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国家队野蛮-墨西哥国家队外号

tamoadmin

1.能介绍一下墨西哥战争吗?

2.世界杯中有哪些经典画面

3.美墨战争的过程

4.西班牙武力征服墨西哥的过程是怎样的?

能介绍一下墨西哥战争吗?

墨西哥国家队野蛮-墨西哥国家队外号

美国1776年独立后,乘欧洲列强在非洲、亚洲争夺殖民地之机,在北美大陆大肆扩张。1823年,总统詹姆斯·门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确立了扩张领土、称霸美洲的基本国策。很快,美国的侵略目光便落到了近邻大国墨西哥身上。1835年,墨西

哥得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的美国移民奴隶主发动武装叛乱,墨西哥出兵镇压,美国竟直接出兵干涉,并支持得克萨斯于次年宣布独立。1845年7月,以疯狂扩张著称的詹姆斯·波尔克正式宣布把得克萨斯并入美国的版图。几乎与此同时,波尔克又命令扎卡里·泰勒将军率领一支部队悄悄进驻得克萨斯与墨西哥交界的努埃塞斯河畔,伺机发动侵略战争。当年11月,波尔克以墨西哥应归还美国300万美元债务为要挟,要求墨西哥承认以格兰德河为两国边界,美国以1500万—4000万美元“购买”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地区,遭到墨西哥断然拒绝。

1846年5月13日,美国向墨西哥宣战,美墨战争正式爆发了。宣战不过是蒙蔽世人的把戏,美军的军事行动在此之前早已进行了4个多月。

“闯进玉米地的黑熊”

为尽快实现由北向南进攻,分割墨西哥领土,占领其首都的目的,战争第一阶段,美军决定兵分三路入侵墨西哥:一路由斯蒂芬·卡尼上校指挥,负责远征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一路由约翰·斯洛特舰队司令指挥,负责从海路封锁太平洋和墨西哥湾沿岸及港口;另一路由总司令泰勒率领,直取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

5月18日,泰勒率部越过格兰德河并占领了马塔莫罗斯城。6月,泰勒的部队由5000人扩至1.45万人。7月14日,其先头部队到达位于墨西哥城以北1000英里的查马尔戈,并在这里建立了进攻蒙特雷的基地。其间,墨西哥曾经试图同美国谈判,但谈判无疾而终,墨西哥总统帕斯多也因此下台。

从9月中旬开始,美军多次发动对战略要地蒙特雷的进攻,但是在墨西哥军民的顽强抵抗下,屡遭失败。骄横的泰勒不得不改变强攻策略,与沃尔思率领的另外一支美军从蒙特雷城东西两侧齐头并进,迂回攻击。经过激烈厮杀,9月24日,美军终于攻破蒙特雷城,25日,墨守军投降。

在西部地区,居住在萨克拉门托河谷的一批美国移民6月14日占领了圣诺明,并宣布成立“加利福尼亚共和国”。7月9日,美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旧金山和圣诺明。不到一个月时间,美军先后占领了圣巴巴拉和洛杉矶。8月17日,美军宣布加利福尼亚正式成为美国领土。

在此期间,卡尼率领的远征军于1846年六七月间到达位于阿肯色河与圣菲小道的交汇处本特堡。8月15日到达拉斯韦加斯,宣布新墨西哥成为美国的一部分。9月底,卡尼率领骑兵部队越过科罗拉多进入南加利福尼亚。1847年1月13日,在圣费尔南多,墨西哥残余武装力量向美军投降。至此,美国已经侵占了墨西哥大片领土。有人尖锐地评论说:“美军犹如一头闯进墨西哥玉米地的黑熊,只不过并不稀罕美味的玉米,而是把土地作为惟一的目标。”

墨西哥城血战

从1847年2月开始,美国再次向作战前线大量增派兵力,战争进入第二阶段。3月9日,美军司令斯科特调集军队1.3万人,配备50门大炮,在海军部队的支援下,对墨西哥东海岸的最大港口韦拉克鲁斯实施两栖登陆作战。驻守该港的4000墨军士气低落,无心恋战,也没有海军支援,美军无一伤亡就成功登陆。随后,美军便开始疯狂围攻韦拉克鲁斯城。从3月22日开始,美72艘军舰和陆军的大炮对韦拉克鲁斯进行了连续几天的野蛮炮击。但这次美军遭到了墨西哥守军的顽强抵抗,有82名美军伤亡。恼羞成怒的斯科特下令:墨西哥人不投降,便不许任何活人离开这座城市。在美军猛烈的炮火下,韦拉克鲁斯血流成河。7天之后,美军攻占该城。

攻陷韦拉克鲁斯后,美军就扫清了进攻墨西哥城的最大障碍,于是加快了行军速度。墨西哥总统圣安纳仓促集中1.3万人在塞罗戈多与美军会战。4月18日,美军穿过山谷密林,突袭墨军左翼,俘虏3000多人,圣安纳只好下令撤退。5月15日,美军推进到离墨西哥城80英里的普埃布拉,因为城里上层人士卖国投降,美军轻松地攻占了这座墨西哥第三大城。8月6日,美军兵临墨西哥城城下,已经没有退路的墨西哥军民在郊区与敌人展开了激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墨军节节败退。为夺取墨西哥首都,斯科特亲自率7000人发动总攻,而此时墨西哥城内已经聚集了1.5万官兵,美军一时无法得逞。情急之下,9月12日,斯科特派人偷袭高达200英尺的查普尔特佩克小山工事,企图居高临下控制墨西哥城。面对美军潮水般的进攻,驻守此地的墨西哥军事学院的学生们浴血奋战,美军死伤遍地。9月13日黄昏,墨西哥总统圣安纳率成员慌忙撤退,城内一片混乱。9月14日拂晓,美军趁机攻入城内。为显示威风,斯科特下令美军官兵身穿崭新制服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却突然遭到了墨军的猛烈射击,死伤惨重。入城后,美军与墨军展开了整整一天的激烈巷战,直至9月15日,在伤亡860多人后才完全控制了墨西哥城。

1500万“买”了230万平方公里

墨西哥城沦陷后,英勇不屈的墨西哥人民与占领者展开了大规模的游击战。无奈之下,美军调集2万人专门同游击队作战,残酷镇压墨西哥人民的反抗。墨西哥本来可以抓住机会组织反攻,转败为胜。但墨西哥统治者一味妥协,还解除了圣安纳的总统职务,成立了以培尼亚为临时总统的新。培尼亚上台后,立即呼吁美国举行和谈。1848年2月2日,美墨双方签订了《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美国攫取了墨西哥近一半的领土,合计约230万平方公里。这就是今天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大部,以及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的一部分。美国仅仅付给墨西哥1500万美元作为“补偿”。

通过美墨战争,美国一跃成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国,而且从此成为美洲的主宰。就连亲自参与了战争的美国名将格兰特也不得不承认:“这场战争乃是强大民族对弱小民族所进行的最不正义的战争之一。”

世界杯中有哪些经典画面

界杯决赛圈十大经典比赛:

1950年 巴西1:2乌拉圭

作为1950年世界杯东道主,巴西队在该届赛事捧杯的呼声极高。尤其是依照彼时特殊赛制,当巴西只需在最后一轮循环赛战平乌拉圭即可夺魁时,毕其功于一役的期待更是扎进了挤满21万名观众的新马拉卡纳体育场每缕空气中。他们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毕竟,弗里亚卡(Friaca)在第47分钟就进球了,这让每个人都相信他们距离冠军领奖台仅仅一步之遥。

然而巴西拥趸们不曾料到,顽强的乌拉圭人并未就此缴械。第66分钟,胡安-斯基亚菲诺(Juan Schiaffino)扳平,而比赛第79分钟,乌拉圭由希吉亚(Ghiggia)再下一城,将桑巴军团登顶世界之巅的梦想生生撕碎。从天堂到地狱,在那个夜晚只有短短45分钟,乌拉圭人不但从鬼门关逃出生天,同时还将雄心勃勃的对手一脚踹向万念俱灰的深渊……

在自己家门口,被顶着满场22万人嘘声的对手用逆转的方式干掉?是的,当时就是这样!每个人都震惊了,无法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时任国际足联的“世界杯之父”儒勒-雷米特回忆说,“(球迷的反应)那是一种压抑的、病态的沉默,有时简直让人难以承受。”赛后,组委会没有举办颁奖仪式,甚至有极端球迷为此开枪自杀。而作为那支乌拉圭国家队队长,奥布杜里奥-巴雷拉(Obdulio Varela)和队友们一起躲在更衣室里,默默地接过世界冠军奖杯。

1954年 西德3:2匈牙利

这是一场被称为“伯尔尼奇迹”的伟大比赛,这或许也是一幕世界杯决赛史上最让人难忘的经典章回。

该届杯赛小组赛阶段,匈牙利曾以8:3的大蹂躏西德,而在本场比赛开始后仅仅8分钟,他们由普斯卡什和塞博尔(Czibor)连进两球,似乎早早便锁定了胜局……这时一个惊世骇俗的反攻突然爆发---从第10分钟到第18分钟,同样只用了8分钟,西德队莫尔洛克和前锋拉恩双剑出鞘,拼死将落后的德国战车拉回至与匈牙利人平行的同一起跑线上。

伯尔尼天空雨一直下,青黄相接的泥泞草坪更为这场比赛染上了一抹宿命色彩。当比赛进行到仅剩下6分钟结束时,拉恩禁区边缘抬脚怒射,皮球在湿滑草坪上滚出一道怪异轨迹,从飞身扑救的门将手边钻入网窝。3:2,西德完成反超!两分钟后,“飞奔的上校”普斯卡什还曾打入一球,无奈被当值主裁以越位为由拒之门外。

1966年 葡萄牙5:3朝鲜

绿茵场上,朝鲜是一个擅长制造冷门的国度。1966年世界杯小组赛,名不见经传的朝鲜创造了国际足坛最大冷门之一---凭借朴斗一进球,他们在米德尔斯堡的Ayresome公园击败意大利。到了四分之一决赛,朝鲜遭遇由尤西比奥领军,实力明显高出一筹的葡萄牙队,晋级希望不被看好。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朝鲜在开场的第一分钟便取得优势,朴胜金球门横梁底部的射门使得朝鲜队以1-0领先,随后李东文(22)和扬胜光(25)进球则让葡萄牙彻底陷入被动,3-0的也震惊了所有人。

然而下半场风云突变,面对拥有该届杯赛最佳射手、9球进账的尤西比奥,朝鲜人没能将优势维持下去,后者与生俱来的才华让朝鲜人显得无能为力,凭借该场比赛打进的四个进球和一次助攻,尤西比奥顺利帮助葡萄牙晋级。

你可以这样认为,在那个特殊的夜晚,黑豹杀死了黑马。

10年 巴西4:1意大利

作为世界杯决赛史上最佳比赛之一,10年巴西与意大利的巅峰对决还见证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粒团队进球。当时巴西队内拥有贝利、杜斯图、雅伊尔津霍(Jairzinho)、里维利诺(Rivelino)等巨星,而他们则在决赛中以扎眼的4:1大碾碎意大利人后防线,在墨西哥城阿兹台克体育场高高举起象征着足坛最高荣誉的雷米特杯。

本场比赛第18分钟,球王贝利头槌破网,为巴西队先拔头筹,意大利前锋罗伯托-博宁塞尼亚(Roberto Boninsegna)在半场结束前扳平,还以颜色。但在下半场,巴西队由格尔森(Gelson)、雅伊尔津霍以及右后卫兼队长卡洛斯-阿尔贝托连下三城,以摧朽拉枯之势大胜告捷。

这是一场值得球迷从多个角度来回味的比赛。1.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桑巴军团压倒性优势击溃“链式防守”战术鼻祖意大利即为一例。2.经此一役,巴西第三次加冕世界杯冠军,将赛前与他们同获两次雷米特杯的意大利人甩在身后,并藉此得到了雷米特杯的永久保留权。3.贝利首开纪录的进球,是巴西队第100粒世界杯进球。4.那支10年的巴西队被人们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球队,而贝利则借一个进球两度助攻的优异表现证明,在那个只需怀念而不用预言的70年代,三夺世界杯的他的的确确天下无敌。

18年 苏格兰3-2荷兰

在由阿根廷主办的第11届世界杯开赛前,苏格兰主帅Ally MacLeod曾信誓旦旦表态,“我们将赢得至少一枚奖牌”。然而当小组赛进行到最后一轮循环时,身处D组的苏格兰人却尴尬地发现,只有在与荷兰队的比赛中净胜对手三球以上,他们才可能从该小组突围。

比赛开场第34分钟,荷兰球员罗布-伦森布林克(Rob Rensenbrink)攻入一粒点球,为橙衣军团取得领先---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第1000粒进球。不过,顽强的苏格兰很快便重整旗鼓,达格利什在第44分钟接应队友乔伊-乔丹(Joe Jordan)头球摆渡破门,帮助球队扳平。

苏格兰人继续发威,下半场开哨仅两分钟,格里姆-索内斯被侵犯为球队赢得点球良机,阿奇-格米尔(Archie Gemmill)操刀主罚命中。第68分钟,左脚将格米尔再入一球,让苏格兰球迷重新看到了小组出线的曙光。这是世界杯史上最伟大进球之一,后来更成为**《猜火车》的一幕经典镜头。而杂志《全体育》亦不吝笔墨,对格米尔的这次直捣黄龙进行了如下生动描述:

“格米尔先是一个左脚横趟巧妙地避开了对手的飞铲,随后带球直插禁区:他先是以一个逼真的动作左脚一扣晃过了飞扑上前的后卫,随后又以一次迅雷不及掩耳的人球分过得到了直接面对门将的机会。突破了对方最后一道防线后,格米尔用左脚搓出了一记半高球,弃门出击的门将没能化险为夷,第68分钟时苏格兰人以3∶1领先。格米尔的每一次突破看上去都是要从左路打开缺口,但实际上他都是将重心倾向了右路,他那颇具迷惑性的晃动成为了世界足坛声东击西的活教材。”

---不幸的是,命运剧本并未因苏格兰人绝地反击而更改,格米尔进球四分钟后,荷兰球星雷普(Rep)从球门25码开外叩关破门,将改写为2:3,同时也将苏格兰队阻挡在第二阶段小组赛大门之外。

1982年 法国3-3西德

1982年8月8日,作为跻身世界杯半决赛的两支队伍,法国与西德队在塞维利亚狭路相逢。太多的戏剧性与争议足以让这场比赛成为世界杯经典赛事之一,比如它是有史以来首度通过点球杀出赢家的世界杯半决赛;比如它见证了顽强的德国人在两球落后逆境下扳平,最终成功翻盘;再比如,西德门将哈拉德-舒马赫于下半时伊始用膝盖冲撞法国队员巴蒂斯通,导致后者两颗牙齿脱落,并曾在近30分钟时间里昏迷不醒……

利特巴尔斯基与普拉蒂尼的进球让法国与西德1:1战平,90分钟内难分伯仲,比赛随之进入加时。从第92分钟到98分钟短短六分钟内,特雷索与吉雷塞先后进球,帮助法国3:1领先,西德队则陷入绝境。不过德国人并没有放弃,第102分钟,带伤替补出场的鲁梅尼格为球队扳回一球;而在比赛行将结束的第108分钟,德国球员费舍尔再度攻破法国城池,硬生生将高卢雄鸡拖入点球决战。

而在点球赛中,命运的天平则倒向了西德,他们最终以8:7的总挺进决赛。

德国人的坚韧将这场经典对抗写进了世界杯史册,但同样被“记录在案”的,还有哈兰德-舒马赫那次逃过判罚的恶意犯规---“更让人气愤的是,(舒马赫)如此恶劣的犯规居然逃过了裁判法眼。德国人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得到了球门球机会。”普拉蒂尼后来回忆说。“毫无疑问,这将是世界杯足球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一次误判。”

1986年 法国1-1巴西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在失足于与西德队之间的点球决战四年之后,高卢军团又一次走到了定夺命运的点球生死线上。只不过这一次,法国人的对手换成了巴西,而他们亦没有重蹈第12届世界杯覆辙,转而成为这场点球大战的赢家。

第17分钟,巴西射手卡雷卡突入禁区,接儒尼奥尔妙传抽射挂网,为球队在与年冠军的这场生死对决中先拔头筹。上半场接近尾声时,普拉蒂尼机敏地由后点将皮球挡入巴西大门,为法国扳平将扳为1:1平---这也是该届杯赛以来,桑巴军团的首粒失球。随后蒂加纳、儒尼奥尔等人还有完成最后一击的机会,无奈都与破门失之交臂。

比赛第71分钟,有伤在身的济科披挂上阵,而享有“白贝利”绰号的他甫一触球便制造杀机,为布兰科(Branc)送出一脚商标性的妙传。法国门将巴茨出击犯规,布兰科为巴西争取到一次很有可能策定江山的点球!济科站到了罚球点,但他主罚的点球却被判断对方向的巴茨横身扑了出去。

双方在下半时最后阶段及加时赛均再无建树,不得不进入点球决战。这一次,法国人将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以这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比赛送别了济科、苏格拉底等一代巴西巨星……

1990年 喀麦隆1-0阿根廷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揭幕战见证了足球史上最大的冷门之一: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喀麦隆,击败由球王马拉多纳领军的卫冕冠军(1986)阿根廷---尽管他们付出了两名球员被罚下,最后仅余九人应战的惨痛代价。

阿根廷从比赛一开始就对喀麦隆展开疯狂进攻,而后者则在强攻压力下疲于防守,尤其是当安德雷-卡纳-比耶克(André Kana-Biyik)因第61分钟对“风之子”卡尼吉亚犯规染红离场后,喀麦隆人获胜的机会更已聊胜于无。

然而充满活力的非洲雄狮并不容易被驯服,他们无心缴械投降,反而在比耶克被罚下后仅仅6分钟,便由弗朗西斯科-奥玛-比耶克(注:此君乃被罚下喀麦隆球员的兄弟)斩获进球,给了潘帕斯雄鹰当头一棒。紧接着这位进球功臣与队友们一道,用杂耍般奔放的疯狂动作为他的入球大肆庆祝。

足球是圆的,足球场上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喀麦隆以黑马姿态生擒阿根廷一役,便充分诠释了足球比赛中的不可预见性。非洲雄狮用一场胜利将自己名字刻入世界杯史册,但与此同时,(1:0领先后)喀麦隆阵中的本杰明-马辛(Benjamin Massing)上演了同样不可能被世人遗忘的丑陋一幕---粗暴野蛮地放倒克劳迪奥-卡尼吉亚,而他本人亦被裁判出示红牌罚下。

2002年 塞纳加尔3-3乌拉圭

韩日世界杯小组赛A组最后一轮,尽管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于卫冕冠军法国0:2不敌丹麦一役,在距离仁川仅35英里的水原市,另外一场令人窒息的经典赛事亦在塞纳加尔与乌拉圭之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此战前,塞纳加尔只要打平即可出线,而南美劲旅乌拉圭则是背水一战,必须获胜才有可能继续他们的2002世界杯之旅。

塞纳加尔在该届杯赛揭幕战1:0爆冷击败法国,次轮又战平丹麦,让全世界球迷见识了这支世界杯新军的强劲实力。而在与乌拉圭一战中,自信爆棚且心态放松的他们早早就掌握了先机:第20分钟,乌拉圭门将对迪乌夫犯规被判极刑,法迪加点球中的;第26分钟及第38分钟,迪奥普梅开二度,帮助塞纳加尔带着3:0的巨大优势结束上半场。

面临生机渺茫的绝境,乌拉圭人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意欲在下半时重振山河的他们换上迭戈-福兰及身高达到1米的莫拉莱斯,全线进攻。事实证明这次换人收到了奇效---临危受命的莫拉莱斯开场仅17秒钟即攻入一球,而当比赛进行到第69分钟时,另一位奇兵福兰亦发挥效用,以一记大力抽射破门将改写为2:3。

故事并未就此结束。第88分钟乌拉圭卷土重来,莫拉莱斯摔倒在对方禁区内,为球队赢得一粒颇具争议的点球,由雷科巴操刀命中,双方变成3:3平---只要乌拉圭人再进一球,他们就能从塞纳加尔手中抢走出线资格!这时距离比赛结束只剩下短短几分钟,塞纳加尔阵型已经被40余分钟狂轰滥炸冲散,而士气亦遭连续三粒击穿,只要多给乌拉圭人一点时间,翻盘奇迹就有可能上演……但遗憾的是,当比赛行将结束时,莫拉莱斯面对空门远射脱靶,断送了乌拉圭进军复赛的最后一线生机。

2006年 意大利2-0德国

作为世界足坛的两支劲旅,东道主德国队与意大利在多特蒙德威斯特法伦球场打响的半决赛倍受球迷期待,但由于双方主帅都部署了相对谨慎的战术,这两支球队在90分钟常规时间内的交火乏善可陈。然而---多亏姗姗来迟的两粒漂亮进球---沉闷局面在加时赛迎来改观,激战双方刹那间擦出的火花甚至让人难抑兴奋。

当然,意大利人能将比赛拖入加时,还得感谢老天和当值裁判:第81分钟,法比奥-卡纳瓦罗在本方禁区对波多尔斯基犯规,原本应被判罚点球,但主裁却只给了德国队一次任意球。某种意义而言,恰是拜这次误判所赐,蓝衣军团方才死而复生,并在加时赛阶段成功狙击对手,从而避免了与东道主决战点球场的命运(注:意大利连续三届世界杯遭遇东道主,此前两届分别因点球大战和金球败给法国与韩国)。

加时赛期间,吉拉迪诺、赞布罗塔以及波多尔斯基等球星都曾有机会改变比赛,却先后与进球擦肩而过。但在只开花不结果的118分钟后,由意大利人导演的两个魔术般的镜头不期而至。先是皮尔洛禁区前沿巧妙直塞禁区右侧,格罗索门前11米处左脚内侧刁钻弧线球绕过莱曼的指尖钻入远角,1比0!随后不久吉拉迪诺禁区前沿带球吸引防守,等待皮耶罗插上之后选择右脚直传,皮耶罗突入他最有把握的区域,左侧距门7米处右脚推射入右上角,2比0……

美墨战争的过程

第一阶段(1846—1847年2月)

宣战后美国从多个战线入侵墨西哥领土。在太平洋美国海军派约翰·斯洛特(JohnD.Sloat)占领加利福尼亚并将它规入美国领土,因为美国怕英国会试图占领该地区。斯洛特获得加利福尼亚北部盎格鲁殖民者的支持,这些殖民者此前就宣称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加利福尼亚共和国。在他们的支持下斯洛特占据了一些重要城市。同时斯蒂芬·瓦特·科尔尼带领的美军攻占了圣大非。科尔尼然后向加利福尼亚进军。在一些小挫折后他与罗伯特·斯朵克顿的海军增援联合占据了圣地牙哥和洛杉矶。但此后科尔尼与斯朵克顿之间爆发了对加利福尼亚管理的冲突。原因是华盛顿发表的命令在这一点上不明确。斯朵克顿任命弗莱蒙(JohnC.Fremont)为加利福尼亚总督,而科尔尼则称自己为总督。最后科尔尼占了上手,弗莱蒙被捕并被处罚。

1846年5月8日的帕洛阿尔托战役,美军2300人同墨军6000人交战,美军以优势炮火击溃了对方的骑兵。5月9日,美军1700人在雷萨卡·德·拉帕尔马击溃了5700名墨军。5月18日,泰勒将军率部越过格兰德河并占领了马塔莫罗斯城。7月14日先头部队到达位于墨西哥城北1000英里的查马尔戈,建立攻克蒙特里的基地。8月19日,泰勒率官兵向蒙特里进军,9月19日,美军增至1.5万,抵达蒙特里郊外。9月21-24日,泰勒部队攻破蒙特里城,25日,墨守军投降。双方达成休战八周的协议。11月5日,泰勒通知墨西哥停战协定于11月13日期满。11月16日,泰勒所部占领了科阿韦拉的首府萨尔蒂略,在这前后威廉·沃尔思率部先后占领了蒙克洛瓦和蒙特里以西的帕拉斯。在西部战区,1846年6月10日,萨克拉门托河谷一批美国移民起事,6月14日,移民占领圣诺明,成立了“加利福尼亚共和国”升起了白底灰色的熊旗。与此同时,在约翰·斯洛特海军准将率舰队由墨西哥湾的马萨特兰港开赴加利福尼亚。7月2日到达旧金山以南的蒙特里,宣布加利福尼亚是美国的一部分。7月9日,美军占领了旧金山和圣诺明,星条旗取代了熊旗。不久,美国海军占领了萨克拉门托附近的萨托堡和圣·巴巴拉,8月13日夺取了洛杉矶。8月17日,西线司令官海军准将罗伯特·F·斯托克顿发表文告,宣布加利福尼亚并入美国,建立以他为统治者的新。(9-10月,在美占区发生了激烈的反占领的斗争。)这期间,卡尼率远征军于1846年(6月-)7月(25日由利文思沃堡)到达(位于阿肯色河与圣菲小道的交汇处)本特堡(。8月2日,卡尼部)南渡沙漠向新墨西哥进发。(沿阿肯色斯河到蒂姆帕斯河口,经西南进入山地,部队越过海拔拉顿山口),8月15日到达,并宣布新墨西哥是美国的一部分。8月18日,(卡尼所部)占领了圣菲,结束了800多英里的行军。9月25日,卡尼率骑兵赴加利福尼亚,于12月12日,到达圣迭戈。12月29日,卡尼和斯托克顿部队到达洛杉矶。到1847年1月10日占领洛杉矶。1月13日,在新墨西哥和加里福尼亚的军事行动基本结束。(与此相关的是)另一支远征军多尼芬部于1846年10月底,从圣菲出发,行程3000英里,到1847年3月1日,到达奇瓦瓦。12月27日,美军攻占了埃尔帕索。1847年2月28日,在萨克拉门托战役中美军打败墨西哥防军,3月1日,多尼芬部队开进了奇瓦瓦。泰勒将军所部在1846年12月29日占领了塔毛利帕斯的维多利亚。1847年2月5日至14日,(泰勒率部)进发到位于萨蒂尔略以西18英里的阿瓜纽瓦。(1847年)2月21-24日,美墨两军激战,美军获胜并结束了在墨西哥北部的军事行动。(1847年2月21日至3月29日斯科特远征韦拉克鲁斯是1847年春美墨战争中的重大。夺取了墨西哥东海岸这一最重要的要塞,美军就可沿一条多山的陆路线直取墨西哥城。2月18日,斯科特在坦皮科建立了司令部。)

第一阶段战争结束时,美已攻占了墨西哥北部大片土地。美军人数虽少,但倚仗优越的战术素养和精良的装备,击溃了以印第安人为主体的数量占优势的墨西哥军队。墨西哥人民在美占区展开游击战,迫使美军停止了进军。

第二阶段(1847年2月至1848年)

美军增至6万人,其中二分之一派往墨西哥。美军为彻底击败墨军抵抗,改变主攻方向,开始寻找一条最短路线攻占首都墨西哥城。美军司令温菲尔德·斯科特策划并实施了对维拉克鲁斯的两牺登陆。

维拉克鲁斯是墨西哥东海岸的最大港口,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斯科特集中军队1.3万人,配备50门大炮,在海军墨西哥湾分舰队的支援下,进攻该港。维拉克鲁斯有墨军4000人防守,工事坚固。为完成两栖攻击,斯科特专门定购了特制的登陆艇,并对部队进行了强化训练,做好了周密的准备工作。

3月9日开始,美军在维拉克鲁斯东南3英里处的海滩开始登陆。墨军未予抵抗,美军8000人无一伤亡,顺利登陆。接着,美军开始围攻维拉克鲁斯。从3月22日开始,美72艘军舰和陆军的大炮对维拉克鲁斯进行了连续几天的野蛮炮击。斯科特下令:墨西哥人不投降,便不许任何活人离开这座城市。在美军猛烈的炮火下,城市受到严重破坏,一时“城内街道上血流成渠,到处落下被敌人炮弹炸飞的人的断肢残体”。平民伤亡100多人,损失500万比索。墨西哥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码头工人和渔民也积极参战,使美军付出了82人的伤亡。3月29日,墨军在指挥官命令下停止抵抗,美军才攻占该城。这次两栖登陆,从军事上看,是十分成功的,美陆海军密切协同作战,完成了预定的作战目标,被称为“19世纪最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

美军随后向首都墨西哥城推进。圣安纳仓促集中1.3万人在塞罗戈多与美军会战。4月18日,美军出奇兵穿过山谷密林,突袭墨军左翼,击溃了墨军,俘虏3000多人,美军伤亡400人。5月15日,美军推进到离墨西哥城80英里的普埃布拉,因城里上层人士投降,美军兵不血刃攻占了这座墨西哥第三大城。8月6日,美军1万人兵临墨西哥城下。

墨西哥军民为保卫首都展开了英勇战斗。墨军已集中了2万人,100门大炮。这时的墨军以白人为主,战斗力有了明显提高。双方首先在郊区展开激战。在康特列拉斯和丘鲁布什科两战中,美军以猛烈炮火又一次击溃了优势敌军。墨军伤亡被俘达7000余人,但美军也伤亡近千。9月7日,墨同美国举行了短时间谈判,拒绝了美国的无理要求。美军便向墨西哥城发起总攻。墨军奋勇抗击,打退美军多次进攻,美军死伤惨重。在俯瞰墨西哥城的查普尔特佩克山,战斗尤为激烈。墨西哥军事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英勇战斗。美军如潮水般向山顶冲锋,学生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还击,美军死伤遍地。墨军打光后,与敌展开了白刃格斗。最后,有6名少年学员战斗到最后一人,光荣牺牲,被誉为“少年英雄”。9月13日黄昏,圣安纳率成员撤退,城内一片混乱,总统府也被乱民抢劫一空。9月14日拂晓,美军入城。开始,美军耀武扬威,身穿崭新制服举行入城式,许多市民围观,突然枪声大作,墨军狙击手从四面八方向美军射击,美军纷纷倒下。激烈的巷战进行了整整一天,美军伤亡860多人。后由于墨西哥市参议会怕美军报复,下令停火,美军才最终攻占墨西哥首都。

但是,墨军仍在全国各地与美军激战。墨西哥人民还在美占区展开游击战,用大刀、长矛、同美军战斗。仅1847年2月一次伏击便打死美军300多人。10月,游击队又奇袭普韦布拉,击毙美州长,歼守军大部。美军进行了残酷镇压,但仍无法扑灭人民反抗的烈火。1847年末,美军有2万人在同游击队作战。

墨西哥如能充分发动人民,本来是可以转败为胜的。但是上层统治集团因首都的陷落惊慌失措,于1847年10月解除了圣安纳的职务,成立了新,开始与美国进行谈判。

和谈

1848年1月2日,美墨和谈正式开始。2月2日,在墨西哥城郊的瓜达鲁佩--希得尔戈村签订了《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条约规定:墨西哥的格兰德河以北全部权利让与得克萨斯,割让新墨西哥和上加利福尼亚给美国,美国同意支付1500万美元并承担美国公民向墨西哥索取的325万美元的赔偿要求。美墨边界线划在沿格兰德河到新墨西哥以南由此向西河西北,沿希拉河和科罗拉多河并由此沿上,下加利福尼亚线直到太平洋。(该条约于1848年2月23日提交美国参议院审议。2月22日,波尔克总统致信国会,强调他本人“完全清楚条约的缔结和签字”,并肯定条约与波尔克本人“核准的基本相符”。3月10日参议院以38票对14票的多数批准了条约。5月30日,美墨双方交换了批准书。7月4日,波尔克总统发表文告,宣告条约正式生效。

双方阵亡士兵人数

在整个战争中约1.3万美国士兵死亡,其中只有1700人直接阵亡,其他死于疾病或者战时不卫生的条件。墨西哥的死亡人数不明,估计达2.5万。

战争中有一个主要由爱尔兰移民组成的团叛变美国投奔墨西哥。有人说他们叛变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美军中因其宗教信仰受到其他士兵的侮辱,因此叛变到天主教的墨西哥。这些士兵大多数阵亡,一些被俘虏后被绞死。有些历史学家说这些人实际上是墨西哥战俘,被迫在墨西哥方作战,其他人则称他们是叛徒。至今为止在墨西哥仍有一些纪念他们的纪念碑。

据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数据最后一名参战的美国士兵于1929年9月3日高龄98岁逝世。

西班牙武力征服墨西哥的过程是怎样的?

公元1519~1521年,西班牙冒险家科泰斯以武力征服了墨西哥。西班牙人进入美洲之前,墨西哥的居民为阿兹特克人,他们已进入阶级社会,但还保存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

1519年,西班牙贵族科泰斯率领一支由800余人组成的队伍,从海地岛的圣多明各出发,进入墨西哥。墨西哥的首领孟提祖马没有组织抵抗,而是盛情款待西班牙侵略者,还送给科泰斯贵重的礼品。但他的款待更激发了侵略者的贪欲,科泰斯见孟提祖马软弱可欺,遂利用孟提祖马同当地一些酋长的矛盾,迫使这些酋长屈服于自己,并对一些拒不臣服的酋长和部落发动袭击,大肆。经过一番野蛮的洗劫后,西班牙人占领了墨西哥城。当地人民进行坚决反抗,把西班牙入侵者赶出了墨西哥城。

1521年,科泰斯率领西班牙人又卷土重来,使墨西哥沦为西班牙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