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届奥运会开幕式-39届奥运会在哪里

tamoadmin

1.奥运会和世界杯的比较

2.奥运信息 中英文对应的

3.关于奥运的详细知识

奥运会和世界杯的比较

39届奥运会开幕式-39届奥运会在哪里

世界杯与奥运会新闻报道比较初探

世界杯与奥运会,是世界上影响最广泛的两项体育盛事。相对而言,德国世界杯是距北京奥运会最近的一次世界体育大赛,做好世界杯的报道,无疑将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有借鉴意义。笔者访过4届世界杯和2届奥运会,亲身经历了德国世界杯残酷的新闻大战之后,探索比较一下世界杯与奥运会之间新闻访和报道的异同,既为世界杯新闻报道摸索经验,也为北京奥运会投石问路,抛砖引玉。

一、 影响与地位

国际足联成立的时间比国际奥委会晚,但较早完成了组织统一,进行商业化和职业化操作,所以世界杯从一开始就取得了全球性的影响力,一度成为超越奥运会的世界第一体育大赛。而奥运会则因早期国际奥委会对其发展方向、组织结构、商业运作等关键问题,出现了严重分歧而影响了发展,甚至成为冷战政治的牺牲品,多届奥运会都出现了生死存亡般的举办危机。

从新闻报道看,对奥运会的报道似乎受政治、宗教、意识形态等非体育因素影响较大;相比之下,世界杯相对单一,比奥运会更加体育化,商业化也比奥运会来得早,影响更大。奥运会在早期特别强调业余性,拒绝商业经济的入侵,使得奥运会成为了人见人怕的蚀本生意。以体育赛事价值最高的电视转播权来看,1960年第八届冬季奥运会首次出售电视转播权仅为5万美元,同年第17届罗马夏季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售价也只有66万美元;2004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收入高达14.769亿美元,大大超过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13.32亿美元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9.35亿美元。不过,雅典奥运会的纪录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被打破,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售价将达到再创新高的16.亿美元。据罗格估计,2012年奥运会电视转播费用将达到令人瞠目的33亿美元。2006年德国世界杯电视转播权收入为14.05亿美元,与雅典奥运会旗鼓相当,但据专家透露,事实上德国世界杯的转播权收入高出北京奥运会2亿美元。

德国世界杯的电视观众达到创纪录的500亿人次,雅典奥运会电视观众约为39亿人次。因此从全球性影响力来看,世界杯领先于奥运会。即使是会员协会的数量,拥有209个会员协会的国际足联也多于国际奥委会。

值得指出的是,申办奥运会的竞争激烈于世界杯。所以,从长远来看,世界杯与奥运会之间应该是一种“竞合”关系,只有两者在竞争中合作,才能更好地推动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周期与范围

无论世界杯还是奥运会,都是4年一届,这也是体育大赛的“周期表”。有专家认为,如果从世界杯、奥运会申办的酝酿、启动、竞争、成功,到赛事各项工作的筹备和组织,再到赛事举办和后续,世界杯和奥运会的新闻报道周期最长可达12年。

本届德国世界杯,从6月9日揭幕到7月9日(德国时间)冠亚军决赛,历时一月;而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奥运会的赛期不能超过16天。

世界杯赛程漫长,与不断扩军有关,首届世界杯参赛球队只有13支,现在却达到32队,世界杯赛期已到了极限。世界杯与奥运会在赛期上还有一个较大的区别是世界杯的预选赛也非常漫长,一般都有3年时间。相比之下,奥运会的预选赛一般都集中在举办年前一年举行,周期较短。德国世界杯预选赛参赛队达到了194队,比赛场次847场,上场比赛球员有8265人,观众人数更是达到了1865万人次,平均每场约2.2万人次,影响力的确非常惊人。

另外,世界杯的举办模式是举国总动员,而不是像奥运会那样,只由一座城市承担。德国世界杯就分散在12个城市举行。韩日世界杯由于两国联办,更是史无前例地将世界杯的举办范围扩大到两国20座城市。

世界杯报道是考验传媒综合实力、专业素质、战略高度、战术组织的一场持久战。而奥运会虽然比赛时间比世界杯短,但纯赛时却更为密集。奥运会多达330多枚金牌的争夺,焦点往往只在瞬间,迫使媒体必须更加精细化、快速化,奥运会对媒体的疲劳消耗,绝对不亚于世界杯。

如果以赛跑来形容世界杯和奥运会,世界杯像跑马拉松,奥运会更像是百米跨栏。

三、心态与视角

世界杯和奥运会的申办国家几乎都走了一条“先奥运会,后世界杯”的道路。在目前既举办过世界杯,又举办过奥运会(主要指影响最大的夏季奥运会)的9个国家来看,只有意大利是先在1934年举办了世界杯,再于1960年举办奥运会。事实上1934年世界杯的举办较为特殊,如果以意大利1990年举办第14届世界杯计算,意大利也是“先奥运会,后世界杯”的一种变形。

“先奥运会,后世界杯”的规律说明奥运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大于体育意义,而世界杯则相对更具体育意义。因此媒体对奥运会、世界杯报道的出发点、心态、视角也会出现较大差异。笔者通过多届奥运会和世界杯的现场访发现,国际上的著名媒体经常会派政治、经济、文化记者访奥运会,这种现象在世界杯则较少出现,因此从新闻业务角度看,奥运会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广和杂,世界杯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专和深。

从北京奥运会的情况看,国际传媒有提前“筑巢”、探路的新趋势。据北京奥组委介绍,国际传媒的“北京奥运热”从雅典奥运会一结束,就开始逐渐升温。雅典奥运会结束以来,北京奥组委已经先后接待了300多家国际传媒的1000多次访,访量之大,面之广,实为罕见。国际传媒提前进驻奥运会举办城市之早,规模之大,也超过了悉尼和雅典两届奥运会。相比之下,这种“三军未动,媒体先行”的情况在德国世界杯并不十分明显,国际传媒的提前量最多只有半年左右。

作为本国媒体,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将是未来两年的重中之重。由于中国队没有打进32强,所以国内媒体对世界杯的报道重视程度低于奥运会。

四、专才与通才

奥运会和世界杯对记者素质的要求,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如何处理专才与通才的关系。

奥运会拥有32个大项330多个小项,个人很难对奥运有项目了如指掌,即使是资深的体育记者,对奥运会的许多项目,也可能是第一次访。另外,奥运会访已经超越体育范畴本身,而应该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育领域综合性访。要求记者除拥有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还要对与体育运动相关、相连的新知识有所掌握和了解,像运动医学、知识、生物科学、建筑流派、环保理论等等,都要有所涉猎。

如果说奥运会需要通才,那么世界杯需要的就是专才。目前中国仅足球记者就有7000人之众,如果只满足于报,写消息,是无法符合世界杯的要求的。在韩日世界杯的报道中,中国媒体普遍暴露了一个通病,就是缺乏对世界杯的专业理解力和判断力,鉴于中国队首次打进世界杯,各大媒体把报道重点全部放在了中国队身上,而放弃了世界杯内外的其它报道。事实上,世界杯赛前的国际足联竞选,在国际体坛是一项比世界杯重要得多、影响深远得多的重大新闻,国外媒体无不把最精锐的力量甚至是政治记者,投入到对竞选的访之中,而这种访又最讲究专业性和权威性,如果没有专业的研究和积累,没有相关的关系网和渠道,就会出现连访资格都不知道如何申请的尴尬。

国外同行曾经批评有些中国记者只热衷于做“泛文化球迷”而不是“体育专业记者”。君不见中国记者最喜欢做的就是借足球指点江山的所谓“评论”,似乎骂得越凶、越出轨,水平就越高。这种想出名、走捷径的虚浮行为,为国外专业体育记者所不齿。笔者多次访世界杯,发现访过多届世界杯的知名体育记者都十分讲究报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具体体现就是他们非常注重数据的比较和研究,把世界杯当成一项科学来精心研究,所有的论点都有科学的论据,而不是随心所欲。这也更能体现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公正的宗旨。而他们撰写出来的报道,有许多对国际足联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足球风格的形成和改变,对足球新理论和新概念的推广和流行,产生超出新闻报道范畴的影响和效应。

年洛杉矶奥运会是中国体育记者第一次有规模地访国际大型赛事;中国记者有规模访世界杯则是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早期出国访是作为一种和荣誉,所以许多单位派出的并不是体育记者,即使是体育记者,也不具备外语、驾驶、电脑等现代化写手段。至于新一代体育记者,虽然已经国际化,但是他们的政治敏感、文化素质、个人修养却有待提高,无论是国际奥委会,还是国际足联都对某些中国记者表现出的低劣素质,颇有微辞。

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如何有意识、有、有针对性地对体育记者进行培养和使用,是中国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五、套路与应变

从记者人数看,奥运会占压倒性的优势。雅典奥运会正式记者达到空前的2.15万人,而悉尼奥运会正式记者只有1.5万人。雅典奥运会记者与运动员之间的人数比例达到了2∶1。按照国际足联公布的数字看,韩日世界杯正式记者3600人,德国世界杯上升到5000之众。虽然奥运会记者人数大大多于世界杯,但是如果按照记者与运动员的比例看,德国世界杯736名球员,每位球员平均被6.8名新闻记者包围,世界杯访的新闻密度和难度又要大于奥运会。

德国世界杯在新闻竞争方面还出现了一个历史性变化,国际足联首次将正式记者名额发放给了网站记者。而以往无论世界杯,还是奥运会,网络记者都没有访权。因此对德国世界杯,出现了空前激烈的网站竞争,多家网站为取得世界杯的各种,不惜血本,有的投入达5000万元。网站的介入,对平面媒体冲击最大。从实际效果看,由于网站对世界杯的巨大投入,又无意间救活了一大批二三流报纸,这些报纸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少的投入,直接从网上截取新闻。所以本届世界杯出现了新趋势:一是网站对体育专业报纸和主流媒体报纸的冲击,二是内容的雷同化、同质化严重。

对于众多地方媒体而言(包括相当部分的中央媒体),奥运会报道用联合体形式,已成为固定套路。雅典奥运会期间,媒体合纵连横,组成了多个媒体联合体:全国日报类联合体、全国晚报类联合体、全国都市报联合体、复合媒体联合体等等,而许多没有正式访名额的媒体,通过多种渠道,组成五花八门的记者团赴雅典访,奥运新闻大战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德国世界杯的媒体联合体大为减少,这也是由世界杯与奥运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在国际上,鉴于赶时差和抢新闻的需要,还出现了编辑部前移的新闻竞争趋势。

奥运会和世界杯的新闻大战都需要有固定的战术套路,也需要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更需要从微观到宏观的战略策划,还需要前线与后方的团队作战。记者不仅仅要对体育赛事进行最权威的报道,而且还应该具有从历史到现在的纵向新闻比较意识,从中国到国外的横向新闻比较意识,以及不同项目、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之间对比的立体式大新闻意识。单一性新闻视点将无法适应新时代和新形势的要求和需要。从分工上看,前线记者要有版面意识,后方编辑要有写构想,大新闻意识至关重要。

大新闻意识还体现在媒体中高层的新闻战略思想和指挥艺术方面。对于奥运会和世界杯,媒体都取了前所未有的集团军作战,大投入、大制作、大兵团,像2002年韩日世界杯,在韩国小小的西归浦,居然云集了中国500多名记者。许多报业集团动用了集团的各方和人才,以新闻、体育、外语、摄影、后勤等多“军兵种”组合作战的集团军,结合一批特约记者、作者、专家的强力支援,前后方共同协作,展开空前激烈的新闻大战。对中国媒体来说,世界杯的新闻大战最终是在为北京奥运会练兵、预演和热身,可以预料,在北京奥运会上,新闻竞争将会更加惨烈。

奥运信息 中英文对应的

哈哈,找了这么多,老板给点消费吧,!

火炬:torch

福娃:friendlies

志愿者:volunteer

鸟巢:bird's nest

水立方:water cube

winner 优胜者

record holder 纪录保持者

cut the record 打破纪录

record breaker 打破创造者

set a new record 创造新纪录

world record 世界纪录

champion 冠军

runner-up/the 2nd place 亚军

third place/the 3rd place 季军

medalist 奖牌获得者

gold medalist 金牌获得者

silver medalist 银牌获得者

bronze medalist 铜牌获得者

last eight 取得决赛权的八名选手

final result 决赛成绩

total points 总分

placement/ranking 名次,排名

final placing 决赛名次

medal tally 奖牌榜

lost to 败给

defeat 击败

win title 夺魁

go for gold 夺取金牌

defend title 卫冕

road to 进军

victory and ceremony/awarding ceremony 颁奖仪式

The victory ceremony for … will now take place 颁奖仪式现在开始

announce results 公布成绩

The medals will be presented in descending order-1st, 2nd, 3rd. 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顺序颁发奖牌。

raise national flag and play national anthem 升国旗,奏国歌

mount the rostrum 登上颁奖台

sportsmanship trophy 风格奖

fair play trophy 公平竞赛奖

cup/trophy 奖杯

prize money 奖金

prize/trophy/award 奖品

awarding/ to present prize 颁发奖品

title 称号

undertake laps of honor 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

国际奥委会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

申办城市 the bidding cities

候选城市 the candidate cities

申办2008年奥运会 bid for 2008 Olympics

主办2008年奥运会 host the 2008 Olympic Games

奥林匹克精神 the Olympic ideals; the Olympic spirit

世界奥林匹克日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

环境保护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北京四环路 the fourth ring road in Beijing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the city'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最后的投票 make the final vote

绿色奥运 the Green Olympics

科技奥运 the Scientific Games

奥林匹克运动会 Olympics

赛跑 race

滑冰 skating

跳水 diving

游泳 swim

举重 weight lifting

足球 \football

篮球 basketball

排球 volleyball

Aquatics(水上运动)

Swimming 游泳

freestyle 自由泳

backstroke 仰泳

breaststroke 蛙泳

butterfly 蝶泳

individual medley 个人混合泳

freestyle relay 自由泳接力

medley relay 混合泳接力

Water polo 水球

Diving 跳水

10m platform event 十米跳台

3m springboard event 三米跳板

synchronised diving from 10 m platform 双人十米跳台

synchronised diving from 3 m springboard 双人三米跳板

Synchronised swimming 花样游泳

Archery(射箭)

Individual events 个人赛

Team events 团体赛

Athletics(田径)

Track 径赛

100 m, 200 m, 400 m 100米,200米,400米

800 m, 1,500 m, 5,000 m, 10,000 m 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

110 m hurdles, 400 m hurdles 110米栏,400米栏

3,000 m steeplechase 3000米障碍赛

4 x 100 m relay, 4 x 400 m relay 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

Jumping 跳跃

high jump 跳高

pole vault 撑杆跳高

long jump 跳远

triple jump 跳远

Throwing 投掷

shot put 推铅球

discus 掷铁饼

hammer 掷链球

jelin 标枪

Decathlon 男子十项全能

Heptathlon 女子七项全能

Road events 公路赛

marathon 马拉松

walk 竞走

Ball Games(球类运动)

Badminton 羽毛球

men\'s singles 男子单打

women\'s singles 女子单打

men\'s doubles 男子双打

women\'s doubles 女子双打

mixed doubles 混合双打

Baseball 棒球

Basketball 篮球

Football 足球

Handball 手球

Hockey / Field Hockey 曲棍球

Softball 垒球

Table Tennis 乒乓球

Tennis 网球

Volleyball 排球

Beach Volleyball 沙滩排球

Cycling(自行车)

Road cycling 公路自行车赛

Track cycling 场地自行车赛

sprint 追逐赛

time trial 计时赛

points race 计分赛

pursuit 争先赛

Mountain bike 山地自行车赛

============================

奥运会Olympic Games

奥运会选拔赛Olympic Trial

国际奥委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奥运会会歌Olympic Anthem

奥运火炬Olympic Torch

奥运会代表团Olympic Delegation

奥运村Olympic Village

组委会organization committee

开幕式opening ceremony

闭幕式closing ceremony

吉祥物mascot

颁奖台podium

奥林匹克运动会 Olympics

赛跑 race

滑冰 skating

跳水 diving

游泳 swim

举重 weight lifting

足球 \football

篮球 basketball

排球 volleyball

Aquatics(水上运动)

Swimming 游泳

freestyle 自由泳

backstroke 仰泳

breaststroke 蛙泳

butterfly 蝶泳

individual medley 个人混合泳

freestyle relay 自由泳接力

medley relay 混合泳接力

Water polo 水球

Diving 跳水

10m platform event 十米跳台

3m springboard event 三米跳板

synchronised diving from 10 m platform 双人十米跳台

synchronised diving from 3 m springboard 双人三米跳板

Synchronised swimming 花样游泳

Archery(射箭)

Individual events 个人赛

Team events 团体赛

Athletics(田径)

Track 径赛

100 m, 200 m, 400 m 100米,200米,400米

800 m, 1,500 m, 5,000 m, 10,000 m 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

110 m hurdles, 400 m hurdles 110米栏,400米栏

3,000 m steeplechase 3000米障碍赛

4 x 100 m relay, 4 x 400 m relay 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

Jumping 跳跃

high jump 跳高

pole vault 撑杆跳高

long jump 跳远

triple jump 跳远

Throwing 投掷

shot put 推铅球

discus 掷铁饼

hammer 掷链球

jelin 标枪

Decathlon 男子十项全能

Heptathlon 女子七项全能

Road events 公路赛

marathon 马拉松

walk 竞走

Ball Games(球类运动)

Badminton 羽毛球

men\'s singles 男子单打

women\'s singles 女子单打

men\'s doubles 男子双打

women\'s doubles 女子双打

mixed doubles 混合双打

Baseball 棒球

Basketball 篮球

Football 足球

Handball 手球

Hockey / Field Hockey 曲棍球

Softball 垒球

Table Tennis 乒乓球

Tennis 网球

Volleyball 排球

Beach Volleyball 沙滩排球

Cycling(自行车)

Road cycling 公路自行车赛

Track cycling 场地自行车赛

sprint 追逐赛

time trial 计时赛

points race 计分赛

pursuit 争先赛

Mountain bike 山地自行车赛

============================

奥运会Olympic Games

奥运会选拔赛Olympic Trial

国际奥委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奥运会会歌Olympic Anthem

奥运火炬Olympic Torch

奥运会代表团Olympic Delegation

奥运村Olympic Village

组委会organization committee

开幕式opening ceremony

闭幕式closing ceremony

吉祥物mascot

颁奖台podium

市民奥运英语100句

I. Good Wishes 祝愿用语

1. Good Luck!祝你顺利(祝你好运)!

2. All the best!祝你万事如意!

3. He a good trip! 旅途愉快!

4. Wish you a success!祝你成功!

5. He a good day! 祝你今天开心!

6. I hope to see you soon.我希望不久见到你。

7. Congratulations! 祝贺(你)!/恭喜!

8. Hy birthday! 生日快乐!

9. I wish you the best of health! 祝你身体健康!

10. Long live our friendship! 愿我们友谊长存!

II. Asking for and offering help请求提供帮助

11. Could you help me? 你能帮助我吗?

12. Would you please do me a for? 能帮我个忙吗?

13. W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hand? 帮我个忙好吗?

14. What can I do for you? 您需要什么帮助?

15. Can(May)I help you? 我可以帮你吗?

16. Let me help you. 我来帮助你。

17. It's very kind of you! 你真是太好啦!

III. Asking the Way 问路

18.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station?

劳驾, 请问去车站怎么走?

19. Straight on. 一直往前走。

20. Go down this street. Then turn left. 沿这条街走下去, 然后朝左拐。

21. 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在第二个路口往右拐。

22. I'm sorry. I he no idea where it is. 对不起,我不知道它在哪儿。

23. Thank you all the same. 尽管如此, 还是要谢谢你。

24. Is it far from here? 离这儿远吗?

25. Yes. You'd better take a bus. 远,你最好坐公共汽车去。

26. It's about 1 kilometer from here. 距这里约一公里。

27. Excuse me, does the Bus No. 4 stop at the China Trade Center? 劳驾,

4路公共汽车在国贸停吗?

28. How long is the ride? 坐车要用多长时间?

29. It will take about 20/twenty minutes. 大概需要20分钟。

30. Thank you very much. 非常感谢。It's a pleasure. 乐意为您效劳。

IV. Shopping 购物用语

31. Can I help you? 您要买点什么?

32. Yes, I'd like to buy a book. 是的, 我要买本书。

33. Ok. Here you are. 行,给你。

34. How much is it? 多少钱?

35. It is seven yuan and fifty cents. 十七块五。

36. May I help you? 您要买什么?

37. Yes, I want to buy a shirt. 是的, 我想买一件衬衫。

38. What color/size/style do you want? 要什么颜色/尺寸/样子的?

39. A blue/red/green/yellow/white/black one. 蓝色的/红/绿/黄/白/黑

40. It's wonderful. I like it very much. 真不错。我非常喜欢。

41. All right. I'll take it. 好的, 我买这件衬衫。

42. Where can I pay? 在哪付款?

43. You can pay at the cashier over there. 您可以在那边的收银台付款。

44. Can I use my credit card? 我能使用吗?

45. Sure. Go ahead. 当然。请便。

46. Here's your change/receipt. 这是找您的钱/给您的收据。

47. Thanks for your good service. 谢谢你的热情服务!

48. Do come again, please. 欢迎再来。

49. Thank you. 谢谢!You're welcome. 不用谢。

V. Restaurant English 饭馆英语

50. May I he a look at the menu/wine list? 请给我看看菜谱/酒水单。

51. What's the specialty of this restaurant? 这个餐馆的的招牌菜是什么?

52. Are you ready to order? 您现在可以点菜了吗?

53. I'd like something spicy. 我想吃些辣的东西。

54. What do you recommend? 有什么菜可以推荐一下吗?

55. The steak sounds good to me. 听起来牛排不错。

56. I'm full. I can't eat any more. 我饱了,不能再吃了。

57. Bill, please. 劳驾,结帐。

58. Keep the change. 不用找零钱了。

VI. Time, Days and Months 时间、星期和月份

59. What time is it? 几点了?

60. It's 6∶00 o'clock. 六点了。

61.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the time? 劳驾,请问现在几点了?

62. It's half past ten. 现在十点半。

63. Excuse me, he you got the time, please? 对不起, 请问现在几点了?

64. It's a quarter to nine. 现在差一刻九点。

65. What day is it today? 今天是星期几?

66. It's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今天是星期天/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

67. What's the date today? 今天几号?

68. Today is Aug. 2nd. 今天是八月二号。

69. What month is it? 今天是几月份?

70. It's January/Feburary/March/April/May/June/July/August/September

/October/November/December. 现在是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71. When were you born? 你哪年初生的?

72. I was born in 1949/nine forty-nine. 我1949年初生的。

VII. Entertaining Guests 招待客人

73. Hello! 您好! How are you doing? 你好吗?

74. Hello! Welcome to our unit (home)! Sit down, please. 你好! 欢迎到我们单位(家)来!请坐。

75. Would you like a cigarette? 您吸烟吗?

76. No. Thanks. 不,我不吸烟。谢谢。

77.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omething, coffee, tea or cola? 您想喝点儿什么,咖啡、茶,还是可乐?

78. Tea is fine with me. Thank you. 喝茶就行了。谢谢!

79. Help yourself to some fruits. 请随便吃点儿水果。

80. Give /Pass me a cup of tea/a glass of water, please! 请递给我一杯茶/。

81. Cheers! 干杯!

82. To our friendship! 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83. Thanks a lot. 多谢。

VIII. Other Expressions 其它用语

84.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今天天气怎么样?

85. It's fine today. 今天天气很好。

86. Lovely day, isn't it? 天气很好,是吧?

87. Autumn is the best season here. 秋天是这里最好的季节。

88. Where are you from? 您是哪里人?

89. I'm from Hong Kong. 我是香港人。

90. Are you American? 你是美国人吗?

91. No, I'm Chinese. 不,我是中国人。

IX. Saying Goodbye 话别

92. When are you off? 你什么时候走?

93. I'm flying back on Sunday. 我星期天坐飞机回去。

94. Goodbye then and all the very best! 再见了, 祝你顺利!

95. Please say hello to your family. 请代问你的家人好。

96. I hope you'll come back to China again! 希望你能再来中国!

. I'll do that. 我一定来。

98. See you again in the near future. 后会有期!

99. Take care. 多保重。

100. Goodbye! (See you!)再见!

参考资料:

奥运英语学习网://.ayenglish.cn/

关于奥运的详细知识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由五个拟人化的娃娃形象组成,统称“福娃”,分别叫“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五个名字的读音组成谐音“北京欢迎您”。

贝贝化身为鱼儿在无边的大海中游弋,晶晶扮作憨态可亲的熊猫在茂密的森林中玩耍,迎迎犹如藏羚羊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跑,妮妮似轻盈的京燕欢快地在天空中低唱。他们簇拥在象征着古奥林匹亚赫拉神庙的奥林匹克圣火――欢欢身旁,用他们各自的名字组成了谐音“北京欢迎您”的铿锵话语,向全世界小朋友、他们的兄弟姐妹和他们的家长发出了邀请。

吉祥物是奥运会大家庭的“新贵”。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能够为这曲永不休止的奥林匹克乐章增添怎样的音符?

与奥运会百年历史相比,吉祥物只是奥运会大家庭的新成员。1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一只叫做瓦尔迪的小狗作为吉祥物首次出现在奥运会上。此后,吉祥物成为多届奥运会的核心形象之一,是传达奥林匹克精神和该届奥运会理念的重要载体。作为一届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广泛出现在奥运会各个领域,加之形象可爱、性格鲜明,深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喜爱,成为历届奥运会最深入人心的形象。

从最近几届奥运会等世界大型赛事对吉祥物的选择来看,呈现出从直接选择动物形象到以此为原型进行再创作的设计趋势,还有完全进行全新演绎创造新形象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选择了他们所特有的三种奇异动物--针鼹鼠、笑翠鸟、鸭嘴兽的变形形象为吉祥物,分别代表了大地、水与空气。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雅典娜和费沃斯两个依据古希腊神话创造出的吉祥物,以其浓郁的希腊文化特色和可爱的造型,赢得了满堂喝彩,成为雅典奥运会上最“热销”的特殊商品。每一届奥运会都会根据举办国家的历史、文化,选择恰当的吉祥物。每个吉祥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都有富有活力的性格,体现了友谊和公平竞赛的奥林匹克理想。吉祥物将奥运会价值拟人化了,为其赋予实际的形体,这是当今奥运会标识系统中其他形象所无法比拟的。

全世界再一次关注中国,期待北京!为创作一个同样让全世界喜爱的吉祥物,2004年8月5日,北京奥组委正式向全球的专业设计机构和专业设计人员发出邀请,公开征集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吉祥物设计。

征集活动得到了海内外的热烈响应。奥运会吉祥物能否从有效征集作品中产生?成为长时间萦绕在有关工作人员脑际中的问题。

2004年12月1日17时5时30分为最后截稿时刻。在此期间的近4个月时间内,负责征集工作的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成了最繁忙的地方,咨询电话、邮寄信件、电子邮件不断从北京、从全中国直至世界各个地方涌向这里。3000多件来信和业余设计稿,不计其数的咨询电话,让征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资格认证后,确认有效参赛作品662件。其中,中国大陆作品611件,港澳台作品12件,国外作品39件。

征集活动吸引了中国设计师的极大创作热情。中国大陆除两个省区外均有设计机构和人员参与。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和中国留学人员也寄来了他们的倾情之作。许多国外设计师也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关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以及亚洲的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设计师也送来了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既有公众十分熟悉的大熊猫、美猴王、藏羚羊和麋鹿等形象,也有许多表现力鲜明、风格独特的新造型。绝大多数作品既表现了中国特色,又吸收了奥运会吉祥物创作理念。

2004年12月15日,根据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设计评选规则,奥组委邀请国内外在艺术、文化领域具有杰出成就的24位专家学者,依据吉祥物设计要求,对全部有效参赛作品进行了艺术评选。当天,在北京奥组委16层会议厅里,662件作品平放在桌面上――评委要从中选出10件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连环画分会常务副会长、画家庞邦本回忆说,他们当时的选择挺难的,很多自已钟情、喜爱的形象,也许会有成千上万相雷同的东西从而在未来的知识产权查重时遇到麻烦。由于吉祥物的特殊性,设计时还不得不为今后制作的材质、吉祥物动画片拍摄和广泛的市场开发工作预留空间。因此,初评时的要考虑的因素非常之多。

2004年12月17日,北京奥组委召开吉祥物推荐评选委员会工作会议。著名美术家靳尚谊、常沙娜等10名推荐评选委员会对进入推荐评选阶段的56件作品进行了审阅和评议。其中,50件作品由艺术评选委员会评选产生,6件作品由推荐评选委员会复议提名产生。在对入选作品进行充分的分析后,推荐评选委员会建议将熊猫、老虎、龙、孙悟空、拨浪鼓以及阿福6件作品作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修改方向。

令修改小组举步维艰的是,每件都很难达到奥运会吉祥物的要求。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福娃浮出了水面。

尽管确定了修改方向,但能不能从这6件当中最终产生吉祥物?谁心里都没底。今年3月11日,由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为组长的9人修改小组,集中到怀柔雁栖湖。他们的任务是拿出6件作品的修改方案。

修改小组马上进入了紧张工作。围绕着6件作品,翻来覆去地出了很多图形。500张一包的A4复印纸,一个上午就用光了。他们还翻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从不同角度对6件作品进行修改。但是,好玩的不好用,好用的又与以往雷同,怎么都觉得不合适。

当初,推荐评委会非常看好拨浪鼓。大家觉得它很能够起到营造气氛的作用,也很好玩。可是,拨浪鼓没有脚,缺乏运动的元素,在应用上有很大障碍。经过查重,还发现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一次重大活动上,选用的吉祥物就是拨浪鼓。

老虎的形象不错,但作为单个吉祥物,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已经用过;熊猫是中外赞誉的一个形象,但由于用得太多,再创作的余地十分有限;孙悟空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形象,却也很难在造型上获得突破;中国龙的概念非常硬朗,但它有王权、皇族的特征,亲和力较差,在一些西方人眼中的形象也不是很好。阿福大头娃由一堆圆乎乎的小泥人组成,也是没有脚,且表现的地域性概念很强。修改组还将6件作品做了组合,比如把熊猫、孙悟空和老虎放在一起,但形态和颜色搭配都不十分好看。

修改过程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专家们都感觉到,单独的一件作品不足以满足设计上要求吉祥物具有综合含义的需要。修改工作陷入了困境。国内各地方由支持的“申吉”活动更让修改小组成员感到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

北京奥组委的领导在此情况下,一边安慰、鼓励大家,一边提出了可以突破6件作品的框框,大胆尝试重新设计。

这一思路启发了修改组成员,他们重新看了一遍入围作品,发现一件由5个动物组成的作品,在概念上有可取之处。于是,围绕着“五”,大家展开了畅想。奥运有五环,中国有五行,世界有五洲,方位有五位,“五福临门”、“五子登科”等等,一口气说了十几个与“五”相关的讲究。

也就是在这天――2005年3月22日,五个一组的吉祥物创作思路初定下来。中国福娃有了雏形。

韩美林的画室中,几乎全是吉祥物的图形。数个吉祥物造型展开了角逐,最后,京燕超过了龙。

在短暂的欢喜过后,大家移师到位于通州区的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

什么形象能够入选到“五”中呢?这真是众口难调,有的要羚羊,有的要猴子,有的要四川熊猫,还有想把麋鹿、白鳍豚、龙等加入其中的。奥运会吉祥物历史上没有五个的,即使有五个也容不下人们这么多的希望。选谁更好成了一道难解的题。

韩美林回忆说:“我想,中国的大头娃娃不是挺好的么,帽子不也是挺好的?就把帽子和吉祥物联系在一起吧,这样,既可以戴老虎帽,也可以熊猫帽。后来,我们就在这方面做文章,勾了一个初稿。五个娃娃就出来了。它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融入中国彩陶的水纹、青铜文化等,火是用了敦煌壁画的图形”。韩美林对此记忆非常深刻。他说,那天早晨他洗了个凉水澡,一天内吃了两次救心丸,就是要大干一场,拿出创意来。

那些日子,大家一会儿激烈讨论,甚至争吵;一会儿陷入沉默,伏案工作。图形的每一个部位,都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尽可能多地加入中国文化元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平面设计系副主任吴冠英说,当时四处找的资料,用普通书包装了70多包,足足塞满了一辆面包车。为找资料,十来天中他从海淀到通州就跑了50多趟。

经历三个月,画了上万张,修改了六七十次,2005年4月5日,五个造型基本定型。奥组委领导看到这个作品时说,我们见到了曙光。随着这句话,修改组成员长期悬着的心像一颗石头落了地。这是大家的功劳,这是集思广益的结果,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韩美林说,修改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如果没有662件入围作品,没有6件作品的修改经历,福娃就也很难出世。

4月29日,北京奥组委第53次执委会对吉祥物修改方案进行了审定,认为,“中国娃”(圣火、熊猫、鱼、藏羚羊、龙)的理念具有中国特色,选用一组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形象作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可以满足各界对吉祥物的期待。“五.一”期间,韩美林根据执委会精神和各界提出的修改意见,对“中国娃”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考虑到龙的形象在西方存在分歧这一情况,提出了以北京传统风筝“京燕”造型代替“龙”造型的修改方案。在表现手法上,将申奥会徽毛笔的笔触和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风格相结合,大胆地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手绘技法,重新勾画了五个娃娃的形象,突出了吉祥物生动活泼的性格特质,在整体形象的艺术表现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至此,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基本形象定位基本完成。

北京奥组委的老朋友、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维尔布鲁根选择了8月18日。他深知,这是中国人认为吉祥的日子,他赶在这一天向北京奥组委发出了吉祥物确认函。

6月9日,北京奥组委第54次执委会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吉祥物方案,给这一组吉祥物确定了一个总的名称:中国福娃。

8月17日,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工作组听取北京奥组委关于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设计工作的汇报。8月18日,协调委员会维尔布鲁根先生来函确认,国际奥委会同意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设计方案。至此,吉祥物设计方案有了正式“户口”。

因为吉祥物是奥运会的核心形象,也是一届奥运会形象景观元素当中的核心元素,还是具有巨大商业开发价值的形象。所以必须进行法律上的保护工作。这种保护除了在国内完成,还要在国际奥委会的协助下,在海外尤其是几个主要国家一一进行注册登记和实施法律保护措施。在前期的审定过程当中,北京奥组委进行了大量的工商登记和法律查询工作。这项工作在10月底顺利完成了。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有创新,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并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

在吉祥物整个创作修改过程中,北京奥组委并不是闭门造车。为了解少年儿童对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候选方案的认知度和喜爱程度,4月22日,北京奥组委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育才小学49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和北京幸福时光幼儿园22名幼儿园中大班小朋友进行了访问和测试。结果显示,98%的儿童认为5个娃娃非常可爱,认为它们是好朋友或一家人。不少儿童甚至给他们起了名字,有的当即询问“哪里可以买到他们?”

几天后,北京奥组委又组织召开吉祥物评议工作会议,邀请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市人大、市政协、民主党派人士、奥运研究专家以及运动员代表、设计界代表等各界人士,对吉祥物候选作品进行评议。评议代表对吉祥物设计征集的组织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组织严密,操作合理,保密的同时注重听取各方意见。

绝大多数与会代表对吉祥物候选方案予以肯定,认为该组作品创意新颖、构思巧妙、造型生动、与众不同,选择一组形象而非单一形象作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思路,满足了各界人士对北京奥运会的期待;候选方案有浓厚的中国文化韵味;在创意和造型上比较完整,体现了中国风、民族情、现代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较往届奥运会有一定突破。

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实现了奥运会吉祥物设计的突破,也获得了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北京奥组委一位负责人认为,与历届奥运会吉祥物相比,中国福娃有几点创新和突破。首先,在设计思路上,第一次把动物和人完美地结合起来。中国福娃第一次把人本身和动物结合起来,强调人文奥运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

其次,在设计理念上第一次把奥运的元素直接融入吉祥物身上。因为每届奥运吉祥物都要展现奥林匹克精神,而我们直接把奥运元素引用了,比如火娃,来源于奥运圣火。

第三个突破是在吉祥物设计应用上,突出了延展使用上的个性化。吉祥物由两部分组成,头饰和身体,是一个完整的形象,但是头饰部分完全可以拿下来,单独开发生产。每一个大人、每一个小孩都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帽子”戴在头上,把自己装扮成吉祥物。这种应用是过去没有的,人与吉祥物的互动性增强了。

最后,北京是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将吉祥物变成五个,是最多的一次。这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表达的东西太多。

北京**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有几个特点,一是它的造型来自生活,来自百姓。它必须可爱,小到学龄前的孩子,大到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都要喜欢。第二是要有中国特色。三是要适合做各种各样的衍生出的东西,能做动画片,能做玩具,可以造型,可以活动,在大型场面可以运用。另外,每一个中国人都爱吉祥,吉祥物更应该代表中国人的心气,不同层面的老百姓都喜欢。

662件有效作品,每一件都是一根细线,而五个一组的中国福娃产生,是千百条细线拧成的一股绳。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韩美林说,尽管评委们定下了6个作品的修改方向,但修改小组一直很留意入围作品乃至全部662件有效作品的创作思路,从中吸取精华。他们虽认为单个熊猫、老虎、猴子的创意恐怕很难有好的结果,但作为修改方向的内容,仍是反复地研究修改。在这个过程中,作品图案的线条,颜色,本身蕴涵的中国文化的元素。最终为他们创作中国福娃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在对拨浪鼓做修改创作时,韩美林把想法告诉了几个好友。不几天,韩美林一下子收集到了200多个拨浪鼓,差不多集中国民间各种拨浪鼓大全。

靳尚宜、常沙娜等美术艺术界专家,不仅尽到了作为推荐评选委员会委员所应尽到的责任,而且,不顾年龄大和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等因素,只要北京奥组委有求,他们必应。奥组委召开评委会,他们都是早早赶到会场。在吉祥物修改过程中,很多老艺术家都亲自参与作品的修改,提出很有新意的思路和意见。

一位有效作品的作者,在送交了自己的作品后,多次写信给有关方面表明,他并不在乎自己的作品能否被选中,不过,因为创作吉祥物,在对这一领域一直进行着研究、探讨,他希望能够与有关方面分享研究成果,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诞生作贡献。

从奥运五环到应用五环的色彩,从中国福娃的雏形到最终定稿,不仅经过几十位专家反反复复的论证,社会各界包括少年儿童也参与其中。吉祥物融入了方方面面很多专家学者的意见、心血和智慧,各有关部门也为吉祥物的征集、评选、发布、生产、宣传作了大量工作。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产生的过程表明,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

五个奥运小精灵,承载着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诞生于世。他们组成了一个欢快幸福的小团队,把与欢乐、健康与智慧、好运与繁荣带往世界各地。中国福娃的理念与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密切相连,他们是和平的信使,代表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发出了热情邀请――北京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