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大国崛起到付不起奥运账单 巴西到底怎么了
2.奥运会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3.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中国的经济形势
4.2008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什么?吉祥物是什么?
从大国崛起到付不起奥运账单 巴西到底怎么了
但如果将时钟调回巴西申奥成功的2009年,没有多少人会预料到巴西会没有足够的财力来举办2016年奥运会。那时候的巴西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美好:进入新世纪之后经济持续高增长,GDP位列世界第八,是7年前的3倍多。适逢主要的竞争对手美国、日本、西班牙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遭到重创,受损较轻的里约热内卢在2009年轻松取得夏季奥运主办权。
从“金砖之国”到负面缠身,过去几年的巴西到底怎么了?整理了过去20多年巴西的主要经济数据,在里约奥运开幕前,粗线条的回顾桑巴之国过去二十多年跌宕起伏的历程。
当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JimO'Neill)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将巴西列入其中时,似乎没有太多人会相信随后的10多年巴西会经历如此高的增长。在那之前,巴西正经历着持续的衰退:2001年的GDP比1996年下跌了超过三分之一,2002年再度负增长超过9%,巴西几乎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代名词。
奇迹在绝望中产生。2002年之后,巴西经济开始腾飞。2008年时GDP逼近1.7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八。即便是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也没有终止巴西的增长势头。尽管在2009年遭遇了负增长,但随后迅速恢复。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1年巴西的GDP总值达到了2.61万亿美元,位列世界第六。比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的2007年几乎翻倍。
在次贷危机中,巴西甚至被看做是避险之地。当申奥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日本、西班牙在次贷危机中遭受重创之时,受损轻微的里约热内卢在2009年轻松取得夏季奥运主办权。
在获得奥运举办权的三年之后,巴西的坏日子突然降临。2012开始,巴西陷入持续的负增长。2015年巴西GDP为1.77万亿美元,较2011年减少32.12%。当前,巴西正经历1990年以来最严重经济衰退,在支付奥运会的花销上开始有心无力。
其实早在巴西的“黄金十年”中,今日危机的因素早已潜伏。自然丰富的巴西,经济出现“荷兰病”现象。严重依赖农产品、矿产品等大宗初级商品出口,而制造业萎靡不振。在GDP最高的2011年,巴西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农业5.11%,工业27.19%,服务业67.7%。工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不足三成,而其中扛大梁的还是出口。
巴西经济对出口极度依赖,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例由1990年的11.27%上升为2015年的20.43%。当前,巴西的大豆、咖啡、蔗糖等农产品出口量常年稳居世界前两位;铁矿石产量占世界的20%,仅次于澳大利亚;产油量则位居世界第十一位。这几大品类占巴西出口总额的近一半,工业出口对巴西的贡献微乎其微。
近年来世界经济放缓,大宗产品交易价格下降,使得国际贸易量减少。这对于依赖自然的巴西,无异于灭顶之灾。巴西外贸秘书处数据显示:2015年巴西进出口贸易额为3625.83亿美元,较2011年下降24.82%。这直接拖累了巴西的整体经济,而孱弱的工业无法为经济提供必要的支撑。
经济下滑导致了巴西失业率猛增,作为巴西第二大城市的里约热内卢首当其冲。
巴西三家著名的公司淡水河谷、巴西石油公司和巴西电信总部都位于里约,去年三家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2078.26亿美元,占巴西GDP的11.71%。
但过去几年这几家里约的支柱企业日子都相当难过。作为巴西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营收自2011年开始,惨遭四连跌。2015年营收259.22亿美元,不足2011年的一半。巨额亏损121.29亿美元。2014年开始巴西石油公司出现近十年来首次亏损,并且被曝出了行贿丑闻。
巴西电信的情况更加糟糕,过去两年的亏损金额超过56亿美元,深陷债务危机。今年6月份向里约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经济不景气,大公司亏损破产,直接导致巴西失业率急剧攀升,里约等大城市也不例外。下图是面包财经根据巴西官方数据整理整理的六大城市失业率。
根据巴西国家地理与统计局数据显示,里约等巴西六大城市失业率由2011年的4.7%上升为2016年2月份的8.2%。六大城市失业人数由113.31万人上升为201.47万人。
自2009年申奥成功后,巴西曾大力刺激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并且大举整顿贫民窟,打击黑帮组织,治安一度大有改善。但在经济下行,企业破产,失业人员增多的同时,过去两年物价飞涨,使得巴西之前为奥运会安保做出的努力破产。
伴随着2002年之后的经济腾飞,巴西的通货膨胀一度得到遏制。CPI同比涨幅从2003年的14.72%逐年下滑,2006年之后长期维持在5%左右。但去年物价开始飙升,CPI涨幅突破9%,其中居民支出中占比较大的住房、食品、交通、医疗卫生同比远高于这一比例。下图是面包财经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绘制的巴西历年CPI走势图。
失业增加而物价飞涨正是里约等城市治安恶化的温床。里约州公共安全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里约州发生谋杀案1715起,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发生抢劫案38461起,增长23.7%。
此外由于财政收入不足,巴西ZF决定缩减5%-20%的奥运费用,其中就包括5.5亿美元的奥运安保投入。当劫匪在大街上肆无忌惮的抢劫时,里约的警察正在警局门口为4个月没发工资而抗议。
频发的运动员、游客和媒体被抢劫偷窃背后是突然陷入困顿的巴西和里约经济。桑巴的热情,似乎难敌遭寒流的经济。里约,能够好好约吗?
奥运会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举办奥运会可以产生出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近年来,对绿色奥运的强调,使举办奥运会成为环境保护的促进因素,从而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奥运会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奥运会对市政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奥运会具有国际性、综合性和大型化的特点,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的参与和协作,于是也就带动了各相关部门,特别是旅游、电子、通讯、体育用品等产业部门的发展。不仅如此,举办奥运会还为一个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奥运会组织者开始按市场经济的规律举办奥运会,奥运会对举办国的经济发展显示出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的:
举办奥运会的直接经济效益
1、国际奥委会给奥运组委会的拨款
近年来,由于国际奥委会营销的成功实施,分配给奥运会组委会的份额十分可观,一般占到组委会预算的60%。这主要来自以下两种渠道:
1)奥运会电视版权收入。出售电视版权是国际奥委会最大的一笔收入。2002年以前,电视版权收入的60%分配给奥运会组委会,如1998年长野冬奥会组委会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因此分别获得4.45亿和7.91亿美元。为了使更多的经费用于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国际奥委会作出决定,2004年后奥运会组委会得到电视版权的收入将由60%降为49%。但是,由于电视版权售价的上升,如2008年奥运会电视版权预计售价为16.亿美元,主办城市分得的金额数量仍然呈增加趋势。
2)国际奥林匹克营销。1985年3月28日国际奥委会与设在瑞士的国际体育和余暇营销公司(ISL)签订协议,开始实施该,即著名的“TOP”。该以4年的奥林匹克周期为界,已经连续实施了4期,即TOPI(1985~1988)、TOPII(1989~1992)、TOPIII(1993~1996)、TOPIV(19~2000)。目前正在实施的是2001~2004年的第5个奥林匹克营销(TOPV),实施该的公司由原来的国际体育和余暇营销公司改为设在美国俄亥俄州的梅里迪安管理公司。参加该的均为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柯达、IBM、施乐等。该收益可观,如TOPIV收益5.5亿美元,其中2亿美元分给悉尼奥运会组委会。
国际奥委会从其出售电视版权及全球专营权的收入中拨出11亿美元给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占其预算的60%
2、奥运会组委会的商业开发
1)出售门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共售出约1100万张门票,平均票价40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门票收入高达5.51亿美元。
2)发放营销许可证。国家奥委会和奥运会组委会发证给商家,准许其在产品上使用奥林匹克标识。获得该证的商家需将其产品10~15%的营销额上交国家奥委会和奥运会组委会。许可证主要用于纪念品领域,如钥匙链、装饰品、汗衫、遮阳帽等。历史上,奥林匹克许可证一般是短期的,仅限于奥运会主办国。在筹备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和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决定将获准的各种产品推向世界市场,在100多个国家销售,从而使这一商业活动国际化,营销额估计为10亿美元,国际奥委会与悉尼奥运会组委会从而获得5000~6000万美元的收入。
3)发行奥林匹克纪念币和纪念邮票。1951年芬兰为筹办次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发行了面值500芬兰马克的银币19000枚,首开现代奥运会纪念币的先河,这也是一种无需增加税收而集资的办法,为后来的历届奥运会组织者所仿效。
1895年在筹办首届现代奥运会时,希腊以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为题,设计了8种图案共12枚一套的奥林匹克纪念邮票,以筹集资金。从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开始,发行奥运纪念邮票成为惯例,成为奥运会主办国一项稳定的经济来源。
澳大利亚本土的营销,包括本国的赞助商、出售门票、发放经营许可证等,产生近11亿美元收益,超出其申办目标3.79亿美元两倍多。
举办奥运会的间接经济效益
举办奥运会可以促进关联产业,如通讯、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从而产生出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年9月美国经济研究协会调查了洛杉矶奥运会对南加利福尼亚地区经济的影响后发现,奥运会对这一地区的经济促进作用高达32.9亿美元,远远超过1962年西雅图的世界博览会和1982年诺克斯维尔的世界博览会。这两次博览会各历时6个月,总经济效益分别为10亿和15亿美元。巴塞罗那筹办1992年奥运会时,正处于西班牙从80年代全国范围的经济危机中开始复苏的时期。筹办奥运会明显地加速了经济复苏。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给美国带来的经济效益在6年间(1991~19)约为51亿美元。1998年长野冬奥会,营销获得5亿美元收益,超过原来预期的5倍。据澳大利亚旅游部报道,2000年来澳的旅游者增加了11%,同年9月份悉尼的旅游者增加了15%,在11万名专程为奥运会而来的国际旅游者中有88%会成为回头客,在奥运会结束后的4年中,澳大利亚还会增加110万观光者。由于举办了奥运会,预期奥运会结束后澳大利亚2001年的出口收入会增加5600万美元。美国经济学家估计,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将给犹他州带来近20亿美元的收益,会使当地的餐饮业、旅馆业、汽车租赁业等行业的收入每年提高10%,直到2005年。
近年来,对绿色奥运的强调,使举办奥运会成为环境保护的促进因素,从而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如悉尼奥运会用循环用水系统,每年可节约用水85亿立方米,就地处理了400吨污染物,在奥运会期间减少3万吨温室气体的排放,50%的能源来自太阳能,开辟了830公顷绿地,比亚特兰大奥运会少用了1600万张纸。
奥运会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筹办奥运会的七年中,各种体育、交通、通讯、服务等设施的营建需要投入大量劳力,因此,奥运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举办国,特别是举办城市失业人口的压力。如洛杉矶奥运会创造就业机会共2.5万个,汉城奥运会给3.4万人提供了工作。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预计会增加2.3万个全日制就业机会。
奥运会对市政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汉城为举办第24届奥运会,扩建了国际机场,整修了公路,治理了汉江,改善了城市环境、下水道和水质管理,并开展了防止公害等工作。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改善城市环境和设施,约耗资362亿比塞塔,建成了5公里长的海滨沙滩,改造了港口,修建了两条环形公路、两条隧道,改建了飞机场,改建了城市的排水系统,建成了提供水、电、气和电话服务的网络。1989~1992年,巴塞罗那的道路设施增加了15%,绿化带和海滨旅游区增加了78%,人工湖和喷泉增加了268%。
由于奥运会具有国际性、综合性和大型化的特点,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的参与和协作,于是也就带动了各相关部门,特别是旅游、电子、通讯、体育用品等产业部门的发展。
不仅如此,举办奥运会还为一个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韩国由于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其国际形象得到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进出口贸易扩大,经济、技术交流加速发展,国际信用评价部门对韩国的信用评价指数也相应提高。
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中国的经济形势
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中国的经济形势中国GDP增速11.4%,创13年来新高,中国经济连续快速增长。
一、2008年的次贷危机,是自1929大萧条之后,最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光直接造成三千万人失业,五千万人掉到贫困线以下,还波及欧洲和中东,引发了欧债危机和阿拉伯世界的革命。
这场危机发生的原因已经被充分讨论了:
1.根源是美国的居民和金融机构,杠杆过高;
2.大部分杠杆是短期的,极容易发生挤兑;
3.金融机构将抵押证券化,把债务风险扩散到了全世界;
4.监管缺失。
这些问题,虽然现在看起来显而易见,但都是后见之明,在当时,可没有被这么深刻地理解到。
二、既然危机是房地产泡沫破裂引起的,为什么房价的下跌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呢
当时美国的房价:
2004-2005年暴涨;
2006年1月登顶,之后横盘缓跌;
2006年10月开始急跌,当月新房价格中位数同比下降9.7%,全年销量大跌;
2007年春,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楼市已经繁荣不再,随后进入快速下跌通道——怎么涨上去的,就怎么跌下来了。
然而大众的认识是严重滞后的,普通人意识中的次贷危机,是在2008年9月15日雷曼破产开始的。
决策者眼中的危机,早在2007年7月就已经爆发了。
在伯南克、保尔森和盖特纳合编的著作《灭火,美国金融危机及其教训》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早在2007年春,美国当局就已经开始为次贷问题擦屁股了,同年3月,他们还在国会听证会上,就次贷问题做出过解释。
三、2008年中国举办了奥运会,奥运会对中国的意义绝不只是文化体育上的,它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通过奥运会振兴经济的我们也能找到例子,比如日本,1964年日本成功举办亚洲历史上第一届奥运会,当时的日本正好处在战后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在以奥运会为跳板下,日本于当年宣告从战后的废墟中走出,凭借奥运红利开始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最终一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中国也是如此,在08年举办奥运会后,借助奥运红利,开始了高速发展的经济,或许举办奥运会在短期来看是亏,但在长期来看是大赚。具体来看,首先08年奥运会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促进我国经济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变。
四、其次,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中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以及在扩大就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再者,成功举办奥运会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最后,对地方而言,在奥运的带动下,京津唐的巨大潜力开始凸显。得益于奥运会,全国的重点向北京地区集中,该地区及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大量升级,经济圈中的城市沿交通轴分布发。事实证明,中国成功以奥运会为跳板,开始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2008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什么?吉祥物是什么?
2008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One Dream)。吉祥物是福娃。
2008年奥运会是至今为止奥运会转播规模最大的一年,正是在这个电视转播的黄金时期,北京奥运会的总观看人数达到了45亿人次,这个数据是雅典奥运会的3倍,是悉尼奥运会的4倍,是里约奥运会的两倍多,北京奥运会仅开幕式,直播观看人数就超过了10亿人次。
还有资金投入,在北京奥运会之前,资金花费最多的奥运会是雅典奥运会的150亿美元,而北京奥运会的投资超过400亿美元,而随后的伦敦奥运会181亿美元与里约奥运的的200亿美元都差的远,这样规模投资的奥运会,可能未来几十年都不会再出现了。
而且在现场观众方面北京奥运会也创造了记录,很多原因在里面,奥运会有204个国家队伍参加了比赛,运动员人数超过10500人,几个场馆总观众人数接近750万人次。
有了北京奥运会的对比,后来的伦敦奥运会与里约奥运会都显得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在以往,奥运会都是各国城市争先恐后想要举办的,甚至不惜拿钱贿赂国际奥委会,可是从16年开始,奥运会的收入就开始走下坡路,2004年雅典奥运会更是直接导致了2009年的经济危机。
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2028年奥运会没有城市申办的窘境,当所以在一次会议中,现国际奥委会巴赫就说道:“中国北京曾经带给世界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让世界见识到了中国力量,希望中国这样的大国可以承担起重任,尝试在未来再举办一次奥运会,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都是相当不错的地方。”
扩展资料:
北京奥运会的赛事评价:
北京奥运会是所有奥运会中最好的一届奥运会。在未来应该很少有人可以做到这种程度。这不光是我个人的看法,同时也是绝大部分媒体和国际奥委会的官员们的看法 。(国际奥委会前萨马兰奇评)
北京奥运会将展示中国在过去数十年现代化和开放的成功之路上取得的成就。中国将继续在这条成功之路上走下去。我相信北京奥运会不仅是辉煌的体育,还是联系世界各族人民的节日。(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评)
通过北京奥运会,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可以相互了解,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北京奥运会也将是世界各国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机会。(加蓬总统邦戈评)
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中国和人民为筹备奥运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相信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体育盛会。(毛里求斯总统贾格纳特评)
北京奥运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相信本届奥运会一定会取得辉煌成果,并翻开现代奥运历史的新篇章。(越南前国家阮明哲评)
中国人为奥运会建设的场馆非常特别。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成为最壮观的奥运会,对此我丝毫不怀疑。(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评)
百度百科—2008年北京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