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有一个篮球体育课如何上
2.描写篮球老师幽默的段落
3.谁知道篮球队是怎么训练的?
4.高校体育老师秀空翻引尖叫,网友:果然术业有专攻!你的体育老师是怎样的?
5.怎样理解篮球教学中的整体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
只有一个篮球体育课如何上
农村学校大多经济来源少,基础设施差,体育器材也不完善。据我所知,我周围的农村学校都只有一个篮球。如何面对只有一个篮球的篮球课。结合几年来的农村一线教学实践和体会,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处理: 一、把篮球作为道具创编游戏 体育教师可就地取材,利用篮球作为器材创编一些学生好玩、爱玩、耐玩的体育游戏。我创编的篮球游戏有:胯下传球接力、我抛你就跑、模拟手球比赛等。实践证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富于变化的篮球体育游戏深受学生喜欢,学生能够全员参与,完全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 二、篮球课上合理安排多个内容 现在的初中班级少则四十几人,多则五十几人。四五十人一起学习打篮球是不现实的,可以在篮球课上合理安排多个内容。比如,篮球和垫上安排在一节课,篮球和单双杠安排在一节课,篮球和几个游戏安排在一节课。 三、男女生交替学习 一个篮球,男生玩,女生肯定排不上号。怎么办?女生也得学习打篮球呀。我的做法是:轮换制,即男女生交替学习。这节课男生学习打篮球,女生进行其他的内容;下节课,女生学习打篮球,男生进行其他的项目。这样男女生就不会发生冲突,都能学好打篮球。 四、开展循环制的篮球比赛 随着学生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要求比赛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但比赛只需要十个人,其他的人做什么?总不能一节课都做观众吧。于是,我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把学生合理地分成了几个小组,进行循环制的篮球比赛。这样不但解决了篮球少的问题,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篮球比赛水平。 农村的体育老师们,现在的体育课堂是开放的,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发挥我们的最大智慧,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这也是新课改对我们农村体育教师的根本要求。
描写篮球老师幽默的段落
描写篮球老师幽默的方法如下:
1、语言幽默:篮球老师经常运用富有幽默感的言语,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篮球。比如,老师在讲解投篮技巧时说:“投篮就像谈恋爱,要用心去感受对方的眼神和力度,才能投得准。”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有趣,让同学们轻松理解投篮的要领。
2、动作幽默:篮球老师在演示动作时,经常运用一些幽默的动作,让同学们捧腹大笑。比如,老师在演示传球动作时,故意摆出一副“老大爷”的姿态,迈着小碎步传球,让同学们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的动作演示不仅让同学们更容易记住动作要领,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3、故事幽默:篮球老师经常分享一些富有幽默感的篮球故事,让同学们在故事中感受篮球的魅力。比如,老师讲述自己年轻时参加比赛时说:“我摸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别害怕,你已经很棒了!’于是我就把纸条扔掉了。”这样的故事让同学们感受到老师的幽默感。
幽默的含义
1、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它通过巧妙运用语言符号和修辞手法,创造出滑稽、诙谐、讽刺等效果,从而引发人们的笑声和愉悦感。幽默的语言可以化解尴尬和紧张的局面,也可以缓和矛盾和冲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运用幽默的语言来调节气氛,增加交流的乐趣。
2、幽默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幽默通常被用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情节和主题。幽默作家通过讽刺、夸张、倒置等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荒谬和不合理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者通过阅读幽默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洞察。
3、幽默还是一种社会行为方式。在社交场合中,人们经常运用幽默来化解尴尬局面、缓和人际关系。幽默可以让人们更加轻松自在地交往和沟通,也可以减轻人们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感。在社会生活中,幽默还被用来批评社会现象、揭示现实问题,从而引起人们的反思和警醒。
谁知道篮球队是怎么训练的?
篮球集训一般都是先拉体能。然后才是专业集训。
篮球队训练课目
一、热 身 运 动
在热身运动跑步之前,先做伸展操再慢跑1000公尺或是篮球场20圈以上,然后依照篮球运动需要伸展的部位确实做好伸展活动。
二、步 伐
1.交叉步:左右脚前后交叉,用於攻击接应或是防守之用。
2.滑轮步:以左脚或是右脚带动另一脚作滑行地板之移动,是防守
步伐基础训练。
3.前进后退步伐:向前快速冲刺,在中场时改变步伐向后退前进,
注意要求球员必须提起后脚根,避免向后摔倒。
4.前后移动步伐:在低位与45度之间作前后来回移动防守,必须
趋前举手,3趟之后,由低位沿低线向另一边45度作
趋前压迫防守,再沿三分线下端线。
5.后退防守步:以后退步伐做出「之」字型防守动作。
6.摆脱向前接应步伐:以「之」字型向前摆脱伸手做出接应动作。
7.后转身步伐:以「之」字型前进作转身伸手要球接应动作。
8.切断步伐:两人一组,一人切入、一人做出「撞墙」接触防守,
这种切断以双手护胸阻断对手顺利移动接应。
三、传接球及持球训练
1.面对面200对传:4人一组作胸前、弹地、、传球。
2.跨下8字型绕球:分成两排,由跨下到腰部、头部绕球。
3.大风吹传球:4人一组以半场或是全场作移动式接应。
4.四角传球:分成四组作四角移动传接球。
5.四方位传球:以四角方式做四方位传球。
6.面对面传接球:以各式传球为主。
7.行进间背后、低手、单手传球:两人一组行进间传球。
8.对墙传球:以高度120公分对墙传接球。
9.打板长传:以双手长传前场或是单手长传前场。
10.五点切传:训练球员切传战术。
11.中锋接应传球:由5位球员以「M」字型两球相互传给中锋策应。
12.半场或全场不运球进攻:必须以传球及移动接应进攻。
四、上 篮 训 练
1.全场8字型传球上篮。
2.车轮式上篮。
3.全场7*5*3上篮。
4.三线上篮。
5.全场长传罚球线接应上篮。
6.二人一组上篮。
7.三人一组上篮。
8.直线运球上篮。
9.半场三角上篮。
五、运 球 训 练
1.全场障碍物运球。
2.全场跨下运球前进后退、转身、反手、背后运球。
3.全场空中垫步、急停后仰前进、空中左右闪运球人。
4.全场8字型运球。
5.左右手晃球。
6.跨下原地运球。
7.全场直线3-4拍运球上篮。
六、投 篮 训 练
1.定点投篮。
2.两组对角线接应投篮。
3.移动投篮。
4.骑马射箭。
5.底线切入勾射。
6.后旋转投篮。
7.三角底线擦板投篮。
8.全场来回急停跳投。
9.高位接应转身投篮(动作配合左右切投)
10.三角擦板投篮。
11.五点投篮。
12.全场2-3人传球急停跳投。
13.半场接应挑篮。
14.半场前进接应跳投或切投。
七、 动 作
1.左右1-3道动作切入。
2.上下举1-3次动作。
3.动作切入篮下再动作投篮。
八、篮 板 卡 位 训 练
1.半场1VS1至5VS5卡位训练(配合口头关照)。
2.半场3VS3卡位(配合口头关照、教练持球)。
3.罚球后卡位训练。
4.外线投篮卡位。
5.篮板球训练:抛球抓球。
九、防 守 训 练
1.全场1VS1背手防守。
2.半场对角线切断攻守(教练持球、一攻一切断)。
3.一守二攻防守训练。
4.举手防守()、在前防守训练(禁区)、趋前防守。
5.一线、二线、三线协助防守训练。
6.全场陷阱包夹(1-2-2、2-2-1、1-1-2-1)
7.半场包夹(1-2-2、2-1-2瞬间包夹)
8.半场盯人防守训练。
9.全场盯人防守。
10.区域防守移动训练(配合以多打少)。
11.三明治包夹防守训练(针对中锋)。
12.盯人防守让位、补位、交换防守训练。
13.禁区三传二守、四传三守。
14.全场攻守、教练持球不定向来回传球。
15.教练哨音指挥移动防守。
十、摆 脱 接 应 训 练
1.半场1VS1接应攻守。
2.半场1VS1低位摆脱攻守。
3.全场、半场不运球攻守。
十一、快 攻 训 练
1.全场五打四、四打三、三打二、二打一。
2.五人快攻路线布局来回攻击。
3.快速推进交叉突破(45度、下底线、绕底线、上45度接应)
4.打板长传接应上篮(2人、3人)。
十二、分 科 训 练
中锋部分:
1.中锋禁区1VS1单打(高位、侧位、低位)。
2.中锋禁区转身投篮(一人防守)。
3.中锋接应后不得运球的投篮。
4.两组中锋禁区掩护攻击(一人供球)。
5.三位中锋禁区抢球投篮。
6.中锋切断防守及在前防守。
7.中锋补位防守。
8.中锋走位接应与策应(由低位、侧位、高位移动)。
前锋部分:
1.锋线3人快传、2人防守(投篮后跟进)。
2.半场两人抢球攻守。
3.五角度分组个别切入。
4.切传训练(切传后补位五人一组)。
十三、X1 破 盯 人 训 练
1.X1步伐与转身接应。
2.两人、三人合作X1。
3.半场5VS5盯人、X1训练(教练持球)。
4.全场3VS3盯人、X1训练(自行运球)。
十四、切 传 训 练
1.阵势中的切传训练。
2.底线切入勾射、擦板。
3.正面、45度大步切入投篮、低手给球。
4.空中接应加速切入、配合骑马投篮、后旋转投篮。
5.切入挑篮、放篮。
十五、组 合 训 练
1.状况训练(针对倒数计时、罚球、冻结、犯规战术)。
2.全场5VS5(三组或四组来回接力)攻守变化。
3.全场3VS2快传、移位防守训练。
十六、辅 助 体 能
1.敏捷跑六公尺来回四次(计算秒数、多人比赛)。
2.全场四段冲刺(32秒内完成)。
3.圆圈追逐跑。
4.低头双手下垂快速跑。
5.举腿跑。
6.摆臂跳跃跑。
7.单脚跳。
8.双脚缩腹跳跃。
9.鸭型走(后退、前进)。
10.连续触网跳、连续处墙跳。
11.侧方跨。
12.抱队友走。
13.背队友走。
14.跨跳与穿越。
15.双肩举队友上下(靠墙)。
16.牛耕田。
17.柔软训练:桥型撑、座姿分腿弯、座姿并腿手握脚指。
18.上下台阶。
19.跳阶梯。
20.斜坡冲刺。
十七、循 环 训 练
共设8站,每组1-3人,每次操作20秒、休息20秒;共三个循环。
1.俯卧弓背。
2.伏地挺身(手指、手掌)。
3.仰卧侧起(左、右)。
4.仰卧起坐(手放胸、腿屈膝)。
5.旋转跳180度。
6.伸展跳。
7.仰卧手脚接触。
8.筏船。
9.蛙人操(俯卧手脚高举)。
10.十字跳。
11.原地跳(伸左右手:仿勾射)。
每周体能训练:
晨 操 体 能 训 练
(周一)跳阶梯 循环训练8站
(周二)5000公尺 重量训练
(周三)上臂力训练 间歇训练7趟X15次
(周四)综合体能训练 敏捷速度2X4X2次
(周五)法克雷克跑步 重量训练
(周六)鸭型走 柔软训练
训练强化重点:
(1)球动人动 (10)快速交叉突破
(2)侵略防守 (11)摆脱与接应
(3)攻击企图 (12)掩护与移动
(4)不运球攻击 (13)二线三线防守
(5)卡位、跟进 (14)口头关照
(6)包夹、突围 (15)小组合作攻守
(7)压迫与切断 (16)状况处理训练
(8)强力抢攻 (17)读秒阶段处理
(9)陷阱包夹 (18)跳球罚球布局
高校体育老师秀空翻引尖叫,网友:果然术业有专攻!你的体育老师是怎样的?
高校体育老师秀空翻引尖叫,网友:果然术业有专攻!我个人的体育老师也是很优秀的,他们擅长跑步,也爱好打篮球。体育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因为学生平时上课也很辛苦,每周都很盼望上体育课,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学生可以在户外锻炼,觉得非常开心。如果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体育老师展现自己的才艺,那么学生也会高兴的合不拢嘴,他会特别的佩服体育老师。
一所高校在举办运动会的时候,老师向同学们表演空翻劈叉引发了同学们的欢呼,同学们表示被老师的一系列操作惊呆了,没想到老师这么牛竟然能够表演空翻劈叉。这些体育老师受过专业的训练,做起这种高难度动作时,丝毫不觉得费力。当时这位体育老师穿着短袖,下身穿着牛仔裤,由于牛仔裤的束缚,他们仍然可以灵活的完成动作。
说明体育老师平时注重锻炼身体,所以才能为同学们带来这样精彩的表演。这些老师都很年轻,他们朝气蓬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他们在操场上给同学们做示范,也让同学们掌握动作的技巧,同学们看到老师如此优秀,也会更加尊重老师。在这些老师的身上可以看到阳光的一面,他们活力四射。
要知道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是很大的,每天早晨天刚刚亮来到学校,天黑了之后才能回家,回到家还要完成家庭作业,根本没有时间锻炼。在学校一天的时间要学习多门课程,还要及时消化,留给学生锻炼的时间少之又少。每当学生快要上体育课的时候,他们都很激动,觉得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学生们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在操场上跑步,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就会觉得很开心。
怎样理解篮球教学中的整体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
中学篮球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的实验研究邓伟港(广州市白云区神山中学)摘 要:针对目前初中篮球教学方法模式单一,学生喜课,不运动的现象。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体能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跨世纪人才,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运用尝试教学法对青少年篮球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去挖掘学生学习技能与知识的潜力,促进篮球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加快学生对技能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青少年 篮球教学 尝试教学法 前言尝试教学法理论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它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先由教师讲解,学生再做练习的单一模式教学方法。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老师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中遇到的难点与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点拨、析疑。在初中篮球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理念和教学模式,结合篮球教学实际,设计出一整套篮球技术教学过程模式,从中总结出初中篮球教学用的尝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优点以及需要充实的方面。对改进初中篮球教学、克服教学模式单一化,发扬优点,找出不足非常必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某中学初二年级3班女生, 人数相等, 均为初学者。
研究方法
实验对照法
实验时间:2006年11月—12月。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置:在实验前, 随机抽取1、2班为对照组, 3班为实验组。1班在教学开
始的第一个月运用尝试教学法教学,第二个月进行常规教学。2班与1班正好相反,第一个月进行常规教学,第二个月运用尝试教学法教学。3班在整个的学习阶段都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进度、上课时数、场地器材等条件均一致。
实验内容: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三步上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技术教
学课,在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先不讲,先让学生将有关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三步上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概念与动作方法从书上看一看,然后学生根据自己对该技术动作的理解自己去做尝试练习,同学们也可以相互间进行讨论与交流。而后,教师在学生对技术动作理解和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讲解,学生再进行练习,教师加指导,直到学生初步掌握动作。
实验处理因素:按照实验设置, 各班在不同 时期用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图1)
尝试教学法基本教学程序图
教师出尝试题 学生自学解答尝试题 动作示范 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 教师布置练习 学生练习和纠正错误 小结
图1
实验结果评定指 标 :实验后三组技评、达标 效果对比结果。实验后的教学意义调查结果。
实验数据处理:用T检验, 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用相关分析法, 计算技评成绩
的相关系数。
逻辑统计法:对测试结果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 对实验结果和尝试教学进行讨论分析。
调查法:通过对学生的直接调查, 询问学生对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结果 实验的第一个月后三个组的技评效果的对比结果
表1 第一个月教学实验后技评效果对比表
考核内容 组别 N X S T P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1班 20 5.18 1.03
2班 20 4.86 1.54
3班 20 5.20 1.06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1班 20 4.39 1.20
2班 20 4.09 1.47
3班 20 4.30 1.15
原地双手胸前传球 1班 20 4.85 1.05
2班 20 4.60 1.35
3班 20 4.90 1.04
从表1可知,实验一个月后,1班与3班的各项技评成绩均高于2班,其差异达到显著或非常显著水平。这表明:1、3班的教学对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实验的第一个月后三个组的达标 效果的对比结果
表2 第一个月教学实验后达标效果对比表
考核内容 组别 N X S T P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1班 20 4.40 3.08
2班 20 4.37 2.87
3班 20 4.46 2.79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1班 20 5.00 2.84
2班 20 4. 2.79
3班 20 5.01 2.81
原地双手胸前传球 1班 20 4.65 2.12
2班 20 5.19 1.
3班 20 4.81 2.13
从表2可知,实验一个月后,1班与3班的各项达标成绩均高于2班,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达标反映了身体熟练程度,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由于教学时间短,教学要求重点掌握规范动作,故达标成绩未能达到显著性水平。
实验的第二个月后三个组的技评效果的对比结果
表3 第二个月教学实验后技评效果对比表
考核内容 组别 N X S T P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1班 20 6.12 1.48
2班 20 6.76 1.03
3班 20 7.68 1.06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1班 20 6.47 1.02
2班 20 7.52 1.15
3班 20 7.68 1.20
原地双手胸前传球 1班 20 5.86 1.04
2班 20 7.23 1.56
3班 20 7.51 1.05
从表3可知,实验二个月后,2班的各项技评成绩超过了1班,其差异达到显著或非常显著水平。而3班的各项技评成绩保持稳定上升。这表明:1班从开始运用尝试教学法到使用常规教学法教学,对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质量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而2、3班的教学则对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实验的第二个月后三个组的达标 效果的对比结果
表4 第二个月教学实验后达标效果对比表
考核内容 组别 N X S T P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1班 20 4.98 2.65
2班 20 5.62 2.74
3班 20 6.24 1.15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1班 20 5.72 2.34
2班 20 6.68 1.56
3班 20 7.54 1.86
原地双手胸前传球 1班 20 5.88 0.48
2班 20 6.03 0.62
3班 20 7.45 0.57
从表4可知,实验二个月后,1班的各项达标成绩下降了,并且均低于2班,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而3班的各项达标成绩也保持稳定上升,并与1班的差异达到显著或非常显著水平。这表明:达标反映了身体熟练程度,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由于2班教学时间短,教学要求重点掌握规范动作,故达标成绩未能达到显著性水平,而3班教学时间相对较长,故达标成绩达到显著性水平。
实验后优生、差生技评效果对比结果
表5 教学实验后优生、差生技评效果对比表
技术名称 1班优生提高率 N 2班优生提高率 N 3班优生提高率 N 1班差生提高率 N 2班差生提高率 N 3班差生提高率 N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评 28.32% 10 24.36% 11 42.81% 11 35.24% 10 32.12% 9 68.30% 9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评 30.54% 10 28.32% 11 52.48% 11 82.65% 10 81.78% 9 92.03% 9
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技评 53.23% 10 45.48% 11 78.23% 11 82.55% 10 67.54% 9 112.05% 9
从表5可知,在进行教学实验后,在有进行尝试教学的进程中,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其各项技评成绩的提高率均高于常规教学过程的学生。这表明:尝试教学法的教学对优生和差生掌握动作的质量均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整个实验结果表明,尝试教学法的运用,对提高高中篮球选项选修技术课教学效果和质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三个班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持肯定态度。分析与讨论 尝试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以及尝试精神和尝试能力。学生先自己从
教师的讲授中,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课外数据等,初步进行尝试。在篮球课内,检验尝试结果,巩固尝试过程中获得的新知识。“尝试教学法”鼓励学生“试一试”,会使他们养成敢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对于不懂的事物、不会做的工作都能有“让我试一试”的精神,这种敢于尝试的探索精神是极其可贵的。尝试教学法改变了过去依赖教师全盘授与和灌输的被动局面,真正做到学生主动尝试、主动参与,从而培养他们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自觉锻炼的能力,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现代化素质。
尝试教学法促进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 增强学生的体质。这是因为“在紧张的智力活动中能感到
满足,他们以解决难题为愉快,可以说他们正迎着他们应当了解的新事物前进”。也就是说,“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教学的开始学生就对提出的问题,动作技术技能出现探求心理,学生的心境已转到对动作的不断尝试体验上,学生对学习与练习表现出空前的热情,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运动欲望,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尝试教学法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助于活跃
课堂后气氛,增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谊。在尝试教学中,使学生具有好奇心、好胜心以及自我表现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试一试探索的办法,能使学生乐学、好学,主动求索,有动力和乐趣,使演的注意力、思维、意志、情绪处于最佳状态,“学生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在学生整个尝试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教师不同形式的“教”,也就是教师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篮球教学,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活泼,遵守纪行,关系融洽,互帮互学,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同学们在这种团结、紧张、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友谊。
尝试教学法的教学适合不同 层次的学生掌握技术, 更有利于中差生的提高。尝试教学法对优秀生
不会有问题,因为该教学法本身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对于中差生是否也适应呢?有些教师认为中差生理解能力差,取把材料嚼得很细喂给他们。越是这样,他们就越是不肯支脑筋,越是觉得没有学习兴趣,越是无法提高学习成绩。心理学实验表明:中差生也具有自尊心、好奇心、好胜心,他们也喜欢挑战,他们对烦琐的讲解也会感到厌烦。学会看书,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这正是中差生最缺乏的素质。“尝试教学法”要求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及早发现困难在哪里,然后听老师讲解,这样,他们既学会了学习,也学会了思考,成绩也就提高。结论与建议5.1 结论
5.1.1 “尝试教学法”对篮球课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显著的。尝试教学法的运用使学生在技评测试方面明显优于没有运用的,并使学生对技术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在达标方面取得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自学能力和尝试能力。
5.1.2 “尝试教学法”在青少年篮球教学中的合理恰当的运用,不但使学生学习动作技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更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恰当的体育活动中既掌握了动作技术要领,学会了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又发展了智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智力。
5.1.3 在实验中,5.1.4 还存在教师对尝试教学法的运用和操作,5.1.5 学生对尝试教学法的适应和接受等问题,5.1.6
有待进一步研究。
5.2 建议
5.2.1 加强教学研究,5.2.2 不5.2.3 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5.2.4 更新教育观念,5.2.5 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到教学过程的
每一个环节之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5.2.6 在教学过程中,5.2.7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不同5.2.8 的教学对象下的主导作用。
5.2.9 在教学过程中,5.2.10 要多加引导学生多想多问,5.2.11 以提高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