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残疾人参加普通奥运会
2.你知道哪些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知识?
3.残奥会为什么没有聋人运动员?
残疾人参加普通奥运会
其实是没有任何规定不予许残疾人参加奥运会的,之所以非常少,是因为参加奥运是需要取得奥运的参赛资格,比如世界排名,或是积分,需要参加很多比赛来获得。残疾运动员因为身体的原因,竞技水平和常人的顶尖运动员有一定差距,很难取得好的成绩来获得奥运的参赛资格,所以只看到这么屈指可数的几位。不要误会,其实是没有任何的歧视的。
你知道哪些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知识?
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语:Ολυμπιακο?Αγ?νε?;法语:Jeuxolympiques;英语:OlympicGames)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一届,会期不超过16日,是目前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之一。分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夏季聋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聋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中,各个国家用运动交流各国文化,以及切磋体育技能,其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不断进行体育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停办了1500年之后,法国人顾拜旦于19世纪末提出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议。1894年成立奥委会,1896年举办了首届奥运会,1924年举办了首届冬奥会,1960年举办了首届残奥会,2010年举办了首届青奥会。
2017年7月,国际奥委会决定由法国巴黎承办2024年奥运会,由美国洛杉矶承办2028年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的活动体系。
残奥会为什么没有聋人运动员?
即将开始的残奥会,听力残疾和丧失语言能力的运动员是不能参加的,北京奥组委残奥会部特聘专家华清滂解释说,残奥会只有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的运动员进行比赛。
华清滂说,目前残奥会上没有专门区分聋哑人的级别,肢体健全的聋哑人如参加残奥会,将会影响比赛的公平性。但如果运动员既是聋哑人,又有肢体残疾或视力障碍,则可参加残奥会,但在分级时仍按肢体残疾或视力障碍的标准区分。
华清滂说,按照现在残奥会发展的趋势,聋哑人很可能划归到现在的残奥会比赛中,“只要给聋哑人单独划分级别就可以了。”
聋哑人不参加残奥会还有另一历史原因。华清滂说,在1989年国际残奥委会成立前,国际聋人体育协会已成立,自1924年至今,已举办过20届聋人运动会。
同时,无论是盲人、肢体残疾人还是聋哑人,只要成绩达标都可参加健全人的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上,来自波兰的乒乓球运动员也是肢体残疾,但其成绩达到了奥运会参赛标准,顺利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