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运会上的歌唱祖国是林妙可唱的吗
2.奥运会开幕式有哪些规定内容?
3.有谁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点火方式
4.让世界震撼的中国奥运会
奥运会上的歌唱祖国是林妙可唱的吗
北京奥运会上,童声演唱的《歌唱祖国》曾经令全球观众无比感动。虽然我们看到的是可爱的林妙可,但幕后献声的,却是7岁的小姑娘杨沛宜。
前晚,杨沛宜被《新周刊》2008新锐榜评为“2008最美的声音”。颁奖典礼上,她再度演唱《歌唱祖国》(如小图),小姑娘天真可爱,歌声清澈依然。
杨沛宜现在是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11班的学生。前晚颁奖活动结束后,她的爸爸杨慧松接受了记者专访。杨爸爸告诉记者,杨沛宜最大的愿望,并不是当歌手,而是当一名老师,杨爸爸说:“她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普通的孩子”。
做“替声”没有不开心
奥运会后,当《歌唱祖国》被爆真正的演唱者另有其人时,几乎所有的网友都为杨沛宜打起了抱不平。不过前晚,小姑娘爸爸言及此事,却不觉得有何委屈:“其实当初沛宜被老师选中唱歌,还觉得挺好玩的,觉得能唱上奥运会特别有意思,虽然导演安排她不露面,小姑娘当时有一点点遗憾,但很快就忘了,觉得有自己的歌声也挺不错的。”
事后,为杨沛宜鸣不平的言论一度充斥网络,但都被他的父母“屏蔽”,完全没让她知道。杨慧松说:“我觉得她不应该过早的计较这些,就像当初孩子说的话,在奥运会上有我的歌声就满足了!”
奥运会开幕式有哪些规定内容?
奥运会开幕式内容包括基本仪式和富有民族特色的体操及大型体育文艺表演,其基本仪式包括以下固定程序:
1、奥运会组委会宣布开幕式开始,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组委会在运动场入口迎接东道国国家元首,并引导他到专席就座;
2、各代表团按主办国语言的字母顺序列队入场(但希腊和东道国代表团例外,按惯例希腊代表团最先入场,东道国最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则是按照简体汉字笔画顺序排列入场);
3、奥运会组委会讲话;
4、国际奥委会讲话;
5、东道国国家元首宣布奥运会开幕,奏《奥林匹克圣歌》,同时奥林匹克旗以水平展开形式进入运动会场并从赛场的旗杆上升起;
6、奥林匹克火炬接力跑进入运动场,最后一名接力运动员沿跑道绕场一周后点燃奥林匹克圣火,放飞鸽子;
7、各代表团旗手绕台形成半圆形,主办国的一名运动员登上讲台,他左手执奥林匹克旗的一角,举右手宣誓;
8、主办国的1名裁判员登上讲台,以同样的方式宣誓;
9、演奏或演唱主办国国歌。
上述固定程序结束后,由东道国进行大型体育文艺表演。一般而言开幕式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型体育文艺表演的效果。
有谁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点火方式
张艺谋曾说,要利用整个体育场,根据鸟巢的特点去构思,要做到“天人合一”,并且张艺谋还无意中透露“根据开幕式点火方式的创意,我们就对施工中的‘鸟巢’提出了要求,并特别安装了我们的东西。” 据这位设计者说,当初他们在设计鸟巢时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就找过他们,要求他们对设计方案进行一些小的修改,因为考虑到鸟巢建筑的安全性,所以当时他们并没有答应,但后来说修改并不会对鸟巢的主体造成影响,只是在鸟巢的顶端安装一些设备,用于点燃圣火,他们才答应了体育总局的修改要求。 这位设计者还说,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提供的图纸分析来看,在鸟巢的顶端安装那些设备是一些火焰燃放喷射器及安装槽,从安装的形状来看酷似一巨龙。这位设计者说,点燃圣火的方式很可能是先由运动员点燃某一点,继而这一点引起鸟巢顶端四圈的火焰,而火焰又将巨龙托起,最终会从巨龙的嘴中喷射出一个火球,继而将圣火点燃。但是他又说,点火方式是否真如他们所想的那样,他们也只是根据安装的那些设备与形状猜想的,并不一定准确。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对现代中国人来说,龙的形象更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人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此次用“龙吐火”的方式点燃火炬也寓意着“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五千年伟大历史的象征,是崛起的伟大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大胆创造、诚信和谐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 (文/丑乙) 奥运开幕式拢共分四步 东亚讯 张艺谋透露,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分4个仪式,分别是开幕式仪式、文艺表演、运动员入场仪式和最终的奥运会火炬点燃,总时间将持续3个半小时左右。其中,文艺表演将占到1个小时左右。 文艺演出的内容主要包括3个“展示”:展示中国5000年的灿烂文化,展示中国当代的精神面貌,展示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人宽广的心胸。早在去年,开闭幕式团队完成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四个仪式的创意方案后,排练和制作将成为团队2008年的重点工作。 张艺谋还表示,3月1日,奥运会开幕式将展开大规模排练。6月10日,开幕式排练将移师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7月10日,开幕式将进行首次带妆彩排,也就是进行连贯的整场排演,随后这样的排演将不断反复进行。 刘翔姚明各展所能 据悉,开闭幕式部每天都能收到几十封群众来信,其中大部分是为开幕式点火方案出谋划策的。热心群众的方案花样迭出、稀奇古怪,有的建议用北京“二锅头”点火,更有奇思妙想,建议让“嫦娥一号”带上火炬到月球上去点火的,可见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点火人:许海峰 点火方式:吊一顶天灯在火炬上方,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许总教练一枪命中,天灯缓缓落入火炬池,点燃圣火。 注意要点:许总有可能年老力衰,枪法有所退步,为求保险起见,建议给他一把,这样就八九不离十了。 点火人:刘翔+姚明 点火方式:刘翔手持火炬,以跨栏方式飞速跃上点火台,点燃姚明手中火球,姚明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火球扣入大火炬盆中! 注意要点:为防止运动员被灼伤,姚明手里的火球最好用低温磷火。 点火人:李宁 点火方式:李总脚尖上摆放一碟火种,一路托马斯蜷旋加单臂慢起手倒立,蹭到火炬池前,一个直体后空翻180度,把火种甩入火炬池。
让世界震撼的中国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必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宝贵遗产承传下去。但是,为了这场三个小时的演出,有多少人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努力。近两万名演员、数百名艺术家和科技人员,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不分酷暑严冬,无私忘我地投入到这台令世界瞩目的演出的排练中。就在开幕式的前几天,我们终于见到了一些隐姓埋名默默工作的部分主创人员和演员,我们听到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下面就是他们的讲述:
张和平(开闭幕式运营中心主任):
从2005年3月成立开闭幕式部,就开始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征集创意方案。2006年5月,5家团队进行了最后的陈述。经过专家集体慎重投票,才选定了以张艺谋为总导演,张继纲、陈维亚为副导演的创作团队。
2007年8月得到国际奥委会的认可。紧接着就进入排练和制作阶段。2008年在北京大兴建立训练基地,3月,大规模排练开始;6月中旬,在“鸟巢”完成第一次合成;7月16日,第一次带妆彩排在“鸟巢”进行,修改一直持续到8月5日最后一次预演。
朱虹(开闭幕式副部长):
这次演员涉及到全国80%的省市自治区文艺团体,包括文化部、教育部、广电系统、部队文艺团体等等。人数达1.8万人。参加表演的有一个女孩叫浦阳,来自四川地震灾区。地震造成的山体塌方把她家所在的一个小山村全都埋在了地下。全家没有合影,但这个女孩坚持了下来。参加演出的人员都是志愿者,他们每天的饭费只有30元。
这次设备上也是空前规模。电脑灯就用了3000个,场内布置的音箱用了300个。充分体现了数字化、信息化和多媒体。
陈维亚(副导演):
我们从创作之初就定下基调——“让中国骄傲,让世界震撼”。我们导演组经过讨论,认为4个因素将决定是否成功:1.充分展示奥林匹克精神;2.寻找到合适的表演符号,展示出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内涵;3.新颖富有创意;4.永远让人难以忘怀的点火仪式。
充分做到集思广益。在“梦想”一场,地球造型就是请来外国专家帮助设计完成的。很多人为此付出了心血。
于建平(开闭幕式技术制作组组长、神舟七号飞船副总设计师):
开幕式用了130多个吊杆,空中钢索长度达到55公里。大量高新技术运用到开幕式的表演中。LED显示屏达到22米乘以47米,用它组成的历史画卷堪称一绝。从地下升起的地球是柔性的,而演员站在地球上表演,也绞尽脑汁,涉及到材料、电脑、信息等多方面的高科技运用。空中表演都是用计算机编程后完成的。
高新生(文字编剧):
开幕式使用画卷来展现中国的历史。这幅画卷贯穿整个主题。特别是我们设计的这幅画不仅仅在文艺表演中,它也和开幕式的整个仪式融为一体。这幅画平铺在地上。所有参加开幕式的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员都要从上面经过。他们脚下蘸着五彩颜料,就会在画布上留下一个一个脚印,从而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体现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
姜钢(分场导演):
由于导演构思奇特,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很多难点。比如“文字”一场。为了表现四明中的活字印刷术,试验了多次,最后确定用人体加道具组成8块字模。而演员拿到道具时,已经到了今年7月,时间之紧,可想而知。演员为了一升一降表现各种图案的和谐一致,要执行893道口令,每一个都不能出错,他们又躲在道具里,看不见外面,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孙育鹏(缶阵导演):
各个开幕式一般都用鼓阵。但导演就想标新立异,不用鼓但同样要表现出万鼓齐擂的气势。于是想到了古代的青铜器“缶”。为了体现整齐划一,演员身高要求在一米八到一米八五。更令人叫绝的是我们倒计时是用缶上面的发光LED来显示的。一些看过预演的外国专家赞不绝口地说:“你们用这样的方式表现时间概念是从未有过的。中国人就是聪明!”
蔡国强(视觉总设计师):
这次烟花表演将创造历史。我们在天空中打出29个大脚印的礼花,从永定门一直走到“鸟巢”,每个脚印在空中停留5秒,然后化作满天繁星落下。在“鸟巢”上空我们用焰火打出五环,打出笑脸,都是让人拍案叫绝的奇思妙想。但为了完成,我们联合科技部一起进行技术攻关。做到既没有污染,又没有烟雾,大家费尽了心思。
赵洪武(梦想的编导):
为了在“地球”上的表演,特别是演员要倒着表演费尽了心思。解决了技术问题,表演又成为难关。参加演出的演员来自河南和山东的三所武术学校,刚开始不要说走,就是倒着几分钟,演员也吐得不行。从倒立到倒着行走,共有400人参加最初的排练,后来筛选到120人、80人,最后确定60人。
被淘汰的小演员练了几个月最后不得不离开,他们是哭着走的,我们看着心里也特别难过。这些演员习惯了倒着、斜着走,后来从球上练完下来,他们走路都不由自主的斜着身子。
就是这样,他们走到了今天。开幕式上,他们用奇特的构思、无比美妙的表演征服了全世界。正像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光荣属于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