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乒乓球国家队队员使用直拍的越来越少
2.业余高手碰到国家队的直板高手,会是什么样的体验
3.马琳号称“天下第一暴”的中式直拍前三板到底强在哪里?
4.什么胶皮适合直板横打
5.中国乒乓球长胶选手都有哪些?底板胶皮的配置是什么?
为什么乒乓球国家队队员使用直拍的越来越少
直板的掌握难度大,直板板型的调整通过拇指和食指的调整。攻球时拇指扣住底板,食指放松;推挡时食指扣住底板,拇指放松。而横板板型调整则通过手腕控制。
此外即使是用了横打,直板反手在远台仍是软肋。
业余高手碰到国家队的直板高手,会是什么样的体验
业余高手碰到国字号的直板正胶,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呢? 这里的业余高手指的是在自己打球的小圈子里能有前三的水平,在一个1000人的单位也可以获得单打冠军。积分大致在1700~1800,比较熟练的掌握乒乓球的各项基本技术,有一定的战术素养和比赛经验。那么这样的“高手”碰到国家队的直板正胶会如何呢?感觉对方无所不能!首先的感觉是,对方速度极快、旋转极强、无论自己把球打到什么地方都会被对方较为轻松的回来。即使对方在比较被动的情况下,也能回出质量很高的球!
其次质量太高,即使是简单的搓球过来,基本都很难回过去,旋转太强。发球旋转极强,看不清旋转、甚至落点国家队直板的发球实在,先别说旋转看不清,落点都闹不明白,经常预判的点要靠后几公分(顺旋、逆旋强),而且十分突然。然后就算判断清楚了旋转的类型,但旋转的强度依旧不了解,还是会出界或者下网。接发球全拧拉,随时准备暴挑接发球拧拉真是容易,无论你发到球台的哪一个落点,都能拧起来或者直接上手;拧拉过来的球落点刁钻,而且旋转很强;特别是侧旋,经常从球台的侧边回球出界。
还别不信邪,无论你发得多短、多低、多柔不好借力,国字号的直板都能拧;而且稍有冒高,就直接暴挑。速度快得惊人对手速度太快。因为国手的回球质量高,往往要花费很高的精力和较大的动作才能把球接过去,但对方速度更是迅捷,这边还没还原,他的下一板就过来了,疲于招架。国手就是国手呀!
马琳号称“天下第一暴”的中式直拍前三板到底强在哪里?
马琳的前三板强在精细、暴力、骗招
1)所谓精细,指的是马琳手上功夫独到,可以体会到手指用力的区别,可以在发力过程中调整,二次反应极快。对下旋球的判断极其准确,被刘国梁誉为对下旋的理解是国家队的第一人。
2)所谓暴力,指的是马琳抢攻上手,暴挑和暴冲是马琳的两大杀器,暴挑主要针对台内球,爆冲主要针对出台球。这两大杀器马琳都能做到:看对手动而动、发全力和加保险、动作骗过对方的防守角度。许昕也能暴挑,但队内的教练表示,许昕手上功夫不如马琳,加保险和不加保险区别不大,冗余值较低。
3)所谓骗招,指的是马琳很多小动作都起到了干扰对方判断。就说发球吧,曾经有一次省队苗子集训,马琳就站在对面发球,告诉接发球的队员,我发的是不转球,但十几个队员还是要吃发球。为什么?因为马琳即便告诉对手是发的不转,但马琳的动作实在是太逼真了,大家都情不自禁的当作下旋接。
我曾经去国家队观摩过,就在马琳身后看马琳发下旋和不转,盯着看都看不出来。我至少也是一个开球网2100分的选手,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可见马琳的功底有多深。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同意我观点的请点赞,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评论,说出您的想法。
发球变化莫测,抢攻套路防不胜防,侧身爆冲斜线为拿手绝活。当下,发球变化最为诡计多端的为日本选手伊藤美诚。伊藤的生胶打法贵在抢攻前三板,相持能力偏弱,因此必须靠多变的发球来争取主动。但伊藤的发抢与马琳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1.马式发球被称为“魔鬼发球”,侧身爆冲为乒坛一绝。 作为超一流直板选手,马琳能够在乒坛屹立这么多年,在“二王一马”中占据一席,他的发球是相当出色的。王励勤为横握球板,正、反手弧圈球进攻力量极为突出,因此他在发球上的变化上很少,就是跟你拼相持的板数;王皓虽然也是直板,但他拥有天生的、童子功般的直板横打技术,发球的变化在他的技战术中占比也偏少。而马琳则不同,马琳几乎是“单面攻”,反手以推挡、侧切等为主, 如果在发球上不动脑子、不增加变化,那他以长球开路的话,很可能就会被横板压住反手。
在网上流传极广的是,马琳发正手位的超短、超转的下旋球。这个球又短又转且不出台,发出的球由于旋转强烈还有“往回倒”的运动轨迹。像这样的球一般人很难直接上手,如果你搓一板过度,那马琳会立马用正手来抢冲。 就是依靠这些多变的发球,马琳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抢先上手的机会。 特别是他发完球之后的侧身正手爆冲,简直就是乒坛一绝,其杀伤力基本上“一板过”。
2.小球控制极为细腻,落点分配极为刁钻。 除发球之外,马琳的台内小球控制也是其前三板优势之一。 像马龙接发球摆短,把小胖锁死在台内一样,马琳是台内小球控制的绝顶高手。 如果说正、反手明打明地摆开来打,马琳与王皓、王励勤是不占上风的。正是由于这些变化莫测的台内小球技术、落点分化让马琳在前三板上就破坏掉了对方的进攻意图,反而是在台内抢先挑打。 台内爆挑也是马琳前三板的重要得分手段, 由于直板握拍灵活,马琳台内爆挑力量大、速度快、角度刁,往往也能一板挑死对手直接得分。
台内横板爆拧技术快速发展,马琳逐渐失掉了前三板抢攻优势。与许昕在中远台打相持不同,马琳把国乒传统直板近台快攻推到一个顶峰。但随着张继科等台内反手拧技术的成熟、运用,马琳千变万化的前三板也开始走向没落。
1.横板台内拧技术更为先进,马琳单面攻已无优势。 之前,与王劢勤、王皓抗衡多年,横板在台内拧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更为成熟的阶段。直到张继科的出现,横板也可以用“拧”的方式把手伸进台内来攻击。张继科台内拧的质量极高,旋转、力量及弧线让马琳很容易被限制在反手位,而如果你使用侧身攻的话,那张继科又可以拧正手大角。 特别是在使用有机胶水、大球之后球速减缓,球员之间的对抗已形成为正、反手的暴力相持。
在这样的状况下,马琳的前三板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即便是相持能力超强的许昕,现在也被王楚钦、樊振东等人直接拧在反手位,正手的杀伤力被限制。 许昕在与欧洲球员弗郎西斯卡、皮切福德等人的较量中,反手位被逼得只有放高球来被动挨打。 应该说,马琳、许昕这种顶尖的直板选手都要退出 历史 舞台了。
什么胶皮适合直板横打
胶皮适合直板横打的要属王皓的反手配置。
1、SRIVER的胶+大巴的海绵国家队主力中最奢侈的,两个都是绝版。
2、王皓无机胶水以前是用天罡的,小日本造的,是直拍横打专用,发力、旋转、速度那是很牛X的。我同学以前就有一块。?
3、如果是初学直拍横打,推挡还是很多。那就用亚萨卡AD套胶,一般大点的国球专卖店都能找得到。 还是建议用天罡,不过买软点的。好控制,利于制造旋转。39°就很可以了。
扩展资料:
胶皮反胶
1、其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适合弧圈型或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由于击球稳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学者首选的类型。对于专业选手而言,又有多种不同性能的反胶海绵拍供选择,如胶皮粘性强、配套的海绵软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
2、反胶海绵胶皮是直、横拍选手目前最常用的胶皮,几乎100%的欧洲选手均用此种胶皮,亚洲选手也有近80%选手使用。因为这种胶皮比较好地兼顾了速度与旋转的要求。
3、目前国际超一流选手中,绝大部份都使用反胶胶皮。如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塞弗、王楠、张怡宁等,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孔令辉、邓亚萍、李菊等,直握拍的王皓、马琳、柳承敏等,他们都是清一色的是正面或二面均为反胶胶皮。
百度百科-胶皮
中国乒乓球长胶选手都有哪些?底板胶皮的配置是什么?
楼主你好;
(一)中国乒乓球长胶选手有;世界长胶选手第一人张燮林;还有陈子荷,丁松和侯英超,还有范瑛。以及‘韩国的朱世赫都用过长胶
但用这种胶皮打球,不但对方失误多,己方也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乒乓球的观赏性和性。1998年5月,国际乒联在南非德班市召开理事会,以19票对18票,作出关于禁用使用长胶的决定,并对正胶作出高度与直径之比不得大于1:1的规定。少年运动员千万不要用长胶,一方面长胶难掌握,另一方面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错误的定型。中国乒协早已明文规定少年比赛一律不得使用长胶。
(二)关于不同长胶打法应该如何配置您的乒乓球拍;
1、防守型长胶打法一般选用比较软的乒乓底板配防守型胶皮,加不加海绵都可以。
2、综合型或一般进攻型长胶打法最好用全面加强型(ALL+)底板或者快攻型(OFF)底板,进攻更多就加海绵,不加也没问题,但性能有所差别,合适就好。
3、快攻加强型(OFF+)及更快的底板最好加0.8或以上的海绵,以打进攻为主。而且在该型号中尽量选形变稍好一些的乒乓底板。
4、初学者最好用全面加强型(ALL+)底板或者快攻型(OFF)底板并加0.8~1.2海绵的配置。
5、进攻型或综合型长胶打法底板选用的基本标准是厚(6mm左右,底劲足)、硬(ALL+~OFF+)、重(单板重量90克左右,整体170~180克)、挺(要有一定的刚性)、弹(要有一定形变)的纯木(手感与控制好)为最佳。
6、乒乓器材配置的基本程序是:先根据自己的打法类型选用自己适合的胶皮(试用或看评测),再选合适的底板,然后用海绵的厚薄来乒乓球拍调节性能,直到顺手。
好了,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纳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纳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 ^_^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