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能给我详细介绍一下CBA的内线新星张大宇、苏伟、王征和孙喆
2.霆哥!旭哥!请先在申花把球踢好
3.你们知道吗巴特尔吗?蒙古人?
谁能给我详细介绍一下CBA的内线新星张大宇、苏伟、王征和孙喆
张大宇是06-07赛季提拔上浙江万马一线队的年轻中锋,身材高大却步伐灵活,出众的弹跳能力是内线防守保障
张大宇,身高2米12的张大宇是浙江队中锋,曾被誉为“姚明接班人”,在2009年的耐克全球峰会上有着出色的表现。目前在美国draftpress网站的91届国际球员中排名第9,在他之前只有一位中锋,未来的NBA选秀前景不错。
苏伟
国家队: 中国男篮 号码: 13
效力联赛: CBA 俱乐部: 广东
生日: 1989年7月28日 位置: 中锋
身高: 2米13 体重: 120公斤
编辑本段运动生涯
2002年 来自山东日照的苏伟小小年纪就因为良好的身体条件被选入当地少体校训练皮划艇,2002年他被广东赛艇队看中,千里迢迢来到广东,成为一名出色的赛艇苗子。按照广东赛艇队教练的说法,以苏伟的身体条件和吃苦耐劳的个性,将来“成为亚洲冠军毫无问题”。
苏伟赛场(20张) 广东赛艇队的训练基地在距离广州有几个小时车程,偏僻荒凉的竹料镇,赛艇队的训练又是出名地艰苦枯燥,训练之余,苏伟和队友们舒缓疲劳、发泄郁闷的方式就是打篮球,虽然是露天场地的简陋球场他们也乐此不疲。一年之后,苏伟的个头长到了2米,对于篮球的热爱也与日俱增,终于他萌发了一个大胆的让谁也没有想到的决定。 2003年 据广东青年队的教练回忆,在2003年的一天,球队正在训练,篮球馆外出现了一个探头探脑的高大少年,他先往广东青年女队的训练场看了看,又往青年男队的训练场看了看,又往广东女队的训练场看了看(这三个队是共用一个大体育馆一起训练的),在门外徘徊窥探了半天,就是不敢进来。 所有教练见到这个奇怪的少年都感到很奇怪,来到门口询问他是不是来找朋友,苏伟当时非常的腼腆和不善言辞,吭哧了半天都没有让教练明白他的来意,最终苏伟才吞吞吐吐的表达了想来这里打篮球的想法。 当时担任广东青年队主教练的张镇民见他身体条件不错,就招呼他来稍微做几个跑跳动作,测试一下。为了预测他会不会继续长高,还用了一个很“土”的方法:让苏伟站着把手举起来,然后一看他的腋下还没有长出腋毛,就估计他还能长个子,于是就将他留在球队试训。
写真(1张) 2004年-2005年 苏伟在广东青年队继续“深造”,两年时间,展示出他过人的潜力。 2006年 2006年,苏伟长高到2米12,而且入选了国家青年队、广东一线队。在2006-07赛季,苏伟为广东队出战10场,场均7.3分钟,得到3分、1.6个篮板。 2007年 苏伟在联赛中不断成长,在2007-08赛季,为奥运而缩水的CBA30轮比赛中,苏伟上场27次,场均在7.6分钟内得到2.7分、2个篮板。 2008年 2008-09赛季是苏伟CBA职业生涯中耀眼的赛季,在漫长的50轮比赛中,苏伟获得了42场的出战机会,场均12分钟、5.35分也是他职业生涯的最高得分,特别是在总决赛中,苏伟用他的强健身体限制了巴特尔的发挥,成为广东队夺冠的重要成员。 2009年 苏伟(右)在比赛中上篮
CBA赛季结束后,苏伟被教练招入国家二队队阵容,在亚锦赛东亚预选赛中,他场均贡献13.7分、6.75个篮板,成为国家二队一名核心内线,随后入选国家队亚锦赛12人名单。 今年,苏伟再次入选国家队,在中国男篮缺少姚明的情况下,苏伟被主教练邓华德委以重任。男篮热身赛上,苏伟有上佳表现,场均得到6.6分、抢下7.2个篮板,成为中国队的内线支柱。2010年土耳其世锦赛上,苏伟担负着内线防守和争抢篮板球的重任,对于年轻的苏伟来说,世锦赛会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2011年 4月8日,入选2011年国家男篮集训名单。同时夺得2010-2011季度CBA职业联赛冠军。
编辑本段群殴
2010年10月12日晚在中国男篮与巴西队的第三场热身赛中,两队在刚开场不久就陷入了激烈的摩擦,随后双方队员动作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群殴,比赛已经被中断。 12日晚,8点30分,当地主办方负责人宣布:本场热身赛改为内部教学赛。此前大郅曾去对手更衣室希望能劝说巴西重新比赛,但是最终未能成功,这也意味着巴西队拒绝继续比赛。[1]
编辑本段赛事统计
对阵双方 上场 二分命中 出手 三分命中 出手 罚球命中 罚球 进攻篮板 防守篮板 篮板 助攻 犯规 抢断 失误 盖帽 扣篮 被侵 得分
立陶宛VS中国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土耳其VS中国 33 2 10 0 0 0 1 3 6 9 0 2 0 3 0 0 0 4
中国VS俄罗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波多黎各VS中国 4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中国VS科特迪瓦 2 0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1 0 0 0
希腊vs中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国家队统计
比赛 出场 首发 时间 投篮 3分球 罚球 进攻
篮板 防守
篮板 助攻 抢断 盖帽 失误 犯规 得分
场均 2009年男篮亚锦赛 6 0 5.33 55.5% 0% 83.3% 0.33 1.16 0 0 0.16 0.5 0.66 3.33
场均 2009东亚运动会 5 4 17.0 43.7% 0% 37.5% 1.2 2.6 0 0.8 0.6 2.2 1.4 4.6
场均 2010斯坦科维奇杯 4 3 11.2 66.6% 0% 55.5% 0.75 1 0.25 0 0 0.75 3 2.25
联赛统计
球队 出场 首发 时间 投篮 3分球 罚球 进攻
篮板 防守
篮板 助攻 抢断 盖帽 失误 犯规 得分
08-09场均 广东宏远 42 8 12.0 60.8% 0% 52.2% 1.52 1.78 0.14 0.45 0.28 1.16 2.16 5.35
08-09总和 广东宏远 42 8 506.5 84-138 0-1 57-109 64 75 6 19 12 49 91 225
07-08场均 广东宏远 27 1 7.62 38.9% 0% 56.2% 0.59 1.33 0.22 0.22 0.25 0.59 1.92 2.70
07-08总和 广东宏远 27 1 206 23-59 0-0 27-48 16 36 6 6 7 16 52 73
06-07场均 广东宏远 10 0 7.3 66.6% 0% 40% 0.3 1.3 0.1 0.3 0.1 1.3 1.6 3
06-07总和 广东宏远 10 0 73 12-18 0-0 6-15 3 13 1 3 1 13 16 30
国家队伍经历 2007年国家青年队中锋篮球经历 1)2002年,12岁身高达到1.90米,进入河北廊坊体校开始专门的篮球技能学习。2)2004年底,身高达到2.06米,被老乡兼广青教练王怀玉从河北廊坊体校挖掘到了广东宏远青年队。3)2005年8月,身高达到2.13米,被广东宏远队抽调到一队打CBA夏季联赛,在防守、篮板和封盖上表现出色。4)2005年8月,代表广东青年队以全胜战绩夺得2005年第九届中国中会篮球赛冠军。5)2005年12月,作为替补中锋,代表宏远青年队参加首届cba-cuba对抗赛,并夺得冠军。6)2006年,代表宏远青年队夺得06年全国青年联赛冠军、全国俱乐部青年联赛冠军。2006年全国青年联赛冠军7)2007年1月,作为主力中锋,代表宏远青年队参加第二届cba-cuba对抗赛,夺得季军,场均14分,抢6.8个篮板,1.7次盖帽。8)2007年5月,和队友苏伟、巴智超一起入选U19国青队。2007年06月在哈尔滨举办的2007 “满天星杯”国际男篮邀请赛中,首战王征拿下全队最高的21分,率队以81:73涉险战胜韩国青年队。最终国青队夺得四国赛亚军。
孙喆(1990年8月—),出生于天津,目前还没有在CBA站稳脚跟,不过美国球探已经高度关注这位中国小巨人,认为他有潜力成为第二个姚明。
父亲孙志福曾经是一名篮球运动员,身高在2米以上。美国专家给孙喆标注的是7尺4寸(2米23),其实孙喆只有2米20(7尺3寸)左右。孙喆从小个子就高,读小学时就开始疯长,五年级时身高已经达到1.95米,成为当时全天津个子最高的小学生。
小学毕业后孙喆被天津市体校相中,成了该校篮球队的主力中锋。教练周金利说,孙喆是个好苗子,他高而不笨,场上意识很好,打球肯动脑子,这是他的优势。孙喆在体校的三年里进步很快,现在已经成为队里的主力中锋,他在防守时的作用更为突出,盖帽、抢篮板等是他的强项。
如今的孙喆已经长到220厘米,比当年219厘米的付庆飞还要高1厘米,是姚明登陆NBA后,CBA(中国)联赛最高的球员。06年年底,孙喆加盟东莞青年第二梯队,虽然有着国少队的经历,但身体十分单薄,对抗能力也比较差,在CBA罕有表现机会。
今年1月3日,东莞新世纪队由于伤病情况严重,身高2米11的张凯旧伤在身,邱彪的右脚踝也扭伤,东莞队不得不临时更换一个高个子入队顶替内线,于是同意了2米20的孙喆加入进入一队的申请。目前孙喆还没有在CBA站稳脚跟,也没有要参加NBA选秀的意向,不过美国球探已经高度关注这位中国小巨人,认为他有潜力成为第二个姚明。
霆哥!旭哥!请先在申花把球踢好
1
先分享个小故事:
2003年,姚明登陆NBA第一个赛季,开头连续近10场,东方巨人连续替补,仅仅拿到0分2个篮板的成绩,受到了铺天盖地的批评,面对批评声,姚明在接受访时,给出了每一位职业球员都可以学习参考的“标准答案”:
“我不忌讳说这个,我经常上网,我也看这些消息。哎呀,确实不太好看啊,确实听着很难听啊,但是想想,你打成了这样,兴你打成这样,还不兴别人说啊?是不是?那最后就是说,你要努力转变这些不利因素,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比赛打好。那你要不停地付出努力,你把你的水平提高了,你后边会看到结果。所能做好就是说,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日复一日去练习。”
随后的故事我们也知道了,早就站在中国篮球顶端的姚明,依靠自己的天赋与努力,征服了全地球最强的篮球联赛观众挑剔的胃口,美誉全球。
2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因为最近由巩汉林老师在两会期间关于中国足球运动员的评论,在足球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甚至成了整个 社会 热议的话题。而整个足球圈在“沉默”了一个多星期后,申花球员冯潇霆的一份千字文,再次让整个舆论炸开了锅,还没等正反两方战斗的痛快,另一位申花球员杨旭也以一段精美的,支持自己的老乡及队友冯潇霆,将话题的热烈程度无情延续。
霆哥和旭哥这2份回应,给我的感觉就是,夸张一点打个比方,夸张到极点吧,就是: 一个学渣,在上课时候到处捣乱影响课堂纪律,自己成绩差的不行一点不学,然后在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义正言辞的站出来,深情满满的说:为什么你从教20多年,班级里总有差生?难道只是我们的原因吗?但我还没麻木,因为如果连我自己都放弃了,我们家还有什么希望,我们应该从教育本身的制度去思考,建立高级的教育体系,让未来更多的学生可以……之类之类,然后继续扮演逃学书童。
当然了,霆哥和旭哥绝不算中国足球里的差生,巩汉林老师也不是他们的恩师,但两位哥的回应基本给我就是类似的感觉。
3
在经历了一个不算很完美的睡眠后,我也去努力的想,怎么从其他突破口,把整个事情写的非常友好和感人,用轻拍一下屁屁,但又最后可以点出问题的“跟队老师专用笔法”。但思考了一天,看了一些媒体的评论,又和很多朋友们聊了聊,我发现我没有能力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基础上把问题点出来,随后就决定索性直白一点,打算一条一条拆解霆哥和旭哥的文字,表达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从我个人角度,并不代表全部申花球迷,甚至可能只能代表一小部分,我觉得霆哥和旭哥在这件事情上跳出来,确实非常有勇气。因为这样内容的表态,基本是除了至亲兄弟和利益共同体之外,都很难得到共情的。
再者,作为申花球迷,霆哥在经历了辉煌的职业生涯前大半段,在19年亚洲杯上出现了失误,成了他生涯的一个转折。(这多正常,卡利乌斯也是这么转折的)于20年初来申花,旭哥晚半年,在他俩的“带领”下,申花这两年在两度手握好牌的情况下,申花却渐渐走到谷底。当然了,有疫情原因,当然了,肯定不全是他俩造成的,当然了,我想说的是,他们在申花这两年的成绩单,不好,特别不好,特别是旭哥,零进球作为前锋,他在前场的作用也没有类似吸引对方给球员给队友拉出空档造成单赛季30粒进球这样。
然后,霆哥身为现役申花球员,旭哥还穿着申花装备,还细心的在身后的老款电脑屏幕上打出申花绿地飘带版队徽,两位以申花球员的身份在这个激烈的辩论项目上去施展才华,而其内容则又显得非常不堪一击(后面会逐一解析),极大的拉低了申花的形象,让全国球迷看了笑话。
总结就是:
下面,我来简单解析一下霆哥和旭哥的两份回应中一些我觉得不自然的内容
4 霆哥冯潇霆
“我不是来回应巩汉林老师的,我只想在此刻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先分享个小故事
在2018俄罗斯世界杯,有一场经典的比赛,是日本队以2-0的优势领先比利时队,被对手在6分钟连扳两球,伤停补时时。在获有角球球权的情况下,被比利时队反杀。整个过程仅仅用了14秒。”
“为了探寻这14秒背后的秘密,日本人对28台摄像机所集的14秒的进行了分析,并且邀请了当时这场比赛双方的主要球员,以及欧洲各个俱乐部的专家和选手一起来回顾和探讨。”
“当事人和对手一起坐下来,客观冷静地分析探讨,哪些是技战术的问题,哪些是心态问题,哪些是判断失误,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当时是否有更好的选择,进行了全方位的复盘和重演计算。”
“(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它付诸的时间成本,和投入成本。”
“这些年,我们也遇到过类似情况,黑色3分钟,打平出线,不同的球员却总在犯相同的错误。然而我们只关心胜负,却不知道为什么输。”
球迷关心胜负,没有错。甚至毫无关心足球的人,在翻开自己本地报纸时候关心一下本地球队的胜负,也没有错,球迷没有义务去知道球队为什么输。就像手机用户没必要知道手机电池剩余多少的情况下用多少电流多少电压的电去给手机充电,用户(或者说这个手机品牌的拥趸)只需要知道,没电了充电就好。而怎么让用户感受到快乐,是厂商需要去思考的。
“然后网上一片呼声,谁谁下课。某某球员,滚出足球圈。”
全世界足球都是如此,成绩不好了谁谁下课,谁踢得不好,比赛态度不好,自己球员在自己球迷面前被嘘被骂太正常了,梅西他们不是前几天就经历过吗?中国球迷难道不准拥有这些球迷自然的反应?难道都要潜心帮你们研究你们为什么输,然后语重心长的说,没事儿,下次再来?
“很大可能这些人中,都不知道球员谁是谁。”
我有很多从小看申花,但是现在因为各种原因不太看申花的,里面什么球员自然说不清楚,但是看到申花比赛输了的新闻,还是会感叹也会吐槽也会骂,然后有些特别糟糕,身边人都在骂的球员,就算他们真的没看过他们几分钟比赛,他们也会跟着一起吐槽吐槽,这就是球迷,这就是足球的 属性,有何不可?
“三年前的亚洲杯,我出现了失误,再也无缘国家队,我承担了所有,对于外界的批评和指责我没有怨言,可除了个人失误外,难道没有别的原因了吗?”
“可最后,球员,教练只是在无限承担自己所能承担的责任。)”
当然不是,教练带领球员输了比赛,当然要承担自己所能承担的责任,只要是自己能承受的,有什么不该?又没有说你踢的不好,房子没收一半,踢得不好限制人生自由,没有给你们额外的责任去承担。
“今年,国家队输给了越南,一点不意外,(我在平台分享了其中的原因)比赛输了,很不幸,又有球员出来承担责任了。又是某个球员的问题吗?我们一直在循环着。学法国,学意大利,学荷兰,最后却丢了自己。”
一场足球赛,输了当然不可能是某个球员的问题,但是,就不能批评某个球员了?这种逻辑不合理。难道要批评,就要所有有问题的球员、教练、官员等等都要一起批评,你们才觉得OK?
“我们都在观望着,如果时机成熟,以最小的风险去谏言,以最少的损失换取最大的结果和流量。”
这正是我们这两天所看到正在发生的。
“可现在足球已经到底了,你曾经甚至看过一个不知真的保洁阿姨来揭露球员的私生活换流量,我还要保持沉默吗?”
如果都没有去确认保洁阿姨是不是真的,应该等确认真相前都保持沉默,这是最正常的处理方式。
“这次12强赛,没有打出理想的结果,可哪个球员不想荣归故里,可差距就是如此,而且我们还有归化球员呢。”
球员想赢的心不能否认和践踏,但这不是他们不能被批评的理由。这样给我们未来的青少年会怎么样想?哦!我只要保持我想赢的样子,展现出那种对胜利的渴望和输了后无比的失落,就不会受到批评,随便踢踢就好。
“这次有几场比赛,我们总是在回传,是技术原因,还是心理原因?每次比赛完,大伙都基本有一些业务交流,其中听说有一场比赛是过于自信,就和4年前的12赛其中一场一样!我们总是在原地打转,却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
真正的原因是整个足球圈的从业人员需要去解决的,包括球员自己。和巩汉林老师和球迷们,没关系。
“现在的比赛氛围,有句话很流行,只要不失误就行。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
对应上面“荣归故里”,我收回前面的话,这样态度的球员,还心里想的是荣归故里?我猜应该是“打卡下班才对”。
“你只要一个微小的失误,就会被外界无限放大,有多少人拿着一个动图就把球员骂得狗血喷头。”
全世界足球动图满天飞,中国球迷的 方式并不意外,况且都是真实画面,不涉及恶意诽谤,并没什么问题。
“多么可悲啊,可比这更可怕的是,很多球员心寒了。”
年薪1000万的球员心寒。那年薪20万,对公司撒谎提前下班,和家里妻儿说公司加班,来看你们被德比对手横扫的球迷,这心寒的程度,又有多少身价千万的球员可以体会?
“足协给球员拉的赞助商,帮助拍宣传的视屏,莫名就变成了海参哥。”
拿了丰厚的赞助收益,被说一下海参哥,这代言我也想做。
“(又有多少人能记得他们曾经为了争抢一个球,鼻梁骨断了,肋骨断了,膝盖碎了。又有谁记得韩国的那场比赛,我们被韩国队员欺负,身为队长必须冲在最前面的我。”
在困难面前,如果你总拿过去的事情为自己开脱,而不是想着如何改变目前的困局提升自己,希望中国球员们的内心不全是如此懦弱。不过我也可以试试,在儿子不听话的时候,和他说“你父亲曾经一个人抱着高烧的你冲到医院”,如果这样的方法有用,能用到孩子30岁,父母该有多么轻松。
“批评和指责很容易,认识自己很难,中国足球要提升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是键盘侠。)”
有能力的球员没看见,能说会道的球员倒是真有。
“这几年,中超成绩不好,先后降薪 限薪。”
不单单是成绩不好。打个比方,我是货车司机,我拉货一年可以为公司赚50万,但是公司之前发神经,给我500万年薪,现在公司发现了问题,自己也烧不动了,我拉货拉的也比较差,给我降到了80万,未来继续降,收支平衡。
现在大部分球队都拖欠工资平均1年以上。换做任何一个人 ,老板告诉你我一年不能给你发工资,你愿意继续干吗?但大部分球员和俱乐部都相互理解和信任,共渡难关,为了热爱,为了情怀,也为了工作。”
任何一个人换作是如今中国足球球员,都干!因为离开欠薪的队伍,他们可能什么都干不了,而留在队里,补一点薪水未来回归正常是大概率,这很好理解。
“(可还是有一些俱乐部,做着肮脏的事,外援的钱结了,中国球员你就等着吧,把原合同撕了,逼你签一份打工合…这些球员找谁说,谁会替他们说话?)”
内外援不一致对待的事情确实很垃圾。但这些球员在之前从行业的红利中赚足了钱,甚至早早财务自由。如今碰到的问题,是很可怜,但其实各行各业欠薪这种官司也很多,而大多数人之前可是没有这么多红利的,通过正常的渠道去申诉去解决问题。当然你说如果申诉无门,那也是这个行业的问题,就像这个行业之前给这么高的薪水一样,有得有失,不过总体还是得到得多。当然,这种事情不需要和球迷讨说法。
“(网上的出现奇怪的现象 只要标题跟国足负面消息相关,一定会碾压性的获得大的流量。不停地带节奏,不住的诋毁。是,流量是获得了,可是没有人愿意思考这其中真正的原因。)”
前面大概说过了,真正的原因不是球迷去找的,是你们从业人员。 体育 产业说到底是 产业,被人讨论是天经地义的。成绩好了大家吹,成绩不好了大家批评,没什么问题。
“我原本没有必要去说一些问题,我已经不在国足了,可我就是和自己过不去,我怕现在不说,以后就说不出来了。”
从内容看其实真的没必要。
“我设想10年后的自己和现在的我对话,冯潇霆,你是不是傻。你看你说的这些,他不会改变,足球不会从新开始,大家不会一起努力营造好的氛围,不会很有耐心的慢慢积累等到花开。你看你后悔了吧。
我很难说出我后不后悔,但我在做属于我的事。”
很感动,霆哥的勇气确实值得赞赏。
足球是一个青春饭。从小就要努力去磨练,然后用身体赚钱,等年纪大了,再花钱养身体,多少球员也因为伤病告别了自己热爱的赛场。其实选择足球本来就是一场。赌运气,赌未来,赌能改变人生。
我们每一个 社会 人,谁不是用命去?谁不是每天消耗自己去换取家人孩子的笑脸?就踢球的有伤病,那些职业病,颈椎病,职场里突然倒下的,火场里的消防员,歹毒刀下的人民警察,山里拉着驴送邮件的村民……别把自己说的太高尚,就是赚钱的一种方式,没人逼你们,觉得亏了可以干别的。亏了吗?
我确实快退了,很多事跟我牵扯不大,可现在00后,05后这帮踢球的少年,他们付出了10年,20年的努力,日复一日的努力和磨练,他们的未来又在哪里?难道就躺平吗?
难道他们未来踢不好,被人批评的时候,想起来从前有一个职业球员写过千字长文,那么就不用那么累的去提升自己赢下比赛,只要情真意切的写一下就好了。中国足球,还会有未来吗?
“我经历了足球高光辉煌的时候,我们赢了两次亚冠冠军,拿了很多联赛冠军,国家队比赛两次赢了韩国,在12强赛也打出了水平。这些东西我们没有天天拿出去说,现在我们到了低谷,也没有抱怨太多,每天都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荣誉是辉煌的,但是不天天拿出来说,是很正常的。参考亚洲足球先生范志毅、郑智,还有C罗梅西之类的伟大球员,他们好像总是专注于下一场比赛如何去赢。还有,我自己能力不行,成绩不好,自己当然没理由抱怨,应该是球迷抱怨才是。
“至于薪水,好的时候拿的多,不好的时候拿的少。这是市场规律,我们做不了主,可我们愿意在低谷时储备力量,再一次等待高光时刻。我应该是等不到了,但他们能等到。”
要知道,从正规的足球环境来说,拿的少的时候,其实也算多的。这种拿法在J联赛,俱乐部早就被球员们拿的降级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不放弃。我爱这一行,我爱足球。但凡听到有人对我从事的行业指指点点,我都会不舒服,哪怕是朋友也不行。你可以说我,但你说我球队,说我行业,说我家人就是不行。”
球迷评球,怎么都行,只要不犯法不是非道德的。
“我尊重每个行业,其实不只是运动员辛苦。各行各业都不容易,有的是可以看到,有的是藏在背后的心酸。”
非常同意。
“我很久没用微博了,除了训练,比赛,闲时我会在小红书和b站,分享一些踢球的心得,知识,技巧,我很用心的去经营,喜欢足球的人可以去看一下,会对你有帮助。”
霆哥也算是微博大V,流量很大很有影响力,所以更需要慎重,在整个行业都没有发声的情况下出头,也有可能被外界说,球踢不好骗流量。而这次同样发生的旭哥,也是球踢不好,微博经营幽默短特别好的翘楚。更何况让我们这种无良自媒体也蹭了热度,大家都变成了一条黑船上的坏人。
“最后,我希望,中国足球能够好起来。足球运动员,足球前辈,足球媒体人以及各个媒体平台,我们都是中国足球的一份子,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希望中国足球更好,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更好的角度,去报道和挖掘故事,用更敏锐的正能量去 探索 和思考我们的足球呢?如果足球人都没有信心了,那中国足球就真的没有什么好期待的了。”
如果足球都从更好的角度去报道去挖掘,那全世界的足球和我们申花,有什么两样?那还有什么球员有再自己的业务上开拓前行。那个时候,中国足球真的就没有希望了。
5 旭哥杨旭
中国足球可以骂吗?
当然可以骂,全世界足球都可以骂。
冯潇霆们、杨旭们一直被骂,我们习惯了。
1年半不进球还能在这时候站出来,肯定是习惯了。
但是我们还没麻木。
我也没有放弃竞选,嗯嗯!
中国足球如此低谷的时刻,如果连我们这些足球从业者都保持沉默,那这个行业才是真正的寒冬。
如果在一个行业低谷的时候,从业者不把心思放在提升自己,而是和别人吵架上面,中国足球早就是真正的寒冬了。还好这波霍乱,跳出来的只是我们申花两位情绪比较激动的球员,相信其他球员一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训练上。
大家都说菜是原罪,可是为什么中国足球几代人的努力,换回来的却是一代又比一代的成绩差呢?
这需要问足球从业人员,球迷没义务思考。
只有建立中国足球正确的生态链环境和科学高级的青训体系才是核心,才是王道。
正确的生态链首先就是降薪和严格控制俱乐部收支平衡。
我今天这里喷旭哥,我仍然在周末送孩子去踢球。但没人可以要求我们的孩子一定要踢职业,我们只是热爱,而吸引孩子往职业上发展,是足球从业者需要努力的,和每一个热爱足球的球迷个体,没有关系。
6
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其中有很多都比较针对霆哥和旭哥,这两位都是我们平时非常喜欢的球员,虽然不得不承认,他们在来到申花后,确实没能给申花什么帮助,但这不妨碍我们对他们曾经履历的青睐和对个人魅力的赏识。
但我真的怕,真的怕在这件事情上,大家会把矛头指向申花,大家会真的觉得,国内球员的思路会如这样想的。我承人,霆哥和旭哥,都是在球员里算是能说会道,但是球员毕竟是球员,从他们的回应中也可以看到,看似真情实感,但其实“漏洞”摆出。
我怕,我怕和你们一起训练的申花队友们;
我怕,我怕和你们宿舍住的近的的几个房间的队友们;
我怕,我怕东北路小学的校友们;
我怕,我怕……
如果大家都是这个想法,会以抗拒的心态底抗外界,而不是把自己的业务能力,尽可能地去提升。当然了,也许还会有球员跑出来说,无限度地提升我们球员的个人能力,去帮助球队取得每一场比赛的胜利,是刻在我们每一位球员心里的。那确实,我确实没有放弃去竞选!嗯嗯!
我们球迷想看到的是,结果!足球很残酷,足球场上的金钱,同样很刺激,你们都懂得。
托霆哥和旭哥原文的服,这是我有史以来推送中文字数量最多的一篇文章,其中的观点对事不对人,它们不会阻挡我对球队的热爱,不会阻止我为身披申花战袍的你们助威,不会在你们为申花进球后好像我被打脸了一样,永远不会。
我只是真的很可惜,可惜你们在这个时候,以这样的身份来回应此事,你们看看,你们并不是全国球员的领袖,你们并不是球迷们心中的C罗梅西,你们并没有站在立意的高地,你们只是孤军奋战,在兄弟们的助威声中勇往直前,当了炮灰,这对于你们个人,对于你们所在的俱乐部,对于你们所处的行业,真的有意义吗?
请先把球踢好吧,把申花从谷底拉起来,为申花打进哪怕一粒进球,为申花甚至去赢下德比,为申花再拿冠军,用这样的方式去回击,你们所深恶痛绝的批评。但这一切的前提,请把球踢好,申花球迷期待你们在新赛季的表现!
你们知道吗巴特尔吗?蒙古人?
姓名:巴特尔(Mengke Bateer)
生日:15年1月20日
身高:2.10米
体重:140公斤
籍贯: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
学历:中专
单位:北京(曾效力:掘金、马刺、猛龙、魔术)
位置:中锋
国家队号码:14号
奥运会报名项目:男篮
最好成绩: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第八名,亚锦赛冠军
运动经历:
1986年开始篮球正规训练,教练周双利、王万里;1988年进入北京青年男子篮球队;1991年8月,进入北京男子篮球队;1991年,调入国家青年男子篮球队,教练杨家训;1993年10月首次进入国家男子篮球队,教练蒋兴权。19年再次入选国家篮球队,后因个人原因退出国家队;19年结婚;1998年4月入选王非执教的国家队。1999年4月,赴美国NBA凤凰城太阳队训练营试训一周。1999年5月,入选蒋兴权执教的国家男篮;2001年4月,入选王非执教的国家队。2001年10月,赴美国丹佛掘金队试训并参加季前赛。2001年以自由球员身份加盟掘金队,从01-02赛季开始征战NBA。
国内及国家队主要成绩:
1992年 亚洲青年锦标赛冠军
1993年 亚洲锦标赛冠军
1994年 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第8名
1996年 亚特兰大奥运会第八名
1996年 全国男子篮球甲级俱乐部联赛第三名
1998年 全国男篮甲A联赛第4名,并获联赛篮板王称号
1998年 泰国曼谷第13届亚运会男篮冠军
1999年、2001年、2003年,亚洲锦标赛冠军
个人荣誉:
1993年第7届全运会篮球比赛篮板王
1995年4月2日入选中国明星队
1996年入选中国篮球明星队
19年入选中国篮球北方全明星队
1998年入选中国篮球明星队
1999年入选中国篮球北方明星队
2000年3月入选全国男篮甲A联赛全明星阵容
2000年3月获1999-2000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
2001年4月入选全国男篮甲A联赛全明星阵容
NBA经历:
2001-02赛季效力丹佛掘金队
2002-03赛季效力圣安东尼奥马刺队,随队获总冠军,成为人
2003年7月17日正式签约多伦多猛龙队
2004年1月3日被多伦多猛龙队交换至奥兰多魔术队
2004年1月6日被奥拉多魔术队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