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又没有人送给伊拉克奥运运动员礼物啊
2.伊拉克 运动员为什么被杀?
3.2008年奥运会上的感人场面
4.他的体育精神感动了我 [400-600]字
又没有人送给伊拉克奥运运动员礼物啊
有的,8月17日搜狐网友组织了给伊拉克送礼物的活动,我看了网上的照片好感动啊,礼物包括福娃、阿迪达斯运动服、运动鞋、月饼以及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
在网上不难搜到新闻和照片。
下面是其中一篇新闻:
中国网友送鞋给伊拉克代表团 诠释奥运精神
2008/8/18/10:27 来源:搜狐网
北京时间8月17日,北京奥运会半程已经结束,搜狐社区网民用一场特殊的见面会,和本届奥运会代表团之一的伊拉克代表团团员见面,并赠送礼物表达对他们的尊重之情。
缘起奥林匹克精神牵动网友心
奥运会之前,伊拉克代表团能否参赛比赛就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几经波折之后伊拉克5名运动员还是来到了北京圆梦奥运。但是,当伊拉克运动员穿旧衣服、破鞋子和各国高手过招时,国人的心头一酸。媒体纷纷将镜头对准这支特殊的代表团,于是他们的故事就浮现在中国网民的眼前。一名女选手竟然冒着生命危险买回来一双已经开缝的球鞋,并穿着这双鞋参加比赛,他们留给东道主的不止是奥林匹克精神。
8月15日,网友“桃花几时开”在搜狐体育论坛的北京奥运版面发表《我拿什么来帮助你我的朋友——狂顶伊拉克!》,引起众多网友的强烈反响。很多网友回帖表示,希望能送一些礼物给伊拉克的朋友,希望他们能在中国北京这场盛会中,感受到来自中国人最真挚的热情和最美好的祝愿。
网友“刘小五”在看到这个帖子后,心情再也无法平静,开始四处打听伊拉克运动员的****,后来通过记者的帮忙,向伊拉克代表团表达了中国网民对他们的问候,并且希望能够赠送小礼物以表敬意。伊拉克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深受感动,当即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和中国网友见面。
后来,这两名网友开始联系,着手策划这起包含中国网民友好情谊的见面会。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桃花几时开”在北京奥运版面继续发帖,向网友征求送何种礼物的帖子,数以万计的网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帖热情,纷纷给出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希望能去现场,于是一支庞大的网友队伍迅速成长。
见面
见面会的时间被安排的8月17日的10:00,但是很多网友很早就赶到现场,希望能帮忙多做一些事情。十点整,伊拉克运动员准时出现在见面会现场,网友的热情十分高涨,这让伊拉克运动员激动万分。由于到场人数有限,所以本场见面会在搜狐北京奥运论坛进行了现场图文直播,希望广大网友能看到爱心传递的每一个镜头。在桃花和小五的组织下,网友纷纷把自己准备的福娃和运动鞋等礼物送给了伊拉克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并和他们合影留念。有网友表示,伊拉克运动员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仍然坚持训练,为了一个奥林匹克的梦想,值得尊重,他们就是我们心中的“superstar”。更有网友说,在奥运期间能参加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活动,感觉再也无憾。
网友汇集北京场外同样精彩
在参加本次活动的网友中,有一位特殊的网友刘先生。50多岁的刘先生17日凌晨特意从河北赶过来,他表示昨晚从搜狐论坛看到这个消息后,立刻买了礼物搭上了来京的火车,辗转后终于准时来到见面会现场。“我自己也有一个比达娜(伊拉克运动员)大的女儿,她的坚强让我们全家人感动,希望我的女儿能像她一样坚强。”刘先生表示。
另外在网友中还有一家三口,夫妇俩带着自己三岁半的孩子大包小包的买了一堆礼物。他们表示,伊拉克运动员让人感动,所以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这,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这么坚强,另一方面表达他们一家人的敬意。
伊拉克运动员主动留下****
现场场面既温馨又感人,很多人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小五不时收到全国各地的网友发来的短信,表达自己对伊拉克运动员的祝福。一位重庆网友表示自己没有在北京,没有办法去见面会现场,希望现场的网友帮忙转告伊拉克客人,重庆人民欢迎他们。还有一位网友,发来英文短信,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在翻译把这些短信内容告诉伊拉克运动员和教练员后,伊拉克代表团的团员们立刻表示,他们将****留给搜狐社区,愿意通过这个平台和和中国广大网民进行交流,他们对中国人民的热情表示由衷的感谢。一位伊拉克教练在谈到北京印象时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给他如此好的感觉。
见面会在持续了3个小时后结束,但是网友的热情并没有被浇灭,大家一边和伊拉克客人挥手道别,一边分享感动。
虽然伊拉克的战火还在燃烧,但是渴望和平的心也会不停跳动,让伊拉克的运动员们感受更多的安宁吧,这是久违的安宁,也是我们心同的企盼。
伊拉克 运动员为什么被杀?
1. 伊拉克很混乱。
国家方面因为常年打仗,条件也很艰苦。你想想我们抗日八年的时候就知道了。
还有伊拉克是开幕式前十天才知道重新获得参赛资格的,就算国家有能力,应该也没有多少时间给他们准备合身的运动服,运动鞋了吧?
我看得也很难受。
让我们为他们祈祷吧。
2. 他们来参加北京奥运会是冒着生命危险。他们长期训练的地点底格里斯河常发生暴力冲突,常常会出现宵禁。谈到最困难的时候,努扎德说战火中训练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训练时常被打断。有些时候,甚至要躲在家好几天才能等到一次到河边训练的机会。“我和我的同伴每天都去河上训练。但由于那里的安全形势还不理想,我们的训练还不是太规律。士兵有时封锁道路,我们要么不去训练,要么走很远的路绕道过去。”努扎德说。说到这,努扎德很羡慕顺义的比赛环境,他说能在这里训练就好了,他们训练的安全距离只有1700至1800米范围的河域,而奥运会的赛艇比赛长度是2000米。
3. 伊拉克是伊斯兰教的传统拥护者,在他们的教义中,裸露身体是很严重的罪行,尤其是女性。而体育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必然要穿T恤,短裤这些便于运动的服装,受到狂热伊斯兰信徒的仇视。
另外,伊拉克的恐怖势力非常庞大,而运动员这些有名气,但是没有被有效保护的人就成了最好的袭击对象。 前伊拉克奥委会、国际奥委会委员、阿卜杜拉·乌代·候塞因同志,于2003年夏天,在位于提克里克附近的一个村庄,被美军乱枪打死。一同阵亡的还有其13岁的儿子。2003年起至2008年五年间,所谓的伊拉克新保守派,以伊斯兰教义为名压制伊拉克运动员,并在2008年初解散了伊拉克奥委会。此行为引起了国际奥委会的震怒,取消了伊拉克参加08北京奥运会的资格。后在伊拉克进步人士的努力斡旋下,终于在8月8号前解除了对伊拉克运动员的禁令,但这种行为引起伊拉克国内保守派和什叶派激进分子的强烈不满,扬言暗杀赴北京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其教练员。所以运动员和教练有生命危险。伊拉克现阶段主要是反美武装与美军的对抗逐步转化为同伊拉克军之间的内战。人民还是生活在充满暴力和恐怖袭击危生的战乱中
4.
2008年奥运会上的感人场面
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这位德国大力士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在当天的男子105公斤以上级比赛中,德国选手马·施泰纳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摘得北京奥运会举重项目的最后一金。这位德国力士在挺举的最后一次试举中奋力举起了258公斤的杠铃,这一重量超出施泰纳此前的最好成绩8公斤。
对亡妻的思念帮助这位来自德国的力士完成了惊人的一举。
26岁的马·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引自天涯网友补充资料:
他不是德国人,是奥地利人,但雅典奥运后,他只得了第七名,奥地利舆论对他颇为不满,说他是可有可无的选手,令他很失望,这个时候,他遇上了他的德国妻子,并在结婚后加入了德国藉
在拿到北京奥运门票的时候,他妻子就开始攒钱,说好了要陪他一起去北京,为他加油,结果~~~出了
他一直坚持训练,还经常去墓地看望妻子,向她汇报自己的训练成绩,他始终坚信,妻子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是他最大的动力,终于赢了啊~~
~~~~~~~~~~~~~~~~~~~~~~~~~~~~~~~~~~~~
想起了元稹的悼亡诗: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也想到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no2 33岁妈妈体操选手为救白血病儿子征战五届奥运
15日女子体操全能决赛赛场上,代表德国出场33岁的奥克萨娜·丘索维金娜,奇迹般地完成了第五次征战奥运会的体操界壮举,虽然只拿到了第9名,但成绩已经不再重要。支持她一直走到现在的,只是一个单纯而坚定的信念——为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
曾经辉煌突遭横祸
丘索维金娜的体操生涯,可以说成绩显赫。1991年的美国世锦赛,她获得了个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她作为独联体代表团的一员(2006年前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参赛),夺得了女子体操团体比赛的金牌。国际体操联合会中,有三个动作以她的名字命名。
1996年,丘索维金娜功成身退组建了家庭,儿子阿里什也在3年之后出生了。一家三口的生活,看起来如此的平静而快乐。然而造物弄人,2002年,这个幸福的家庭遭遇了晴天霹雳——在一次突然的呕血之后,阿里什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
由于白血病的治疗费用昂贵,并不富裕的丘索维金娜和丈夫卖掉了房子和汽车,但高昂的医疗费依然压得这个不幸的家庭喘不过气。她坚强地选择了复出参赛,通过获取奖金来挽救孩子。2002年釜山亚运会,丘索维金娜以27岁的高龄复出参赛,一举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的金牌,震惊世界。
为救儿子挑战全能
釜山亚运会上的惊艳,为丘索维金娜迎来了生命中的另一个转机——德国体育部门向她抛出了橄榄枝。由于德国科隆医院的白血病化疗很有效果,丘索维金娜举家来到了德国。
2002年全家到德国之后,丘索维金娜依旧日以继夜地努力训练。“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丘索维金娜动情地回忆道,“如果我不参加比赛,阿里什就活不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根本没得选择。”训练是为了参赛,参赛是为了赚取奖金。只要有参赛机会,丘索维金娜总会把四个项目全都报上。当别的小选手在场上专攻单项时,这位妈妈级的运动员却不得不逼着自己向全能型发展。
不敢病,不敢伤,不敢退,在2002年至2005年的三年间,丘索维金娜总是时刻记着这三点。凭着坚强的毅力,这位体操妈妈最终挺了过来。
母爱是我们每一个人永远回报不尽的爱
no3 两度离奇丢失金牌,妻子称其仍是世上最好。
————离奇失误后妻子依旧鼓励他。
美国射击选手埃蒙斯。
这一位大家比较熟悉。04年雅典奥运,他本来遥遥领先,结果最后一枪离奇脱靶,成就了中国选手贾占波的金牌。事后他一个人在奥运村喝闷酒,结识了现在的妻子,捷克女射手。虽然失去了金牌,但得到了爱他的妻子,可谓因祸得福了。
4年后,她的妻子夺得了奥运首金。他们参赛前就商量好,如果都能夺金,就在美国买一间大房子。妻子圆满完成了任务。
4年后,又轮到埃蒙斯了,他再度在最后一枪时遥遥领先所有人。可最后一枪打出了几乎脱靶的4.4环的离奇成绩,再次成全了中国选手的金牌。有人称之为中国队的送礼专业户。
脱靶的一瞬间,解说台上他的妻子露出难以置信的目光。埃蒙斯饱含泪水走下场,他的妻子却给了他一个拥吻。她说,她相信丈夫仍是世界上最好的,只是现在还未到得到金牌的时候。
这是一对的夫妻,给两届奥运会留下了无尽的故事,值得我们不断流传。
no4?伊拉克选手穿旧跑鞋参赛为备战差点遭枪击身亡
达娜的成绩也来之不易,没有经费,训练设施简陋。达娜说,她现在梦想拥有一双好的跑鞋。
得知伊拉克失去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资格后,她崩溃了,号啕大哭,整整四个小时,几乎晕厥
别的运动员,是以汗水备战奥运会,而她是用生命
跟同组站在“鸟巢”跑道上的选手相比,达娜显得有些“土”,她穿着一件显得有些宽大的T恤,脚上是一双旧跑鞋。
16日上午,北京奥运会女子100米预赛,达娜在第二组第6道。这个历经千辛万苦、大悲大喜之后才来到北京奥运会的伊拉克运动员,此刻,神态平静中难掩激动之情。
12秒36,这是达娜的成绩,排名小组倒数第三,比小组第一的成绩几乎差了整整一秒。赛后,她接受新华社记者访时说,比赛有人抢跑,影响了她的发挥,否则可以跑得更好些。但是她接着说:“其实,我今天能够得第几,并不重要,我能够代表伊拉克来参加比赛,站在北京奥运会的跑道上,就是胜利……”
7月24日,得知伊拉克失去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资格后,达娜崩溃了,号啕大哭,整整四个小时,几乎晕厥。
参加北京奥运会,是支撑着她冒死坚持训练的梦想。
她从2003年开始田径训练。在被战火毁坏的训练场上,穿着旧鞋,冒着烈日,每天挥汗如雨。别的运动员,是以汗水备战奥运会,而她是用生命。
“在伊拉克,训练条件很差,但没什么,”达娜说。“以前我训练的时候,有人拿打我。但我和教练躲过以后,还是继续训练。”
2007年11月,达娜正在训练场做跑步练习时,一声枪响,从她身边擦过,打在了旁边的一棵树上。还没等达娜反应过来,紧接着又是一声枪响,达娜本能地停下脚步、蹲下身去,只感到脚下一阵凉风袭来——竟从她的脚边穿了过去!
极度惊吓之下,达娜当场晕倒。
但是,达娜和教练从未想过要放弃。
然而,不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消息,彻底击碎了达娜的梦想。教练试图安慰她:没关系,还可以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达娜脱口而出:“像伊拉克这种样子,谁知道我能不能活到2012年?”
这个22岁的年轻姑娘痛苦与绝望的反问,曾经让整个世界黯然神伤。
命运,这一次还是垂青了已经遭受太多不幸的伊拉克运动员。7月29日,国际奥委会与伊拉克达成协议,允许伊拉克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会。
失而复得的巨大的幸福感,让达娜又一次失声痛哭。
“回伊拉克后,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不会放弃训练与比赛,”这位相貌美丽的伊拉克年轻姑娘说,她会永远记住北京,记住奥运会。
补充照片
伊拉克赛艇运动员穿自己的旧T恤参加比赛
伊拉克运动员的故事,之所以引起那么多中国网友的共鸣,我想,是因为他们的遭遇,让我们想起了100年前,当刘长春一个人远渡重洋,代表多灾多难的中国参加纽约奥运会时,他也曾经有一样的困境。比赛结束后,刘长春因路费不够,而无法回国,后来是在当地华侨的捐助下,才回到中国。
如今,我们回望百年前的历史,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恍如隔世之感。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只有祖国的强大,才能让我们的梦想有更自由,更宏大的舞台。同时,也希望有一天,我们的世界能成为所有人共同的家园,不再有种族、宗教、性别的歧视。
no5:奥运让战争走开——两国开战,运动员却在彼此亲吻
在一场激烈的比赛后,俄罗斯和格鲁吉亚选手也在两国正在发生激烈军事冲突的背景下在射击场上决出了高下。
格鲁吉亚的萨卢克瓦泽获得了比赛的铜牌,她差点因为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冲突在早些时候和其他 35人的格鲁吉亚代表团一起离开。俄罗斯的帕杰林娜获得了比赛的银牌。在发射完比赛的最后一枪,她擦拭着眼角的泪水,随后与她的前苏联的队友这场比赛的对手俄罗斯帕杰林娜拥抱在一起。39岁的萨卢克瓦泽从资格赛第四的位置经过决赛中出色的表现提升到前三名,最终获得铜牌。“这对我的人民是一个小小的胜利。”萨卢克瓦泽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世界能从我刚才在那个举动学到些什么那就是不要发生战争…我们确实不应该这样委低身段彼此发动战争。”萨卢克瓦泽曾经为前苏联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夺得了该项赛事的银牌和女子25米的金牌。
萨卢克瓦泽登上领奖台,向刚刚在决赛中创造了新的奥运会记录的24岁的郭文珺表示了祝贺,之后萨卢克瓦泽和俄罗斯的帕杰林娜握手、拥抱、相互亲吻对方的脸颊。“我们事实上是朋友” 萨卢克瓦泽说,“我们在一起训练过很长时间。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我们不想被卷入政治中。体育与政治无关。”萨卢克瓦泽登和其他34位格鲁吉亚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被他们的告知继续留在北京参加奥运会,但是她很担心自己国家的命运。“我真的很紧张”,她在夺牌之后告诉路透社记者,“直到昨天我还以为我们会离开奥运会,俄罗斯的政治***,我们的政治***和其他国家的***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来解决问题。”
在古代奥运史上,城邦间的战争是必须给奥运让路的。且根据奥运历来的惯例,在奥运会期间及其前后一周,世界各地都处于停战状态,以彰显体育之精神。打破这一惯例的政客们,不仅将受到全世界的唾弃,也将被铭记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家园战火纷飞,运动员们却在领奖台上深深拥抱,这一幕告诉我们,战争,只是政客们的工具,却不是人民的意愿。
他的体育精神感动了我 [400-600]字
“如果我离开运动,我想我的生命就会停止。”——伊拉克短跑选手达娜·侯赛因
参加奥运会是一名运动员的终身梦想,而饱受战火摧残的伊拉克运动员对这个梦想则更为强烈。从被剥夺参赛资格,到允许参赛,伊拉克运动员们在几天时间里经历着人生的大悲大喜。短跑女运动员达娜·侯赛因·阿卜杜勒-拉扎克,一个一直为奥运梦想努力着的女孩,作为伊拉克参赛队的一员,她的梦想的实现跟其他国家运动员比较起来来得更为坎坷,更为让人感动。
当听说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后,她一直在哭。教练优素福安慰达娜说:“你还可以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但是谁敢保证我能活到2012年?”达娜回答道。是啊,战火后的伊拉克还在重建中,现在的政局连人的性命都保不住,又怎能保得住四年之后的奥运梦想呢?
21岁的达娜是什叶派,而她的教练优素福·阿卜杜勒-拉赫曼来自逊尼派。纯洁的体育精神使政治上的派别之争显得如此渺小,在训练中,师徒二人一直互相理解,共同进步。美军进入伊拉克后,宗派仇杀使伊拉克一度笼罩在极度恐惧之中。尽管如此,达娜仍然坚持练习100米和200米跑。作为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唯一的女运动员,拿外卡参赛的达娜目标并不远大——只要能在北京奥运会上亮相就好。抱着“体育能使祖国重新团结起来的想法”达娜忍受了巴格达的险恶环境、冒着狙击手的、穿着一双从约旦买来的二手“新百伦”跑鞋,长年在破旧不堪的场地训练。
得到好心人的帮助后,达娜的训练条件大为改善。
穿二手跑鞋冒弹雨训练
达娜的故事经《芝加哥论坛报》报道后,感动了一名美国女律师、现年58岁的劳拉·J·哈根。哈根辗转联系上了达娜的侄女、略懂英语的伊赛拉·埃齐,为达娜邮去一双最新款的“新百伦”跑鞋,并通过卡塔尔多哈的一家银行汇去了达娜的训练经费及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旅费。
“一名奥运选手怎能没有新跑鞋?”哈根在写给达娜的电子邮件中说,“我不是体育迷,但我已经成了你的拥趸。我在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希望到时候能看到赛场上的你。”哈根首次与达娜通了电话。“她忍不住不停地哭泣,但仍通过翻译反复对我说,‘谢谢你、谢谢你’。”哈根说,“电话这头,我也流下了眼泪。我告诉她,即使不能参加奥运会,她同样是了不起的人。”
达娜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美国《时代》杂志不久前将她列入北京奥运会上最值得期待的100名运动员之一。
一度因奥运梦断而崩溃
然而,现实经常与理想开玩笑。就在达娜觉得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伊拉克方面与国际奥委会的矛盾激化,“伊拉克运动员将不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消息使她陷于崩溃。
据伊赛拉·埃齐透露:“听说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后,她一直在哭。她的心随着梦想一起破碎了,她一直在为这个梦想努力,但现实比她想象的要残酷。”
伊拉克代表团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消息传出后,哈根对“官僚机构的做法感到愤怒”,“这是政客们犯的错,为什么要运动员去承担?”
重返奥运给全世界惊喜
与哈根抱有同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伊拉克与国际奥委会面临了来自各界的巨大压力。国际奥委会与伊拉克也不愿看到奥运大家庭有人缺席的局面,终于在最后关头达成了妥协。
达娜与伊拉克男子铁饼运动员海达尔·纳赛尔成为最先受益的运动员,因为国际田联那时还没有关上运动员注册参加北京奥运的大门。
其他5名伊拉克运动员也相继得到了好消息。尽管有人还只有替补资格,但伊拉克奥运代表团的全部7名运动员能出现在北京,已经给了全世界一个惊喜。
新闻背景——
短跑选手达娜·侯赛因——唯一代表伊拉克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的女性运动员
短跑选手达娜·侯赛因是唯一代表伊拉克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的女性运动员,她将参加100米和200米两个项目的比赛。
现年21岁的达娜出身体育世家,她的父亲曾是伊拉克自行车国家队的一名冠军车手,她的哥哥是一名健美运动员。
然而,童年时代的达娜却完全没有机会参加赛跑,她的父母甚至不敢让达娜与体育沾上一点关系。那时正是萨达姆·侯赛因执政时期,伊拉克体育界长久以来为其长子乌代的恐怖阴影所笼罩。
转机出现在2003年。那一年,美军开始侵入伊拉克;也是那一年,达娜第一次穿起跑鞋,第一次站上跑道。
之后的路并不好走。对于达娜来说,破旧开裂的跑鞋、简陋陈旧的跑道相比死亡威胁、宗教暗杀简直算不上问题。
达娜的教练尤素福·阿卜杜·拉赫曼回忆起那些并不久远的往事仍然心有余悸。有一次他们为了参加集训赶往训练场地,不得不驱车穿越巴格达南部什叶派和逊尼派火拼的战场。“我想我们那天8次驶过交火地带,我以为我们死定了。”尤素福说。达娜为自己能活下来感到庆幸:“教练让我躺下,他将车开得飞快。我当时一直在哭,还好我幸存下来了,谢天谢地。我并没有告诉我的父母这件事情。”
死亡的触手甚至延伸到巴格达大学田径场———达娜的练习场地。那里位于巴格达加德里亚区,原本是比较安全的区域。那天,附近屋顶上的狙击手向达娜开枪射击。“当时她正在进行训练,狙击手开了第一枪。与达娜擦肩而过,击中了旁边的大树。她赶紧卧倒,就在这时第二发击中了地面。”尤素福回忆道。达娜虽然躲过了,但当即就晕了过去。30分钟后,她又回到田径场,继续训练。
面对乱世,达娜的态度显得很“超然”:“我雄心勃勃。如果街道被封锁了,如果枪战发生了,我会绕路走,因为我要实现新的目标,我要前进。”达娜的成绩证明了此言不虚。她保持着伊拉克女子100米和200米的全国纪录。她在2007年阿拉伯运动会上获得了200米24.80秒的成绩,从而为她赢得了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外卡。
在经历伊拉克奥运禁赛风波后,达娜不但紧张地期待着参加奥运,还希望能来北京看看熊猫爬爬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