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项目增减-北京奥运会项目建设

tamoadmin

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过程

2.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是什么?

3.北京冬奥场馆的建设有何特点?

4.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共用了多少位演员?耗资多少?

5.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资料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过程

北京奥运会项目增减-北京奥运会项目建设

2001年12月13日,成立第29届奥运会组织委员会(北京奥组委) 。

2002年7月13日,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共同制定并正式公布实施《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两大主题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

2003年8月3日,第29届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祈年殿正式发布。9月1日,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启动。12月24日,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开工奠基,拉开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的序幕 。

2004年8月29日,时任北京市市长在雅典奥林匹克主体育场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闭幕式上接过奥运会会旗,标志奥运会正式进入北京周期。9月21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钟在天安门国家博物馆前正式启动。

2005年6月5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标志发布,志愿者项目正式启动。6月26日,北京奥组委宣布第29届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One Dream)。11月11日,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在北京公布 。

2006年4月10日,北京市下达第一批约70项“奥运立法”的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相关法律 。2006年8月7日,北京奥组委发布了第29届奥运会体育图标。

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发布第29届奥运会奖牌式样。4月15日,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第29届奥运会门票开始面向全球公众预售。4月26日,第29届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计划路线及火炬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发布。6月23日,北京奥组委公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火炬手选拔计划》,标志着火炬手选拔正式启动。8月8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活动上,百名歌手一起演唱《我们准备好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出席庆祝活动并向各国和地区奥委会发出北京奥运会邀请函 。

2008年上半年,奥运场馆测试赛陆续进行,包括手球国际邀请赛、举重中国公开赛、轮椅篮球国际邀请赛等各项赛事。3月24日,希腊赫拉神庙遗址,北京奥运会圣火取火成功。3月31日,奥林匹克圣火抵达中国首都北京。总书记、在仪式上亲手点燃圣火盆,并宣布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开始。4月2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第一站传递活动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5月4日,奥运圣火从我国三亚启程,开始境内传递。5月8日,北京奥运圣火顺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7月27日,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奥运村开村。8月8日,点燃北京奥运会主火炬,奥运会开幕 。

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是什么?

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如下:

1、 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258,000m2。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其中临时坐席约11000个。

将举行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将成为北京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具有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2、 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3、 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俗称折扇,作为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之一,国家体育馆建设工程于2006年5月28日正式开工,并在2007年11月底竣工验收。国家体育馆在奥运期间将主要承担竞技体操、蹦床和手球比赛项目。奥运会后,国家体育馆作为北京市一流体育设施,将成为集体育竞赛、文化娱乐于一体,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活动中心。

北京奥运会其余场馆:

1、五棵松体育馆

五棵松体育馆是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重点建设项目,其建筑规模6.3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约1.8万人。

2、首都体育馆

首都体育馆是北京规模最大、功能最多、适用范围最广的体育馆。坐落在海淀区白石桥东侧,于1968年建成。东邻北京动物园,西望紫竹院公园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绿荫环抱,空间广阔,环境优美。

3、工人体育场

工人体育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紧邻工人体育馆和新老使馆区。工人体育场于1959年8月31日建成,是北京最大的一座综合性体育场之一,占地35公顷,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它的中心运动场能容纳8万观众。

北京冬奥场馆的建设有何特点?

随着冬奥会“北京周期”的开启,北京冬奥会场馆由规划建设阶段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细看这些热火朝天的工程,会发现其中改造现有场馆的数量和新建场馆的数量一样多。奥运会场馆建设告别大搭大建,更加讲求节俭和赛后重复利用。

如何盘活现有的场馆资源,是对科技和匠心的双重考验。有两个例子值得关注。一个是被称为首个“双奥场馆”的“水立方”。“水立方”将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时作为冰壶项目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项目赛场,如何给它“降温”呢?改造的方案是通过科技手段改建水立方的通风系统,建设可移动、可转换的冰场,让“水立方”摇身变成“冰立方”。目前,“冰水转换”试验已顺利进行。

在北京北五环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南侧,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在抓紧施工。它不仅外形设计令人着迷,更关键的是,从设计到施工、再到未来长期运营都提前考量,避免赛后使用时还要先来个“大改造”。根据规划,“冰丝带”未来将成为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五位一体的体育场馆,因此,设计方和施工方会保证在实现奥运功能的前提下,提前考量后续相关功能,避免未来返工,从而减少浪费。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正在朝“花最少的钱,办更大的事”方向努力,这不仅是中国人能力的一种体现,更是为我们在体育场馆兴建方面带来观念的转型升级,体育场馆的“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既是发展趋势,也将成为一种潮流。来源:人民日报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共用了多少位演员?耗资多少?

奥运整体投入约合3100亿元 含城市基础设施投入

8月4日,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奥运会准备情况新闻发布会。

在谈到筹备奥运会整体投入问题时,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志说,北京筹备奥运的开支大体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奥运会运行资金,预计20多亿美元;第二部分场馆建设资金,预计不超过130亿元;第三部分城市总体建设投资,预计7年来大概是2800亿人民币。

刘志说,关于奥运会的整体投入的基本情况。这次整个筹备奥运的开支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奥运会运行资金,这块资金在当初我们的预算是16.25亿美元,因为任务的增减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先后进行了三次调整,北京奥组委现在执行的是第三个版本的预算,资金额为20多亿美元。最后这个数是多少,还要等到奥运会结束后才能最终确定。

第二个数是,整个奥运会的场馆建设资金投入,包括新建场馆、改扩建场馆和临时性的场馆,还包括改建的独立训练场馆,预计总投资不会超过130亿人民币。

第三个数是,整个城市的总体建设,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能源交通、水资源和城市环境建设,这一块投资,预计七年来大概是2800亿人民币。这些项目建设是整个城市的重要内容,有的媒体就把这个数用在了这次整个奥运会的数,我这次也想借此机会做一个比较权威的解释,2800亿是整个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数。这个数据是从2001到2007年度。这些项目建设,无论举办不举办奥运会,这是惠及老百姓的,我们都必须要做的。目前来看,因为奥运会的举办,我们这些项目提前两年完成了

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资料

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主要分为三个工作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从2001年12月到2003年6月。在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组建奥运会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并实施《奥运行动规划》;制定完成北京奥运会总体工作计划,与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正式建立工作联系,并就场馆建设、市场开发和竞赛项目等问题进行磋商;全面落实奥运场馆、设施的前期工作和施工准备;环保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及一批文化、旅游设施开始建设;市场开发工作启动运行。

全面建设阶段:从2003年7月到2006年6月。在这期间,奥运会场馆建设、市场开发、宣传和文化、志愿者招募和培训、运动会服务、竞赛组织和技术保障等所有与举办奥运会有关的工作都将全面展开;市场开发和场馆建设两方面的工作将进入高潮,并完成90%以上的建设和开发任务。届时,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体育文化中心及大部分场馆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测试完善和正式运行阶段:从2006年7月到2008年。在这个阶段,奥运会所有场馆和设施将达到奥运会的要求。组委会将对所有建设项目和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调整、测试和试运行,确保正常使用。这两年将组织一些比赛,使场馆和各类设施的运转进入最佳状态,使管理和服务人员多积累些经验,使整个城市的生态和文化环境符合举办奥运会的要求。