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菲克独家回应亚运会-陶菲克奥运冠军

tamoadmin

1.陶菲克的事迹

2.陶菲克为什么巅峰那么早

3.历届亚运会羽毛球男团冠军

4.很多运动员退役后都当起了教练,为何陶菲克却没有?

5.各自巅峰时期的林丹、陶菲克、皮特盖得、李宗伟谁更厉害一些?

陶菲克的事迹

陶菲克独家回应亚运会-陶菲克奥运冠军

陶菲克说,八岁时,他喜欢足球,可是父亲告诉他,羽毛球才是印尼的国球。 “如果你要玩足球就只能呆在印尼,如果要进国家队就要去打羽毛球”。15岁那年,他进入了印度尼西亚国家队,三年后,他就取得了全英公开赛男单亚军,被誉为“羽坛神童”。印尼的那些女记者们总是这样歌颂他,“哦,他是多么英俊!多么可爱!他是上天派给我们印尼的天使!他顾盼生辉,他明人,他是我们女人的梦中情人!”陶菲克 赛场英姿[4] 2000年,意气风发的少年悍将陶菲克作为悉尼奥运会的头号选手,却在四分之一决赛输给了排名第七的中国选手吉新鹏,走出赛场,陶菲克哭了。“是的,我哭了,我不相信我为什么会输?我又必须等待4年,等待下一次的奥运会。我已经是顶级选手了,我是第一,为什么会输?后来的几天,我自己在想,那只是一场比赛,谁都可以赢,谁都可能输。在输了之后,我要去轻松一下,疯狂一下,去PARTY,去听歌,去忘记这场比赛。所以之后我都没有看接下来的比赛,我每天都出去,不再去想那场比赛。但是我没有想过放弃羽毛球,因为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奥林匹克”。 2004年雅典奥运会,陶菲克再次踏上奥运赛场,一路过关斩将,四分之一决赛2:0战胜丹麦老将皮特·盖德后他说,“我的目标就是夺冠,没有人能阻止我为我的国家拿到这枚金牌!” 决赛,他又以2:0完胜韩国的孙升模,借用林丹当时的一句话:“孙升模根本不是陶菲克的对手,这场比赛的结果早就已经注定。”他现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道,“我想那时是有一个巨大的桂冠在我身后,最后一个球我愣住了。我跳起来了,停住了几秒,我不敢相信。我得到了冠军!我哭了,我抱着教练,非常开心,我感谢上帝。我完成了,现在我终于完成了,最顶级的金牌我已经拿到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那一次,陶菲克又哭了,这次是夺冠之后的眼泪,此时他只想说:“我觉得是上帝说谁是冠军,谁不是,我感谢上帝!” 雅典奥运会后,林丹和陶菲克的名字开始频繁的被连在一起,“我和他之间从来没有过任何问题,他是一个很好的选手,他现在是顶级冠军,但是语言是个问题——我想友好地对所有的选手,马来西亚的或者其他的,我能和李宗伟、皮特·盖德成为朋友,因为我们能用英语交流,我很想与中国选手做朋友,但是我们从来不说话,所以我也在想:为什么你们不能说英文,为什么你们不说话,如果你们能说话,我们就能一起去玩”。羽毛球男单的天王们2005年后,羽毛球改15分制为21分每球得分制,21分直接得分制被说成是“扶弱抑强”。尽管对21分制褒贬不一,但还从来没有人像陶菲克今天这样直白地说出对它的不满。“21分制完全破坏了羽毛球的艺术性,球员始终高度紧张,没有喘气的机会,根本无法淋漓尽致地发挥技术。国际羽联不要只顾着赞助商而毁了这项运动,请多为我们运动员想一想”。真是语不惊人誓不休。 06年一年里,陶菲克状态很差,几次输给林丹。而他却说,“今年对我来说亚运会才是最重要的赛事。如果你没能赢得世锦赛,第二年你能再试着去冲击它,但对于亚运会和奥运会来说,你没有这样的机会。”当时,有些人却已在心里将他从林丹的对手名单中除去了… 06年多哈亚运会期间,有中国报纸消息传出陶菲克说,“林丹是一名很好的球员,我也爱这项运动,但出了球场,我不喜欢他。因为他为人傲慢,有些冷酷,很多球员多不喜欢他。”事后陶菲克说,“我没有说过那样的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记者总是喜欢谈论我和林丹。” 一位中国记者曾经在访他后写到,那天他告诉陶:“昨天的你让我真的很感动,虽然很多人说你这个人很大牌,很酷,但我觉得你是个内心温暖的人。”他笑着说了一句话:“因为他们知道的都不是我。我不是一个想要暴露在闪光灯下的人,我更不是他们说的那种人。” 《南方日报》曾经这样评价他,“印尼10年出一个羽毛球天才,但100年才出一个帅哥级的羽毛球天才。他的手上感觉可谓是无与伦比,中场截击犹如千手观音。但受制于他的体能,他在近两年的状态一直在走下坡路。也许是天才总是散漫的原因,陶菲克在场上也常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感觉,不过一旦认真起来就能摧毁一切。” 06年多哈亚运男单决赛,陶菲克2:0完胜林丹,至此,陶菲克已经同时拥有奥运会,世锦赛,和连续两届亚运会的男单金牌了。这在羽坛历史上是从没有过的,他是百年来的第一人!对于中国的媒体总是聚焦的“林陶大战”,他很是无奈,“我不喜欢别人拿我和林丹相比,每个人都在问我和林丹,但林丹就是林丹、陶菲克就是陶菲克,我们都很讨厌报纸写那些不真实的新闻,他们经常说陶不喜欢林,林不喜欢陶,他们引起了很大的麻烦,我们都不喜欢。我不想与林丹之间有任何问题,我希望中国的媒体不要写有错误的报道,希望中国的羽毛球迷欢迎我来中国。” 在被问到认为中国选手谁最难打时,他的回答是鲍春来——“鲍春来是个好选手,他的技术很出色,但是时好时坏,林丹就比较稳定。” 对于印尼在团体赛上的劣势,他也曾悲壮的说过,面对中国这样的羽毛球强国,他也只能为他的国家和人民,坚守住男单的这一块阵地了。 今天,曾经骄傲德唯我独尊的少年天王,在年龄增长,体能下降的现实下,也开始说出“我想在大赛中击败林丹,因为他是羽坛的龙头老大,是这个世界上的No.1。”这样的话来了,无论他是不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放烟雾弹,他已经真正的成熟了。对于这次奥运会,他则说,“奥运会冠军我2004年就拿到了,现在家人对我才是最重要的。我只要把世界排名稳定在前八就可以了。”陶菲克说。原来,他的重心已经转移了,每场比赛的胜负在他眼里似乎真的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场上享受着羽毛球带给他,以及带给他的家人,球迷的快乐!而关于在羽坛持续多年的“林陶口水战说”,他在《我的奥林匹克》节目中最后一次重申:“I dont he problem with LinDan,so if Chinese newspaper write like that Taufik doesn’t like LinDan something,I say,I don’t care,I don’t say like that,I don’t he problem with LinDan.”(我和林丹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中国的报纸喜欢写,陶菲克不喜欢林丹什么的。我会说,我一点都不在乎,我从来没那么说过,我和林丹之间没有问题。)林丹与陶菲克场上对决的记忆[5] 2008年,陶菲克27岁了,对其他选手来讲,这可能还是当打之年。1996年丹麦名将拉尔森就是以30岁的“高龄”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不过,对于天赋大于勤奋的陶菲克来说,他已经开始为退役作打算了。他不止一次地说过,他老了,有点打不动了。而就是这样,才更让我清楚地看到他对羽毛球的热爱,即使他在多哈亚运会后就退役了,他也是100年来取得最伟大成绩的球员,仍然可以为他曾经的一切而骄傲。可是,他却不愿意离开球场,不愿意放弃他的奥运梦想,仍然愿意为全世界的球迷奉献一场场精彩的比赛。而且,陶菲克是各国媒体的宠儿,只要他参加的比赛,无论大小,都不用愁票卖不出去,“陶菲克”的名字,也已经是羽坛的金字招牌,使羽毛球运动受到无数人的关注,对此,最应该感激他的,是国际羽联。 陶菲克16岁出道,已经过去11年了。1999年,他是羽坛的“天才少年”,那时,与他同时代的是夏煊泽,孙俊,皮特·盖德,叶城万…现在已经十有八九成了教练。2008年,他是奥运会上的三朝元老,与他同场竞技的除了林李,还有鲍春来,陈金,斯里达尔…他们都可能会有远大的未来。陶菲克,是曾经羽坛青黄不接时唯一的天皇巨星,也是现在许多刚刚出道的小将心中的偶像。无论今后他在哪里,他的名字,永远都不会被羽坛和全世界的球迷们忘记。很多年后,很多场比赛的解说中,我们都将听到“这手上网扑杀,正是当年陶菲克的拿手好戏”,“说到这个网前小球的手感,当年的印尼名将陶菲克…”这样的评论。不是吗?陶菲克,一个绝不会被遗忘的名字,一个在奥运会金字榜单里永远占据席位的名字。陶菲克,创造了伟大,成就了自己,也使羽毛球项目变得更加魅力无限!

陶菲克为什么巅峰那么早

勤奋努力。截止到2022年7月4日,陶菲克是一名印度尼西亚国家羽毛球队的一员,他的巅峰之所以出现的这么早是因为他的勤奋努力,为国家争夺过很多的荣誉,他在2004年获得雅典奥运会男单冠军,2006年获得多哈亚运会男单冠军。

历届亚运会羽毛球男团冠军

历届亚运会羽毛球男团冠军如下:

1、第七届伊朗德黑兰亚运会,14年,侯加昌,中国。

2、第八届泰国曼谷亚运会,18年,林水镜,印度尼西亚。

3、第九届印度新德里亚运会,1982年,韩健,中国。

4、第十届韩国汉城亚运会,1986年,赵剑华,中国。

5、第十一届中国北京亚运会,1990年,赵剑华,中国。

6、第十二届日本广岛亚运会,1994年,阿尔比,印度尼西亚。

7、第十三届泰国曼谷亚运会,1998年,董炯,中国。

8、第十四届韩国釜山亚运会,2002年,陶菲克,印度尼西亚。

9、第十五届卡塔尔多哈亚运会,2006年,陶菲克,印度尼西亚。林丹成为大神之前的王者,亚运会两连冠。这届决赛击败了林丹。

10、第十六届中国广州亚运会,2010年,林丹,中国。亚军是熟悉的人物李宗伟。

羽毛球比赛的由来

1873年,现代羽毛球诞生在英国。在巴塞罗那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羽毛球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在雅加达1962年第4届亚运会上,羽毛球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羽毛球场地呈长方形,长13.4米,单打场地宽5.18米,双打场地宽6.10米,悬挂的球网中间高度为1.524米,两端高度为1.55米。

羽毛球可由天然材料、人造材料或两种材料混合制成,有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部。羽毛球拍一般由拍头、拍杆、拍柄、拍框等构成,一支球拍的长度不超过68厘米,其中,球拍柄与球拍杆长度不超过42厘米,拍框长度不超过25厘米。

很多运动员退役后都当起了教练,为何陶菲克却没有?

太累了,陶菲克不想做了,只想好好休息一会。

运动员是个很累的职业,大家都知道。很多运动员退役后都当了教练是因为他们放不下这个职业,他们热爱这个运动,所以他们想要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去教别人,让其他人将这个运动发扬光大。也有一部分是为了钱,毕竟退役后没了经济来源。普通人,坚持做一件事几年就受不了了。那些退役的运动员已经坚持了五六年了,退役后还做这个运动的教练,那说明他们是有多热爱这个运动啊,让他们继续坚持下去。

教练这个职业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难就难在,自己如果打不好的话就没资格教别人,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姿势,你不能硬要求跟你做的一模一样。简单就简单在,你只需要教他们动作以及技巧,还是得考他们自己努力才行。这就相当于教师这个职业,性质差不多。

喜欢这个运动,就是想将这个运动为国家带来更多的奖杯奖牌。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国家的这个运动有多么多么厉害。所以当教练为了让别人熟知这个运动,当别人提起这个运动就会想起那些运动员,想起运动员就会想起教练,因为是教练交的运动员。同时这个职业也很累,你得关注每一个人,给他们建议,好让他们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训练。比如知道自己体力不好的,就多去跑跑步;知道自己灵活性不够的,就去多玩一玩躲避球。一天下来,还得为他们准备训练。他们要是有什么不懂的,还得来找教练。

不是陶菲克不想当教练,只是他不适合,太累了而且他是个不细心的人,所以他不能当。

各自巅峰时期的林丹、陶菲克、皮特盖得、李宗伟谁更厉害一些?

个人认为,林丹>陶菲克≈李宗伟>盖得,在03-06年建立了taufik峰值,此时大多数人的错觉是taufik压制了林丹,其实不然。04陶菲克奥运会不是林丹否则结果是未知的;造成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是林丹在2005年世锦赛和2006年亚运会上的失利。其实在这段时间里林丹和陶菲克的输赢应该是6-5,包括亚运会上林丹遇到陶菲克三次赢得两场单打决赛只输了一场,但却被黑了很长时间。在团体比赛中,林丹以单打的成绩多次击败陶菲克。林丹再也没有输给陶菲克。这意味着巅峰时期的陶菲克和55岁的林丹,但他们的比赛记录略好一些。林丹的巅峰是07-12-(未知),08是速度的巅峰,11左右是技术和战术的巅峰。在此期间,他赢得了所有主要的羽毛球比赛(除了在第十届世锦赛上的滑冰失利)。2008年,能力超群,看谁打谁,最后的相遇被公认为世界排名前2的李宗伟也是彻底摧毁了疯狂的速度来打李宗伟的脾气。此时,林丹的运力大于03-06林丹,这自然比牛头峰时的运力更强。

10年后,李又上了一个台阶。一般认为,李登辉的巅峰开始于10年前被李茂指出后,至今仍保持着良好的水平。2008年,他被林丹殴打,和11个世界锦标赛,奥运会12和13个世界冠军都第一场被推翻,表明高峰还没有强大的李宗伟林丹的峰值,但差距并不像08年两人的差距那么大,在这个时候,陶菲克完全落入林的目标李的虐待。李宗伟因没有世界冠军而饱受批评,在这段时间里,他打败了林丹以外的选手,并在08年11月11日的英格兰汤杯上击败了他。虽然他输给了林丹很多,但是他也打败了林丹很多次,但是胜率太低了。就巅峰能力而言,我认为李宗伟和陶菲克一样优秀。如果没有林丹,李的成就会怎样?08、12届双料奥运冠军,11、13届世锦赛冠军,10届亚运会冠军。这一成绩足以让他在成绩单上毁掉陶菲克,于是他给了陶力两人一笔≈终于谈到了盖博,盖博真的没有任何成就,唯一的冠军仍然是能够被99年全英冠军纽斩的初出茅庐的陶菲克。它建于林不是一个球员,他生于76年,陶菲克,李,81年,82年,出生于83年,林丹为运动员,这种差距足以打开一个时代,实际上他的峰值是00年左右,被认为是最强的,世界排名第一的很长一段时间(约50周),它已经是一个垄断地位。然而,他在悉尼奥运会期间受伤,并没有回到他的巅峰水平,但他的体育生涯仍然很长,很好。我们把他放在前四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前四名需要一个欧洲人。这段时间只能算作封面。

最重要的一点:盖德,开创了男单运动员漫长运动生涯的先例!他给了林丹李信心,让他在30多岁的时候统治了男单的排名。!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大多数优秀的单打选手都是在25岁左右退役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由于高峰时间不重叠,比较困难,羽毛球技术和战术的整体水平越来越高,所以我们把它放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