉(Zoltán Gera),19年4月22日出生于佩奇(匈牙利),匈牙利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进攻中场。但在职业生涯中亦曾出任左、右两翼,效力费伦茨瓦罗斯足球俱乐部。他以擅于倒挂入球及后空翻庆祝入球动作而广为人识。
格拉曾获选2002年、2004年及2005年三届“匈牙利足球先生”,他亦在2009/10年赛季获选富勒姆足球俱乐部年度最佳球员。
客观的讲,C罗的足球天赋到底有多差?
说起足球的两位大师,算上c罗和梅西是绝对必要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普遍认为梅西的天赋比c罗高很多,c罗通过努力达到了梅西的高度。对于这个误区,我觉得很多人并没有深入足球,并没有一直关注梅西c罗,只是对这个结论关注较少。现在我带你仔细分析一下c罗和梅西的天赋。首先说两个人的特点。c罗一直处于边锋位置。作为边锋,他的作用无非是突破,切入,或者传中。后来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速度变慢,身体的柔韧性下降。作为一个纯中锋,进球是必须的,天赋的直接体现就是得分手段和技术是否最强。可以清楚的看到,无论是边锋还是现在的中锋都是顶尖的,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转化为纯粹的中锋。可见c罗的天赋极高,至少在这些领域是如此。先说梅西的特点。从拉玛西亚到巴萨,他实际上一直在打9号半的位置。他不仅需要运输前面的炮弹,还需要和组织。如果需要,他还需要拿球当前锋。
这样的梅西基本上是全面的,位置比c罗高一点。梅西的身体确实不如欧洲球员,所以脚下技术非常熟练,尤其是小技术真的无可挑剔。自然,比起c罗这种实干家,大家都会下意识的觉得梅西更厉害。梅西这十年的球技都是顶尖高手的水平,天赋毋庸置疑。因为他们早期的定位,打法和发展,根本不在一个状态,互相比较真的没有意义。但是至于为什么大部分人认为c罗天赋不高,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首先,天赋很难定义,而且很宽泛。c罗的身体也是一种天赋,但是很容易被忽视,大家都认为天赋就是超群的技能。c罗和梅西都是前锋。瓜迪奥拉时期梅西是中锋,哈维和伊涅斯塔次之。虽然两人在中锋位置都进了太多球,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梅西的进球更多的是靠配合,尤其是靠撞墙,甚至有几个人直接进了中锋(这种进球难度更大)。
c罗有很多不同的进球方式,尤其是神仙进球,比梅西的多。他前几天倒挂,用脚后跟得分,甚至用屁股得分。在投篮技术上,c罗比梅西好,这是两者的区别,所以慢慢培养各自的方面是很正常的。c罗可以说是足球大师。集体荣誉方面,冠军,英超冠军,冠军(还代表曼联和,其中是四强,都是绝对主力,这绝不是一个打酱油党的存在。),意甲冠军,世俱杯冠军,一系列冠军,可以说除了世界杯冠军,足坛的冠军基本都揽过了;个人荣誉方面,五次金球奖,三次足球先生,七次最佳射手,每年都是国际足联年度阵容最佳射手。是不是没有天赋才能达到这样的成就?
关于弹跳能力,c罗说没人敢称之为1号,c罗的战斧头球贡献很大,砍下不少豪门。比如对阵尤文精彩的倒勾,07-08赛季1/4决赛的进球,c罗传球越过科斯塔,罗马后卫将球推进球门,c罗面对桑普多利亚时大腿与穆鲁的头齐平跳起。木鹿身高1米8。这时c罗的头离地了,3米高。权威数据显示,c罗起跳的最高高度为1.07米,这意味着NBA球星也是最好的。论弹跳能力,c罗可以和篮球之神乔丹比肩。你觉得他没有天赋吗?
抛开巴洛特利的其他表现,他真正的足球实力如何?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抛去巴洛特利乖张的性格和懒散的态度,他的足球实力绝对能够达到世界顶级球员的标准。
身体素质劲爆,运动天赋出色,巴洛特利拥有一个足球运动员梦寐以求的体质曾经很多人这么形容马里奥.巴洛特利: 脖子以下绝对是世界顶级球员!”这句话虽然更多的成分是贬义,但是也从侧面客观的描述了巴洛特利劲爆的身体素质。
1990年8月12日,巴洛特利出生于意大利一个加纳移民家庭,被父母遗弃后由一个白人家庭领养。也许是这个相对富足的家庭能够给成长中的巴神提供更多的营养,巴神从小就拥有着比同龄孩子更为惊人的身体素质和更为高大的身材,即使在黑人球员中,他的身体素质也是最顶尖的。
身高1.89米的巴洛特利有着88kg的体重,这个身材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刚刚好, 即有身体对抗的资本,又不会以为体重太大显得笨拙,影响移动频率和转身速度。 巴洛特利前20米加速达到了每秒8.98米,他的静态跳高高度更是达到了54.7厘米。这个数据在足球运动员中绝对世界前5,当然他的起跳高度比不了C罗变态的1.1米,而且这数据并不是静态下完成的,如果巴神加上助跑,也可以达到1米左右。
在力量上,巴洛特利的属性值更是强悍,他的肌肉密度在黑人中也是比较优秀的,在对抗性上对比当年的魔兽德罗巴也是不差太多,当然他没有德罗巴那样学会巧妙的合理运用身体,但是他的先天条件是非常好的。 虽然数据上看似一幅“黑又硬”的身材,但是巴洛特利的身体协调性极强,在比赛中这一点能够充分的体现。
之前巴洛特利曾在社交媒体上传过一段打篮球的,看他的投篮姿势和运球动作都很标准,协调性也非常好。 从这也可以体现出巴神的运动天赋有多惊人!换句话说,他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天赋完全胜任任何 体育 项目。
巴神除了拥有强悍的身体素质之外,还有着极高的足球智商,他的足球天赋并没有被高估巴神的真实智商如何不得而知,不过他的足球智商确实非常的高!这么说也许有人不服气,不过不要紧,接下来我们慢慢分析。 看过巴神踢球的人都知道,作为中锋的巴神并不是只知道依靠身体蛮干的球员,也不是那种只会闷头带球的傻大个,他有着中场球员一样的比赛阅读能力和进攻掌控能力,他在球场上非常善于用脑踢球,在射门的实际和跑位路线的选择上都非常合理,而且在个人技术的运用以及人球结合能力上也都做的非常出色。
在2012-13赛季,巴洛特利在米兰打出了比较高效的数据, 而巴神在数据之外的作用更为明显,虽然没有直接助攻,但是他经常回撤至中场附近接球,然后重新规划球队的进攻路线,身为中锋的巴洛特利合理的利用了自己的优势,为队友拉出空档,给两侧的队友吸引了更多的防守注意力。在传球的时机和节奏的把控上,巴神更是有着组织球员一样的实力,这足以体现出巴神超高的足球智商。 (以上能力是在巴神神智清醒的情况下,如在巴神大脑短路情况下,一切属性全部归零。)
巴神脚下技术细腻,足球基本功扎实,脚法出色,射术精湛,还有很强的抢点能力巴神除了拥有极强的身体素质和超高的足球天赋,他的足球基本工也是非常的扎实,而且射术也是十分的精湛,他的点球成功率极高,(别小看罚点球,这需要很强的基本功和心理素质)而且巴神的任意球水平也是有很高的造诣,而且作为中锋,巴洛特利的抢点能力也是比较出色的。
在巴神认真踢球的状态下,他在进攻端的效率也是非常的高, 2012-13赛季,巴洛特利代表米兰出战12场比赛打进12粒进球,场均一球的数据绝对惊艳,场均5.9次射门有3.1次射正;另外还有场均3次的过人,场均创造两次绝佳机会,以及场均1.5次的关键传球,前场传球成功率达到79%,而且场均被侵犯次数5.2次,是米兰全队第一。
在2017-18赛季,巴洛特利代表法甲尼斯队出战32场比赛,贡献24粒进球和2次助攻,其中欧联杯出战6场打进6球。场均创造4次绝佳机会,贡献1.2次关键传球。
曾获得欧洲金童奖,是足坛对其能力和潜力的认可,奈何性格乖张,职业态度较差,毁掉自己大好前途巴洛特利的个人实力是公认的,很多人说他是被高估的球员,其实并不是,包括穆里尼奥、曼奇尼、普兰德利、阿莱格里等名帅对他的能力都十分的认可,不然像曼城、米兰、利物浦这些欧洲豪门也不会一起眼瞎,去高价掐下一个性格有问题的球员吧?只是他的职业态度以及乖张的性格毁掉了自己的前程。而在足坛,像巴洛特利这种挥霍天赋的球员并不在少数,比如加斯科因、阿德里亚诺等。 也许有人会说像加斯科因至少大赛上证明过自己了,巴洛特利却没有,那么我想说,难道大家忘了巴神在上踢翻德国战车的画面了么? 而且欧洲金童奖也是对其能力和潜力的一种认可,虽然近几年欧洲金童奖得主都没有太好的发展,但是也都是足坛认可的天才球员。
但是巴神在赛场内外的种种行为,让俱乐部和教练对他都失去了耐心,他的那些无脑行为简直让人发指,比如在自己家中卫生间放烟花引起火灾,在球场上思考人生,训练场上和队友互殴,在国米时期更衣室内唱米兰队歌... 如果不是因为法治 社会 ,巴神早被队友和教练按在地上摩擦了。
巴神职业生涯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职业态度,不单单是说他的比赛态度,他的战术执行力以及防守端的执行能力都几乎为零,不是因为他不会,而是因为他不想! 现今足坛战术中,进攻球员同样在防守中有着重要的战术地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当一个环节没有按照战术执行时,整体布局就会被打乱,而巴神往往就是那个“捣乱”之人。
结语最后,我想说的是巴洛特利虽然没能展现出自己的全部天赋,而且各种怪异的行为让人有些反感,但是他与一些只认钱财的贪婪球员还有很大的区别,巴神是本质并不坏,他也许只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怀念我们的青春啊,巴洛特利能够被称为巴神可不单单是因为他脑回路奇特,在足球天赋方面,巴洛特利可是意大利足坛90后前风挡中最强的,他的身体条件无与伦比,速度、射门、技术都属于世界顶尖,但是这也只是巅峰期的巴洛特利,现在的巴洛特利已经没有这样的实力了。
2012年期间,巴洛特利作为意大利锋线上的核心球员,和卡萨诺共同组成一老一少的“坏小子”组合,帮助意大利队一路晋级到决赛。对阵德国的那场比赛当中,巴洛特利用一记头球和一次爆射让德国门神诺伊尔望球兴叹,然而对阵西班牙的小组赛当中,巴洛特利却曾上演过著名的“思考人生”式单刀,导致到手的单刀球被破坏。
在这届杯赛当中,意大利最终0-4惨败西班牙,年轻的巴洛特利留下了伤心的泪水,让人看着实在心疼,但这就是足球,也是巴洛特利最后的巅峰。
加盟利物浦之后,巴洛特利的职业生涯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效力利物浦期间,巴洛特利从未得到主帅的重用,或者说利物浦一直都不适合他这种前锋,于是巴神先后辗转意甲和法甲,直到加盟尼斯,他才成为球队的主力前锋,但是却因为和主帅维埃拉的矛盾被出售,从此彻底沦陷。
抛开巴洛特利的场外表现,他在场上完全是一名世界级前锋,只可惜他的职业生涯寿命太短,无法长期保持高效的状态,所以逐渐被俱乐部和国家队抛弃,沦为欧洲二流前锋,甚至有可能面临无球可踢的风险。
巴洛特利的数据有人上传了,就不多说了。他就是个坏小子,需要有真正的老大来领袖,有老大镇压和领袖的巴洛特利,在球场上就是对手的噩梦,生活中也能中规中矩,但是如果没有老大镇压和领袖的巴洛特利,那就是本队的噩梦了,可以看看国米时有伊布和马特拉齐的领袖和镇压,AC米兰时期伊布和加图索的领袖和镇压,那时的巴神是真的出色,尼斯的时候短暂觉醒,那也是神级的表现。要用巴洛特利,得需要有大神镇压和领袖,这样的巴洛特利才是真正的足球神童,否则还是别去瞎用,用不起的。
天才,毫无疑问的天才球员。
人们总是容易被巴神的其他因素影响,却往往忽视了他的场上表现(同样的还有内马尔的头发)。实际上,巴洛特利的身体素质,球感,门前感觉,无一不具有顶级的潜力。而就他目前的表现来看,也是欧洲一只手数得出来的90后了。
远的不用说,6:1赢曼联那场他的入球(why always me的那个),被誉为“天生就知道球门在那里”。这届杯赛上,边线天蝎摆尾接球传球,背对球门的倒挂金钩。哪怕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思考人生那个失去的单刀,在之前的那个抢断也把他的球路判断和身体协调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被撞翻倒地的被抢者是谁?可是以身体素质引以为傲的拉莫斯啊。就在意大利对英格兰这场,也有一个被特里和莱斯科特等团团包围仍制造机会倒钩射门的精彩镜头。
什么是天才?就是那种他在球场上一触球,你就会哇的一声,觉得他会创造不同的那个球员。皮尔洛如此,巴神亦然。
抛开情商智商这些性格因素的影响不论,巴洛特利的球商事实上也丝毫不差,大部分的拿球处理都很合理。只是球场上表现往往会受到太多影响……
当然,巴神的缺点也不少,人球结合,场上合作等等,他的空间还很大。
巴神没有模板,他的上限是巴神,下限也是巴神。对于这么一个从小经历家庭变故,一路成长过程中有着太多波折的大孩子来说,幸好还有足球可以让他快乐。
大部分球员都消失在了公众的视线范围之内,一方面是因为在这段时间,足球变成了最不重要的事情之一,而另一方面,没有了足球,这些球星也缺少了曝光的平台。
不过,这并不包括巴洛特利。
在网上,他和老队友们直播插科打诨,还和基耶利尼就他的自传内容发生了一些小争吵,在和马特里的直播中,他直言在禁足令的初期,他过得很辛苦:
“待在家里的前三天我基本上是啃着纸板和墙皮挺过来的,因为我完全不会做饭。的是,后来我找到了外卖。”
有了外卖,疫情趋缓,巴洛特利也精神多了,这几天他添了一个新纹身。
在自己的右眉上,他纹了一个短语:“Black Power(黑色力量)”,通过社交媒体公之于众的时候,他还在照片下方配了一句“I can’t breath!(我不能呼吸!)。”
毫无疑问,这是在响应欧美地区的反种族歧视活动,以此来声援惨遭暴力执法身亡的美国公民弗洛伊德。
其实说到种族歧视,巴洛特利一直都很有话说。
一直以来,在西欧国家中,意大利都是种族歧视的重灾区,而巴洛特利从小到大,从还是一个懵懂的无知少年到为国家队攻城拔寨的潜力新星,始终都无法摆脱种族歧视的阴霾。
晒出单膝下跪的,将头像改为“以身为黑人为傲”,反种族歧视,他一直在一线。
****
本赛季意甲第11轮对阵维罗纳,巴洛特利听到了从看台上传来的猴子叫声。
他将皮球踢向了看台,然后向球员通道走去,在队友和维罗纳球员的劝慰下,巴洛特利才重新投入了比赛当中。
比赛结束之后,维罗纳的主教练和都否认了看台上有种族歧视行为的出现,只可惜,球迷们并没有跟上队形。维罗纳的死忠球迷团体负责人卢卡斯-卡斯特利尼在接受《安莎社》访时,依然对巴洛特利发表了种族歧视的言论:
“巴洛特利?他是个意大利人,因为他有意大利国籍,不过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意大利人。”
“我们球队里面也有一个黑鬼,如果他进球,我们也会为他鼓掌。说黑鬼这个词有什么问题吗?”
过了一段时间,维罗纳对做出种族歧视行为的球迷进行了处罚,间接承认了种族歧视行为在维罗纳球迷群体的存在。
然而,这并不代表事情得以翻篇了。
之后对阵拉齐奥和都灵的比赛中,现场依然出现了种族歧视的言论和横幅,甚至连巴洛特利所效力的布雷西亚切诺利当被问到关于巴洛特利的问题时,说出了涉嫌种族歧视的言论:
“他是个黑人,正在努力让自己变白,但却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不能指望某一位球员成为救世主。”
随后,布雷西亚俱乐部发表公告澄清言论,而且切诺利也表示自己只是开了个玩笑,但巴洛特利依然受到了伤害。
种族歧视的问题,在意大利已经成为无法解决的顽疾。
根据欧盟基本委员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意大利的种族歧视情况一直都非常严重,他们歧视黑人、东欧人、吉普赛人,歧视几乎所有的外来族群。
维罗纳主教练尤里奇在为自己的球迷开脱时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但有一句话他说得还是很准确的:
“在意大利,人们会把所有问题都怪罪到外国人身上。”
巴洛特利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
他的亲生父母是来自加纳的移民,由于巴洛特利从小体弱多病,付不起医药费的父母就把他送到了布雷西亚的巴洛特利家族。
在养父母家,他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温暖,但在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布雷西亚,巴洛特利的肤色让他很快就成为了小朋友眼中的异类。
“我在布雷西亚成长,整个地区可能只有5个黑人小孩,所以我总感觉被大家遗忘。每当出现问题时,他们都认为是我的错。我第一次遭遇种族歧视是在大概13、14岁的时候,他们在球场上喊着:‘Oh look it is the nigger,Go back to your country(噢,看看这个黑鬼,回你的国家)。’”
“听到这样的话,感觉简直是糟糕透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意大利对于外来移民的歧视是制度性的。
作为移民的后代,巴洛特利必须到了18岁才能拿到自己的意大利国籍,在门口一起排队领取明,这让他感到十分愤怒,也十分羞耻。
正是因为如此,巴洛特利非常看重意大利国家队,或者可以这么说,他希望自己能代表意大利国家队出战,打出好的表现,以此来获得大众对他作为一个意大利人的认可。
他很,因为在2012年,他获得了这样的机会,虽然也有过“思考人生”的迷惑时刻,但在对阵德国队的半决赛上进球,还是让他在那时成为了意大利人的英雄。
而这段经历,也成为他现在用来回击“他不是意大利人”的武器:
“我永远不是真正的意大利人?在我为意大利国家队进球的时候,你们不是都很开心吗?”
****
2012年期间,神通广大的媒体在厦门大学找到了巴洛特利的表姐丽塔。
丽塔是大学的学生,当时到厦门大学来交流,而她的姑姑正是巴洛特利的养母。根据丽塔的介绍,虽然两家一年见面次数并不多,但她对这个淘气的表弟印象很深。
小时候,巴洛特利经常弄换她的布娃娃,外出骑车,也总是把她远远地甩在身后。“记得读初中的时候,他早晨七点左右就起来在房间对着墙壁踢球,让邻居十分头疼。”
至于在成为职业球员之后,巴洛特利的世界为什么让大家觉得愈发难懂,丽塔却说她觉得巴洛特利已经收敛了很多。
不过,“可能小时候受到过种族歧视,让巴洛特利感到很压抑,如今独立了,也成为了明星,就很想张扬,弥补一下小时候的“遗憾”,所以常常会做一些让人不可思议的举动。”
作为意大利足球的潜力新星,巴洛特利在国际米兰被寄予了厚望。
然而,在大家都在看战术录像分析对手的时候,他只会默默地掏出自己的PSP,在更衣室大家闲聊时,他也会突然哼起AC米兰的队歌。
2010年夏天,他加盟了当时的新贵曼城,在那里他可能打出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巅峰。除了那件“WHY ALWAYS ME”的T恤,大家可能都忘了那场6-1的曼彻斯特德比,前两球都是巴洛特利打进的;除了穿不上训练服的窘状,大家可能都忘了2011-12赛季曼城在最后一轮绝杀夺冠,助攻阿圭罗的正是巴洛特利。
只可惜,即便身为“巴神亚父”,曼奇尼也管不好他,最终在自己下课的半年前,曼城就将巴洛特利租借到了AC米兰。
自此巴洛特利开始了自己的漂泊生涯,只不过每一次都是高开低走。
两次效力AC米兰,期间成为“红军”利物浦的一员,之后转战法甲的尼斯和马赛俱乐部,不管是加利亚尼、罗杰斯和法夫尔都曾以为巴洛特利终于长大了,然而随着时间线的拉长,巴洛特利便会再度暴露自己的本性:
往队友的球鞋里尿尿,用飞镖射青年队的小孩,在房子里放烟花,在更衣室里抽烟,诈伤去买苹果手机,穿不上训练服也系不上鞋带…如果用阿圭罗的话来说,巴洛特利其实就是在各个俱乐部“冒傻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冒傻气的程度和频率都在走低,但从来没有消失。
****
其实,这些并不是巴洛特利的全部。
“巴洛特利非常机灵,他并不愚蠢,而且他还是个很慷慨的人。他会在加油站给每个人付加油费用,或者给那些流浪汉一大笔钱。”
查普曼在曼城球衣管理员的职位上干了17年,当被问到关于巴洛特利的问题时,他对意大利人的观感和大众很不同,而这些事,如果不在巴洛特利身边,其实很难发现。当年他加盟尼斯的时候,第一次到更衣室就花了15000欧元,给每一位队友都买了500欧元的礼物。
曾经在曼城训练场上和巴洛特利大打出手的理查兹,也分享过一个暖心的小故事:
“我最喜欢巴洛特利的事就是他为一个小球迷出头,去学校找校长解决小球迷被同学欺负的事。巴洛特利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是吗?”
是的,他只是一直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当年效力国际米兰的时候,背着一张黄牌的巴洛特利走进更衣室,穆里尼奥花了1分钟讲解战术,花了14分钟来和巴洛特利谈话:
“我告诉他:‘马里奥,我不能改变你,但我的替补席上没有其他前锋了,所以别和对手有太多身体接触,好好踢球。如果丢球了,不要有任何反应。如果有人激怒你,也不要有任何反应。即使裁判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也不要有任何反应。’”
“但第46分钟,他吃到了红牌。”
没有人能改变他,他也不会被任何人所改变,这一点穆里尼奥看得很清楚,所以他说过:
“关于我和巴洛特利在国米的故事,我甚至可以写一本200页的书。但书的内容不会是恢弘的戏剧,而是喜剧。”
回顾当年的“WHY ALWAYS ME”,巴洛特利也承认自己有些过激了:
“这只是一个玩笑,尽管有些过激了。我不认为自己应该被那些好的或者坏的消息围绕着。这样的标签困扰着,让我不能做一些事情。”
他觉得自己只是在开玩笑,但却因为这些略微有些过激的玩笑而被媒体贴上了标签,变成了一个坏小孩,这让他很困扰,因为他觉得媒体对他的评价不止是建立在事情本身,也有一些肤色上的原因。
“我认为如果我是白人,那么我遇到的问题会少一些。或许有的问题是我自己造成的,有时我会展现出错误的态度,不过如果我是白人,那么外界是不是会更快地原谅我?绝对会的。”
这就是巴洛特利的思维方式,我们当然可以认为他很幼稚,但站在他的角度来说,也要看 社会 是如何塑造了巴洛特利。
他展现出了足球方面的天赋,他也兑现了一部分。在那一部分兑现的天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新星的无限潜力,与此同时他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的瞬间,即使这些瞬间大部分都和足球没有直接的关系。
或许他自己也会像我们一样惋惜于他没能把天赋全部兑现,但从他的角度来说,他一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够了。
毕竟,这是他自己的人生。
这么多年下来,还是斯内德对巴洛特利的评价最为准确:
“我第一次跟他合作是在国际米兰,他那时候完全就是个孩子。几年后我们在尼斯又做了队友,我发现他依旧是个孩子。”
这个孩子会在半决赛不苟言笑地庆祝进球,这个孩子会在场外干出一桩桩的闹剧,但这个孩子也会在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时,留下眼泪。
“我认为,只有在我挂靴后,一个真正的我才会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你们会忘记那个踢球的超级马里奥,这对我来说一点也不重要。足球就是我的生命,因为我在踢球的时候获取了很多快乐,但是当某一天我不再开心的时候,那么剩下的便是真正的我
求有关足球的专业术语。。
梅开二度:一般指同一名球员在一场比赛中把球踢进对方大门两次。
帽子戏法:在梅开二度的基础上,还是该球员在该场比赛中再踢进对方大门一次。
双鬼拍门:通常情况下,是指当球在危险区域沿着其飞行轨迹划过时,攻方同时有两名队员在轨迹上一前一后进行包抄抢点。
蝎子摆尾:这是一个防守上非常具有危险性以及观赏性的动作(我曾在观看了卡纳瓦罗的比赛后偷学过),动作要领不是这里要说的,总之就是 先跨出一只脚,当发现这是错误的一步时,再用支撑脚去反相弥补,整个动作完成之后就像武术中的“弓步”。但其杀伤性很大,极其容易造成犯规,而且一旦整个动作作出之后仍无法阻挡对方,那么再回追时转身时间上也比较吃亏。
倒踢紫金冠:也就是俗称的“倒挂金钩”。
马赛回旋:在意大利球员中,我只看到皮耶罗做过这样的动作。就是带球疾进中,任意一只脚跨出踩在球上往回拉,同时身体在空中转身,当转制面向自己球门的时候,再用另一只脚顺势将被前脚拉回来的球踩住,并且再往回拉,同时身体再转。说穿了就是空中转体三百六十度,同时双脚轮流踩球回拉。
双脚交叉传球:有人说阿奎拉尼正是因为凭借这个动作,被多纳多尼招入国家队。实施这个动作就是一只脚绕到另一只脚的另一侧并且用绕过去的这只脚的任何一个部位进行传球。
双脚交叉射门:同上。只是目标是球门。
牛尾巴:最常出现在罗纳尔迪尼奥脚下,是不是其首创不得而知。就是带球时任意一只脚的脚外侧先向一方拨球,再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尽可能连贯的转用该脚的脚内侧向相反方向躺球。因为这个动作快速连贯使出并且成功时,就好像牛尾巴一样一甩,故称其为“牛尾巴”。
勺子:2000年欧锦赛托蒂面对范德萨时罚点球所用,好像也并非是托蒂首创。齐达内2006年世界杯决赛面对布冯时也使用过。这个动作绝大部分是使用在罚球中,尤其是点球。使用这个动作不仅对罚球队员的技术、心理要求极高,而且也是被视为对对方门将的一种“蔑视”。就是在整个罚球助跑中用节奏、跑动迷惑守门员的判断,最后在踢球的一刹那,用罚球脚的脚尖轻挑足球底部,球在空中划过一条抛物线落在球门中央。
落叶球:这是一种非常诡异的射门。其球的飞行路线难以判断。简而言之就是皮球在空中飞行的时候,门将大多根据其轨迹会认定其偏高,可是却突然之间直线下坠,直蹦球门。落叶球的角度不一定刁钻,可是因为其诡异路线足以让不少门将被蒙蔽,所以杀伤力极大。
鱼跃:门将做此类动作多半是拜进攻方射门所赐,用于扑救。攻守双方队员用此动作则是因为球离自己较远而且高度偏低,所以飞身用头冲顶,或解围、或攻门。不过在1998年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挪威与意大利一役中,意大利队17号莫雷罗却用飞身鱼跃,用身体阻挡对方的带球疾进的进攻,让我震惊,并再一次折服于意大利足球所特有的防守艺术之下~ 。
滑铲:马尔蒂尼、内斯塔等的招牌动作。就是贴着草地铲过去,动作优雅、威力巨大而且也把吃牌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飞铲:不用说了,铲得好全场鼓掌,铲得不好招致骂声一片。跃起之后作出铲球动作,动量的产生足以令被铲到的球员的职业生涯遭到严重威胁。卡纳瓦罗两个动作都作,可是分寸拿捏得很好。
关门:就是两名防守队员从两侧对攻方队员就行夹击。这个动作就像一扇门关上的情形。目的也一样,就是阻止攻队员进入腹地。2006世界杯时马特拉齐的红牌确实够冤枉,可是当时马特拉齐最好的选择不应该是铲球,而是应该与一旁回追的赞布罗塔进行一次关门配合。毕竟这两个人之后还有卡纳瓦罗在补位呢。
卡位:一个技术流 + 意识流动作。对于意大利后卫来说这个可是吃饭的看家本领。需要良好的预判能力,抢先用身体卡住攻方队员的前进路线,隔在其与皮球之间,让其干着急却想不出办法,除非犯规。就像F1赛事中要超车一样,足球比赛中卡位出色的选手,是不会让攻方队员上演“超车”的。
补位:比赛始终是在运动的。当一个防守位置上的球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在其应该出现的位置上的时候,同伴就应该自动的站到这个位置上暂时顶替该球员的职责。
协防:就是一名防守队员上去防守,同伴在一旁进行策应,以防万一。协防也非常讲究位置上的选择以及同伴之间的配合。
合理挤位(合理冲撞):当两名队员并排跑动并且有身体接触的时候,用肘部以上、肩部以下的这段部位相互挤撞,这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下的比试,输的只能再去健身房锻炼了。
倒三角:攻方球员带球至防守方禁区底线附近时,一个与底线成一定角度的快速向后斜传球,以便跟进同伴完成进攻。如成功,其威力巨大。
身后:能完成这样的配合的需要一名视野开阔、教法娴熟以及一名意识一流的选手。顾名思义,就是传球手一脚传球穿越所有防守队员将球送至防守队员的身体后方,同时由同伴高速插上,单刀赴会。不过这里必须注意时机的把握,否则极有可能落入越位陷阱。
补时:比赛规定的九十分钟结束后,裁判会根据比赛中途因为“死球”状态所失去的时间给出相应的补充时间。(加时是指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分出胜负而该场比赛又必须分出胜负,决定进行加时赛。总共时间为30分钟。上下各半。再平,则是举世闻名的最残酷的“点球大战”。)
越位:这个最难掌握的概念了,不仅因为其瞬间即逝,更在于国际足联对于其的规则也在不断更新。通俗说就是当攻方队员出脚传球的一刹那,其同伴在球的前方,并且该球员是整个球场上除裁判外离防守方守门员最近的球员,即判为越位。至于如果该球员与最后一名防守队员平行,就像跑步中两名选手同时触线一样,看得是身体还是头部或者脚部,国际足联的规则也一直在变化。
反越位:很简单,说穿了就是根本没有越位。好的反越位战术不仅可以让防守队员以为已经越位,甚至同时欺骗了攻方同伴。可是千万别把裁判也欺骗了。
有利无利原则:当防守方或者进攻方犯规时(恶意犯规裁判可当机立断中断比赛),被犯规的一方仍旧保持对足球的控制,而且犯规方并没有影响到比赛的进程或者另一方持球及其相关球员的正常比赛时,则裁判可以不吹哨中断比赛,这是为了保证比赛的流畅性。但当比赛进入“死球”状态时,裁判可以根据国际足联规则及相应精神,决定是否给予之前犯规队员红黄牌警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裁判突然之间跑向一名球员向其出示红黄牌。就是这个道理。
“死球”状态:就是当皮球出了边线或者底线或者裁判吹哨中断了比赛的情况下比赛就进入此状态。只有在这个状态下,换人才可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